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紫草 Onosma paniculatum 愈伤组织中主要成分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汝幸 肖文桥 +2 位作者 曹日强 潘大谦 王曼丝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2年第3期40-43,共4页
从诱导形成的滇紫草愈伤组织中分离得到四种单体.其中两种单体: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β,β-dimethyacrylalkannin,)和乙酰阿卡宁(Acetylalkannin,)的愈伤组织混合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孢杆菌都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 从诱导形成的滇紫草愈伤组织中分离得到四种单体.其中两种单体: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β,β-dimethyacrylalkannin,)和乙酰阿卡宁(Acetylalkannin,)的愈伤组织混合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孢杆菌都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乙酰阿卡宁抑制效果格外显著.然而对大肠杆菌却表现不出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紫草 愈伤组织 化学成分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滇紫草成分分析
2
作者 刘晓俊 杨艺妹 +3 位作者 郭巍怡 杨会 张羽瑶 庞仕龙 《云南化工》 2025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滇紫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EC-C_(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5℃,...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滇紫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Infinity Lab Poroshell 120 EC-C_(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3.0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分别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数据采集。(结果)从滇紫草中共鉴定出52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包括16个有机酸类,17个醌类,7个黄酮类,2个糖类,2个生物碱类,2个氨基酸类,4个苯丙素类以及2个萜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紫草 成分分析 UPLC-Q-TOF-MS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紫草中肝毒性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含量分析
3
作者 昝珂 金红宇 +2 位作者 于健东 杨铭 赵磊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5期368-371,共4页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法分析滇紫草中印美定、石松胺、蓝蓟定及其氮氧化物的含量。方法:采用沃特世HSS T3(长度100 mm、直径2.1 mm,粒径1.8μm)为色谱柱,以各含0.05%甲酸的乙腈水系统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法分析滇紫草中印美定、石松胺、蓝蓟定及其氮氧化物的含量。方法:采用沃特世HSS T3(长度100 mm、直径2.1 mm,粒径1.8μm)为色谱柱,以各含0.05%甲酸的乙腈水系统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为1μL;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结果:滇紫草中4种成分分别在0.972~97.2 ng·mL^(-1)、0.988~98.8 ng·mL^(-1)、1.024~102.4 ng·mL^(-1)、0.996~99.6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回收率分别为93.5%、89.2%、88.1%和85.4%,RSD分别为3.5%、4.2%、3.2%和4.3%。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好,可用于滇紫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类成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紫草 液质联用法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干旱河谷三种主要灌丛地上生物量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50
4
作者 刘国华 张洁瑜 +4 位作者 张育新 周建云 关文彬 马克明 傅伯杰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24-32,共9页
灌丛是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也是该地区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岷江干旱河谷的水土保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实验,研究了岷江干旱河谷分布最为广泛的莸灌丛、小花滇紫草灌丛和川甘亚菊灌丛3种灌... 灌丛是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也是该地区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岷江干旱河谷的水土保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实验,研究了岷江干旱河谷分布最为广泛的莸灌丛、小花滇紫草灌丛和川甘亚菊灌丛3种灌丛类型的地上生物量,并探讨了其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3种灌丛类型中,川甘亚菊灌丛的平均地上生物量最大,达4819 8kg·hm-2,其次是莸灌丛,为1652 9kg·hm-2,而滇紫草灌丛的平均地上生物量最小,仅为1407 2kg·hm-2;(2)在同一灌丛类型中,不同样地的灌丛地上生物量存在着差异,其中莸灌丛的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幅度最大,为304 2~5804 7kg·hm-2;滇紫草灌丛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幅度为241 1~3889 2kg·hm-2;川甘亚菊灌丛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为2089 8~6457 5kg·hm-2;说明川甘亚菊灌丛的群落结构相对稳定。(3)莸灌丛的地上生物量随海拔的上升而减少,而小花滇紫草灌丛和川甘亚菊灌丛的地上生物量则随海拔梯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三者都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4)在3种灌丛类型中,莸灌丛的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其次为小花滇紫草灌丛,川甘亚菊灌丛的土壤水分条件最差。3种灌丛中,小花滇紫草灌丛和川甘亚菊灌丛的地上生物量受土壤水分条件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规律 莸灌丛 小龙滇紫草灌丛 川甘亚菊灌丛 生物量 岷江 干旱河谷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被引量:71
5
作者 黄志纾 张敏 +1 位作者 马林 古练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3-82,共10页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药用植物紫草的化学成分、它们的提取分离及生物合成以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为研究和开发利用紫草提供依据。
关键词 紫草 化学成分 提取分离 生物合成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紫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6
作者 葛锋 王晓东 王玉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U006-U010,共5页
对药用紫草的研究状况 ,包括自然资源状况、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提纯、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药理研究现状以及植物细胞工程运用于紫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关键词 新疆紫草 硬紫草 滇紫草 紫草素 植物细胞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对滇紫草培养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周立刚 郑光植 +1 位作者 王世林 甘烦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1年第2期34-38,共5页
黑节草多糖、火棘果果胶和琼脂加入到培养基中,均能促进滇紫草细胞合成紫草素。黑节草多糖促进紫草素合成的最适浓度为0.05—0.1%,大于最适浓度紫草素合成逐渐受到抑制。三种黑节草多糖单体中以多糖Ⅱ最为有效,紫草素产量为90.07mg/l... 黑节草多糖、火棘果果胶和琼脂加入到培养基中,均能促进滇紫草细胞合成紫草素。黑节草多糖促进紫草素合成的最适浓度为0.05—0.1%,大于最适浓度紫草素合成逐渐受到抑制。三种黑节草多糖单体中以多糖Ⅱ最为有效,紫草素产量为90.07mg/l。加入火棘果果胶和琼脂均对紫草素合成呈现促进作用。最后对多糖的作用机理以及多糖与寡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紫草 多糖 培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曲霉激发子剌激滇紫草细胞活性氧的产生及与紫草色素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宁文 徐红 曹日强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米曲霉激发子剌激滇紫草细胞10min内快速释放活性氧,同时胞内具活性氧清除作用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相应增加。活性氧组分中的OH和O2自由基不利于紫草色素的合成,而外源的活性氧组分H2O2... 米曲霉激发子剌激滇紫草细胞10min内快速释放活性氧,同时胞内具活性氧清除作用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相应增加。活性氧组分中的OH和O2自由基不利于紫草色素的合成,而外源的活性氧组分H2O2在低浓度(0.1mmol/1)时可促进紫草色素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紫草 紫草色素 细胞培养 激发子 活生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紫草愈伤组织培养与紫草素产生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立刚 郑光植 王世林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1年第3期315-320,共6页
浓度为10^(-5)Smol/1和10^(-6)mol/l的2,4-D和NAA分别与10^(-5)mol/l的KT组合,能明显抑制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 Bur. et Fr.)愈伤组织中紫草素的产生,但几乎不受天然生长素IAA和KT组合的影响。葡萄糖较蔗糖能更有效地促进紫草素的... 浓度为10^(-5)Smol/1和10^(-6)mol/l的2,4-D和NAA分别与10^(-5)mol/l的KT组合,能明显抑制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 Bur. et Fr.)愈伤组织中紫草素的产生,但几乎不受天然生长素IAA和KT组合的影响。葡萄糖较蔗糖能更有效地促进紫草素的产生,它们的最适浓度均为6%。LH和CH能抑制紫草素的产生,CH浓度大于0.02%时能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LH对生长无明显影响。椰乳浓度为10%时,能明显地促进紫草素的产生,紫草素的含量是对照的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紫草 愈伤组织培养 紫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促进滇紫草细胞产生紫草色素初探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华 向阳海 杨永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研究了油菜素内酯(BR)对培养的滇紫草细胞产生紫草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滇紫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加入最适浓度的BR(10-5μg/mL)可以显著促进紫草色素的形成(增长73.4%),并且在低浓度下BR可以轻微促进细... 研究了油菜素内酯(BR)对培养的滇紫草细胞产生紫草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滇紫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加入最适浓度的BR(10-5μg/mL)可以显著促进紫草色素的形成(增长73.4%),并且在低浓度下BR可以轻微促进细胞生长,但BR并不能代替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如IAA、NAA和B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 滇紫草 紫草色素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对滇紫草细胞产生色素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华 曹日强 杨永华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1期42-45,共4页
应用500~2500伦琴(R)的60钴γ射线照射滇紫草(OnosmapaniculatumBur.etFranch.)细胞系,确定了应用γ射线处理促进紫草素合成的最适辐照剂量为1500R,处理后的细胞系在生产培养... 应用500~2500伦琴(R)的60钴γ射线照射滇紫草(OnosmapaniculatumBur.etFranch.)细胞系,确定了应用γ射线处理促进紫草素合成的最适辐照剂量为1500R,处理后的细胞系在生产培养基上培养21d后紫草素含量(以干重计)达到94.79mg/g,较对照提高了1446%,通过小团块选种法从中筛选到了色素含量(以干重计)高达103.42mg/g的高产细胞系Mut1,其营养生长与对照相比没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60 γ-射线 滇紫草 紫草素 萘醌 细胞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紫草愈伤组织辐照和磁场效应研究初报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曼丝 李鸣镝 +3 位作者 曹日强 杨正举 许自然 鹿牧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1期81-85,共5页
本文初步研究了He—Ne激光和磁场对滇紫草愈伤组织生长及色素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功率密度0.37mw/cm2的He-Ne激光处理1h刺激愈伤组织生长,而色素含量在2h和3h处理有较大提高,分别达15.7%和27.8... 本文初步研究了He—Ne激光和磁场对滇紫草愈伤组织生长及色素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功率密度0.37mw/cm2的He-Ne激光处理1h刺激愈伤组织生长,而色素含量在2h和3h处理有较大提高,分别达15.7%和27.8%.10KGS场强的磁场处理15min对愈伤组织生长和色素形成均有促进,当代和第二代色素含量较高9.5%和27.5%。色素含量提高的稳定正在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紫草 愈伤组织 磁场 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诱导物在滇紫草细胞培养中对紫草色素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宁文 赵群华 +1 位作者 夏仲豪 曹日强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4年第4期325-331,共7页
在滇紫草细胞悬浮培养中,真菌诱导物可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紫草色素的合成。将培养6d的曲霉菌丝体的粗提物以600μg碳水化合物/50ml培养液的浓度加入到处于指数生长初期的滇紫草细胞悬浮培养物中,诱导物促进紫草色素合成的... 在滇紫草细胞悬浮培养中,真菌诱导物可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紫草色素的合成。将培养6d的曲霉菌丝体的粗提物以600μg碳水化合物/50ml培养液的浓度加入到处于指数生长初期的滇紫草细胞悬浮培养物中,诱导物促进紫草色素合成的作用最大,紫草色素含量为对照的两倍。经高压锅处理20min到2h不影响诱导物的活性。真菌诱导物还影响了紫草色素各衍生物的相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紫草 真菌诱导物 紫草色素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萼紫草属与滇紫草属花粉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宁建长 席以珍 张玉龙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52-57,共6页
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囊萼紫草属3种和滇紫草属1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囊萼紫草属的花粉为哑铃形或茧形,中等大小,P/E比为1.6—1.67;三孔沟,内孔横长;具小刺状纹饰。滇紫草属的花粉为近长球形或近卵球形,P/E为1—1.23;三孔... 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囊萼紫草属3种和滇紫草属1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囊萼紫草属的花粉为哑铃形或茧形,中等大小,P/E比为1.6—1.67;三孔沟,内孔横长;具小刺状纹饰。滇紫草属的花粉为近长球形或近卵球形,P/E为1—1.23;三孔沟或三合沟孔,内孔一般纵长;具皱波状纹饰,在皱波上具密集的小瘤或微颗粒。从花粉形态的角度,本文支持把囊萼紫草属从滇紫草属(广义)中分离出来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滇紫草属的花粉中首次观察到了一种比较少见且特化的花粉即单极三合沟孔的花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形态 分类 囊萼紫草属 滇紫草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紫草醇提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子琪 刘益波 +1 位作者 郭珊珊 索朗欧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02-3007,共6页
目的研究藏紫草醇提物对脂多糖诱导的体内外炎症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腹腔注射LPS建立急性腹膜炎模型,检测藏紫草醇提物对炎症因子水平的抑制作用。通过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建立细胞炎症模型,检测藏紫草醇提取物对炎... 目的研究藏紫草醇提物对脂多糖诱导的体内外炎症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腹腔注射LPS建立急性腹膜炎模型,检测藏紫草醇提物对炎症因子水平的抑制作用。通过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建立细胞炎症模型,检测藏紫草醇提取物对炎症介质和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以及细胞中NF-κB通路相关蛋白(p65、p-IκBα、IκBα)的表达。结果藏紫草醇提物能降低小鼠腹腔灌洗液中及巨噬细胞上清液炎症因子的水平,抑制巨噬细胞中炎症介质iNOS和COX-2的表达及LPS诱导活化的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结论藏紫草醇提取物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改善体内外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紫草醇提物 RAW264.7 炎症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法提取中草药材滇紫草细胞的总RNA 被引量:21
16
作者 刘志 杨永华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4期372-373,共2页
介绍一种适合富含次生产物的中草药材滇紫草细胞总RNA的提取方法———CTAB法。采用CTAB作为去污剂,分别用氯仿和水饱和酚反复抽提以及LiCl沉淀以去除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次生代谢物等杂质,最后用纯乙醇沉淀获得RNA。该方法不但能获得... 介绍一种适合富含次生产物的中草药材滇紫草细胞总RNA的提取方法———CTAB法。采用CTAB作为去污剂,分别用氯仿和水饱和酚反复抽提以及LiCl沉淀以去除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次生代谢物等杂质,最后用纯乙醇沉淀获得RNA。该方法不但能获得完整性好和纯度高的总RNA,而且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对其它富含次生物质的植物特别是中草药材组织总RNA的提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B 中草药 滇紫草 细胞 总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紫草愈伤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立刚 郑光植 徐纯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1年第2期237-240,共4页
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属紫草科滇紫草属植物,其根部皮层富含的紫草素(α—萘醌系列衍生物),可用作治疗外伤与痔疮的药物或高级染料以及化妆品。滇紫草为云南特有,由于人工栽培困难,加之不断采挖,致使这一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产品... 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属紫草科滇紫草属植物,其根部皮层富含的紫草素(α—萘醌系列衍生物),可用作治疗外伤与痔疮的药物或高级染料以及化妆品。滇紫草为云南特有,由于人工栽培困难,加之不断采挖,致使这一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产品供不应求。日本Tabata等对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的组织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对滇紫草组织培养以生产紫草素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基于这一现状,我们从1988年开始着手进行滇紫草组织培养的研究,以探讨应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紫草素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紫草 愈伤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铜对滇紫草细胞色素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宁文 曹日强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2期334-337,共4页
滇紫草细胞于M-9培养液中悬浮培养以形成紫草色素。当M-9培养液中CuSO4·5H20由相同浓度的CuCl2·2H2O取代后,色素产量比对照提高了58.7%,CuCl2·2H2O的最适浓度为30μmol/... 滇紫草细胞于M-9培养液中悬浮培养以形成紫草色素。当M-9培养液中CuSO4·5H20由相同浓度的CuCl2·2H2O取代后,色素产量比对照提高了58.7%,CuCl2·2H2O的最适浓度为30μmol/L。滇紫草细胞的继代培养基B—5中的CuSO4·5H2O取代后,培养所得的细胞接种于M-9培养液中,色素产量比对照提高了32.08%,CuCl2·2H2O的最适浓度为0.6μmol/L.CuCl2·2H2O对细胞生长无不良影响。M—9培养液中,铜于色素形成的初期,可快速吸附于细胞上,这一现象为CuCl2·2H2O促进紫草色素合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紫草色素 氯化铜 紫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紫草色素合成的米曲霉诱导子的纯化和活性鉴定 被引量:8
19
作者 宁文 曹日强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5期367-374,共8页
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诱导子来源于该真菌的菌丝体部分。诱导子粗提物通过DEAE-Cellu-lose、Sepharose-4B、Bio-Gelp-4、732 柱层析,得到既不吸附于阴离子交换纤维... 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诱导子来源于该真菌的菌丝体部分。诱导子粗提物通过DEAE-Cellu-lose、Sepharose-4B、Bio-Gelp-4、732 柱层析,得到既不吸附于阴离子交换纤维素又不吸附于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子量约为1200~2200 D、糖含量为粗提物6.7% 的组分FⅠb2-H,与粗提物相比它的诱导子相对活性提高了120 倍。诱导子粗提物中还含有低浓度不影响滇紫草(Onosm a paniculatum )细胞合成紫草色素、而高浓度抑制紫草色素合成的核酸类组分FⅡ,核苷酸、氨基酸类组分FⅠb2-Na 及强烈抑制紫草色素合成的多糖类组分FⅠa。FⅠa可诱导细胞合成对照中没有的一种黄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米曲霉诱导子 紫草色素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滇紫草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钰沁 张超 +2 位作者 赵明智 李亮 张庆芝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7-10,共4页
较为系统的研究了昆明滇紫草的质量标准,并对药材名称、植物来源、药材性状、显微鉴别、检查及浸出物等质量标准项目进行了全面研究和归纳,为昆明滇紫草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昆明滇紫草 质量标准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