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纳雍县沙包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
1
作者 何进 王江瑞 穆启超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3期567-577,共11页
贵州省西部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多高山峡谷,以大型、中型地质灾害为主,隐患点密度相对低,在城镇尺度上历史灾害数据较少,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等自上而下的推理分析方法,在小区域易发性评价中有更好的适用性。研究以贵州省纳雍县沙包镇... 贵州省西部滑坡崩塌重点防治区多高山峡谷,以大型、中型地质灾害为主,隐患点密度相对低,在城镇尺度上历史灾害数据较少,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等自上而下的推理分析方法,在小区域易发性评价中有更好的适用性。研究以贵州省纳雍县沙包镇重点区域为例,探索基于斜坡单元的适应城镇尺度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①根据所提出的斜坡单元划分标准,研究区共划分斜坡单元326个;②研究区共划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16个(计30个高易发斜坡单元),分布面积4.036 km^(2),占工作区比例为8.41%,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南区域;③较高易发区(B)33个,分布面积9.21 km^(2),占工作区比例为19.18%,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南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易发性 斜坡单元 重点区域 大比例尺 贵州纳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纳雍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生物标志物的特征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琛 林丽 +4 位作者 李德亮 杨永军 马莉燕 庞艳春 黄燕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以贵州纳雍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结果表明:奇偶优势(OEP)均值为1.08,接近平衡值1.00,无明显奇偶优势,姥鲛烷与植烷比(Pr/Ph)均值小于1,具明显的植烷优势;萜烷丰度顺序为五环三萜烷>三... 以贵州纳雍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结果表明:奇偶优势(OEP)均值为1.08,接近平衡值1.00,无明显奇偶优势,姥鲛烷与植烷比(Pr/Ph)均值小于1,具明显的植烷优势;萜烷丰度顺序为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规则甾烷以C27略占优势,ΣC27/ΣC29的均值为1.41,大于1,显示有机质来源以浅海相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为主;C32αβ22S/(22S+22R)平均值为0.59,Ts/(Ts+Tm)值为0.43,βα-莫烷/αβ-藿烷平均值为0.124,C29甾烷的20S/(20S+20R)平均值为0.39,C29甾烷αββ/(αββ+ααα)平均值为0.41,均表明纳雍地区黑色岩系中的有机质均接近或达到成熟阶段。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推断,该区域早寒武世牛蹄塘组黑色岩系形成于浅海还原环境,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其母质主要来源于细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沉积古环境 牛蹄塘组 贵州纳雍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纳雍县水东钼镍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承泉 张正伟 +1 位作者 李玉娇 郑超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9-768,共10页
为详细分析贵州纳雍县水东钼镍多金属矿含矿岩系的组成结构和物质成分,本文对钻孔ZK010中岩石和矿石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结果显示,与围岩相比矿层具有低硅低铝、高铁高烧失量等特点;矿石富集了一套基性元素(Ag、Fe、Ni、cu等),同... 为详细分析贵州纳雍县水东钼镍多金属矿含矿岩系的组成结构和物质成分,本文对钻孔ZK010中岩石和矿石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结果显示,与围岩相比矿层具有低硅低铝、高铁高烧失量等特点;矿石富集了一套基性元素(Ag、Fe、Ni、cu等),同时也富集了一套酸性元素(Mo、Zn、Sn、U等),形成双峰式元素组合;含矿岩系具有轻微的Ce负异常,8Ce值为0.67~0.92;钼镍矿石显示Eu正异常,两件样品的8Eu值分别为1.44和1.11;围岩基本无异常,6Eu值为0.85~1.12。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层形成于缺氧的还原环境,并有热水作用参与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钼镍多金属矿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贵州省纳雍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雍县地质灾害隐患的类型、成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9
4
作者 龚兴祥 赵弦 《贵州地质》 2009年第3期235-237,共3页
叙述了贵州省纳雍县地质灾害隐患的主要类型、形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类型 成因 预防措施 贵州纳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城-纳雍锰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平 殷科华 +5 位作者 杨光龙 樊正烈 李小红 黄成恒 朱德彬 熊星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7年第1期21-27,共7页
水城-纳雍锰矿是106地质大队于本世纪初在水城一带发现的,皆属表生氧化锰矿床类,锰矿产于中二叠统茅口组第二段。氧化锰矿石仅分布在地表附近,沿倾斜一般向下延伸30-70m即全部变成原始锰矿胚层(含锰、微含锰的硅质灰岩、含硅质灰岩、含... 水城-纳雍锰矿是106地质大队于本世纪初在水城一带发现的,皆属表生氧化锰矿床类,锰矿产于中二叠统茅口组第二段。氧化锰矿石仅分布在地表附近,沿倾斜一般向下延伸30-70m即全部变成原始锰矿胚层(含锰、微含锰的硅质灰岩、含硅质灰岩、含钙质硅质岩及石灰岩等)。研究表明,原始锰矿胚层是在茅口晚期黔中台沟相带内形成的富含锰质的热水沉积岩。流体包裹体测定,均一温度为105℃-178℃。锰矿胚层是表生氧化锰成矿的物质基础,本区锰矿是在适当的外因条件影响下,特别是水的作用下,通过矿胚层中杂质元素的淋失作用和锰质相对富集而形成的,是典型的锰帽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矿胚层 热水沉积 水城-纳雍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藓类植物新记录科——美姿藓科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中文 熊源新 +3 位作者 周书芹 杨冰 曹威 夏欣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5-46,共2页
对采自贵州省纳雍县大平箐保护区的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发现了贵州藓类植物新纪录科——美姿藓科Timmiaceae及美姿藓北方变种Timmia megapolitana var.bavarica(Hessl.)Brid.,同时详细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
关键词 美姿藓科 新纪录 形态特征 纳雍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城-纳雍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4
7
作者 侯海峰 杜庆安 +4 位作者 林建绥 黄啸宇 詹勇 范张华 王广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351-356,共6页
通过对贵州水城—纳雍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风化壳结构、矿体垂向变化特征的综合研究,总结了矿床特征、风化壳特征、区域成矿条件。风化壳中全风化层是稀土矿富集最好的层位;(La/Yb)N、ΣLREE/ΣHREE比值较高,属... 通过对贵州水城—纳雍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风化壳结构、矿体垂向变化特征的综合研究,总结了矿床特征、风化壳特征、区域成矿条件。风化壳中全风化层是稀土矿富集最好的层位;(La/Yb)N、ΣLREE/ΣHREE比值较高,属于强轻稀土富集类型。严格受母岩、地形、气候、地层、构造等因素共同作用。稀土矿床具备分布面广、埋藏浅、厚度大、品位高等地质特征。可以指导贵州西部地区寻找同类型大型稀土矿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 风化壳 峨眉山玄武岩 水城-纳雍地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城-纳雍锰矿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平 朱华 +3 位作者 徐石辉 陈永齐 陶勇 翁申富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7年第2期7-13,共7页
贵州水城-纳雍锰矿属表生氧化锰类的锰帽型矿床。通过对锰矿石和矿胚层岩石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的研究,均具有热水沉积的特征,硅质灰岩、含硅质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是锰帽型矿石最主要的矿胚层。它们是在茅口晚期... 贵州水城-纳雍锰矿属表生氧化锰类的锰帽型矿床。通过对锰矿石和矿胚层岩石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的研究,均具有热水沉积的特征,硅质灰岩、含硅质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是锰帽型矿石最主要的矿胚层。它们是在茅口晚期黔中台沟相带内中-低温热水中沉积的,锰质主要来自茅口期玄武岩。纯硅质岩仅见于地表,是含硅质的矿胚层岩石,在地表经强烈氧化作用形成氧化锰矿石同时产生的"副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矿胚层 地球化学 热水沉积 水城-纳雍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黎小冰 熊源新 +3 位作者 刘正东 孙中文 夏欣 周书芹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年第1期8-13,共6页
本文对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的722份藓类植物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有藓类植物33科81属228种(包括亚种、变种)。优势科有曲尾藓科Dicra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等;优势属有凤尾藓属Fi... 本文对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的722份藓类植物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有藓类植物33科81属228种(包括亚种、变种)。优势科有曲尾藓科Dicra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等;优势属有凤尾藓属Fissidens、青藓属Brachythecium和绢藓属Entodon等。通过对本区优势科属的区系成分进行分析,得出该地区温带分布性质较明显,并有向热带、亚热带分布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物种组成 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纳雍县大坪箐苔藓植物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书芹 熊源新 +2 位作者 杨冰 孙中文 夏欣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4期288-294,共7页
对采自贵州省纳雍县大坪箐的290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区苔藓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共有43科75属157种(包括亚种、变种),而且单种科、单种属在植物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总科数的32.56%、总属数的49.33%。在科属组成... 对采自贵州省纳雍县大坪箐的290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区苔藓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共有43科75属157种(包括亚种、变种),而且单种科、单种属在植物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总科数的32.56%、总属数的49.33%。在科属组成中,优势科有青藓科、真藓科和指叶苔科等,优势属有青藓属、绢藓属和合叶苔属等;区系成分复杂,分布交错,可划分为12种类型。其中,以温带成分、热带成分以及东亚成分为主,分别占总数的29.25%、32.65%和27.21%,中国特有成分也占一定的比例,为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物种组成 区系分析 贵州纳雍大坪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纳雍镇地坝古崩塌成因机理及演化过程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卫刚 侯林洋 +2 位作者 周祖虎 方永坤 陈治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67-70,共4页
镇地坝古崩塌位于纳雍县羊场乡境内,为倾倒式崩塌,崩塌堆积体主要由巨石组成,外形如金字塔。镇地坝古崩塌在成因机理上与陡峭的地貌、不同物性的岩层、流水侵蚀作用、节理裂隙有关。笔者认为镇地坝古崩塌在形成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地层形... 镇地坝古崩塌位于纳雍县羊场乡境内,为倾倒式崩塌,崩塌堆积体主要由巨石组成,外形如金字塔。镇地坝古崩塌在成因机理上与陡峭的地貌、不同物性的岩层、流水侵蚀作用、节理裂隙有关。笔者认为镇地坝古崩塌在形成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地层形成、地壳抬升、溶蚀初期、溶洞扩大、溶洞垮塌、倾倒崩塌五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崩塌 成因机理 演化过程 贵州纳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晓谅 苟光前 +1 位作者 魏奇 吴菲菲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6期479-483,共5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0科61属134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等为主;(2)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0科61属134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等为主;(2)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89.7%,具温带性质。其中,东亚分布有108种,占总种数的80.6%,说明为东亚区系。热带分布种8种,世界广布种5种,说明区内蕨类植物与热带有一定的联系,并且有较广泛的地理联系性;(3)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上一样,比较多的属(52.5%)在这里只有1种分布,具有其过渡性质:(4)贵州省纳雍国有林场地区蕨类植物在科属上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同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成分 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纳雍以支塘向斜M6煤层的煤层气资源分布特征
13
作者 聂坤 李源洪 +2 位作者 程胜 徐安映 周高 《企业技术开发》 2017年第8期107-109,共3页
以支塘向斜位于贵州重要的煤炭基地织纳煤田西北部,煤炭资源量高达2.85×109 t,煤层变质程度高,以无烟煤为主。文章基于保存较为完整的纳雍以支塘向斜区域地质特征分析,剖析了煤层组成,煤层气含量及煤层气成分等分布差异,对主要煤... 以支塘向斜位于贵州重要的煤炭基地织纳煤田西北部,煤炭资源量高达2.85×109 t,煤层变质程度高,以无烟煤为主。文章基于保存较为完整的纳雍以支塘向斜区域地质特征分析,剖析了煤层组成,煤层气含量及煤层气成分等分布差异,对主要煤层M6的煤层特征、瓦斯含量及组成、煤层气资源量等进行估算,获得M6煤层的煤层气资源量为57.53×108 m^3,并认为向斜轴部含气量高于翼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以支塘向斜 纳雍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纳雍金蟾大山地区景观资源特征及旅游开发建议
14
作者 曹卫刚 周祖虎 +1 位作者 陈治 方永坤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纳雍县金蟾大山地质遗迹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具有较大旅游开发潜力。但目前区内旅游开发相对滞后,几乎没有相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观资源宣传力度较低,保护基础薄弱。因此,建议依托区内景观资源尽快完成公园建设,... 纳雍县金蟾大山地质遗迹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具有较大旅游开发潜力。但目前区内旅游开发相对滞后,几乎没有相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观资源宣传力度较低,保护基础薄弱。因此,建议依托区内景观资源尽快完成公园建设,建成科普教育基地,综合开发,打造地质科普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健康休养身旅游、登山健身旅游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旅游通达能力;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发展旅游业,助推纳雍县脱贫攻坚,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资源 旅游开发 金蟾大山地区 贵州纳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纳雍县沙包镇下木村富锶矿泉水成因分析及开采量计算
15
作者 杨文亮 蒲秀超 曹振东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4期823-830,共8页
通过对贵州纳雍县沙包镇下木村研究泉点的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特征、动态特征及微量元素锶来源等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因模式。研究成果表明:大气降水入渗含水岩组,径流运移中溶滤含锶膏岩矿物形成富锶地下水,在地形切割及中三叠统关岭组(... 通过对贵州纳雍县沙包镇下木村研究泉点的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特征、动态特征及微量元素锶来源等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因模式。研究成果表明:大气降水入渗含水岩组,径流运移中溶滤含锶膏岩矿物形成富锶地下水,在地形切割及中三叠统关岭组(T_(2)g)底部泥岩相对阻水出露成泉,水中锶含量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矿物质成分源于岩石和土壤的风化水解,水化学类型为HCO_(3)·SO_(4)^(-)Ca·Mg。根据动态监测成果,采用泉水流量衰减法及泉水枯季流量频率分析法,计算其允许开采量为1134.26 m^(3)/d,研究结果可为下木村锶型矿泉水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锶天然矿泉水 成因 允许开采量 贵州纳雍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纳雍营盘中二叠统茅口组硅质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贵园 高军波 +2 位作者 杨瑞东 刘志臣 徐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1-1633,共13页
二叠纪是地球演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并在我国华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孤峰组)地层中普遍沉积一套层状硅质岩,它们可能与中、晚二叠世系列重大地质事件之间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笔者等以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贵州纳雍营盘茅口组硅质... 二叠纪是地球演化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并在我国华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孤峰组)地层中普遍沉积一套层状硅质岩,它们可能与中、晚二叠世系列重大地质事件之间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笔者等以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贵州纳雍营盘茅口组硅质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硅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进行研究发现,硅质岩Al/(A1+Fe+Mn)值以及多项成因判别图解等指示其形成过程中有明显的热水物质输入,具有热水成因硅质岩的特征。结合区域古地理特征,以及硅质岩Ce/Ce~*、(La/Ce)_(N)值等综合分析,认为硅质岩形成于黔中台沟内的深水环境。综合考虑区域范围内中二叠世硅质岩研究成果,并分析纳雍营盘硅质岩与峨眉山玄武岩空间关系及峨眉地幔柱活动历史,认为峨眉地幔柱早期海底火山活动可能对包括营盘在内的华南地区中二叠世晚期硅质岩沉积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硅质岩 二叠纪 纳雍营盘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纳雍水东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波 陈国勇 +1 位作者 陶平 谯文浪 《贵州地质》 2011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对贵州纳雍水东乡洗米沟、坟山脚一带灯影组地层中铅锌矿石采样,进行镜下观察和全岩主量、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矿床中N i、Mo、As、Sb等成矿元素富集明显,Sr、Ba、V等元素强烈亏损,认为早寒... 对贵州纳雍水东乡洗米沟、坟山脚一带灯影组地层中铅锌矿石采样,进行镜下观察和全岩主量、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矿床中N i、Mo、As、Sb等成矿元素富集明显,Sr、Ba、V等元素强烈亏损,认为早寒武世热水对铅锌矿源层进行了淋滤和改造;稀土元素研究表明,铅锌矿石稀土配分曲线向右倾斜,δEu和δCe均呈负异常,与正常海水碎屑沉积物稀土组成一致,表明成矿物质中有陆源物质的加入。矿石的稀土分配曲线与赋矿围岩分配曲线差异较大,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不是来自含矿层位本身。硫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中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富集重硫,较为接近震旦纪灯影期古海水硫酸盐3δ4S值,认为硫来源于震旦纪灯影期古海水硫酸盐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硫同位素 铅锌矿床 纳雍水东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纳雍地区含煤地层龙潭组中上段三角洲沉积体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维俊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3-34,T001,共13页
贵州纳雍地区含煤地层龙潭组中上段形成于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中段形成于潮汐影响的河控三角州沉积体系;上段形成于坝后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每一种沉积体系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一个沉积幕,分别包括4个成因单元。每个成因单元代表了该沉积... 贵州纳雍地区含煤地层龙潭组中上段形成于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中段形成于潮汐影响的河控三角州沉积体系;上段形成于坝后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每一种沉积体系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一个沉积幕,分别包括4个成因单元。每个成因单元代表了该沉积体系在某一阶段内受海平面升降影响而沉积的一套完整的进积至后期废弃沉积。这些沉积由5种沉积相,即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水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间湾(或边缘)以及三角洲废弃相组合构成。两种不同类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聚煤作用有着根本的差别:受潮汐影响的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代表了龙潭组最活动的碎屑沉积部分,聚煤差,煤层普遍不可采;坝后河控三角洲沉积体系相对较稳定,聚煤好,煤层普遍可采。不同环境和相组合中聚煤作用也不同,本区以上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间湾(或边缘)环境聚煤最好。总之该三角洲沉积体系是我国海陆交替相含煤地层中沉积厚度大、聚煤最丰富的三角洲沉积体系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组合 沉积体系格架 聚煤作用 含煤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产于震旦系中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以纳雍水东地区铅锌矿床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征 胡宇思 +3 位作者 谭华 徐磊 任厚州 卢贸达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1-708,共8页
黔西北地区是贵州省最重要的铅锌资源基地之一,具有良好找矿前景。该区铅锌矿床主要集中富集于寒武系—二叠系中,震旦系中的铅锌矿床报道不多,主要分布织金与普定县交界的五指山和纳雍县水东地区。有关该套地层赋存的铅锌矿床,其地质、... 黔西北地区是贵州省最重要的铅锌资源基地之一,具有良好找矿前景。该区铅锌矿床主要集中富集于寒武系—二叠系中,震旦系中的铅锌矿床报道不多,主要分布织金与普定县交界的五指山和纳雍县水东地区。有关该套地层赋存的铅锌矿床,其地质、地球化学研究非常薄弱,该类型铅锌矿床在本区是否具有找矿前景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以纳雍县水东地区铅锌矿床为例,通过总结该区矿床地质特征,探讨其成矿规律。结果表明,该区铅锌矿床改造特征明显,NE和NW向断层构造是最重要的控矿因素,其中矿物组成简单,以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为主,与川滇黔地区铅锌矿床具有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此外,震旦纪灯影期地质构造环境、沉积环境、高水位体系域、古断裂、微生物和后期构造控制了本区震旦系中铅锌矿床(点)的产出。该成果不仅为认识黔西北地区赋存于震旦系中的铅锌矿化作用提供地质依据,也拓宽了该区今后铅锌地质勘探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控矿因素 震旦系地层 贵州纳雍水东地区
原文传递
纳雍珙桐始花期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及预报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园 谢明 +3 位作者 成春丽 赵庭飞 周庶 刘兴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为纳雍县珙桐自然保护区始花期的准确预报及其在旅游推介工作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12—2016年纳雍县珙桐始花期物候观测资料和纳雍国家一般站地面气象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法与月动力延伸预测模式业务系统(DERF 2.0)相结合,研究... 为纳雍县珙桐自然保护区始花期的准确预报及其在旅游推介工作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12—2016年纳雍县珙桐始花期物候观测资料和纳雍国家一般站地面气象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法与月动力延伸预测模式业务系统(DERF 2.0)相结合,研究珙桐始花期与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并建立珙桐始花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气温与珙桐始花期相关性密切;以气温作为预报因子,用5日滑动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作为预报指标,建立了基于DERF 2.0的珙桐始花期预报模型,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RF2.0 珙桐始花期 预报模型 珙桐自然保护区 纳雍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