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判别标准评价午夜血清皮质醇水平在库欣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张炜 张征 徐尔理 《海军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判别标准下午夜血清皮质醇水平在库欣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7-2012年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确诊74例库欣综合征患者,检测其8∶00、24∶00血清皮质醇、24 h尿游离皮质醇、8∶00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 目的探讨不同判别标准下午夜血清皮质醇水平在库欣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7-2012年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确诊74例库欣综合征患者,检测其8∶00、24∶00血清皮质醇、24 h尿游离皮质醇、8∶00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re,ACTH)及血钾,结果与同期确诊的75例非库欣超重/肥胖及84例非肥胖患者比较。以睡眠和清醒2种状态行午夜静脉抽血。结果 (1)睡眠状态下行午夜血清皮质醇检测的库欣综合征组8∶00、24∶00血清皮质醇及尿游离皮质醇高于超重/肥胖及非肥胖对照组。清醒状态下的库欣综合征组8∶00、24∶00血清皮质醇及尿游离皮质醇高于超重/肥胖及非肥胖对照组,超重/肥胖组24∶00血清皮质醇高于非肥胖组。(2)睡眠状态下午夜血清皮质醇水平为50、138、207、229、331nmol/L时,对库欣综合征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97.1%、85.7%、77.1%及68.6%,特异性分别为24.1%、75.9%、86.1%、92.4%及98.7%。清醒状态下上述各水平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100.0%、97.4%、92.3%、84.6%及71.8%,特异性分别为11.3%、67.5%、82.5%、87.5%及96.3%。结论睡眠状态下夜血清皮质醇水平为207 nmol/L、清醒状态下为207nmol/L或229 nmol/L时有较好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午夜血清皮质醇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午夜血清皮质醇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殷元万 向斌 +1 位作者 杨芳 时立新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1期53-54,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午夜血清皮质醇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85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午夜0:00时血清皮质醇水平与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HOMA-IR、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542,P<0.01... 目的初步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午夜血清皮质醇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85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午夜0:00时血清皮质醇水平与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HOMA-IR、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542,P<0.01、r=0.633,P<0.01、r=0.435,P<0.01、r=0.455,P<0.01、r=0.473,P<0.01、r=0.576,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526,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午夜血清皮质醇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皮质醇 心血管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午夜血清皮质醇对库欣综合征诊断价值的评价
3
作者 高明 邹效漫 +9 位作者 谷伟军 吕朝晖 王先令 杜锦 杨国庆 金楠 巴建明 母义明 陆菊明 窦京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评价午夜血清皮质醇对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并计算最佳诊断切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11年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285例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146例临床怀疑库欣综合征后经试验检查排除库欣综... 目的评价午夜血清皮质醇对库欣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并计算最佳诊断切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11年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285例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146例临床怀疑库欣综合征后经试验检查排除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测定8:00、16:00、00:00血清皮质醇,应用ROC曲线对午夜血清皮质醇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并与其余两个时间点进行比较,最终得出最佳诊断切点及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8:00,16:00,00:00血清皮质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0.930和0.984,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5%,91.5%和94.5%。鉴别库欣综合征与假库欣状态,8:00血皮质醇最佳切点为502 nmol/L(敏感性82.6%,特异性88.2%),16:00血皮质醇最佳切点为505.6 nmol/L(敏感性88.7%,特异性97.7%),00:00血皮质醇最佳切点为249 nmol/L(敏感性96.2%,特异性91.6%)。结论午夜血清皮质醇比8:00、16:00血清皮质醇诊断效能更高,午夜血清皮质醇以249 nmol/L为切点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午夜血清皮质醇 诊断切点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午夜皮质醇水平与糖代谢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坤 郭昆全 +2 位作者 叶林秀 阮华玲 杜亮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午夜皮质醇水平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180例未经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午夜血清皮质醇及次晨8:00血清皮质醇、果糖胺(FA)、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血糖、胰岛素曲线下面积... 目的探讨午夜皮质醇水平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180例未经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午夜血清皮质醇及次晨8:00血清皮质醇、果糖胺(FA)、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血糖、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晨8:00及午夜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8:00(956.34±334.72vs579.43±83.86)nmol/L,0:00(316.20±248.20vs169.34±38.53)nmol/L,P〈0.01]。偏相关分析显示,控制变量晨8:00m清皮质醇浓度的影响,午夜血清皮质醇浓度与FA正相关(r=0.38,P〈0.001);与OGTT葡萄糖曲线下面积正相关(r=0.43,P〈0.001),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负相关(r=-0.52,P〈0.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午夜0:00血清皮质醇浓度升高与血糖控制不佳及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午夜皮质醇 果糖胺 Β-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三种库欣综合征筛查试验诊断切点的选择及筛查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天娇 刘玉平 余叶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4-768,共5页
目的根据美国及欧洲内分泌协会2008年库欣综合征诊断指南,比较午夜血皮质醇(PTC-24h)、口服1mg地塞米松过夜抑制试验(PTC-DST)以及24h尿游离皮质醇(UFC)筛查库欣综合征的准确性,并探讨其诊断切点是否适用于中国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102... 目的根据美国及欧洲内分泌协会2008年库欣综合征诊断指南,比较午夜血皮质醇(PTC-24h)、口服1mg地塞米松过夜抑制试验(PTC-DST)以及24h尿游离皮质醇(UFC)筛查库欣综合征的准确性,并探讨其诊断切点是否适用于中国人群。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库欣综合征患者以及102例单纯性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结节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的PTC-DST、UFC、PTC-24h监测结果,采用相关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其筛查库欣综合征的敏感性(Se)和特异性(Sp)。结果 ROC曲线显示,当PTC-DST以86nmol/L为切点时其诊断价值最高(Se 98.7%,Sp 97.2%),当切点取为60nmol/L时,Se 100%,Sp 95.8%,当切点取为50nmol/L时,Se 100%,Sp 94.4%。UFC的ROC曲线上最接近1的切点为230.15μg/24h(Se 92.2%,Sp 95.7%),当切点取为127.55μg/24h时,Se 96.1%,Sp 85.1%。PTC-24h的ROC曲线上最接近1的切点为347nmol/L(Se 93.4%,Sp98.4%),当切点取为207nmol/L时,Se 98.9%,Sp 85.2%。ROC曲线下面积PTC-DST与PTC-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大于UFC(P<0.05)。结论相比美国及欧洲内分泌协会于2008年颁布的库欣综合征指南建议的以50nmol/L为PTC-DST的切点,60nmol/L对中国人群来说敏感性不变,诊断特异性更高。UFC以本实验室参考值上界即127.55μg/24h为切点、PTC-24h以207nmol/L为切点均具有较高的筛查价值。PTC-DST与PTC-24h筛查库欣综合征的价值基本一致,且均高于UFC。从实用性角度看,门诊库欣综合征患者的筛查选用PTC-DST最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地塞米松过夜抑制试验 尿游离皮质醇 午夜血皮质醇 切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