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氧基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体外抗宫颈癌活性及其与MDM2分子对接研究
1
作者 廖波儿 郭伟 木合布力·阿布力孜 《合成化学》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通过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原理,合成出4个甲氧基查尔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确证。以宫颈癌He La和Si Ha细胞作为受试细胞,测定目标化合物对细胞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作用,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化合物3,4,5-三... 通过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原理,合成出4个甲氧基查尔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确证。以宫颈癌He La和Si Ha细胞作为受试细胞,测定目标化合物对细胞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作用,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化合物3,4,5-三甲氧基-2′,4′-二甲氧基查尔酮(3d)与MDM2蛋白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4个甲氧查尔酮化合物均对宫颈癌He La和Si Ha细胞展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3d对宫颈癌He La和Si Ha细胞抑制活性最高,作用24 h,IC_(50)为26.39μmol/L。在凋亡实验中,化合物3d显著诱导细胞凋亡,作用48 h,细胞凋亡率达到77%。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3d与MDM2靶标蛋白的结合自由能为-6.2 kcal/mol,此结果表明;化合物3d与MDM2蛋白具有较高的结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查尔酮 宫颈癌 合成 分子对接 mdm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RM2通过MDM2/P53通路调节肺腺癌细胞凋亡、增殖及耐药的探讨
2
作者 简士博 肖旭阳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核糖核酸还原酶M2(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2,RRM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模式及其生物学作用,特别是关注其如何通过鼠双微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 gene 2,MDM2)/P53信号通路影响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耐...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核糖核酸还原酶M2(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2,RRM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模式及其生物学作用,特别是关注其如何通过鼠双微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 gene 2,MDM2)/P53信号通路影响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耐药性的发展。方法为研究肺腺癌细胞中RRM2基因的表达及其相关机制,选取人肺腺癌细胞系A-427、A549、PC-9和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筛选出RRM2高表达的肺腺癌细胞系。将PC-9细胞分为si-NC组(作为低表达对照)、oe-NC组(作为高表达对照)、si-RRM2组(RRM2低表达组)和oe-RRM2组(RRM2高表达组)。对这些组别的细胞进行增殖率和凋亡率测定。为深入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STRING在线分析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借助Cytoscape软件对RRM2、MDM2和P53这3个关键蛋白的核心节点进行分析。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RRM2和MDM2、MDM2和P53之间的靶向关系。为进一步探索信号通路,利用KEGG数据库对MDM2和P53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分析。最后,检测各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_(50))以及RRM2、MDM2、P53、Cyclin D1、Bax、Bcl-2、Caspase3、MRP、MDR1、GST-π等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分析表明,与BEAS-2B细胞相比,肺腺癌细胞A-427、A549和PC-9中RRM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更高(P<0.05),其中PC-9细胞展现出最高RRM2表达水平(P<0.05)。因此选择PC-9细胞作为后续实验的研究对象。相较于oe-NC组,oe-RRM2组的细胞展现出明显的增殖率提升和凋亡率下降(P<0.05)。与si-NC组相比,si-RRM2组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凋亡率相应增加(P<0.05)。通过PPI网络分析,发现MDM2在RRM2的核心基因中获得最高评分,而P53在MDM2的核心基因中评分最高。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与oe-NC组相比,oe-RRM2组中的野生型WT-MDM2荧光素酶活性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e-MDM2组中的野生型WT-P53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oe-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MDM2和P53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可知,MDM2能够抑制P53的表达,而P53可调控下游P21和Cyclin D1的表达,进而影响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由此,本研究决定将Bax、Bcl-2和Cyclin D1作为后续研究中增殖和凋亡检测的关键蛋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oe-NC组,oe-RRM2组细胞的IC_(50)值有所上升,同时RRM2、MDM2、Bcl-2、Cyclin D1、MRP、MDR1、GST-π的表达量增加,Bax、Caspase-3、P53的表达量减少。与si-NC组相比,si-RRM2组细胞的IC_(50)值降低,RRM2、MDM2、P53、Cyclin D1、Bax、Bcl-2、Caspase3、MRP、MDR1、GST-π的表达量减少,Bax、Caspase-3、P53的表达量增加。结论RRM2通过MDM2/P53信号通路调节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耐药性。该研究旨在探究RRM2在肺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作为潜在靶向治疗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还原酶M2 鼠双微基因2 P53 肺腺癌 凋亡 增殖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P7-MDM2-p53信号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魏伟 赵慧娟 刘湘翠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调节Mdm2 p53结合蛋白同源物(MDM2)-p53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人子宫内膜癌组织、癌旁组织、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hEEC及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HE...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调节Mdm2 p53结合蛋白同源物(MDM2)-p53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人子宫内膜癌组织、癌旁组织、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hEEC及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HEC-1-A、KLE中USP7蛋白表达。将Ishikawa细胞分为NC组、P22077(USP7抑制剂)组、pcDNA组、pcDNA-MDM2组、P22077+pcDNA组、P22077+pcDNA-MDM2组,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Ishikawa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Ishikawa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Ishikawa细胞中USP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CDK2)、Bcl-2相关X蛋白(Bax)、MDM2、p53蛋白表达。以RG7388(MDM2抑制剂)或PFT-α(p53抑制剂)与20μmol/L P22077共处理Ishikawa细胞48 h以验证USP7-MDM2-p53信号轴上下游关系。结果:USP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Ishikawa细胞中USP7蛋白表达量最高,因此,选择Ishikawa细胞为研究对象。与NC组比较,P22077组Ishikawa细胞OD 450值、克隆形成率、S期和G 2/M期细胞数、USP7、CyclinD1、CDK2、MDM2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G_(0)/G_(1)期细胞数、p53、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NC组、pcDNA组比较,pcDNA-MDM2组Ishikawa细胞OD 450值、克隆形成率、S期和G 2/M期细胞数、USP7、CyclinD1、CDK2、MDM2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G_(0)/G_(1)期细胞数、p53、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P22077组、P22077+pcDNA组比较,P22077+pcDNA-MDM2组Ishikawa细胞OD 450值、克隆形成率、S期和G 2/M期细胞数、USP7、CyclinD1、CDK2、MDM2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凋亡率、G_(0)/G_(1)期细胞数、p53、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p53为USP7-MDM2通路下游分子。结论:抑制USP7表达可能通过下调MDM2来激活p53进而抑制Ishikawa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及周期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 mdm2 p53结合蛋白同源物(mdm2)-p53轴 子宫内膜癌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调节Akt/MDM2/p53信号通路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4
作者 祝金华 赵士梅 +3 位作者 马秀岩 郭闯 王媛 唐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35-839,843,共6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PD)调节蛋白激酶B/原癌基因MDM2/抑癌基因p53信号通路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使用浓度为10~160 mmol/L的虎杖苷处理细胞24... 目的探讨虎杖苷(PD)调节蛋白激酶B/原癌基因MDM2/抑癌基因p53信号通路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使用浓度为10~160 mmol/L的虎杖苷处理细胞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确定最佳实验浓度。将GBC-SD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虎杖苷低、中、高浓度组(PD-L组、PD-M组、PD-H组)、虎杖苷+Akt激活剂组(PD+SC79组),Transwell小室法评价细胞的迁移能力,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Akt、MDM2、p53磷酸化水平,建立荷瘤小鼠模型评价虎杖苷对胆囊癌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0~160 mmol/L的虎杖苷处理细胞24 h,可显著抑制GBC-SD细胞的增殖活性,选择10、20、40 mmol/L的虎杖苷进行后续实验;与Control组比较,PD-L组、PD-M组、PD-H组GBC-SD细胞的迁移数、细胞凋亡率、G2/M期细胞比例及S期细胞比例、P-Akt、P-MDM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P-p5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PD-H组比较,PD+SC79组GBC-SD细胞的迁移数、细胞凋亡率、G2/M期细胞比例及S期细胞比例、P-Akt、P-MDM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P-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虎杖苷干预治疗后,小鼠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虎杖苷可以通过调节Akt/MDM2/p53信号通路使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蛋白激酶B/原癌基因mdm2/抑癌基因p53信号通路 胆囊癌细胞 增殖 迁移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酸通过调控AKT/MDM2/p53通路影响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美华 赵文睫 +2 位作者 李康 曲巧燕 郝建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究茯苓酸(PA)是否通过AKT/MDM2/p53通路影响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常规培养HCT116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MK-2206(AKT抑制剂)组、PA低浓度(PA-L)组、PA高浓度(PA-H)组、PA-H+SC79(AKT激活剂)组。CCK-8法、... 目的:探究茯苓酸(PA)是否通过AKT/MDM2/p53通路影响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常规培养HCT116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MK-2206(AKT抑制剂)组、PA低浓度(PA-L)组、PA高浓度(PA-H)组、PA-H+SC79(AKT激活剂)组。CCK-8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qPCR法和WB法实验分别检测各组HCT116细胞的增殖活力,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凋亡,迁移、侵袭能力,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以及AKT/MDM2/p5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PA可明显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活力(P<0.05)、克隆形成能力(P<0.05)、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诱导其凋亡(P<0.05),抑制N-cadherin、vimentin mRNA的表达(P<0.05),促进E-cadherin mRNA的表达(P<0.05),抑制AKT、MDM2的磷酸化水平(P<0.05),促进p53蛋白的表达(P<0.05);AKT抑制剂MK-2206可模拟PA的作用(均P<0.05),而其激活剂SC79则可逆转PA的作用(均P<0.05)。结论:PA通过调控AKT/MDM2/p53信号通路来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酸 结直肠癌 AKT/mdm2/p53通路 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s1调控AKT-MDM2-p53-PTEN通路的一种物理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苏瑞 李循 +3 位作者 王书恒 刘彼得 赵新军 李九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4,共10页
基于Hill动力学与Michaelis-Menten方程,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 1,Hes1)调控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2,MDM2)-抗癌基因p53(p53)-第10号染色体缺失... 基于Hill动力学与Michaelis-Menten方程,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 1,Hes1)调控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2,MDM2)-抗癌基因p53(p53)-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通路的一种物理机制.研究发现,Hes1通过与PTEN结合抑制PTEN表达,并调控AKT信号.表明了Hes1蛋白的合成,以及Hes1与PTEN相互作用调控AKT-MDM2-p53-PTEN通路信号,将会有效地控制细胞结果.Hes1作为AKT-MDM2-p53-PTEN信号通路中上游调节的重要因素,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p53蛋白功能,改变p53对肿瘤的抑制性.理论结果可用于预测Notch通路信号异常诱导的致癌性,并进一步揭示了Notch信号通路影响细胞AKT-MDM2-p53-PTEN通路的激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s1蛋白 调控 AKT-mdm2-p53-PTE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M2基因SNP309多态性与白血病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7
作者 赵雁 刘颜菊 +1 位作者 贺小峰 申徐良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探讨MDM2基因第309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309)与白血病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英文和中文数据库获取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提取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使用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来评估... 目的:探讨MDM2基因第309位单核苷酸多态性(SNP309)与白血病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英文和中文数据库获取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提取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使用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来评估五种遗传模型的关联;使用假阳性报告概率(FPRP)、贝叶斯错误发现概率(BFDP)和Venice标准来评估具有统计学意义关联的可信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项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组2 900人,对照组6 876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MDM2 SNP309多态性增加了亚洲人群白血病的发病风险(GG vs TT:OR=2.57;GT vs TT:OR=1.57;GG+GT vs TT:OR=1.78;GG vs GT+TT:OR=1.98;G vs T:OR=1.5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成人组、儿童与成人混合组、健康对照、匹配研究、非匹配研究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观察到MDM2突变增加白血病发病风险。排除低质量和HWD研究后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MDM2多态性与白血病发病显著相关。但此次Meta分析显示为“低可信度”。结论:MDM2 SNP309多态性与白血病发病风险显著相关,但其可信度分析显示为低可信度,其多态性与白血病发病的关联可能是由于假阳性结果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m2 SNP309 基因多态性 白血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胃癌患者SAMD4A和MDM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施雨花 许凤 龚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胃癌患者癌组织中无菌α-基序结构域含蛋白4A(SAMD4A)和鼠双微体基因2(MDM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并选取... 目的观察老年胃癌患者癌组织中无菌α-基序结构域含蛋白4A(SAMD4A)和鼠双微体基因2(MDM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并选取同期在同院接受胃镜检查的100例胃部良性病变老年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SAMD4A和MDM2阳性表达,比较两组患者的SAMD4A和MDM2阳性表达;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MD4A和MDM2阳性表达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AMD4A和MDM2阳性表达对老年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胃癌组患者的SAMD4A和MDM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3%、71.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1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肿瘤直径、pTNM分期、脉管癌栓与否、不同Lauren分型的老年胃癌患者的SAMD4A和MDM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与否、不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的老年胃癌患者的SAMD4A和MDM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是影响胃癌患者SAMD4A和MDM2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AMD4A诊断老年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敏感度为87.19%,特异度为79.63%;MDM2诊断老年胃癌的AUC为0.842,敏感度为86.93%,特异度为78.49%;SAMD4A和MDM2联合诊断老年胃癌的AUC为0.913,敏感度为91.62%,特异度为83.59%;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胃癌患者中,SAMD4A和MDM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密切,能够反映老年胃癌的病变情况。检测SAMD4A和MDM2的表达情况对诊断老年胃癌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两者联合的检测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AMD4A mdm2 影响因素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伐奇宁调节Akt/MDM2/p53信号通路影响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
9
作者 余咸辉 占水平 +3 位作者 吴海龙 沈俊 竹梦 周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2354-2359,共6页
目的:探讨巴伐奇宁调节Akt/MDM2/p53信号通路影响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方法:CCK-8检测巴伐奇宁对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将HepG2细胞分为Control组,巴伐奇宁低剂量组(10μmol/L)、巴伐奇宁高... 目的:探讨巴伐奇宁调节Akt/MDM2/p53信号通路影响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方法:CCK-8检测巴伐奇宁对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将HepG2细胞分为Control组,巴伐奇宁低剂量组(10μmol/L)、巴伐奇宁高剂量组(20μmol/L)、巴伐奇宁高剂量(20μmol/L)+SC79(8μg/mL)组;MTT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p-Akt/Akt、p-MDM2/MDM2、p-p53/p53蛋白表达;建立肝癌肿瘤裸鼠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Bax、p-Akt/Akt、p-MDM2/MDM2、p-p53/p53蛋白表达。结果:巴伐奇宁对几种肝癌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不影响正常肝细胞增殖;体外实验表明,与control组相比,巴伐奇宁低、高剂量组HepG2细胞OD_(490)(24 h、48 h)值、细胞增殖率、S期和G_(2)/M期细胞比例、Bcl-2、p-Akt/Akt和p-MDM2/MDM2蛋白显著降低,凋亡率、G_(0)/G_(1)期细胞比例、p-p53/p53和Bax蛋白显著升高(P<0.05);与巴伐奇宁高剂量组相比,巴伐奇宁高剂量+SC79组HepG2细胞OD_(490)(24 h、48 h)值和细胞增殖率、S期和G_(2)/M期细胞比例、Bcl-2、p-Akt/Akt、p-MDM2/MDM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凋亡率、G_(0)/G_(1)期细胞比例、p-p53/p53、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裸鼠移植瘤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巴伐奇宁组和Hu7691组裸鼠肿瘤质量和肿瘤体积、Bcl-2、p-Akt/Akt、p-MDM2/MDM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裸鼠肿瘤组织中p-p53/p53、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巴伐奇宁组相比,Hu7691组裸鼠各检测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巴伐奇宁可能通过调节Akt/MDM2/p53信号通路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伐奇宁 Akt/mdm2/p53信号通路 肝癌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干扰Jurkat细胞株MDM2表达对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有凯 林汉良 +3 位作者 顾霞 张萌 吴红阳 许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7-350,共4页
目的研究MDM2基因与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Silencer4.1CMVneo构建MDM2shRNA表达载体pMDM2shRNA,采用脂质体将载体导入Jurkat细胞,利用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shRNA细胞后,行RTPCR和Westernblot等技术检测细胞MDM2表达水平... 目的研究MDM2基因与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Silencer4.1CMVneo构建MDM2shRNA表达载体pMDM2shRNA,采用脂质体将载体导入Jurkat细胞,利用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shRNA细胞后,行RTPCR和Westernblot等技术检测细胞MDM2表达水平、基础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变化以及UV照射后细胞生长变化。结果发现转染pMDM2shRNA的细胞MDM2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均下降>50%,细胞的生长减慢,出现一定程度的G1~S期阻滞,DNA损伤后细胞恢复较慢。结论MDM2基因表达下降后,可导致细胞增殖减慢以及降低损伤修复的能力;细胞内表达shRNA可长期敲低靶基因的表达,可作为较理想的基因功能研究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RKAT细胞株 RNA干扰 生物特性 mdm2mRNA 细胞生物学特性 Western mdm2基因 RT-PCR 基因功能研究 DNA损伤 shRNA 细胞内表达 方法应用 表达载体 稳定表达 技术检测 blot 生长曲线 生长变化 uV照射 周期变化 基因表达 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53- mdm2复合物结构的mdm2阻断剂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剑华 刘芝华 +3 位作者 尹大力 陈捷 骆爱萍 吴旻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寻找基于 p53- mdm2复合物晶体结构的 mdm2抑制剂,使 p53释放出来,发挥其抗癌活性。方法:根据已知的 p53- mdm2复合物晶体的空间结构,在计算机上模拟设计出 23个非肽小分子化合物。将 p53的全长开放阅读框( ORF)和 mdm2的部... 目的:寻找基于 p53- mdm2复合物晶体结构的 mdm2抑制剂,使 p53释放出来,发挥其抗癌活性。方法:根据已知的 p53- mdm2复合物晶体的空间结构,在计算机上模拟设计出 23个非肽小分子化合物。将 p53的全长开放阅读框( ORF)和 mdm2的部分 ORF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异丙基硫代-β- D半乳糖苷( IPTG)诱导蛋白表达。金属螯和层析柱纯化蛋白。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质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及标准曲线法进行蛋白定量。用 ELISA方法检测非肽小分子化合物与 mdm2的亲和性及作用的饱和浓度。用 MTT方法进行细胞生长抑制实验。结果: SDS- PAGE和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原核表达的 p53和 mdm2蛋白质量和纯度良好,可供后续实验。 ELISA结果显示非肽小分子目标化合物及中间化合物 32个化合物中 13个与对照相比对 mdm2有一定的亲和作用,其中 5个亲和性较高,并有一定的饱和作用量。体外实验表明这 5个化合物对几种表达野生型 p53的肿瘤细胞系有生长抑制作用。结论:基于 p53- mdm2复合物晶体的空间结构设计的非肽小分子化合物,通过抑制 mdm2- p53的结合,在体外显示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mdm2复合物 mdm2阻断剂 蛋白表达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mdm2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12
作者 王晓杜 赵阿勇 +1 位作者 邓绪芳 马志永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60,共6页
mdm2(murine double minute 2,鼠双微粒体-2)是抑制p53(肿瘤抑制因子)活性的重要分子之一,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对细胞的生存具有重要功能。克隆得到小鼠Mus musculus mdm2 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3xFLAG-CMV-7.1-mdm2,Western blotting... mdm2(murine double minute 2,鼠双微粒体-2)是抑制p53(肿瘤抑制因子)活性的重要分子之一,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对细胞的生存具有重要功能。克隆得到小鼠Mus musculus mdm2 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3xFLAG-CMV-7.1-mdm2,Western blotting验证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大约为60 kDa的蛋白表达产物,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mdm2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mdm2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利用p53蛋白泛素化试验和p53报告基因活性检测试验,验证了FLAG-mdm2的活性,构建了mdm2调节p53泛素化和抑制p53活性的细胞模型,为研究p53活性调控、mdm2与p53相互作用等提供了基础和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mdm2表达 mdm2活性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肺癌癌变过程中p53、mdm2、K-ras及PCNA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小华 陈德基 +7 位作者 江曼 张玉霞 叶波 杨飞 刁路明 唐志佼 夏东 刘铭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21-925,共5页
目的:探讨p53、mdm2(murinedoubleminute2)、K-ras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蛋白在实验性肺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致癌物3-甲基胆蒽(3-methylcholanthrene,MCA)及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 目的:探讨p53、mdm2(murinedoubleminute2)、K-ras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蛋白在实验性肺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致癌物3-甲基胆蒽(3-methylcholanthrene,MCA)及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发大鼠肺鳞状细胞癌,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mdm2、K-ras基因及PCNA在癌变过程中的表达。结果:在对照组正常支气管粘膜上皮、诱癌组中鳞状化生及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阶段各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p53,0、33.33%、50.00%、60.00%、69.57%;mdm2,10.00%、11.11%、28.57%、46.67%、56.52%;K-ras,0、5.56%、21.43%、40.00%、43.48%;PCNA,20.00%、27.28%、35.71%、67.67%、82.61%,各种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癌变进展而升高。p53与K-ras、PCNA的表达相关(P<0.05)。p53与mdm2的表达高度相关(P<0.01)。结论:p53是肺癌启动及进展的敏感指标,可能与mdm2、K-ras存在协同作用,K-ras及PCNA过度表达可能是肺癌浸润及预后不良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P53 mdm2 K-RAS PCNA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HIT和MDM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及其癌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4
作者 尹晓敏 温春燕 +2 位作者 韩玉玲 高义军 唐瞻贵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原癌基因MDM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OSF组织、15例OSF癌变组织及10例正常口... 目的:初步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原癌基因MDM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OSF组织、15例OSF癌变组织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HIT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FHIT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强阳性表达,在OSF及OSF癌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逐渐减少,OSF组及OSF癌变组织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OSF癌变组织组显著低于OSF组(P<0.05)。MDM2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呈阴性表达,在OSF及OSF癌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OSF组及OSF癌变组织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OSF癌变组织组显著高于OSF组(P<0.05)。结论:FHIT表达下调和缺失,以及MDM2过度表达可能在OSF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癌变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mdm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细胞瘤中Mdm2、p53的表达及调控机制探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艳花 钟雪云 +1 位作者 陈运贤 关弘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77-47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病理分级的星形细胞瘤中Mdm2、p5 3的表达水平 ,并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在肿瘤细胞中p5 3/Mdm2负反馈调节机制紊乱的原因。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 8例星形细胞瘤标本中Mdm2和 p5 3的表达水平。 结果 星形细...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病理分级的星形细胞瘤中Mdm2、p5 3的表达水平 ,并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在肿瘤细胞中p5 3/Mdm2负反馈调节机制紊乱的原因。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 8例星形细胞瘤标本中Mdm2和 p5 3的表达水平。 结果 星形细胞瘤中Mdm2和 p5 3的表达率分别是4 1.2 %( 2 8/ 6 8)和 4 5 .6 % ( 31/ 6 8) ,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 ,Mdm2、p5 3的表达率呈上升趋势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 ,Mdm2、p5 3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Mdm2表达和p5 3一致表达符合率达6 6 .2 %( 4 5 / 6 8) ,两者的表达密切相关 (P <0 .0 5 )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Mdm2表达与 p5 3表达呈正相关 (P<0 .0 1)。结论 Mdm2、p5 3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组织病理分级呈正相关。Mdm2的表达与 p5 3的表达存在一致性 ,两者的联合表达是肿瘤高度恶性的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星形细胞瘤 mdm2蛋白 P5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p15、p16、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8
16
作者 秦艳茹 金寒 +8 位作者 王立东 何欣 范宗民 焦新英 高珊珊 李吉林 刘宾 张延瑞 冯常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食管癌患者p15、p16、mdm2和p53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级病变的关系。方法:取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居民156例的食管内镜黏膜活检组织(包括正常食管上皮(NOR)21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45例,不典型增...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食管癌患者p15、p16、mdm2和p53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级病变的关系。方法:取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居民156例的食管内镜黏膜活检组织(包括正常食管上皮(NOR)21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45例,不典型增生(DYS)23例,原位癌组织(CIS)45例和鳞状细胞癌(SCC)22例),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p15、p16、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OR和各级癌前病变组织及SCC组织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p15、p16、mdm2和p53表达。随着病变发展(从NOR→BCH→DYS→CIS→SCC),p15和p16的表达逐渐降低,mdm2和p53的表达逐渐增高(P<0.05)。结论:p15、p16的低表达和p53、mdm2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病变持续向癌方向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前病变 P15 P16 mdm2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TSG101/MDM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廷桐 武俊芳 +2 位作者 李秀杰 孙洁 候夏宝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74-777,共4页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在肺癌中对TSG101/MDM2信号通路影响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5例肺癌组织标本中TSG101、MDM2及p53的表达,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strand conform...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在肺癌中对TSG101/MDM2信号通路影响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85例肺癌组织标本中TSG101、MDM2及p53的表达,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分析法检测p53突变情况,以及Western blot检测TSG101在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肺癌组中p53蛋白的总阳性率为80.54%(149/185),PCR-SSCP检测结果显示总突变率为56.67%(17/30),p53蛋白表达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TSG101蛋白的低表达率为58.92%(109/18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SG10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SG101蛋白表达与病理分期、分化、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MDM2蛋白的过表达率为77.84%(144/185),MDM2蛋白表达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2)在p53阳性的149例中TSG101阳性76例,MDM2阳性139例,在p53阴性的36例中TSG101阳性33例,MDM2阳性5例。p53与TSG101两者共表达率为41.08%,一致性为42.70%。p53与MDM2两者共表达率为75.14%,一致性为91.89%。结论 (1)p53/MDM2上调与TSG101表达下调肺癌的发生及生物学行为有关。(2)当p53突变时,TSG101与MDM2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53 TSG101 mdm2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 BLOT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MDM2、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9
18
作者 任义 吴逸明 +2 位作者 董海燕 魏立 吴拥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肺癌组织中MDM2、P53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 31例肺癌组织及相应 21例癌旁 3cm组织和 12例癌旁 5cm组织中MDM2、P53蛋白的表达。结果:①肺癌组织中MDM2、P53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②肺癌...    目的:观察肺癌组织中MDM2、P53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 31例肺癌组织及相应 21例癌旁 3cm组织和 12例癌旁 5cm组织中MDM2、P53蛋白的表达。结果:①肺癌组织中MDM2、P53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②肺癌组织中MDM2与P53表达量之间呈正相关 (r=0. 432, P<0. 05)。③肺鳞癌组织中MDM2、P53蛋白增高表达率分别为 77. 3% (17 /22 )和 72. 7% ( 16 /22 );肺腺癌组织中 2者增高表达率均为100% (7 /7), 1例小细胞肺癌和 1例大细胞肺癌组织中MDM2蛋白表达均降低,而P53蛋白表达均增高。结论:MDM2过量表达可能是肺癌发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mdm2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M2和p53在反应性及肿瘤性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9
作者 董燕燕 戚基萍 +3 位作者 王爱春 张春庆 李丹阳 王丹丹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检测MDM2和p53蛋白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与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胶质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正常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 目的检测MDM2和p53蛋白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与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胶质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正常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脑组织中MDM2和p53蛋白均呈阴性表达;反应性增生组、低级别肿瘤组及高级别肿瘤组中MDM2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32.7%(16/49)、59.2%(29/49)、80.0%(40/50);p5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27.3%(12/49)、57.1%(28/49)、82.0%(41/50)。二者阳性表达率均随着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MDM2和p53在各实验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DM2和p53表达密切相关(P<0.05)。结论MDM2和p53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及星形胶质细胞瘤中均呈不同程度的过度表达,且随着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水平增高,MDM2扩增和p53突变是胶质瘤发生的早期事件,二者的联合检测可能会对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与低级别胶质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以及星形胶质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诊断 鉴别 基因表达 基因 p53 基因 mdm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p53和p21^(WAF/CIP1)及MDM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梅芳 云径平 +4 位作者 苏曙光 张志毅 符珈 侯景辉 杨宇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探讨p53、p21WAF/CIP1及MDM2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115例HCC及其相应的癌旁肝组织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p21WAF/CIP1及MDM2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p53、p21WAF/CIP1及MDM2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115例HCC及其相应的癌旁肝组织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p21WAF/CIP1及MDM2蛋白的表达,采用统计学分析它们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p53、p21WAF/CIP1及MDM2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5%(96/115)、36.5%(42/115)和48.7%(56/115),同癌旁组织相比,p53、p21WAF/CIP1及MDM2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两两相关分析比较,p53表达分别与p21WAF/CIP1和MDM2表达有关;p53、p21WAF/CIP1及MDM2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数量、HB-sAg、病理分级、血清AFP浓度和患者生存时间均无关,P均>0.05。结论:p53、p21WAF/CIP1及MDM2在HCC组织中呈增高表达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它们可能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病理学 肝肿瘤 基因P53 基因p21 蛋白质mdm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