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熹的“理”:“所以然”还是“所当然”——以李相显、唐君毅的观点为中心 被引量:6
1
作者 乐爱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1,共8页
民国时期出版的李相显《朱子哲学》对朱熹的所当然之则和所以然之故分别作了阐述,尤其强调在朱熹那里,所当然之则比所以然之故更为重要。同一时期唐君毅发表的《朱子理气关系论疏释》以及后来出版的《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更是强... 民国时期出版的李相显《朱子哲学》对朱熹的所当然之则和所以然之故分别作了阐述,尤其强调在朱熹那里,所当然之则比所以然之故更为重要。同一时期唐君毅发表的《朱子理气关系论疏释》以及后来出版的《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更是强调朱熹的"理"主要是当然之理,并且认为,只有从当然之理入手才能说明朱熹的"理先气后"和仁之理以及生生之理。这些观点既不同于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从逻辑的所以然之理入手诠释朱熹的"理",但又认为朱熹的"理"实际上混同于伦理的当然之理,也不同于牟宗三认为朱熹的"理"主要是所以然之理,因而减杀了其道德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李相显、唐君毅强调朱熹的"理"主要是当然之理,对于今天深入研究朱熹的"理"以及所以然与所当然的关系,建构朱熹的哲学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理” “所以然” “所当然” 李相显 唐君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军戏源头新说
2
作者 王秋朋 《文化艺术研究》 2016年第2期99-104,共6页
关于参军戏渊源的说法,大概有三种:其一东汉说,其二后赵说,其三盛唐说。对此三种说法应审慎待之。据本文考证,唐参军戏肇始于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踏谣娘》,得名于唐初李象先参军僚属之事。
关键词 参军戏 《踏谣娘》 李象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