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模糊偏序集上的核算子与核系统
1
作者 周异辉 《模糊系统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9,共5页
定义L-模糊偏序集上的L-核系统,给出了任一L-模糊偏序集上的L-核算子与L-核系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推广了有界完备L-模糊偏序集的情形,并使得模糊的情况与分明的情况更加协调。另外,也给出了L-闭包算子与L-闭包系统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 L-模糊偏序集 L-核算子 L-核系统 L-闭包算子 L-闭包系统
原文传递
Modified L-P小波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及在动态系统辩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邢永忠 吴晓蓓 +1 位作者 徐志良 张永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6009-6012,6018,共5页
为了提高动态系统的辩识品质,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调带宽多维支持向量小波核函数—modified L-P小波核函数。理论上证明了这种核函数是满足平移不变核定理的支持向量核函数。由于该核函数具有平移伸缩正交性,而且适用于信号的局部分析、信... 为了提高动态系统的辩识品质,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调带宽多维支持向量小波核函数—modified L-P小波核函数。理论上证明了这种核函数是满足平移不变核定理的支持向量核函数。由于该核函数具有平移伸缩正交性,而且适用于信号的局部分析、信噪分离和突变信号的检测,从而提升了支持向量机的泛化性能。应用Modified L-P小波核作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可以简化计算复杂性,提高学习效率。回归实验和动态系统辩识的仿真结果表明,Modified L-P小波核函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建模和逼近能力优于基于L-P小波核函数或高斯核函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更适合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FIED L-P小波 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核函数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动态系统辩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内核结构的测控系统软件
3
作者 潘锐 王建林 +1 位作者 赵利强 于涛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1年第12期189-192,216,共5页
测控系统软件是测控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测控系统的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内核结构的测控系统软件设计方法,该方法以消息数据处理为中心,通过统一的消息接口将测控任务插件化,利用受控的消息传递机制实现测控软件各个功能模块... 测控系统软件是测控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测控系统的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内核结构的测控系统软件设计方法,该方法以消息数据处理为中心,通过统一的消息接口将测控任务插件化,利用受控的消息传递机制实现测控软件各个功能模块间的交互,并在微内核单元管理下进行HPFS-HRRN的测控任务调度;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和实现了水平分层结构替代纵向层次结构的测控系统软件。实验测试表明,将该方法应用到L-乳酸发酵过程测控系统软件设计中,所构建的测控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内核结构 测控系统软件 消息处理:L-乳酸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裸燕麦籽粒硬度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安江红 张文静 +4 位作者 杨晓虹 南金生 杨燕 闫明霞 韩冰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8-35,共8页
裸燕麦(Avena nuda L.)籽粒硬度与其在收获、清洗和加工过程中籽粒的破损程度密切相关,也对其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有重要影响。确定裸燕麦籽粒硬度检测方法是全面了解其籽粒硬度形成机制的基础。利用单粒谷物特性测定仪(single kernel ch... 裸燕麦(Avena nuda L.)籽粒硬度与其在收获、清洗和加工过程中籽粒的破损程度密切相关,也对其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有重要影响。确定裸燕麦籽粒硬度检测方法是全面了解其籽粒硬度形成机制的基础。利用单粒谷物特性测定仪(single kernel characterization system,SKCS)和质构仪(texture analyzer,TA)检测10份在仓储含水量条件下裸燕麦籽粒的硬度。结果表明,SKCS法测得硬度值为负值,变幅为-47.69--15.81,且数据准确性较差;经过对籽粒形变量、压缩位移和上样量的统计分析,TA法是随机选取100颗籽粒,在籽粒形变35%时获得压缩至籽粒0.30mm位移处的硬度值,变幅为13.87-33.59N,数据能准确代表该材料的硬度值。籽粒硬度值受籽粒物理结构的影响,SKCS法测得硬度值与籽粒长呈正相关,TA法测得硬度值与籽粒宽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和0.65。在籽粒物理特性和硬度值准确度等因素的综合评价下,质构仪更适合用于检测裸燕麦籽粒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燕麦 籽粒硬度 单粒谷物特性测定仪 质构仪 籽粒性状
原文传递
2010年平邑县结核病空间聚集性分析
5
作者 王发银 李春田 王涛 《预防医学论坛》 2011年第7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讨平邑县肺结核的空间聚集性分布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平邑县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2010年新登记的肺结核病例数据,以ArcGIS 9.3为数据管理分析平台,采用Ripley's L(d)指数分析和核密度估计进行空间点格局分析。[结果]Ripley... [目的]探讨平邑县肺结核的空间聚集性分布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平邑县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2010年新登记的肺结核病例数据,以ArcGIS 9.3为数据管理分析平台,采用Ripley's L(d)指数分析和核密度估计进行空间点格局分析。[结果]Ripley's L(d)指数分析得出平邑县肺结核的最强聚集规模的半径为1 719.80 m,最大聚集规模的半径大于17198.01 m。核密度估计得出,肺结核在平邑县县城呈聚集分布。[结论]平邑县2010年肺结核的发病存在聚集性,县城为结核病的发病"热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点格局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Ripley'sL指数 核密度估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