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金宝山和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的差异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生伟 孙晓明 +2 位作者 石贵勇 熊德信 翟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108,共16页
金宝山和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均主要赋存在峨眉山大火山岩省中,但其矿化特征存在许多不同。本文着重对比了金宝山铂钯矿床和白马寨铜镍矿床的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前者表现为高ΣPGE及低的(Cu+Ni)、Pd/Ir(3.84~26.49)、Cu/Pd... 金宝山和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均主要赋存在峨眉山大火山岩省中,但其矿化特征存在许多不同。本文着重对比了金宝山铂钯矿床和白马寨铜镍矿床的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前者表现为高ΣPGE及低的(Cu+Ni)、Pd/Ir(3.84~26.49)、Cu/Pd(46.91~1309.58)值和Au/Pd值,相反,后者表现为低ΣPGE、高(Cu+Ni)、Pd/Ir(4.72~297.2)、Cu/Pd(10875.13~974788.55)值和较高的Au/Pd值。金宝山和白马寨PGE原始地幔标准化配分模式均主要表现为左倾型,但二者表现为镜像关系。金宝山较白马寨的PGE间相关性好,可能说明白马寨母岩浆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地质过程,其铂族元素体系因此受到较大的扰动。结合前人有关杨柳坪铜镍铂族元素矿床的铂族元素数据,认为峨眉地幔柱形成铜镍铂族元素矿床大致可以分成3个阶段:1金宝山阶段:即为S的低度饱和阶段,为峨嵋地幔柱上升初期,吸收少量壳源物质,由于PGE在硫化物中很高的分配系数,导致少量硫化物熔体从硅酸盐中萃取大量PGE和少量Cu-Ni熔离出来,与铬铁矿、橄榄石和辉石等,于高温下结晶分异堆积而成金宝山岩体,形成独立铂钯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铂族元素矿床 金宝山 白马寨 杨柳坪 峨眉山玄武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宝山超镁铁岩原始岩浆成分反演 被引量:34
2
作者 陶琰 高振敏 +3 位作者 罗泰义 祁敬东 禾英军 杨廷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0-82,共13页
金宝山岩体赋存有我国最大的铂族元素矿床,位于云南省弥渡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杨子地台西缘南端。岩体是呈似层状(岩席)产出的小型超镁铁岩,侵位于泥盆系金宝山组白云岩、泥灰岩、砂板岩中,由橄榄岩、辉橄岩及微辉岩、辉石岩异离体组成... 金宝山岩体赋存有我国最大的铂族元素矿床,位于云南省弥渡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杨子地台西缘南端。岩体是呈似层状(岩席)产出的小型超镁铁岩,侵位于泥盆系金宝山组白云岩、泥灰岩、砂板岩中,由橄榄岩、辉橄岩及微辉岩、辉石岩异离体组成,没有完整的相带分异,缺乏分异堆积特征。但岩体铂族元素成矿以铂钯为特征(Pd/Ir>10),硫化物Ni/Cu比值低(0.5~5),岩石稀土元素富集,配分型式为轻稀土富集型,体现基性岩浆衍生产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点。元素含量的组合变化反映出橄榄石对岩石成分的控制作用,成岩母体可视为橄榄石与熔体两部分组成的混合体系,分析表明岩浆经历了11%的橄榄石结晶和22%左右的斜长石结晶分异,大部分熔体相携带斜长石先期离开岩浆房或被压滤出去,残余熔体携带橄榄石结晶颗粒在构造挤压作用下向上运移侵位成岩。根据岩浆演化过程反演,计算得到金宝山超镁铁岩原始岩浆组成,表明为低钛拉斑玄武岩岩浆,MgO含量为12.93%,其形成可能与裂谷作用早期的地幔热柱作用有关,原始岩浆起源于未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镁铁岩 原始岩浆 低钛拉斑玄武岩 铂族元素矿床 金宝山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宝山铂钯矿床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生伟 孙晓明 +7 位作者 廖震文 周邦国 罗茂金 郭阳 蒋小芳 朱华平 马东 沈战武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59-1276,共18页
金宝山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独立铂钯矿床,该岩体基性程度高,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组成,含大量铬铁矿〔w(Cr)约为0.5%〕。铂钯矿石呈稀疏浸染状,硫化物含量少,高铂族元素、低铜镍含量。矿体与超基性围岩界线不明显,且二者具有相似... 金宝山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独立铂钯矿床,该岩体基性程度高,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组成,含大量铬铁矿〔w(Cr)约为0.5%〕。铂钯矿石呈稀疏浸染状,硫化物含量少,高铂族元素、低铜镍含量。矿体与超基性围岩界线不明显,且二者具有相似的微量、稀土元素参数和微量、稀土、铂族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表明两者的原始岩浆具有相似的性质。超基性围岩具有高的Pd/Ir、Ni/Cu比值和Pb负异常,相反,铂钯矿石显示为低的Pd/Ir、Ni/Cu比值和Pb正异常,两者具有相似的Cu/Pd、Cu/Pt比值(≤原始地幔值),表明铂钯矿石形成于地幔柱S低度饱和环境,超基性围岩可能形成于S饱和/不饱和的地球化学界面。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的差异表明含少量富铂族元素的硫化物的含矿岩浆可能注入于稍前侵入的、且未完全固结的超基性围岩中,形成似层状矿体。峨眉地幔柱早期硫低度饱和、融离出少量硫化物以及铂族元素在硫化物/硅酸盐相中极高的分配系数是导致金宝山矿石富铂钯、贫铜镍的根本原因。金宝山是极少有的全岩体Cu/Pd、Cu/Pt值均小于原始地幔值的矿床,表明该岩体的岩浆经历了硫化物富集铂族元素的过程,推测靠近峨眉地幔柱喷发中心的基性-超基性岩体是寻找铂族元素矿床最佳远景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铂钯矿床 铂族元素 峨眉山玄武岩 金宝山 弥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宝山铂钯矿Pd赋存状态的补充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陶琰 朱丹 +3 位作者 高振敏 罗泰义 姚林波 张欢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2-264,共3页
金宝山铂钯矿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已知最大的铂族元素矿床,矿化产出在金宝山岩体超镁铁岩相中,矿石含浸染状硫化物。对矿石样品中硫化物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镍黄铁矿及针镍矿中含有较高的钯,含量分别达到500×10^-6~1700×1... 金宝山铂钯矿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已知最大的铂族元素矿床,矿化产出在金宝山岩体超镁铁岩相中,矿石含浸染状硫化物。对矿石样品中硫化物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镍黄铁矿及针镍矿中含有较高的钯,含量分别达到500×10^-6~1700×10^-6和1100×10^-6~1900×10^-6。结合全岩分析结果进行质量平衡计算,表明其矿石中钯主要以非独立矿物形式赋存在镍黄铁矿和针镍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E矿床 赋存状态 云南 金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宝山铂-钯矿和力马河镍矿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5
作者 马言胜 陶琰 +1 位作者 朱飞霖 王兴阵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3-127,共5页
金宝山铂钯矿和四川力马河镍矿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两个重要的Ni-Cu-PGE硫化物矿床,但二者矿化特征明显不同,前者贫铜、镍,富铂、钯,硫化物含量低,呈浸染状;后者贫铂族元素,富含硫化物,矿石以陨铁状或块状为主。本文以两矿床成矿元素... 金宝山铂钯矿和四川力马河镍矿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两个重要的Ni-Cu-PGE硫化物矿床,但二者矿化特征明显不同,前者贫铜、镍,富铂、钯,硫化物含量低,呈浸染状;后者贫铂族元素,富含硫化物,矿石以陨铁状或块状为主。本文以两矿床成矿元素组成的变化和矿石结构类型的显著差异为出发点,系统分析了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发现金宝山铂-钯矿的硫化物δ34S值(0.6‰~2.8‰)略高于地幔硫(0±2‰),显示有微弱的地壳物质混染,而力马河镍矿的硫化物δ34S值(2.4‰~5.4‰)显著高于金宝山铂-钯矿,反映受地壳混染程度较高;指出成矿岩浆演化过程中地壳混染程度上的差异,可能是造成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Ni-Cu-PGE矿床矿化类型不同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岩浆Ni-Cu-PGE矿床 地壳混染 金宝山铂钯矿 力马河镍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宝山铂钯矿资源综合利用工艺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时杰 杨茂才 +4 位作者 汪云华 张关录 陆跃华 王永录 吴晓峰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共8页
云南省金宝山低品位铂钯矿,是中国发现的唯一具有开采价值的原生铂矿资源。针对其浮选精矿研究了熔炼低锍-湿法选择性浸出分离镍铁铜,富集提取出贵金属精矿的火-湿法联合工艺流程,介绍了各工序主要技术条件和指标。该工艺实现了镍、铜... 云南省金宝山低品位铂钯矿,是中国发现的唯一具有开采价值的原生铂矿资源。针对其浮选精矿研究了熔炼低锍-湿法选择性浸出分离镍铁铜,富集提取出贵金属精矿的火-湿法联合工艺流程,介绍了各工序主要技术条件和指标。该工艺实现了镍、铜、钴及8个贵金属元素的全面富集回收,还可综合利用副产铁红、硫酸锰等副产品,大部分废酸再生复用。为低品位铂矿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冶金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金宝山铂钯矿 铂族金属 铜镍冶金 湿法冶金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宝山铂钯矿Sr-Nd-Os同位素组成:岩浆成因及演化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陶琰 胡瑞忠 +3 位作者 漆亮 屈文俊 储著银 苟体忠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7,共8页
金宝山铂钯矿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具有典型意义的岩浆Ni-Cu-PGE矿床,成矿岩体岩矿石Rb-Sr,Sm-Nd,Re-Os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岩浆为地幔柱成因并受到岩石圈地幔和地壳混染作用的影响。εNd(260 Ma)=-1.78^+0.81,介于地幔柱与岩石圈地幔之... 金宝山铂钯矿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具有典型意义的岩浆Ni-Cu-PGE矿床,成矿岩体岩矿石Rb-Sr,Sm-Nd,Re-Os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岩浆为地幔柱成因并受到岩石圈地幔和地壳混染作用的影响。εNd(260 Ma)=-1.78^+0.81,介于地幔柱与岩石圈地幔之间但明显靠近地幔柱的同位素组成。γOs(260 Ma)=20~60,高于任何端元类型的地幔储集库,体现地壳混染作用的效果。模式分析认为,成矿岩浆形成演化过程中大约有10%的岩石圈地幔熔体混合并受到5%左右的下地壳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Nd-Os同位素 岩浆Ni-Cu-PGE矿床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地幔柱 金宝山铂钯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宝山镁铁-超镁铁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6
8
作者 朱丹 陶炎 +3 位作者 罗泰义 高振敏 朱成明 柏坚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9,共7页
金宝山超镁铁侵入岩赋存有超大型硫化物铂族元素矿床。单辉橄榄岩是岩区最主要的含矿岩石类型。根据单辉橄榄岩的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探讨岩浆的结晶分异演化过程 ,提出岩体的形成与岩浆结晶分异有关 ,母... 金宝山超镁铁侵入岩赋存有超大型硫化物铂族元素矿床。单辉橄榄岩是岩区最主要的含矿岩石类型。根据单辉橄榄岩的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探讨岩浆的结晶分异演化过程 ,提出岩体的形成与岩浆结晶分异有关 ,母岩浆成分为拉斑质玄武质岩浆。岩体高镁、高稀土总量 ,以及橄榄石与辉石的结构特征显示岩体是橄榄石、铬尖晶石等矿物与残留岩浆混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超镁铁侵入岩 硫化物 铂族元素矿床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橄榄石 成岩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宝山含铂钯超镁铁质侵入体中铬铁矿的成因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马言胜 陶琰 +1 位作者 钟宏 王兴阵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2-350,共9页
位于扬子地台西缘的金宝山岩体赋存我国最大的独立铂族元素矿床,岩体为似层状产出的小型超镁铁岩,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晚二叠纪(260 Ma)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相关。该岩体由单辉橄榄岩、辉橄岩及橄辉岩、辉石岩异离体组成。铬铁矿以副矿物形式... 位于扬子地台西缘的金宝山岩体赋存我国最大的独立铂族元素矿床,岩体为似层状产出的小型超镁铁岩,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晚二叠纪(260 Ma)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相关。该岩体由单辉橄榄岩、辉橄岩及橄辉岩、辉石岩异离体组成。铬铁矿以副矿物形式出现,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三类:包嵌于橄榄石中的自形铬铁矿、以自形或半自形体存在于辉石中铬铁矿以及环绕结构铬铁矿。其中环绕结构铬铁矿外壁浑圆,内为棱角状,其中心为橄榄石、辉石。本文在薄片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探针研究,认为包嵌于橄榄石中的自形铬铁矿是在岩浆早期深部岩浆房中结晶形成的;存在于辉石中的铬铁矿则是岩浆进一步结晶演化的结果,主要为就地结晶的产物;在岩体形成的过程中,作为岩体赋存空间的堆晶相与后续岩浆持续反应,使铬铁矿不断聚集和生长,最终形成了环绕橄榄石晶体的形态。铬铁矿的生成模式进一步说明了金宝山侵入体为一岩浆通道,并且经历深部结晶分异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铁矿 超镁铁岩 橄榄石 结晶作用 金宝山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宝山岩体岩浆起源的微量元素模式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陶琰 罗泰义 +4 位作者 黄智龙 刘玉平 苏文超 朱丹 李晓彪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1-346,共6页
金宝山镁铁-超镁铁岩体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一个典型的岩浆Cu-Ni-PGE成矿岩体。在根据成岩机制概算原始岩浆微量元素含量的基础上,通过模式计算,表明原始岩浆强不相容元素相对富集型式不可能由现有原始地幔或亏损地幔模型的单一源区熔融... 金宝山镁铁-超镁铁岩体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一个典型的岩浆Cu-Ni-PGE成矿岩体。在根据成岩机制概算原始岩浆微量元素含量的基础上,通过模式计算,表明原始岩浆强不相容元素相对富集型式不可能由现有原始地幔或亏损地幔模型的单一源区熔融或融体混合作用形成,原始岩浆起源于类似OIB源的地幔柱高程度熔融,熔融程度在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E矿床 岩浆成因 微量元素 金宝山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宝山铂钯矿与国外大型层状岩体中的铂钯矿床对比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星星 董会 +4 位作者 曹佰迪 杜辉 李文明 刘拓 王立社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金宝山铂钯矿床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独立铂钯矿床,而世界上著名的铂族元素矿床主要有Bushveld和Stillwater等矿床。笔者总结了金宝山与Bushveld和Stillwater矿床在构造背景、岩体类型、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异同:金宝山矿床... 金宝山铂钯矿床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独立铂钯矿床,而世界上著名的铂族元素矿床主要有Bushveld和Stillwater等矿床。笔者总结了金宝山与Bushveld和Stillwater矿床在构造背景、岩体类型、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异同:金宝山矿床(260Ma)的产出构造背景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Bushveld产于克拉通区(2.06Ga),Stillwater(2.70)产于陆内裂谷,总体而言,均产于较稳定的构造环境。但金宝山矿床形成时代新,构造环境的稳定程度较二者差一些,这种差异在岩体规模上反映出来,虽然三者的岩体类型都属层状岩体,但金宝山岩体出露面积不到3km2,远小于Bushveld(65000km2)和Stillwater(376km2)岩体。金宝山岩体的岩石类型较为简单,岩石类型主要为单辉橄榄岩,以及少量橄榄辉石岩和辉石岩,而形成Bushveld和Stillwater岩体母岩浆的种类多,分异彻底,岩石类型十分丰富。与Bushveld和Stillwater岩体相比,金宝山岩体的橄榄石、辉石成分变化较小;地球化学以贫Si、富Mg为特征。金宝山矿床的赋矿层位和含矿岩性与Bushveld的Platreef层相似,金宝山矿床PGE最高品位为1.5×10^-6,低于Stillwater的J—M层(20×10^-6)、Bushveld的Platreef(5×10^-6)和Merensky(5×10^-6~7×10^-6)。岩体规模、岩浆分异程度、熔离作用等的差异致使金宝山矿床的规模远不及Bushveld和Stillwater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宝山 铂钯矿 构造背景 岩石组合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宝山含矿岩体热液蚀变特征及其对Pt-Pd元素的富集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阳菲 同锐灵 +1 位作者 罗先熔 曾南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6-693,共8页
金宝山含矿岩体是一个具有高铂钯背景值的超基性岩体。矿相学研究发现岩体中的热液蚀变作用具有多期、多类型叠加特征:首先经历了大规模水解形成面状分布的蛇纹岩,蚀变矿物组合为叶蛇纹石+少量滑石;晚期蚀变沿裂隙分布,形成了复杂蚀变... 金宝山含矿岩体是一个具有高铂钯背景值的超基性岩体。矿相学研究发现岩体中的热液蚀变作用具有多期、多类型叠加特征:首先经历了大规模水解形成面状分布的蛇纹岩,蚀变矿物组合为叶蛇纹石+少量滑石;晚期蚀变沿裂隙分布,形成了复杂蚀变岩,局部叠加了绿泥石化、次闪石化和碳酸盐化组合。岩石化学分析发现,岩体中结合水含量高达10%,表明岩体经历了他变质作用,而不是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的自变质作用。稀土元素分配特征表明,早期蛇纹石与蚀变橄榄岩具有同源一致性,明显区别于晚期以脉状产出的蛇纹石。铂钯矿物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以类质同象形式分散于残留的早期造岩矿物中,另一种以独立矿物存在于晚期热液细脉中。微量元素分析表明:在残留造岩矿物的含矿岩体中铂钯的平均含量高,为0.4~0.5 g/t;而无残留造岩矿物的岩体中铂钯含量仅0.2 g/t左右。背散射电子分析表明,铂钯的独立矿物出现在岩体内的晚期热液细脉中。综合分析认为,热液蚀变作用对金宝山铂钯矿床的矿化富集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早期的大规模水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蚀变 热液成矿 铂钯矿床 金宝山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宝山铂钯矿开采地表岩层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小武 周晓超 《有色金属设计》 2014年第4期25-28,共4页
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数值模拟研究了金宝山铂钯矿地下采矿引起地表变形和岩层移动特征变形规律,预测评估了地表移动范围,为矿山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 地表变形 岩层移动 FLAC3D数值模拟 金宝山铂钯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宝山铂钯矿矿石选矿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焕斌 《红河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2-68,共7页
根据矿石的工艺性质,对金宝山铂钯矿石进行了大量探索性试验和条件试验,对磨矿细度、药剂制度和选矿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研究.试验表明,铂钯的回收率为74.73%,对于这类微细粒低品位矿石,这是一个理想的结果;铜的回收率86.07%;镍的... 根据矿石的工艺性质,对金宝山铂钯矿石进行了大量探索性试验和条件试验,对磨矿细度、药剂制度和选矿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研究.试验表明,铂钯的回收率为74.73%,对于这类微细粒低品位矿石,这是一个理想的结果;铜的回收率86.07%;镍的回收率为54.92%.精矿中氧化镁的含量偏高,达2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试验 铂钯矿石 金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金宝山铂钯矿床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7
15
作者 卢宜冠 赵凯 +3 位作者 熊伊曲 李坡 杜达洋 袁明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81-2694,共14页
金宝山铂钯矿床位于扬子板块西缘红河断裂东侧,宁蒗-弥渡镁铁-超镁铁岩带内,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辉石橄榄岩中。辉石橄榄岩和铂钯矿石均富集LREE,具有弱的Eu负异常和较强的Sr、Ba负异常;与N-MORB相比,辉石橄榄岩具有较低的(Nb/Th... 金宝山铂钯矿床位于扬子板块西缘红河断裂东侧,宁蒗-弥渡镁铁-超镁铁岩带内,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辉石橄榄岩中。辉石橄榄岩和铂钯矿石均富集LREE,具有弱的Eu负异常和较强的Sr、Ba负异常;与N-MORB相比,辉石橄榄岩具有较低的(Nb/Th)PM比值和较高的(Th/Yb)PM比值,表明金宝山岩体受到了地壳物质混染;通过(Th/Yb)PM-(Nb/Yb)PM图解估算得到地壳混染程度在55%~70%之间,强烈地壳混染表明岩浆中的S达到饱和并使得硫化物发生大规模熔离。而利用硅酸盐岩浆/硫化物的质量比值(R因子)方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金宝山矿床R因子集中于5000~1000之间,明显大于金川、图拉尔根、白马寨等典型岩浆硫化物矿床,说明金宝山岩体形成时岩浆中的硫化物熔离程度较低。辉石橄榄岩和铂钯矿石的S/Se和Cu/Pd比值也同样反映了硫化物低程度熔离的特征。与Nb、Th等元素含量相对稳定的高场强元素相比,S、Se、Pd等元素在硫化物部分熔解以及热液作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迁移。类似于River Valley和Platreef矿床等大型层状PGE矿床,金宝山铂钯矿床的形成是一个两阶段的过程,早阶段在岩浆通道或深部岩浆房中,地壳混染使得硫化物发生强烈熔离并在有限的空间内大量聚集,产生富PGE岩浆;后由于硫化物的部分熔解,岩浆中硫化物熔体富集Se、Pd,亏损S、Fe,岩浆中的S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晚阶段在浅部岩浆房,少量地壳S的加入并未使得S饱和从而发生硫化物大规模熔离。金宝山岩体具有较低的Cu/Pd、Cu/Pt比值,即出现Cu/Pd比值较低的岩体也可能有较大的成矿潜力,这与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具有较高Cu/Pd、Cu/Pt比值的矿体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钯矿床 铂族元素 地壳混染 金宝山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金宝山铂钯矿床S-Os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成矿过程的制约 被引量:6
16
作者 卢宜冠 和文言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58-1270,共13页
金宝山铂钯矿床位于扬子板块西缘,毗邻哀牢山造山带北段,是三江成矿带唯一的大型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以往的研究中,金宝山岩体是否经历地壳混染存在较大争议,制约了对硫饱和机制和矿床成因的认识。前人对矿石中硫化物的S同位素的研究... 金宝山铂钯矿床位于扬子板块西缘,毗邻哀牢山造山带北段,是三江成矿带唯一的大型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以往的研究中,金宝山岩体是否经历地壳混染存在较大争议,制约了对硫饱和机制和矿床成因的认识。前人对矿石中硫化物的S同位素的研究发现绝大部分δ^(34)S值位于1‰~2‰,表现为幔源特征,显示少量或无明显地壳混染作用。本文对含非常规硫化物组合(紫硫镍矿-黄铁矿-黄铜矿)的矿石展开了同位素研究,结合最新研究数据,利用质量平衡原理定量建立了R值(硅酸盐岩浆/硫化物)、百分百硫化物PGE含量和δ^(34)S之间的关系。富PGE矿石具有较高的R值(2000~10000)和PGE含量(如Ir百分百硫化物:2429×10^(-9)~10738×10^(-9)),并具有地幔特征的δ^(34)S范围(1‰~2‰),而贫PGE(如Ir百分百硫化物:449×10^(-9)~2017×10^(-9))的矿石R值较低(500~2000),表现出显著的地壳S同位素的特征(4.4‰~6.7‰)。此外,Re-Os同位素研究表明金宝山铂钯矿床相比一些富硫化物铜镍矿床(如力马河和杨柳坪)具有较低的γOs(21.9~60.5)和较高R值,是大量岩浆与硫化物反应导致的结果,表明其矿石γOs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反应岩体的地壳混染程度。因此我们在利用S-Os同位素在研究岩浆型铜镍铂族元素矿床时需特别注意,虽然δ^(34)S和γOs的大小通常作为研究地壳混染作用的指示剂,但它们却往往受到矿床类型(铂钯矿床、铜镍矿床)以及矿石类型(富PGE矿石、贫PGE矿石)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高R值的铂族元素矿床,矿石呈现出接近幔源特征的δ^(34)S和γOs同位素值并不能排除其在形成的过程中没有地壳物质的加入,而应综合SrNd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判断是否发生了明显的地壳混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钯矿床 地壳混染 R值 S-Os同位素 金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金宝山富铂钯岩体岩浆源区研究:铂族元素和Sr-Nd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宜冠 和文言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6-208,共13页
金宝山杂岩体位于扬子板块西缘,毗邻哀牢山造山带北段,岩体中蕴含丰富的铂钯资源,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中大型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岩体的主要组成为辉石橄榄岩,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于辉石橄榄岩中。地幔是镍矿床和铂族元素矿... 金宝山杂岩体位于扬子板块西缘,毗邻哀牢山造山带北段,岩体中蕴含丰富的铂钯资源,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中大型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岩体的主要组成为辉石橄榄岩,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于辉石橄榄岩中。地幔是镍矿床和铂族元素矿床最重要的源区,因而对Ni、Cu及PGE等元素行为的研究,是剖析岩浆型Ni-Cu-PGE矿床源区特征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该研究获得金宝山岩体中辉橄岩铂族元素及Sr-Nd同位素数据,结合前人对ELIP中不同类型岩石系列PGE成分研究及Ni、Cu、PGE等元素在岩浆和硫化物中的分配系数,半定量模拟得到金宝山原始岩浆的形成源于地幔中高度部分熔融(25%-40%)形成的富PGE岩浆(含12.8×10^-9 Pd,9.8×10^-9 Pt,0.6×10^-9 Rh和0.7×10^-9 Ir),其铂族元素成分与ELIP苦橄岩成分相当,并且岩浆在演化的过程中遭受了10%-20%地壳混染作用。利用批式部分熔融公式及各铂族元素在硅酸盐矿物和熔体之间的分配系数反演计算得到产生金宝山熔体的地幔约含有5.3×10^-9 Pd,7.5×10^-9 Pt,0.75×10^-9 Rh和1.5×10^-9 Ir,相比原始地幔而言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富集PGE的特征。这表明地幔中高度部分熔融+大量岩浆与硫化物的充分反应是形成大型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的一种可具备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源区 铂族元素 部分熔融 金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弥渡县金宝山铂钯矿地质特征浅析
18
作者 朱学兵 唐石能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第12期129-131,共3页
金宝山铂钯矿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贫铜镍大型铂钯矿床,文章通过对云南省弥渡县金宝山铂钯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矿区内铂钯矿体产于含云闪长铁质超基性岩中,呈似层状产出,主要赋存于橄榄岩。矿区内划为三个矿群,上矿群具有块状构造,岩... 金宝山铂钯矿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贫铜镍大型铂钯矿床,文章通过对云南省弥渡县金宝山铂钯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矿区内铂钯矿体产于含云闪长铁质超基性岩中,呈似层状产出,主要赋存于橄榄岩。矿区内划为三个矿群,上矿群具有块状构造,岩石坚硬、致密,蚀变较强,矿石品位较高;中矿群位于中部,具聚斑状构造,岩石蚀变较弱,矿化度较低;下矿群产于超基性岩体的底部,具填隙状构造,岩石成分较复杂,蚀变较强,厚度稳定-较稳定、矿体形态简单,但是断层破坏较大,勘查类型为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渡县 金宝山铂钯矿 地质特征 泥盆系金宝山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弥渡县金宝山铂钯矿床控矿因素分析
19
作者 杨盛才 马沁春 张加旺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21期89-90,共2页
云南弥渡县金宝山铂钯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扬子准地台之楚雄凹陷内,区域大地构造位置独特,基性—超基性岩浆岩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本文从矿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三个方面分析了矿区地质特征,从矿化特征与矿体产出部位、矿层划... 云南弥渡县金宝山铂钯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扬子准地台之楚雄凹陷内,区域大地构造位置独特,基性—超基性岩浆岩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本文从矿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三个方面分析了矿区地质特征,从矿化特征与矿体产出部位、矿层划分及对比、矿体富集规律分析三个方面总结了矿体地质特征,进而总结了铂钯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为区内进一步寻找铂钯矿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宝山 铂钯矿 控矿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