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退黄洗液对黄疸治疗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艳宁 黄武珍 +2 位作者 程志勇 赵敏芳 吴曙粤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604-160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退黄洗液对实验性溶血性黄疸大鼠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1)动物实验:5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1组为正常组,另4组采用腹腔内注射乙酰苯肼的方法制成大鼠溶血性黄疸模型,再分为模型组和高、... 目的探讨新生儿退黄洗液对实验性溶血性黄疸大鼠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1)动物实验:5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其中1组为正常组,另4组采用腹腔内注射乙酰苯肼的方法制成大鼠溶血性黄疸模型,再分为模型组和高、中、低浓度洗液组。高、中、低浓度洗液组采用新生儿退黄洗液(由茵陈、大黄、栀子、柴胡、郁金、金钱草、车前子、白术、党参、茯苓、甘草、鸡内金、枳壳、麦芽、丹参等中药组成,原液稀释5倍、10倍、50倍)对黄疸大鼠模型进行泡浴,正常组、模型组采用温水泡浴。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汁酸含量。(2)临床研究:9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口服药相同,治疗组增加低浓度新生儿退黄洗液(原液稀释50倍)泡浴,两组治疗期间若黄疸加重则转蓝光治疗。比较两组的转光疗率及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含量。结果 (1)实验研究:乙酰苯肼成功制造大鼠溶血性黄疸模型;高、中、低浓度洗液组大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汁酸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仍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高、中、低浓度洗液组大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汁酸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研究:治疗组转光疗率为11.11%(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89%(13/45)(P<0.05);剔除转光疗的患儿后,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新生儿退黄洗液对实验性溶血性黄疸大鼠有效,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黄疸 新生儿 新生儿退黄洗液 大鼠 胆红素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退黄外洗液皮肤给药刺激性试验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仕孙 高桂娥 +3 位作者 吴曙粤 曾宪彪 王艳宁 余莉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婴幼儿使用的院内制剂中药退黄外洗液对豚鼠的皮肤刺激性。方法:中药退黄外洗液以29.6g和7.4g生药/kg(为临床剂量的40倍和10倍)给豚鼠分别作单次和多次完整皮肤和损伤皮肤刺激性试验,用药后测量豚鼠体重,观察外观体征、行为活... 目的:观察婴幼儿使用的院内制剂中药退黄外洗液对豚鼠的皮肤刺激性。方法:中药退黄外洗液以29.6g和7.4g生药/kg(为临床剂量的40倍和10倍)给豚鼠分别作单次和多次完整皮肤和损伤皮肤刺激性试验,用药后测量豚鼠体重,观察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排泄等一般情况,并作受药部位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中药退黄外洗液高、低剂量组单次或多次接触豚鼠,其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本品短期内对豚鼠无刺激性,表明临床拟用剂量用于局部或全身皮肤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退黄外洗液 皮肤给药 刺激性试验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黄外洗液皮肤给药过敏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黄仕孙 王艳宁 +2 位作者 高桂娥 李茂 吴曙粤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2327-2329,共3页
目的:通过动物皮肤给药安全性实验,研究退黄外洗液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颁发的皮肤过敏试验标准进行皮肤和全身过敏性实验。结果:退黄外洗液无皮肤及全身过敏反应。结论:本品与皮肤给药相关的特殊安全性试验... 目的:通过动物皮肤给药安全性实验,研究退黄外洗液的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颁发的皮肤过敏试验标准进行皮肤和全身过敏性实验。结果:退黄外洗液无皮肤及全身过敏反应。结论:本品与皮肤给药相关的特殊安全性试验项目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局部或全身皮肤洗用是安全的,可以全身盘浴外洗的方法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黄外洗液 皮肤给药 过敏性实验 豚鼠
原文传递
3种方案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曙粤 王艳宁 +2 位作者 王利民 黄仕孙 高桂娥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2721-2723,共3页
目的:评价3种方案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经济学效果。方法:12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退黄外洗液药浴(A组)、口服苯巴比妥+加味茵陈汤(B组)、口服苯巴比妥(C组)治疗6d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 目的:评价3种方案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经济学效果。方法:12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退黄外洗液药浴(A组)、口服苯巴比妥+加味茵陈汤(B组)、口服苯巴比妥(C组)治疗6d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2.5%、82.5%,总成本分别为259.20、131.88、127.38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72.84、142.57、154.40,A、B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054.56、45.00。A组黄疸出现时间较B、C组推迟约4h,且无不良反应。结论:B组方案在成本-效果比较中较优,但综合治疗比较中,A组方案较优且便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退黄外洗液 成本-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中药退黄外洗液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仕孙 王艳宁 +5 位作者 高桂娥 余莉玲 吴曙粤 张涛 岑淑姬 陈学松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399-1400,共2页
目的:建立中药退黄外洗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大黄、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栀子苷进样浓度在5.46~81.9μg.mL-1范... 目的:建立中药退黄外洗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大黄、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栀子苷进样浓度在5.46~81.9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1.53%(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中药退黄外洗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退黄外洗液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