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LA-G、PLGF、IL-35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欧阳杰 凡永 刘萍 《生殖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64-170,共7页
目的分析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胎盘生长因子(PLGF)、白介素-35(IL-35)水平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行IU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58个周期。根据... 目的分析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胎盘生长因子(PLGF)、白介素-35(IL-35)水平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10月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行IU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58个周期。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n=62)和未妊娠组(n=296)。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HLA-G、PLGF、IL-35水平,比较各组间的一般资料、各血清因子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UI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LA-G、PLGF、IL-35水平对IUI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及Pearson法分析HLA-G、PLGF、IL-35水平与年龄、卵巢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妊娠组相比,未妊娠组的年龄、不孕年限显著升高(P<0.05),HCG日优势卵泡数>1的比例、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HLA-G、PLGF、IL-35水平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405,95%CI(1.031,1.915),P=0.031]是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血清HLA-G[OR=0.785,95%CI(0.618,0.997),P=0.047]、PLGF[OR=0.733,95%CI(0.559,0.961),P=0.024]、IL-35[OR=0.786,95%CI(0.624,0.991),P=0.041]均为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HLA-G、PLGF、IL-35水平、年龄以及联合预测患者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819、0.773、0.645、0.938,联合预测的灵敏度为83.11%,特异度为96.77%,联合预测显著优于HLA-G(Z=3.912,P=0.001)、PLGF(Z=4.111,P<0.001)、IL-35(Z=4.831,P<0.001)水平及年龄(Z=7.116,P<0.001)单独预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LA-G、IL-35水平与AMH水平呈正相关(P<0.05),PLGF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AMH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经夫精IUI后未妊娠患者血清HLA-G、PLGF、IL-35水平降低,三者与年龄联合分析对妊娠结局具有一定辅助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人类白细胞抗原-G 胎盘生长因子 白介素-35 妊娠结局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体质量指数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2
作者 李岚新 武世勋 +1 位作者 谢青贞 漆倩荣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58-465,共8页
目的探讨女性体质量指数(BMI)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行夫精人工授精(AIH)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中心因排卵障碍因素行AIH助孕的不孕患者共124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女性不同BMI值分为4组:BMI<19 ... 目的探讨女性体质量指数(BMI)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行夫精人工授精(AIH)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中心因排卵障碍因素行AIH助孕的不孕患者共124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女性不同BMI值分为4组:BMI<19 kg/m^(2)为低体重组(n=154)、19 kg/m^(2)≤BMI<24 kg/m^(2)为正常体重组(n=799)、24 kg/m^(2)≤BMI<27 kg/m^(2)为超重组(n=197)、BMI≥27 kg/m^(2)为肥胖组(n=90),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及AIH治疗、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各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既往妊娠和促排卵次数、及基础FSH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基础雌二醇(E 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与正常体重组比较,低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超重组和肥胖组促排卵方案中使用尿促性腺激素(HMG)所占比例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优势卵泡数、授精日内膜厚度、精液参数、授精时机和次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体重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各组间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和性别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低体重组早产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剖宫产比例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排除年龄和卵巢储备功能等混杂因素后,女性BMI对AIH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对于排卵障碍性超重和肥胖患者,BMI的升高并未降低其AIH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而低体重可能潜在降低患者AIH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夫精人工授精 肥胖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最佳时机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雪双 许玉刚 +1 位作者 李清芹 张喜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共3页
20 0例患者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 IUI) 3 44个周期 ,妊娠 69例 ,妊娠率为 3 4.5 % ,周期妊娠率为2 0 .1%。 IUI在排卵后 2 4小时内 1次、排卵前 1次、排卵前后各 1次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 2 6.8%、14.8%、14.5 % ,前者与后两者相比有显... 20 0例患者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 IUI) 3 44个周期 ,妊娠 69例 ,妊娠率为 3 4.5 % ,周期妊娠率为2 0 .1%。 IUI在排卵后 2 4小时内 1次、排卵前 1次、排卵前后各 1次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 2 6.8%、14.8%、14.5 % ,前者与后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排卵后 2 4小时内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丈夫精液 宫腔内人工授精 最佳时机 妊娠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8例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结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潘铁梅 李采霞 王杜娟 《医学综述》 2012年第8期1266-1267,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归纳分析本生殖医学中心117对夫妇188例夫精IUI的情况,并分析年龄、周期数、方案(自然周期、促排周期)及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117对夫妇188...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归纳分析本生殖医学中心117对夫妇188例夫精IUI的情况,并分析年龄、周期数、方案(自然周期、促排周期)及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117对夫妇188个周期中有26个周期获得了妊娠,妊娠率为13.83%,其中年龄、周期数、注入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总数与妊娠率无关(P>0.05),而促排周期妊娠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P<0.05)。结论患者年龄<35岁,精子前向运动>5×106,促排周期者妊娠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精 宫腔内 人工授精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对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宇 李静 郭艺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是否对新生儿不良结局产生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后单胎活产的1305例不孕症患者,按照峰值子宫内膜厚度的第10百分位数...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是否对新生儿不良结局产生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后单胎活产的1305例不孕症患者,按照峰值子宫内膜厚度的第10百分位数和第90百分位数分为子宫内膜较薄组(子宫内膜厚度≤7.3 mm)、子宫内膜正常组(7.3 mm<子宫内膜厚度≤12.8 mm)和子宫内膜较厚组(子宫内膜厚度>12.8 mm)3组。新生儿不良结局为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以及早产。对新生儿不良结局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调整混杂因素。结果:子宫内膜较薄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和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6.4%、7.6%和5.7%,子宫内膜正常组为4.6%、6.8%和5.7%,子宫内膜较厚组为2.8%、5.7%和5.0%,3组间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厚度对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无影响。结论: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与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中的新生儿不良结局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厚度 新生儿不良结局 出生体重 胎龄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存活实验预测人工授精后临床妊娠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成勇 杨满 +1 位作者 林梅 蔡敏生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6期718-720,共3页
目的研究精子存活实验对夫精人工授精(IUI)后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IUI治疗的不孕夫妇125对,根据妊娠与否分为妊娠组(26例)和非妊娠组(99例),对精子进行48小时培养,对比两组精子体外存活情况。结果... 目的研究精子存活实验对夫精人工授精(IUI)后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IUI治疗的不孕夫妇125对,根据妊娠与否分为妊娠组(26例)和非妊娠组(99例),对精子进行48小时培养,对比两组精子体外存活情况。结果两组精液优化处理前精子总数、精子形态和前向运动精子比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精液优化处理24小时和48小时后,妊娠组前向运动精子比例明显高于未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液培养24时和48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6.2%和93.9%,最佳cut off截断值分别为45.4%和31.8%。结论人工授精患者进行体外培养精子存活实验,是预测人工授精成功与否的一个可靠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存活实验 夫精人工授精 前向运动精子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丈夫精子情况与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作强 吴日然 +3 位作者 程立子 杜彦 吴嘉齐 王惠池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5期3-4,共2页
目的对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夫妇的丈夫精子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精子情况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2012年因不孕症在中山市博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的夫妇1646对共3178个周期。根据丈夫... 目的对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夫妇的丈夫精子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精子情况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2012年因不孕症在中山市博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的夫妇1646对共3178个周期。根据丈夫精子分为畸形精子症、畸弱精子症、弱精子症、少精子症、少弱精子症、少弱畸精子症、精浆异常、正常精液8组。观察总结临床妊娠率与丈夫精子情况的关系。结果总体IUI临床妊娠率为12.4%(394/3178)。8组丈夫精子情况与临床妊娠率均无明显关系。结论IUI临床妊娠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与丈夫精子情况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丈夫精子情况 宫腔内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后精子参数对AIH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邢鹏 付琳琳 +1 位作者 于晓光 李克用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23期3596-3598,共3页
目的探讨处理后精子参数对夫精人工授精(AIH)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0月该院生殖医学科进行AIH助孕的176对患者夫妇共337个AIH周期的资料,根据妊娠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临床妊娠组(43对)和未临床妊娠组(133对)。比较... 目的探讨处理后精子参数对夫精人工授精(AIH)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0月该院生殖医学科进行AIH助孕的176对患者夫妇共337个AIH周期的资料,根据妊娠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临床妊娠组(43对)和未临床妊娠组(133对)。比较两组处理后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正常形态精子率和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的变化,并分析其对临床妊娠的影响。结果两组处理前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和正常形态精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处理后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正常形态精子率和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是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之一,其临界值为1.19×106时预测临床妊娠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07%和63.27%。结论处理后精子参数与AIH成功率存在相关性,当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小于临界值时,应谨慎告知患者临床妊娠率再下降,建议其选择体外受精/胞质内单精注射等更高级的助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精 人工(丈夫供体) 精子 临床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晓菊 唐乾坤 王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7期1873-1877,共5页
目的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成功率的临床资料,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300例行IUI(450个周期)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自然周期排卵)、B组(予以克罗米芬)、C组(予以克... 目的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成功率的临床资料,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300例行IUI(450个周期)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自然周期排卵)、B组(予以克罗米芬)、C组(予以克罗米芬+尿促性腺素)、D组(予以尿促性腺素),各75例。比较4组妊娠成功率,评估4组治疗后2个周期的雌二醇(E2)、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分析影响妊娠率的独立因素。结果300例患者行450个周期的IUI治疗后,共妊娠51例,其中累积妊娠率为17.00%(51/300),周期妊娠率为11.33%(51/450)。C组的周期妊娠率显著高于A组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周期妊娠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周期,C组的E2、FSH、LH水平高于A、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子宫内膜形态与妊娠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不孕类型、不育时间、受精时机、治疗总周期、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量、子宫内膜厚度、受精频率与妊娠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育时间<3年/3~5年、排卵后授精、治疗总周期为1/2/3个、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量≥20/10~19/5~9×10^(6)/mL、子宫内膜厚度8~14 mm/≥14 mm、受精频率1次/周是提高妊娠成功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不孕类型、不育时间、受精时机、治疗总周期、精液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受精频率是影响IUI治疗结局的重要因素,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干预计划,以此获得更高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妊娠成功率 临床资料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翟怡然 谭丽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582-587,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AIH)临床妊娠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本中心接受治疗的681对夫妇的1025个AIH周期,根据女方基础临床资料、不同临床治疗方案分组,探究各种因素对AIH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影响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AIH)临床妊娠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本中心接受治疗的681对夫妇的1025个AIH周期,根据女方基础临床资料、不同临床治疗方案分组,探究各种因素对AIH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共198个周期获得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19.3%;随着女方年龄增加,妊娠率逐渐下降,≤30岁组、31~34岁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40岁组(23.2%、19.9%vs.9.4%,P<0.05);性功能障碍组、排卵障碍组、不明原因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少弱畸型精子症组、多重因素组(25.9%、23.2%、22.1%vs.13.9%、14.6%,P<0.05);治疗1个、2个、3个AIH周期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4个AIH治疗周期组(19.2%、21.5%、21.1%vs.4.7%,P<0.05);2个、≥3个优势卵泡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1个优势卵泡组(24.9%、25.6%vs.16.1%,P<0.05);促排卵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组(21.8%vs.15.9%,P<0.05);2次授精组的临床妊娠率略高于1次授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vs.16.6%,P>0.05);其他女方基础临床资料(不孕年限、不孕类型、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最大卵泡直径)不同组间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方年龄、助孕指征、治疗周期数、优势卵泡数、周期方案是影响AIH临床妊娠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精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景蕊 王珊 赵慧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5期117-120,共4页
目的: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26例行夫精IU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夫精IUI治疗,分析夫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继发性不孕、子宫... 目的: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26例行夫精IU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夫精IUI治疗,分析夫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继发性不孕、子宫内膜厚度<15 mm、排卵后双次授精、优势卵泡个数<4个、促排卵周期、IUI周期次数<3次的不孕症患者比较,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原发性不孕、子宫内膜厚度≥15 mm、排卵后单次授精、优势卵泡个数≥4个、自然周期、IUI周期次数≥3次的不孕症患者的周期妊娠成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原发性不孕、排卵后单次授精及优势卵泡个数≥4个均为降低夫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年龄≥30岁、不孕时间>5年、原发性不孕、排卵后单次授精及优势卵泡个数≥4个均为降低夫精IUI周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夫精 宫腔内人工授精 周期妊娠成功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夫精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亚丽 李鹰 +3 位作者 吴伟燕 武婧 兰婷 刘梦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623-628,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AIH)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影响AIH临床妊娠率的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AIH治疗的138对夫妇(24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不孕症类型、手术史、女方年龄、男... 目的:回顾性分析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AIH)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影响AIH临床妊娠率的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AIH治疗的138对夫妇(24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不孕症类型、手术史、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数及大小、卵泡直径、扳机时雌激素及黄体生成素的水平、扳机方案及治疗周期数等,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AIH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模型显示,不孕年限≥2年的患者与<2年的患者相比,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的成功率降低69.7%(95%CI为0.129~0.713,P<0.01)。未发现其他因素与AIH临床妊娠的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应尽早就医治疗,不孕年限是降低AIH临床妊娠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 妊娠率 影响因素 促排卵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禁欲天数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佳 孙亚婷 +1 位作者 贾瑶 朱爱珍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045-1051,共7页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临床结局是否受男性禁欲天数的影响,寻找AIH治疗的最佳禁欲天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AIH治疗患者的312个AIH周期的临床资料,按取精前禁欲天数分为A组(2~...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AIH)临床结局是否受男性禁欲天数的影响,寻找AIH治疗的最佳禁欲天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AIH治疗患者的312个AIH周期的临床资料,按取精前禁欲天数分为A组(2~3 d,n=186)、B组(4~5 d,n=91)和C组(6~7 d,n=35)。比较3组的女方基础资料、男方基础资料、精液情况和AIH治疗的临床结局,主要结局指标为临床妊娠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校正混杂因素,分析禁欲天数对临床妊娠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组间男女双方基础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组间男性精子浓度、正常精子形态率、DNA碎片指数(DFI)、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精液量显著高于A组(P<0.05);C组精子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率最低,且与另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的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均较A组显著增加(P<0.05),而B、C两组间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间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C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A、B组间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间流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水平(AMH)、AIH日内膜厚度、前向运动精子总数等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C组的临床妊娠率较A组显著提高[OR=2.872,95%CI(1.190,6.927),P=0.019]。结论男性禁欲6~7 d取精可明显改善AIH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欲天数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HCG阳性率 临床妊娠率 流产率 活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育梅 郭一彪 陈小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8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提高受孕率。方法本中心2015年1-12月收治了502例不孕女性,均行夫精IUI,将66例受孕者设为受孕组,436例未孕者为未孕组,对年龄、不孕原因、不孕年限、促排卵方案、IUI治疗周期... 目的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提高受孕率。方法本中心2015年1-12月收治了502例不孕女性,均行夫精IUI,将66例受孕者设为受孕组,436例未孕者为未孕组,对年龄、不孕原因、不孕年限、促排卵方案、IUI治疗周期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并以受孕为自变量,各种影响因素为因变量,进一步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6岁、不孕年限≥4年、男性少弱精、排卵障碍、自然周期、精子活动率〈80%、治疗周期≥3个周期是影响IUI妊娠结局的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6岁、男性少弱精是影响IUI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而促排卵周期是提高IUI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结论行IUI应尽量与促排卵方案联合治疗,可提高受孕率。年龄大、夫少弱精患者,在治疗3个IUI周期失败后,建议考虑其它辅助生殖技术,以提高受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丈夫精子 宫腔内人工授精 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体质量指数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15
作者 李志勇 马帅臣 +4 位作者 海玉姣 梁睿 傅阳 海静 冯娜娜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女性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夫精IUI助孕治疗的不孕不育夫妇35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647... 目的:探讨女性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夫精IUI助孕治疗的不孕不育夫妇35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64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妊娠与否,将患者分为妊娠组(n=115)和非妊娠组(n=532);根据女性BMI,将患者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析比较组间基本资料和妊娠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对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以及活产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647个夫精IUI助孕周期,其中115个周期获得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17.77%。妊娠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更小,不孕年限更低,但妊娠组患者的BMI明显高于非妊娠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OR=0.946,95%CI:0.903~0.992,P=0.022)、不孕年限(OR=0.897,95%CI:0.809~0.994,P=0.038)、BMI高低(OR=1.733,95%CI:1.090~2.755,P=0.020)以及采用促排卵方案(OR=1.645,95%CI:1.052~2.574,P=0.029)是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P<0.05)。此外,超重是早期流产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13,95%CI:0.103~0.949,P=0.040),而超重和肥胖则是活产的危险因素(OR=2.255,95%CI:1.349~3.768,P=0.002);(OR=2.077,95%CI:1.129~3.821,P=0.019)。结论:女性BMI对夫精IUI临床妊娠率存在显著影响,超重和肥胖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较高,可依据BMI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体质量指数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因素对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霞 赵德华 +2 位作者 张歌 王雪梅 王兴玲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2期266-267,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提高夫精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6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术的妇女362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谈话和...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提高夫精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6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术的妇女362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谈话和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术前谈话和健康教育后,针对患者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结果入选对照组170人,临床妊娠19人,临床妊娠率11.18%,入选研究组192人,临床妊娠36人,临床妊娠率18.75%。研究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因素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临床妊娠率
原文传递
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谷保霞 郭海彬 +4 位作者 张合龙 王淑娜 于岚 王珂 张翠莲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因素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256例不孕症患者行421个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分析年龄、不孕类型、不孕时间、治疗方式及授精时机等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421个人工授精周... 目的探讨临床因素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256例不孕症患者行421个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分析年龄、不孕类型、不孕时间、治疗方式及授精时机等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421个人工授精周期中,48个周期获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为11.4%;继发不孕者妊娠成功率(21.2%)高于原发不孕者(8.4%)(P<0.05),不孕时间<3 a者(17.3%)高于不孕时间3~5 a者(9.0%)和>5 a者(6.7%)(P<0.05),排卵前后双次授精者(18.3%)高于排卵前单次授精者(6.2%)和排卵后单次授精者(13.4%)(P<0.05),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治疗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不孕和排卵前后双次授精是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的影响因素(OR=2.85,95%CI:1.48~5.47,P=0.002;OR=3.31,95%CI:1.54~7.15,P=0.002)。结论不同不孕类型和接受授精的时机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继发不孕和排卵前后双次人工授精临床妊娠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夫精人工授精 宫腔内人工授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