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房水中IL-6和IL-2水平构建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决策树模型
1
作者 何高均 徐小凤 李明江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3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讨房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IL-2水平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构建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决策树模型。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05/2023-10医院收治的107例107眼POAG患者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房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IL-2水平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构建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决策树模型。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05/2023-10医院收治的107例107眼POAG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平均缺损值(MD)判断视神经损伤程度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视神经损伤患者一般资料,房水中IL-6、IL-2水平。分析房水中IL-6、IL-2水平与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构建决策树模型。结果:重度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占比、患眼眼压、双眼眼压差均高于轻度、中度组,房水中IL-6、IL-2水平显著低于轻度、中度组(均P<0.05)。POAG患者房水中IL-6、IL-2水平与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61、-0.358,均P<0.001)。合并高血压、眼压、双眼眼压差、房水中IL-6、IL-2水平是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决策树模型,共筛选出房水中IL-6、IL-2水平和合并高血压3个解释变量,其中房水中IL-2水平是最重要的根节点变量,也是最为重要的预测因子。该决策树模型的AUC为0.710(95%CI:0.599-0.820,P=0.001),敏感性为0.581、特异性为0.737,约登指数为0.318,预测价值高。结论:房水中IL-6、IL-2水平与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基于合并高血压、眼压、双眼眼压差、房水中IL-6、IL-2水平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对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程度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 视神经损伤 白细胞介素-6(il-6) 白细胞介素-2(il-2)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HMGB1、IL-2、MCP-1、SIgA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李格铬 王景龙 崔晓萍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
目的探究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 目的探究加减大血藤煎剂对盆腔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该院诊治的93例盆腔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1例。对照1组予以甲硝唑治疗,对照2组予以加减大血藤煎剂治疗,研究组予以加减大血藤煎剂联合甲硝唑治疗,连续治疗7 d。治疗后对比三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HMGB1、IL-2、MCP-1、SIgA水平及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统计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7%(30/31)、83.87%(26/31)、90.32%(28/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少腹刺痛或拒按、坠胀感、腰骶酸软、低热起伏、带下淡红或色黄、胸闷纳呆、月经不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少腹刺痛或拒按、坠胀感、腰骶酸软、低热起伏、带下淡红或色黄、胸闷纳呆、月经不畅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治疗前3组盆腔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盆腔疼痛程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治疗前3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量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3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对照1组出现7例复发,复发率为22.58%,对照2组及研究组均出现1例复发,复发率为3.23%,对照2组及研究组复发率高于对照1组(χ^(2)=8.857,P=0.012)。结论加减大血藤煎剂能够有效调节盆腔炎患者HMGB1、IL-2、MCP-1、SIgA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大血藤煎剂 盆腔炎 HMGB1 il-2 MCP-1 S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Th17细胞、血清IL-17、MMP2的表达在评估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王敏娜 《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Th17细胞、血清白细胞介素-17 (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评估胃癌(GC)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入住于天津市武清中医院的36例胃癌患者(GC组)及38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采用流式... 目的:探讨Th17细胞、血清白细胞介素-17 (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评估胃癌(GC)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0月入住于天津市武清中医院的36例胃癌患者(GC组)及38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IL-17和MMP2水平,评估这三个检测指标在GC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及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对比,GC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明显增高,血清IL-17和MMP2水平也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h17 cells, serum Interleukin-17 (IL-17),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2) in assessing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ncer (GC). Methods: 36 GC patients (GC group) and 38 patients with benign gastric lesions (control group) admitted to Tianjin Wuq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23 to October 2024 were selected.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peripheral blood Th17 cell amount in each group,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was used to measure IL-17 and MMP2 levels in the serum.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se three detection indicators in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GC, as well as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their combined detection, were evaluat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GC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17 cell levels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prominently higher serum IL-17 and MMP2 level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ll p < 0.05). In the GC group, the amount of Th17 cells, serum IL-17, and MMP-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metastasi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The accuracy,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Th17, IL-17, and MMP2 were 95.82%, 94.21% and 97.69%,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single detection,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Conclusion: Th17 cells, IL-17, and MMP2 are associ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GC, and their combined detection can help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H17细胞 il-17 M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sST2、BNP、IL-9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心肾功能的相关性
4
作者 刘晓华 何笛 杨静静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抑制肿瘤性蛋白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 protein,sST2)、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白介素-9(interleukin-9,IL-9)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心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心力衰...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抑制肿瘤性蛋白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 protein,sST2)、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白介素-9(interleukin-9,IL-9)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心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06例作为心力衰竭组,同时选取同期内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sST2、BNP、IL-9、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的差异,并通过ROC曲线分析sST2、BNP、IL-9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及sST2、BNP、IL-9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CK、CTnI、LVEF、NGAL、SCr、BUN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心力衰竭组CK、CTnI、NGAL、SCr、BUN、sST2、BNP、IL-9更高,LVEF更低(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ST2、BNP、IL-9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的AUC分别为0.875、0.857、0.757。敏感度为67.0%、89.6%、100%,特异性为92.5%、66.2%、48.7%。Pearson相关性显示,sST2、BNP、IL-9均与LVEF呈负相关(P<0.05),sST2与CK、CTnI、NGAL、SCr、BUN呈正相关(P<0.05),BNP与CK、CTnI、NGAL、SCr、BUN呈正相关(P<0.05),IL-9与CK、CTnI、NGAL、SCr、BUN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ST2、BNP、IL-9在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肾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可作为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清sST2 BNP il-9 心肾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和IL-2联合检测对老年人群肺结核辅助诊断及与肺炎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
5
作者 张鑫 杨增伟 +5 位作者 孙建军 徐芳 魏黛珏 李东辉 曹文静 同重湘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和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老年肺结核辅助诊断及与老年肺炎患者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1月至6月兰州市肺科医院年龄≥60周岁疑似肺结核的住院患者226例,其中老年肺结核患者174例(PTB组)...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和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老年肺结核辅助诊断及与老年肺炎患者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1月至6月兰州市肺科医院年龄≥60周岁疑似肺结核的住院患者226例,其中老年肺结核患者174例(PTB组)、老年肺炎患者52例(CAP组),PTB组根据病原学结果分为菌阴肺结核组(79例)和菌阳肺结核组(95例)。所有患者均行双因子联合检测、病原学检测、炎性指标CRP和PCT检测,比较分析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老年人群中菌阳肺结核、菌阴肺结核以及肺炎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PTB组IFN-γ、IL-2的中位数分别为31.2(10.7,267.0)pg/mL、48.1(20.7,176.8)pg/mL,与CAP组IFN-γ、IL-2的中位数1.9(0.0,4.2)pg/mL、2.4(0.2,9.5)pg/mL有显著差异(P<0.05);PTB组炎症指标CRP、PCT与CAP组CRP、PCT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双因子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5.1%、特异度为84.6%,单检IFN-γ的灵敏度为78.7%、特异度为88.5%,单检IL-2的灵敏度为77.0%、特异度92.3%,IL-2的引入相较于单检IFN-γ灵敏度提高6.4%;双因子联合检测灵敏度显著高于病原学(54.6%)检测(P<0.05);双阳结果在PTB组中占比70.7%,双阳结果特异度为96.2%;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菌阴、菌阳肺结核的双因子联合检测灵敏度无显著差异(P>0.05);双因子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881(95%CI:0.837~0.925),CRP、PCT检测的AUC值分别为0.555(95%CI:0.466~0.643)、0.553(95%CI:0.465~0.640),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老年人群结核病诊断效果显著高于CRP、PCT(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和IL-2联合检测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特别是在老年菌阴肺结核中,有助于提高老年肺结核诊断的准确率,除此之外,IFN-γ和IL-2双阳结果对老年肺结核与肺炎患者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结核 肺炎 IFN-γ和il-2联合检测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血清TNF-α、IL-1β、IL-6、PGE_(2)、cAMP和脑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吴迪 王清 +2 位作者 张殿文 李伟 李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测定各组大鼠肛温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与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F-κB p65(核转录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高剂量组有显著解热效果(P<0.01),黄芩苷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PGE 2和cAM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多,黄芩苷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组织NF-κB p65表达(P<0.05)。结论:黄芩苷可显著性降低干酵母引起的体温升高,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IL-6、PGE_(2)与cAMP的分泌和减少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发热 解热作用 TNF-α il- il-6 PGE_(2) CAMP NF-κB p65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特异性IL-2释放试验在结核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志鹏 李润青 +2 位作者 李晓晨 熊攀 赵秀英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14-217,313,共5页
目的基于结核特异性白细胞介素2(IL-2)释放试验的结果,探讨IL-2在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ATB)感染中的作用,以及用于监测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进行了结核感染排查的病例599例,其中确诊为活动性结核感染的病例128例,除外活动... 目的基于结核特异性白细胞介素2(IL-2)释放试验的结果,探讨IL-2在辅助诊断活动性结核(ATB)感染中的作用,以及用于监测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进行了结核感染排查的病例599例,其中确诊为活动性结核感染的病例128例,除外活动性结核感染的病例471例。(1)对与阴性对照共同孵育后上清中IL-2(N)检测值制作ROC工作曲线,分析失去抗原刺激后PBMCs持续释放IL-2的能力;(2)对抗原刺激后的响应值IL-2(T-N),制作ROC工作曲线,分析对活动性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IL-2的阳性率;(4)观察响应值IL-2(T-N)阴性和阳性转化时间与疾病进程的依从性。结果IL-2(N)ROC曲线下面积为0.460,95%CI 0.402~0.516;IL-2(T-N)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95%CI 0.745~0.832;在活动性结核感染组,IL-2(T-N)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结核感染组(χ^(2)=110.858,P<0.001);IL-2发生阴阳性转化的平均时间为3.1个月,时间区间为0.5~7个月。结论PBMCs失去抗原刺激后IL-2仅低水平分泌,对诊断ATB没有价值;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响应值IL-2(T-N),用于诊断ATB具有一定准确性;IL-2(T-N)阴阳性转化的时间较短,在监测治疗效果方面存在一定价值,监测时间间隔建议为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活动性结核感染 IGRAs 结核特异性il-2释放试验 治疗效果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IL-2联合检测在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许静 王伟 李团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3-1177,共5页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阜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呼吸科住院患者91例,明确诊断为肺结核患者45例(肺...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阜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呼吸科住院患者91例,明确诊断为肺结核患者45例(肺结核组)和细菌性肺炎患者46例(肺炎组),均进行双因子联合检测,比对分析双因子联合检测与C反应蛋白(CRP)对肺结核和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的效果。结果使用双因子联合检测对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进行鉴别诊断,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84.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28(95%CI:0.870~0.986),与CRP的鉴别诊断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IL-2联合检测在鉴别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为临床肺结核和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细菌性肺炎 IFN-Γ il-2 联合检测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
9
作者 朱永朝 李莉 +5 位作者 王拯 谭希鹏 陶金 丁璐 董辉 叶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确定间充质干细胞属性;20 ng/mL IL-1β处理hUC-MSC 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阳性细胞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20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佛波酯(PMA)诱导THP-1巨噬细胞活化,并与IL-1β处理感染CD200过表达慢病毒的hUC-MS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和CD206阳性细胞比例;IL-1β联合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hUC-MSC,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分子与CD200的表达。结果IL-1β显著下调hUC-MSC CD200蛋白表达与CD200阳性细胞率;过表达CD200显著上调hUC-MSC CD200表达,且CD200过表达hUC-MSC提高巨噬细胞CD206阳性细胞比率;IL-1β激活hUC-MSC的ERK1/2信号通路,PD98059上调IL-1β处理后hUC-MSC中CD200的蛋白表达。结论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CD200的表达,进而抑制hUC-MSC对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CD200 巨噬细胞极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凉血方联合泼尼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免疫功能及ST2/IL-33通路的影响
10
作者 赵冰洁 车虹 +4 位作者 胡琏 易文静 肖利 刘培佳 刘松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07,共6页
目的:探讨滋阴凉血方联合泼尼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免疫功能及ST2/IL-33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其中32只采用注射抗血小板血清构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滋阴凉血方(0.2 ml/10... 目的:探讨滋阴凉血方联合泼尼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免疫功能及ST2/IL-33通路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其中32只采用注射抗血小板血清构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滋阴凉血方(0.2 ml/10 g)、泼尼松(0.2 ml/10 g)和滋阴凉血方+泼尼松(0.2 ml/10 g)共4组,每组8只,剩余8只小鼠设为空白组。分别按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与空白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2周。采集血样和脾脏组织,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外周血小板数;HE染色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IL)-17及外周血血小板生成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脾脏组织IL-33、s ST2、ST2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Treg细胞数。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小板数、血小板生成素、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及Treg细胞均明显降低(P<0.05),IL-17水平、Th17细胞及IL-33、s ST2、ST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滋阴凉血方+泼尼松组血小板数、血小板生成素、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及Treg细胞均明显上升(P<0.05),IL-17水平、Th17细胞及IL-33、s ST2、ST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滋阴凉血方+泼尼松可有效地调节Th17/Treg平衡,进而有效改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T2/IL-3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滋阴凉血方 泼尼松 免疫功能 ST2/il-3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E2在IMN中的变化及其与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及IL-17/IL-10的关联研究
11
作者 潘京 薛国辉 +2 位作者 桂菲 王路 刘丹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83-85,126,共4页
目的:搜集IMN病例标本,检测TIPE2的表达水平,研究其与IMN引起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及IL-17/IL-10的关联。方法:选取IMN患者60例为IMN组,招募健康受试者50例为对照组。2组TIPE2水平按文献方法测定,TNF-α、IL-2、IL-17和IL-10水平采... 目的:搜集IMN病例标本,检测TIPE2的表达水平,研究其与IMN引起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及IL-17/IL-10的关联。方法:选取IMN患者60例为IMN组,招募健康受试者50例为对照组。2组TIPE2水平按文献方法测定,TNF-α、IL-2、IL-17和IL-10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IMN组血和尿β_(2)-微球蛋白含量、尿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而TIPE2、TNF-α、IL-2水平和IL-17/IL-10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TIPE2水平与TNF-α、IL-2、IL-17/IL-10值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方向,为基础分子参与的免疫调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TIPE2 巨噬细胞极化 il-17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T2与IL-33在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分析
12
作者 王雅坤 王文静 付敏 《包头医学》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可溶性ST2(sST2)与白介素-33(IL-33)水平,探讨其在心衰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选取60例心力衰竭(HF)住院患者,按病因分为冠心病组、高心病组、扩心病组和风心病组四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可溶性ST2(sST2)与白介素-33(IL-33)水平,探讨其在心衰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选取60例心力衰竭(HF)住院患者,按病因分为冠心病组、高心病组、扩心病组和风心病组四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急性期、稳定期检测血清sST2及IL-33水平;比较不同类型HF组与对照组以及各组间sST2及IL-33水平差异;评价sST2与IL-33等指标的相关性,绘制sST2和2c-33与NT-proBNP诊断HF的ROC曲线。结果:急性期和稳定期HF组的sST2及IL-3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F组急性期sST2水平高于稳定期(P<0.05)、IL-33水平低于稳定期(P<0.05);各不同类型HF组的不同时期sST2和2c-3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功能Ⅱ级患者sST水平低于心功能Ⅲ级者(P<0.05)、亦明显低于心功能IV级者(P<0.01);不同心功能组IL-3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sST2与NT-proBNP、NYHA及hs-CRP呈正相关,与LVEF、FS呈负相关,与IL-33无相关性;sST2诊断H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0.673~0.866,P<0.01)。结论:HF组血清sST2、IL-3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sST2水平与HF的分级具有相关性。血清sST2水平可作为诊断HF的补充手段,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T2 il-33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化瘀热方通过IL-33/ST2通路缓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中视网膜细胞炎症反应
13
作者 翟丽萍 王旭 +1 位作者 王谦 陆骏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6期33-41,F0003,共10页
目的探讨清化瘀热方(Qinghua Yure Fang,QHYRF)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大鼠中视网膜细胞炎症、凋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信号网络机制。方法通过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建立DR大鼠模型和人视网膜微血管... 目的探讨清化瘀热方(Qinghua Yure Fang,QHYRF)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大鼠中视网膜细胞炎症、凋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信号网络机制。方法通过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建立DR大鼠模型和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RMECs)高糖处理的细胞模型。使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组织。使用相应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分别对hRMEC中氧化应激指标、促炎细胞因子和促凋亡蛋白的表达模式进行表征。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T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大鼠相比,STZ处理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水肿、毛细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增生和纤维组织增生,并通过以剂量依赖的方式给予QHRYF治疗后得到部分缓解(P<0.05)。视网膜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与假手术大鼠相比,STZ处理大鼠的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basement membrane thickness,BMT)增加,而QHRYF治疗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了BMT值(P<0.05)。与假手术大鼠相比,STZ处理的大鼠IL-33和ST2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QHRYF处理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提高了IL-33和ST2的表达(P<0.05)。与假手术大鼠相比,STZ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3,4-亚甲二氧亚氨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amphetamine,MDA)水平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降低(P<0.05),而这些变化均通过QHRYF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部分逆转(P<0.05)。与假手术大鼠相比,STZ处理的大鼠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含量显著增加。与注射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的STZ处理大鼠相比,注射QHRYF的STZ治疗大鼠在细胞上清液中IL-6、TNF-α和CRP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大鼠相比,STZ处理大鼠的视网膜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更高,QHRYF处理可以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该蛋白表达(P<0.05)。结论QHYRF通过激活IL-33/ST2信号通路减轻DR大鼠模型中的视网膜细胞炎症、凋亡和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瘀热方 il-33/ST2信号通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炎症 细胞凋亡 动物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h17细胞、血清IL-17、MMP2的表达在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刘延梅 宋荟琴 黄晓燕 《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Th17细胞、血清白细胞介素-17 (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入住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的42例NSCLC患者(NSCLC组)及40例肺良性病变患... 目的:探讨Th17细胞、血清白细胞介素-17 (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0月入住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的42例NSCLC患者(NSCLC组)及4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IL-17和MMP2水平,评估这三个检测指标在NSCLC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及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NSCLC组中,与I~II期患者对比,III~IV期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明显增高,血清IL-17和MMP2水平也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NSCLC组中,淋巴结转移者Th细胞水平、血清IL-17和MMP-2水平与未转移者对比,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Th17,IL-17和MMP2三项联合检测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5.71%,93.84%和97.22%,与单项检测对比,均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Th17细胞,IL-17和MMP2在NSCLC与NSCLC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有一定关联,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NSCLC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TH17细胞 il-17 M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喘颗粒通过调控IL-33/FBXL19/ST2信号通路抑制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田春燕 王从瑶 +1 位作者 王星壹 李竹英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2期2088-2092,共5页
目的观察平喘颗粒对哮喘小鼠IL-33/FBXL19/ST2信号通路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6~8周的BALB/C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小鼠哮喘模型的构建采取卵清蛋白联合氢氧化铝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平喘颗粒进行干... 目的观察平喘颗粒对哮喘小鼠IL-33/FBXL19/ST2信号通路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6~8周的BALB/C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小鼠哮喘模型的构建采取卵清蛋白联合氢氧化铝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平喘颗粒进行干预。治疗结束后处死小鼠并进行HE、Masson染色,以此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肺泡灌洗液行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33(IL-33);免疫组化法对ST2蛋白阳性表达面积进行测定;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蛋白FBXL19及ST2表达;Real-time PCR法对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3(IL-13)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肺组织病理结果示,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炎性细胞减少,平滑肌层和气道胶原沉积减轻。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小鼠IL-33水平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ST2蛋白阳性表达面积显著降低(P<0.05),FBXL1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而ST2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Real-time PCR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肺组织中IL-4、IL-5以及IL-1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平喘颗粒可以通过调控哮喘小鼠中IL-33/FBXL19/ST2信号通路激活,这可能是平喘颗粒改善哮喘气道重塑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平喘颗粒 il-33/FBXL19/ST2信号通路 气道重塑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在布鲁氏菌感染中的变化特点研究
16
作者 殷郑伟 朱玥洁 +4 位作者 史娟 何月月 丁剑冰 王泉 张峰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5-660,共6页
目的:探究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及其相关因子在布鲁氏菌急慢性感染中的变化特点和相关性,明确ILC2在布鲁氏菌病慢性化中的免疫作用。方法:将43例急性布鲁氏菌病患者和45例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与49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流式细胞术检测各... 目的:探究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及其相关因子在布鲁氏菌急慢性感染中的变化特点和相关性,明确ILC2在布鲁氏菌病慢性化中的免疫作用。方法:将43例急性布鲁氏菌病患者和45例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与49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ILC2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GATA3 mRNA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IL-33、ST2、IL-4和IL-13等细胞因子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和AST水平。结果:慢性布病组ILC2水平、PBMC中GATA3 mRNA水平、血清IL-33、IL-4和IL-13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及急性布病组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LC2水平与GATA3 mRNA、IL-33、IL-4和IL-13水平均呈正相关,与ST2水平呈负相关。ROC曲线表明ILC2、GATA3、IL-33和ST2等指标均对布病患者严重程度有较好的预测能力(AUC>0.7)。结论:ILC2及其相关因子水平升高与布鲁氏菌病慢性化密切相关,可能在布鲁氏菌感染致病过程中起重要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2型固有淋巴细胞 GATA3 il-33 il-4 il-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JAK2/STAT3信号轴研究阳和平喘颗粒调控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川 朱慧志 +4 位作者 刘向国 曹晓梅 夏咏琪 张秋萍 余子奇 《海南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0,28,共7页
目的:研究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白细胞介素-6(IL-6)/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轴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与造模组35只,造模组... 目的:研究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白细胞介素-6(IL-6)/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信号轴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7只与造模组35只,造模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联合氢氧化铝腹腔注射2周的方式进行致敏,正常对照组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2周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阳和平喘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7只;后4周采用OVA雾化+灌胃的方式进行激发和治疗,阳和平喘高中低组每日分别予以15.48、7.74、3.87 g/kg阳和平喘颗粒灌胃,地塞米松组予以0.0625 mg/kg地塞米松进行灌胃,其余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HE、PAS、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6、IL-23、IL-17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量;q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IL-6、JAK2、STAT3的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气道上皮增厚较为明显;血清中IL-6、IL-23、IL-17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量和IL-6、JAK2、STAT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气道上皮增厚程度明显减轻,血清中IL-6、IL-23、IL-17A水平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的蛋白表达量和IL-6、JAK2、STAT3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阳和平喘颗粒可明显缓解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6/JAK2/STAT3信号轴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阳和平喘颗粒 气道重塑 il-6/JAK2/STAT3信号轴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3/ST2信号通路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卜嘉 于传飞 +2 位作者 侯书婷 石慧 王兰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1期96-104,共9页
目的:介绍IL-33/ST2信号通路,总结其与各项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药物的研发进展,为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汇总分析现有的研究IL-33/ST2信号通路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关联的文献,对IL-33/ST2信号通... 目的:介绍IL-33/ST2信号通路,总结其与各项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药物的研发进展,为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汇总分析现有的研究IL-33/ST2信号通路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关联的文献,对IL-33/ST2信号通路与各项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药物的研发进展进行讨论总结。结果与结论:IL-33作为免疫反应和细胞损伤的警报分子,其信号转导通路在过敏性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些研究成果为多种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多家国内外公司已经开始研发针对IL-33/ST2的靶向药物,绝大多数为单抗药物,且已经进入不同的临床试验阶段,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3/ST2信号通路 发病机制 疾病治疗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增强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华梦晴 高培宇 +2 位作者 方芳 苏浩宇 宋传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MH-S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脂多糖(LPS)经气道滴入激发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的含量。体外培养MH-S细胞,在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MH-S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脂多糖(LPS)经气道滴入激发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的含量。体外培养MH-S细胞,在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 (STAT3)抑制剂Stattic(5μmol/L)存在与否的情况下,再加入IL-6(10 ng/mL~500 ng/mL)刺激6 h,加入荧光微球孵育2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H-S细胞吞噬荧光微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Janus激酶2(p-JAK2)、磷酸化的STAT3(p-STAT3)、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Arp2)、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的表达水平。结果 鼻腔滴入LPS后,小鼠BALF中IL-6含量显著升高。随着IL-6刺激剂量的增加,MH-S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作用增强,Arp2、 F-actin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100 ng/mL IL-6刺激MH-S细胞后,p-JAK2和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阻断MH-S细胞STAT3信号后,IL-6促进细胞吞噬的效应完全消失,IL-6诱导的Arp2、 F-actin蛋白表达增加被抑制。结论 IL-6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MH-S细胞Arp2、 F-actin蛋白的表达增强吞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il-6) MH-S细胞 吞噬功能 Janus激酶2(JAK2)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 肺泡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细胞因子IL-2、IL-6、IL-8在肺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聂力平 陈成塔 +1 位作者 叶峰山 陈建丽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究炎性细胞因子IL-2、IL-6、IL-8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肺癌患者纳入研究,共计15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间段内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2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I... 目的探究炎性细胞因子IL-2、IL-6、IL-8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肺癌患者纳入研究,共计15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间段内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2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受试者IL-2、IL-6、IL-8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IL-2、IL-6、IL-8水平,不同肿瘤类型、不同分期的IL-2、IL-6、IL-8水平。结果观察组IL-6、IL-8高于对照组,IL-2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种不同类型肺癌患者IL-2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3种不同类型肺癌患者IL-6、IL-8水平差异显著,小细胞肺癌IL-6最高,肺腺癌IL-6最低,肺鳞癌IL-8水平最高,肺腺癌IL-8最低,P<0.05。非小细胞肺癌Ⅰ期+Ⅱ期患者IL-2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Ⅲ期+Ⅳ期差异不显著,P>0.05,非小细胞肺癌Ⅰ期+Ⅱ期患者IL-6、IL-8水平均低于非小细胞肺癌Ⅲ期+Ⅳ期,小细胞肺癌Ⅰ期+Ⅱ期患者IL-6水平低于小细胞肺癌Ⅲ期+Ⅳ期,差异显著,P<0.05,小细胞肺癌Ⅰ期+Ⅱ期IL-2、IL-8水平与Ⅲ期+Ⅳ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IL-2、IL-6、IL-8在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异常,IL-6、IL-8呈高水平,IL-2呈低水平。小细胞肺癌IL-6水平异常增加,肺鳞癌IL-8水平异常增加。IL-6、IL-8表达水平随着肺癌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6 il-8 肺癌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