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β、IFN-γ、iNOS表达与膀胱癌术后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任小强 王鸿渊 邵长帅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3期376-379,共4页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术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96例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分为非感染组(76例)和感染组(20例)。比较两组年龄、体质...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γ(IFN-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术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96例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分为非感染组(76例)和感染组(20例)。比较两组年龄、体质指数、性别、文化程度、肿瘤分期、吸烟、饮酒、IL-1β、IFN-γ、iNOS表达水平;分析IL-1β、IFN-γ、iNOS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术后感染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IL-1β、IFN-γ、iNOS表达水平对膀胱癌术后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年龄、体质指数、性别、文化程度、肿瘤分期、吸烟、饮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IL-1β、IFN-γ、iNOS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78,P=0.000、t=7.633,P=0.000、t=11.749,P=0.000)。IL-1β、IFN-γ、iNOS水平与膀胱癌术后感染呈显著正相关性,P均<0.05。将膀胱癌术后感染=1,非感染=0作为因变量,IL-1β、IFN-γ、iNOS水平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并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IL-1β、IFN-γ、iNOS三者联合预测膀胱癌术后感染的预测效能相比单一指标较高,三者联合的ROC下面积(AUC)最大,为0.967,灵敏度为0.850,特异度为0.908。IL-1β、IFN-γ、iNOS的预测阈值分别为1.785 pg/ml、40.200 pg/ml、143.430 U/ml, IL-1β、IFN-γ、iNOS的AUC分别为0.938、0.889、0.908。结论 IL-1β、IFN-γ、iNOS在膀胱癌术后感染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1β、IFN-γ、iNOS与膀胱癌术后感染呈正相关关系,三者联合对于膀胱癌术后感染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上膀胱癌术后感染的评估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IFN-Γ INOS 膀胱癌 术后 感染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L-1β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炎症反应活性
2
作者 李璠 孙海凤 +5 位作者 孙萌 高雁怩 孙杨杨 张路捷 白娟 姜平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0-899,共10页
IL-1β可介导炎症病理,阻断IL-1活性具有重要抗炎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猪IL-1β原核表达质粒,进行大肠杆菌表达和蛋白纯化,制备重组蛋白。采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获得4株稳定分泌IL-1β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1E2、2H3、5H3及7E7);... IL-1β可介导炎症病理,阻断IL-1活性具有重要抗炎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猪IL-1β原核表达质粒,进行大肠杆菌表达和蛋白纯化,制备重组蛋白。采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获得4株稳定分泌IL-1β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1E2、2H3、5H3及7E7);4株单抗腹水ELISA效价高达1∶1024000;5H3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为149 DLKREVVFCM 158;1E2、2H3和7E7单抗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为202 KRYPKRD 208。脂多糖(LPS)小鼠炎症模型抗炎试验结果显示,相对LPS对照组,IL-1β单抗处理组小鼠血清NO、TNF-α、IL-6和IL-1β含量及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降低,表明4株单抗均有较好抗炎效果,其中1E2单抗抗炎作用最优,为猪IL-1β阻断药物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单克隆抗体 炎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苷通过NF-κB P65/TLR4/IL-1β通路改善无机粉尘诱导的肺泡炎
3
作者 赵娜 张玉龙 姚小青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4期559-565,共7页
目的探讨连翘苷对无机粉尘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探讨其通过调控NF-κB P65/TLR4/IL-1β信号通路的具体机制。方法使用人肺上皮细胞A549进行体外实验,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粉尘暴露组、粉尘+连翘苷低剂量... 目的探讨连翘苷对无机粉尘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A549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探讨其通过调控NF-κB P65/TLR4/IL-1β信号通路的具体机制。方法使用人肺上皮细胞A549进行体外实验,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粉尘暴露组、粉尘+连翘苷低剂量组、粉尘+连翘苷高剂量组。采用ELISA检测细胞中的炎症因子水平;通过CCK-8法评估细胞活性;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和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相较对照组,粉尘暴露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α(IL-1α)显著升高(P<0.05),而连翘苷处理组IL-1β、IL-6和IL-1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佳。CCK8检测结果显示,相较对照组,细胞存活率在粉尘暴露组显著下降(P<0.05),连翘苷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较粉尘暴露组升高(P<0.05),其中高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恢复最为显著(P<0.05)。TUNEL染色法检测结果显示,相较对照组,凋亡细胞数量在粉尘暴露组显著增加(P<0.05),连翘苷处理组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其中高剂量组的凋亡细胞数量减少最为明显。DCFH-DA法检测结果显示,相较对照组,ROS水平在粉尘暴露组显著升高(P<0.05),在连翘苷处理组中,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组的ROS水平降低最为显著。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较对照组,粉尘暴露组的NF-κB P65、TLR4、TRAF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IκB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连翘苷处理组中,NF-κB P65、TLR4、TRAF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κB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高剂量组的蛋白表达水平恢复最为明显(P<0.05)。结论连翘苷能够通过抑制NF-κB P65/TLR4/IL-1β通路改善无机粉尘诱导的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表现出潜在的抗炎作用,可能为治疗粉尘相关肺部疾病提供新的药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 无机粉尘 肺泡炎 NF-κB P65 TLR4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促癌及抑癌的双向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闵彦初(综述) 朱哈(审阅) 杨明金(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5,共7页
炎症反应,尤其是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等关系密切,是确切的驱动因素之一。IL-1β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多效应促炎性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炎症、病原体或非病原体感染免疫中具有广泛的免疫反应激活、免疫效应放大的调控功能。在肿... 炎症反应,尤其是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等关系密切,是确切的驱动因素之一。IL-1β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多效应促炎性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炎症、病原体或非病原体感染免疫中具有广泛的免疫反应激活、免疫效应放大的调控功能。在肿瘤免疫中,IL-1β由于其细胞来源、作用环境或调控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促癌或抑癌的双向调控效应其在肿瘤生长、侵袭、转移等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促癌效应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其多途径的促癌效应及调控机制也得到较为充分的研究和明确,而基于促癌机制的相关靶点药物亦处于多线研发中,有的已进入临床试验期,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IL-1β的多途径促癌效应及分子调控机制,并简要讨论了其抑癌功能及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炎症反应 肿瘤免疫 促癌 抑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探讨心脉康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焦亡的影响
5
作者 许朴丽 袁龙宇 吕洪雪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98-204,共7页
【目的】观察心脉康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构建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及心脉康方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另设正常组(8只小鼠)... 【目的】观察心脉康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法构建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及心脉康方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另设正常组(8只小鼠)。各组给予相应干预12周后,采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含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与细胞焦亡相关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及炎症因子IL-1β、IL-18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IL-18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内层厚度显著增加,出现大量脂质斑块和炎症细胞浸润,血清中IL-1β、IL-18含量升高(P <0.01),主动脉组织NLRP3、Caspase-1、IL-1β、IL-18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 <0.01);心脉康方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小鼠主动脉组织中脂滴和易损斑块面积明显减少,血清中IL-1β、IL-18水平降低(P <0.01),主动脉组织NLRP3、Caspase-1、IL-1β、IL-18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 <0.01)。【结论】心脉康方可能通过调节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有效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的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焦亡,从而发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脉康方 动脉粥样硬化 NLRP3炎症小体 CASPASE-1 il-1β 细胞焦亡 小鼠
原文传递
鱇浪白鱼IL-1β基因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王凤琳 苗贵东 +2 位作者 肖祖刚 安先 胡玉龙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5年第2期93-96,共4页
IL-1β基因是炎症免疫反应中的核心因子,参与调控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本研究以鱇浪白鱼为材料,以IL-1β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基因组序列获得IL-1β基因,修正高通量测序错误。序列分析表明,IL-1β基因长度为2077 bp,其中包... IL-1β基因是炎症免疫反应中的核心因子,参与调控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本研究以鱇浪白鱼为材料,以IL-1β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基因组序列获得IL-1β基因,修正高通量测序错误。序列分析表明,IL-1β基因长度为2077 bp,其中包括73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整个ORF编码24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表明,获得的IL-1β类转录因子等电点和分子质量为:6.53/27452.61,分子式为C1194H1931N323O375S20;二级结构预测中,无规则卷曲占比最高为40.57%,其次为α、延伸链、β折叠。本文研究通过对IL-1β的结构解析,认识白介素基因的功能结构域特征,为更深入地开展高原区鱼类免疫调控机制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分析 进化分析 鱇浪白鱼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桂温经汤加减联合针刺、抗阻训练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对关节液TNF-α、IL-1β的影响
7
作者 罗军 柴重喜 +1 位作者 付帅华 陈云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麻桂温经汤加减联合针刺、抗阻训练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对关节液TNF-α、IL-1β的影响。方法:KOA患者1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接受非甾体抗炎药、保护关节软骨等对症治疗级抗阻训练运动、针刺治疗,观察组6... 目的:观察麻桂温经汤加减联合针刺、抗阻训练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对关节液TNF-α、IL-1β的影响。方法:KOA患者1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接受非甾体抗炎药、保护关节软骨等对症治疗级抗阻训练运动、针刺治疗,观察组60例加服麻桂温经汤加减;6周后评定疗效;治疗前后进行寒湿痹阻症状评分、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和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ELISA检测关节液TNF-α、IL-1β含量。结果:观察组治疗6周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寒湿痹阻症状评分、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和膝关节功能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关节液TNF-α、IL-1β含量明显减少;观察组各项评分和关节液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桂温经汤加减联合针刺、抗阻训练运动治疗寒湿痹阻型KOA患者疗效显著,能够降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针刺 抗阻训练 麻桂温经汤 TNF-α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CCK-8/NF-κB/IL-1β通路探讨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疗效机制
8
作者 胡常玲 吴兵兵 徐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9-014,共6页
基于脑肠轴CCK-8/NF-κB/IL-1β通路,探析加味星蒌承气汤对急性脑梗死(ACI)的作用。方法 选痰热腑实型A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予西医标准治疗,观察组再予加味星蒌承气汤。比较两组入院时、治疗后7 d及14 d 神经功能(N... 基于脑肠轴CCK-8/NF-κB/IL-1β通路,探析加味星蒌承气汤对急性脑梗死(ACI)的作用。方法 选痰热腑实型A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予西医标准治疗,观察组再予加味星蒌承气汤。比较两组入院时、治疗后7 d及14 d 神经功能(NIHSS评估)、消化道功能(GIQL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血清NF-κB及CCK-8和IL-1β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血清(CCK-8、NF-κB、IL-1β水平)逐渐下降,ADL、GIQLI评分逐渐上升,组内差异(P<0.01)。观察组NIHSS评分在治疗后14 d时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CK-8、NF-κB、IL-1β水平在治疗后7 d、14 d时低于对照组(P<0.05),GIQLI、ADL评分在治疗后7 d、14 d时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84.2%)低于观察组(97.5%)(P>0.05)。两组用药安全比较(P>0.05)。结论 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痰热腑实型ACI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促进缺损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消化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CK-8、NF-κB、IL-1β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痰热腑实 脑肠轴 CCK-8/NF-κB/il-1β 加味星蒌承气汤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通过NLRP3-Caspase-1-IL-1β/IL-18信号通路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9
作者 鲁婷 宋国林 +1 位作者 代卓青 江四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1493-1502,共10页
目的:通过盲肠穿刺结扎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观察四逆汤是否可以改善脓毒症SD大鼠肾损伤,探讨四逆汤是否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IL-1β/IL-18信号通路改善脓毒症SD大鼠肾损伤。方法:100只雌性大鼠,按照大鼠体重进行初步分类,采用轮... 目的:通过盲肠穿刺结扎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观察四逆汤是否可以改善脓毒症SD大鼠肾损伤,探讨四逆汤是否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IL-1β/IL-18信号通路改善脓毒症SD大鼠肾损伤。方法:100只雌性大鼠,按照大鼠体重进行初步分类,采用轮次分配法,确保每组大鼠体重分布均匀。平均分成3大组,每组30只老鼠,从中随机选取1组作为空白组,剩下两组使用CLP法进行造模,分别是实验组、对照组两个大组。随后又分别按大鼠体重采用轮次分类分为8小时组、16小时组和24小时组三个小组,每个小组10只;其中死亡10只,继续造模补充;实验组采用四逆汤灌胃、对照组和空白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分别在8 h、16 h、24 h时间点,取各组大鼠肾组织进行HE染色,计算肾损伤评分,WB检测肾组织中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18表达情况。结果:1) 肾组织HE染色后高倍镜下对照组8小时开始可见肾脏正常形态被破坏,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肾小囊腔扩大,系膜细胞肿胀、间质炎性细胞浸润;16小时较8小时更加严重,并且间质有明显出血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24小时肾小球缺血皱缩,失去正常形态;球–囊间隙扩大,炎性细胞渗出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实验组大鼠8小时及16小时的肾脏病理改变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肾损伤评分中,肾损伤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P P P P > 0.05)。3) ELISA检测血清IL-1β、IL-18后发现,总趋势是从8小时开始明显上升(P P P > 0.05)。这与WB检查结果相似。结论:四逆汤可能通过介导NLRP3-Caspase-1-IL-1β/IL-18信号通路改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D大鼠肾损伤。Objective: Sepsis ra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cecal puncture and ligation to observe whether Sini Decoction could improve kidney injury of septic SD rats, and to explore whether Sini Decoction could improve kidney injury of septic SD rats by inhibiting NLRp3-caspase-1-IL-1β/IL-18 signaling pathway. Methods: 100 female rats, initially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of the rats, using a round-robin allocation method to ensure an even distribution of weights in each group. Divided into 3 large groups on average, each group of 30 rats, from which 1 group was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blank, and the remaining two groups were used for modeling with the CLP method. A total of 100 female rats were initially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body weights. The round-robin alloc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nsure a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body weights among each group. The rats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groups, with 30 rats in each group. One group was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blank group, and the remaining two group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model using the CLP method, namel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Subsequently, according to the body weights of the rats, each of these two groups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subgroups (8-hour group, 16-hour group, and 24-hour group) using the round-robin classification method, with 10 rats in each subgroup. Ten rats died during the process, and new rats were used to continue the modeling to make up for the los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administered Sini Decoction by gavag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lank group were administered normal saline by gavage. At the time points of 8 h, 16 h, and 24 h, the renal tissues of the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collected for HE staining, and the renal injury score was calculated. Western blotting (WB)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NLRP3 and Caspase-1 in the renal tissues, and th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s of serum IL-1β and IL-18. Results: 1) After HE staining of the renal tissues, under a high-power microscop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ormal morphology of the kidneys was found to be damaged starting from 8 hours, with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volume of the glomeruli, expansion of the renal capsule cavity, swelling of the mesangial cells, and infiltration of interstitial inflammatory cells. The situation at 16 hours was more severe than that at 8 hours, with obvious interstitial bleeding and a large number of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s. At 24 hours, the glomeruli were ischemic and shrunk, losing their normal morphology;the glomerular-capsular space was enlarged, the exud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increased, and the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were swollen. The renal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t 8 hours and 16 hours were significantly mild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renal injury score, the renal injury gradually worsened over time (P P P P > 0.05). 3) Serum IL-1β and IL-18 were detected by ELISA, and they began to increase at 8 h (P P P > 0.05). This is similar to the WB results. Conclusion: Sini Decoction may improve renal function in SD rats with sepsis acute kidney injury by mediating NLRP3-Caspase-1-IL-1β/IL-18 signaling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 NLRP3-Caspase-1-il-1β/il-18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血清TNF-α、IL-1β、IL-6、PGE_(2)、cAMP和脑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迪 王清 +2 位作者 张殿文 李伟 李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构建大鼠发热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阳性组(阿司匹林,0.1 g/kg),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160、80、40 mg/kg),连续给药3 d,测定各组大鼠肛温的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_(2)(PGE_(2))与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F-κB p65(核转录因子-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高剂量组有显著解热效果(P<0.01),黄芩苷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PGE 2和cAM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多,黄芩苷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脑组织NF-κB p65表达(P<0.05)。结论:黄芩苷可显著性降低干酵母引起的体温升高,解热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IL-6、PGE_(2)与cAMP的分泌和减少脑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发热 解热作用 TNF-α il-1β il-6 PGE_(2) CAMP NF-κB p65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7、IL-1β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心怡 姬慧杰 +3 位作者 石李 沈乎醒 余江毅 董莹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08,共7页
目的观察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二冬消渴方疗效机制。方法纳入江苏省中医院阴虚热盛证2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目的观察二冬消渴方治疗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二冬消渴方疗效机制。方法纳入江苏省中医院阴虚热盛证2型糖尿病性干眼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予基本降糖方案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外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二冬消渴方,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估中医临床疗效,检测血糖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血糖(PBG)、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眼表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SchirmerⅠ试验(SⅠT)]及炎症相关指标(IL-17、IL-1β)的变化情况,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SⅠT和BUT均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FL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血清IL-17、IL-1β均显著下降(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糖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二冬消渴方可改善糖尿病性干眼患者SⅠT、BUT、FL及眼部症状,有效治疗糖尿病干眼,减轻眼表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17、IL-1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糖尿病 二冬消渴方 炎症 il-17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治疗炎症坏死期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及对创面渗出液中TGF-β1、IL-1β、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文霞 姚彬 +6 位作者 姜文慧 苏秀海 高娟娟 王猛 刘爱茹 何青敏 李秀贞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98,共5页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复方熏蒸治疗炎症坏死期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创面渗出液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白细胞介素(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9、基质金属蛋白...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复方熏蒸治疗炎症坏死期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创面渗出液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白细胞介素(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96例炎症坏死期DFU患者,采取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笔者自拟中药复方(由大黄、土茯苓、毛冬青、金银花、黄芪、败酱草、连翘、苦参等十六味中药组成)熏蒸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评估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14 d后创面面积、创面中医证候积分及创面渗出液中TGF-β1、IL-1β、MMP-9和TIMP-1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疾病总有效率和创面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1.7%(44/48)、85.4%(41/48),均较对照组[75.0%(36/48)、66.7%(32/48)]显著提高(P<0.0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创面面积均逐渐缩小(P<0.05),创面中医证候积分均逐渐降低(P<0.05);但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7、14 d后创面面积均显著更小(P<0.05),创面中医证候积分则均显著更低(P<0.0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创面渗出液中TGF-β1、TIMP-1浓度均逐渐升高(P<0.05),IL-1β、MMP-9含量则均逐渐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7、14 d后创面渗出液中TGF-β1、TIMP-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IL-1β、MMP-9水平则均较对照组同期显著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且轻微。结论 自拟中药复方熏蒸治疗炎症坏死期DFU的整体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患者创面局部症状,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进一步上调创面渗出液中TGF-β1、TIMP-1表达水平及下调IL-1β、MMP-9表达水平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中药熏蒸 创面渗出液 TGF-Β1 il-1β MMP-9 TIM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眠安方对抑郁症睡眠障碍大鼠血清IL-6、IL-1β、TNF-α及海马组织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艳丽 孙玉信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6期1139-1144,共6页
目的观察眠安方对抑郁症睡眠障碍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目的观察眠安方对抑郁症睡眠障碍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雌性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眠安方组、黛力新组、空白组,每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采用孤养结合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加快速动眼相睡眠剥夺方法,建立大鼠抑郁症睡眠障碍(Sleep deprivation depression,SDD)模型。采用体质量观察、糖水偏爱实验、旷场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F-α的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结果行为学测定:造模前各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实验得分均无差异(P>0.05);造模及给药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眠安方组、黛力新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实验得分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眠安方组、黛力新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实验得分均升高(P<0.05)。ELISA法检测结果:大鼠血清IL-6、IL-1β及TNF-α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眠安方组、黛力新组均显著降低(P<0.01);与眠安方组比较,黛力新组大鼠血清IL-6、IL-1β的含量组间无差异、TNF-α的含量降低(P<0.05)。WB法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眠安方组、黛力新组海马BDN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眠安方组比较,黛力新组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眠安方可改善SDD模型大鼠的抑郁行为和睡眠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6、IL-1β及TNF-α的含量,上调海马组织BDNF蛋白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眠安方 抑郁症睡眠障碍 il-6 il-1β TNF-α BD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NLRP3、Caspase-1、IL-1β的关系研究
14
作者 陈佩佩 朱晓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72-277,共6页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评估NLRP3、Caspase-1、IL-1β在SLE患者中医辨证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评估NLRP3、Caspase-1、IL-1β在SLE患者中医辨证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于2020年10月至2024年3月就诊于临海市中医院的SLE患者110例(SLE组)及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受检者的血清NLRP3、Caspase-1、IL-1β水平,同时分析NLRP3、Caspase-1、IL-1β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统计110例SLE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探讨SLE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NLRP3、Caspase-1、IL-1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SLE组患者的血清NLRP3、Caspase-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IL-1β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SLEDAI评分与NLRP3、Caspase-1均呈负相关(r=-0.854、-0.599,P<0.01);SLEDAI评分与IL-1β呈正相关(r=0.584,P<0.01)。(2)110例SLE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热毒炽盛证(33.64%)>脾肾阳虚证(25.45%)>阴虚内热证(24.55%)>肝肾阴虚证(16.36%)。(3)SLE患者血清NLRP3、Caspase-1水平从低到高的中医证型依次为热毒炽盛证<阴虚内热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IL-1β水平从高到低的中医证型依次为热毒炽盛证>阴虚内热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LRP3、Caspase-1水平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虚内热证、热毒炽盛证呈负相关(P<0.05或P<0.01);血清IL-1β水平与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虚内热证、热毒炽盛证呈正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NLRP3、Caspase-1水平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性,血清IL-1β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性;SLE患者中医证型与NLRP3、Caspase-1、IL-1β存在一定相关性,NLRP3、Caspase-1、IL-1β有可能成为SLE中医辨证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证型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半胱氨酸蛋白酶1 白细胞介素
原文传递
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
15
作者 朱永朝 李莉 +5 位作者 王拯 谭希鹏 陶金 丁璐 董辉 叶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确定间充质干细胞属性;20 ng/mL IL-1β处理hUC-MSC 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阳性细胞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20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佛波酯(PMA)诱导THP-1巨噬细胞活化,并与IL-1β处理感染CD200过表达慢病毒的hUC-MS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和CD206阳性细胞比例;IL-1β联合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hUC-MSC,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分子与CD200的表达。结果IL-1β显著下调hUC-MSC CD200蛋白表达与CD200阳性细胞率;过表达CD200显著上调hUC-MSC CD200表达,且CD200过表达hUC-MSC提高巨噬细胞CD206阳性细胞比率;IL-1β激活hUC-MSC的ERK1/2信号通路,PD98059上调IL-1β处理后hUC-MSC中CD200的蛋白表达。结论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CD200的表达,进而抑制hUC-MSC对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il-1β)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CD200 巨噬细胞极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唑酮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伴发失眠的疗效及对多导睡眠图、血清肽类神经递质、IL-1β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张晓娟 刘松涛 +5 位作者 韩荦杰 贺英 许珊珊 刘海港 张莉 张顺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60-763,818,共5页
目的 观察曲唑酮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伴发失眠的疗效及对多导睡眠图、血清肽类神经递质、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抑郁症伴发失眠症状患者3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均分为对照组(马来酸氟伏沙明治疗)和观察组(盐... 目的 观察曲唑酮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伴发失眠的疗效及对多导睡眠图、血清肽类神经递质、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抑郁症伴发失眠症状患者3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均分为对照组(马来酸氟伏沙明治疗)和观察组(盐酸曲唑酮联合马来酸氟伏沙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健康调查量表36项(SF-36)评分以及多导睡眠图参数、血清神经肽Y(NPY)、P物质(SP)、IL-1β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AMD-17、PSQI总分、SP、IL-1β水平降低(P<0.05),SF-36总分、NPY水平升高(P<0.05);总睡眠时间、快速眼动-睡眠时间、慢波睡眠时间延长(P<0.05),觉醒次数减少(P<0.05),睡眠效率提高(P<0.05),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缩短(P<0.05),且以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曲唑酮联合氟伏沙明对抑郁症伴发失眠症状患者的抑郁症状、睡眠进程及结构均有明显改善效果,可有效提高总体疗效,并能良性调节血清相关肽类神经递质及IL-1β水平,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失眠 曲唑酮 氟伏沙明 多导睡眠图 肽类神经递质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西汀联合补阳还五汤对慢性脑缺血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IL-1β、TNF-α、BDNF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王刚 仲茂华 +4 位作者 祁林洁 周莹 张翔云 薛茜 翟秀珍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6-488,共3页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IL-1β、TNF-α、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慢性脑缺血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脑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IL-1β、TNF-α、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8例慢性脑缺血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注射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oCA量表评分及血清IL-1β、TNF-α、BDNF水平。结果:治疗中脱落2例,最终收集到对照组27例,观察组29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MoCA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B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可改善慢性脑缺血患者认知功能,降低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提高血清BDN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西汀 补阳还五汤 慢性脑缺血 认知功能 il-1β TNF-Α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胃汤含药血清调控NLRP3-Caspase-1-IL-1β信号轴促进MC细胞焦亡机制研究
18
作者 韦维 陈丽 +4 位作者 谭程匀 蒋婳影 卜磊 甘秀凤 刘熙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4,I0007,共7页
目的探究安胃汤含药血清对MC(MNNG诱导GES-1恶性转化)细胞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及细胞焦亡的影响,揭示安胃汤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作用机制。方法将MC细胞分为空白组、安胃汤组、安胃汤+... 目的探究安胃汤含药血清对MC(MNNG诱导GES-1恶性转化)细胞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及细胞焦亡的影响,揭示安胃汤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作用机制。方法将MC细胞分为空白组、安胃汤组、安胃汤+Z-YVVD-FMK(阻断剂)组、Z-YVVD-FMK(阻断剂)组4组;CCK8分别检测12 h、24 h、48 h时间点细胞增殖情况,确定最佳检测时间点及含药血清比例;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及胞核形态;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Real-time PCR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NACHT-LRR-PYD-containing proteins 3 inflammasome,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requiring aspartate protease-1,Caspase-1)、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IL-18、IL-1β基因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NLRP3、Caspase-1、GSDMD蛋白的表达。结果选用48 h时间点、10%含药血清比例加入后续实验;与其余3组比较,安胃汤组LDH活性增高(P<0.01);给药组AO-EB染色均可见胞膜肿胀变形以及细胞核形态改变;ELISA结果提示:与空白组比较,安胃汤组IL-18、IL-1β均见升高(P<0.01),Z-YVVD-FMK组IL-18、IL-1β均见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eal-time PCR检测提示:与空白组比较,安胃汤组NLRP3 mRNA、Caspase-1 mRNA、GSDMD mRNA、IL-18 mRNA、IL-1βmRNA表达水平均见升高(P<0.01,P<0.05),Z-YVVD-FMK组GSDMD mRNA、IL-18 mRNA、IL-1βmRNA表达水平均见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blot结果提示:与空白组比较,安胃汤组NLRP3/Actin、GSDMD/Actin表达上升(P<0.01),Z-YVVD-FMK组Caspase-1/Actin表达量减少(P<0.01)。结论安胃汤抗CAG可能与其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IL-1β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胃黏膜细胞焦亡逆转CAG病理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胃汤 MC细胞 NLRP3-Caspase-1-il-1β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IL-1β、IL-8和临床因素对儿童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预测价值研究
19
作者 周超 王慧琳 +1 位作者 陈学军 金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23-1029,共7页
目的探讨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的儿童肿瘤患者临床因素和炎症指标对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的影响并评估其预测价值,为肿瘤患儿由非免疫因素导致PTR发... 目的探讨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的儿童肿瘤患者临床因素和炎症指标对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的影响并评估其预测价值,为肿瘤患儿由非免疫因素导致PTR发生的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和为患儿合理有效的输注血小板提供临床指导价值。方法以来自2022年11月至2024年2月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CIT儿童肿瘤患者共60名为研究对象,分为血小板输注无效组(PTR)和血小板输注有效组(Non-PTR)(各30名),收集其临床资料和血小板(Plt)输注前的实验室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PTR发生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影响因素在PTR的预测价值中进行分析。结果PTR组血浆IL-1β浓度显著高于Non-PTR组[67.43 pg/mL(29.38,222.40)vs 36.38 pg/mL(17.27,68.06);P<0.05];PTR组血浆IL-8浓度显著高于Non-PTR组[60.97 pg/mL(39.07,112.00)vs 25.23 pg/mL(5.00,71.38);P<0.01];PTR组起始化疗至Plt输注间隔天数显著高于Non-PTR组[9.5 d(8.0,12.0)vs 12.0 d(9.8,13.2);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中,IL-8浓度(OR=1.05,P<0.05)对PTR发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血浆IL-1β浓度[Cut-off值:64.88 pg/mL;AUC:0.653(95%CI:0.511~0.796)]、血浆IL-8浓度[Cut-off值:33.33 pg/mL;AUC:0.754(95%CI:0.631~-0.878)]和起始化疗至Plt输注间隔天数[Cut-off值:11.5 d;AUC:0.669(95%CI:0.529~0.810)]对PTR的预测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IL-8浓度是PT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IL-1β、IL-8浓度和起始化疗至Plt输注间隔天数对PTR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 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il-1β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蛰虫丸调节IL-1β/NF-κB/NLRP3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炎性损伤的影响
20
作者 汪云鑫 苏乙花 顾民华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15-321,共7页
目的 探讨大黄蛰虫丸调节IL-1β/NF-κB/NLRP3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主动脉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S)、模型组、地奥心血康干预组(阳性组)及大黄蛰虫丸干预组(大黄蛰虫丸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 目的 探讨大黄蛰虫丸调节IL-1β/NF-κB/NLRP3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主动脉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S)、模型组、地奥心血康干预组(阳性组)及大黄蛰虫丸干预组(大黄蛰虫丸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余下3组小鼠均构建AS模型。应用油红染色对主动脉病理切片情况进行观察,采用EILSA法检测血清脂质水平[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炎症指标(IL-6、IL-1β、TNF-α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Th17/Treg细胞水平进行检测,并通过RT-q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IL-1β/NF-κB/NLRP3信号通路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AI指数。结果 除NC组大鼠以外,其他各组大鼠动脉组织中均出现内膜增厚、斑块沉积和不连续、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等现象;其中模型组动脉组织损伤现象最为显著,阳性组和大黄蛰虫丸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动脉组织结构情况与NC组相近。模型组血清TC[(9.82±1.46)mmol/L]、TG[(9.82±1.46)mmol/L]、LDL-C[(2.93±0.22)mmol/L]、IL-6[(97.65±9.11)ng/L]、TNF-α[(93.21±11.17)ng/L]水平及外周血Th17[(3.56±0.34)%]、Treg细胞[(4.41±0.38)%]水平高于NC组[分别为(3.71±0.57)mmol/L、(6.47±0.92)mmol/L、(0.94±0.15)mmol/L、(16.52±2.76)ng/L、(5.45±0.84)ng/L、(1.83±0.16)%、(7.72±0.73)%](均P<0.05),HDL-C水平[(2.92±0.31)mmol/L]低于NC组[(0.95±0.08)mmol/L](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黄蜇虫丸组和阳性组血清TC[分别为(3.92±0.72)mmol/L、(3.71±0.65)mmol/L]、TG[分别为(6.71±0.83)mmol/L、(6.83±0.72)mmol/L]、LDL-C[分别为(1.15±0.11)mmol/L、(1.11±0.13)mmol/L]、IL-6[分别为(19.83±2.55)ng/L、(18.51±3.72)ng/L]、TNF-α[分别为(17.08±1.72)ng/L、(15.92±1.56)ng/L]水平及外周血Th17[分别为(2.11±0.25)%、(2.06±0.22)%]、Treg细胞[分别为(7.45±0.76)%、(7.31±0.72)%]水平偏低,HDL-C偏高[分别为(2.18±0.72)mmol/L、(2.23±0.61)mmol/L],趋近于NC组(均P<0.05)。与NC组AI指数(0.35±0.08)比较,模型组、阳性组和大黄蛰虫丸组(分别为9.71±2.04、1.21±0.15、0.83±0.17)均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阳性组和大黄蛰虫丸组AI指数低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大鼠的IL-6、TNF-α水平和外周血IL-1β、NF-κB、NLRP3 mRNA和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均较NC组、阳性组和大黄蛰虫组明显偏高(均P<0.05)。结论 大黄蛰虫丸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的炎性损伤可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IL-1β/NF-κB/NLRP3信号通路来实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蛰虫丸 动脉粥样硬化 il-1β/NF-κB/NLRP3信号通路 主动脉 炎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