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5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arly Chest HRCT Findings and Dynamic Imaging Analysis of COVID-19 in Qinghai Province
1
作者 Yingfang Yu Yang Li Lingyun Guo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5年第2期160-166,共7页
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early high-resolution CT(HRCT)manifestations and dynamic imaging change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in Qinghai Province.A total of 24 nucleic acid-positive COVID-19 patients a... 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early high-resolution CT(HRCT)manifestations and dynamic imaging change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in Qinghai Province.A total of 24 nucleic acid-positive COVID-19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20 and November 2021 were included.All patients underwent HRCT examinations,and lesion characteristics—including number,distribution,morphology,and surrounding involvement were analyzed.Among the 24 patients,systemic and respiratory circulatory symptoms were more common than other symptoms(P<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ung lobes,relative positions,quantity,size,and density of lesions across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disease course(P>0.05).Within the same disease stage,lesions were primarily located in the lower lobes of both lungs,the peripheral lung fields,and a combination of peripheral and central regions,with single and multiple lesions being the most common.Lesion morphology varied significantly across disease stages(P<0.05),including differences between patchy and striped lesions,striped and massive lesions(P<0.05),and patchy and massive lesions(P<0.05).The incidence of striped lesions was higher in the progressive and recovery stages than in the early stage,showing an upward trend.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leural thickening,pleural effusion,mediastinal lymph node enlargement,or pericardial effusion across different disease stages(P>0.05).Common HRCT signs observed at all stages included air bronchograms,paving stone patterns,halo signs,subpleural lines,and grid-like patterns.The main patterns of lesion progression were an increase in lesion size(16/24,66.67%),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lesions(17/24,70.83%),changes in lesion density(20/24,80.33%),and localized lesion increase and partial absorption(6/24,25.00%).In conclusion,the HRCT manifestations and evolution of lung lesions in COVID-19 patients are complex and varied,with a progressive increase in striped lesions potentially serving as a characteristic imaging feature of th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VIRUS PNEUMONIA Chest hrct Ima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后的抗MDA5抗体阳性IIMs患者肺部HRCT定量指标与临床研究
2
作者 张明霞 李玲 +6 位作者 高兰 王玉华 孙莹 孙磊 霍萌 张春燕 王仁贵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3期351-358,共8页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预后的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特发性炎性肌病(IIMs)患者的肺部HRCT定量指标与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9例MDA5抗体阳性IIMs患者的临床...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预后的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特发性炎性肌病(IIMs)患者的肺部HRCT定量指标与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9例MDA5抗体阳性IIM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数据,将患者按预后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14例)及预后不良(插管或死亡)组(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间质性肺病(ILD)类型及CT量化指标。结果:预后良好及不良组患者在性别、癌胚抗原、血氧饱和度、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组出现呼吸系统异常改变的比例更高。在ILD类型方面,预后不良组患者以急性间质性肺炎(AIP)样病变为主、预后良好组患者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样病变为主,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预后不良组半定量评分更高,全肺病灶体积更高且全肺病灶占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氧饱和度、单核细胞百分比与半定量评分、全肺病灶体积及全肺病灶占比呈负相关,癌胚抗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与半定量评分、全肺病灶体积及全肺病灶占比呈正相关。结论:不同预后的MDA5抗体阳性IIMs患者的肺部HRCT定量指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有差异,为临床诊疗提供了相应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ct 特发性炎性肌病 IIMS 抗MDA5抗体 I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骨HRCT及MRI在SNHL患儿人工耳蜗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3
作者 余杨红 黄伟 +3 位作者 袁蔡晖 黄子栋 陶钧 吴主强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634-637,共4页
目的比较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儿术前颞骨HRCT和MRI内耳成像的影像学表现及两种检查方式对SNHL的检出率,以寻求最佳的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双侧(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并同时进行颞骨HRCT和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内耳... 目的比较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儿术前颞骨HRCT和MRI内耳成像的影像学表现及两种检查方式对SNHL的检出率,以寻求最佳的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双侧(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并同时进行颞骨HRCT和MR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内耳畸形的检出率。结果64例患儿共114耳听力异常,检出内耳畸形24例,33耳内耳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耳蜗畸形24耳,前庭畸形6耳,半规管畸形4耳,内听道畸形7耳,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19耳,耳蜗神经孔畸形及耳蜗畸形分别为5耳和18耳。颞骨HRCT与MRI对内耳畸形检出率高,在对耳蜗、前庭、半规管、内听道及前庭导水管、耳蜗神经孔畸形的检出率上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耳蜗神经畸形的检出上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43,P<0.05),此畸形检出主要依赖MRI。结论颞骨HRCT及MRI内耳畸形检出率均较高,但MRI检查可有效了解患儿内耳膜迷路和蜗神经可靠详细的解剖信息,对内耳畸形进行分类诊断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进行CI植入绝对禁忌证的排除,这两种检查方法相互补充、必不可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人工耳蜗 hr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稳定期HRCT表型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
4
作者 祁佩红 梁家绪 +2 位作者 李四保 樊佳 杨新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50-0054,共5页
探讨COPD稳定期高分辨CT(HRCT)表型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与胞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86例COPD稳定期患者,其中男62例,女24例,年龄45岁~91岁,均行HRCT检查、肺功能检查,并测定血清中IL-6的水平。记录患者... 探讨COPD稳定期高分辨CT(HRCT)表型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与胞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86例COPD稳定期患者,其中男62例,女24例,年龄45岁~91岁,均行HRCT检查、肺功能检查,并测定血清中IL-6的水平。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并根据HRCT表现将患者分为3种表型。结果 患者HRCT表型分类:A型35例,E型25例,M型36例。不同HRCT表型之间患者BMI、FVC、FEV1、FEV1/FVC、FEV1%预计值有显著差异(P<0.05);COPD患者不同HRCT表型间,M型患者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A型和E型。HRCT肺气肿定量中EI与FVC、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r<0,P<0.05);TEV与FVC、FEV1、FEV/FVC、FEV1%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r<0,P<0.05);TLV与FVC、FEV1/FVC、FEV1%预计值呈显著负相关(r<0,P<0.05)。结论 COPD稳定期HRCT表型与肺功能参数、血清IL-6存在明显相关性,HRCT可作为一种评价COPD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hrct表型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多肌炎相关间质性肺病不同HRCT模式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5
作者 饶天宇 钱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40-0043,共4页
探讨皮肌炎/多肌炎相关间质性肺病(DM/PM-ILD)不同HRCT模式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23年7月住院治疗的DM/PM-ILD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由影像学专家根据胸部高分辨率CT对ILD进行分型。将入选患者分为NSIP组、... 探讨皮肌炎/多肌炎相关间质性肺病(DM/PM-ILD)不同HRCT模式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23年7月住院治疗的DM/PM-ILD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由影像学专家根据胸部高分辨率CT对ILD进行分型。将入选患者分为NSIP组、UIP组和NSIP/OP(NSIP合并OP)组,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3组间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共纳入158例DM/PM-ILD患者,其中NSIP组77例, UIP组60例,NSIP/OP组17例,U-ILD组4例;对三组生存情况进行比较,其中NSIP组死亡率为14.3%,UIP组死亡率为5%,NSIP/OP组死亡率最高35.3%(P=0.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1年生存率NSIP组为 91.7%,UIP组为94.4%,NSIP/OP组仅为58.3%(X2=15.72, P<0.001)。结论 NSIP/OP患者生存率低,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ct模式 皮肌炎/多肌炎相关间质性肺病 NSIP/OP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CT鉴别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价值
6
作者 王小平 赵会玲 敖文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3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HRCT鉴别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价值。方法:以68例SPN患者为对象,均接受HRCT检查,分析HRCT检查鉴别SPN性质的价值。结果:良性组瘤-肺界面光洁、毛刺征、棘突凸起、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洞、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占比低于对... 目的:探讨HRCT鉴别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价值。方法:以68例SPN患者为对象,均接受HRCT检查,分析HRCT检查鉴别SPN性质的价值。结果:良性组瘤-肺界面光洁、毛刺征、棘突凸起、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洞、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良性组分叶征象>3、棘突凸起数>5、毛刺数>3占比低于恶性组,最长毛刺长度高于恶性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叶(OR=0.147)、棘突凸起(OR=0.212)、毛刺征(OR=0.156)、胸膜凹陷(OR=0.226)、空气支气管征(OR=0.128)、空洞(OR=16.407)、钙化(OR=28.197)为SPN恶性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HRCT诊断SPN良恶性的AUC、灵敏度、特异度、Youden分别为0.994(95%CI:0.936-0.999)、90.48%、100.00%、0.905。结论:SPN的HRCT影像学特征对于其性质的鉴别意义重大,影像学特征定量分析可准确诊断恶性S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ct 鉴别 孤立性肺结节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联合HRCT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效果
7
作者 冯宏升 李腾飞 +4 位作者 张蕊 石翔 王朝栋 党国际 张慧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241-2243,共3页
目的:分析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2–Deoxy–2–fluoro–D-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联合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对原发性肺... 目的:分析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2–Deoxy–2–fluoro–D-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联合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2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原发性肺癌的金标准。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及HRCT检测。计算对比18F-FDG PET/CT检测、HRCT检测对原发性肺癌检出率。分析18F-FDG PET/CT检测、HRCT检测单独及联合诊断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经整理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22例患者确诊91例为原发性肺癌,31例为肺部良性病变。18F-FDG PET/CT诊断结果显示原发性恶性病灶76例,HRCT扫描原发性恶性病灶73例。18F-FDG PET/CT诊断原发性肺癌的灵敏度为82.89%(63/76)、特异度为39.13%(18/46)、阳性预测值为69.23%(63/91)、阴性预测值为58.06%(18/31)。HRCT诊断原发性肺癌的灵敏度为79.45%(58/73)、特异度为32.65%(16/49)、阳性预测值为63.73%(58/91)、阴性预测值为51.61%(16/31)。18F-FDG PET/CT与HRCT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9.41%(76/85)、特异度为59.45%(22/37)、阳性预测值为83.52%(76/91)、阴性预测值为70.97%(22/31),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两者单独诊断(P<0.05)。原发性肺癌SUVmax值及SUVmax≥2.5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P<0.05)。结论:18F-FDG PET/CT、HRCT联合检查能提升对原发性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联合检测 hrct 原发性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HRCT术语含义辨释 被引量:8
8
作者 施子廷 潘纪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34-737,共4页
关键词 肺部高分辨CT 术语 低剂量hrct 呼气hrct 腺泡 二次肺小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胸部扫描中HRCT图像的处理 被引量:1
9
作者 柳澄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7-37,共1页
在过去的非多层螺旋CT扫描中,胸部常规扫描后,常常在重点区域内再行薄层的HRCT扫描,以获得高分辨力图像观察肺间质改变及分析微小病灶的特征。进入MSCT时代后,由于每一次扫描,无论选择的扫描层厚是多少,所获得的原始数据已经包括... 在过去的非多层螺旋CT扫描中,胸部常规扫描后,常常在重点区域内再行薄层的HRCT扫描,以获得高分辨力图像观察肺间质改变及分析微小病灶的特征。进入MSCT时代后,由于每一次扫描,无论选择的扫描层厚是多少,所获得的原始数据已经包括毫米或者亚毫米级图像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ct图像 胸部扫描 MSCT 多层螺旋CT扫描 hrct扫描 原始数据 肺间质改变 常规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孤立性小结节的HRCT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甫庚 陈起航 +2 位作者 周诚 于经嬴 潘纪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0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 回顾分析 95例直径≤ 2cm的肺孤立性小结节的HRCT表现 ,以评价HRCT在肺孤立性小结节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95例直径≤ 2cm的孤立性小结节常规CT扫描后结节处加扫 3~ 5层HRCT。对不同病变结节的边缘、形态及内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 95例直径≤ 2cm的肺孤立性小结节的HRCT表现 ,以评价HRCT在肺孤立性小结节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95例直径≤ 2cm的孤立性小结节常规CT扫描后结节处加扫 3~ 5层HRCT。对不同病变结节的边缘、形态及内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RCT显示结节边缘有切迹或分叶状 ,毛刺影及偏心小针尖状钙化更倾向于肺癌诊断 ,无一种HRCT征象是小肺癌结节所特有的。结节内发现脂肪是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 ,小结节内含液性密度提示是肺脓肿的可能。胸膜皱缩征对鉴别肺癌或结核瘤无帮助。结论 HRCT对肺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孤立性小结节 hrct X线计算机 诊断 S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型肺错构瘤的HR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伍建林 王园园 +3 位作者 苗延巍 李巍 沈慧聪 吴景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错构瘤的HRCT特征及其病理基础,以期提高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错构瘤的HRCT及其病理表现。结果:所有肺错构瘤均单发,右肺14例,左肺11例;24例...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错构瘤的HRCT特征及其病理基础,以期提高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2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错构瘤的HRCT及其病理表现。结果:所有肺错构瘤均单发,右肺14例,左肺11例;24例病灶贴近胸膜(96%),距胸膜平均距离为0.64cm。余1例距胸壁为4.4cm。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锐利,12例见分叶征(48%),7例见一条血管影进入病灶(28%)。HRCT显示4例含脂肪成分(16%),9例有钙化(36%)(其中4例为爆玉米花样钙化)。术前HRCT诊断正确者16例(64%)。病理上所有病灶均有完整的纤维包膜,23例(92%)见软骨、腺体、平滑肌和纤维结缔组织等结构,11例(44%)见不同程度的脂肪成分,8例(32%)见不同程度的钙化。结论:周围型肺错构瘤的HRCT表现有一定特征,病灶边缘清楚,内含脂肪和钙化有助于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错构瘤 CT hrct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煤工尘肺HRCT分期及肺功能异常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绍权 吕富荣 +1 位作者 夏露花 罗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715-2717,272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煤工尘肺高分辨率CT(HRCT)分期和分析肺功能异常指标,为早期尘肺病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无吸烟、肺炎、肺结核、肺癌、肺部手术史的早期煤尘肺患者共33例,分别行最大吸气时胸部CT容积扫描、高千伏胸片和肺功能检查。... 目的探讨早期煤工尘肺高分辨率CT(HRCT)分期和分析肺功能异常指标,为早期尘肺病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无吸烟、肺炎、肺结核、肺癌、肺部手术史的早期煤尘肺患者共33例,分别行最大吸气时胸部CT容积扫描、高千伏胸片和肺功能检查。参照高千伏胸片尘肺分期方法行早期煤尘肺病HRCT分期,分析不同HRCT分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各参数(FVC、FEV1、FEV1/FVC、MMEF、PEF、FEF75、FEF50、FEF25、TLC、RV、RV/TLC、DLco、KCO)异常。结果胸HRCT更准确地显示早期煤尘肺小阴影形态、大小和密集度。肺功能小气道功能指标(MMEF、PEF、FEF75、FEF50、FEF25)在不同HRCT分期早期煤尘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HRCT更早、更准确地发现和验证早期煤工尘肺,吸入煤尘颗粒可引起肺功能小气道通气流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肺功能 hr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阳活动性肺结核患者HRCT评分与细菌学及免疫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彭程 杨倩婷 +7 位作者 陆普选 陈心春 廖明凤 李国葆 杨桂林 邓莹莹 朱文科 周伯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9年第2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HRCT评分标准在诊断活动性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痰涂阳性肺结核患者,进行HRCT检查和评分,每侧肺组织划分为为三个区域,分别对各类型CT征象所累及范围进行评分;分析评分结果与痰细菌学检查结果和外周血结核菌特异性IFN... 目的探讨HRCT评分标准在诊断活动性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痰涂阳性肺结核患者,进行HRCT检查和评分,每侧肺组织划分为为三个区域,分别对各类型CT征象所累及范围进行评分;分析评分结果与痰细菌学检查结果和外周血结核菌特异性IFN-γ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结核菌涂片结果分为4组,其中,AFB(+)12例、AFB(++)11例、AFB(+++)10例、AFB(++++)9例,相关性分析显示(1)HRCT总评分与痰阳性分级有正相关性(r=0.9661P<0.0001);(2)HRCT总评分与结核菌抗原ESAT6、P4-6、P8.10特异性IFN-γ释放水平均呈正相关(r=0.4805,P=0.0017,r=0.4451,P=0.0083,r=0.4211,P=0.0131)。结论以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复杂的CT征象的范围为基础的HRCT评分标准与细菌学及免疫学均呈正相关,表明该HRCT评分标准对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判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hrct 抗酸杆菌染色 Γ干扰素 ELISP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HR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而周 夏丽天 +1 位作者 刘雅洁 陈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分析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 ,HR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对 5 80例胸部肿瘤中放射性肺炎的 86例行HRCT检查 ,观察其征象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总结 7种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将HRCT表现分为4种类型 :片状渗出型... 目的 :分析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 ,HR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对 5 80例胸部肿瘤中放射性肺炎的 86例行HRCT检查 ,观察其征象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总结 7种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将HRCT表现分为4种类型 :片状渗出型。补丁实变型。含气不全型和浓密纤维化型。同时探讨了与预后。结论 :阐述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HRCT对胸部肿瘤患者与各型放射性肺炎预后的关系。正确使用肺组织的放射剂量 ,定期HRCT检查对放射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影响因素 hrct 预后 放射剂量 早期诊断 胸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实变型细支气管肺泡癌HRCT随访观察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振光 张传玉 +4 位作者 杨学东 杨祖文 殷泽富 路晓东 赵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 探讨弥漫实变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DCBAC)的HRCT特征和动态变化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7例DCBAC的CT和HRCT表现 ,3例行 3~ 4次CT随访观察。分别记录病变范围、形态表现、动态变化。结果 叶、段型肺实变 7例 ,伴... 目的 探讨弥漫实变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DCBAC)的HRCT特征和动态变化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7例DCBAC的CT和HRCT表现 ,3例行 3~ 4次CT随访观察。分别记录病变范围、形态表现、动态变化。结果 叶、段型肺实变 7例 ,伴“枯树枝征”4例 ,“蜂窝征”4例 ,叶间裂膨隆 5例 ,磨玻璃密度影 6例和腺泡结节 7例。动态变化 :肺实变范围扩大 ,原为腺泡结节和 /或磨玻璃密度影的区域发展为肺实变。结论 多发的叶、段实变伴“蜂窝征”、叶间裂膨隆和远离实变区的腺泡结节和磨玻璃密度影是DCBAC的特征性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实变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hrct 随访观察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肺功能研究及HRCT在肺间质疾病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春谦 刘白鹭 +3 位作者 舒圣捷 王海波 张黎黎 张海涛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3期394-396,共3页
目的评价高分辨力CT(HRCT)对肺间质性疾病诊断的作用,并探讨MS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PFT)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临床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为病例组,对照组为22例CT胸部体检且肺功能正常者,对比两者间各种指标的差异。同时... 目的评价高分辨力CT(HRCT)对肺间质性疾病诊断的作用,并探讨MSCT肺容积指标与肺功能(PFT)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临床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为病例组,对照组为22例CT胸部体检且肺功能正常者,对比两者间各种指标的差异。同时观察所有对象肺HRCT的细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HRCT易于发现肺部间质性病变的网状阴影、小结节阴影、磨玻璃样阴影、肺气肿和细支气管病变。CT肺容积指标中,最大呼气末容积(Vex)与残气量(RV),最大吸气末容积(Vin)与肺总量(TLC),容积差(Vin-Vex)与用力肺活量(FVC),容积比(Vin/Vex)与残气量及肺总量比(RV/TLC),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91、0.87、0.65、0.65,P<0.01。结论 HRCT对诊断ILD有很高的价值,MSCT肺容积与PFT容积指标有显著相关性,MSCT肺容积指标能用于临床评价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肺部hrct 肺容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CT扫描结合MS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常娜 张成琪 +1 位作者 张显齐 王广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评价HRCT扫描结合MSCT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SPNs)的价值。方法:收集直径小于3cm的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48例,其中周围型肺癌28例,单发转移瘤5例,肺炎性假瘤5例,结核瘤4例,肺血管瘤2例,支气管肺腺瘤2例、肺错构瘤2例。4... 目的:评价HRCT扫描结合MSCT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SPNs)的价值。方法:收集直径小于3cm的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48例,其中周围型肺癌28例,单发转移瘤5例,肺炎性假瘤5例,结核瘤4例,肺血管瘤2例,支气管肺腺瘤2例、肺错构瘤2例。48例患者均先行常规胸部CT扫描,然后对兴趣区行HRCT扫描,然后行胸部动态增强扫描,并测量其CT值增强幅度。结果:HRCT扫描结合MS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正确率为90%,HRCT扫描可以更好显示病灶边缘特征及内部结构,动态增强扫描可见肺内恶性结节大多均匀增强,且增强CT值大于20HU,平均增强CT值为35HU。良性结节多周边增强,且增强CT值小于10HU。结论:根据SPNs的HRCT基本形态特征,并结合MSCT动态增强扫描强化特征有助于肺内孤立性结节的定性诊断,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内孤立性结节 动态增强扫描 hr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HRCT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杨本涛 汪卫中 +5 位作者 王振常 鲜军舫 刘中林 梁熙虹 田其昌 兰宝森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35-839,共5页
目的 探讨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HRCT表现 ,评价HRC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 16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HRCT扫描图像。结果 颞骨单侧发病 10例 ,双侧发病 6例。HRCT示受累颞骨弥漫性膨大 ,骨皮质变薄。根据病... 目的 探讨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HRCT表现 ,评价HRC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 16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HRCT扫描图像。结果 颞骨单侧发病 10例 ,双侧发病 6例。HRCT示受累颞骨弥漫性膨大 ,骨皮质变薄。根据病变的密度分为 3种类型 :硬化型 9例 (5 6 .2 5 %) ,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高密度 ;变形性骨炎型 6例 (37.5 %) ,表现为高密度病灶中散在点或片状低密度区 ;囊型 1例 (6 .2 5 %) ,病变明显膨胀 ,表现为多个球形或卵圆形透亮区 ,有薄的骨壳包绕。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导致颞骨的自然腔隙、孔道狭窄 ,如外耳道、鼓室腔、内听道、前庭导水管、耳蜗导水管及面神经乳突段骨管 ;一般不破坏听小骨和内耳骨迷路 ;常见并发症为炎症、胆脂瘤 ,3例 (18.75 %)继发胆脂瘤分别位于外耳道、乳突及上鼓室 乳突窦 ,其中上鼓室 乳突窦胆脂瘤破坏邻近听小骨、上半规管。此外 ,还可引起岩段颈内动脉管、颈静脉孔、茎乳孔和颞下颌关节形态的改变。结论 HRCT可清楚显示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质改变、病变范围及并发症 ,在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hrct 诊断 病理分型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肺病的HRCT表现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华伟 许建荣 +4 位作者 程杰军 沈加林 宋子江 杨咏琰 华小兰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肺部病变HRCT表现的一般特征.材料和方法:分析308例风湿病的肺HRCT图像,观察病变的分布特点、肺与支气管病变的形态特点.结果:风湿性肺病的病变分布主要为周边分布(63.6%)、偏后侧分布(57.8%)及膈上肺底分布(61.4%).本... 目的:探讨风湿性肺部病变HRCT表现的一般特征.材料和方法:分析308例风湿病的肺HRCT图像,观察病变的分布特点、肺与支气管病变的形态特点.结果:风湿性肺病的病变分布主要为周边分布(63.6%)、偏后侧分布(57.8%)及膈上肺底分布(61.4%).本组大多数肺部病变表现为磨玻璃影(68.9%)及线样结构(59.4%),部分病例可伴有网状改变或蜂窝影(32.2%)及界面征(34.1%).风湿病大支气管及小支气管的受累率分别为1.9%和32.5%(X2=96.54,P<0.01).马赛克灌注的检出率在吸气、呼气相扫描上分别为15.3%、25.6%(X2=10.35,P<0.01).结论:风湿性肺病HR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病变分布主要位于周边、偏后侧及膈上区域;肺部病变表现主要为磨玻璃影、线样结构、网状改变或蜂窝影及界面征等;支气管病变主要累及小支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肺病 hrct 影像学表现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活动性肺结核HRCT 7种征象对CT总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翟景南 郑斐群 +2 位作者 陆普选 张明霞 陈心春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5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HRCT7种征象对CT总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对548例曾行HRCT检查的患者进行HRCT评分,每侧肺组织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对各自类型CT征象所累及的范围进行HRCT评分;以HRCT总分为因变量(Y),大结节(X1)、微结节(X2)...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HRCT7种征象对CT总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对548例曾行HRCT检查的患者进行HRCT评分,每侧肺组织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对各自类型CT征象所累及的范围进行HRCT评分;以HRCT总分为因变量(Y),大结节(X1)、微结节(X2)、实变(X3)、磨玻璃影(X4)、空洞(X5)、支气管损伤(X6)、间质损伤(X7)7种征象为自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分析各类型CT征象对HRCT总评分的影响程度。结果当把7种征象均纳入方程式时,复相关系数(R)=0.998、决定系数(R?)=0.996和P值<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模型方程式为:Y=0.098+1.009X1+0.978X2+0.975X3+0.999X4+0.989X5+0.935X6+1.043X7;各系数相对应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23、0.219、0.173、0.152、0.112、0.173和0.171。结论当把7种征象均纳入方程式时,R、R?和P值为最优状态;对HRCT总评分的影响(贡献)程度,大结节为最大,微结节次之,空洞为最小。研究结果为指导临床肺结核的诊疗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hrct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