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安麻线高句丽碑的研究回顾及再思考
1
作者 魏存成 孙颢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13,共12页
集安麻线高句丽碑自2012年发现至今已逾十年,先后发表、出版的相关论著有几十篇(部)。这些论著对碑文释读和解释中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有的问题已达成共识,有的问题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对此研究过程及主要问题、... 集安麻线高句丽碑自2012年发现至今已逾十年,先后发表、出版的相关论著有几十篇(部)。这些论著对碑文释读和解释中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有的问题已达成共识,有的问题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对此研究过程及主要问题、主要观点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同时也介绍了笔者在整理学习中的收获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安麻线高句丽碑 碑文释读 碑文试析 相关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独特丧葬习俗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孙炜冉 苗威 《古代文明》 CSSCI 2015年第3期34-39,112-113,共6页
通过考古发现,可以洞悉高句丽墓葬形制和陪葬习俗,但是对于高句丽葬俗却必须配合文献材料,方能做以全面了解。在《三国史记》的记载中可以看到,高句丽人有着将死者就地安葬于死亡之处的独特习俗,尽管不能确定这种习俗是否延续于整个高... 通过考古发现,可以洞悉高句丽墓葬形制和陪葬习俗,但是对于高句丽葬俗却必须配合文献材料,方能做以全面了解。在《三国史记》的记载中可以看到,高句丽人有着将死者就地安葬于死亡之处的独特习俗,尽管不能确定这种习俗是否延续于整个高句丽历史,但在其前期是的确存在的。此时,高句丽人虽有嫁娶之时"便稍作送终之衣"的"厚葬"传统,但并不代表其人在世之际便开始营建自己的墓冢。高句丽人有停丧传统,实则是在等待自己墓冢的修造,盖因其人是在死亡之地修墓安葬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葬地 葬俗 《三国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区的高句丽山城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禹浪 王文轶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12,共12页
大连地区目前可以确认的高句丽山城共有14座。文章主要介绍了大连地区高句丽山城的地理分布、山城遗址的保存现状,以及对高句丽山城的调查结果,并提出了保护对策,为研究东北地区南部的高句丽山城的分布规律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由于大... 大连地区目前可以确认的高句丽山城共有14座。文章主要介绍了大连地区高句丽山城的地理分布、山城遗址的保存现状,以及对高句丽山城的调查结果,并提出了保护对策,为研究东北地区南部的高句丽山城的分布规律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由于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山城分布表现出沿着半岛两翼黄渤二海形成雁阵之势,大连地区的大黑山山城则是这一雁阵南端的交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高句丽 山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北高句丽山城大遗址群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吕海平 于恩海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332-338,共7页
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东北地区高句丽山城的城邑制度,并对其价值进行了判定。根据高句丽山城遗址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遗产保护理念,提出了高句丽山城"大遗址群"的新概念,为其整体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遗址 大遗址群 高句丽山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高句丽建构建国神话的时代背景与目的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大龙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56,共9页
高句丽建国神话是高句丽早期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神话出现的时代背景、完善时间及目的等做了探讨,认为移植改造神话大致始于朱蒙(邹牟)被诱杀之后,而其完整和完善则是在《好太王碑》撰写成文和《魏书·高... 高句丽建国神话是高句丽早期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神话出现的时代背景、完善时间及目的等做了探讨,认为移植改造神话大致始于朱蒙(邹牟)被诱杀之后,而其完整和完善则是在《好太王碑》撰写成文和《魏书·高句丽传》成书之前。高句丽王室建构神话的目的是为了神化朱蒙(邹牟),以巩固桂娄部的统治地位,但也有意或无意掩盖了高句丽王位由涓奴部转到桂娄部的史实,并为解读高句丽早期历史造成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建国神话 建构背景 建构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口地区的高句丽山城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禹浪 王文轶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1-10,共10页
营口地区目前尚存并且可以确认的高句丽山城遗址有13座,分别为城子沟高丽城山山城、青石岭山城、赤山山城、奋英村山城、鹤羊寺山山城、烟筒山山城、孙家窝堡高力城山山城、白果农场东升山城、田屯村东高力城山山城、田屯村西高力城山... 营口地区目前尚存并且可以确认的高句丽山城遗址有13座,分别为城子沟高丽城山山城、青石岭山城、赤山山城、奋英村山城、鹤羊寺山山城、烟筒山山城、孙家窝堡高力城山山城、白果农场东升山城、田屯村东高力城山山城、田屯村西高力城山山城、海龙川山城、马圈子山山城、茶叶沟村高丽城山山城。这些山城主要分布于大清河、碧流河、沙河、熊岳河流域。目前学术界对营口地区高句丽山城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营口地区现存高句丽山城遗址现状的调研和介绍,以及对相关历史地理问题的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口 高句丽 山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德兴里壁画墓墨书铭记再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军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7,共8页
朝鲜德兴里幽州刺史壁画墓是研究中古东北亚民族关系和政治形势的重要资料,墓壁上记载墓主仕途履历与属僚拜谒场景的墨书题记蕴含非常丰富的历史信息,结合魏晋职官典制和相关史实,足可一探究竟。墓主镇或许出自长乐信都首望冯氏家族,最... 朝鲜德兴里幽州刺史壁画墓是研究中古东北亚民族关系和政治形势的重要资料,墓壁上记载墓主仕途履历与属僚拜谒场景的墨书题记蕴含非常丰富的历史信息,结合魏晋职官典制和相关史实,足可一探究竟。墓主镇或许出自长乐信都首望冯氏家族,最可能于公元396至407年间相继担任辽东太守和幽州刺史,履职跨越后燕和北燕两朝。他在辽东太守任上曾以个人名义接受高句丽小大兄封号,意在协作共管郡中事务。高句丽势力一度抵达辽东,却远未能覆盖幽州全境,故他晋升刺史后主动解除该职。墓主因在魏燕战争中重挫对手,慑于外交压迫无奈徙居异邦,成为政治流亡者。其颠沛流离的一生是十六国动荡纷争的必然结果和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兴里壁画墓 墨书铭记 冯镇 幽州刺史 高句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宋的“东服”秩序与东亚的多边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4-152,共9页
刘宋建构的“东服”秩序,将百济、高句丽、倭国等纳入其中,塑造了东亚的地缘政治结构。刘宋承认高句丽在朝鲜半岛的霸权,但选择由百济承担“方位”之任。百济借刘宋权威清除亲倭势力,配合刘宋的“东服”秩序,此后其国势盛衰与刘宋相伴... 刘宋建构的“东服”秩序,将百济、高句丽、倭国等纳入其中,塑造了东亚的地缘政治结构。刘宋承认高句丽在朝鲜半岛的霸权,但选择由百济承担“方位”之任。百济借刘宋权威清除亲倭势力,配合刘宋的“东服”秩序,此后其国势盛衰与刘宋相伴。高句丽、倭国是“东服”秩序中的不稳定因素。元嘉二十七年(450)宋、魏战争后,高句丽南击新罗、百济,二国被迫结好倭国,倭国地位上升,但倭国转而进犯新罗、威逼百济。孝武帝恢复元嘉时期的“东服”秩序,降低倭王官品、剥夺其都督权限。“东服”秩序的瓦解始于宋失青州后,百济被迫“奉藩”北魏。汉城百济覆灭后,倭国积极经略半岛,并在宋齐易代前夕上表影响南齐的天下构想,成为刘宋“东服”秩序瓦解的最后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宋 天下秩序 东亚 百济 高句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地区的高句丽山城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禹浪 王文轶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7,共7页
丹东地区目前尚存并且可以确认的高句丽山城遗址有9座,分别为凤凰山山城、铅山山城、山城沟山城、高台堡山城、老孤山山城、城顶山山城、东山山城、虎山山城、娘娘庙山城。这些山城主要分布于鸭绿江、浑江和叆河流域。目前有关丹东地区... 丹东地区目前尚存并且可以确认的高句丽山城遗址有9座,分别为凤凰山山城、铅山山城、山城沟山城、高台堡山城、老孤山山城、城顶山山城、东山山城、虎山山城、娘娘庙山城。这些山城主要分布于鸭绿江、浑江和叆河流域。目前有关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的研究主要侧重对该地区现存高句丽山城遗址现状的调研与介绍,以及对相关历史地理问题的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口 高句丽 山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后期与百济关系的和解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炜冉 《韩国研究论丛》 CSSCI 2017年第1期170-180,共11页
高句丽与百济的军事对抗始于公元369年,至6世纪前叶,双方在一个半世纪的拉锯战中互有胜负。在双方实力处于相持不下的阶段,高句丽内部分化出意图向北发展的"征北派"和继续向南挤压百济的"征南派"。而从此后高句丽与南朝的朝贡疏离... 高句丽与百济的军事对抗始于公元369年,至6世纪前叶,双方在一个半世纪的拉锯战中互有胜负。在双方实力处于相持不下的阶段,高句丽内部分化出意图向北发展的"征北派"和继续向南挤压百济的"征南派"。而从此后高句丽与南朝的朝贡疏离情况便能看出高句丽国内"征北派"和"征南派"的竞争情况。自安臧王以后,经历了安原王犹豫不决的对外观望,到阳原王由"征南派"变为"征北派"的反转,最后形成了平原王明确的以保持南部和平、重新将国家发展方向扭转向西北的重大国策转变,从此高句丽与百济结束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敌对状态,开始了逐步结盟、共同压制新罗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百济 征南派 征北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五个古国的管理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香谒 王忠伟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B07期145-152,共8页
中国东北地区的五个古国为高句丽、渤海、大辽、大金和后金是东北亚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从民族起源、历史沿革等方面整合和梳理了这些国家的管理建制,这些国家首尾相衔,此伏彼起,各自独立,为发展东北经济和文化,融合各个少数民族做出... 中国东北地区的五个古国为高句丽、渤海、大辽、大金和后金是东北亚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从民族起源、历史沿革等方面整合和梳理了这些国家的管理建制,这些国家首尾相衔,此伏彼起,各自独立,为发展东北经济和文化,融合各个少数民族做出了贡献。五个古国的发展建设,促进了东北的繁荣,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的发达地区,至今仍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渤海 大辽 大金 后金 建国始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史上的外来族群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恩实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66,共10页
外来移民在高句丽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族群认同的维系与嬗变是理解外来移民与高句丽社会关系的关键要素。夫余人迁入并与桂娄部结成联盟,塑造了共同的祖先记忆,奠定了高句丽族兴起的基础。沃沮、东夫余、北夫余、韩秽等族裔政治体... 外来移民在高句丽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族群认同的维系与嬗变是理解外来移民与高句丽社会关系的关键要素。夫余人迁入并与桂娄部结成联盟,塑造了共同的祖先记忆,奠定了高句丽族兴起的基础。沃沮、东夫余、北夫余、韩秽等族裔政治体成为高句丽藩属,经过城邑建设、政治体离散,在语言相通和文化相近的助力下,完成了族群融入,为高句丽疆域扩大和人口增长创造了条件。大量进入高句丽的中原流寓民,以边疆族团、聚族而居、妻以游女、与高句丽人错居等不同方式融入高句丽社会,其融合速度和程度均呈现不同的历史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外来移民 族群 中原流寓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太王陵墓主“广开土王”说的反思——出土铭文铜铃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俊杰 马健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91,共6页
本文通过对太王陵出土铭文铜铃的考察,否定了以往学界关于太王陵墓主"广开土王说"的依据,指出该铜铃为高句丽广开土王在即位元年(391年)制造的祭祀父亲故国壤王的器物,也不排除其为随葬品的可能。太王陵墓主当为故国壤王,相应... 本文通过对太王陵出土铭文铜铃的考察,否定了以往学界关于太王陵墓主"广开土王说"的依据,指出该铜铃为高句丽广开土王在即位元年(391年)制造的祭祀父亲故国壤王的器物,也不排除其为随葬品的可能。太王陵墓主当为故国壤王,相应的,将军坟或为广开土王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太王陵 墓主 铭文铜铃 广开土王 故国壤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烽上王之死考辨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炜冉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54-59,共6页
烽上王是高句丽史上一位死于宫廷政变的君主,虢其位而后继者并没有对他在位时的作为进行正面的载记,反多污蔑诋毁之曲笔。历史上,真正的烽上王虽好治宫室,但并不能否定其政治上知人善用,军事上两次成功击退慕容廆侵犯的功绩。究其本质来... 烽上王是高句丽史上一位死于宫廷政变的君主,虢其位而后继者并没有对他在位时的作为进行正面的载记,反多污蔑诋毁之曲笔。历史上,真正的烽上王虽好治宫室,但并不能否定其政治上知人善用,军事上两次成功击退慕容廆侵犯的功绩。究其本质来看,烽上王之所以被弑杀,是因为其没有妥善地处理好平衡消奴部与绝奴部之间的权力制衡,是其试图压制部权策略失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烽上王 消奴部 绝奴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来中国高句丽民族历史问题研究成果综述(2000-2012)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禹浪 程功 +1 位作者 刘加明 郭丛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1-14,共14页
中国对高句丽民族与历史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十年,随着高句丽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问题日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该领域在研究机构、人数、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对近十年来中国高句丽研究史的回顾与总结,将... 中国对高句丽民族与历史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十年,随着高句丽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问题日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该领域在研究机构、人数、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对近十年来中国高句丽研究史的回顾与总结,将会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按照研究高句丽历史问题的不同角度编辑整理了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并深入探讨了我国在高句丽历史问题研究中已经取得的进展和尚存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十年以来 中国高句丽研究 成果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与夫余文化关系刍议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洪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1-54,共4页
高句丽与夫余虽然生活的地域相同,经济生活相似,但文化却有很大差异。笔者以文献记载为依据,探索二者在祭祀、法律、性格特点、婚俗、葬俗、社会生活习俗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二者不同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高句丽 夫余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王朝时期的文化艺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卫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85-88,共4页
通过高句丽王朝接受中原文化的途径、方式、程度,并结合高句丽王朝较其他少数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的优势,对高句丽王朝时期的文化艺术发展作综合判断,认为高句丽文化艺术是边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 高句丽 文化艺术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龙与高句丽早期历史——以《好太王碑》所载邹牟、儒留王事迹为中心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大龙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好太王碑》有高句丽建国祖先邹牟王"黄龙负升天"的记述,作者从汉代黄龙现象的分析入手,结合史书对高句丽早期历史的记述,对其中"黄龙"之所指进行了探讨。认为"黄龙"很有可能是指代汉朝及其郡县地方势力... 《好太王碑》有高句丽建国祖先邹牟王"黄龙负升天"的记述,作者从汉代黄龙现象的分析入手,结合史书对高句丽早期历史的记述,对其中"黄龙"之所指进行了探讨。认为"黄龙"很有可能是指代汉朝及其郡县地方势力,"黄龙负升天"是对邹牟王被王莽东域将严尤诱杀的另类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太王碑》 邹牟王 黄龙 高句丽早期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近十年高句丽墓葬发掘报告及其相关著作研究综述(2004-2013)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天姿 吴博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1-6,共6页
近十年来,国内高句丽墓葬研究的相关著作与考古发掘报告成果斐然,对于深入揭示高句丽人的丧葬习俗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墓葬是人类文明中一种极其特殊的存在,在考古学研究中,墓葬研究一直占据着主流研究的地位,因为墓葬研究不单单... 近十年来,国内高句丽墓葬研究的相关著作与考古发掘报告成果斐然,对于深入揭示高句丽人的丧葬习俗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墓葬是人类文明中一种极其特殊的存在,在考古学研究中,墓葬研究一直占据着主流研究的地位,因为墓葬研究不单单反映出其所处时代的历史基础,还是当时社会最真实直接的体现。从政治制度、社会身份等级划分、社会风貌、生活、文化、美术、音乐,等等,可以说墓葬就是当时社会与历史的最好封存。墓葬研究是学者们借以沟通历史和弥补历史研究中其他疏漏的重要凭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十年高句丽墓葬 发掘报告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与慕容鲜卑关系解读——以陶器为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颢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63-65,共3页
高句丽与三燕文化的陶器在器形、纹饰方面存在较大相似性,是高句丽陶器受三燕文化影响的结果。从4世纪开始高句丽与三燕文化的创立者——慕容鲜卑展开了激烈的辽东争夺战,直至5世纪末这场旷日持久的争夺战以高句丽的获胜而告终。频繁的... 高句丽与三燕文化的陶器在器形、纹饰方面存在较大相似性,是高句丽陶器受三燕文化影响的结果。从4世纪开始高句丽与三燕文化的创立者——慕容鲜卑展开了激烈的辽东争夺战,直至5世纪末这场旷日持久的争夺战以高句丽的获胜而告终。频繁的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慕容鲜卑 三燕文化 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