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水金凤F3′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马慧 林福永 +3 位作者 李凡 梁光容 金蒙蒙 黄美娟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以滇水金凤(Impatiens uliginosa)为试材,采用RT-PCR技术,成功克隆出3个F3′H基因,并分别命名为IuF3′H1、IuF3′H2和IuF3′H3,利用DNAMAN和MEGA软件对F3′H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并利用qRT-PCR分析IuF3′... 以滇水金凤(Impatiens uliginosa)为试材,采用RT-PCR技术,成功克隆出3个F3′H基因,并分别命名为IuF3′H1、IuF3′H2和IuF3′H3,利用DNAMAN和MEGA软件对F3′H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并利用qRT-PCR分析IuF3′H基因的表达模式,研究了滇水金凤F3′H基因对花色的调控机理,以期为后续的基因功能验证及对植物的花色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IuF3′H1、IuF3′H2和IuF3′H3的cDNA全长分别为1560、1545 bp和1521 bp,编码519、514、506个氨基酸;IuF3′H1、IuF3′H2和IuF3′H3基因均不具有内含子,其蛋白均属于CYP450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IuF3′H1、IuF3′H2和IuF3′H3基因均与喜马拉雅凤仙花聚为一支,亲缘关系最近,但处于2个不同分支。qRT-PCR分析表明,3个拷贝在滇水金凤2种不同花色(白色、红色)和花苞期、始花期、盛花期、谢花期中均有表达,其中IuF3′H1基因的表达在红色花的谢花期达到最强;IuF3′H2基因2个花色的表达量随着花不断发育总体呈现升高趋势;IuF3′H3基因在红色花的盛花期表达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因此,推测IuF3′H基因均在滇水金凤花色苷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在花发育的中后期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水金凤 f3h基因 花色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三色堇VwF3H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2
作者 许晓兰 黎洁 +4 位作者 许慧娴 周扬 赵莹 彭婷 王健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8-377,共10页
【目的】探究三色堇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VwF3H)启动子功能,并验证其与花青素相关MYB转录因子的互作关系,为揭示F3H基因在植物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三色堇为研究材料,通过FPNI-PCR克隆VwF3H基因启动子序... 【目的】探究三色堇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VwF3H)启动子功能,并验证其与花青素相关MYB转录因子的互作关系,为揭示F3H基因在植物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三色堇为研究材料,通过FPNI-PCR克隆VwF3H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其功能元件、组织表达特异性及核心功能片段等,并通过酵母单杂交试验探究VwMYB27和VwMYB29能否与VwF3H基因启动子结合。【结果】VwF3H基因启动子序列长2017 bp,含有较多光响应元件及激素响应元件;根据MYB等重要转录因子的位置,将其分为4段:VwF3H1(2017 bp)、VwF3H2(1353 bp)、VwF3H3(745 bp)和VwF3H4(446 bp)。VwF3H基因在三色堇花瓣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根、茎和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P<0.05,下同)。VwF3H基因启动子全长具有较强的转录活性,缺失片段-2017~-1353 bp的VwF3HS2转录活性明显降低,缺失更多碱基的VwF3HS3和VwF3HS4则基本无转录活性,说明VwF3H基因启动子的高活性序列位于-2017~-1353 bp区域。VwF3H基因启动子在烟草叶片和花中启动GUS基因的能力不同,以花器官中的转录活性更强,说明VwF3H基因表达存在一定组织特异性;此外,VwF3H基因启动子在烟草中的转录活性明显低于CaMV35S启动子,但在三色堇中的转录活性明显高于CaMV35S启动子,推测VwF3H基因还存在物种偏好性,且更适合作为三色堇花瓣转化载体的启动子。VwF3H基因启动子的3-氨基-1,2,4-三唑(3-AT)自激活抑制浓度为250 mmol/L;VwMYB27与VwF3H基因启动子存在互作关系,而VwMYB29与VwF3H基因启动子无直接的互作关系。【结论】VwF3H基因启动子在三色堇中具有较强的转录活性,其高活性序列位于-2017~-1353 bp区域;VwF3H基因启动子能与VwMYB27相互作用,而参与三色堇花瓣色斑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堇 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f3h) 启动子 MYB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F3'H全基因组分析及其在籽粒花色苷合成中的作用
3
作者 陈延惠 曹新悦 +8 位作者 冯志良 谭彬 胡悦 张海朋 简在海 孟海军 冯建灿 万然 胡青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4-1077,共14页
【目的】对石榴PgF3’H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了解其成员大小、位置、结构、系统发育关系及顺式作用元件等相关信息,分析PgF3’H在石榴籽粒花色苷合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转录组数据了解石榴PgF3’H基因家族成员,分析... 【目的】对石榴PgF3’H进行全基因组鉴定,了解其成员大小、位置、结构、系统发育关系及顺式作用元件等相关信息,分析PgF3’H在石榴籽粒花色苷合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转录组数据了解石榴PgF3’H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在不同品种石榴籽粒中随发育期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拟南芥异源转化试验验证PgF3’H3的功能。【结果】鉴定到的3个PgF3’H成员均含有保守结构域CYP75B,具有比较保守的基因结构;对它们的顺式作用元件和表达情况进行分析,表明PgF3’H2和PgF3’H可能受光和激素调节,由MYB转录调控其表达,在石榴籽粒花色苷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初步验证了PgF3’H3的功能。【结论】鉴定了石榴3个PgF3’H基因成员,明确了PgF3’H2和PgF3’H3是与籽粒着色有关的重要候选基因,验证了PgF3’H3调控花色苷合成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f3h 籽粒 花色苷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利时杜鹃花类黄酮3'-羟化酶(F3'H)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泽航 杨中义 +3 位作者 鄢毅铖 贾永红 吴月燕 谢晓鸿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1-259,共9页
【目的】类黄酮3’-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F3’H)是植物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探究比利时杜鹃花(Rhododendron hybridum Hort)F3’H基因的功能及表达特性。【方法】以比利时杜鹃花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瓣及盛花期的根、茎... 【目的】类黄酮3’-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F3’H)是植物花青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探究比利时杜鹃花(Rhododendron hybridum Hort)F3’H基因的功能及表达特性。【方法】以比利时杜鹃花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瓣及盛花期的根、茎、叶为实验材料,从比利时杜鹃花转录本数据库中筛选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关键酶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序列信息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反转录(RT-PCR)技术克隆RhF3’H基因;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比利时杜鹃花花瓣不同时期的花青素含量,利用RT-qPCR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花瓣和成熟期的不同组织进行RhF3’H基因表达量分析;采用Gateway技术构建过表达载体35S:RhF3’H-GFP重组载体进行亚细胞定位验证;构建p1302-RhF3’H过表达载体对比利时杜鹃花花瓣进行侵染。【结果】成功获得比利时杜鹃花RhF3’H基因长度为1557 bp,编码518个氨基酸,具有保守的F3’H结构域,属于P450超家族;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比利时杜鹃花RhF3’H与龙眼和荔枝F3’H蛋白亲缘关系最近;RT-qPCR结果显示,RhF3’H在比利时杜鹃花不同花瓣时期和根、茎、叶组织中均有表达,在不同花瓣发育时期中,盛开期和衰败期中RhF3’H基因的表达量较高,与花青素含量结果相一致;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RhF3’H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成功构建P1302-RhF3’H瞬时过表达载体,相较于CK和p1302,p1302-RhF3’H在杜鹃花花瓣中显著高表达,其花青素含量也显著增加。【结论】RhF3’H基因在花瓣细胞膜中表达,表达模式与花青素积累趋势一致;过表达RhF3’H基因促进了花青素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利时杜鹃花 类黄酮3’-羟化酶(f3h) 花青素 亚细胞定位 瞬时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H3.3G34W蛋白表达与H3F3A基因突变对比研究
5
作者 赵雪琰 李盼 +2 位作者 李振乾 王蓓蓓 赵志华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比较H3.3G34W蛋白和H3F3A基因突变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和H3.3G34W在其他富含破骨样巨细胞肿瘤中的表达,为H3.3G34W作为骨巨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工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骨巨... 目的比较H3.3G34W蛋白和H3F3A基因突变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和H3.3G34W在其他富含破骨样巨细胞肿瘤中的表达,为H3.3G34W作为骨巨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工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骨巨细胞瘤患者72例、其他富含破骨样巨细胞肿瘤148例,采用免疫组化评估骨巨细胞瘤和非骨巨细胞瘤肿瘤中H3.3G34W的表达,Sanger DNA测序分析检测骨巨细胞瘤中H3F3A突变类型,分析并比较H3.3G34W表达和H3F3A基因突变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结果72例骨巨细胞瘤中H3.3G34W阳性率88.89%(64/72),72例骨巨细胞瘤基因测序均检测出突变,8例H3.3G34W阴性患者中,1例H3F3A检出G34W突变,7例检出少见类型突变(包括G34V、G34L和G34R)。148例非骨巨细胞瘤肿瘤中H3.3G34W均为阴性。结论骨巨细胞瘤中H3F3A基因突变最常见的位点是G34W,与H3.3G34W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表达一致。DNA测序分析能检测到H3F3A的罕见突变类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3.3G34W蛋白的表达在诊断骨巨细胞瘤与其他富含破骨样巨细胞的肿瘤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h3f3A h3.3G34W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阳’猕猴桃cDNA文库构建及F3H基因的表达初探 被引量:26
6
作者 杨红丽 王彦昌 +1 位作者 姜正旺 黄宏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65-1272,共8页
利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the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了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Actinidia chinesis cv‘Hongyang’)内果皮组织的全长cDNA文库,此文库的构建有助于克隆与次生代谢相关的基因,特别是红肉猕... 利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the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了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Actinidia chinesis cv‘Hongyang’)内果皮组织的全长cDNA文库,此文库的构建有助于克隆与次生代谢相关的基因,特别是红肉猕猴桃花青素特异合成代谢的基因。文库滴度为6.7×10^4cfu/mL,库容为2.72×10^8cfu/mL,文库重组率99.8%,插入片段多数分布在700~1000bp。随机挑选1014个克隆进行测序,测序成功963个,经过序列拼接去除低质量序列后获得632个unigenes,包括92个contigs和540个singletons,获得已知功能unigenes共441个。从所测克隆中得到一个花青素途径的结构基因AcF3H,其cDNA序列长1369bp(GenBank登录号:FJ542819),CDS区为1101bp,编码366个氨基酸的多肽。与拟南芥、葡萄及龙胆已知乃日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十分保守。通过RT—PCR技术对苍溪栽培的不同发育时期‘红阳’猕猴桃果实AcF3H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果肉转色前AcF3H基因表达量较高,而转色初期表达量降低,此后随着果实着色加深表达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CDNA文库 f3h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巴梨f3h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大生 崔丽洁 +1 位作者 王景明 吴少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5-68,共4页
以成熟红巴梨果皮的总 RNA为模板,根据仁果类果树的 f3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 RT PCR方法从果皮中克隆出花青素生成相关基因 f3h基因的全长 cDNA,并将该片段连接到 pGEM T easy载体中。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该基因全长1 095 bp,... 以成熟红巴梨果皮的总 RNA为模板,根据仁果类果树的 f3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 RT PCR方法从果皮中克隆出花青素生成相关基因 f3h基因的全长 cDNA,并将该片段连接到 pGEM T easy载体中。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该基因全长1 095 bp,与苹果的f3h基因同源性高达92%,与矮牵牛相似系数达83%,与拟南芥相似系数达到82%。利用EcoRⅤ和BglⅡ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回收 1 095 bp条带,并将其连接到 pBI121载体上,通过抗性筛选和PCR检测,证实了f3h基因已经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 pBI121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f3h基因 克隆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菊f3h基因的克隆及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8
作者 彭江 李鹏 +4 位作者 宋锋 饶灿 李想韵 张继栋 孙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98,共4页
黄烷酮3-羟化酶(F3H)是植物花青素合成代谢中早期重要关键酶之一,对花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其它物种的f3h基因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技术,从非洲菊中克隆到500bp的片段,经BlastN比对,证实该片段为非洲菊f3h基因保守片段.将其反... 黄烷酮3-羟化酶(F3H)是植物花青素合成代谢中早期重要关键酶之一,对花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其它物种的f3h基因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技术,从非洲菊中克隆到500bp的片段,经BlastN比对,证实该片段为非洲菊f3h基因保守片段.将其反向插入到高效表达载体pCAMBIA1304+CaMV35S启动子下游,通过PCR鉴定和双酶切鉴定表明成功构建高效反义表达载体pCAMBIA1304+-antif3h,并转化到根癌农杆菌LBA4404形成工程菌株,作为今后研究非洲菊花色调控机制以及培育新品种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菊 f3h 基因克隆 反义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兰全长cDNA文库构建及F3′H基因克隆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玉霞 孙菲菲 张昌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31-1738,共8页
以红色蝴蝶兰为材料,利用SMARTer技术构建蝴蝶兰全长cDNA文库,分析从文库中获得的EST序列,获得蝴蝶兰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PhF3′H)的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PhF3′H基因在红色蝴蝶兰和黄色蝴蝶兰... 以红色蝴蝶兰为材料,利用SMARTer技术构建蝴蝶兰全长cDNA文库,分析从文库中获得的EST序列,获得蝴蝶兰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PhF3′H)的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PhF3′H基因在红色蝴蝶兰和黄色蝴蝶兰花瓣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从构建的蝴蝶兰文库中随机挑选24个单克隆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均含有插入片段,重组率为100.0%,其中扩增片段长度在750bp以上的克隆有22个,占91.7%。(2)获得的PhF3′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大丽花(Dahlia pinnata,ADB_77826.1)、毛油点草(Tricyrtis hirta,BAH_22519.1)等多种观赏植物F3′H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PhF3′H在红色蝴蝶兰中的表达量大约是黄色蝴蝶兰的19倍,说明该基因对蝴蝶兰花青素苷的积累有重要影响。该研究结果为蝴蝶兰新基因的挖掘及花色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CDNA文库 SMARTer RT-PCR f3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H_3与CH_3F氢抽提反应机理与动力学性质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丽霞 靳玲侠 +1 位作者 王渭娜 王文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23-1629,共7页
采用双水平直接动力学方法对C2H3与CH3F氢抽提反应进行了研究.在QCISD(T)/6-31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计算的三个反应通道R1、R2和R3的能垒(ΔE≠)分别为43.2、43.9和44.1kJ·mol-1,反应热为-38.2kJ·mol-1.此外,... 采用双水平直接动力学方法对C2H3与CH3F氢抽提反应进行了研究.在QCISD(T)/6-31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计算的三个反应通道R1、R2和R3的能垒(ΔE≠)分别为43.2、43.9和44.1kJ·mol-1,反应热为-38.2kJ·mol-1.此外,利用传统过渡态理论(TST)、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CVT)和包含小曲率隧道效应(SCT)的CVT,分别计算了200-3000K温度范围内反应的速率常数kTST、kCVT和kCVT/SCT.结果表明:(1)三个氢抽提反应通道的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变分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隧道效应则在低温段影响显著;(2)R1反应是主反应通道,但随着温度的升高,R2反应的竞争力增大,而R3反应对总速率常数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h3 Ch3f 氢抽提反应 QCISD(T)/B3LYP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Mangifera indica)F3’H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志常 高爱平 +3 位作者 黄建峰 党志国 罗睿雄 陈业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3-908,共6页
花色素苷的合成是红色芒果果实着色的主要代谢途径,而类黄酮3’羟化酶(F3’H)基因是花色素苷合成的一个关键酶,其参与决定了花色、果实颜色、种皮颜色、茎叶表面等花色素苷的生物合成。本研究根据已经报道的F3’H基因的序列设计兼并引物... 花色素苷的合成是红色芒果果实着色的主要代谢途径,而类黄酮3’羟化酶(F3’H)基因是花色素苷合成的一个关键酶,其参与决定了花色、果实颜色、种皮颜色、茎叶表面等花色素苷的生物合成。本研究根据已经报道的F3’H基因的序列设计兼并引物,采用3’RACE和5’RACE方法,克隆得到了芒果果实F3’H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为1782 bp。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548 bp,编码515个氨基酸,分子重量为57.44 k D。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西洋梨、草莓、大豆等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对不同芒果品种的F3’H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红色的贵妃品种中表达量较高,而黄色的金煌品种中表达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花色素苷 f3h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牵牛F3′5′H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不同着色花药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花庆 王蕾 +2 位作者 韦灵林 刘迎团 徐虹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2-158,共7页
通过品种间杂交和后代筛选,从模式植物矮牵牛中筛选出具有蓝花冠蓝花药的稳定株系。为了明确蓝色花药形成的分子机制,对蓝色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黄烷酮3′,5′-羟化酶(F3′5′H)进行研究,比较不同花药着色的矮牵牛植株中,F3′5′... 通过品种间杂交和后代筛选,从模式植物矮牵牛中筛选出具有蓝花冠蓝花药的稳定株系。为了明确蓝色花药形成的分子机制,对蓝色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黄烷酮3′,5′-羟化酶(F3′5′H)进行研究,比较不同花药着色的矮牵牛植株中,F3′5′H基因组DNA的PCR扩增模式、基因组序列,以及花发育第3阶段的花药组织中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蓝色花药植株与对照材料间的F3′5′H基因组DNA扩增模式基本相同,都存在两个基因编码位点Hf1和Hf2。在蓝色花药植株中,Hf1位点扩增出两个片段,一个与已公布的Hf1的序列完全一致,另一个是不能编码完整蛋白的假基因;Hf2基因位点也扩增出两个基因片段,其中有一个片段的5′-末端序列与已公布的Hf2序列有96%同源性,另一个是非特异性扩增产物。此外,Hf1基因可以在花药组织中表达,但仅在蓝色花药中有转录,而Hf2基因在花药组织中没有表达。根据上述结果认为,矮牵牛植株中,编码F3′5′H的Hf1基因与蓝色花药的形成相关,这一结论为进一步揭示矮牵牛蓝色花药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3′5′h基因 矮牵牛 蓝色花药 基因组DNA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兰F3′5′H基因转化OT杂种百合Robina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爱玲 刘雅莉 +1 位作者 娄倩 张海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4-880,共7页
为了定向育种获得蓝色百合,该研究以百合Robina为蓝色基因最佳受体,以其花丝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和再生小植株小鳞片作为转化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蝴蝶兰F3′5′H基因导入百合Robina中。结果表明:以小鳞片为转化材料,预培养3d,OD... 为了定向育种获得蓝色百合,该研究以百合Robina为蓝色基因最佳受体,以其花丝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和再生小植株小鳞片作为转化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蝴蝶兰F3′5′H基因导入百合Robina中。结果表明:以小鳞片为转化材料,预培养3d,OD_(600)为0.8,侵染10min,共培养3d,加入100μmol/L AS稳定转化率最高为12.78%;而以胚性愈伤为转化材料,预培养2d,OD_(600)为0.8,侵染10min,共培养3d,加入100μmol/L AS稳定转化率最高为12.22%。2种转化材料的最适潮霉素筛选浓度均为20mg/L。对抗性植株分别进行PCR和反转录PCR检测,获得9个阳性株系,Southern印记分析进一步确定了6株转基因百合中携带蓝色基因F3′5′H,为后续进一步获得蓝色百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3′5′h Robina百合 胚性愈伤组织 小鳞片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CgF3′H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素梅 吕国胜 +5 位作者 朱喜荣 刘兆磊 管志勇 章镇 陈发棣 王丽君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1年第5期623-628,共6页
根据菊花花器官表达序列标签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和5'-RACE技术对类黄酮3'-羟化酶(F3'H)基因进行全长cDNA克隆。克隆获得F3'HcDNA全长为1760bp,其开放阅读框(ORF)为1524bp,编码一条包含508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GenBank... 根据菊花花器官表达序列标签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和5'-RACE技术对类黄酮3'-羟化酶(F3'H)基因进行全长cDNA克隆。克隆获得F3'HcDNA全长为1760bp,其开放阅读框(ORF)为1524bp,编码一条包含508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GenBank登录号为AB523844。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式为C2535H4022N684O707S18,分子量为55.97kD,理论等电点pI为7.23。其氨基酸序列与蓝眼菊属(ABB29899.1)、紫茎泽兰(ABM46853.1)、欧亚种葡萄(ACN38268.1)和高粱(ABG54320.1)等植物的F3'H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3.27%、80.51%、75.05%和59.9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其与蓝眼菊属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F3'H基因在切花菊‘H5’各个器官中均有表达,花托中表达量最高,而叶片中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类黄酮3'-羟化酶(f3'h)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F3H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飞芸 白洁 +1 位作者 杨天瑞 王瑞刚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3-60,共8页
黄烷酮-3-羟化酶(F3H)是类黄酮合成途径的中枢位点,调控代谢途径中黄酮醇和花青素合成。文章根据转录组数据库中F3H基因中间片段设计特异引物,以中间锦鸡儿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CiF3H基因全长,通过序列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加以确认。qRT-... 黄烷酮-3-羟化酶(F3H)是类黄酮合成途径的中枢位点,调控代谢途径中黄酮醇和花青素合成。文章根据转录组数据库中F3H基因中间片段设计特异引物,以中间锦鸡儿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CiF3H基因全长,通过序列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加以确认。qRT-PCR检测分析发现,中间锦鸡儿CiF3H基因受紫外、NaCl和ABA等胁迫诱导时表达模式具有相同规律。CiF3H基因在叶和根中表达量相当,茎中较少。异源表达CiF3H基因拟南芥的总黄酮含量少量增加,花青素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烷酮-3-羟化酶(f3h) 中间锦鸡儿 总黄酮含量 花青素含量 转基因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叶红砂黄烷酮-3-羟基转移酶3基因(RtF3H3)的克隆、表达分析及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慧荣 赵萍萍 +2 位作者 冯杰 王迎春 郑琳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50,共6页
黄烷酮-3-羟基转移酶(F3H)是植物黄酮合成途径上游的一个关键酶,它催化黄烷酮C3位羟化,形成二氢黄酮醇。构建长叶红砂Rt F3H3基因酵母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Rt F3H3基因功能奠定基础。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结果,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 黄烷酮-3-羟基转移酶(F3H)是植物黄酮合成途径上游的一个关键酶,它催化黄烷酮C3位羟化,形成二氢黄酮醇。构建长叶红砂Rt F3H3基因酵母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Rt F3H3基因功能奠定基础。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结果,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长叶红砂F3H3(Rt F3H3,GenBank登录号LC055546)基因,其开放阅读框长1 014 bp,编码338个氨基酸,推测蛋白分子量为38.46 k Da,理论等电点为5.7。通过定量RT-PCR研究发现,Rt F3H3在茎中表达量较高,在根和叶中表达量较低。不同程度Na Cl(100,300,500 mmol/L)和不同时间UV(12,24,36 h)胁迫都能诱导Rt F3H3基因表达量升高。另外,构建了Rt F3H3基因酵母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Rt F3H3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叶红砂 f3h基因 定量RT-PCR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牵牛花特异表达启动子PchsA的克隆及蓝色基因F3′5′H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吉莲 姚宁涛 +1 位作者 祝建波 邓福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7897-7899,共3页
[目的]克隆花特异表达启动子PchsA,将此启动子与蓝色基因"F3′5′H"构建新的表达载体,拟以该启动子驱动"F3′5′H"在其他花色中特异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矮牵牛启动子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引物,以蓝... [目的]克隆花特异表达启动子PchsA,将此启动子与蓝色基因"F3′5′H"构建新的表达载体,拟以该启动子驱动"F3′5′H"在其他花色中特异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矮牵牛启动子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引物,以蓝紫色矮牵牛总DNA为模板,用PCR仪扩增目的片段。[结果]PCR扩增出的启动子DNA片段长约550 bp,回收后连接到PGM-T质粒载体上,经转化、筛选确定重组子,酶切鉴定后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测序,得到片段长度为553 bp。经DNAMAN软件分析和GenBank上BLAST序列比对,显示序列与已报道序列同源性为98.55%。应用pcgene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克隆的启动子含有启动子所必须的所有调控元件,这与报道的序列基本一致。[结论]试验成功地克隆了CHSA启动子并将其与"F3′5′H"构建成能够在植物中进行遗传转化的表达载体,为培育新型花色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PchsA启动子 克隆 蓝色基因f3′5′h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巴梨果实花青素生成相关基因f3h全长片段的克隆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少华 张大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1-365,共5页
利用 RT-PCR方法从红巴梨成熟果皮中克隆出花青素生成相关基因 f3 h的全长片段 (1 0 95 bp) .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 ,该基因与苹果的 f 3 h基因同源性高达 97% .
关键词 红巴梨 果实 花青素 全长片段 克隆 f3h基因 基因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Mg_2Si_4O_(10)F_2、H_2Mn_8O_(16)·1.4H_2O和Li_(1.3)Ti_(1.7)Al_(0.3)(PO_4)_3在高浓度LiCl水溶液中的离子交换行为 被引量:6
19
作者 娄太平 李大纲 +1 位作者 潘蓉 张慧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39-843,共5页
研究了用功能材料Li_2Mg_2Si_4O_(10)F_2(LHT)、H_2Mn_8O_(16)·1.4H_2O(CRYMO)和Li_(1.3)Ti_(1.7)Al_(0.3)(PO_4)_3(LTAP)分别去除高浓度氯化锂水溶液中的杂质Fe^(3+)、K^+和Na^+.实验结果表明,这几种功能材料分别对溶液中的杂质Fe... 研究了用功能材料Li_2Mg_2Si_4O_(10)F_2(LHT)、H_2Mn_8O_(16)·1.4H_2O(CRYMO)和Li_(1.3)Ti_(1.7)Al_(0.3)(PO_4)_3(LTAP)分别去除高浓度氯化锂水溶液中的杂质Fe^(3+)、K^+和Na^+.实验结果表明,这几种功能材料分别对溶液中的杂质Fe^(3+)、K^+和Na^+有很高的选择性,除杂效果明显.分析和研究了这几种功能材料在高浓度氯化锂水溶液中分别与Fe^(3+)、K^+和Na^+的交换行为.结果表明,在高浓度氯化锂溶液中这几种功能材料与杂质交换的动力学行为可近似用JMAK方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Mg2Si4O10f2 h2Mn8O16·1.4h2O Li1.3Ti1.7Al0.3(PO4)3 LICL 水溶液 离子交换行为 氯化锂 杂质 功能材料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反义F3'H基因对矮牵牛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南南 王宝琴 管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7-149,共3页
以矮牵牛无菌苗叶片作为转化受体材料,建立并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矮牵牛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反义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F3'H)转入矮牵牛中,抗性植株经PCR检测均为阳性植株,初步表明反义F3'H基因已整合到矮... 以矮牵牛无菌苗叶片作为转化受体材料,建立并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矮牵牛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反义类黄酮3'-羟化酶基因(F3'H)转入矮牵牛中,抗性植株经PCR检测均为阳性植株,初步表明反义F3'H基因已整合到矮牵牛基因组中;对阳性植株进行半定量RT-PCR检测,与非转基因植株相比,阳性植株中F3'H基因的表达减弱,表明导入的反义F3'H基因抑制了内源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牵牛 f3h基因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