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BPα通过结合鸡神经调节蛋白4基因外显子2正调控其表达
1
作者 罗昊玉 黄佳新 +3 位作者 高帆 闫晓红 牟芳 王宁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8-1617,共10页
神经调节蛋白4(NRG4)是一个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它在机体能量平衡、糖脂代谢等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目前,NRG 4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前期的5′RACE分析显示,鸡NRG 4基因转录起始位点(TSS)弥散分布于一段约200... 神经调节蛋白4(NRG4)是一个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它在机体能量平衡、糖脂代谢等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目前,NRG 4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前期的5′RACE分析显示,鸡NRG 4基因转录起始位点(TSS)弥散分布于一段约200 bp的区域,提示鸡NRG 4基因的启动子为分散型启动子(dispersed promoter)。本研究开展了鸡NRG 4基因近端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启动子活性分析,报告基因分析显示,包含NRG 4基因外显子1、内含子1和外显子2的基因组片段(-122/+452)具有很强的双向启动子活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鸡NRG 4基因外显子2上存在1个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的潜在结合位点;报告基因分析发现,删除或突变C/EBPα结合位点会导致C/EBPα丧失对NRG 4基因片段(-122/+452)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显示,鸡脂肪组织中C/EBPα和NRG 4基因的mRNA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进一步的脂肪组织ChIP-qPCR分析显示,C/EBPα直接结合鸡NRG 4基因的外显子2。本研究发现,鸡NRG 4基因的近端外显子和内含子具有双向启动子活性,C/EBPα通过直接结合外显子2调控鸡脂肪组织NRG 4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蛋白4 近端外显子和内含子 启动子活性 转录调控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水牛群体催乳素基因第4外显子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袁峰 苗永旺 +4 位作者 李大林 汤守锟 许政 霍金龙 祁宏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5-580,共6页
催乳素对水牛乳腺发育、泌乳和乳蛋白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该研究采用直接测序并结合PCR-SSCP技术,分析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12个群体385个个体的催乳素基因(PRL)第4外显子(exon4)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水牛PRLexon4由180个... 催乳素对水牛乳腺发育、泌乳和乳蛋白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该研究采用直接测序并结合PCR-SSCP技术,分析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12个群体385个个体的催乳素基因(PRL)第4外显子(exon4)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水牛PRLexon4由180个核苷酸组成,在不同物种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序列分析发现水牛中该外显子的第109位碱基处有C>T替换,为沉默突变,与泌乳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在9个沼泽型水牛群体中均检测到该突变位点,其中PBA基因在7个沼泽型水牛群体中为优势基因,PBB基因在德宏和富钟群体中为优势基因,沼泽型水牛群体中PBA基因频率在0.400~0.917之间,群体平均值为0.629±0.049,具有地域分布特征。在3个河流型水牛群体中,第109位核苷酸处均为C,未检测到多态。提示河流型水牛与沼泽型水牛已有较大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型水牛 沼泽型水牛 催乳素 exon4 测序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中β-微管蛋白Ⅰ基因外显子4突变与多西紫杉醇同步放疗疗效关系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静 杨农 +1 位作者 周俭 李坤艳 《肿瘤药学》 CAS 2011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β-微管蛋白Ⅰ外显子4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基因突变与多西紫杉醇同步放疗疗效关系。方法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对16例宫颈癌患者新鲜组织标本和血标本中β-微管蛋白Ⅰ外显子4进行检测。于静脉滴注25mg/m2多西紫杉醇1小时后进行化疗。用... 目的探讨β-微管蛋白Ⅰ外显子4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基因突变与多西紫杉醇同步放疗疗效关系。方法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对16例宫颈癌患者新鲜组织标本和血标本中β-微管蛋白Ⅰ外显子4进行检测。于静脉滴注25mg/m2多西紫杉醇1小时后进行化疗。用临床妇科检查的方法评价多西紫杉醇同步放疗疗效,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16例病人近期疗效均为完全缓解,没有复发,患者仍然生存。2病例中β-微管蛋白Ⅰ外显子4在217Leu发现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同义突变,但与多西紫杉醇同步放疗疗效无关。结论由于病例有限,本实验中患者的基因突变与多西紫杉醇没有显示相关性,但仍需搜集更多病例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微管蛋白Ⅰ 外显子4 宫颈癌 多西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酮受体基因外显子4作为小尾寒羊多胎候选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娟 张利平 +3 位作者 连正兴 吴建平 王欣荣 张子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10期50-53,共4页
试验采用53只小尾寒羊母羊(山东梁山和泰安)、25只无角陶赛特羊母羊(甘肃永昌肉用种羊场)、35只蒙古羊母羊(甘肃武威)。分别采集颈静脉血样提取DNA,利用GenBank中人孕酮受体基因外显子4和绵羊孕酮受体基因mRNA序列,设计绵羊孕酮受体基... 试验采用53只小尾寒羊母羊(山东梁山和泰安)、25只无角陶赛特羊母羊(甘肃永昌肉用种羊场)、35只蒙古羊母羊(甘肃武威)。分别采集颈静脉血样提取DNA,利用GenBank中人孕酮受体基因外显子4和绵羊孕酮受体基因mRNA序列,设计绵羊孕酮受体基因外显子4限制性片段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对其PCR产物克隆、测序验证。用PCR-SSCP检测多态性,通过DNA测序确定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经过研究分析表明,小尾寒羊由野生型AA型、杂合AB型、突变纯合BB型3种基因型组成,蒙古羊由AA型、AB型两种基因型组成,无角陶赛特羊只有AA型一种基因型,不存在突变;在基因型分布上小尾寒羊与无角陶赛特羊和蒙古羊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无角陶赛特羊和蒙古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小尾寒羊突变纯合基因型BB和杂合AB中存在4个突变位点,此外在发现的4个突变位点中,只有第4个突变位点246碱基T→C引起氨基酸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 蒙古羊 无角陶赛特羊 孕酮受体基因外显子4 多胎候选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IL-10基因外显子4突变对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万小颖 冒留留 +5 位作者 沈杰 秦立志 施丽娟 王文洲 潘雨来 吴信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2,49,共3页
本研究针对兔IL-10基因外显子4中的碱基突变,运用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野生型和突变型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结果表明,外显子4中碱基T的插入并未改变IL-10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硫键、跨膜结构、信号肽、糖基化位点以及二级结构,但是导致磷... 本研究针对兔IL-10基因外显子4中的碱基突变,运用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野生型和突变型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结果表明,外显子4中碱基T的插入并未改变IL-10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硫键、跨膜结构、信号肽、糖基化位点以及二级结构,但是导致磷酸化位点减少、三级结构改变,从而影响IL-10蛋白的功能并可能对机体疾病的抗病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0基因 外显子4 碱基突变 蛋白结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11S球蛋白Gy5(A_3B_4)的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三凤 深泽亲房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5-217,共3页
大豆11S球蛋白(Glycinin)是大豆种子的主要贮藏蛋白,分子量为360kD,由6对相同的蛋白亚基(每对亚基的分子量约60kD)构成。每对亚基又是由一个酸性A肽(35~45kD)和一个碱性B肽(22kD)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A肽和B肽源... 大豆11S球蛋白(Glycinin)是大豆种子的主要贮藏蛋白,分子量为360kD,由6对相同的蛋白亚基(每对亚基的分子量约60kD)构成。每对亚基又是由一个酸性A肽(35~45kD)和一个碱性B肽(22kD)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A肽和B肽源自同一个基因,即首先由一个大的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球蛋白 Gy5(A3B4)基因 外显子 DNA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基因多态性与豫南地区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新强 易朝辉 +1 位作者 潘莉 张斯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 A/G的多态性与豫南地区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T1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108 T1DM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组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 A/G多态性。结果 T1DM组...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 A/G的多态性与豫南地区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T1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108 T1DM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组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 A/G多态性。结果 T1DM组等位基因+49G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基因型G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结论 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 A/G多态性与豫南地区T1DM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外显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CTLA-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47^(phox)基因第4外显子多态性与湖南省汉族人群脑梗死的相关研究
8
作者 黄晓松 罗银利 +1 位作者 谭李红 陈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20-26,共7页
目的探讨P47^(phox)基因第4外显子G338A(Arg90His)和G457A(Thr129Thr)多态性与湖南省汉族人群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湖南省汉族人群散发性脑梗死患者110例、10个脑梗死家系成员110例及100例... 目的探讨P47^(phox)基因第4外显子G338A(Arg90His)和G457A(Thr129Thr)多态性与湖南省汉族人群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湖南省汉族人群散发性脑梗死患者110例、10个脑梗死家系成员110例及100例健康对照组的P47^(phox)基因第4外显子G338A和G457A多态性。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免疫比浊法测定apo A-I及apo B100,ELISA法测定Lp(a)血清水平。结果 p47^(phox)基因第4外显子G338A多态存在GG、GA和AA 3种基因型,脑梗死组及其各亚型组G338A多态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457A多态存在GG和GA两种基因型,脑梗死组及其各亚型组G457A多态基因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及其各亚型组血清TC、TG、LDL-c及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不同基因型间血脂、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47^(phox)基因G338A多态A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特别是有高血压病性和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一个危险因素;G457A多态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病无关。p47^(phox)基因G338A和G457A多态性与血脂代谢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P47^phox 4外显子 基因多态性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ylation profile of bovine Oct4 gene coding region in relation to three germ layers 被引量:4
9
作者 ZHOU Xin-yu LIU Liang-liang +1 位作者 JIA Wen-chao PAN Chuan-y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618-628,共11页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mammalian animals, and different Oct4 expression levels induce multi-lineage d...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mammalian animals, and different Oct4 expression levels induce multi-lineage differentiation which are regulated by DNA methylatio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thylation pattern of Oct4 gene exon 1 and embryonic development, in this work, five different tissues(heart, liver, lung, cerebrum and cerebellum) from three germ layers were chosen from low age(50–60 d) and advanced age(60–70 d) of fetal cattle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issues or ages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DNA methylation level of Oct4 gene exon 1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t(P〈0.01) between any two of three germ layers in low age(〈60 d), but kept steady of advanced age(P〉0.05)(〉60 d), suggesting that 60-d post coital was an important boundary for embryonic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in ectoderm(cerebrum and cerebellum),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methylation difference of Oct4 gene exon 1 between low age and advanced age(P〉0.05), but the result of endoderm(liver and lung) and mesoderm(heart) were on the contrary(P〈0.01), which indicated the development of ectoderm was earlier than endoderm and mesoderm. The methylation differences from the 3rd, 5th and 9th Cp G-dinucleotide loci of Oct4 gene exon 1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each two of three germ layers(P〈0.05), indicating that these three loci may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bovine embryonic development. This study showed that bovine germ layers differentiation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DNA methylation status of Oct4 gene exon 1. This work firstly identified the DNA methylation profile of bovine Oct4 gene exon 1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germ layers development in fetus and adult of cattle. Moreover, the work also provided epigenetic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studying bovine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cellular reprogram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vine DNA methylation 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 exon germ lay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SLA-DQA一个新SNP的发现及其遗传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彭勇波 李奎 +5 位作者 樊斌 余梅 朱猛进 熊统安 彭中镇 刘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526-2530,共5页
采用PCR-RFLP方法对新发现的一引起氨基酸改变的SNP位点(读码框第722位碱基)进行了检测,初步探讨了DQA基因作为影响经济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经在6个中国地方猪种及大白猪中PCR-RFLP检测,发现除小梅山和大白猪外,其它几个猪种均存在... 采用PCR-RFLP方法对新发现的一引起氨基酸改变的SNP位点(读码框第722位碱基)进行了检测,初步探讨了DQA基因作为影响经济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经在6个中国地方猪种及大白猪中PCR-RFLP检测,发现除小梅山和大白猪外,其它几个猪种均存在多态性,同时对6个地方猪种间的基因型频率的差异进行了χ2检验。在通城猪、长白猪、大白猪及其三元杂种猪长大通和达长通猪中检测了该位点的基因型,并运用GLM进行基因型与生长、胴体性状间关联分析,发现该SNP位点与平均背膘厚、6-7肋间背膘厚存在显著相关(P<0.05),与胸腰椎间背膘厚也接近显著性水平(P=0.06),与内脂率、眼肌高、肌肉失水率亦存在显著相关(P<0.05),但未发现与生长性状间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DQA 第四外显 SNP PCR—RFLP 关联分析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格犬ERβ_(1293)基因真核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 被引量:1
11
作者 甘艺 钟睿 +7 位作者 任秀梅 赵彦斌 胡仲明 刘冰 陈旖 孙兆增 曾林 杨焕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7-10,15,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比格犬Myc标签ERβ1293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以pEGFP-N1-ERβ1293重组真核表达载体为模板,PCR保真酶扩增得到ERβ1293基因编码区全长。Myc标签ERβ1293重组真核载体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运用蛋白... 目的观察比格犬Myc标签ERβ1293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以pEGFP-N1-ERβ1293重组真核表达载体为模板,PCR保真酶扩增得到ERβ1293基因编码区全长。Myc标签ERβ1293重组真核载体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运用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F)鉴定pcDNA3.1-Myc-ERβ1293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Myc-ERβ1293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HEK293T细胞中。Western blotting检测有蛋白条带表达,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IF处理后的转染细胞,荧光定位于细胞质。结论前期实验得到比格犬ERβ剪切异构体ERβ1293编码区序列,缺失第四外显子,导致其与配体结合能力减弱或消失,因此目的基因编码蛋白定位在细胞中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犬 ERβ1293 蛋白定位 4外显子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腺癌与鳞癌中H-ras12位点突变与P53Exon4杂合缺失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易粹琼 郝莹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8年第3期156-158,共3页
应用PCR/RFLP、PCR/SSCP方法对22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8例腺癌、14例鳞癌)H-ras12位点突变、P53Exon4杂合缺失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22例食管癌组织中发生H-ras12位点突变6例(6... 应用PCR/RFLP、PCR/SSCP方法对22例食管癌及癌旁组织(8例腺癌、14例鳞癌)H-ras12位点突变、P53Exon4杂合缺失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22例食管癌组织中发生H-ras12位点突变6例(6/22、27.2%)、P53Exon4杂合缺失5例(5/22、22.7%),与癌旁组织比有显著差异(P<0.01)。8例腺癌与14例鳞癌中两种基因变化无差异。两种基因改变在食管癌标本中散在分布,无标本同时具有两种基因变化。H-ras改变与P53缺失相比无明显优势表现,反之亦然。研究表明,二种基因的改变可能在食管癌的的致病过程中起协同作用,也可能受不同致病因子影响而有不同表现。H-ras基因突变、P53基因杂合缺失可能是食管癌癌变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食管肿瘤 鳞癌 P53exon4 杂合缺失
原文传递
儿童VAMP2基因突变致NEDHAHM病1例
13
作者 马宾 张磊 +2 位作者 苏婷 孙文杰 袁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报告中国汉族人群首例VAMP2基因突变致伴有肌张力低下的神经发育障碍和自闭症特征伴或不伴运动过度病(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with hypotonia and autistic features with or without hyperkinetic movements,NEDHAHM),以期为临... 报告中国汉族人群首例VAMP2基因突变致伴有肌张力低下的神经发育障碍和自闭症特征伴或不伴运动过度病(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 with hypotonia and autistic features with or without hyperkinetic movements,NEDHAHM),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患儿为14岁女童,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表现为少言少语,基因检测提示VAMP2基因的3号外显子c.166C>T(p.Arg56Ter)杂合突变。对国外同类报告中12例患者资料回顾后发现,该病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预后不佳,4-氨基吡啶可能为此病潜在性治疗药物,可改善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VAMP2 基因 遗传变异 精神行为异常 外显子测序 4-氨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kin基因第4号外显子多态性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晓萍 谢惠君 +5 位作者 汤国梅 赵武伟 徐玲 苏敬敬 郝怡鑫 任大明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 parkin基因第 4外显子G/A多态与帕金森病 (PD)易患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 (PCR RFLP) ,观察 1 55例PD患者、1 92名健康人对照组中 parkin基因多态的分布 ,并与澳大利亚白种人的... 目的 探讨 parkin基因第 4外显子G/A多态与帕金森病 (PD)易患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 (PCR RFLP) ,观察 1 55例PD患者、1 92名健康人对照组中 parkin基因多态的分布 ,并与澳大利亚白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1 )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parkin基因第 4外显子G/A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等位基因以G为主 ,频率分别为 54 2 %和 52 9% ,χ2 =0 31 8;基因型以GA型为主 ,频率分别为 51 6 %和 43 2 % ,χ2 =1 433 ,均P >0 0 5) ;发病年龄以 50岁为界分成早发组与晚发组后 ,早发组与晚发组人群中该多态的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意义 (基因型 χ2 =1 1 6 ,等位基因 χ2 =0 0 4 9,均P >0 0 5)。 (2 )上海汉族人该基因的多态分布与澳大利亚白种人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χ2 =2 0 6 448,P <0 0 0 1 ) ;上海汉族人以GA基因型为主 (51 6 % ) ,澳大利亚白种人以GG基因型为主 (92 7% )。结论 上海汉族人parkin基因第 4外显子G/A多态与PD易患性关系不大 ;上海汉族人与澳大利亚白种人该多态分布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IN基因 基因多态性 帕金森病 PCR-RFLP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原文传递
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与SPC基因外显子4 T138N位点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王和平 郑跃杰 +5 位作者 农光民 陈小文 陈杰华 马红玲 姜含芳 杜玮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9期894-895,共2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C,SP-C)基因外显子4 T138N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患儿67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非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患儿102例为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C,SP-C)基因外显子4 T138N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患儿67例为观察组,同期住院非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患儿102例为对照组,采用高通量测序法检测2组SP-C基因外显子4 T138N位点基因多态性,比较2组SP-C基因外显子4 T138N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观察组SP-C基因外显子4 T138N位点CC、CA、AA基因型分布频率(59.7%、31.3%、9.0%)与对照组(50.0%、40.2%、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C基因外显子4 T138N位点C、A等位基因频率(75.4%、24.6%)与对照组(70.8%、2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C基因外显子4 T138N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 外显子4 T138N位点 基因多态性 儿童
原文传递
中国山东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者PAX8基因突变筛查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学芹 刘相东 +5 位作者 卢德国 李文杰 王梅 刘世国 阎胜利 葛银林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年第12期19-21,共3页
目的对中国山东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甲低)患者PAX8第4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筛查,阐明中国山东地区甲低患者PAX8基因第4外显子突变特点。方法 453例标本来自山东甲状腺发育不全的先天性甲低患者,从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全基因组... 目的对中国山东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甲低)患者PAX8第4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筛查,阐明中国山东地区甲低患者PAX8基因第4外显子突变特点。方法 453例标本来自山东甲状腺发育不全的先天性甲低患者,从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全基因组DNA扩增PAX8第4外显子,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分析453例PAX8第4外显子测序结果未发现突变,但在1例患者第4内含子发现1个IVS4+83 T>C突变,在第4内含子区发现1个SNP位点(rs74370449,IVS4+101 G/A,变异频率为8.9%)。结论 PAX8基因第4外显子突变率在中国山东地区甲低患者中极低,PAX8第4内含子的突变可能与先天性甲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PAX8 4外显子 突变 甲状腺发育不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