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期间右旋美托咪啶对麻醉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李慧玲 佘守章 +1 位作者 阎焱 祝胜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期间,右旋关托咪啶(Dex)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年轻患者30例(ASAⅠ~Ⅱ级),诱导方法:以血浆药物浓度... 目的:研究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期间,右旋关托咪啶(Dex)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年轻患者30例(ASAⅠ~Ⅱ级),诱导方法: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目标进行丙泊酚靶控输注,靶浓度(Ct)为4mg/L,同时静脉泵注雷米芬太尼1μ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0.6mg/kg,1min后气管内插管。术中以雷米芬太尼0.2μg/(kg·min)。维持麻醉,定时追加肌松药,调节丙泊酚靶控输注的α值,使BIS维持在50±3;维持10min稳定后将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两组:D组(n=15):Dex0.4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ml静脉泵注(5min),C组(对照,n=15):生理盐水5m1,方法同D组。记录20min内BIS、AAI、MAP、HR。结果:D组静注Dex后BIS由51.4±2.2逐渐下降,20min时降为42.2±15.7(P〈0.05);而AAI给药前15.1±3.3,20min内没有明显变化;C组对照观察期间BIS、AAI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麻醉稳定后,静注Dex能使BIS进一步下降,而AAI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麻醉 全身 麻醉药 静脉 投药 剂量 美托咪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监测不同靶浓度依托咪酯诱导期间麻醉深度的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全阳 马保新 +3 位作者 刘敏 郑青麒 梁坤辉 张进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靶浓度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期间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分析其对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身麻醉下非心脏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5~50岁,体重指数<30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 目的观察不同靶浓度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期间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分析其对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身麻醉下非心脏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5~50岁,体重指数<30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0例,即E0.5组、E0.7组、E0.9组、E1.1组,依托咪酯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5μg/mL、0.7μg/mL、0.9μg/mL、1.1μg/mL。静脉注射咪哒唑仑0.05 mg/kg、芬太尼3μg/kg、罗库溴铵0.6 mg/kg后,开始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当效应室浓度达到0.5μg/mL、0.7μg/mL、0.9μg/mL、1.1μg/mL时行气管插管,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喉镜置入时(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气管插管后3 min(T4)、气管插管后5 min(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AAI、脑电暴发性抑制指数(BS)。结果 4组患者麻醉诱导期间AAI的变化趋势一致,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后AAI值明显下降,T1时AAI值明显低于T0时(P<0.01),随后各时点AAI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MAP、HR明显低于T0时(P<0.01),T2、T3时MAP、HR比T1时明显升高(P<0.05),E0.9组和E1.1组部分患者出现BS,E1.1组B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AAI能反映靶控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期间麻醉深度的变化,但不能敏感地反映不同靶浓度依托咪酯的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释放系统 依托咪酯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开窍药嗅吸对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年平 毛善平 孙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34期3794-3798,共5页
目的观察芳香开窍中药雾化嗅吸对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将36例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芳香开窍中药嗅吸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使用经颅多普勒(TCD)检... 目的观察芳香开窍中药雾化嗅吸对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将36例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芳香开窍中药嗅吸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使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治疗后使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分析患者额叶、丘脑及脑干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含胆碱化合物(Cho)及NAA/Cr、Cho/Cr值的变化;治疗前后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进行促醒作用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MCA及BA血流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组额叶、丘脑和脑干处NAA/Cr数值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均<0. 05),Cho/Cr数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 05);治疗组BAEP的5个波(Ⅰ波、Ⅱ波、Ⅲ波、Ⅰ~Ⅲ波、Ⅲ~Ⅴ波)潜伏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芳香开窍药嗅吸可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脑血流速度,改善脑内代谢,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更早地促进患者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开窍药 脑梗死 昏迷 磁共振波谱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线粒体毒素致豚鼠药物性耳聋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秋荣 朱红玲 陈德森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2071-2075,共5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豚鼠药物性耳聋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 VEM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豚鼠经听泡骨窗向圆窗龛滴入0.5 mol/L的3-硝基丙酸(3-NP)6μL造成药物性耳聋,将其中24只成模...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豚鼠药物性耳聋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 VEM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豚鼠经听泡骨窗向圆窗龛滴入0.5 mol/L的3-硝基丙酸(3-NP)6μL造成药物性耳聋,将其中24只成模豚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参麦组。另取12只健康雄性豚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参麦组按0.5 m L/kg经尾静脉注射参麦注射液,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7 d。观察豚鼠前庭功能受损行为学改变,采用气导短纯音诱发豚鼠治疗前后o VEMP、记录其主要参数N1和P1潜伏期、N1和P1振幅、N1-P1波间期并计算o VEMP引出率,记录听性脑干反应(ABR)波Ⅲ反应阈及在80 d B n HL短声刺激时Ⅰ~Ⅵ波潜伏期,监测豚鼠局部脑血流(r CBF),采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耳蜗VEGF及VEGF-m RNA表达。结果治疗后,参麦组的N1和P1振幅分别为(10.22±0.74)μV和(11.03±0.82)μV,o VEMP引出率为(92.01±8.72)%,r CBF为(77.21±8.36)m L/(100 g·min),比模型组的(7.03±0.52)μV、(8.95±0.54)μV、(43.32±5.77)%、(57.73±6.21)m L/(100 g·min)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1和P1潜伏期分别为(10.14±1.97)ms和(9.52±1.04)ms,ABRⅡ波为(1.37±0.19)ms,Ⅲ波潜伏期为(3.01±0.35)ms,Ⅰ~Ⅲ波间期为(2.02±0.24)ms,比模型组的(13.54±2.98)ms、(12.30±1.81)ms、(3.72±0.26)ms、(4.39±0.33)ms、(3.03±0.22)ms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RⅢ波反应阈为(31.47±4.63)d B,比模型组的(50.42±5.41)d B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和VEGF-m RNA分别为(18.42±1.34)GAPDH和(39.01±2.05)、比模型组的(10.71±1.23)GAPDH和(28.04±1.96)明显高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提高耳蜗受损组织血流量,改善受损内耳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耳蜗毛细胞和前庭神经功能的再生和修复,对线粒体毒素诱导药物性耳聋模型豚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耳聋 参麦注射液 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听性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链霉素圆窗灌注对正常豚鼠内耳功能和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殷团芳 卢永德 +5 位作者 陈忠 任基浩 谢鼎华 杨新明 谭薇薇 祝道桂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采用膜迷路铺片、火棉胶切片、透射电镜及内耳电生理检测技术,观察正常豚鼠透明质酸-链霉素(HA-SM)圆窗灌注后内耳功能和形态学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灌注后眼震时间明显缩短(P<0.01),而耳蜗电图无明显变化... 采用膜迷路铺片、火棉胶切片、透射电镜及内耳电生理检测技术,观察正常豚鼠透明质酸-链霉素(HA-SM)圆窗灌注后内耳功能和形态学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灌注后眼震时间明显缩短(P<0.01),而耳蜗电图无明显变化(P>0.05);形态学观察示前庭感觉细胞严重破坏,而Corti器无明显损害。结果表明:HA-SM圆窗灌注可选择性破坏前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链霉素 圆窗灌注 迷路 豚鼠 内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异丙酚不同镇静深度下半数有效的浓度、脑电双频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勇 佘守章 +1 位作者 闫焱 许学兵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测定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异丙酚靶控输注清醒镇静时患者不同镇静深度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半数有效BIS(BIS50)和半数有效AAI(AAI50)。方法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45例,ASAⅠ级。腰麻阻滞完善后,异丙酚靶控输注... 目的测定腰-硬联合麻醉期间异丙酚靶控输注清醒镇静时患者不同镇静深度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半数有效BIS(BIS50)和半数有效AAI(AAI50)。方法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45例,ASAⅠ级。腰麻阻滞完善后,异丙酚靶控输注清醒镇静,以患者OAA/S评分为镇静指标,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不同镇静深度(OAA/S评分)的EC50、BIS50和AAI50。结果患者OAA/S4分时EC50为0.6μg/ml、BIS50为85和AAI50为72,OAA/S3分时EC50为1.0μg/ml、BIS50为75和AAI50为59,OAA/S2分时EC50为1.3μg/ml、BIS50为67和AAI50为39,OAA/S1分时EC50为1.6μg/ml、BIS50为61和从AAI50为30,OAA/S0分时EC50为2.5μg/ml、BIS50为41和.AAI50为12。结论EC50、BIS50和AAI50对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期间清醒镇静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镇静深度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脑电双频指数 Logistic回归方法 异丙酚靶控输注 BIS50 EC50 半数有效浓度 清醒镇静 麻醉期间 手术患者 指导价值 下腹部 ASA 评分
原文传递
异丙酚靶控输注镇静时记忆与BIS、AEPI和效应室药物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云 岳云 +2 位作者 孙永海 吴安石 吴奇伟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 研究异丙酚靶控输注(TCI)不同镇静深度对记忆的影响,探讨内隐记忆与脑电双频指数(B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和异丙酚效应室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36例行择期下肢手术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后TCI异丙酚镇静,根据镇静水平的不... 目的 研究异丙酚靶控输注(TCI)不同镇静深度对记忆的影响,探讨内隐记忆与脑电双频指数(B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和异丙酚效应室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36例行择期下肢手术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后TCI异丙酚镇静,根据镇静水平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OAA/S评分3分,B组OAA/S评分2分,C组OAA/S评分1分。各组在镇静前呈现一次听刺激,达目标镇静深度后呈现第二次听刺激。监测第二次听刺激呈现前后的BIS和AEPI值。试验完毕后4 h采用加工分离程序对患者进行包含和排除测验,并推算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成绩。结果 A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成绩与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镇静期外显记忆成绩与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内隐记忆成绩与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成绩与0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B两组镇静期内隐记忆成绩差异无显著性(P>0.05)。内隐记忆成绩与BIS和AEPI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BIS、AEPI和效应室药物浓度均可很好地预测内隐记忆消失与否(P<0.01)。ROC曲线下面积:BIS>AEPI>效应室药物浓度。应用BIS、AEPI和效应室药物浓度诊断内隐记忆消失与否的截断点分别是:47、28、2.3 μg/ml。结论 在无伤害性刺激传入、无意识的情况下仍存在内隐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靶控输注 镇静 记忆功能 药物浓度 脑电描记术 听觉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单纯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对BIS和AEPI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永谦 岳云 +1 位作者 冯春生 曲向东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if target-controlled-infusion of remifentanil as sole agent affect bispectal index(BIS) and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index (AEPI).Methods Twenty two ASAⅠ-Ⅱpatients...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if target-controlled-infusion of remifentanil as sole agent affect bispectal index(BIS) and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index (AEPI).Methods Twenty two ASAⅠ-Ⅱpatients scheduled for elective surgery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A effect-site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of remifentanil was started to increase concentration gradually , the initial remifentanil concentration was set at 2.0 ng·mL -1 and was increased by 1.0 ng·mL -1 until 8.0 ng·mL -1.At baseline and at each successive target concentration of remifentanil ,the BIS,AEPI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OAA/S) ,hemodynamic variables and respiratory rate were recorded.Results Increasing predicted remifentanil effect-site concentration(CeREMI) decreased BIS value,compared with 0 ng·mL -1,the mean values of BI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from 4.0 ng·mL -1(P<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EPI values were found.There was great variation existing in reaction to remifentanil in patients.BIS value decreased obviously in 9 patients(≤70)but in another 10 patients remained unchanged(≥90).In 9 remifentanil-sensitive patients,the 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BIS mean value between CeREMI was -0.715 and between OAA/S was 0.705.However,in another10 remifentanil-insensitive patients,we had not found any correlation in BIS mean value between CeREMI or OAA/S. Conclusion We conclude that at the concentration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great variation exists in patients’ reaction to remifentanil.Whether remifentanil affects BIS or not depend on if it produce sedative effect in patients.We have to consider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 of BIS in remifentani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靶控输注 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阿片类药物 单纯 麻醉深度 临床麻醉 镇静深度
原文传递
两种内淋巴给药方式对豚鼠耳蜗功能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韩朝 迟放鲁 +3 位作者 黄一波 李雯 沈云珍 高文元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9-334,共6页
目的观察经耳蜗侧壁打孔(侧壁径路)和经圆窗膜、基底膜穿刺(双膜径路)两种内淋巴系统给药方式对豚鼠耳蜗整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比较两种方式的优劣。方法40只正常健康杂色豚鼠分为A、B两组(每组20只),所有动物左侧为给药耳... 目的观察经耳蜗侧壁打孔(侧壁径路)和经圆窗膜、基底膜穿刺(双膜径路)两种内淋巴系统给药方式对豚鼠耳蜗整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比较两种方式的优劣。方法40只正常健康杂色豚鼠分为A、B两组(每组20只),所有动物左侧为给药耳,右侧为非给药耳。A组采用侧壁径路进入中阶灌注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5型重组腺病毒(adenovims5-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AdS—EGFP)5μl;B组采用双膜径路进入中阶灌注AdS-EGFP5μ1。给药前后行听眭脑干反应(ABR)测试,观察听功能改变。耳蜗冰冻切片直接荧光观察腺病毒分布,HE染色观察手术径路的愈合情况。基底膜铺片鬼笔环肽染色观察毛细胞受损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局部损害情况。结果所有动物术后均存活。穿刺部位修复良好,耳蜗的完整性得以保持。EGFP在Corti器和血管纹内壁细胞内标记明显,表明两种给药径路都可以将药物成功注入内淋巴系统。A组证实成功14只(70%),手术前后ABR反应阈(声压级)变化[(33.1±10.3)dB]与对侧非给药耳[(9.4±3.9)dB]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6.34,P=0.0005);B组证实成功8只(40%)手术前后阈值改变[(2.5±3.8)dB]与对侧耳[(2.5±3.8)d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P=1.000)。两种方法在部分动物中都有药物渗漏入外淋巴的现象,给药局部产生炎性反应,侧壁径路对毛细胞的损害范围大于双膜径路。结论两种手术径路都可将药物成功注入豚鼠耳蜗的内淋巴系统中,局部有炎性反应,术后耳蜗的完整性可以获得完全恢复。侧壁径路对豚鼠耳蜗毛细胞缺失和ABR反应阈的影响大于双膜径路,但是经侧壁径路进入中阶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双膜径路,选择何种灌注径路需要根据实验要求来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内淋巴 投药途径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豚鼠
原文传递
康复期男性海洛因依赖者听觉P300电位与毒品渴求状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茜 江海峰 +3 位作者 陈红 杜江 王继军 赵敏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期男性海洛因依赖者(MPHD)听觉P300电位,以及在毒品渴求状态下的P300改变情况。方法横断面对照研究纳入康复期MPHD患者20例,健康对照20例。两组对象均完成标准听觉P300测试。患者组还完成观看中性视频和海洛因诱发视频... 目的探讨康复期男性海洛因依赖者(MPHD)听觉P300电位,以及在毒品渴求状态下的P300改变情况。方法横断面对照研究纳入康复期MPHD患者20例,健康对照20例。两组对象均完成标准听觉P300测试。患者组还完成观看中性视频和海洛因诱发视频后的听觉P300测试。结果标准听觉P300测试中患者组在Cz、Pz的P300波幅[(2.72±1.90)tLV;(4.48±1.87)μV]低于健康对照组[(3.99±1.74)μV;(5.61±1.39)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毒品相关视频心理渴求的患者观看毒品相关视频后Pz导联的P300波幅[(5.00±1.68)μV]高于观看中性视频后的波幅[(4.19±1.62)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MPH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P300指标可部分反映其在渴求状态下的注意力活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者 听觉P300 诱发电位 毒品渴求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