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llutant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 through effluent tax,concentration-based effluent standard,or both 被引量:2
1
作者 Kunyu Niu Zhongshan Tian Jie Xue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6年第2期68-80,共13页
There are numerous studies comparing different kinds of environmental taxes and standards.However,forms of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focused by former researchers are usually quantitybased limits/standards(e.g.pounds pe... There are numerous studies comparing different kinds of environmental taxes and standards.However,forms of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focused by former researchers are usually quantitybased limits/standards(e.g.pounds per day or pounds per unit of output).Concentration-based emission standard(e.g.milligrams per liter of wastewater) as one important form of environmental standard has not been given much attention.In this article,comparable estimates of their probable effect on enterprise pollution reduction will be developed for concentrationbased effluent standards,effluent taxes,and a combination of both.A linear simulation model is used to clearly and obviously compare the effects of effluent taxes and concentration-based standards within the same figure.With one detailed application to the paper industry,some enlightenment and conclusions-as well as the general applicability of these principles-are then provided:Under the same effluent tax rate,enterprises,groups,and industries that are cleaner will reduce more pollutants than those that have higher pollutant abatement costs.It is recommended that effluent taxes are set by avoiding cutting it even at one stroke and considering the feasibility of pollution-reducing technology in various industries.It is necessary to reduce MAC of enterprises to better stimulate enterprises' or industries' emission reduction by preferential measures,such as high tax rate coordinated by speeding up the depre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entration-based effluent standard effluent tax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ERE) marginal abatement cost(M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x Cuts and Fee Reduction Will Provide More Policy Bonuses
2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9年第2期10-11,共2页
'This year we will put more efforts in to tax cuts and fee reductions, to lower the VAT rate and contribution rate for basic retirement insurance. The surplus will amount to RMB 2 trillion,'Premier Li Keqiang ... 'This year we will put more efforts in to tax cuts and fee reductions, to lower the VAT rate and contribution rate for basic retirement insurance. The surplus will amount to RMB 2 trillion,'Premier Li Keqiang said at the press conference during the Two Sessions.He also commented that all types of enterprises will benefit from the tax cuts and fee reductions policies and it will have a very high efficiency as the benefits will be delivered directly to market entities. The VAT cuts took effect from April 1 and pension insurance rate will be lower starting from May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x cutS and FEE reduction WILL Provide MORE POLICY Bonuses N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China's BT-to-VAT Reform on Listed Companies' Turnover Tax Burden
3
作者 曹越 李晶 《China Economist》 2017年第5期54-70,共17页
Using the data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during 2010-2014 as samples, this paper employs the PSM and DID methods to re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BTto-VAT reform on the turnover tax burden for companie... Using the data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during 2010-2014 as samples, this paper employs the PSM and DID methods to re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BTto-VAT reform on the turnover tax burden for companies in pilot regions(Shanghai and eight other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and the rest of China. Our study arrived at the following findings: Compared with pilot sectors in non-pilot regions, BT-to-VAT reform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turnover tax burden of pilot companies in pilot regions; compared with non-pilot companies, BT-to-VAT reform slightly increased the turnover tax burden in the short run and somewhat reduced the turnover tax burden for pilot companies in the long run. Further differentiation of ownership nature led to the discovery that BT-toVAT reform somewhat reduced the turnover tax burden of SOEs and central SOEs, slightly increased the turnover tax burden for non-SOEs and local SOEs in pilot regions, slightly increased the turnover tax burden in the short run and somewhat reduced the turnover tax burden in the long run after nationwide pilot programs were introduced; BT-to-VAT reform has mor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non-SOEs and local SOEs. In general, BT-to-VAT reform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turnover tax burden of companies and after differentiating pilot regions, pilot sectors and ownership nature, we did not discover any significant effect, which is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policy expec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to- VAT reform turnover tax effects on tax burd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微企业减税政策研究脉络与未来展望
4
作者 崔惠玉 梁丹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9,共12页
小微企业作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小微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减税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也是学者们广泛关注的对象。首先,介绍文献收集过程,分析文献特征,并从多个角度剖析“小微企业”的基本内涵;其... 小微企业作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小微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减税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也是学者们广泛关注的对象。首先,介绍文献收集过程,分析文献特征,并从多个角度剖析“小微企业”的基本内涵;其次,基于微观企业经营与宏观经济影响的双重视角,全面梳理小微企业减税政策成效的研究成果;再次,从税收制度、微观企业和宏观经济环境三个层面分析影响小微企业减税效果的主要因素,同时探讨小微企业减税政策的优化路径;最后,分析当前小微企业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未来该领域研究应关注的四个方向。即深入研究小微企业减税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影响机制、深入开展减税政策之间及减税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联动效应研究、引入更为精确的分析工具以提升减税政策设计的精准度与有效性、开展国际比较研究为我国减税政策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企业 减税政策效应 制约因素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费负担、研发投入与中国上市企业创新绩效
5
作者 袁涛 陈瑾瑜 +1 位作者 胥兴军 黄寰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79-87,共9页
以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以研发投入为中介变量、税费负担为门槛变量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税费负担、研发投入与我国上市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税费负担对我国上市企业的创新... 以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以研发投入为中介变量、税费负担为门槛变量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税费负担、研发投入与我国上市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税费负担对我国上市企业的创新绩效存在负向激励效应;第二,税费负担对我国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也存在负向激励效应;第三,研发投入在税费负担对我国上市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占比为10.23%;第四,研发投入对我国上市企业的创新绩效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受到税费负担单一门槛效应的影响,当税费负担低于门槛值0.0025时,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费负担 创新绩效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税降费政策对A股制造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发效应研究
6
作者 陈小丽 胡延超 代莉 《山东纺织经济》 2025年第2期14-17,40,共5页
近年来,我国推行了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力图缓解企业的税负压力,拓宽其利润空间,进而激发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的积极性。文章以2014-2023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深入分析了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税负变化的影响,并探讨了这种税负变化如何进... 近年来,我国推行了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力图缓解企业的税负压力,拓宽其利润空间,进而激发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的积极性。文章以2014-2023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深入分析了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税负变化的影响,并探讨了这种税负变化如何进一步激发和提升企业的创新投入。本研究发现,企业总体税负与企业创新投入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减税降费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进一步异质性检验表明,这一政策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企业税负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些发现为政府进一步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提升政策效果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制造企业 企业税负 创新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cal State Capacity and Uneven Taxation across Industrial Firms
7
作者 Linke Hou Zhikuo Liu +1 位作者 Qi Zhang Xiaolu Zhao 《China & World Economy》 2024年第3期191-214,共24页
In this research we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ocal state capacity(LSC)and effective tax burdens(ETBs)on industrial firms within counties between 1998 and 2013.The LSC measures a state's capacity for pol... In this research we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ocal state capacity(LSC)and effective tax burdens(ETBs)on industrial firms within counties between 1998 and 2013.The LSC measures a state's capacity for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specifically its ability to acquire low-cost agricultural land for nonagricultural(industrial or commercial)purposes.Based on China's government-le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since the 1990s,we draw on two unique household survey datasets to capture LSC at county level.We find robust evidence that greater LSC was associated with much lower ETBs on large industrial firms.This taxation pattern implies local government's primary reliance on larger manufacturing firms,while the ETBs for small-and-medium enterprises are not as prominently addressed.This research highlights that LSC can affect both the amount of revenue a local government can generate and the methods it uses to collect these reven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effective tax burdens land requisition local government local state capacity
原文传递
What Are the Most Effective Adjustments To Ease Individual Income Tax Burdens?
8
《Beijing Review》 2008年第52期46-47,共2页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recent economic stimulus measures are attracting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plan to increase people’s incomes and alleviate enterprises and residents’ economic burden.
关键词 In What Are the Most effective Adjustments To Ease Individual Income tax burdens
原文传递
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谷成 陈青 李鹏洋 《财政科学》 CSSCI 2024年第3期132-143,共12页
自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结构性减税”以来,我国多次调整减税措施和策略,以推动实现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应地,理论界也对减税降费的效应进行了多维度的考察。本文从财政收支、居民收入分配、受益归宿、企业经营... 自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结构性减税”以来,我国多次调整减税措施和策略,以推动实现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应地,理论界也对减税降费的效应进行了多维度的考察。本文从财政收支、居民收入分配、受益归宿、企业经营、就业以及经济增长等多个方面对减税降费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全面分析减税降费的效应,旨在更好地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经济效应 综述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税降费规模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机制与证据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骅 王浚丞 刘梦娜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102,共11页
减税降费是中国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维护全局经济稳定的重要政策手段,但其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借”、“用”、“还”3个环节的风险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2015~2022年中国省级地方... 减税降费是中国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维护全局经济稳定的重要政策手段,但其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借”、“用”、“还”3个环节的风险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2015~2022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数,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减税降费规模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减税降费规模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跨过门槛值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长速度将显著降低。同时,减税降费规模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减税降费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速也将被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地方政府债务 熵权-TOPSIS 双向固定效应 面板门槛效应 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周期减税对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结构性影响——基于产业税收弹性变动的分析测度
11
作者 何代欣 姜明耀 《财政科学》 CSSCI 2024年第2期38-48,共11页
我国大规模、长周期的减税政策带来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结构性调整。本文以产业税收弹性为标尺,利用2002—2021年的细分类产业与税收收入数据,分析了不同阶段产业税收弹性的变化轨迹以及不同产业间的税收弹性差异,测度了长周期减税对中... 我国大规模、长周期的减税政策带来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结构性调整。本文以产业税收弹性为标尺,利用2002—2021年的细分类产业与税收收入数据,分析了不同阶段产业税收弹性的变化轨迹以及不同产业间的税收弹性差异,测度了长周期减税对中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结构性影响。产业税收弹性揭示了税收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优化税收政策的基础参数,是观察税收与产业发展情况的窗口,是评估税制改革成效的主要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 税收弹性 产业税负 政府与市场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营商环境的视角
12
作者 杨志银 胡文俊 宁雅璠 《新疆财经》 2024年第4期58-69,共12页
文章以2011—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并从营商环境的视角探索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减税降费政策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营商环境优化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营商环境... 文章以2011—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并从营商环境的视角探索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减税降费政策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营商环境优化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营商环境在减税降费政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中,减税降费政策和营商环境分别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即减税降费政策和营商环境对非国有企业、初创期企业、衰退期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基于此,政府在完善税制结构为企业实质减负的同时,应加强不同区域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促进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政策 营商环境 企业数字化转型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型税收激励与企业污染减排——基于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维机制检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鑫 李光龙 《数量经济研究》 2024年第1期153-174,共22页
本文基于2002~2013年中国“工企-污染”微观数据,以增值税转型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投资型税收激励对企业污染减排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有效促进受政策影响企业的污染减排,且这种政策效果... 本文基于2002~2013年中国“工企-污染”微观数据,以增值税转型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投资型税收激励对企业污染减排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增值税转型有效促进受政策影响企业的污染减排,且这种政策效果在重资产型企业、低碳试点城市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此外,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公众环境诉求对增值税转型的减排效应存在良好的协同效应。增值税转型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鼓励企业增加环保投资及增强绿色创新能力来实现污染减排。这些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设计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型税收激励 增值税转型 企业污染减排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税降费背景下企业税负研究——基于白酒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祥 周笛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4,共13页
当前阶段,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助推企业降低税收成本,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白酒制造业2007年至2022年的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白酒制造业的企业税负状况和行业税负状况。研究发现:白酒制造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当前阶段,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助推企业降低税收成本,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白酒制造业2007年至2022年的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白酒制造业的企业税负状况和行业税负状况。研究发现:白酒制造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企业总体税负较高;减税降费背景下,白酒制造业行业总体税负和行业所得税税负未见明显变化,行业消费税税负呈上升趋势,行业增值税税负呈下降趋势;与其他酒类制造业相比,无论是总体税负,还是单个主体税种的税负,白酒制造业的行业税负均较高。研究结果对如何利用税收杠杆以推进白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政策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白酒制造业 企业税负 行业税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负担、财政透明度与社会创业活跃度
15
作者 冯梦龙 祁峰 《科学决策》 CSSCI 2024年第10期92-107,共16页
处理好税收负担与社会创业活跃度之间的关系是推动财政可持续、创新可持续和社会发展可持续的关键。基于新古典主义理论、拉弗曲线理论和个体理性决策理论,选取2011-2021年279个城市数据,实证分析了税收负担对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影响以及... 处理好税收负担与社会创业活跃度之间的关系是推动财政可持续、创新可持续和社会发展可持续的关键。基于新古典主义理论、拉弗曲线理论和个体理性决策理论,选取2011-2021年279个城市数据,实证分析了税收负担对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影响以及财政透明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总体税收负担对城市社会创业活跃度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不过这一影响存在税收类型的异质性,表现为流转税负担对社会创业活跃度存在负影响,所得税负担存在正向影响。进一步,在政府财政透明度越高的地区,总体税收负担和流转税负担对社会创业活跃度的抑制作用更弱,同时所得税负担对社会创业活跃度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本文还发现税收负担对社会创业活跃度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结论不仅有助于厘清税收负担与社会创业之间的关系,也能为政府部门如何激励民众创业提供政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负担 社会创业活跃度 财政透明度 税收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方非税收入规模与结构演变(1999-2019)--基于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的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蓉 龚小芸 杨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4,共15页
非税收入作为税费改革的重点,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成本的核心与关键。纵观世界各国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演变,尽管比例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济增长与税收呈现同向关系,与非税收入呈现反向关系。2018年以来我国经济下... 非税收入作为税费改革的重点,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成本的核心与关键。纵观世界各国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演变,尽管比例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经济增长与税收呈现同向关系,与非税收入呈现反向关系。2018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税收收入增长缓慢,地方政府倾向于寻求新的财源,使得非税收入规模呈现异常增长态势。笔者利用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的准自然实验,借助199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人大预算监督对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已实施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地区,非税收入预决算规模均有所下降;(2)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新《预算法》实施后和财政分权度更高的地区该效应更强;(3)机制分析表明,地方人大主要是通过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监督,进而压缩非税收入规模。本文结论进一步丰富了税费政策相关的研究,而且对更好权衡减税降费政策与地方财政可持续之间的关系,完善非税收入和人大预算监督体系构建提供了实证证据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非税收入 收入结构效应 地方人大预算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间产业关系视角下税收竞争的影响机制--兼论减税降费的溢出效应
17
作者 王成 孟渤 《金融经济》 2024年第7期10-21,76,共13页
税收对国内外经济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税收竞争理论,从区域间产业关系的视角探讨减税降费的溢出效应。先构建数理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区域间复杂的产业关系对税收竞争结果的不确定性影响,继而进一步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模拟我... 税收对国内外经济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税收竞争理论,从区域间产业关系的视角探讨减税降费的溢出效应。先构建数理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区域间复杂的产业关系对税收竞争结果的不确定性影响,继而进一步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模拟我国减税降费对其他经济体的影响,验证了数理模型的论断。研究发现,在产品内分工模式下,区域间产业互补的税收竞争不再是“损人利己”的恶性竞争,反而实现互利共赢。因此,我国采取减税降费政策不仅有利于本国经济增长,也有利于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竞争 产业关系 减税降费 多区域投入产出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税征收对我国宏观经济和石化产业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蕙雯 胡明禹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2期25-33,共9页
碳税是国际上碳定价机制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我国,适时开征碳税,对于指引产业发挥税收政策对绿色低碳发展作用、有效弥补碳交易定价缺陷、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该文基于最新的投入产出表,构建中国碳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采用动态... 碳税是国际上碳定价机制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我国,适时开征碳税,对于指引产业发挥税收政策对绿色低碳发展作用、有效弥补碳交易定价缺陷、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该文基于最新的投入产出表,构建中国碳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采用动态碳税调整机制,模拟分析碳税征收对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征收碳税将对我国GDP、出口、居民收入等经济指标造成负面影响,但会抑制高耗能行业发展,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对于石化产业,实施碳税会降低医药制品价格,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但会导致基础化学原料等高碳排行业产出和出口的双重下降;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环保产品,从而降低传统橡塑制品产出;综合来看,实施碳税会显著降低高耗能石化行业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总量,降幅超过全社会平均水平,有利于推动石化行业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税政策 CGE 模型 经济影响 减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税降费与居民收入增长:效应评估与机制分析
19
作者 李淼 缪小林 杨昕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1,共16页
减税降费已经成为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其能否有效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是衡量政策成败的关键。鉴于此,以宏观税负作为评估减税降费政策效果的切入点,基于2007—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检验了减税降费政策的居民增收效应,并... 减税降费已经成为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其能否有效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是衡量政策成败的关键。鉴于此,以宏观税负作为评估减税降费政策效果的切入点,基于2007—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检验了减税降费政策的居民增收效应,并挖掘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减税降费在短期能够有效促进整体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但农村居民的增收效应并不显著,并且难以产生持久的增收效应;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在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低收入群体中,减税降费的增收效应更为显著,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强度将显著弱化增收效果,财政收支政策间的协同性不足;从机制检验来看,推动经济增长、新增就业岗位以及提高工资水平是减税降费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关键作用渠道。为此,减税降费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及时关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并进一步增强减税降费政策的精准性与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居民收入 长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税收中性与企业税负
20
作者 张凯强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4,共12页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健全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财税金融制度。本文关注税收中性和税收稳定器在微观企业的实践和表现,以阐述和论证金融发展对企业实际税收负担的影响机制。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引入金融发展和企业投资成本的概念,进...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健全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财税金融制度。本文关注税收中性和税收稳定器在微观企业的实践和表现,以阐述和论证金融发展对企业实际税收负担的影响机制。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引入金融发展和企业投资成本的概念,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在中国经济的实际特征下,随着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地方政府通过降低企业的实际税率来扩大企业产出,从而推动社会福利最优化。经验证据表明,较高金融发展水平使企业融资成本降低,鼓励企业选择债务融资机制,有利于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利润。这也有利于地方政府增加税收收入,缓解财政压力,并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从而再次推动企业产出的扩大。研究结果表明,当金融发展水平提高10%,该地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总体税负的实际税率将分别减少1.59%、0.76%、1.02%。本文的结论可为壮大市场主体、提升政府宏观治理能力以及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税收中性 企业税负 实际税率 财政金融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