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SSR标记建立玉米黄早四DNA标准指纹图谱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建华 张金渝 +4 位作者 杨晓洪 肖植文 孔令明 华秋瑾 米艳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345-350,共6页
DNA标准指纹图谱是分子检测技术用于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其DUS辅助评价的重要基础。通过玉米对黄早四DNA的SSR标准指纹图谱构建方法的研究。筛选出20对可以用于玉米DNA标准图谱构建的核心引物,它们的平均PIC值为0.8554,检测出的等位基... DNA标准指纹图谱是分子检测技术用于玉米新品种选育及其DUS辅助评价的重要基础。通过玉米对黄早四DNA的SSR标准指纹图谱构建方法的研究。筛选出20对可以用于玉米DNA标准图谱构建的核心引物,它们的平均PIC值为0.8554,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是6~15个,平均8.55个。Bnlg125和Bnlg2162检测到了玉米黄早四的DNA特有谱带;8%的聚丙烯酰胺电泳体系可以将亲缘关系很近的玉米品种区分开来。对玉米DNA标准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和DNA取样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早四 dna标准指纹图谱 DUS测试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花草DUS测试标准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9
2
作者 丁西朋 张龙 +3 位作者 罗小燕 严琳玲 刘国道 白昌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47-2056,共10页
为建立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DUS测试标准品种DNA指纹图谱数据库,实现柱花草品种的快速、准确鉴定,利用筛选到的25个SSR标记对15份柱花草DUS测试标准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25个SSR标记共产生132... 为建立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DUS测试标准品种DNA指纹图谱数据库,实现柱花草品种的快速、准确鉴定,利用筛选到的25个SSR标记对15份柱花草DUS测试标准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结果表明,25个SSR标记共产生132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可产生3-9个等位基因,平均5.280个;各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393-0.847,平均为0.638。利用这25个SSR标记构建的指纹图谱能有效区分15份柱花草DUS标准品种,并为每份标准品种建立了QR二维码图谱,为SSR标记技术在柱花草DUS测试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dna指纹图谱 SSR标记 DUS测试 标准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蕲蛇标准品DNA特异鉴定指纹片段的克隆及评价
3
作者 赵万韬 包学英 李明成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以工程菌为载体,寻找可以长期保存中药材蕲蛇标准品特异DNA指纹区段的克隆技术.方法采用蕲蛇DNA检测试剂盒提取蕲蛇标准品基因组DNA,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方法进行蕲蛇特异DNA片段PCR扩增,将PCR产物与质粒载体重组后导入... 目的以工程菌为载体,寻找可以长期保存中药材蕲蛇标准品特异DNA指纹区段的克隆技术.方法采用蕲蛇DNA检测试剂盒提取蕲蛇标准品基因组DNA,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方法进行蕲蛇特异DNA片段PCR扩增,将PCR产物与质粒载体重组后导入工程菌细胞内;体外培养细菌,提取重组质粒,应用PCR及测序方法鉴定插入片段是否正确.将鉴定正确、携带正品蕲蛇特异DNA序列的菌落置-80℃冰柜保存,分别以30 d、60 d、3个月和6个月为时间点进行复苏,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PCR扩增蕲蛇标准品特异DNA片段长度约为300 bp,插入质粒载体后,转入工程菌细胞内的蕲蛇DNA经体外克隆、PCR扩增及测序鉴定,扩增产物与目标大小一致,序列与Genbank中蕲蛇序均一致.将4个时间点复苏后的菌落进行PCR扩增后,条带清晰,没有降解.结论采用分子克隆技术保存蕲蛇特异基因片段的方法可行、有效,方法简单明了,获得的标准品DNA稳定性良好,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蛇标准品 dna指纹鉴定技术 分子克隆 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棉花审定品种SSR指纹库的构建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玉珍 黄龙雨 +4 位作者 周大云 黄义文 付守阳 彭军 匡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30-1443,I0001-I0061,共75页
[目的]棉花是一种异源四倍体作物,基因组结构复杂,常异花授粉的繁殖方式也导致棉花品种难以实现高度纯合;棉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技术手段,品种多乱杂现象长期存在,严重影响纤维品质一致性。构建中国近20年棉花审定品种标准样品的DNA指... [目的]棉花是一种异源四倍体作物,基因组结构复杂,常异花授粉的繁殖方式也导致棉花品种难以实现高度纯合;棉种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技术手段,品种多乱杂现象长期存在,严重影响纤维品质一致性。构建中国近20年棉花审定品种标准样品的DNA指纹库,探索棉花品种高通量SSR身份鉴定模式,为棉花品种真实性鉴定和新品种特异性鉴定提供依据;分析审定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为棉花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鉴定和培育适应新环境的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多重PCR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使用筛选得到的60个SSR标记构建1 015份棉花审定品种标准样品的DNA指纹库,通过植物品种DNA指纹库管理系统对审定品种SSR指纹进行两两比对,分析审定品种的遗传差异,筛选用于品种鉴定的核心SSR位点。利用聚类分析法和群体结构分析法分析1 015份棉花审定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计算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结果]60个SSR标记在1 015个审定品种中共扩增出216种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为3.6,平均PIC值为0.37。1 015个审定品种的SSR指纹进行两两比较,共产生513 591组结果,样品间最大差异位点数为58个。差异位点百分比主要集中在41%-70%,涉及428 115组,占83.36%;其中,差异位点百分比在51%-60%时,涉及组数最多,为197 829组,占38.52%。品种间差异位点百分比大于20%时,占所有品种两两比对组数的99%以上,差异位点百分比低于20%的比对结果只占0.58%。基于组合鉴定法,筛选一套包含10个SSR位点的核心位点组合,在1 015个品种中鉴别能力达到99%。聚类结果和群体结构分析表明,1 015个品种被清晰地划分为5个亚群,G1(n=240)为早熟棉亚群,主要分布于中国北部和西北内陆地区,该亚群品种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19。G2(n=277)亚群为中熟棉亚群,分布于长江流域,该亚群杂交种较多,亚群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309。G3(n=109)亚群属于早熟、中熟棉亚群,分布于河北黑龙港地区,该亚群品种遗传组分相对单一,亚群内平均遗传距离在陆地棉群体中最小,仅为0.150。G4(n=254)亚群属于中早熟棉亚群,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307。G5(n=37)亚群由37份海岛棉组成,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最小,为0.149。海岛棉与陆地棉之间遗传分化水平最高,平均FST值为0.503;陆地棉群体内,G3亚群与其他亚群之间遗传分化水平最高,FST值为0.193-0.242。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相比,遗传分化水平最低,FST值为0.112。[结论]构建了1 015个中国近20年审定品种标准样品DNA指纹库,筛选了一套包含10个SSR位点的核心标记组合,可以清晰地鉴别99%以上的品种,创建了“核心位点+扩展位点”的高通量棉花鉴定模式;1 015个品种被划分为5个亚群,其中,陆地棉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标准样品 SSR标记 dna指纹库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黑木耳主要栽培菌株ISSR指纹分析及SCAR标记 被引量:38
5
作者 唐利华 肖扬 边银丙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3-251,共9页
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来自全国的黑木耳34个主要栽培菌株进行DNA指纹分析,初步构建其标准化DNA指纹图谱;在ISSR指纹分析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并将黑木耳两个栽培菌株173和186中扩增获得的ISSR特异性DNA带转化为可以直接用于菌株快速鉴定的S... 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来自全国的黑木耳34个主要栽培菌株进行DNA指纹分析,初步构建其标准化DNA指纹图谱;在ISSR指纹分析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并将黑木耳两个栽培菌株173和186中扩增获得的ISSR特异性DNA带转化为可以直接用于菌株快速鉴定的SCAR标记。研究表明,我国黑木耳栽培菌株遗传背景差异不大,存在同物异名现象,而采用ISSR指纹及其SCAR标记鉴定黑木耳栽培菌株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标准化dna指纹图谱 菌株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指纹体系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晓波 屠鹏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建立反映中药材整体信息的指纹体系是现阶段全面、有效控制中药材质量的手段。中药材指纹体系是采用化学指纹图谱和基因指纹图谱来分别表述、控制中药材的多元化学组份和源于生物体的特性 ,从有效成分和遗传物质两方面实现对中药材质量... 建立反映中药材整体信息的指纹体系是现阶段全面、有效控制中药材质量的手段。中药材指纹体系是采用化学指纹图谱和基因指纹图谱来分别表述、控制中药材的多元化学组份和源于生物体的特性 ,从有效成分和遗传物质两方面实现对中药材质量的控制。基因指纹图谱可从遗传物质上进一步佐证中药区别于化学药品的特性。基因指纹与化学指纹相结合 ,对于中药的品种鉴定、质量评价、药用优良品种的选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中药材指纹体系 ,首先要建立药典品种的含多种检测方法的化学指纹和基因指纹图谱库 ,其次要建立指纹图谱的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指纹体系 质量标准 指纹图谱 中药现代化 多元化学组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的多基原中药材鉴别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雨青 刘金凤 +1 位作者 于佳禾 石晋丽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14-222,共9页
中药多基原现象极为常见,尽管多基原中药材的不同基原之间在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理化特征、分子水平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但一般差异不显著,这给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带来了挑战。现统计了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多基原中药材,从... 中药多基原现象极为常见,尽管多基原中药材的不同基原之间在性状特征、显微特征、理化特征、分子水平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但一般差异不显著,这给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带来了挑战。现统计了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多基原中药材,从性状、显微、理化、分子等4个方面对多基原中药材的药典鉴别方法和文献鉴别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现阶段多基原中药材鉴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为建立多基原中药材的综合鉴别体系,制定合理、可行的多基原中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原 中药材 鉴别 中国药典 分子水平 dna条形码 指纹图谱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