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疗效及其对血清SCC-Ag、TIMP-1、D-二聚体、miR-206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吴圆圆 马丹丹 +6 位作者 陈婧 郭超 曹江威 王海燕 李冬杰 吴翠香 李润浦 《疑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其对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D-二聚体(D-D)、微小核糖核酸-206(miR-20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0月保定...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其对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D-二聚体(D-D)、微小核糖核酸-206(miR-20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0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一线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4~6个周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CC-Ag、TIMP-1、D-D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iR-206表达水平。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8.18%vs.60.00%,χ^(2)/P=4.257/0.039);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6个周期后2组血清SCC-Ag、TIMP-1、D-D水平均降低,miR-206表达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t/P=38.360/<0.001、4.156/<0.001、9.567/<0.001、4.857/<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6个周期后2组CD4^(+)T淋巴细胞、CD4^(+)/CD8^(+)升高,CD8^(+)T淋巴细胞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t/P=6.241/<0.001、6.879/<0.001、5.631/<0.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45%vs.21.82%,χ^(2)/P=6.253/0.012)。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SCC-Ag、TIMP-1、D-二聚体水平,提高miR-206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卡瑞利珠单抗 化疗 鳞状细胞癌抗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d-二聚体 微小核糖核酸-2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atitis D virus dual-infection among Chinese hepatitis B patient related to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epatitis B virus DNA and age 被引量:1
2
作者 Jun Zi Yu-Huan Li +5 位作者 Xiao-Mei Wang Hong-Qin Xu Wen-Hui Liu Jia-Yue Cui Jun-Qi Niu Xiu-Mei Ch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3年第38期5395-5405,共11页
The screening practices for hepatitis D virus(HDV)are diverse and nonstandardized worldwide,and the exact prevalence of HDV is uncertain.AIM To estimate HDV prevalence and investigate viral marker quantity trends in p... The screening practices for hepatitis D virus(HDV)are diverse and nonstandardized worldwide,and the exact prevalence of HDV is uncertain.AIM To estimate HDV prevalence and investigate viral marker quantity trend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D.METHODS We collected 5594 serum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in Jilin Province,China(3293 males and 2301 females,age range of 2 to 89 years).We then conducted tests for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hepatitis B Virus(HBV)DNA,anti-hepatitis D antigen(HDAg),and HDV RNA.RESULTS We found that the prevalence of anti-HDAg and HDV RNA among hepatitis B patient were 3.6%(3.2-4.2%)and 1.2%(0.9-1.5%),respectively,87.69%of hepatitis D patients were 51-70 years old.HDV infection screening positive rate of patients with HBV DNA levels below 2000 IU/mL(2.0%)was higher than those above 2000 IU/mL(0.2%).Among anti-HDAg positive patients,the HDV RNA positive rat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HBsAg level and anti-HDAg level.There was a weak correlation between HBsAg and anti-HDAg levels among hepatitis D patients.CONCLUSION Our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multiple factors when assessing the severity of HDV infection,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atients’clinical and laboratory parameters is necessary for prop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d virus Hepatitis B virus EPIdEMIOLOGY Anti-hepatitis d antigen Hepatitis d virus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术后血清CA125、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对无瘤生存期的影响
3
作者 孙慧霞 许静 +1 位作者 郭哲 梁殿迅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7期1175-1178,1182,共5页
目的 探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术后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D-二聚体(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对无瘤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并记录无瘤生存期。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血清CA125、D-D水平,分... 目的 探讨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术后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D-二聚体(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对无瘤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并记录无瘤生存期。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血清CA125、D-D水平,分析无瘤生存期影响因素;以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术后CA125、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与无瘤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化疗疗程、CA125、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的患者无瘤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临床分期、术后CA125水平、术后D-D水平及术后残留病灶大小是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CA125、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与无瘤生存期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术后CA125、D-D水平及残留病灶大小是影响其无瘤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卵巢癌 无瘤生存期 糖链抗原125 d-二聚体 残留病灶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检测治疗前D-二聚体和CEA的意义
4
作者 孙姚承 汤建军 +1 位作者 张伟元 刘传磊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4期29-33,共5页
目的 探讨治疗前D-二聚体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行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的2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治疗... 目的 探讨治疗前D-二聚体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行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的2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治疗前D-二聚体和CEA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D-二聚体与肿瘤部位(P<0.001)、病理类型(P=0.007)、浸润深度(P<0.001)、淋巴结转移(P=0.007)、肿瘤分期(P<0.001)有关;CEA与病理类型(P<0.001)、肿瘤分期(P=0.035)有关。治疗前D-二聚体和CEA同时阳性患者的术后无瘤生存率(χ^(2)=21.659,P<0.001)、总生存率(χ^(2)=22.887,P<0.001)均显著低于非同时阳性者。治疗前D-二聚体和CEA同时阳性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的曲线下面积为0.723。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D-二聚体与CEA呈正相关(r=0.144,P=0.037)。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和CEA同时阳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治疗前D-二聚体和CE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二者联合对结直肠癌术后生存评估的准确性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癌胚抗原 结直肠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D-二聚体、CA125及HE4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蒯莉莉 陆晓媛 +1 位作者 王海红 陈布泽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4期104-10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D-二聚体、糖类抗原125(CA125)及人附睾蛋白4(HE4)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确诊的4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纳入良性组,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D-二聚体、糖类抗原125(CA125)及人附睾蛋白4(HE4)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确诊的4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纳入良性组,选取同期同一医院治疗未完全缓解或缓解后复发的60例Ⅲ~Ⅳ期卵巢癌患者纳入有负荷组,选取同期同一医院接受治疗达到完全缓解的60例Ⅲ~Ⅳ期卵巢癌患者纳入无负荷组。比较三组患者TEG、D-二聚体、CA125及HE4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卵巢癌肿瘤负荷的价值。结果有负荷组CA125、HE4、D-二聚体、凝血形成速率、CI值均高于无负荷组,R值、K值低于无负荷组(P<0.05)。有负荷组CA125、HE4、D-二聚体、凝血形成速率、CI值均高于良性组(P<0.05),两组R值、K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负荷组与良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D-二聚体、CA125、HE4单独预测卵巢癌肿瘤负荷效能均有一定价值,但联合预测价值最高。结论TEG联合D-二聚体、CA125、HE4检测预测卵巢癌肿瘤负荷灵敏度更高,能为卵巢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为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的评价及预测复发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血栓弹力图 糖类抗原125 人附睾蛋白4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糖类抗原125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6
作者 仝玉珠 王博 +1 位作者 李姝 付翰林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7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糖类抗原125(CA125)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8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子宫肌瘤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25-(OH)D、CA125水平;观察子宫...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糖类抗原125(CA125)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8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子宫肌瘤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25-(OH)D、CA125水平;观察子宫肌瘤患者术前血清25-(OH)D、CA125水平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25-(OH)D、CA125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子宫肌瘤患者血清25-(OH)D与CA125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子宫肌瘤组术前血清25-(OH)D水平降低,血清CA125水平升高(P<0.05)。与术前相比,子宫肌瘤组术后血清25-(OH)D水平升高,血清CA125水平降低(P<0.05)。术前血清25-(OH)D、CA125水平与子宫肌瘤直径、发生部位、类型、体积及数目呈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瘤直径、发生部位、类型、体积及数目与术前血清25-(OH)D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CA125水平呈正相关(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子宫肌瘤患者术前血清25-(OH)D、CA125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25-(OH)D、CA125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25-羟维生素d 糖类抗原125 病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D、sCD40L及hs-CRP水平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尚晨光 朱华 赵云昌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41-444,44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3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3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下肢DVT将其分为发生组(45例)和未发生组(98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术前、术后24 h血清D-D、sCD40L、hs-CR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血清D-D、sCD40L、hs-CRP及三者联合检测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性别、年龄、BMI、假体类型、置换关节数及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手术时间≥4 h比例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血清D-D、sCD40L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发生组血清D-D、sCD40L及hs-CR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4 h及术后24 h血清D-D、sCD40L、hs-CRP水平异常升高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OR>1,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D-D、sCD40L、hs-CRP检测预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AUC分别为0.843、0.821、0.839,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69,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2.86%。结论:手术时间≥4 h及术后24 h血清D-D、sCD40L、hs-CRP水平异常升高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血清D-D、sCD40L、hs-CRP及三者联合检测对其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血清d-二聚体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 超敏C反应蛋白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125、LDH、D-D、NLR水平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彭德强 张栋栋 王洪彩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6期78-82,共5页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EC)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25、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变化及其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的120例EC患者作为EC组;选取同期同...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EC)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25、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变化及其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的120例EC患者作为EC组;选取同期同一医院6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作为不典型增生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良性病变组,60例体检健康的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四组血清CA125、LDH、D-D及NLR水平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EC患者血清上述指标的差异;分析血清CA125、LDH、D-D及NLR水平对EC的诊断价值。结果EC组患者血清CA125、LDH、D-D及NLR水平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1/2及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Ⅲ~Ⅳ期的EC患者血清CA125、LDH、D-D及NLR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1/2及FIGO分期Ⅰ~Ⅱ期的EC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LDH、D-D及NLR水平联合检测诊断EC的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单一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患者血清CA125、LDH、D-D及NLR水平升高,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EC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糖类抗原125 乳酸脱氢酶 d二聚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RHD-CE(3-7)-D基因重组与RHCE变异型患者的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
9
作者 唐炳娣 蔡仲仁 +1 位作者 邓泳诗 伍昌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6期1183-1186,1190,共5页
目的 研究分析1例Rh血型弱D、弱cE患者的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为该类患者的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卡法对患者红细胞进行ABO、RhDCcEe抗原的鉴定,同时采用试管法进行血型复核,抗人球蛋白卡法筛查不规则抗体;采... 目的 研究分析1例Rh血型弱D、弱cE患者的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为该类患者的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卡法对患者红细胞进行ABO、RhDCcEe抗原的鉴定,同时采用试管法进行血型复核,抗人球蛋白卡法筛查不规则抗体;采用PCR-SSP法对RhDCcEe(RhD、RhC、Rhc、RhE、Rhe)基因型进行检测;三代全长测序技术对RHD/RHCE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微柱凝胶卡法鉴定ABO、RhD、RhCcEe血型抗原的结果为:A抗原(-)、B抗原(-)、RhD(1+)、RhC(4+)、Rhc(1+)、RhE(1+)、Rhe(4+)、对照孔(-);试管法ABO、RhD、RhCcEe抗原鉴定该患者表型为:A抗原(-)、B抗原(-)、RhD(w+)、RhC(4+)、Rhc(w+)、RhE(w+)、Rhe(4+),对照管(-);抗人球蛋白卡法筛查患者不规则抗体阴性;PCR-SSP法血型基因分型RhDCcEe结果:RhD(+)、RhC(+)、Rhc(+)、RhE(+)、Rhe(+);RHD/RHCE基因结果:RHD单倍体1为外显子1-10全缺失,而单倍体2为外显子RHD-CE基因重组融合,且确认其重组类型为RHD-CE(3-7)-D,起点在外显子2(g.20238-20312之间),终点在外显子8(g49184-50480之间),同时RHCE基因第6外显子存在新碱基点突变RHCE*cE(827C>A)。结论RHD-CE(3-7)-D基因重组融合与RHCE*cE(827C>A)新等位基因突变可能引起D、cE血型抗原弱表达,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cE弱抗原 RHd-CE(3-7)-d重组 RHCE*cE(827C>A) 三代全长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沉降率、糖类抗原125、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对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10
作者 戴俊 徐费凡 +3 位作者 陈晓丽 陈俊林 刘丹 张广林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606-1611,共6页
目的探究红细胞沉降率(ESR)、糖类抗原125(CA12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在评估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TMSCE)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102例TMSCE患者,依据患者预后情况... 目的探究红细胞沉降率(ESR)、糖类抗原125(CA12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在评估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TMSCE)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江苏省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102例TMSCE患者,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0)和预后不良组(n=42)。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ESR、CA125、hs-CRP、D-D、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MSCE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SR、CA125、hs-CRP、D-D及四者联合检测对TMSCE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TMSCE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MSCE预后不良组患者ESR、CA125、hs-CRP、D-D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SR、CA125、hs-CRP、D-D是TMSCE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ESR、CA125、hs-CRP、D-D及四者联合检测评估TMSCE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52,敏感度为91.57%,特异度为81.95%,高于任一指标单独检测。结论ESR、CA125、hs-CRP、D-D水平与TMSCE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四者联合检测评估TMSCE患者预后的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 红细胞沉降率 糖类抗原125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预后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srs19d基因敲除株的构建及其在宿主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11
作者 牛水珠 潘明 +1 位作者 葛层层 黄思扬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7,共8页
为探究弓形虫表面抗原1相关序列(SRS)蛋白家族新成员SRS19D的功能,本试验以弓形虫Ⅱ型Pru虫株为亲本,运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PruΔsrs 19 d敲除虫株,并进行了噬斑试验、细胞内增殖试验、体... 为探究弓形虫表面抗原1相关序列(SRS)蛋白家族新成员SRS19D的功能,本试验以弓形虫Ⅱ型Pru虫株为亲本,运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PruΔsrs 19 d敲除虫株,并进行了噬斑试验、细胞内增殖试验、体外缓殖子转化试验、小鼠毒力试验和小鼠脑包囊检测试验。噬斑试验和细胞内增殖试验结果显示,与Pru虫株相比,PruΔsrs 19 d敲除虫株在人包皮成纤维(HFF)细胞上形成的噬斑显著变小(P<0.05),纳虫泡内形成的速殖子个数显著减少(P<0.05)。体外缓殖子转化试验发现,与Pru虫株相比,PruΔsrs 19 d敲除虫株的体外缓殖子转化率极显著降低(P<0.01)。小鼠毒力试验结果显示,与Pru虫株相比,弓形虫PruΔsrs 19 d敲除虫株不会引起ICR小鼠的死亡(P<0.05)。小鼠脑包囊检测试验结果显示,与Pru虫株相比,PruΔsrs 19 d敲除虫株感染小鼠后形成的脑包囊数量极显著减少(P<0.01)。本试验成功构建了弓形虫PruΔsrs 19 d敲除虫株,发现srs 19 d基因在弓形虫的体外生长、复制、毒力和慢性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究SRS19D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表面抗原1相关序列(SRS) srs19d 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Cas9)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抗原表达与CE抗原的关系研究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志红 兰炯采 +2 位作者 孙雪梅 吕冬冬 李慧晓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D抗原表达强弱与RhCE抗原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板法对RhD阳性献血者检测Rh表型;抗球蛋白卡式法初筛RhD阴性标本进行确认并分型;吸收放散试验对经抗球蛋白法确认为RhD阴性标本进行Del表型筛选。结果 D抗原在Rh表型不同时与抗体... 目的探讨D抗原表达强弱与RhCE抗原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板法对RhD阳性献血者检测Rh表型;抗球蛋白卡式法初筛RhD阴性标本进行确认并分型;吸收放散试验对经抗球蛋白法确认为RhD阴性标本进行Del表型筛选。结果 D抗原在Rh表型不同时与抗体的凝集强度的平均值有差别,测得的D抗原凝集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各表型之间抗原凝集强度存具有统计学意义(F=2.945,P<0.05);不同D表现型的RhCE表型构成是不同的,具体表现为一般D阳性与RhD阴性相比,前者C、E抗原所占比例较大,后者c抗原所占比例较大,弱D和Del型这2种特殊D阳性则表现在,C、c、E抗原比例介于两者之间。结论RHCE基因形成的抗原组合影响RHD基因表达D抗原,Cc,cc抗原组合的标本可能出现D凝集强度减弱或者极弱形成弱D或者Del型,甚至D抗原不表达形成D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抗原 RhCE抗原 Rh表型 凝集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组织蛋白酶D和糖类抗原125检测对宫颈鳞癌诊断及预测转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攀 蒋智钢 +3 位作者 郑家深 杨昌伟 陈大勇 王东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组织蛋白酶D(Cath-D)、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宫颈鳞癌诊断及预测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CCAg和CathD水平,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A125...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组织蛋白酶D(Cath-D)、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宫颈鳞癌诊断及预测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SCCAg和CathD水平,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A125。收集2009年1月30日-2012年4月1日宫颈鳞癌患者(ⅠA2~ⅡA期)60例为研究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CIN组)60例为对照组1;慢性宫颈炎组60例为对照组2。研究组在术前检测血清SCCAg、Cath-D、CA125水平,分析血清SCCAg、Cath-D、CA125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转移及复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癌组手术前的SCCAg、Cath-D和CA125水平分别为(1.41±0.26)ng/ml、(19.14±1.52)ng/L和(17.42±0.90)u/ml,明显高于CIN组和慢性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5、0.000、0.000、0.000和0.000);SCCAg、Cath-D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肿瘤体积、分化程度、间质浸润深度、脉管癌栓、宫旁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有不同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水平变化与宫颈癌间质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应用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CCAg、Cath-D和CA125诊断宫颈鳞癌的临界值分别为1.03 ng/ml、13.58 ng/L和8.16 u/ml,预测转移临界值分别为3.21 ng/ml、21.20 ng/L和12.45 u/m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4、0.905和0.718。结论血清SCCAg和Cath-D水平对宫颈鳞癌的诊断、临床分期、预判复发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SCCAg、Cath-D和CA125 3项指标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预测宫颈鳞癌转移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 组织蛋白酶d 糖类抗原125 诊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阴性孕妇血型D抗原同种免疫反应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华 叶世辉 +8 位作者 邵超鹏 邢荷香 张建耕 庄乃宝 王宏 贺晨 曹晓莉 吴大洲 章迪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研究Rh阴性孕妇血型D抗原同种免疫反应,为建立有区别的D亚型的输血规则提供参考。方法对RhD阴性孕妇进行基因分型,并检测是否有抗-D;总结分析孕妇妊娠次数以及胎儿红细胞的检出与产生抗-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122名RhD表型阴性的孕... 目的研究Rh阴性孕妇血型D抗原同种免疫反应,为建立有区别的D亚型的输血规则提供参考。方法对RhD阴性孕妇进行基因分型,并检测是否有抗-D;总结分析孕妇妊娠次数以及胎儿红细胞的检出与产生抗-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122名RhD表型阴性的孕妇中,检出d/d基因型97例,Del型20例,弱D15型1例,RHD-CE(2—9)-D/d融合基因型3例,DⅥⅢ型1例。在97名RhD阴性(d/d)孕妇中,有38例产生抗-D;20名Del血型孕妇均未检出抗-D;3名RhD-CE(2—9)-D/d中有2例产生抗-D;1名弱D15型的孕妇未检出抗-D;1名DⅥⅢ型孕妇抗-D检出阳性。统计分析表明孕妇的妊娠次数以及外周血中检出胎儿红细胞的检出与抗-D的产生有相关性,这可以成为Rh阴性孕妇被D抗原免疫的证据。结论不同D亚型的个体可能会对D抗原有不同的免疫反应,我们认为在中国Del血型的受者可以接收D阳性血液。建立有区别的输血规则可以节约有限的Rh阴性血资源和提高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阴性孕妇 d抗原同种免疫反应 dEL 输血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新的弱D型的鉴定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筱莹 庄乃保 +2 位作者 徐红先 何颖军 邵超鹏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2期103-106,109,共5页
目的分析1例新的Rh血型弱D型个体的RHD等位基因及其红细胞D抗原表位。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Rh血型D、C、c、E和e抗原表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D抗原,并分析D抗原表位;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测定RHD基因,... 目的分析1例新的Rh血型弱D型个体的RHD等位基因及其红细胞D抗原表位。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Rh血型D、C、c、E和e抗原表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D抗原,并分析D抗原表位;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测定RHD基因,然后分析RHD编码区全长序列,并检测RHD杂合型。结果血清学显示该个例为D抗原弱表现型,Rh因子为D+C+c+E-e+,PCR-SSP检测RHD基因显示与正常Rh(D)阳性对照相同。RHD编码区序列分析发现第9外显子存在1 212C>A碱基突变,其余外显子序列则与正常RHD基因一致(GenBank EF103573),RHD合子型鉴定为RHD+/RHD-杂合型,提示该个体基因型为CDe/cde。红细胞D抗原表位分析显示其具有基本完整D抗原表位。结论该个例为RHD1 212C>A碱基突变形成弱D72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d抗原 RHd基因 碱基突变 基因型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毒gD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6
作者 肖少波 陈焕春 +3 位作者 方六荣 李蕊 柳俊 洪文洲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5-468,共4页
将猪伪狂犬病毒 (pseudorabiesvirus ,PRV)最主要的保护性抗原基因gD完整编码区亚克隆到修饰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 35SL中 ,使其置于强启动子CaMV 35S doubleenhancer TEV 5′UTR下游 ,构建的转基因植物双元表达质粒经农杆菌介导转化... 将猪伪狂犬病毒 (pseudorabiesvirus ,PRV)最主要的保护性抗原基因gD完整编码区亚克隆到修饰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 35SL中 ,使其置于强启动子CaMV 35S doubleenhancer TEV 5′UTR下游 ,构建的转基因植物双元表达质粒经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 .PCR检测叶片筛选阳性植株 ,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gD已整合到转基因烟草基因组中 .固相酶联斑点试验和Western印迹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Gd基因 转基因烟草 表达 糖蛋白d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弱表达D抗原的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筱莹 徐红先 +1 位作者 熊文 邵超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4-477,共4页
曾有报道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红细胞膜D抗原密度(D antigen density),为此提出采用敏感的流式细胞术常规检测D抗原弱阳性表型,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可行性。2010年至2011年间采用盐水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和吸收放散试验检测到6例... 曾有报道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红细胞膜D抗原密度(D antigen density),为此提出采用敏感的流式细胞术常规检测D抗原弱阳性表型,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可行性。2010年至2011年间采用盐水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和吸收放散试验检测到6例D抗原弱阳性表型和7例DEL型样本,通过RHD基因定型、合子型分析和RHD基因序列测定,鉴定3例为弱D15型,3例为部分DVⅠ-Ⅲ型,7例为DEL型且均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取正常RhD阴性2例和正常Rh(D)阳性样本2例作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上述弱D15型、部分DVⅠ-Ⅲ型和DEL型,观察其平均荧光强度。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检测弱D15和部分D型DVⅠ样本的平均荧光强度与Rh(D)阴性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判读为D抗原阳性;7例DEL红细胞样本的平均荧光强度与Rh(D)阴性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检测结果均可判读为阴性,其中包括1例DEL,其红细胞样本的吸收放散检测结果为强阳性,即使IAT检测的结果也显示为"±",合子型分析显示为RHD+/RHD+纯合子,流式检测亦为阴性。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D抗原的敏感度与IAT相近,低于吸收放散试验;用于检测弱D或部分D型不如IAT简便实用,用于检测DEL型其敏感度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d抗原 吸收放散试验 dEL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的C和D线性抗原表位的抗原性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天飞 张喜文 +4 位作者 朱可佳 陈刚 李赫 陆泽 谢鹏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11-913,共3页
为比较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蛋白含有的两个线性抗原表位(C和D)的抗原性,本研究采用Dot-ELISA方法对原核表达的S蛋白抗原C和D的两种线性表位重组蛋白进行了抗原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等质量或等摩尔的条件下,含有抗原线性表位C... 为比较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蛋白含有的两个线性抗原表位(C和D)的抗原性,本研究采用Dot-ELISA方法对原核表达的S蛋白抗原C和D的两种线性表位重组蛋白进行了抗原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等质量或等摩尔的条件下,含有抗原线性表位C的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弱于含有抗原线性表位D的重组蛋白。本研究为建立TGE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以及进一步研究抗原线性表位C和D的结构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纤突蛋白 抗原表位C 抗原表位d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传代感染HDV后肝脏内抗原表达及病理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奇芬 毛青 +3 位作者 吴纯清 吴炜强 王洪 李宏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观察树(Tupala)经人工传代感染HDV后肝内HDAg表达及病理变化方法驯养的野生Tupaia第一代接种人HDV阳性血清,第二、三代分别接种第一、二代感染HDV成功的Tupsia血清0,4mL/只,感染前3wk... 目的观察树(Tupala)经人工传代感染HDV后肝内HDAg表达及病理变化方法驯养的野生Tupaia第一代接种人HDV阳性血清,第二、三代分别接种第一、二代感染HDV成功的Tupsia血清0,4mL/只,感染前3wk所有Tupaia均接种了人HBV阳性血清0.4mL/只,接种HDV前及以后每周取血及肝脏标本一次,连续6wk肝组织石蜡包埋,分别采用HE及SP法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及抗原表达,原位杂交法观察HDVRNA.结果第一代1/1只,第二代3/4只,第三代5/5/qTupaia于感染HDV阳性血清2wk后肝内均可检出HDAg,持续至wk6观察结果时,HDAg定位于肝细胞核和浆内,少数呈膜型,阳性肝细胞呈片状分布,亦可散在表达于单个肝细胞内,HDVRNA主要在肝细胞核内表达肝组织呈病毒性肝炎样病理变化,如变性点灶状坏死及汇管区炎细胞浸润.结论Tupsia传代感染HDV肝脏病理变化及HDAg表达与在黑猩猩中十分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 抗原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1227A型弱D的D抗原表位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筱莹 何颖军 +1 位作者 徐红先 邵超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977-2980,共4页
目的分析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的Rh血型弱D型个体的红细胞D抗原表位。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Rh血型D、C、c、E和e抗原表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D抗原,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测定RHD基因,并检测RHD杂合型。... 目的分析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的Rh血型弱D型个体的红细胞D抗原表位。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Rh血型D、C、c、E和e抗原表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D抗原,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测定RHD基因,并检测RHD杂合型。对确认的弱D型,使用12种抗-D抗原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分析红细胞D抗原表位。结果血清学筛选和PCR-SSP检测鉴定出3例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的弱D型样本,Rh小因子均为C+c+E-e+,RHD合子型鉴定均为RHD+/RHD-杂合型,提示3例个体基因型为CDe/cde。3例个体红细胞D抗原表位分析显示均具有基本完整D抗原表位,与Rh(D)阳性对照样本相同。结论发现3例RHD1227A型弱D型;不管RHD1227A等位基因表达DEL型或弱D型,其D抗原表位近似,均表达基本完整D抗原,提示该等位基因不同量的表达可能与其它调节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d抗原 RHd基因 dEL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