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环5位取代磺酰脲类化合物的水解动力学及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美怡 马翼 +2 位作者 王海英 曹刚 李正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36-1642,共7页
研究了除草活性较好的9个新型苯环5位取代的磺酰脲类化合物(A^I)分别在酸性、中性及碱性水溶液中的水解情况.采用HPLC-MS对水解产物进行分离鉴定,推测了水解产物的结构及水解路径.采用比较分子力场(Co MFA)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与水解半... 研究了除草活性较好的9个新型苯环5位取代的磺酰脲类化合物(A^I)分别在酸性、中性及碱性水溶液中的水解情况.采用HPLC-MS对水解产物进行分离鉴定,推测了水解产物的结构及水解路径.采用比较分子力场(Co MFA)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与水解半衰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结果表明,苯环5位取代的苯磺酰脲类化合物的水解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容易发生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水解反应第一步主要为酸催化下磺酰脲桥的断裂,形成5位取代的苯磺酰胺和氨基杂环.苯环5位取代的苯磺酰胺进一步发生5位酰胺基的水解,最后得到化合物c(6-氨基糖精)和d(糖精).苯环5位经修饰改造后,在相同条件下,其水解速度明显高于改造前的母体化合物单嘧磺酯和甲磺隆.苯环5位为酰胺基取代的化合物的水解速度随酰胺基上烷基碳原子数的增加及烷基体积的增大而降低.经计算所得的Co MFA模型能够对该系列化合物的水解半衰期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位取代苯磺酰脲类化合物 水解 半衰期 比较分子力场模型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药物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卫中 钱宗才 梅其炳 《医学争鸣》 CAS 1998年第S1期63-65,共3页
神经网络已经在模式识别、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近几年来 ,神经网络也在药物定量构效关系 (QSAR)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取得了拟合精度高和预测能力强的效果 .本文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综述了神经网络在定... 神经网络已经在模式识别、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近几年来 ,神经网络也在药物定量构效关系 (QSAR)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取得了拟合精度高和预测能力强的效果 .本文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综述了神经网络在定量构效关系中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表位肽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的建模与初步分析
3
作者 周朋朋 唐光辉 +3 位作者 刘蒙蒙 汪斌 王远强 林治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建立EBV抗原表位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为表位的设计与改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表位数据库中收集67条EBV表位抗原,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 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 MSIA)方法研究EBV抗原表位平衡解离常数(KD)和半数抑制... 目的建立EBV抗原表位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为表位的设计与改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表位数据库中收集67条EBV表位抗原,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 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 MSIA)方法研究EBV抗原表位平衡解离常数(KD)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并建立了相应的3D-QSAR模型。结果使用Co MFA与Co MSIA方法针对KD和IC50所建立的3D-QSAR模型均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定量预测模型的复相关系数:KD(Co MFA:Q2=0.731,R2=0.996;Co MSIA:Q2=0.723,R2=0.979),IC50(Co MFA:Q2=0.463,R2=0.992;Co MSIA:Q2=0.485,R2=0.998)。结论 3D-QSAR建模方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较好的预测能力,而且能够通过等值面图为EBV表位的设计提供可视化信息,为进一步的抗肿瘤多肽疫苗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表位 比较分子场分析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2,1-b][1,3,4]噻二唑类ALK5抑制剂3D-QSAR研究
4
作者 黄晓艳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23期120-124,共5页
TGF-β信号的转导与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及癌细胞的侵入和转移高度相关,而TGF-β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节点ALK5是治疗这些疾病的理想靶标。本文针对31个新型咪唑[2,1-b][1,3,4]噻二唑类ALK5抑制剂,分别运用Co MFA和Co MSIA两种经典方法进行了3D... TGF-β信号的转导与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及癌细胞的侵入和转移高度相关,而TGF-β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节点ALK5是治疗这些疾病的理想靶标。本文针对31个新型咪唑[2,1-b][1,3,4]噻二唑类ALK5抑制剂,分别运用Co MFA和Co MSIA两种经典方法进行了3D-QSAR研究,并获得了预测能力较优的两个模型(Co MFA:q2=0.803,r2=0.969;Co MSIA:q2=0.765,r2=0.938)。3D-QSAR模型三维等值图揭示了一些结构特性与抑制活性的关系,为该类药物结构改造提供了有效信息,可减少设计合成工作量,提高新药研发成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2 1-b][1 3 4]噻二唑 ALK5 comfa coMS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inoline Ring Derivatives as Potent Integrase Inhibitors Using Ligand-based Modeling Studies
5
作者 SUN Xiao-hui GUAN Jian-qing +2 位作者 TAN Jian-jun LIU Chang WANG Cun-xin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CSCD 2015年第1期33-39,共7页
Integrase has become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the design of anti-HIV inhibitor because it plays a quite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HIV-1 virus replication. The quinoline ring derivatives, which have the similar ... Integrase has become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the design of anti-HIV inhibitor because it plays a quite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HIV-1 virus replication. The quinoline ring derivatives, which have the similar pharmacophore toβ-diketoacids, are the kind of integrase inhibitor with highly antiviral activity. A series of quinoline ring derivatives were analyzed by the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 MFA), comparative molecular similarity induces analysis(Co MSIA) and Topomer Co MFA methods. Firstly, we chose 77 compounds from former papers as a dataset,followed by dividing it into the training set and test set randomly. Then, we constructed predictive models of Co MFA, Co MSIA and Topomer Co MFA, respectively. The Co MFA yielded the best cross-validated model with a q2=0.758, non-cross-validated r2=0.988.The Co MSIA model yielded a q2=0.701 and r2=0.986 while the Topomer Co MFA model has q2=0.661 and r2=0.966. Through verifica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a strong predictive ability to the design of novel highly active HIV-1 integrase inhibitors for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3D-QSAR HIV-1 integrase inhibitor co mfa co MSIA Topomer co mf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