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October 12^(th),2019 MS5.2 Beiliu Earthquake,Guangxi,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BI Lisi LU Banghua +1 位作者 YANG Xuan WU Bi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20年第2期227-239,共13页
On October 12th,2019,a MS5.2 earthquake occurred in Beiliu City,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with a focal depth of 10 km. The epi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junction of Guangxi and Guangdong where the moderate-... On October 12th,2019,a MS5.2 earthquake occurred in Beiliu City,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with a focal depth of 10 km. The epi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junction of Guangxi and Guangdong where the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are relatively active. The highest intensity of this earthquake is estimated up to Ⅵ besides the isoseismic line showed an ellipse shape with a long axis trend in the NW direction.The aftershocks are not evenly distribut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are: strike 346°,dip 85°,rake 19° for the nodal planeⅠ,and strike 254°,dip 71°,rake 175° for the nodal planeⅡ. The type of the coseismic fault is strikeslip. After analyzing these results above and the active faults near the epicenter,we get that the nodal planeⅠ is interpreted as the coseismic rupture plane and the BamaBobai Fault is a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MS5.2 Beiliu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5.2 Beiliu earthquake Seismogenic structure Border area between Guangdong and Guangxi Bama-Bobai Fau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M_(S)5.2地震震害特征
2
作者 刘绍昌 叶阳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2-662,679,共12页
2023年5月2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24.91°N,99.26°E)发生M_(S)5.2地震,打破了保山市2015年以来未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平静。基于本次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和灾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对隆阳区M_(S)5.2地震震区的发震构造、震源机制... 2023年5月2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24.91°N,99.26°E)发生M_(S)5.2地震,打破了保山市2015年以来未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平静。基于本次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和灾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对隆阳区M_(S)5.2地震震区的发震构造、震源机制、地震烈度空间分布、房屋建筑、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及原因分析进行详细阐述,给出灾区房屋建筑震害矩阵,并与云南省相近震级历史地震震害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隆阳区M_(S)5.2地震震中位于澜沧江断裂带中段,断裂带运动性质为右旋走滑,与震源机制解得到的结果相一致,均为走滑型破裂类型。地震灾区最高烈度为Ⅵ度,受灾面积约为600 km^(2),烈度圈呈不规则椭圆状,长轴长37 km,短轴长21 km,等震线长轴方向为NNW向,与澜沧江断裂走向一致。本次地震造成了9人轻伤,与云南省同级别历史地震相比受伤人数偏多;在房屋建筑中,土木结构房屋抗震性能差,受损相对严重,瓦窑镇政府所在地由于场地效应和部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房屋未按规范施工,抗震性能不达标,使部分房屋受损达到Ⅶ度破坏;工程结构设施中的交通、通信、水利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其中交通设施受损相对较严重。基于本次地震受灾范围广,受伤人数多,房屋建筑破坏与经济损失重的震害特征,提出相应的应急处置建议,对提高滇西地区防震减灾、应急救援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阳M_(S)5.2地震 震害特征 震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苍山MS5.2地震泰安石英倾斜仪异常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梅 周翠英 《地震学刊》 CSCD 1997年第1期63-65,共3页
利用矢量曲线、γ因子等方法识别苍山MS5.2地震前泰安石英倾斜仪的前兆异常。分析认为:SQ—70石英倾斜仪反映出一定的地形变异常信息。
关键词 地震 地震前兆 地倾斜 石英倾斜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山Ms5.2级地震前后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的变化
4
作者 张昭栋 张华 +1 位作者 吴子泉 王梅 《高原地震》 1997年第2期1-7,共7页
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是在地震综合信息量的基础上,改进了地震前兆异常出现概率的计算方法后,得出的一种综合预报新方法。其特点是:1.所有的异常都取自每年年底的山东省地震会商报告,而不是取自地震后的震例总结或论文;2.利用... 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是在地震综合信息量的基础上,改进了地震前兆异常出现概率的计算方法后,得出的一种综合预报新方法。其特点是:1.所有的异常都取自每年年底的山东省地震会商报告,而不是取自地震后的震例总结或论文;2.利用“地震预报专家系统”的思想对每一异常事件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到异常的可靠性、有效性、显著性及相互关联性给予不同的权重,以每一异常的最可能发震时来估算异常出现的概率,计算了山东地区1990年以来地震前兆综合加权信息量,分析了1995年9月20日苍山Ms5.2级地震前这种信息量变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综合加权 信息量 苍山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腾冲M_(S)5.2地震前近场地球物理异常分析
5
作者 马学智 李宗兴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4年第2期34-43,共10页
2011年6月20日和8月9日,云南腾冲地区先后发生M_(S)5.2地震,构成腾冲M_(S)5.2双震。2次腾冲M_(S)5.2地震前,地震地球物理异常集中分布在震中100 km范围的近场区,对2次地震近场区内水位、形变(水平摆观测)、水氡、水温、流量等地球物理... 2011年6月20日和8月9日,云南腾冲地区先后发生M_(S)5.2地震,构成腾冲M_(S)5.2双震。2次腾冲M_(S)5.2地震前,地震地球物理异常集中分布在震中100 km范围的近场区,对2次地震近场区内水位、形变(水平摆观测)、水氡、水温、流量等地球物理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发现:①大部分异常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部分异常始于2010年初,显著中期异常测项为腾冲滇19井水位和腾冲水平摆倾斜观测;②2次地震发震前2个月,龙陵邦腊掌水氡测项出现高值异常;③临震阶段,6月20日腾冲M_(S)5.2地震前,腾冲荷花塘、热海大滚锅出现明显宏观异常,震后异常强度和频率明显增强,对8月9日腾冲M_(S)5.2地震有明显指示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在震中85 km范围内,2011年3月10日发生盈江M_(S)5.8地震,2次腾冲地震的中期异常成为此次盈江地震“共同的地震地球物理异常”,且震后部分异常持续,并出现新的异常,表现出异常时空演化过程与地震活动迁移相匹配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M_(S)5.2地震 地球物理观测资料 短临异常 宏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山5.2级地震的地形变特征及机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杰 冯志军 马玉香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7-424,共8页
运用新方法对苍山地震前后的形变资料进行了异常识别,重点分析形变异常的变化特征及机制。结果显示:①苍山地震是大面积应力积累、调整的结果;②以外围区100~200km中短及短期异常为主,而震中100km内的近源区异常并不显著;③进入... 运用新方法对苍山地震前后的形变资料进行了异常识别,重点分析形变异常的变化特征及机制。结果显示:①苍山地震是大面积应力积累、调整的结果;②以外围区100~200km中短及短期异常为主,而震中100km内的近源区异常并不显著;③进入短期的异常标志是中短期异常出现转折或反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变 断裂带 地震地质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菏泽5.9级和苍山5.2级地震中短期前兆的时空演化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尹京苑 王华林 +3 位作者 王梅 韩海华 佟瑞清 唐廷梅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18-125,共8页
分析研究了 1 983年菏泽 5 .9级和 1 995年苍山 5 .2级地震中短期地震前兆的时空演化特征 ,总结了这两次地震前兆时空演化特征的共性和个性 ,探讨了前兆异常分布与构造的关系、场源兆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异常的空间分布与发震地点的确... 分析研究了 1 983年菏泽 5 .9级和 1 995年苍山 5 .2级地震中短期地震前兆的时空演化特征 ,总结了这两次地震前兆时空演化特征的共性和个性 ,探讨了前兆异常分布与构造的关系、场源兆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异常的空间分布与发震地点的确定和异常的时间分布与发震时间的确定等科学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菏泽 苍山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年山东苍山5.2级地震构造背景及前兆地震活动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西林 华爱军 李红 《地震学刊》 CSCD 1998年第3期7-12,共6页
简述了苍山MS5.2地震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苍山52级地震构造背景,据这次地震的余震空间分布、等震线长轴、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条带和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北西向的苍山新泰断裂和北东向的荣成临沂断裂可能是苍山52级地震... 简述了苍山MS5.2地震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苍山52级地震构造背景,据这次地震的余震空间分布、等震线长轴、震源机制解、地震活动条带和地质资料分析认为北西向的苍山新泰断裂和北东向的荣成临沂断裂可能是苍山52级地震的地震断层。在1985年6月以前,鲁南地区的地震活动呈随机分布,1985年6月以后ML≥3.0地震主要集中在新泰苍山莒县之间的三角地带,来回迁移;1974年以后沿苍山尼山断裂的ML≥3.0地震都发生在52级地震震中附近,说明在苍山尼山断裂与沂沭断裂带交汇区西侧较长时间的能量积蓄。苍山52级地震前最后发生的两个ML≥2.0地震与苍山52级地震震中形成沿地震断层的临震小震活动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山 地震 地震断层 构造活动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希强 周焕鹏 李红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9-174,共6页
从小震活动的时空分布以及测震学参数的变化出发,分析了苍山地震前地震活动的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苍山5.2级地震前出现了地震活动图像和几种中、短期测震学参数异常,但无明显短临信息的前震活动。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地震活动特征 震级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山M_S5.2地震前兆异常综合加权信息熵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昭栋 张华 魏焕 《内陆地震》 1998年第3期200-205,共6页
利用山东省每年地震会商报告给出的地震前兆异常(不是取地震后的震例总结或论文给出的异常),按“专家系统”思想对每一地震前兆异常事件进行综合评估,以每一异常的最可能发震时间来估算发震概率,计算了各类地震前兆异常群体信息熵... 利用山东省每年地震会商报告给出的地震前兆异常(不是取地震后的震例总结或论文给出的异常),按“专家系统”思想对每一地震前兆异常事件进行综合评估,以每一异常的最可能发震时间来估算发震概率,计算了各类地震前兆异常群体信息熵,研究了苍山MS5.2 地震前综合信息熵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震前熵值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信息熵 苍山地震 加权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青海玛多5.2级地震发震构造及其预测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玉虎 黄浩 +2 位作者 王培玲 刘文邦 余娜 《高原地震》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讨论2015年10月12日玛多5.2级地震震源机制和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该地震的发震构造。同时,利用5级地震空区演化和显著地震的震例对比等分析其预测意义。综合分析认为:玛多5.2级地震显示该地区5级地震空区的解体,对未来强震趋势判定上... 通过讨论2015年10月12日玛多5.2级地震震源机制和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该地震的发震构造。同时,利用5级地震空区演化和显著地震的震例对比等分析其预测意义。综合分析认为:玛多5.2级地震显示该地区5级地震空区的解体,对未来强震趋势判定上具有一定的预测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5.2级地震 地震空区 显著地震 强震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山5.2级地震前后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短临异常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昭栋 刘庆国 +2 位作者 魏焕 耿杰 王忠民 《地震学刊》 CSCD 1999年第1期17-22,共6页
将尹祥础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地下水位潮汐资料计算中,从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从理论上论证可以应用地下水位观测资料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并研究出利用地下水位... 将尹祥础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地下水位潮汐资料计算中,从岩石的应变与应力的非线性响应分析了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物理机理,从理论上论证可以应用地下水位观测资料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并研究出利用地下水位对固体潮响应来计算加卸载响应比的方法。以此方法计算了山东省莒南井(Lu14井)水位的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分析了1995年苍山52级地震前后井水位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的短临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响应比 固体潮 井水位 苍山地震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山5.2级地震异常群体时空演化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刁守中 刘西林 华爱军 《东北地震研究》 2002年第2期1-9,共9页
在对 1 995年山东省苍山 5 2级地震异常筛选的基础上 ,分析了异常群体阶段性演化过程。结果表明 ,震前 1 0a左右震中周围出现小震小区域综合断层面解主压应力P轴偏转 (约 3 0°) ,震前 7a左右震中附近 3~ 4级地震增强集中及应变... 在对 1 995年山东省苍山 5 2级地震异常筛选的基础上 ,分析了异常群体阶段性演化过程。结果表明 ,震前 1 0a左右震中周围出现小震小区域综合断层面解主压应力P轴偏转 (约 3 0°) ,震前 7a左右震中附近 3~ 4级地震增强集中及应变释放加速 ;震前 4a左右转为异常平静 ;震前 1a左右震中外围开始出现形变类前兆异常 ,前兆异常台站比和异常台项比约达 6%及 4%左右 ,异常比例偏少 ;震前约半年起 ,以震中附近地震波速比异常出现为起点 ,相继出现各类前兆异常 6条 ,短期前兆异常台站比和异常台项比分别约达 2 5 %和 1 7%左右 ,显示孕震进入短期阶段 ,但临震异常不明显。对由此获得的 5级地震预测启示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山地震 地震前兆异常 地震波 地震应变 波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玛多5.2级地震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培玲 黄浩 +1 位作者 刘文邦 杨玉霞 《高原地震》 2016年第4期7-9,6,共4页
从震例总结的角度,介绍了2015年10月12日玛多5.2级地震发震构造背景、余震序列和利用数字地震波资料计算研究主震震源机制及余震序列视应力。结果表明,本次地震序列为孤立型地震,属左旋走滑类型,视应力值明显偏低。该结果有利于全面了... 从震例总结的角度,介绍了2015年10月12日玛多5.2级地震发震构造背景、余震序列和利用数字地震波资料计算研究主震震源机制及余震序列视应力。结果表明,本次地震序列为孤立型地震,属左旋走滑类型,视应力值明显偏低。该结果有利于全面了解和认识玛多地震,也为今后的对比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5.2级地震 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 视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山5.2级地震前十里泉电厂井地下水离子多组分的变化特征及机制讨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耿杰 马志峰 李金波 《华北地震科学》 1998年第1期36-40,共5页
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山东枣庄十里泉电厂水化学现观测井(△=60km)水离子多组分出现了较为同步的异常变化、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研究了这些异常的变化特征,讨论了异常出现的机制,研究认为,枣庄十里泉电厂水化学... 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山东枣庄十里泉电厂水化学现观测井(△=60km)水离子多组分出现了较为同步的异常变化、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研究了这些异常的变化特征,讨论了异常出现的机制,研究认为,枣庄十里泉电厂水化学观测井水离子多组分的异常同步变化及相互印证,提高了异常的可信度;与水中常见离子组分相比,其中水汞的震前异常变化幅度最大,异常特征明显;十里泉电厂水化学观测井水离子多组分的同步异常变化,有可能反映了苍山5.2级地震前苍山-尼山断裂活动加剧,井孔周围地应力的增强,蕴含着震源附近断层活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异常 水质 地震活动 地震前兆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甸5.1级和乾安-前郭5.2级地震前榆树台地电场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史红军 赵卫星 +5 位作者 张振文 张可佳 李宁 梁兆军 王冲 朱伟楠 《东北地震研究》 2007年第4期19-26,共8页
介绍了林甸MS 5.1地震和乾安-前郭ML 5.2地震前榆树地震台地电场异常情况,并对异常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林甸ms5.1地震 乾安-前郭ML5.2地震 地电场异常 异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年9月20日苍山5.2级地震概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刁守中 王华林 +1 位作者 胡政 栗甲 《国际地震动态》 1996年第4期17-21,共5页
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县发生了5.2级地震。本文对这次地震的地震参数、地震序列类型及震后早期趋势预测、地震宏观烈度、震灾评估、震前预测、主要异常现象及其特征、社会反应以及经验与启示等作了概括的报道。
关键词 地震参数 地震序列 震灾评估 地震烈度 苍山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山5.2级地震的宏观烈度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华林 郑传贝 +1 位作者 崔昭文 孙昭民 《地震学刊》 CSCD 1998年第2期1-5,17,共6页
以实地考察资料为基础,确定了1995年9月20日苍山52级地震宏观震中,地震等震线、发震构造,并对地震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苍山52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苍山县沂堂乡台井和塞子一带(北纬34°585′... 以实地考察资料为基础,确定了1995年9月20日苍山52级地震宏观震中,地震等震线、发震构造,并对地震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苍山52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苍山县沂堂乡台井和塞子一带(北纬34°585′,东经118°08′);工程地质和地形地貌条件,构造环境和震源破裂是影响地震烈度分布的主要因素;其发震构造系共轭破裂,北西向为主破裂,北东向为辅助破裂;研究认为本次地震发生在一条规模较小的北西向断层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沿这条断层不会再发生5级以上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震级 宏观烈度特征 苍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6月10日鄂伦春自治旗与阿荣旗间5.2级地震活动性异常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芳 胡博 +1 位作者 戴勇 张晖 《东北地震研究》 2009年第3期1-8,共8页
中国东北地区中强地震的构造特征和动力机制表明,NE向和NW向断裂形成了东北地区现今构造格局,控制了东北地区中强震的地域分布,中强震发生的动力来源于日本海板块俯冲。2008年6月10日鄂伦春自治旗与阿荣旗交界地区发生5.2级地震,区域中... 中国东北地区中强地震的构造特征和动力机制表明,NE向和NW向断裂形成了东北地区现今构造格局,控制了东北地区中强震的地域分布,中强震发生的动力来源于日本海板块俯冲。2008年6月10日鄂伦春自治旗与阿荣旗交界地区发生5.2级地震,区域中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显示,存在中强地震有序迁移和有序分布图像,震前3年震中附近存在小震活动空区和丛集图像。区域中强地震时间成对、时间—空间成对分析结果说明,内蒙古鄂伦春到黑龙江萝北存在再次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2级地震 活动性 异常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预警中同震位移烈度的自动化产出——以苍山5.2级地震为例
20
作者 王鹏 殷海涛 +1 位作者 王红卫 赵银刚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6,共9页
本文以苍山5.2级地震为例,探讨了同震位移烈度方法在山东地区地震预警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同震位移烈度在预警中的自动化产出。同震位移烈度方法在强震后可以快速地得到极震区的烈度分布,能够满足地震预警的要求,但首先要建立研究区域... 本文以苍山5.2级地震为例,探讨了同震位移烈度方法在山东地区地震预警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同震位移烈度在预警中的自动化产出。同震位移烈度方法在强震后可以快速地得到极震区的烈度分布,能够满足地震预警的要求,但首先要建立研究区域的格林函数和断层参数的数据库,震后根据地震预警中快速定位的结果按距离最小原则调用数据库中震源附近网格点的格林函数和断层信息,生成断层模型,后台计算同震位移的分布,再通过同震位移和烈度的经验对应关系快速自动化产出发震区周围的烈度分布结果,这对强地震预警、震后快速灾害评估和应急救援都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震位移 地震烈度 格林函数 苍山地震 地震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