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_(12)Al_(14)O_(33):Eu^(2+)和Ca_(12)Al_(14)O_(33):Eu^(2+),Re^(3+)(Re=Dy,La,Nd)长余辉发光粉的燃烧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建英 韩荣江 陈克正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17,共5页
采用燃烧法制备出Ca12Al14O33:Eu2+和Ca12Al14O33:Eu2+,Re3+(Re=Dy,La,Nd)靛蓝光长余辉发光粉。分别利用XRD和FE-SEM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光致发光测试(PL)和余辉衰减曲线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述长余... 采用燃烧法制备出Ca12Al14O33:Eu2+和Ca12Al14O33:Eu2+,Re3+(Re=Dy,La,Nd)靛蓝光长余辉发光粉。分别利用XRD和FE-SEM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光致发光测试(PL)和余辉衰减曲线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述长余辉发光粉的晶体结构属于体心立方相七铝酸十二钙;所制备的Ca12Al14O33:Eu2+、Ca12Al14O33:Eu2+,Dy3+、Ca12Al14O33:Eu2+,La3+和Ca12Al14O33:Eu2+,Nd3+长余辉发光粉的发射光谱均呈宽发射谱带,波长范围为390~530nm,发光峰值也均位于443nm;产物在紫外线或紫色光激发后发射靛蓝光;余辉时间分别为238,184,168和9 12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al14o33 Eu^2+ Re^3+ 长余辉发光粉 燃烧法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12)Al_(14)O_(33):Eu^(2+),Nd^(3+)长余辉发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2
作者 张建英 韩荣江 +2 位作者 李海燕 张世珍 陈克正 《中国涂料》 CAS 2014年第4期49-53,共5页
采用燃烧法合成出Ca12Al14O33:Eu2+,Nd3+靛蓝色长余辉发光粉。利用XRD和FE-SEM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余辉衰减曲线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余辉时间为指标,研究了Eu2+的掺... 采用燃烧法合成出Ca12Al14O33:Eu2+,Nd3+靛蓝色长余辉发光粉。利用XRD和FE-SEM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余辉衰减曲线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余辉时间为指标,研究了Eu2+的掺杂量、Nd3+的掺杂量、H3BO3的用量以及尿素的用量对制备条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化方案制备的Ca12Al14O33:Eu2+,Nd3+长余辉发光粉的发射光谱呈宽发射谱带,波长范围为390~530 nm,发光峰值位于443 nm,余辉时间长达3 24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al14o33∶Eu2+ Nd3+ 长余辉发光粉 燃烧法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可控制备Eu^(3+)-Eu^(2+)共存Ca_(12)Al_(14)O_(32)F_2荧光粉及其荧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彩花 彭海龙 +2 位作者 梁利芳 蒙丽丽 张丽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2-939,共8页
采用燃烧法合成Ca_(12-x)Al_(14)O_(32)F_2∶xEu荧光粉,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以及光致发光光谱等表征,探讨了燃烧温度、氟化铵、尿素、硼酸以及铕浓度等合成条件对荧光性能的影响。研... 采用燃烧法合成Ca_(12-x)Al_(14)O_(32)F_2∶xEu荧光粉,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以及光致发光光谱等表征,探讨了燃烧温度、氟化铵、尿素、硼酸以及铕浓度等合成条件对荧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燃烧法可以合成Eu^(3+)-Eu^(2+)共存、发光可调的荧光粉。通过改变合成条件,改变Eu^(2+)和Eu^(3+)的比例,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可表现为白光-橙红色-蓝白光-淡紫色-深蓝色-淡蓝色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al14o32F2 Eu3+-Eu2+ 燃烧法可控合成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单掺、Er^(3+)/Yb^(3+)共掺杂Ca_(12)Al_(14)O_(32)F_2的制备及上转换发光性质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秀玲 郭艳艳 +1 位作者 米晓云 张希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9-594,共6页
利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Er^(3+)单掺、Er^(3+)/Yb^(3+)共掺杂Ca_(12)Al_(14)O_(32)F_2上转换发光样品。在980 nm激光激发下,Er^(3+)单掺和Er^(3+)/Yb^(3+)共掺杂样品均呈现出较强的绿光(528,549 nm)和较弱的红光(655 nm)发射,分别归因... 利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Er^(3+)单掺、Er^(3+)/Yb^(3+)共掺杂Ca_(12)Al_(14)O_(32)F_2上转换发光样品。在980 nm激光激发下,Er^(3+)单掺和Er^(3+)/Yb^(3+)共掺杂样品均呈现出较强的绿光(528,549 nm)和较弱的红光(655 nm)发射,分别归因于Er^(3+)离子的~2H_(11/2),~4S_(3/2)→~4I_(15/2)和~4F_(9/2)→~4I_(15/2)能级跃迁。随着Er离子浓度的增加,单掺杂样品上转换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掺杂浓度为0.8%。共掺杂Yb^(3+)后,Er^(3+)的发光强度明显增大。还原气氛下合成的样品上转换发光强度增大约两倍,可能和笼中阴离子基团变化有关。发光强度和激发光功率的关系表明所得上转换发射为双光子吸收过程,借助Er^(3+)-Yb^(3+)体系能级结构详细讨论了上转换发射的跃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 ca12al14o32F2 高温固相法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3Al_2Ge_3O_(12):Cr^(3+)的光谱性质及晶场参数计算 被引量:4
5
作者 袁剑辉 程玉民 张振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59-1062,共4页
为了解Cr3+离子在钙铝锗酸盐Ca3Al2Ge3O12石榴石中的光谱性质,合成了Ca3Al2Ge3O12:Cr3+多晶材料;测量了其X射线衍射图,漫反射光谱,激发、发射光谱等;分析了Cr3+离子在钙铝锗酸盐中的发光特性;计算了其晶场强度(Dq/B),Stokes位移(ΔEs)... 为了解Cr3+离子在钙铝锗酸盐Ca3Al2Ge3O12石榴石中的光谱性质,合成了Ca3Al2Ge3O12:Cr3+多晶材料;测量了其X射线衍射图,漫反射光谱,激发、发射光谱等;分析了Cr3+离子在钙铝锗酸盐中的发光特性;计算了其晶场强度(Dq/B),Stokes位移(ΔEs)及黄昆-里斯因子(S)等.在450nm激发下,Ca3Al2Ge3O12:Cr3+室温发射光谱主要由三个宽带及附加其上的弱R线构成,分别对应于Cr3+离子的4T1、4T2、2T2到4A2能级跃迁.低温时R线变得强而锐.通过计算,Dq/B=2.43,ΔEs=1884cm-1,S=5.21.表明在Ca3Al2Ge3O12中Cr3+离子处于较弱的晶场强度,电子-声子耦合较强,为发展可调谐激光材料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ca3al2Ge3o12:Cr^3+宽带发射 晶场参数 可调谐激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3+)掺杂的Ca_(1.5)Y_(1.5)Al_(3.5)Si_(1.5)O_(12)荧光粉发光性能研究
6
作者 刘其鹏 尹慧君 +3 位作者 胡建华 渠敬生 张国庆 刘日强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6期5-7,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白光LED用Ca1.55Y1.5Al3.5Si1.5O12:x Ce3+黄绿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荧光光谱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近紫外区(200~380nm)激发下荧光粉发射光谱主峰位于402nm,在蓝光454nm激发下荧光粉发射光谱主峰位...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白光LED用Ca1.55Y1.5Al3.5Si1.5O12:x Ce3+黄绿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荧光光谱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近紫外区(200~380nm)激发下荧光粉发射光谱主峰位于402nm,在蓝光454nm激发下荧光粉发射光谱主峰位于530nm。当灼烧温度为1623K,Ce3+掺杂浓度为10%,发光强度最高。随着Ce3+的掺杂增加会发生浓度猝灭。该荧光粉与商业近蓝光芯片发射相匹配,是一种优秀的白光LED用黄绿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ca1.55Y1.5al3.5Si1.5o12:Ce^3+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取代Ca^2+对Ca1-xMgxYAl0.92Cr0.08O4晶体结构稳定性及其呈色的影响
7
作者 孙国梁 贾成厂 +3 位作者 唐燕超 张阔 翟新岗 石纪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83-1186,共4页
本文以CaYAl0.92Cr0.08O4组成为基础,采用Mg2+逐步取代Ca2+,探讨晶体的组成变化对其结构的稳定性与呈色的影响。研究表明,当Mg2+的取代量增加时,样品的晶体结构由CaYAlO4型逐步过渡到Y3Al5O12型,随着Mg2+的量增加,Y3Al5O12型晶体的晶胞... 本文以CaYAl0.92Cr0.08O4组成为基础,采用Mg2+逐步取代Ca2+,探讨晶体的组成变化对其结构的稳定性与呈色的影响。研究表明,当Mg2+的取代量增加时,样品的晶体结构由CaYAlO4型逐步过渡到Y3Al5O12型,随着Mg2+的量增加,Y3Al5O12型晶体的晶胞参数c值逐渐增大,样品的红度亦随之增加。该晶体可作为陶瓷着色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3al5o12 caYalo4 Mg2.85ca0.15Y3al2.67Cr0.24o12 红色 离子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素离子掺杂对Eu^(2+)-Eu^(3+)共存Ca_(12)Al_(14)O_(33):Eu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彩花 王小军 +3 位作者 杨国辉 蒙丽丽 张丽霞 梁利芳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2-430,共9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还原气氛中合成Ca_(11.52)Al_(14)O_(33-0.5x-0.5y)F_xCl_y:0.48Eu荧光粉,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荧光光谱(PL)等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为立方晶体结构,样品...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还原气氛中合成Ca_(11.52)Al_(14)O_(33-0.5x-0.5y)F_xCl_y:0.48Eu荧光粉,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荧光光谱(PL)等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样品为立方晶体结构,样品中Eu^(2+)-Eu^(3+)共存且发光可调。在λ_(ex)=253 nm光激发下,单掺F^-与单掺Cl^-的量分别为x=0.5和y=0.5时,Eu^(2+)的蓝光强度与Eu^(3+)的红光强度比值I蓝光/I红光最大,分别为10.16和10.55。通过改变F^-与Cl^-的掺杂浓度,可以调整Eu^(2+)-Eu^(3+)的比例,进而调控荧光粉的发光,发光颜色可调整为淡紫色-深蓝色-淡蓝色-蓝白光-橙红色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al14o33 Eu^2+-Eu^3+共存 ca12al14o32X2(X=F Cl) 荧光粉
原文传递
碱土金属离子共掺杂对铕离子在Ca_(12)Al_(14)O_(32)F_2中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彩花 杨国辉 +2 位作者 蒙丽丽 张丽霞 梁利芳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8-334,共7页
采用高温固相还原法合成Ca_(12-x-y)M_xAl_(14)O_(32)F)2∶yEu(M=Mg,Sr,Ba)体系荧光粉,分别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测试其物相及荧光性能,通过掺杂碱土金属离子可以调整Ca_(12)Al_(14)O_(32)F_2∶Eu^(3+)/Eu^(2+)的组成和结构... 采用高温固相还原法合成Ca_(12-x-y)M_xAl_(14)O_(32)F)2∶yEu(M=Mg,Sr,Ba)体系荧光粉,分别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测试其物相及荧光性能,通过掺杂碱土金属离子可以调整Ca_(12)Al_(14)O_(32)F_2∶Eu^(3+)/Eu^(2+)的组成和结构,进而影响Ca_(12-x-y)M_xAl_(14)O_(32)F_2∶yEu的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Ca_(12)Al_(14)O_(32)F_2∶Eu中掺杂一定浓度的Mg^(2+)不利于Eu^(3+)的还原,掺杂一定浓度的Sr^(2+)或Ba^(2+)有利于Eu^(3+)的还原;通过改变碱土金属离子的掺杂浓度调节Eu^(3+)和Eu^(2+)的浓度比,可以调整蓝光发射和红光发射的强度比,进而使发光颜色从蓝色变为淡紫色,再变为蓝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碱土金属离子掺杂 ca12al14o32F2
原文传递
Cr,Ca∶Y_3Al_5O_(12)晶体中四配位四价铬离子激光中心的形成
10
作者 陈伟 徐军 +4 位作者 钟鹤裕 陈杏达 乔景文 邓佩珍 干福熹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036-1040,共5页
在以中频感应提拉法生长Cr,Ca∶Y3Al5O12晶体的基础上,根据不同Ca/Cr掺杂浓度比的晶体于空气中退火前后的吸收光谱数据,建立了四配位四价Cr激光中心形成的缺陷反应方程,认为Cr3+到Cr4+的价态转变与晶体中带有两个而不是一个正电荷... 在以中频感应提拉法生长Cr,Ca∶Y3Al5O12晶体的基础上,根据不同Ca/Cr掺杂浓度比的晶体于空气中退火前后的吸收光谱数据,建立了四配位四价Cr激光中心形成的缺陷反应方程,认为Cr3+到Cr4+的价态转变与晶体中带有两个而不是一个正电荷的氧离子空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 ca:Y3al5o12 四配位 四价 晶体生长
原文传递
氧化铝赋存形式对低钙烧结熟料矿相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迪 于海燕 +1 位作者 潘晓林 翟玉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97-3504,共8页
采用石灰烧结法处理低品位含铝资源提取氧化铝,研究在n(CaO)/n(Al_2O_3)为1、烧结温度为1350℃条件下,氧化铝以a-氧化铝、莫来石和钙铝黄长石赋存形式的物料与石灰烧结后熟料矿相、晶体稳定性和在碳酸钠溶液中氧化铝浸出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石灰烧结法处理低品位含铝资源提取氧化铝,研究在n(CaO)/n(Al_2O_3)为1、烧结温度为1350℃条件下,氧化铝以a-氧化铝、莫来石和钙铝黄长石赋存形式的物料与石灰烧结后熟料矿相、晶体稳定性和在碳酸钠溶液中氧化铝浸出性能。结果表明:以α-氧化铝为原料时,Ca_(12)Al_(14)O_(33)优先生成,并进一步结合Al_2O_3转化成CaAl_2O_4。熟料矿相为CaAl_2O_4、Ca_(12)Al_(14)O_(33)、γ-Ca_2SiO_4和β-Ca_2SiO_4,CaAl_2O_4和Ca_(12)Al_(14)O_(33)晶胞体积较大,在碳酸钠溶液中,晶体稳定性较差,氧化铝的浸出率为91.60%;以莫来石或钙铝黄长石为原料时,Ca^(2+)逐步取代晶格中Si^(4+)位置并与Al^(3+)结合生成铝酸钙,分离出的Si^(4+)与CaO生成Ca_2SiO_4,而Ca_(12)Al_(14)O_(33)或Ca_3Al_2O_6的生成造成CaO不足,导致部分Ca_2Al_2SiO_7不能被转化,熟料矿相为CaAl_2O_4、Ca_(12)Al_(14)O_(33)、γ-Ca_2SiO_4、β-Ca_2SiO_4和Ca_2Al_2SiO_7,CaAl_2O_4和Ca_(12)Al_(14)O_(33)晶胞体积较小,与碳酸钠反应时活性稍差,氧化铝的浸出率低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al2o4 ca(12)al(14)o(33) ca2al2Sio7 氧化铝 熟料 晶体稳定性 浸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铝酸十二钙对水中硫酸根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解彦刚 盛祥 +1 位作者 王玉春 李龙海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4,共3页
以Al2O3和CaCO3为原料采用高温煅烧法制备了七铝酸十二钙(Ca12Al14O33),用该药剂处理含SO42-水溶液,确定了使出水SO24-浓度降至250mg/L以下的处理条件,并考察了水中Mg2+、Fe3+、SiO23-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投药量为2g/L、搅拌... 以Al2O3和CaCO3为原料采用高温煅烧法制备了七铝酸十二钙(Ca12Al14O33),用该药剂处理含SO42-水溶液,确定了使出水SO24-浓度降至250mg/L以下的处理条件,并考察了水中Mg2+、Fe3+、SiO23-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投药量为2g/L、搅拌时间为20min时,七铝酸十二钙去除SO42-的效果最佳,可将其从1000mg/L降至250mg/L以下。适量加入铁离子可增强药剂的絮凝效果,提高其对SO24-的去除能力;而镁离子和硅酸根离子则可减弱七铝酸十二钙对SO42-的去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铝酸十二钙(ca12al14o33) 硫酸根 XRD衍射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