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7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62P、CD40L及节律核受体Rev-erbα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发病时间的表达
1
作者 王银平 孟灿灿 +1 位作者 吴文娟 杨直堂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发病时间的节律核受体Rev-erbα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选择素(CD62P)、肿瘤坏死因子CD40L表达水平,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58例因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患者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组,根据发病时间分...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发病时间的节律核受体Rev-erbα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选择素(CD62P)、肿瘤坏死因子CD40L表达水平,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58例因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患者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组,根据发病时间分为4个亚组:T_(1)(0~6点)组32人、T_(2)(6~12点)组50人、T_(3)(12~18点)组40人、T_(4)(18~24点)组36人。将同时间非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1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为T_(1)组32人,T_(2)组31人,T_(3)组32人,T_(4)组31人。患者入院后采集血浆和血小板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CD62P、CD40L及Rev-erbα表达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T_(2)时间段CD62P、CD40L及Rev-erbα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且CD62P及CD40L表达水平变化与Rev-erbα的表达变化相一致,而T_(1)、T_(3)、T_(4)三组之间的CD62P、CD40L与Rev-erbα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各时间段CD62P、CD40L和Rev-erbα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律核受体Rev-erbα及血小板活化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表达明显增高,特别是在凌晨时间段,并且血小板活化水平与节律核受体Rev-erbα表达在时间上是一致的,提示Rev-erbα与血小板活化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活化 cd62P cd40l 节律核受体Rev-erb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CD40/CD40L的影响
2
作者 吉训琦 李佳 +2 位作者 张凝 陈泽福 林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918-2922,共5页
目的探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CD40/CD40L轴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80例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环孢素治疗,研究组给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 目的探讨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CD40/CD40L轴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80例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环孢素治疗,研究组给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和CD4^(+)/CD8^(+))以及不良反应。检测两组患者淋巴细胞膜表面和血小板膜表面的CD40、CD40L水平,使用ELISA检测血浆sCD40和sCD40L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0%)(P<0.05)。两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血浆s CD40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以及外周血CD19^(+)CD40^(+)、CD3^(+)CD40L^(+)细胞和血浆sCD40L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研究组CD3^(+)、CD4^(+)、CD4^(+)/CD8^(+)、血浆sCD40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以及外周血CD19^(+)CD40^(+)、CD3^(+)CD40L^(+)细胞和血浆sCD40L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血小板膜表面的CD40L^(+)细胞低于治疗前;研究组的外周血血小板膜表面的CD40^(+)高于对照组,CD40L^(+)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不良率(15.00%)低于对照组的总不良率(22.50%),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ITP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d40 cd4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L与肝细胞生长因子联合检测在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白娟 贺外信 杨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14-81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联合检测在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肺栓塞组,根据《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相...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联合检测在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肺栓塞组,根据《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相关标准分为大面积肺栓塞组(50例)及非大面积肺栓塞组(46例)。另选取同期于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非急性肺栓塞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及空腹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中sCD40L、HGF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sCD40L与HGF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CD40L、HGF水平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结果肺栓塞组血清sCD40L、H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肺栓塞组血清sCD40L、HGF水平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肺栓塞组(P<0.05)。肺栓塞组患者血清sCD40L与HGF水平呈正相关(r=0.613,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sCD40L、HGF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0.848,特异度分别为82.2%、82.2%,敏感度分别为72.9%、72.9%,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3.48、492.81 ng/L;sCD40L和HGF联合诊断急性肺栓塞的AUC为0.875,特异度为91.1%,敏感度为74.1%。结论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sCD40L、HGF水平升高,且二者呈正相关,sCD40L与HGF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可溶性cd40l 肝细胞生长因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和MMP-9、CD40L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蔡小龙 吴校林 张勇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86-390,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炎性细胞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配体(CD40L)变化,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襄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成功接受PCI的86例AMI患...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炎性细胞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配体(CD40L)变化,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襄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成功接受PCI的86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CI前后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MP-9、CRP、CD40L水平,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MACE及全因死亡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IL-6、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及MMP-9、CD40L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CI术后炎性细胞因子及MMP-9、CD40L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6例AMI患者PCI术后24 h血清IL-6、TNF-α、MMP-9、CRP、CD40L水平均高于PCI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PCI术后均随访6个月,共31例患者发生MACE,为预后不良组,55例未发生MACE的患者为预后良好组。PCI术后24 h两组血清IL-6、TNF-α、CRP、MMP-9、CD40L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CI术后24 h预后良好组血清IL-6、TNF-α、CRP、MMP-9、CD40L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MACE发生与血清IL-6、TNF-α、MMP-9、CRP、CD40L水平均呈正相关(r=0.529、0.471、0.402、0.367、0.394,均P<0.05)。IL-6、TNF-α、CRP、MMP-9、CD40L水平Cut-off值为58.31 pg/L、20.54 ng/mL、19.14 mg/L、77.62μg/L、6.95 ng/mL时AMI患者MACE发生的AUC分别为0.858、0.896、0.930、0.974、0.904;敏感度分别为88.19%、82.06%、83.94%、90.13%、87.22%;特异度分别为70.54%、74.47%、89.71%、91.46%、88.63%。结论PCI术可不同程度地激活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增加动脉斑块的不稳定及血栓形成的概率。AMI患者PCI术后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MMP-9、CD40L水平对预测患者的近期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炎性细胞因子 MMP-9 cd40l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益气利水活血方剂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CD40L、Hc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晶晶 宋娟 +3 位作者 廖茂杉 张富贵 黄江华 杨涛 《四川中医》 2024年第4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究温阳益气利水活血方剂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CD40L)、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联合组... 目的:探究温阳益气利水活血方剂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CD40L)、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联合组在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温阳益气利水活血方剂治疗。评价两组患者心功能、CD40L、Hcy、脑钠肽(BNP)水平、生活质量、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中医证候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LVRDD、LVPWD、IVS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CD40L、Hcy、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心衰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益气利水活血方剂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CD40L、Hcy异常表达,促进心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益气利水活血方剂 沙库巴曲缬沙坦 慢性心力衰竭 可溶性cd40l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CD40L基因c.509A>G突变的X连锁高IgM综合征1例
6
作者 王旭 李帅全 +6 位作者 赵雪莲 王西阁 周玉洁 姚小静 宋丽丽 臧文涛 樊淑丹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7-60,65,共5页
1病例资料患儿,男,4岁5月龄,以“口唇苍白10余天、腹泻1周余”为主诉于2020年8月26日就诊于我院。患儿于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唇苍白,伴活动后乏力,无发热、咳嗽、流涕,无头痛、晕厥,无鼻衄、血尿、黑便。1周前患儿出现腹泻,稀水至... 1病例资料患儿,男,4岁5月龄,以“口唇苍白10余天、腹泻1周余”为主诉于2020年8月26日就诊于我院。患儿于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唇苍白,伴活动后乏力,无发热、咳嗽、流涕,无头痛、晕厥,无鼻衄、血尿、黑便。1周前患儿出现腹泻,稀水至稀糊状,5?6次/天,无粘液脓血便,伴低热,体温最高37.5℃,半天前至我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2.8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28.0%,淋巴细胞百分比47.9%,血红蛋白50g/L,血小板522×10^(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唇苍白 粘液脓血便 周前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X连锁 病例资料 晕厥 cd4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CD40L对轻中度冠状动脉狭窄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杨兴胜 顾菲菲 吕树铮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00-70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CD40L(soluble CD40L,sCD40L)浓度对轻中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在11个三级医疗中心收集冠状动脉造影轻中度狭窄且未介入治疗的患者,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浆sCD40L浓度,预设临床终点(包括心源性死亡、...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CD40L(soluble CD40L,sCD40L)浓度对轻中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在11个三级医疗中心收集冠状动脉造影轻中度狭窄且未介入治疗的患者,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浆sCD40L浓度,预设临床终点(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靶病变血运重建和因心绞痛加重再入院)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共964例患者纳入研究,中位数随访时间18个月后193例出现预设临床事件,sCD40L在有事件组较无事件组显著偏高[116.9(55.2,221.6)vs.97.1(42.7,185.5),P=0.011],多元Cox回归分析显示,sCD40L是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01,95%CI:1.000~1.002,P=0.035),根据sCD40L浓度将患者分为低、中和高sCD40L组,生存分析发现高sCD40L组较低sCD40L组临床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χ^(2)=5.024,P=0.025)。结论:血浆sCD40L浓度与轻中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预后显著相关,从而有助于对该类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cd40l 临床预后 冠状动脉造影 轻中度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CD40L与OX40在急性髓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师帅帅 乔振华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04-407,共4页
目的:检测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中CD40、CD40L、OX40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6例未经治疗的初诊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CD40、CD40L、OX40的表达,分为四组:仅表达CD40的患者组(①组)、表达CD40+... 目的:检测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中CD40、CD40L、OX40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6例未经治疗的初诊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CD40、CD40L、OX40的表达,分为四组:仅表达CD40的患者组(①组)、表达CD40+CD40L+OX40-的患者组(②组)、三种抗原全部表达组(③组)和全部不表达组(④组)。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在有高白细胞表现的患者中,②组的发病率(100%)最高;在有血小板减少表现的患者中,①组的发病率(100%)最高;在有脾大表现的患者中,④组的发病率(6.7%)最低。结论:CD40的单独表达可能使白血病患者血小板的降低更加严重,而当合并CD40L表达时,会减少血小板低下的发生率。CD40的表达能增加患者伴有脾大表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cd40 cd40l ox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X40L通过激活树突状细胞促进重组狂犬病病毒免疫早期抗体的产生
9
作者 王玉芳 高婷 +6 位作者 邢潇 王勇 字绍美 刘亚萍 胡杨 李康 李莹莹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25-432,共8页
目的明确重组狂犬病病毒(LBNSE-OX40L)过表达的OX40L能否通过激活树突状细胞增强先天性免疫反应进而激活早期抗体的产生。方法体外研究:从Balb/c小鼠股骨提取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ndritic cells,BMDCs)培养6 d,用感染复数(MO... 目的明确重组狂犬病病毒(LBNSE-OX40L)过表达的OX40L能否通过激活树突状细胞增强先天性免疫反应进而激活早期抗体的产生。方法体外研究:从Balb/c小鼠股骨提取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ndritic cells,BMDCs)培养6 d,用感染复数(MOI)=1的亲本病毒LBNSE和重组病毒LBNSE-OX40L感染培养好的BMDCs,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病毒对BMDCs成熟情况的影响和ELISA方法检测感染BMDCs上清中与先天性免疫相关细胞因子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和白细胞介素12p40(interleukin-12p40,IL-12p40)的表达情况。体内研究:Balb/c雌鼠双后肢肌肉注射106 FFU的亲本病毒LBNSE和重组病毒LBNSE-OX40L,免疫后第6天收集小鼠腹股沟淋巴结,经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熟DCs比例,在免疫后第6天收集小鼠血清,通过抗病毒中和抗体滴定法检测病毒中和抗体(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y,VNA)含量,通过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gG抗体;在免疫后第2、4、6天通过ELISA检测IgM抗体亚类含量。结果与亲本病毒LBNSE相比,重组病毒LBNSE-OX40L能够在体外激活显著多的BMDCs,并产生显著高水平的IFN-α和IL-12p40,且重组病毒LBNSE-OX40L能刺激体内DCs成熟分化,迅速产生高水平的VNA和RABV特异性IgG和IgM抗体亚类。结论LBNSE-OX40L能激活树突状细胞促进机体先天性免疫反应,进而增强早期抗体的产生,可以作为早期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候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狂犬病病毒 ox40l 树突状细胞 先天性免疫反应 抗体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性白血病中CD40-CD40L与OX40的表达与Bcl-2和Bcl-x_L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师帅帅 乔振华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CD40、CD40L、OX40抗原的表达与白血病相关基因Bcl-2和Bcl-xL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将46例未经治疗的初诊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分为四组:仅表达CD40的患者组(①组)、表达CD40+CD40L... 目的:探讨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CD40、CD40L、OX40抗原的表达与白血病相关基因Bcl-2和Bcl-xL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将46例未经治疗的初诊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分为四组:仅表达CD40的患者组(①组)、表达CD40+CD40L+OX40-的患者组(②组)、三种抗原全部表达组(③组)和全部不表达组(④组),利用RT-PCR方法检测46例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cl-2、Bcl-xLmRNA的表达,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①组、④组Bcl-2、Bcl-xL的表达水平低于②、③组的表达水平。结论:在CD40与CD40L同时表达时,可以提高白血病细胞Bcl-2和Bcl-xL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 cd40l ox40 BCl-2 BCl-X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配体-1与OX40L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宁华汉 李芊芊 +1 位作者 吴哲丹 李晓飞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80-85,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OX40L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分析PD-L1及OX40L的表达与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期、LDH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Ki-67等之间的关系,通过二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二者在肿瘤局部微环境的... 目的通过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OX40L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分析PD-L1及OX40L的表达与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期、LDH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Ki-67等之间的关系,通过二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探讨二者在肿瘤局部微环境的表达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法检测35例NK/T细胞淋巴瘤组织(观察组)和17例慢性鼻-鼻窦炎组织(对照组)中PD-L1及OX40L的表达情况,探讨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两种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分析这两种因素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利用SPSS 2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处理。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非参数Spearman秩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D-L1在NK/T细胞淋巴瘤组织(74.3%)中的表达与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76.5%)中的表达,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的关联因素常见为临床分期(Ann Arbor分期)、LDH水平、Ki-67(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β2微球蛋白关联不明显;(2)OX40L在NK/T细胞淋巴瘤组织(37.1%)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OX40L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β2微球蛋白水平、LDH水平、Ki-67无明显相关性;(3)NK/T细胞淋巴瘤组织中PD-L1、OX40L的表达呈负相关(r=-0.630,P<0.05);(4)PD-L1与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呈负相关(r=-0.344,P<0.05),而OX40L与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无相关性。结论PD-L1的高表达及OX40L的低表达可能参与NK/T细胞瘤的发展。PD-L1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进而说明PD-1/PD-L1信号通路可能成为NK/T细胞淋巴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1 ox40l 淋巴瘤 NK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功能相关基因OX40L筛选及其与miR-146a-3p靶向关系验证、对Th17细胞迁移调控作用机制探讨
12
作者 黄韵 李春美 李作孝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6期29-35,39,共8页
目的筛选Th17细胞功能相关基因OX40L,验证其与微小核糖核酸146a-3p(miR-146a-3p)的靶向关系,并探讨其对Th17细胞迁移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①通过在GEO数据集中搜索multiple sclerosis,筛选出GSE57098基因数据集,R语言获取CD4+T细胞和Th1... 目的筛选Th17细胞功能相关基因OX40L,验证其与微小核糖核酸146a-3p(miR-146a-3p)的靶向关系,并探讨其对Th17细胞迁移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①通过在GEO数据集中搜索multiple sclerosis,筛选出GSE57098基因数据集,R语言获取CD4+T细胞和Th17细胞的差异基因,DAVID 6.8在线分析软件获取GO分析及KEGG分析,STRING在线分析网站获取蛋白互作关系,Cytoscape软件获取Th17细胞功能相关的Hub蛋白,选取关键蛋白OX40L,并用qPCR进行验证。②使用Starbase预测miR-146a-3p与OX40L存在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46a-3p与OX40L靶向关系。③体外培养生长良好的Th17细胞,给予miR-146a-3p模拟物和抑制剂及其对照处理,qRT-PCR检测Th17细胞miR-146a-3p mRNA,CCK8增殖实验检测各组Th17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Th17细胞迁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h17细胞凋亡比例;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OX40L mRNA和蛋白,ELISA法检测各组Th17细胞TNF-α。结果①GSE57098数据集中Th17细胞和CD4+T细胞有差异基因2130个,其中表达上调1515个,表达下调615个,OX40L在表达上调的蛋白中排名靠前。OX40L在KEGG分析中参与Cytokine-cytokinereceptorinteraction途径。②miR-146a-3p与OX40LmRNA3'UTR呈靶向结合关系,miR-146a-3p可抑制OX40L基因的转录表达。③与对照组比较,miR-146a-3pmimic组Th17细胞TLR4和p-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分泌TNF-α能力降低,细胞迁移能力降低,P均<0.05。结论OX40L在Th17细胞基因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其表达上调是造成多发性硬化发病的机制之一;miR-146a-3p通过靶向调节OX40L的表达,进一步抑制TNF-α途径中NF-κB p65的翻译水平,降低Th17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ox40l基因 TH17细胞 微小核糖核酸146a-3p TNF-α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13
作者 冉学兵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59-1365,共7页
目的分析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30例ACI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 目的分析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30例ACI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评分<16分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轻中组,将评分≥16分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重度组;治疗2周后,参照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预后,将评分<3分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将评分≥3分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统计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双变量相关性Pearson(N)分析,ACI患者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水平对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ACI患者Fib、D-D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ACI患者hs-CRP、sCD40L、β_(2)GP1、ACA低于治疗前(P<0.05);ACI患者治疗前的MoCA评分分低于治疗后(P<0.001);Pearson(N)分析结果显示,ACI患者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P<0.05);重度组TOAST分型为心源性栓塞患者占比高于轻中度组,Fib、D-D、hs-CRP、sCD40L、β_(2)GP1、ACA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OAST分型为心源性栓塞、其他原因/不明原因,血清Fib、D-D、hs-CRP、sCD40L、β_(2)GP1、ACA高表达是ACI患者病情为重度的危险因素(OR>1,P<0.05);预后不良组TOAST分型为心源性栓塞患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发病至溶栓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组,Fib、D-D、hs-CRP、sCD40L、β_(2)GP1、AC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OAST分型为心源性栓塞,发病至溶栓时间长、血清Fib、D-D、hs-CRP、sCD40L、β_(2)GP1、ACA高表达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水平及联合检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ACU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结论TOAST分型、血清Fib、D-D、hs-CRP、sCD40L、β_(2)GP1、ACA水平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同时在此基础上发病至溶栓时间与ACI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可溶性cd40l β_(2)-糖蛋白1 抗心磷脂抗体 病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L、sFLT-1、KL-6与重症肺炎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李旭东 朱东全 姚凤佳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CD40配体(CD40L)、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与重症肺炎(SP)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S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28 d疾病... 目的探讨CD40配体(CD40L)、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sFLT-1)、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与重症肺炎(SP)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S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28 d疾病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69例)和转归不良组(29例)。比较2组血清CD40L、sFLT-1、KL-6水平和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分析血清各指标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及疾病转归的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不同水平患者转归不良的危险度。结果治疗7 d、14 d后转归不良组血清CD40L、sFLT-1、KL-6水平高于转归良好组,FVC、FEV1、PEF低于转归良好组(P<0.05);治疗7 d、14 d后血清CD40L、sFLT-1、KL-6水平与疾病转归、FVC、FEV1、PEF均呈负相关(P<0.05);治疗14d后血清CD40L、sFLT-1、KL-6高水平患者转归不良危险度分别是低水平的3.255、3.911、2.322倍(P<0.05)。结论血清CD40L、sFLT-1、KL-6水平与SP患者疾病转归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预测转归情况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疾病转归 cd40l SFlT-1 K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OX40L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应用研究
15
作者 查江杰 李梦真 +3 位作者 国威 陈志会 韩鹏飞 程铭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3期160-16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液样本与健康体检人群血液样本中OX40配体(OX40L)水平,分析OX40L作为生物标志物对IS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本院)确诊的160例IS患者(IS组)和本院... 目的通过检测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液样本与健康体检人群血液样本中OX40配体(OX40L)水平,分析OX40L作为生物标志物对IS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本院)确诊的160例IS患者(IS组)和本院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卒中0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对IS患者进行分组。对IS患者不同分组中血清OX40L水平进行比较,评估OX40L对IS的诊断应用价值。结果IS组血清OX40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清OX40L水平升高(P<0.05),且在TOAST分型中各组间血清OX40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OX40L与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83、0.427和0.685,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X40L是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3,95%CI(1.007~1.018),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Lp(a)、Hcy、OX40L诊断I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3、0.754、0.817,三者联合检测诊断IS的AUC为0.845。结论OX40L与IS发生有关,检测IS患者血清中OX40L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TOAST分型各亚型之间差异以及IS的病情严重程度,OX40L或可作为IS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40l 同型半胱氨酸 脂蛋白A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cTn-T、sCD40L、hs-CR与预后的相关性
16
作者 张静静 刘彦铭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PCI前后cTn-T、sCD40L、hs-CR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行PCI术的192例患者根据术后12个月是否发生并发症及不良心脏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n=156)和预后不良组(n=36),比较2组cTn-T、sCD40L、hs-CRP水平。建立RO...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PCI前后cTn-T、sCD40L、hs-CR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行PCI术的192例患者根据术后12个月是否发生并发症及不良心脏事件分为预后良好组(n=156)和预后不良组(n=36),比较2组cTn-T、sCD40L、hs-CRP水平。建立ROC曲线分析血清cTn-T、sCD40L、hs-CRP水平对CAD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术后24 h cTn-T、sCD40L、hs-CRP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1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预后不良组cTn-T、sCD40L、hs-CR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T、sCD40L、hs-CRP预测PCI术后并发症及MACE的最佳截断值为0.36 mg/L、4.11mg/mL、8.28mg/mL,敏感度分别为55.26%、73.29%、81.28%,特异度分别为76.29%、51.42%、69.37%。三个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29%、78.33%,高于单一指标。结论PCI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CAD患者血管局部及全身的炎症反应,导致心肌损伤,引发并发症及MACE。cTn-T、sCD40L、hs-CRP可作为评价CAD患者PCI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肌钙蛋白-T 可溶性cd40l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患者MMP-9、COX-2及CD40L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欢 熊辉 +2 位作者 曾莉娜 姚松 程丽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7期1179-1182,1187,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氧化酶-2(COX-2)及细胞黏附因子40L型(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阿托伐他汀使用剂量的差异分...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氧化酶-2(COX-2)及细胞黏附因子40L型(CD40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阿托伐他汀使用剂量的差异分为大剂量组(40 mg,n=49)和小剂量组(20 mg,n=4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MMP-9、COX-2及CD40L水平、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大剂量组有效率较小剂量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治疗后MMP-9、COX-2及CD40L水平均低于小剂量组,TG、CHOL及LDL-C水平均低于小剂量组,IL-6、CRP及TNF-α水平均低于小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MMP-9、COX-2及CD40L水平显著降低,且血脂水平及炎症反应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心肌梗死 MMP-9 Cox-2 cd4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薤白皂苷化合物对CD40L表达及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区文超 钟赟 +1 位作者 刘本荣 刘世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3-835,共3页
目的探讨薤白皂苷化合物对血小板表面CD40L表达及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和中性粒细胞,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玫瑰花结计数的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薤白化合物单体预处理后血小板表面CD40L的表达及其与中性粒细... 目的探讨薤白皂苷化合物对血小板表面CD40L表达及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方法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和中性粒细胞,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玫瑰花结计数的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薤白化合物单体预处理后血小板表面CD40L的表达及其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黏附性。结果在6个薤白皂苷单体化合物中,化合物1、4、6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血小板CD40L的表达,并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黏附。结论薤白皂苷化合物可能具有抗血小板相关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薤白 皂苷 血小板 cd40l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狼疮方对狼疮样BXSB小鼠肺组织CD134/CD134L和RANTE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燕斌 叶任高 +2 位作者 李幼姬 谢灿茂 胡斌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67,17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狼疮方对狼疮样BXSB小鼠肺组织CD134/CD134L和RANTE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BXSB小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狼疮方治疗组、强的松治疗组、未治疗组,每组6只,疗程10周。另设与BXSB小鼠同基因的正常C57BL/6小鼠6只为正常对照组。分... 目的探讨中药狼疮方对狼疮样BXSB小鼠肺组织CD134/CD134L和RANTE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BXSB小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狼疮方治疗组、强的松治疗组、未治疗组,每组6只,疗程10周。另设与BXSB小鼠同基因的正常C57BL/6小鼠6只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取小鼠肺组织,应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技术定量测定小鼠肺组织CD134、CD134L和趋化因子RANTE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未治疗组小鼠肺组织CD134、CD134L mRNA和RANTESmRNA的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经强的松或中药狼疮方治疗后,BXSB小鼠肺组织CD134、CD134L及RANTES的mRNA表达都受到明显抑制,显著低于未治疗组(P<0.01,P<0.05);且接近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BXSB小鼠肺组织RANTES的mRNA表达水平与CD134L的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93,P<0.05),而与CD134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的相关关系(r=0.412,P>0.05)。结论中药狼疮方具有与强的松类似的免疫抑制作用,可显著抑制狼疮样小鼠肺组织CD134/CD134L共刺激信号表达;并下调肺组织RANTES mRNA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肺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方 cd134 cd134l RAN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碱介导TSLP/OX40L通路调节变应性鼻炎大鼠Th2型免疫反应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玲 刘杰 +1 位作者 李江平 李鹤(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麻黄碱对卵白蛋白(OVA)诱导的变应性鼻炎大鼠Th2型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麻黄碱组(10 mg/kg)和氯雷他定组(2 mg/kg),每组10只。通过OVA诱导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并使用... 目的:探讨麻黄碱对卵白蛋白(OVA)诱导的变应性鼻炎大鼠Th2型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麻黄碱组(10 mg/kg)和氯雷他定组(2 mg/kg),每组10只。通过OVA诱导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并使用药物连续治疗7 d。治疗后,对大鼠进行鼻部症状评分,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IL-4和IL-13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鼻腔组织形态,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鼻黏膜组织TSLP和OX40L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鼻黏膜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麻黄碱组和氯雷他定组的鼻部症状评分显著降低,鼻腔组织病变明显减轻,COX2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麻黄碱组和氯雷他定组大鼠血清中IgE、IL-4和IL-1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麻黄碱组和氯雷他定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TSLP和OX40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麻黄碱对OVA诱导的变应性鼻炎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麻黄碱可能通过TSLP/OX40L通路调节变应性鼻炎大鼠Th2型免疫应答,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变应性鼻炎 卵白蛋白 TSlP/ox40l通路 辅助性T细胞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