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程温度对Sr_(2)SiO_(4):Eu^(3+)荧光粉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郑世燕 廖凌鑫 +1 位作者 庄琼 袁怡圃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由于Eu^(3+)的掺杂,使得Sr_(2)SiO_(4):Eu^(3+)样品具有发光的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时,制程温度对样品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上,先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测量,再使用一般结... 由于Eu^(3+)的掺杂,使得Sr_(2)SiO_(4):Eu^(3+)样品具有发光的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时,制程温度对样品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上,先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测量,再使用一般结构分析系统软件对X射线衍射测量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在电子结构的研究上,则是利用以同步辐射为光源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能谱进行分析.期许能从原子与电子结构的角度,获得制程温度与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发光强度间的关联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主要以低温相存在.当制程温度升高时,Eu^(3+)在样品中的掺杂位置会受影响,体现在不对称率I的改变;虽然此举并不影响样品的发光波长,但会让样品的发光强度增强,在此过程中也伴随着O 2p-Eu 4f/5d混合未占据态态密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2)Sio_(4):Eu^(3+) 光致发光光谱 X射线衍射 一般结构分析系统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率BaAl_(4)Sb_(2)O_(12)∶Eu^(2+)荧光粉合成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凯旋 周雪莲 +5 位作者 张钰 王泽 苏日力格 哈拉木吉 田启旭 朝克夫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3-761,共9页
白光LED作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荧光粉是获得高性能白光LED的关键材料之一。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制备高性能的荧光粉是目前研究人员的一个挑战性工作。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加入助熔剂H_(3)BO_(3)、NH_(4... 白光LED作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荧光粉是获得高性能白光LED的关键材料之一。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制备高性能的荧光粉是目前研究人员的一个挑战性工作。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加入助熔剂H_(3)BO_(3)、NH_(4)Cl、SrF_(2)、LiF和BaF_(2),成功制备了BaAl_(4)Sb_(2)O_(12)∶Eu^(2+)(BASO∶Eu^(2+))荧光粉。通过晶体结构分析、发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荧光寿命分析,表明过量的Sb_(2)O_(3)能够有效地将Eu^(3+)还原成Eu^(2+),提高Eu^(2+)在563 nm处的荧光强度约12.5倍,内量子效率(IQE)可以达到96.14%。另外,还研究了不同助熔剂对荧光粉晶体结构、荧光强度以及内量子效率的影响。本实验采用的方法简单,避免使用具有一定危险的还原性气体烧结,易于工业化应用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al_(4)Sb_(2)o_(12)∶Eu^(2+) 还原作用 助熔剂 白光LE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Si_(2)N_(2)O复相粉体对Al_(2)O_(3)-SiC-C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李有奇 何健 +2 位作者 陈俊峰 张嘉良 李正坤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提高Al_(2)O_(3)-SiC-C浇注料的综合服役性能,采用化学燃烧法合成的微晶氮化硅/氮氧化硅(Si_(3)N_(4)/Si_(2)N_(2)O)复相粉体为添加物,以棕刚玉、板状刚玉、碳化硅、活性α-Al_(2)O_(3)微粉、SiO_(2)微粉、纯铝酸钙水泥、单质Si粉... 为了提高Al_(2)O_(3)-SiC-C浇注料的综合服役性能,采用化学燃烧法合成的微晶氮化硅/氮氧化硅(Si_(3)N_(4)/Si_(2)N_(2)O)复相粉体为添加物,以棕刚玉、板状刚玉、碳化硅、活性α-Al_(2)O_(3)微粉、SiO_(2)微粉、纯铝酸钙水泥、单质Si粉和球沥青为原料,制备了Al_(2)O_(3)-SiC-C浇注料。研究了复相粉体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1%、2%、3%和5%)对浇注料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究Si_(3)N_(4)/Si_(2)N_(2)O增强试样综合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Si_(3)N_(4)/Si_(2)N_(2)O复相粉可以显著改善Al_(2)O_(3)-SiC-C浇注料的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热震性;2)Si_(3)N_(4)/Si_(2)N_(2)O复相粉通过填充孔隙、促进烧结反应进行、生成晶须状物质等途径优化了浇注料的显微结构,提高了浇注料的综合性能;3)当Si_(3)N_(4)/Si_(2)N_(2)O复相粉外加量为3%(w)时,浇注料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_(3)N_(4)/Si_(2)N_(2)o复相粉 Al_(2)o_(3)-SiC-C浇注料 抗氧化性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还原固相法制备BaAl_2O_4:Eu^(2+)荧光粉与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芬 冯文林 +2 位作者 罗凯旋 张伟杰 刘相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73-1575,共3页
采用弱还原固相法制备了稀土Eu2+掺杂的BaAl2O4蓝绿色发光样品。采用XRD和荧光光谱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能分析。XRD表明,BaAl2O4:Eu2+样品为六方晶体结构。样品的激光光谱和发射光谱均为宽带谱,且发射光谱的最大峰值位于... 采用弱还原固相法制备了稀土Eu2+掺杂的BaAl2O4蓝绿色发光样品。采用XRD和荧光光谱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能分析。XRD表明,BaAl2O4:Eu2+样品为六方晶体结构。样品的激光光谱和发射光谱均为宽带谱,且发射光谱的最大峰值位于500 nm左右,属于Eu2+的4f65d→4f7跃迁,所发光正是人眼感觉舒适的蓝绿光。研究表明,当Eu2+掺杂量为5mol%时,蓝绿荧光粉BaAl2O4:Eu2+的发光强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发光材料 baal2o4:E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3+)、Eu^(3+)离子共掺杂的MgAl_(2)O_(4)发光性能研究
5
作者 钱珂旭 史忠祥 王晶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95-100,共6页
采用水热辅助固相法,以Al(NO_(3))_(3)·9H_(2)O和Mg(NO_(3))_(2)·6H_(2)O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制备了Tb^(3+)、Eu^(3+)共掺杂镁铝尖晶石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得产物的相结构和形貌予以表征,结合荧光激发... 采用水热辅助固相法,以Al(NO_(3))_(3)·9H_(2)O和Mg(NO_(3))_(2)·6H_(2)O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制备了Tb^(3+)、Eu^(3+)共掺杂镁铝尖晶石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得产物的相结构和形貌予以表征,结合荧光激发、发射光谱和CIE色度图分析了荧光粉的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掺杂Tb3+和Eu^(3+)离子后基质MgAl_(2)O_(4)的晶体结构并未发生改变,而当引入沉淀剂后,获得了具有良好分散性的棒状颗粒,且Tb^(3+)与Eu^(3+)间的浓度变化对样品形貌的影响甚微。在此基础上,以377 nm近紫外光作为激发光源实现了可见光区由粉至红的多色可调谐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辅助固相法 MgAl_(2)o_(4) Tb^(3+)/Eu^(3+)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Cl光致发光材料BaAl_2O_4∶Eu^(2+)的燃烧法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彦春 周艳艳 田建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7,共4页
以尿素和氯化物盐为反应介质采用燃烧法于500℃成功合成了掺杂Cl的BaAl2O4∶Eu2+光致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材料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研究了材料的光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 以尿素和氯化物盐为反应介质采用燃烧法于500℃成功合成了掺杂Cl的BaAl2O4∶Eu2+光致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材料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研究了材料的光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简单六方晶系结构,在497nm处有很强的荧光发射峰,为典型的Eu2+的4f5d→4f跃迁发射光谱。同时研究了烧成温度、尿素及H3BO3掺入量、激活剂离子浓度等多种工艺条件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al2o4∶Eu2+ 燃烧法 发光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列本脲对H_(2)O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水肿及SUR1-TRPM4通道和AQP4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沈莹 曾永孝 +2 位作者 邓蓉 谭倩 雷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3702-3706,共5页
目的探讨格列本脲对H_(2)O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水肿及SUR1-TRPM4通道和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心肌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格列本脲低剂量组、格列本脲高剂量组、格列本脲高剂量+CIM2016(SUR1-TRPM4通道激活剂)组;MTT染色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格列本脲对H_(2)O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水肿及SUR1-TRPM4通道和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心肌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格列本脲低剂量组、格列本脲高剂量组、格列本脲高剂量+CIM2016(SUR1-TRPM4通道激活剂)组;MTT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水肿超微结构变化;试剂盒检测MDA、SOD、CAT含量;qRT-PCR检测5组细胞SUR1、TRPM4、AQP4的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UR1、TRPM4、AQP4、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9C2细胞体积明显肿胀增大,细胞存活率、细胞SOD、CAT活性、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细胞SUR1 mRNA、TRPM4 mRNA、AQP4 mRNA表达,细胞SUR1、TRPM4、AQP4、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格列本脲低、高剂量组H9C2细胞体积肿胀程度减轻,细胞存活率、细胞SOD、CAT活性、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细胞SUR1 mRNA、TRPM4 mRNA、AQP4 mRNA表达,细胞SUR1、TRPM4、AQP4、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CIM2016可部分逆转格列本脲对H_(2)O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水肿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格列本脲可改善H_(2)O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水肿,提高细胞存活率,抑制SUR1-TRPM4通道和AQP4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本脲 H2o2 缺氧心肌细胞水肿 SUR1-TRPM4通道 AQP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蛋壳负载Co_(3)O_(4)催化剂制备及其N_(2)O分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晓波 冯林雁 +2 位作者 武瑞芳 王永钊 赵永祥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716,共10页
采用废弃的鸡蛋壳作载体,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o_(3)O_(4)含量Co_(3)O_(4)/鸡蛋壳催化剂,并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考察了N_(2)O分解性能。结果表明,当Co_(3)O_(4)质量分数为20%时,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N_(2)O分解性能。在空速10000 ... 采用废弃的鸡蛋壳作载体,沉积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o_(3)O_(4)含量Co_(3)O_(4)/鸡蛋壳催化剂,并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考察了N_(2)O分解性能。结果表明,当Co_(3)O_(4)质量分数为20%时,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N_(2)O分解性能。在空速10000 h^(−1)和N_(2)O含量0.1%的条件下,400℃可实现N_(2)O完全转化;其比活性约为Co_(3)O_(4)催化剂的4.3倍(反应温度为440℃);同时,该催化剂对原料气中3%O_(2)、3.3%H_(2)O和/或2.0×10^(−4)NO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和较高的稳定性。分析催化剂的多种表征结果发现,CaCO_(3)作为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与活性组分Co_(3)O_(4)紧密结合,两者的强相互作用导致20%Co_(3)O_(4)/鸡蛋壳催化剂中产生更多的氧空位和Co^(3+);Co_(3)O_(4)氧化还原性能得到提高,Co−O键被有效削弱;此外,该强相互作用可提高20%Co_(3)O_(4)/鸡蛋壳催化剂表面碱性位点的强度,增大碱性位点数量,更易于转移电子而促进N_(2)O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壳 CaCo_(3) Co_(3)o_(4) N_(2)o 催化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10H_(2)O-Na_(2)HPO_(4)·12H_(2)O/SiO_(2)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璇 李再超 +2 位作者 吴亚楠 唐炳涛 张宇昂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3-629,656,共8页
以Na_(2)CO_(3)·10H_(2)O(SCD)、Na_(2)HPO_(4)·12H_(2)O(DHPD)为相变主体制备了共晶体系,通过绘制凝固点变化图与DSC测试共同确定在m(SCD)∶m(DHPD)=4∶6时形成共晶,FTIR和XRD结果显示,2种水合盐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但其晶... 以Na_(2)CO_(3)·10H_(2)O(SCD)、Na_(2)HPO_(4)·12H_(2)O(DHPD)为相变主体制备了共晶体系,通过绘制凝固点变化图与DSC测试共同确定在m(SCD)∶m(DHPD)=4∶6时形成共晶,FTIR和XRD结果显示,2种水合盐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但其晶型结构发生改变。通过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Na2SiO3·9H_(2)O作为成核剂降低体系的过冷度,且经历50次相变循环体系未出现相分离,相变焓值仅下降0.25%。进一步使用质量分数为25%的气相SiO_(2)作为支撑材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相变前后形状稳定的共晶水合盐/SiO_(2)定形相变材料(SSPCM)。所得SSPCM的相变温度为24.08℃,相变焓值为146.6J/g,过冷度为0.55℃,热导率为0.4571W/(m·K)。同保温泡沫相比,其可将模拟房内部中心温度的升温时间延长了1.81倍,降温时间延长了0.3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2)Co_(3)·10H_(2)o Na_(2)HPo_(4)·12H_(2)o 共晶水合盐 复合相变材料 建筑节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l_2O_4:Eu^(2+),Dy^(3+)光致发光釉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希艳 柏朝晖 +7 位作者 王晓春 王伟忠 孙宏志 关欣 曹志峰 杜锦秀 旭光 郭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9期8-10,14,共4页
利用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光致发光粉体 ,在陶瓷坯体上制备了釉面平整光滑的长余辉光致发光釉 ;通过比较 SrAl_2O_4:Eu^(2+),Dy^(3+)粉体和光致发光釉的激发光谱和发光光谱以及结构分析表明 ,该发光釉保持了 Sr Al2 O4:Eu2 +... 利用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光致发光粉体 ,在陶瓷坯体上制备了釉面平整光滑的长余辉光致发光釉 ;通过比较 SrAl_2O_4:Eu^(2+),Dy^(3+)粉体和光致发光釉的激发光谱和发光光谱以及结构分析表明 ,该发光釉保持了 Sr Al2 O4:Eu2 +,Dy3 +发光材料的发光特性 ,其发射峰是中心位于 5 2 0 nm的宽带光谱 ;研究了釉料不同组成对发光釉性能的影响及 Sr Al2 O4:Eu2 +,Dy3 +粉体的不同含量对光致发光釉发光亮度和余辉时间的影响 ,获得了釉面发光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AL2o4 EU^2+ DY^3+ 光致发光 陶瓷釉 铝酸锶 长余辉发光特性 铕(Ⅱ) 镝(Ⅲ)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的固相反应法合成与特性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希艳 柏朝晖 +6 位作者 关欣 王晓春 王伟忠 孙宏志 曹志峰 杜锦秀 郭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9-382,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还原气氛下制备了掺稀土离子Eu2+和Dy3+的铝酸锶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XRD研究表明,所制备的铝酸盐具备SrAl2O4的晶体结构。SrAl2O4:Eu2+,Dy3+发光材料的发光光谱是中心位于520nm的带状谱,激发峰波长范围位于300nm...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还原气氛下制备了掺稀土离子Eu2+和Dy3+的铝酸锶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XRD研究表明,所制备的铝酸盐具备SrAl2O4的晶体结构。SrAl2O4:Eu2+,Dy3+发光材料的发光光谱是中心位于520nm的带状谱,激发峰波长范围位于300nm~500nm,发光余辉可持续12h以上。研究了SrAl2O4:Eu2+,Dy3+发光材料的耐温性和耐水性,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发光亮度下降;水浸使发光材料与水反应生成水化物,使发光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AL2o4:EU^2+ DY^3+ 固相合成 长余辉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合成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BaAl_2O_4:Eu,Nd 被引量:15
12
作者 丁红 张静娴 +2 位作者 刘应亮 杨培慧 冯德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3期70-74,共5页
目的 :应用快速简便的方法制备纳米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 .方法 :首次利用金属硝酸盐和络合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燃烧合成了蓝绿色纳米级长余辉发光材料BaAl2 O4 :Eu ,Nd .生成的材料进行了XRD和TEM分析 .结果 :材料粒子直径为 30~ 7... 目的 :应用快速简便的方法制备纳米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 .方法 :首次利用金属硝酸盐和络合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燃烧合成了蓝绿色纳米级长余辉发光材料BaAl2 O4 :Eu ,Nd .生成的材料进行了XRD和TEM分析 .结果 :材料粒子直径为 30~ 70nm ,平均为 4 0nm左右 .与此同时 ,发光材料的发射峰位置发生了显著的蓝移 .结论 :燃烧法是制备纳米发光材料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 合成 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 baal2o4:Eu Nd 纳米粒子 掺杂 发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合成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_2O_4:Eu^(2+),Dy^(3+) 被引量:15
13
作者 柴颂刚 张力 +2 位作者 石光 陈立宇 吕君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82-88,共7页
应用燃烧法在较低的温度下成功合成了SrA 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TEM观察表明晶体为长100 nm以上,直径小于30 nm的针形结构.进一步研究了炉温、硼酸和稀土加入量等对发光材料性能的影响,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不同条件下生成的发... 应用燃烧法在较低的温度下成功合成了SrA 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TEM观察表明晶体为长100 nm以上,直径小于30 nm的针形结构.进一步研究了炉温、硼酸和稀土加入量等对发光材料性能的影响,应用X射线粉末衍射对不同条件下生成的发光材料的组成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用F-2500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发光材料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余辉亮度等特性.结果表明,硼酸和Dy3+的加入可以提高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和余辉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合成 稀土 长余辉 SRAL2o4:EU^2+ DY^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掺入来源Al(OH)_3和Al_2O_3对BaAl_2O_4∶Eu^(2+)发光及余辉调控的影响
14
作者 阿依吐尔逊.阿布都热依穆 何久洋 艾尔肯.斯迪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0-715,共6页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分别以Al(OH)_3和Al_2O_3为Al^(3+)的掺入来源合成了BaAl_2O_4∶Eu^(2+)发光材料。研究表明,掺Al(OH)_3样品发明亮的绿光而无余辉,掺Al_2O_3样品发蓝绿光有较强余辉,其余辉长达455 s。随着Al^(3+)掺入来源Al(OH)_3含...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分别以Al(OH)_3和Al_2O_3为Al^(3+)的掺入来源合成了BaAl_2O_4∶Eu^(2+)发光材料。研究表明,掺Al(OH)_3样品发明亮的绿光而无余辉,掺Al_2O_3样品发蓝绿光有较强余辉,其余辉长达455 s。随着Al^(3+)掺入来源Al(OH)_3含量的增高,发射光谱发生红移现象。通过热释光谱分析得,Al_2O_3为原料的样品热释峰强度远远大于Al(OH)_3的热释峰,是它的十几倍。这证明Al(OH)_3为原料合成的材料内部存在的浅陷阱,对材料基本上没有余辉贡献。掺Al_2O_3合成的材料内部的深陷阱影响了材料发光的衰慢过程,表现为材料具有比较长的余辉持续时间。通过Al^(3+)的掺入形式及浓度的控制可以做到对BaAl_2O_4∶Eu^(2+)发光材料长余辉的调控,是很有应用潜力的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掺入来源 baal2o4∶Eu2+ 热释光谱 陷阱 余辉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2SiO_4:Eu^(3+)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谱特性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盼来 杨志平 +2 位作者 王志军 熊志军 郭庆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9-182,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r2SiO4:Eu3+发光材料.测量了Sr2SiO4∶Eu3+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发射光谱主峰位于618nm处;监测618nm发射峰时,所得激发光谱主峰分别为320、397、464和518nm.研究了Sr2SiO4∶Eu3+材料在618nm的主发射峰强度随Eu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r2SiO4:Eu3+发光材料.测量了Sr2SiO4∶Eu3+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发射光谱主峰位于618nm处;监测618nm发射峰时,所得激发光谱主峰分别为320、397、464和518nm.研究了Sr2SiO4∶Eu3+材料在618nm的主发射峰强度随Eu3+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Eu3+浓度的增大,发射峰强度先增大;当Eu3+浓度为7%时(x),峰值强度最大;而后随Eu3+浓度的增大,峰值强度减小.在Eu3+浓度为7%的情况下,研究了电荷补偿剂Li+的掺杂浓度(x(Li+))对Sr2SiO4∶Eu3+材料发射光谱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x(Li+)的增大,材料发射光谱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x(Li+)为8%时,峰值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Sr2Sio4∶Eu^3+ 发射光谱 激发光谱 锂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的Sr_2CeO_4荧光材料的燃烧法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石士考 王继业 +1 位作者 栗俊敏 周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9-862,共4页
以尿素作燃料,Sr,Ce和Eu的硝酸盐作反应物,采用燃烧法得到了稀土Eu3+掺杂的Sr2CeO4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在一定温度下烧结3h,合成了红色荧光材料。经过对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确定了烧结温度在1050~1200℃时,能够得到纯度较高... 以尿素作燃料,Sr,Ce和Eu的硝酸盐作反应物,采用燃烧法得到了稀土Eu3+掺杂的Sr2CeO4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在一定温度下烧结3h,合成了红色荧光材料。经过对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确定了烧结温度在1050~1200℃时,能够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到样品烧结后的形貌为不规则的椭圆形,粒径范围在1~3μm之间。样品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表明,Eu3+在Sr2CeO4基质中有很高的猝灭浓度(10%,摩尔分数),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加,可以使蓝白光调整到红白光,进而到红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CEo4 EU^3+ 燃烧合成 荧光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l_2O_4∶Eu^(2+),Dy^(3+)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希艳 姜薇薇 +4 位作者 卢利平 刘全生 柏朝晖 王晓春 曹志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97-1401,共5页
采用溶胶鄄凝胶法制备了SrAl2O4∶Eu2+,Dy3+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了pH值、反应温度和络合剂等对溶胶鄄凝胶形成的影响,研究了灼烧温度对SrAl2O4∶Eu2+,Dy3+晶相、颗粒尺度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光谱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 采用溶胶鄄凝胶法制备了SrAl2O4∶Eu2+,Dy3+纳米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了pH值、反应温度和络合剂等对溶胶鄄凝胶形成的影响,研究了灼烧温度对SrAl2O4∶Eu2+,Dy3+晶相、颗粒尺度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光谱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800℃时SrAl2O4晶相开始形成但没有发光,而在1100℃烧结的样品则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能。样品平均晶粒尺寸随灼烧温度升高而增加,平均晶粒尺寸为20~40nm。样品的激发光谱是峰值在240,330,378和425nm的连续宽带谱,发光光谱是峰值在523nm的宽带谱,与SrAl2O4∶Eu2+,Dy3+粗晶材料相比,发光光谱发生了“红移”现象。样品的热释光峰值位于157℃,与SrAl2O4∶Eu2+,Dy3+粗晶材料相比,峰值向低温移动了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SRAL2o4:EU^2+ DY^3+ 纳米粉体 长余辉发光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x储存催化剂Pt/BaAl_2O_4-A1_2O_3的XAFS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新刚 孟明 +4 位作者 林培琰 黄志坚 伏义路 谢亚宁 胡天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72-1076,共5页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在不同载体焙烧温度下,制备了不同Al/Ba原子比的Pt/BaAl2O4-A12O3系列样品。用XRD,XANES,EXAFS,以及NSC(NO_x storage capacity)测定等手段对样品的...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在不同载体焙烧温度下,制备了不同Al/Ba原子比的Pt/BaAl2O4-A12O3系列样品。用XRD,XANES,EXAFS,以及NSC(NO_x storage capacity)测定等手段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NO_x储存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表征.样品中Ba物种是以BaAl2O4和BaCO3两种混合物相的形式存在,且伴随着载体焙烧温度和Ba含量的降低,BaAl2O4物相的分散度变高,NO_x储存活性也随之提高,这表明BaAl2O4相的分散度与样品的NO_x储存性能密切相关,小颗粒的BaAl2O4相是NO_x的主要储存活性中心.在样品中,Pt物种以金属原子簇形式存在.分散度很高,其Pt—Pt壳层配位数较标样Pt粉有显著下降,Pt—Pt键长变短,出现了纳米收缩现象.高分散的小颗粒金属Pt原于簇为捕获和氧化NO_x的主要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x Pt/baal2o4-Al2o3 铝酸钡 氧化铝 储存 XAFS 氮氧化物 铂催化剂 发动机 尾气治理 负载型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光发光材料SrAl_2O_4:Eu^(2+),Dy^(3+)及其常温磷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玉奇 郑泽根 +3 位作者 黄佳木 周志明 罗东华 汤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29-1132,共4页
组成为SrAl2O4:Eu2+,Dy3+的稀土铝酸锶系蓄光发光材料(也称为超长余辉发光材料)是目前已开始广泛应用的第三代产品.
关键词 蓄光发光材料 SRAL2o4:EU^2+ DY^3+ 磷光光谱 二价铕 荧光光谱 铝酸锶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O/Ag/g-C_(3)N_(4)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诗音 张宇航 +1 位作者 谢继苗 毛娜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7期43-48,共6页
采用水热法和原位光还原法制备一系列Cu_(2)O/Ag/g-C_(3)N_(4)复合材料,采用XRD、IR、PL等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测试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g和Cu_(2)O成功负载到g-C_(3)N_(4)表面,且没有破坏g-C_(3)N_(4)的结构;当溶液pH=6时,20 mg ... 采用水热法和原位光还原法制备一系列Cu_(2)O/Ag/g-C_(3)N_(4)复合材料,采用XRD、IR、PL等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测试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g和Cu_(2)O成功负载到g-C_(3)N_(4)表面,且没有破坏g-C_(3)N_(4)的结构;当溶液pH=6时,20 mg 15%-Cu_(2)O/Ag/g-C_(3)N_(4)对四环素降解率为94.3%。·OH、·O_(2)^(-)、h^(+)对Cu_(2)O/Ag/g-C_(3)N_(4)降解四环素起主要作用。光催化性能提升的原因可能是由于Ag和Cu_(2)O的加入形成异质结,增大g-C_(3)N_(4)的比表面积,降低其带隙能,使其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增强,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提高了g-C_(3)N_(4)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Cu_(2)o g-C_(3)N_(4) 四环素 光-类Fenton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