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RAF2/AP-1信号通路探讨柴苓合剂对痰瘀互结MS-IR大鼠炎症因子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晨阳 张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37-42,共6页
目的基于TRAF2/AP-1信号通路探讨柴苓合剂对痰瘀互结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MS-IR)大鼠糖代谢、脂代谢、炎症因子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48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 目的基于TRAF2/AP-1信号通路探讨柴苓合剂对痰瘀互结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MS-IR)大鼠糖代谢、脂代谢、炎症因子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48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同时用物理刺激方法,建立痰瘀互结型MSIR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柴苓合剂低、中、高剂量组,西药组进行干预。给药各组分别进行柴苓合剂、吡格列酮干预治疗3周,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服。生化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TRAF2、JNK、AP-1蛋白表达;HE染色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用药前后肝细胞损伤、肝细胞坏死、脂质堆积、炎症细胞浸润等情况。结果(1)糖代谢指标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FBG、FINS、HOMA-IR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柴苓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FBG、FINS、HOMA-IR水平均降低(P<0.01);与西药组比较,柴苓合剂高剂量组FBG、FINS、HOMA-I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柴苓合剂低剂量组比较,柴苓合剂高、中剂量组及西药组FBG、FINS、HOMA-IR水平均降低(P<0.01);与柴苓合剂中剂量组比较,柴苓合剂高剂量组及西药组FBG、FINS、HOMA-IR水平降低(P<0.01)。(2)脂代谢指标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柴苓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TG、CHO水平均降低(P<0.01);与西药组相比,柴苓合剂中、高剂量组TG、CHO水平均降低(P<0.05,P<0.01),柴苓合剂低剂量组TG、CH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柴苓合剂低剂量组相比,柴苓合剂中、高剂量组TG、CHO水平均降低(P<0.01);与柴苓合剂中剂量组相比,柴苓合剂高剂量组TG、CHO水平均降低(P<0.01)。(3)TNF-α、IL-6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TNF-α、IL-6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柴苓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TNF-α、IL-6水平均降低(P<0.01);与西药组相比,柴苓合剂低、中、高剂量组TNF-α、IL-6水平均降低(P<0.01);与柴苓合剂低剂量组相比,柴苓合剂中、高剂量组TNF-α、IL-6水平均降低(P<0.05,P<0.01);与柴苓合剂中剂量组相比,柴苓合剂高剂量组TNF-α、IL-6水平均降低(P<0.01)。(4)肝组织TRAF2/JNK/AP-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TRAF2、JNK、AP-1蛋白表达均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苓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肝组织TRAF2、JNK、AP-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1);与西药组比较,柴苓合剂高剂量组肝组织TRAF2、JNK、AP-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柴苓合剂低、中剂量组肝组织TRAF2、JNK、AP-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柴苓合剂低剂量组比较,柴苓合剂高剂量组肝组织TRAF2、JNK、AP-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柴苓合剂中剂量组肝组织AP-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F2、JNK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与柴苓合剂中剂量组比较,柴苓合剂高剂量组TRAF2、JNK、AP-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1)。结论柴苓合剂高剂量能显著改善痰瘀互结MS-IR大鼠糖代谢、脂代谢和炎症因子,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柴苓合剂通过调控TRAF2蛋白作用于JNK蛋白,引起它的下游反应,又通过JNK的磷酸化作用于AP-1,释放炎症因子,从而TRAF2作用于JNK,然后磷酸化于AP-1使炎症因子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柴苓合剂 痰瘀互结型 TRAF2 JNK ap-1 TNF-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T35、KRT39及转录因子AP-1家族相关基因在中卫山羊不同时期皮肤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研究
2
作者 吕江江 马思佳 +5 位作者 杜海东 曹彦龙 罗锐 赵占强 施安 陶金忠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4-202,共9页
为进一步探究KRT35(Keratin 35)、KRT39(Keratin 39)及转录因子AP-1家族的相关基因在中卫山羊沙毛皮期前后皮肤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中卫山羊0、35、60 d的皮肤组织样品KRT35、KRT39、JUN(Jun Proto-Onco... 为进一步探究KRT35(Keratin 35)、KRT39(Keratin 39)及转录因子AP-1家族的相关基因在中卫山羊沙毛皮期前后皮肤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中卫山羊0、35、60 d的皮肤组织样品KRT35、KRT39、JUN(Jun Proto-Oncogene)、JUNB(JunB Proto-Oncogene)、FOS(Fos Proto-Oncogene)、FOSB(FosB Proto-Oncogene)、ATF3(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0~35 d FOSB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升,FOS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KRT39和JUN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KRT35、JUNB和ATF3差异均不显著;0~60 d KRT35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JUN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KRT39、JUNB、FOSB、FOS和ATF3差异均不显著;35~60 d KRT35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FOSB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KRT39、JUNB、JUN、FOS和ATF3差异均不显著。本研究揭示了KRT35、KRT39及转录因子AP-1家族的相关基因在0、35、60 d中卫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为中卫山羊沙毛皮的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T35 KRT39 ap-1 中卫山羊 羊毛弯曲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NK/AP-1信号通路探讨广西毛冬青在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何改改 李婷 +4 位作者 张馨月 孔蔺莎 阮林 王绍军 韦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目的:探讨广西毛冬青(IPH)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PH、放射组和放射+IPH组,每组10只。采用γ射线建立放射性脑损伤模型,放射前、后连续灌胃给药14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避... 目的:探讨广西毛冬青(IPH)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PH、放射组和放射+IPH组,每组10只。采用γ射线建立放射性脑损伤模型,放射前、后连续灌胃给药14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避暗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电镜观察胶质细胞超微结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脑组织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p-)JNK、激活蛋白-1(AP-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脑组织星型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和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JNK和p-JNK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放射组小鼠放射后7 d体重减低,血清IL-6含量升高,脑组织AP-1、MCP-1表达水平及p-JNK/JNK比值升高,小胶质细胞Iba-1和GFAP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放射组比较,放射+IPH组小鼠放射后7 d体重增加,血清IL-6含量降低,脑组织AP-1、MCP-1表达水平及p-JNK/JNK比值降低,小胶质细胞Iba-1和GFAP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HE染色和尼氏染色显示,放射组大量细胞和神经元出现核固缩现象,小胶质细胞激活,呈圆形;电镜下可见细胞内溶酶体增多,星形胶质细胞细胞核及胞质肿胀;经IPH干预后,小鼠脑组织神经元变性情况和胶质细胞形态明显改善。结论:广西IPH能改善放射性脑损伤小鼠的认知功能,减少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神经炎症反应、抑制JNK/AP-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毛冬青 放射性脑损伤 JNK/ap-1 炎症反应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对羊毛KRTs的调控研究
4
作者 何海龙 高航 +1 位作者 马思佳 陶金忠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2期84-90,共7页
滩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绵羊品种,其裘皮形成的机理极为复杂,且是出生后35 d左右特有的性状。综述转录因子AP-1的组成、功能结构、作用机理和结合特点,以及角蛋白的分类及表达特点,并对AP-1对羊毛KRTs基因特异性启动子的结合位点进行预测... 滩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绵羊品种,其裘皮形成的机理极为复杂,且是出生后35 d左右特有的性状。综述转录因子AP-1的组成、功能结构、作用机理和结合特点,以及角蛋白的分类及表达特点,并对AP-1对羊毛KRTs基因特异性启动子的结合位点进行预测,为转录因子对羊毛角蛋白基因的调控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1 角蛋白 基因调控 羊毛性状 滩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orphyromonas gingivalis</i>-Stimulated TACE Activation for TGF-<i>α</i>Ectodomain Shedding and EGFR Transactivation in Salivary Gland Cells Requires Rac1-Dependent p38 MAPK Membrane Localization 被引量:4
5
作者 Bronislaw L. Slomiany Amalia Slomiany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15年第11期42-53,共12页
Oral mucosal inflammatory responses to P. gingivalis and its key virulence factor, lipopolysaccharide (LP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massive rise in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production, up-regu- lation in mitogen-activ... Oral mucosal inflammatory responses to P. gingivalis and its key virulence factor, lipopolysaccharide (LP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massive rise in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production, up-regu- lation in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cascade, and the induction i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activation.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that stimulation of salivary gland acinar cells with P. gingivalis LPS leads to p38 MAPK-dependent release of soluble TGF-α ligand and the increase in EGFR phosphorylation. Further, we show that the LPS-induced TGF-α shedding and EGFR transactivation involve the activation of membrane-associated metalloprotease, TACE also known as ADAM17, through phosphorylation by p38 MAPK, and require Rac1 participation. Moreover, we demonstrate that blocking the Rac1 activation leads to the suppression in the membrane translocation of Rac1 as well as p38, thus indicating that the LPS-elicited p38 membrane recruitment for TACE phosphorylation requires colocalization with Rac1. Hence, our findings imply that Rac1 membrane translocation serves as an essential platform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p38 with TACE, TGF-α ectodomain shedding, and the EGFR ac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 gingivalis LPS Oral Mucosa p38 MAPK TGF-α TACE ACTIVATION RAC1 EGFR transactiv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DPP-4 siRNA或(和)加入SP600125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极化及JNK/AP-1信号通路激活情况观察
6
作者 陈阳西 余幼微 +3 位作者 杨帆 陈睦虎 宋其泰 钟武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0-14,共5页
目的观察转染二肽基肽酶-4(DPP-4)siRNA或(和)加入c-Jun N-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极化情况、JNK/AP-1信号通路激活情况。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并随机分组:Control组转染空载siRNA、siDPP-4组... 目的观察转染二肽基肽酶-4(DPP-4)siRNA或(和)加入c-Jun N-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极化情况、JNK/AP-1信号通路激活情况。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并随机分组:Control组转染空载siRNA、siDPP-4组转染DPP-4 siRNA、LPS组转染空载siRNA+LPS、siDPP-4+LPS组转染DPP-4 siRNA+LPS、LPS+SP600125组转染空载siRNA+LPS联合SP600125、siDPP-4+LPS+SP600125组转染DPP-4 siRNA+LPS联合SP600125。采用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巨噬细胞中M1型和M2型极化标志物CD86、CD206蛋白及JNK、激活蛋白-1(AP-1)转录蛋白(c-Jun、c-Fos)磷酸化,RT-qPCR法检测巨噬细胞中M1型标志物(CD86、TNF-α、iNOS、IL-1β)和M2型标志物[CD206、精氨酸激酶-1(ARG-1)、IL-4、IL-10]mRNA,一氧化氮(NO)测定试剂盒、免疫荧光检测巨噬细胞上清液中M1型促炎因子NO和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M1型促炎型因子NO、ROS生成含量及M1型极化标志物(CD86蛋白及CD86、TNF-α、iNOS、IL-1βmRNA)表达升高,M2型极化标志物(CD206蛋白及CD206、ARG-1、IL-4、IL-10 mRNA)表达降低,P均<0.05。与LPS组比较,siDPP-4+LPS组M1型促炎型因子NO、ROS生成含量及M1型极化标志物(CD86蛋白及CD86、TNF-α、iNOS、IL-1βmRNA)表达升高,M2型极化标志物(CD206蛋白及CD206、ARG-1、IL-4、IL-10 mRNA)表达降低,P均<0.05。与LPS组比较,siDPP-4+LPS组p-JNK/JNK、p-c-Jun/c-Jun、p-c-Fos/c-Fos蛋白磷酸化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与siDPP-4+LPS组比较,siDPP-4+LPS+SP600125组p-JNK/JNK、p-c-Jun/c-Jun、p-c-Fos/c-Fos蛋白磷酸化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结论转染DPP-4 siRNA可促进LPS诱导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1型极化,抑制肺泡巨噬细胞M2型极化,并增加JNK、c-Jun、c-Fos蛋白磷酸化表达;加入JNK抑制剂后,可降低由转染DPP-4 siRNA引起的JNK、c-Jun、c-Fos蛋白磷酸化表达升高。转染DPP-4 siRNA促进LPS诱导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JNK/AP-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4 巨噬细胞极化 脂多糖 JNK/ap-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LMP-1上调鼻咽癌细胞系AP-1的活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罗非君 彭小宁 +3 位作者 李晓艳 顾焕华 夏林庆 曹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51-555,共5页
为了探讨 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 ( LMP- 1 )通过信号传导途径介导的致瘤分子机制 ,由此首先构建了 AP- 1报告基因 ,用佛波酯诱导确定了其报道 AP- 1的功能 ;通过建立荧光素酶双报道系统 ,研究了 LMP- 1表达对 AP- 1和 NFκB活性的影响 .... 为了探讨 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 ( LMP- 1 )通过信号传导途径介导的致瘤分子机制 ,由此首先构建了 AP- 1报告基因 ,用佛波酯诱导确定了其报道 AP- 1的功能 ;通过建立荧光素酶双报道系统 ,研究了 LMP- 1表达对 AP- 1和 NFκB活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 :在 LMP- 1阴性鼻咽癌 ( NPC)细胞系 ,导入 LMP- 1表达质粒后 ,AP- 1和 NFκB的活性均升高 4~ 5倍 ;而在 LMP- 1阳性 NPC细胞系中 ,当导入 LMP- 1反义表达质粒 ,AP- 1和 NFκB的活性则受抑制 ,活性下调 3~ 4倍 .结果表明 ,LMP- 1能上调 NPC细胞系 AP- 1的活性 ,同时再次证实了 LMP- 1能活化 NFκ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LMP-1 鼻咽癌 ap-1 NFKB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与NF-κB的活化表达与T细胞的无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桂莲 朱锡华 +1 位作者 杨劲 黄云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 :探讨无能T细胞IL 2产生的缺乏与转录因子AP 1和NF kappaB的关系。方法 :通过提取活化组和无能组T细胞的核蛋白 ,进行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实验 (EMSA) ,检测了转录因子AP 1和NF kappaB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活化组相比 ,无能T细... 目的 :探讨无能T细胞IL 2产生的缺乏与转录因子AP 1和NF kappaB的关系。方法 :通过提取活化组和无能组T细胞的核蛋白 ,进行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实验 (EMSA) ,检测了转录因子AP 1和NF kappaB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活化组相比 ,无能T细胞中AP 1不但表达水平下降 ,且出现组份缺失现象 ;转录因子NF kappaB在无能T细胞中的表达则高于活化组 ,但均有三种复合物存在。结论 :无能T细胞IL 2产生减少或缺乏可能与转录因子AP 1和NF kappaB表达紊乱 (减弱或增强 )以及组份的缺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能 ap-1 NF-KAPPAB 活化表达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中Smad-3、TIMP-1、TIMP-2、AP-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宇 张小卿 +1 位作者 吴景东 马贤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29-2232,共4页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中Smad-3、TIMP-1、TIMP-2、AP-1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VE组)。对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VE组)和中...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中Smad-3、TIMP-1、TIMP-2、AP-1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中药低、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VE组)。对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VE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进行皮肤光老化模型制备,空白对照组小鼠正常饲养。在造模前30 min,给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灌胃相应剂量药液,阳性对照组(VE组)灌胃维生素E滴剂。造模完成后,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皮肤组织中MMP-1、MMP-3、MMP-12、Smad-2蛋白含量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mad-3、TIMP-1、TIMP-2蛋白含量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mad-3、TIMP-1、TIMP-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A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对皮肤光老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光老化 Smad-3 TIMP-1 TIMP-2 a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DS诱导人胃癌细胞分化作用中ERK/AP-1通路的改变 被引量:11
10
作者 凌晖 宋颖 +2 位作者 曾铁兵 袁静萍 苏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 探讨ERK/AP 1通路在二烯丙基二硫 (DADS)诱导人胃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阐明DADS诱导人胃癌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图像分析及WesternBlot等方法 ,观察DADS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MGC80 3细胞前后AP 1成员c ... 目的 探讨ERK/AP 1通路在二烯丙基二硫 (DADS)诱导人胃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阐明DADS诱导人胃癌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图像分析及WesternBlot等方法 ,观察DADS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MGC80 3细胞前后AP 1成员c fos与c jun表达的改变以及ERKMAPK激酶的变化。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及图像分析结果显示 ,对照组c fos、c jun表达呈强阳性 ,而处理组呈阴性或弱阳性 ,阳性率明显降低 ,处理组光密度值较对照组明显低 (P <0 0 5 )。WesternBlot结果显示 :从 2 0、2 5、30到 35mg·L-1DADS处理癌细胞 ,DADS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人胃癌细胞中ERK的活化 (P <0 0 5 ) ;并且DADS +MEK抑制剂PD980 5 9能完全阻断ERK活化 (P <0 0 5 ) ;时间效应上 ,在DADS刺激后 15~ 30min抑制作用最强 ,2h左右恢复至接近正常 (P <0 0 5 )。结论 ERK/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二烯丙基二硫 诱导分化 ERK/a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枯否细胞NF-κB和AP-1活性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永堂 鲁秀敏 +3 位作者 蒋建新 李关荣 伍亚民 李春穴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4-229,共6页
为探讨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 ,枯否细胞 (Kupffercells,KCs)内主要转录因子Nuclearfactor kappaB(NF κB)、Activatorprotein 1 (AP 1 )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 ,采用健康昆明种小鼠 ,随机分组如下 :Lipopolysaccharide(LPS)尾静脉注射 3h的... 为探讨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 ,枯否细胞 (Kupffercells,KCs)内主要转录因子Nuclearfactor kappaB(NF κB)、Activatorprotein 1 (AP 1 )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 ,采用健康昆明种小鼠 ,随机分组如下 :Lipopolysaccharide(LPS)尾静脉注射 3h的量效关系 :正常对照组和低 ( 1mg kg)、中 ( 5mg kg)、高 ( 1 0mg kg) 3个内毒素剂量组 ;注射 5mg kgLPS的时效关系 :正常对照、0 .5、1、3、5、8h组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EMSA)法检测KCs中NF κB、AP 1活性 .结果发现 ,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 ,KCs中NF κB、AP 1在不同时效和量效均不同程度活化 .提示 ,二者的活化与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紧密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肝损伤过程 枯否细胞 NF-κB ap-1 活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小鼠核转录因子AP-1活性及IL-2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艳 梁华平 +2 位作者 胡承香 徐祥 王正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的DNA结合活性和IL 2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它们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6、12h ,1、4、7、10、14d处死动物 ,分离脾细胞 ,经C...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脾细胞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ctivatorprotein 1,AP 1)的DNA结合活性和IL 2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它们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双后肢闭合性砸伤 +骨折模型 ,于创伤后 6、12h ,1、4、7、10、14d处死动物 ,分离脾细胞 ,经ConA刺激细胞后收集培养上清以测定IL 2活性 ;提取脾细胞RNA以测定IL 2mRNA ;提取脾细胞核蛋白 ,用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 (Electrophoreticmobilityshiftassay ,EMSA)检测AP 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创伤后IL 2活性、IL 2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受抑的程度在创伤后 4d更为明显。创伤后脾细胞AP 1的DNA结合活性亦逐渐下降 ,至伤后 4d时下降最明显 ,仅为正常对照组的 49%。这与创伤后脾细胞IL 2的活性和IL 2mRNA的降低相一致。结论 创伤后脾细胞IL 2表达受抑至少部分是由于核转录因子AP 1的DNA结合活性降低所导致 ,表明AP 1参与介导了创伤后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IL-2 mRNA ap-1 核转录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AP-1 DNA结合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沈霞 崔桂云 +5 位作者 张璐 刘永海 葛巍 张尊胜 耿德勤 花放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 探讨丹参对活化蛋白 1(AP 1)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颈动脉负压分流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EMSA法和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CA1区AP 1的DNA结合活性以及神经元形态改变。结果  (1)缺血... 目的 探讨丹参对活化蛋白 1(AP 1)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颈动脉负压分流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EMSA法和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CA1区AP 1的DNA结合活性以及神经元形态改变。结果  (1)缺血再灌 3h ,丹参能不同程度的增加AP 1的结合活性 ,其中R6 0组较NS组明显增强 (P <0 0 5 ) ,R3 0组也有增强 ,活性由假手术组的 2 8倍增加为 3 0倍 ,但较NS组无显著性差异。同时RSM能不同程度的减轻再灌 72h和 7d的神经元损伤 ,CA1区存活细胞数目较NS组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丹参能明显提高缺血后海马CA1区AP 1的DNA结合活力 ,丹参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调节AP 1的DNA结合活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大鼠 全脑缺血再灌注 海马CA1 ap-1 DNA结合活性 活化蛋白-1 缺血性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1和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周长春 刘芝华 齐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转录因子AP-1(activatorprotein1),主要由Jun、Fos、ATF及JDP亚家族组成,亚家族单体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的形式结合DNA靶序列,参与靶基因调节.对基因修饰小鼠和细胞的研究表明,AP-1参与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癌性转化过程,其在细胞中的作用取... 转录因子AP-1(activatorprotein1),主要由Jun、Fos、ATF及JDP亚家族组成,亚家族单体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的形式结合DNA靶序列,参与靶基因调节.对基因修饰小鼠和细胞的研究表明,AP-1参与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癌性转化过程,其在细胞中的作用取决于细胞类型、AP-1的组成和各组分的相对比例,也与刺激的种类密切相关.AP-1的活性受多种核因子调节,同时单体间也存在相互促进或拮抗作用.AP-1对各种刺激如应激、辐射或生长信号等作出生理或病理应答,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转化等过程,在肿瘤的形成、转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有学者研究通过抑制AP-1活性来发展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1 转录因子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NF--kB和AP--1活性变化及其对IL--6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永堂 鲁秀敏 +1 位作者 李关荣 伍亚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787-791,共5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Kupffer细胞(KC)内主要转录因子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appa B,NF-kB)、活化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在炎细胞因子IL-6表达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如下... 目的:探讨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Kupffer细胞(KC)内主要转录因子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appa B,NF-kB)、活化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在炎细胞因子IL-6表达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如下:LPS尾静脉注射3h的量效关系:正常对照组和低(1mg/kg)、中(5mg/kg)、高(10mg/kg)三个内毒素剂量组;注射5mg/kg LPS的时效关系:正常对照、0.5h、1h、3h、5h、8h组;吡咯啉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干预组(3h):正常对照、5mg/kg LPS、200mg/kg PDTC、200mg/kg PDTC +5mg/kg LPS.EMSA法检测KC中NF-kB、AP-1活性,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IL-6的表达水平。结果: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KC中NF-kB活性与LPS处理3h的量效关系为:1mg/kg LPS组即可观察到NF-kB活性,5mg/kg LPS组达峰值,10mg/kgLPS组仍可维持高活化状态;用5mg/kg LPS处理后的时效关系为:0.5h即可检测到NF-kB活性,3h活性明显增强,并可持续到至少8h;PDTC对NF-kB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KC中AP-1活性与LPS处理3h的量效关系为:1mg/kg LPS组即可检测到AP-1活性,5mg/kg LPS组活性与1mg/kg LPS组相比稍有减弱,10mg/kg LPS组又明显增强,三剂量组AP-1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强;用5mg/kg LPS处理后的时效关系为:0.5h即可检测到AP-1活性,1h达峰值,3h减弱后,5h增强,8h又有所减弱,表现出明显的波动现象,但各时相点AP-1活性均显著强于对照;PDTC对AP-1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内毒素的不同剂量和作用的不同时间肝组织内IL-6水平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各处理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DTC能明显抑制IL-6的释放。相关分析显示IL-6水平的变化与NF-kB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与AP-1活性变化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内毒素肝损伤过程中,KC中NF-kB、AP-1均不同程度活化,但NF-kB对IL-5的表达可能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而AP-1可能并不参与IL-6表达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肝损伤 NF-KB ap-1 活性变化 IL-6 表达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ipophilin通过ERK1/2-AP-1途径诱导炎症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中华 谭艳美 +5 位作者 陶媛 汪江波 郭东铭 王佐 唐朝克 田国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98-2004,共7页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中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philin)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阐明adipophilin促进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机制。方法:将已构建成功的adipophilin稳定高、低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入PA317包装细胞,制备adipophilin高和低...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中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philin)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阐明adipophilin促进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机制。方法:将已构建成功的adipophilin稳定高、低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入PA317包装细胞,制备adipophilin高和低表达的RAW264.7细胞;收集已转染成功的各组细胞上清液,用ELISA方法检测IL-6、TNF-α、MCP-1等炎症因子在细胞培养液中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AP-1、p-AP-1、ERK1/2及p-ERK1/2的蛋白水平;用ERK1/2抑制剂PD98059或AP-1抑制剂curcumin孵育细胞,检测各组细胞中以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高表达adipophilin的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6、MCP-1和TNF-α浓度明显增高,adipophilin siRNA组细胞中的炎症因子降低;高表达adipophilin的细胞中p-ERK1/2和p-AP-1的蛋白水平增高,adipophilin siRNA组则减少;ERK1/2抑制剂PD98059使AP-1蛋白活性明显下调;给予AP-1抑制剂curcumin后,细胞培养液中的IL-6、MCP-1和TNF-α浓度明显下降。结论:Adipophilin在RAW264.7巨噬细胞中能够促进炎症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IPOPHILIN 炎症因子 ERK1/2 a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山龙总皂苷对CI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A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亚贤 王永为 +3 位作者 肖丽君 郭亚春 宋鸿儒 高雅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mRNA表达水平及活性的影响,旨在探讨穿山龙总皂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36只CIA大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 目的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mRNA表达水平及活性的影响,旨在探讨穿山龙总皂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36只CIA大鼠随机分为CIA模型组、雷公藤组(阳性对照组)、穿山龙总皂苷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造模成功以后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治疗35 d。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AP-1的两个亚单位c-fos和c-jun的mRNA表达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检测滑膜组织核蛋白提取物AP-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IA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中c-fos和c-jun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滑膜细胞核蛋白提取物中AP-1的DNA结合活性均显著增高(P<0.01);与CIA模型组相比,穿山龙总皂苷组、雷公藤组的c-fos和c-jun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滑膜细胞核蛋白提取物中AP-1的DNA结合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穿山龙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转录因子AP-1来调控血管新生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血管新生来起到治疗R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穿山龙总皂苷 血管新生 ap-1
原文传递
胃癌细胞中AP-1活性与RARα介导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乔 陈正明 苏文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84-688,共5页
为确定全反式视黄酸 ( ATRA)抑制胃癌细胞 AP- 1活性过程中 RARα介导的作用机理 ,利用 Northern印迹和 Western印迹测定 RARα基因和 c Jun、c Fos蛋白表达水平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活性 ( CAT)分析 AP- 1活性 ;以及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速... 为确定全反式视黄酸 ( ATRA)抑制胃癌细胞 AP- 1活性过程中 RARα介导的作用机理 ,利用 Northern印迹和 Western印迹测定 RARα基因和 c Jun、c Fos蛋白表达水平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活性 ( CAT)分析 AP- 1活性 ;以及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速率 .结果表明 ,ATRA能够诱导 RARα表达 ,抑制 c Jun和 c Fos蛋白表达和 AP- 1活性 ,由此导致胃癌细胞生长抑制 .结果证实 ,ATRA抑制胃癌细胞 AP- 1活性是抑制细胞生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并与 RARα介导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1活性 RARα 胃癌 细胞生长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N1基因5′上游AP-1顺式调控元件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HUVECs EDN1基因转录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段金虹 徐海珊 +7 位作者 戴顺龄 王小明 吴云清 张彦东 程锦轩 孙仁宇 李良 陈槐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65-1670,共6页
目的:探讨EDN1基因5′上游AP-1顺式调控元件在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HUVECs EDN1基因转录中的作用。方法:用荧光探针DCF检测HUVECs内活性氧的含量;用RT-PCR法检测EDN1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c-jun/AP-1蛋白的表达;同时用... 目的:探讨EDN1基因5′上游AP-1顺式调控元件在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HUVECs EDN1基因转录中的作用。方法:用荧光探针DCF检测HUVECs内活性氧的含量;用RT-PCR法检测EDN1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c-jun/AP-1蛋白的表达;同时用双抗夹心法测定HUVECs上清液中EDN1的分泌;利用重组质粒的瞬时转染技术观察了HUVECs的AP-1报告基因的活性。结果:Hcy能明显增加HUVECs ROS的生成,促进EDN1的分泌和提高EDN1mRNA的表达;瞬时转染分析实验结果显示Hcy能明显诱导质粒pGL3-EDN1-AP-1(-115/+135)荧光素酶的表达,但对质粒pGL3-EDN1-AP-1(-115/+135)的突变体pGL3-EDN1-AP-1MU(-115/+135)荧光素酶的基础表达及Hcy的诱导作用均明显降低。结论:推测Hcy可能改变HUVECs内的氧化还原状态,促进ROS的释放,激活核转录因子AP-1,通过EDN1基因中AP-1顺式作用元件调控该基因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ap-1 高半胱氨酸 基因 ED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七芍降压片对SHR大鼠IL-8、IL-10水平及AP-1、MCP-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任卫琼 李弘 +3 位作者 刘叶倩 龚姗 刘林 王宇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七芍降压片对SHR大鼠肠系膜动脉组织AP-1、MCP-1蛋白表达及血清中IL-8、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PF级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片组(27 mg/kg)、复方七芍降压片组(8. 73 g/kg生药),另设10只WKY大鼠为正常对... 目的研究复方七芍降压片对SHR大鼠肠系膜动脉组织AP-1、MCP-1蛋白表达及血清中IL-8、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PF级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片组(27 mg/kg)、复方七芍降压片组(8. 73 g/kg生药),另设10只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无创血压仪测定尾动脉血压,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肠系膜动脉壁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8、IL-10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系膜动脉中AP-1、MCP-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周大鼠血压均上升(P<0. 01),肠系膜动脉中AP-1、MCP-1蛋白表达升高(P<0. 01),血清中IL-8水平升高(P<0. 01)、IL-10水平降低(P<0. 01)。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七芍降压片组各周血压均降低(P<0. 01),肠系膜动脉中AP-1、MCP-1蛋白表达降低(P<0. 05),血清中IL-8水平降低(P<0. 01)、IL-10水平升高(P<0. 01)。结论复方七芍降压片能够显著改善SHR大鼠血压,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肠系膜动脉中AP-1、MCP-1蛋白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七芍降压片 高血压 炎症因子 ap-1-MC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