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功耗增量式Sigma-Delta ADC的设计
1
作者 岳佳琪 李敬国 喻松林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0,共6页
通过将模-数转换器(ADC)集成到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中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以及基于数字信号的智能化的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红外焦平面数字化技术。作为数字化读出电路的核心组成部分,ADC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着整体电路性能。ADC的... 通过将模-数转换器(ADC)集成到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中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以及基于数字信号的智能化的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红外焦平面数字化技术。作为数字化读出电路的核心组成部分,ADC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着整体电路性能。ADC的系统架构可以分为芯片级ADC,列级ADC和像素级ADC,列级ADC是目前在红外焦平面应用最广泛的结构。依据列级数字化读出电路对ADC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二阶前馈增量式Sigma-Delta ADC,采用1.8 V的电源电压,ADC转换速率为26kS/s,要实现14 bit的量化精度,单个ADC功耗小于100μW。采用CMOS工艺进行电路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增量式Sigma-Delta ADC能够满足系统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电路 列级adc 增量式Sigma-Delta 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前后台结合的Pipelined ADC校准技术
2
作者 薛颜 徐文荣 +2 位作者 于宗光 李琨 李加燊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4,共9页
针对Pipelined模数转换器(ADC)中采样电容失配和运放增益误差带来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前后台结合的Pipelined ADC校准技术。前台校准技术通过对ADC量化结果的余量分析,补偿相应流水级的量化结果,后台校准技术基于伪随机(PN)注入的方... 针对Pipelined模数转换器(ADC)中采样电容失配和运放增益误差带来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前后台结合的Pipelined ADC校准技术。前台校准技术通过对ADC量化结果的余量分析,补偿相应流水级的量化结果,后台校准技术基于伪随机(PN)注入的方式,利用PN的统计特性校准增益误差。本校准技术在系统级建模和RTL级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验证并成功流片。测试结果显示,在1 GS/s采样速率下,校准精度为14 bit的Pipelined ADC的有效位数从9.30 bit提高到9.99 bit,信噪比提高约4 dB,无杂散动态范围提高9.5 dB,积分非线性(INL)降低约10 L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d模数转换器(adc) 电容失配 增益误差 前台校准 后台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斩波的两步式增量型Sigma-Delta ADC
3
作者 邢子初 卢宏斌 +3 位作者 汪家奇 李兆涵 刘国文 申人升 《微处理机》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为满足ADC在高精度转换和多路复用场景下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应用斩波的两步式增量型Sigma-Delta ADC电路。该设计通过硬件复用增加转换阶段来量化残余电压以消除量化噪声,并在两个转换阶段的第一级积分器上应用斩波稳定技术降低运放失... 为满足ADC在高精度转换和多路复用场景下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应用斩波的两步式增量型Sigma-Delta ADC电路。该设计通过硬件复用增加转换阶段来量化残余电压以消除量化噪声,并在两个转换阶段的第一级积分器上应用斩波稳定技术降低运放失调电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1kHz信号带宽、1.8V供电、输入归一化幅值为0.6的正弦波条件下,该ADC可实现103.6dB的信噪比,有效位数达到16.92位,适用于多传感器复用和高精度转换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型adc 硬件复用 两步式 斩波稳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CH码对ADC板卡动态参数测试的设计研究
4
作者 卜柯方 李杰 +1 位作者 秦丽 刘玉玉 《自动化与仪表》 2025年第1期147-151,157,共6页
由于数据在采集过程中处于温度极端、振动或冲击等恶劣环境下极易影响ADC的精度和稳定性,引起误码的情况。因此,通过可靠的纠错编码技术来保证数据采集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BCH码对ADC板卡动态参数测试的设计。采用... 由于数据在采集过程中处于温度极端、振动或冲击等恶劣环境下极易影响ADC的精度和稳定性,引起误码的情况。因此,通过可靠的纠错编码技术来保证数据采集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BCH码对ADC板卡动态参数测试的设计。采用子母板设计,Xilinx的Artix-7系列FPGA进行主控。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通过BCH编码减少误码的情况,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程度。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对各种ADC进行参数测试,并且编码前后对比,通过BCH编解码可以有效地降低误码情况,对解决高精度数据采集装备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H编码 高精度adc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信噪比 信纳比 无杂散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生物阻抗测量的24位三阶四比特单环前馈增量式Σ-ΔADC
5
作者 孙傲然 陈长欢 +4 位作者 陈阳 孙权 张杰 王晓飞 张鸿 《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生物阻抗测量技术是各种新兴医疗仪器进行医学诊断、健康监测的重要手段,而高精度的读出电路是实现精确诊断的关键。传统生物阻抗测量系统的读出电路常采用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SAR ADC)实现,在不采用校准算法时,其精度通常不超过12位,... 生物阻抗测量技术是各种新兴医疗仪器进行医学诊断、健康监测的重要手段,而高精度的读出电路是实现精确诊断的关键。传统生物阻抗测量系统的读出电路常采用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SAR ADC)实现,在不采用校准算法时,其精度通常不超过12位,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生物阻抗读出精度要求。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款面向生物阻抗信号测量的24位增量式Σ-ΔADC,采用三阶四比特单环前馈结构,在降低量化噪声的同时加快转换速度。在设计中使用数据加权平均(DWA)技术,降低了多比特反馈数/模转换器(DAC)失配引起的非线性,显著提升ADC精度;采用系统级斩波消除ADC前端系统失调。另外,本文采用了可配置的数字滤波器设计,通过配置不同的过采样率(OSR)可实现测量时间与输出精度的灵活折衷。采用180 nm工艺对该ADC进行流片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在128个时钟周期的测量时长条件下(等效为128倍过采样率),ADC的有效位数达到17.8位,信噪比为108.9 dB,总谐波失真为-113.3 dB,等效输入RMS噪声为2.95μV RMS,工作时整体功耗为930μ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阻抗测量 高阶增量式Σ-Δadc 多比特量化 DWA算法 系统级斩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加权ADC值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作用
6
作者 缴春悦 邹语嫣 +3 位作者 杨聪 刘绪纶 付芳琴 田荣华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 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加权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4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1例行NAC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乳腺癌患者均经过穿刺活检检测,证... 目的 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加权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4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1例行NAC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乳腺癌患者均经过穿刺活检检测,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并在进行了4~8周期NAC后进行手术切除,术后行常规病理检查;根据Miller&Payne (MP)病理分级系统及临床影像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病理完全反应(pCR)组和病理非完全反应(non-pCR)组;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TNBC)型。所有患者在进行NAC前、化疗过程中及术前均需进行磁共振检查,并测量肿瘤最大径,勾画出病灶感兴趣区(ROI)并记录ADC值,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分析TIC的形态、早期强化率(E)及最大强化率(PE)。分别在p CR组和non-p CR组对比NAC前、后的肿瘤最大径、ADC值、TIC曲线、E及PE的变化情况。结果 NAC 2个周期及4个周期后ADC值的变化率、肿瘤最大径的变化率、E的变化率及PE的变化率对NAC疗效的评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多参数成像在评估乳腺癌NAC疗效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的改变会早于病灶大小的改变,对乳腺癌NAC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磁共振在评价各种类型乳腺癌NAC疗效中luminal A型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adc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仪表测量的高精度增量型Delta-Sigma ADC
7
作者 赵固猛 陈群超 《中国集成电路》 2025年第1期65-69,74,共6页
本文基于SMI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应用于高精度测量领域的增量型Delta Sigma ADC,该ADC的输入端采用轨到轨运算放大器作为输入驱动缓冲器;Delta Sigma调制器采用二阶积分器级联反馈(CIFB)结构;滤波器采用抽取率为512的三阶级联... 本文基于SMI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应用于高精度测量领域的增量型Delta Sigma ADC,该ADC的输入端采用轨到轨运算放大器作为输入驱动缓冲器;Delta Sigma调制器采用二阶积分器级联反馈(CIFB)结构;滤波器采用抽取率为512的三阶级联积分梳状(CIC)滤波器。在1.8 V电源电压与409.6 kHz采样频率的条件下,后仿真结果显示,ADC的输入范围实现了±0.9倍参考电压,ADC等效输入参考的3σ噪声约为12.98μV,达到了16.93位的有效位数(ENOB),系统整体功耗为0.876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测量 增量型Delta Sigma adc 轨到轨运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12位100 kS/sR-C混合型SAR ADC
8
作者 邹贤婧 吴逸飞 万美琳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1期75-83,共9页
提出了一种单调性优异的R-C混合型SAR ADC。其高八位DAC采用电阻型结构,低四位DAC采用电容型结构,通过高八位DAC中电阻串分压结构将基准电压进行等分,选择与输入采样信号最接近的电压,再将该电压输入至低四位电容型DAC中进行电荷重分配... 提出了一种单调性优异的R-C混合型SAR ADC。其高八位DAC采用电阻型结构,低四位DAC采用电容型结构,通过高八位DAC中电阻串分压结构将基准电压进行等分,选择与输入采样信号最接近的电压,再将该电压输入至低四位电容型DAC中进行电荷重分配过程,最终实现12位DAC输出。为减小工艺失配引起的误差,此低四位CDAC仅包括比例为15C:C的两个电容,其中15C电容接高八位电阻型DAC的输出电压,该电压受高八位控制信号D[11:4]影响,而C电容所连接的电压值也由高八位电阻型DAC输出,该电压受高八位与低四位控制信号D[11:0]影响。由于低四位电容型DAC的输入电压只与高八位电阻型DAC输出电压相关,同时电阻型DAC具有较好的单调性,因此只需保证低四位DAC中15C和C之间匹配良好,就可以获得优异的单调性。同时,该SAR ADC兼容差分输入和单端输入模式。基于华虹GRACE 0.11μm CMOS工艺进行设计和实现后,仿真结果表明:在各个工艺角、温度情况下,该SAR ADC的DNL、INL均小于±1 LSB,典型情况下ENOB为11.4 bit,最大功耗不超过600μA,能够适用于中高精度、低成本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adc 比较器 混合型DAC 单调性 采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C法的空中平台激光引导系统使用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9
作者 李洪涛 刘清 刘鑫睿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3期192-195,224,共5页
空中平台搭载小型激光照射器构成空中平台激光引导系统,为激光末制导武器提供目标引导,目前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分析其使用效能方面,多是单独从平台角度或激光照射器的角度进行定性分析。针对空中平台激光引导系统使用效能... 空中平台搭载小型激光照射器构成空中平台激光引导系统,为激光末制导武器提供目标引导,目前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分析其使用效能方面,多是单独从平台角度或激光照射器的角度进行定性分析。针对空中平台激光引导系统使用效能综合评估问题,提出了基于ADC法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与模型,同时举例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得到综合评估结论,为空中平台激光引导系统使用效能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c 空中平台 激光引导系统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平均ADC值与标准化ADC值在外周带及移行带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夏贤美 曾勇明 +5 位作者 刘强 贾昌凯 周宇 娄豪 郑月 许镪文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24-127,共4页
目的 对比评估DWI序列平均ADC值、标准化ADC值对外周带及移行带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可疑前列腺癌行MRI检查患者25例,依据病理结果分为外周带前列腺癌、移行带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3组,行ADC值测量并计算标准化ADC... 目的 对比评估DWI序列平均ADC值、标准化ADC值对外周带及移行带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可疑前列腺癌行MRI检查患者25例,依据病理结果分为外周带前列腺癌、移行带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3组,行ADC值测量并计算标准化ADC值,比较3组的平均ADC值和标准化ADC值,利用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经病理证实后有移行带癌灶23个、外周带癌灶25个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灶24个。三组的平均ADC值部分数值接近,前列腺增生的标准化ADC值高于其他两组。移行带及外周带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比较,平均ADC值和标准化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评价,移行带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时标准化ADC值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平均ADC值(0.944 vs 0.715),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平均ADC值;外周带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时标准化ADC值的曲线下面积与平均ADC值相近(0.771 vs 0.800),敏感性和准确性均略高于平均ADC值,特异性较平均ADC值略低。结论 标准化ADC值较平均ADC值,移行带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时诊断效能更优,外周带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鉴别时诊断效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弥散加权成像 标准化adc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短T1信号和ADC值在卵巢病变的应用
11
作者 李世影 朱培园 孙志朋 《新疆医学》 2025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 分析磁共振短T1信号和ADC值在卵巢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对术前定性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78例卵巢病变患者,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35例)和恶性组(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 目的 分析磁共振短T1信号和ADC值在卵巢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对术前定性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本院收治的78例卵巢病变患者,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35例)和恶性组(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ADC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磁共振短T1信号、ADC单独诊断的准确率以及磁共振短T1信号联合ADC诊断的检出率。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良性组患者的磁共振短T1信号与恶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恶性组患者ADC值为(1.64±0.31)%,病变最大径(12.08±1.54)cm,良性组患者ADC值为(0.95±0.18)%,病变最大径(8.37±1.23)cm,恶性组患者病变最大径与良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与磁共振短T1信号、ADC单独诊断相比,磁共振短T1信号联合ADC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 磁共振短T1信号和ADC值在卵巢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通过联合诊断方式更有利于提高术前定性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短T1信号 adc 卵巢病变 良恶性鉴别诊断 术前定性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发射系统中高速ADC与DAC的性能优化与校准技术探究
12
作者 牟国旭 《消费电子》 202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作为广播发射系统的关键组成部件,高速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和数模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性能对系统整体运行水平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高速ADC和DAC的基本原理以及性能参... 作为广播发射系统的关键组成部件,高速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和数模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性能对系统整体运行水平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高速ADC和DAC的基本原理以及性能参数,其次深度探究提升广播发射系统中高速ADC与DAC性能的技术与方法,如功耗优化、时钟分配、同步技术、信号处理前端设计、电源噪声抑制以及硬件校准与补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发射系统 adc DAC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含量对ADC12合金中富铁相形貌及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刘露露 陶修坤 +2 位作者 方伟 叶吕轩 尹振兴 《铸造》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和硬度测试仪等手段,研究了不同锰铁比对ADC12合金中富铁相形貌变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锰元素的加入使粗大长针状β-Fe相先转变为简单汉字状或者块状α-Fe相,随着Mn含量的...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和硬度测试仪等手段,研究了不同锰铁比对ADC12合金中富铁相形貌变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锰元素的加入使粗大长针状β-Fe相先转变为简单汉字状或者块状α-Fe相,随着Mn含量的增加,α-Fe相转变为复杂汉字状或者鱼骨状,合金的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Mn/Fe=1∶1时力学性能最好,抗拉强度最大225 MPa,较原始提高30%,此时的断后伸长率为1.25%,较原始提高25%。T6热处理对α-Fe相影响很小,但可使长针状β-Fe相溶解断裂,其力学性能随着Mn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锰铁比1:1时抗拉强度最大238MPa,较未热处理提高5.7%,此时的伸长率为1.45%,较未热处理提高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c12合金 富铁相 变质处理 T6热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制剂生产设备设计与运行中的CCS
14
作者 周昀 《流程工业》 2025年第2期21-23,共3页
无菌制剂生产是生物医药领域的关键环节,其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在复杂的工艺流程中有效防控污染与交叉污染,确保产品质量与患者安全。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高风险制剂的生产对设备设计、环境控制及操作规范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以... 无菌制剂生产是生物医药领域的关键环节,其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在复杂的工艺流程中有效防控污染与交叉污染,确保产品质量与患者安全。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高风险制剂的生产对设备设计、环境控制及操作规范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以东曜药业ADC制剂生产实践为基础,系统探讨了洗瓶机、隧道烘箱、灌装机、隔离器、冻干机、轧盖机及外洗机等关键设备在设计与运行中的交叉污染控制策略(Cross-Contamination Control Strategy,CCS)。通过分析设备设计、运行中的相关管理措施及创新实践,为行业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无菌生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制剂 交叉污染控制 adc生产 隔离器技术 GMP合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模电速成:常见电路 ADC驱动电路
15
作者 杨建国 《无线电》 2025年第2期85-87,共3页
ADC驱动电路是电赛中常见的电路之一。《新概念模拟电路》对此有详尽的描述,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时间细读,就陈述最重要的于此。■主要目的ADC驱动电路如图1所示,简而言之,就是将一个已经存在的双极性电压信号(基于0V,有正有负的信号)转换... ADC驱动电路是电赛中常见的电路之一。《新概念模拟电路》对此有详尽的描述,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时间细读,就陈述最重要的于此。■主要目的ADC驱动电路如图1所示,简而言之,就是将一个已经存在的双极性电压信号(基于0V,有正有负的信号)转换成单极性信号。因为电赛常见的ADC,-般是单片机的内部ADC,它由单片机的供电电压决定输入电压范围,一般为0~3.3V。并且,ADC驱动电路最好与单片机模拟系统使用相同的电源,以绝对性保护单片机的ADC不被高压烧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供电电压 驱动电路 模拟系统 单极性 模拟电路 输入电压范围 adc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反相器放大器的低功耗10 bit 40 MS/s流水线ADC
16
作者 杨艳军 陈鸣 黄成强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5年第4期124-13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反相器的低功耗全差分运算放大器,通过引入正反馈提高放大器的增益和速度。利用设计的全差分运算放大器和相关电平位移技术,基于180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低功耗10 bit 40 MS/s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 提出了一种基于反相器的低功耗全差分运算放大器,通过引入正反馈提高放大器的增益和速度。利用设计的全差分运算放大器和相关电平位移技术,基于180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低功耗10 bit 40 MS/s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后仿真结果表明,在1.8 V电源电压下,ADC功耗为5.45 mW;当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99707 MHz时,ADC的无杂散动态范围(Spurious-Free Dynamic Range,SFDR)为73.2 dB,信号噪声失真比(Signal to Noise and Distortion Ratio,SNDR)为60.8 dB,有效位数(Effective Number Of Bits,ENOB)为9.8位,最大微分非线性(Differential Nonlinearity,DNL)为+0.38 LSB,最大积分非线性(Integral Nonlinearity,INL)为−0.48 L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器 全差分放大器 相关电平位移 流水线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邵锦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98-101,共4页
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程度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4年3月~10月,取7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25)、重度组(n=25),此外抽取3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组,均进... 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程度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4年3月~10月,取7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25)、重度组(n=25),此外抽取3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组,均进行CT、磁共振检查,结果 。结果 ①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ADC值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明显(P<0.05);病变程度越严重,ADC值越低,差异明显(P<0.05)。②健康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肝脾CT值与ADC值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差异明显(P<0.05)。结论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具有无辐射、无创等特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恶化程度与肝脾CT值比率降低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同时会伴随着ADC值的减少。在评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ADC值检测中有着很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adc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帧率CMOS图像传感器的12位列级全差分SAR/SS ADC设计
18
作者 牛志强 陈志坤 +4 位作者 胡子阳 王刚 刘剑 吴南健 冯鹏 《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2024年第5期48-54,共7页
针对高帧率CMOS图像传感器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结合逐次逼近型(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SAR)和单斜坡(Single Slope,SS)结构的混合型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该ADC的分辨率为12位,其中SAR ADC实现... 针对高帧率CMOS图像传感器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结合逐次逼近型(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SAR)和单斜坡(Single Slope,SS)结构的混合型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该ADC的分辨率为12位,其中SAR ADC实现高6位量化,SS ADC实现低6位量化。该ADC采用了全差分结构消除采样开关的固定失调并减少非线性误差,同时在SAR ADC中采用了异步逻辑电路进一步缩短转换周期。采用110 nm 1P4M CMOS工艺对该电路进行了设计和版图实现,后仿真结果表明,在20 MHz的时钟下,转换周期仅为3.3μs,无杂散动态范围为77.12 dB,信噪失真比为67.38 dB,有效位数为10.90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帧率CMOS图像传感器 混合型列adc 单斜adc 逐次逼近型adc 电流舵D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辐射16位25 MS/s流水线ADC
19
作者 周晓丹 苏晨 +6 位作者 刘涛 付东兵 王健安 陈光炳 李强 刘杰 郭刚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设计了一款抗辐射16位25 MS/s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ADC)。根据电容失配等因素确定了第一级4位的流水线结构,并设计了改进的自举开关来提高采样线性度。为了降低系统功耗,设计了一种开关电容动态偏置电路,通过减小放大器的平均电流来降低... 设计了一款抗辐射16位25 MS/s流水线型模数转换器(ADC)。根据电容失配等因素确定了第一级4位的流水线结构,并设计了改进的自举开关来提高采样线性度。为了降低系统功耗,设计了一种开关电容动态偏置电路,通过减小放大器的平均电流来降低ADC的系统功耗。为了满足抗辐射的要求,针对电离总剂量效应和单粒子闩锁效应的机理,对电路进行抗辐射加固设计。该款抗辐射ADC在0.18μm CMOS工艺上进行制造,转换器的芯片面积为2.5 mm^(2),经过辐射试验后,在采样率25 MHz、1.8 V电源电压和30.1 MHz正弦输入的条件下,ADC的信噪比(SNR)达到了76.7 dBFS,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为95.1 dBFS,功耗为38.76 mW,抗辐射能力达到电离总剂量100 Krad(Si)和单粒子闩锁阈值75 MeV·cm^(2)/mg,可满足空间环境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 流水线 信噪比 无杂散动态范围 抗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常规序列信号比及ADC值评估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效能的临床应用研究
20
作者 刘斌 郭静 +2 位作者 叶敏 眭云 肖瑶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讨MRI常规序列信号比及ADC值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5例初诊MM患者为MM组;43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腰椎MRI常规序列(T1WI、T2WI、SPAIR)及DWI扫描。比较MM组患者(包括MM各亚组不同分期... 目的:探讨MRI常规序列信号比及ADC值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5例初诊MM患者为MM组;43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腰椎MRI常规序列(T1WI、T2WI、SPAIR)及DWI扫描。比较MM组患者(包括MM各亚组不同分期)和对照组、MM亚组各序列信号比及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灵敏度及特异度,获取ADC截点值,并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MM组患者T1WI信号比低于对照组(P<0.0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7和0.93;SPAIR信号比高于对照组(P<0.0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68和0.97;ADC值高于对照组(P<0.0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3和0.95;ADC值的截断值为0.52(×10^(-3)mm^(2)/s)。AUC值:ADC值>T1WI信号比>SPAIR信号比,且成对分析显示,T1WI信号比与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评价效能相当,均优于SPAIR信号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1WI信号比及ADC值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且诊断效能优于SPAIR信号比,ADC值>0.52时有明显差异,联合应用T1WI及ADC值有助于MM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磁共振信号比 表观弥散系数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