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0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技术在复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杨立宇 郭文娟 +2 位作者 叶飞 张一奇 巴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0,177,共5页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制作三维立体模型,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类型和破裂程度,为了解骨折情况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化手段。该技术还能帮助医生设计个性化的植入物,选择定制的手术导向板和固定螺丝。手术医...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能够快速制作三维立体模型,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类型和破裂程度,为了解骨折情况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化手段。该技术还能帮助医生设计个性化的植入物,选择定制的手术导向板和固定螺丝。手术医生通过术前模拟操作,对手术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效果。本文总结了计算机模拟手术结合3D打印技术在多种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并广泛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临床骨科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3d打印 复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越野场景无人履带平台3D语义占据预测方法
2
作者 陈慧岩 司璐璐 +1 位作者 王旭睿 王文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了理解和处理复杂越野场景中环境要素形状不规则、地形多变及路面属性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感知的3D语义占据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图像和激光雷达融合网络获取初始3D语义标签;然后,对越野场景稀疏点云采用贝叶斯稠密化... 为了理解和处理复杂越野场景中环境要素形状不规则、地形多变及路面属性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感知的3D语义占据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图像和激光雷达融合网络获取初始3D语义标签;然后,对越野场景稀疏点云采用贝叶斯稠密化算法补全3D语义占据标签;最后,生成包含复杂环境要素大小、位置和语义信息的3D语义占据栅格地图.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和表示复杂越野环境中的3D信息,为复杂越野环境下无人履带平台的路径规划提供了更加准确和丰富的先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履带平台 多模态融合 3d语义占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升速率对用于DD/DT核反应的LiTaO_(3)晶体热释电特性影响研究
3
作者 刘猛 林菊芳 +1 位作者 言杰 柯建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2,共4页
在真空环境中作为热释电晶体的LiTaO_(3)晶体极化可产生百kV的电压,该电压可用于加速氘离子轰击氘靶或氚靶,产生聚变中子。为了提高LiTaO_(3)晶体热释电性能,通过改变晶体的温升速率,测量了尺寸为Φ2 cm×2 cm的LiTaO_(3)晶体表面... 在真空环境中作为热释电晶体的LiTaO_(3)晶体极化可产生百kV的电压,该电压可用于加速氘离子轰击氘靶或氚靶,产生聚变中子。为了提高LiTaO_(3)晶体热释电性能,通过改变晶体的温升速率,测量了尺寸为Φ2 cm×2 cm的LiTaO_(3)晶体表面电压的关系,得到了晶体表面电压与温升速率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在温升速率为4.7 K/min时产生的电压最高,为126 kV。同时修正了Fullem等人的模型,修正后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核反应 温升速率 LiTaO_(3)晶体 最大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模型及混合现实全息影像技术在住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郭景阳 崔振宇 +3 位作者 王文涛 李松 宋士超 古德强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5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3 D模型及混合现实全息影像系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将2021年7月13日到2023年3月30日60名于泌尿外科接受住培的住院医... 目的探讨3 D模型及混合现实全息影像系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将2021年7月13日到2023年3月30日60名于泌尿外科接受住培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选取60例女性SUI患者,术前行骨盆CT成像,利用软件生成3 D虚拟模型,打印3 D骨盆模型。观察组利用3 D模型进行骨盆结构的教学,熟悉骨盆解剖,并将其应用于手术前计划、术中解剖定位以及手术入路观察。住院医师佩戴Hololens眼镜,可实现虚拟对象与真实世界交互。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教学,即指导医师讲解幻灯片、解剖图片、手术中操作注意事项等。对比分析两组住院医师的理论水平掌握情况、手术操作熟练程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盆底解剖、SUI手术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项目平均成绩、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个项目的答题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3 D模型及混合现实全息影像系统可增强住院医师对复杂的盆底解剖结构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女性SUI手术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d模型 混合现实全息影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压力性尿失禁 手术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技术联合智能手机在神经内镜PBL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李洋 张思佳 +5 位作者 蒋传路 杨海城 蔡金全 孟祥祺 胡雪松 董佳玮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3D技术联合智能手机在神经内镜以案例为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的82名规培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学生分别实施PB... 目的 探讨3D技术联合智能手机在神经内镜以案例为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的82名规培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学生分别实施PBL和3D技术联合智能手机辅助PBL。采用t检验对两组样本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评价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学生术中考核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成绩(t=8.630、6.087,P<0.001),实验组学生和带教教师评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213、6.301、7.026,P<0.01)。结论 在神经内镜PBL中,使用3D技术联合智能手机作为辅助教学系统在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感的同时也降低了颅底解剖学习的难度,提升了学生的理论与手术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技术 智能手机 神经内镜 以案例为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矩形粗糙通道内火箭煤油流动换热特性试验方法研究
6
作者 刘朝晖 彭乐钦 +2 位作者 李沛奇 杨宝娥 王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5,67,共10页
为探究3D打印再生冷却通道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中的替代应用特性,研制了具有不同内表面粗糙度的正弦波纹结构3D打印304不锈钢矩形通道。内截面名义尺寸为2.0 mm×2.0 mm,设计粗糙度分别为6.3、25.0、100.0μm,实际粗糙度Ra分别为... 为探究3D打印再生冷却通道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中的替代应用特性,研制了具有不同内表面粗糙度的正弦波纹结构3D打印304不锈钢矩形通道。内截面名义尺寸为2.0 mm×2.0 mm,设计粗糙度分别为6.3、25.0、100.0μm,实际粗糙度Ra分别为11.88、12.70、17.53μm,通过将高温电阻率法和像素法相结合获得了3D打印通道的实际内径和壁厚,修正了火箭煤油流动换热的内壁温和热流密度,建立了3D打印粗糙通道内火箭煤油流动换热特性试验研究方法。试验参数如下:压力处于15~20 MPa范围、质量流速在12450~24900 kg·m^(-2)·s^(-1)之间、热流密度为5~15 MW·m^(-2)、流体温度为-150℃。研究结果表明:火箭煤油流动换热特性受到热流密度、流体温度和质量流速的影响;流体温度处于50~135℃范围内,换热系数增加约25%~33%;热流密度处于5.0~15.0 MW·m^(-2)范围内,换热系数增加了8.3%;质量流速为12450~24900 kg·m^(-2)·s^(-1)范围内,换热系数增加了60.2%。粗糙度增加对火箭煤油流动换热起到强化作用,粗糙度从11.88μm增加到17.53μm时,换热强化幅度超过20%以上。该研究可为3D打印通道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中的替代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矩形通道 流动换热 粗糙度 火箭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3D之蜡印,扬蓝染之精华
7
作者 周青青 金芸如 +4 位作者 贺延年 吕景春 郭岭岭 何雪梅 周天池 《山东纺织经济》 2025年第1期28-32,45,共6页
蜡缬工艺(蓝染)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和文化艺术发展史中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蜡缬手工艺术的传统工艺步骤与3D打印相结合,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技艺,采用3D打印技术,对蜡染模具... 蜡缬工艺(蓝染)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和文化艺术发展史中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蜡缬手工艺术的传统工艺步骤与3D打印相结合,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技艺,采用3D打印技术,对蜡染模具进行设计及制作,织物绘蜡效果较好;采用靛蓝、活性染料对防印织物进行冷染,既弘扬了传统蓝染技术,又丰富了织物色彩。蜡缬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推动我国非遗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缬工艺 3d打印 传承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结合神经内镜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王猛 窦力 +5 位作者 孙夕峰 邱涛 胡昌龙 戴和军 唐勇 孙广卫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7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个性化导航模型实现神经内镜高精准定位清除高血压脑出血(HICH)颅内血肿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传统开颅手术,48例)和观察组(3... 目的探讨通过3D打印技术构建个性化导航模型实现神经内镜高精准定位清除高血压脑出血(HICH)颅内血肿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传统开颅手术,48例)和观察组(3D打印技术结合神经内镜手术,48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血肿残余量少于对照组,总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术后2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术后2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HICH较传统开颅手术效果更好,能明显降低脑内血肿残余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视觉感知的警务实战训练与评价方法研究
9
作者 刘涛 史曙生 +3 位作者 刘俊峰 蒋天宇 刘凯 姚佳烽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5年第2期17-21,31,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3D视觉动作捕捉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警务实战训练系统以提高警察体能与技能训练的有效性。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实时捕捉学员运动特征,建立标准化动作特征库。采用时序对齐算法实现训练动作与标准模板的动态匹配,结合层次化... 提出一种基于3D视觉动作捕捉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警务实战训练系统以提高警察体能与技能训练的有效性。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实时捕捉学员运动特征,建立标准化动作特征库。采用时序对齐算法实现训练动作与标准模板的动态匹配,结合层次化机器学习模型解析动作偏差规律。系统创新集成自适应反馈机制,通过强化学习策略动态优化指导方案,形成“评估—反馈—强化”的闭环训练模式。该技术体系显著提升警务实战训练的科学性与适应性,为实战技能智能化培养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视觉动作捕捉 虚拟现实 多模态数据融合 警务实战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施源器在妇科恶性肿瘤近距离放疗中的应用综述
10
作者 薛涛 何晓阳 孙云川 《医疗卫生装备》 2025年第2期102-107,共6页
介绍了3D打印施源器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近距离放疗中的优势,综述了3D打印施源器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及阴道复发肿瘤近距离放疗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3D打印施源器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近距离放疗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施源器 妇科恶性肿瘤 近距离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外科脑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董阳 郭孟果 +5 位作者 曹磊 孙开文 王晨潮 李红伟 杨波 张满霞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脑血管病课程教授中采用3D打印联合案例教学法(CBL)的教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科室轮转实习的200名临床本科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学习情况,按照各研究对象在科室... 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脑血管病课程教授中采用3D打印联合案例教学法(CBL)的教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科室轮转实习的200名临床本科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学习情况,按照各研究对象在科室内对其所采用的不同教学方式进行分组,将科室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轮转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学员分为参照组(n=96),将科室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间轮转并在参照组教学方式上采用3D打印联合CBL教学的学员分为联合组(n=104)。评估并比较两组结业后的考核成绩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评价问卷(SEEQ)]。结果:联合组学员在结业后的各项考核评估成绩及SEEQ问卷评分均较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3D打印联合CBL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科室的教学水平,有助于规范化培训学员在神经外科中脑血管病知识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案例教学法 神经外科 脑血管病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探索
12
作者 蔡超 朱雪腾 +2 位作者 蒋文明 魏青松 史玉升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5年第3期127-129,共3页
通过教学大纲设计、实验教学方法创新以及科创平台搭建等,实现3D打印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教学—实验—比赛”三位一体培养新模式,为工科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3d打印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 新工科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模拟及3D打印技术在耳科教学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漾 李鹏 +3 位作者 齐景翠 赵堃 朱晓丹 叶放蕾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896-899,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模拟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在耳科学习和教学情况这两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耳鼻喉科住院医生20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接受手... 目的探讨手术模拟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在耳科学习和教学情况这两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耳鼻喉科住院医生20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接受手术模拟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培训的为实验组,共10人;接受传统培训的为对照组,共10人。同时接受1个月时长的教学培训,培训结束后立即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和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评价,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接受手术模拟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培训的实验组在耳科解剖、显微器械基本特征、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标准化手术操作流程这4个方面的成绩均优于接受传统培训的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接受手术模拟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培训的实验组在能否激发自己对这门学科学习兴趣、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地性、提高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提高自己办公软件的应用水平、培养自己查阅和整理资料能力的这5个方面的评价反馈评分均优于接受传统培训的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手术模拟系统联合3D打印技术能提高耳科教学效果,同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科 手术模拟系统 3d打印技术 临床 教学 医师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补偿物安装方式对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影响
14
作者 刘睿 罗桃红 +3 位作者 曹宗宝 柯小林 凌瑞 李雪文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采用或不采用定位孔安装3D打印补偿物对其贴合性、患者剂量分布的影响,来评估2种安装方式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应用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8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乳腺癌放疗... 目的:通过对比采用或不采用定位孔安装3D打印补偿物对其贴合性、患者剂量分布的影响,来评估2种安装方式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应用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8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乳腺癌放疗的48例女性患者,分为有定位孔组34例,无定位孔组14例。对患者体表与3D打印补偿物的空气间隙进行三维重建,并统计各组患者的组织剂量分布。采用t检验对两种安装方式补偿物的贴合性、靶区与危及器官关键剂量学指标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定位孔组补偿物与患者体表的最大空气间隙高度、空气间隙区面积、空气间隙体积的均值均小于无定位孔组(P<0.05),且贴合性表现出更好的一致性;有定位孔组患者的靶区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患侧肺受量(V_(20)、V_(5))均优于无定位孔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处方剂量靶区覆盖率、心脏受量D_(mean)、脊髓受量D_(max)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定位孔组3D打印补偿物的贴合性、患者靶区与危及器官剂量学指标方面均优于无定位孔组,在临床应用上表现出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补偿物 贴合性 空气间隙 剂量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ity 3D的机构搭建虚拟实验研究与实践
15
作者 熊平原 王毅 王旭东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期13-15,共3页
机构搭建是“机械设计”课程的基础性实验。传统的实物实验存在生均设备少、搭建耗时长、过程评价不全面、无法满足疫情等突发情况下的教学需求等问题。文章以全过程实验考核为目标,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基于Unity 3D的平面机构搭建三... 机构搭建是“机械设计”课程的基础性实验。传统的实物实验存在生均设备少、搭建耗时长、过程评价不全面、无法满足疫情等突发情况下的教学需求等问题。文章以全过程实验考核为目标,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基于Unity 3D的平面机构搭建三维可视化交互场景,联动My SQL、Excel软件构建数据库,开发出集在线学习、虚拟搭建、运动仿真及综合考核“四维一体”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不限时、多维度为师生提供沉浸式实验教学服务,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降低了实验成本,为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机械类虚拟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课程 机构搭建 虚拟实验 Unity 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W3D的V型河道滑坡涌浪首浪高度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王环玲 冯业林 +2 位作者 粟焕 赵富刚 马行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9,共7页
滑坡涌浪是影响山区水库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研究V型河道滑坡涌浪的首浪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库区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FLOW3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V型河道滑坡涌浪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V型河道滑坡涌浪计算模型,考虑滑坡体... 滑坡涌浪是影响山区水库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之一,研究V型河道滑坡涌浪的首浪特征和影响因素对库区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FLOW3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V型河道滑坡涌浪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V型河道滑坡涌浪计算模型,考虑滑坡体体积、滑速、河道水深、岸坡倾角、滑床摩擦系数等因素,进行了35组不同工况下的滑坡涌浪数值模拟,获取滑坡入水产生涌浪的过程和首浪高度.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不同因素对首浪高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河道水深、滑床摩擦系数与首浪高度呈负相关,滑坡体积、入水速度、岸坡倾角与首浪高度呈正相关.各因素对首浪高度的影响程度关系为:入水速度>滑坡体积>岸坡倾角>河道水深>滑床摩擦系数.本文研究为山区水库滑坡涌浪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涌浪 首浪高度 敏感性分析 V型河道 FLOW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缺陷改进桡骨远端骨折3D打印夹板:设计及快速无网格分析
17
作者 李国梁 赵建勇 +4 位作者 吕德梁 苏聚玥 刘其林 王铁强 王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3期7123-7129,共7页
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面临着更加精准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传统夹板固定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出现固定不牢固、易于发生压疮等缺陷。采用快速无网格仿真技术验证改进的3D打印夹板的效能,有望为... 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面临着更加精准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传统夹板固定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常出现固定不牢固、易于发生压疮等缺陷。采用快速无网格仿真技术验证改进的3D打印夹板的效能,有望为桡骨远端骨折带来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目的:探索基于临床缺陷改进的桡骨远端骨折3D打印夹板的设计方法,并采用快速无网格分析验证其临床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的临床缺陷,并针对性改进设计3D打印夹板,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制作出传统夹板和改进的新型3D打印夹板的数字模型。使用快速无网格分析工具进行仿真分析,计算总体、骨骼、软组织及夹板位移和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与传统夹板相比,改进的新型3D打印夹板对皮肤的压力比较均衡,具有较好的体表贴合性,没有明显的应力集中;位移更小、移动范围更合理;②通过对临床缺陷进行分析可以设计改进桡骨远端骨折3D打印夹板,快速无网格分析结果验证了改进3D夹板的优势,可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夹板 3d打印 快速无网格分析 临床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太空制造的复合材料3D打印与回收利用
18
作者 田小永 刘腾飞 +1 位作者 张曼玉 李涤尘 《上海航天(中英文)》 2025年第1期20-28,共9页
面向太空制造资源紧缺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连续纤维3D打印的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逆向熔融抽丝方法,实现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预浸丝回收。提出聚苯硫醚(PPS)自增强复合材料过冷3D打印工艺,实现自增强复... 面向太空制造资源紧缺问题,提出了两种基于连续纤维3D打印的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逆向熔融抽丝方法,实现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预浸丝回收。提出聚苯硫醚(PPS)自增强复合材料过冷3D打印工艺,实现自增强复合材料成形与回收再利用。研究了回收前后材料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回收预浸丝再次打印获得CF/PEEK试样,其弯曲强度和模量较原始复合材料分别提升4.8%和50.8%,PPS自增强复合材料回收再次打印后相比原始PPS材料直接打印,试样弯曲应变提高了13.8%,韧性显著提升,实现非降级回收。探讨了面向太空制造的3D打印复合材料全生命周期回收再利用策略,为未来太空制造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制造 3d打印 复合材料 连续纤维 自增强 回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全固态柔性离子凝胶的性能及应用
19
作者 尚长沛 刘美洲 +1 位作者 丁鹏 盛青山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8-544,共7页
为了解决水凝胶基可穿戴设备器因脱水造成的不稳定性,以丙烯酸(AAc)、氯化胆碱(ChCl)和蒙脱土(Mt)为原料制备了全固态柔性离子凝胶。利用万能试验机测量了不同蒙脱土含量离子凝胶的力学性能,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导电性能进行了表征。... 为了解决水凝胶基可穿戴设备器因脱水造成的不稳定性,以丙烯酸(AAc)、氯化胆碱(ChCl)和蒙脱土(Mt)为原料制备了全固态柔性离子凝胶。利用万能试验机测量了不同蒙脱土含量离子凝胶的力学性能,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导电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此同时,使用数字万用表监测了不同运动行为下的电阻响应。最后,利用DLP-3D打印机成型了不同复杂结构的离子凝胶传感器。结果表明,合成的离子凝胶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1~5.7 MPa)和高拉伸性(断裂应变约为350%),以及高离子电导率(6.38~15.91 mS/m);离子凝胶具有良好的弹性,作为柔性传感器对不同大小的应变和不同的加载速度产生的电阻信号都能稳定和精准的识别;离子凝胶同时表现出良好的长期稳定性,经过高温75℃储存100 h,仍然具有和原始试件相同的机械性能、导电率和机电响应。此外,经过DLP打印的离子凝胶多孔结构,具有较高的分别率,并且可以监测人体不同的运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凝胶 柔性传感器 电阻式传感器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眼整形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20
作者 赵云 贾世翀 赵红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3期400-403,共4页
3D打印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设计,利用3D打印机将添加材料分层打印,最后叠加形成完整物体的累积制造技术。该技术自问世以来,在多个临床领域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辅助手术效果。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眼整形外科方面应用逐渐兴起,研... 3D打印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设计,利用3D打印机将添加材料分层打印,最后叠加形成完整物体的累积制造技术。该技术自问世以来,在多个临床领域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辅助手术效果。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眼整形外科方面应用逐渐兴起,研究者在眼整形外科手术设计、眼整形眼眶病手术填充材料研制,以及在肿瘤性、非肿瘤性相关病变辅助器材个性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虽然这些研究多数停留在研究设计阶段或仅为个案或少数病例研究,但3D打印技术在提高治疗效果和手术精确性方面展现出了难以替代的优势。为总结3D打印技术在眼整形外科领域的应用现状和研究前景,文章就3D打印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希望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眼整形外科 仿生材料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