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D-STI评价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与脐动脉S/D的相关性
1
作者 孟宪伟 孙泽璠 赵思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28-0131,共4页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左心功能与脐动脉S/D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50例院内心脏彩超科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12个月)接受临床诊断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均在用降压药物治疗之前进行图像的采...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左心功能与脐动脉S/D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50例院内心脏彩超科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12个月)接受临床诊断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均在用降压药物治疗之前进行图像的采集,并根据病情程度分成18例的妊娠期高血压组、17例的轻度子痫前期组与15例的重度子痫前期组,再以同期来诊的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研究左心功能与脐动脉S/D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的超声心动图参数LVEDD、LVESD、LVEF、SV、LVMI、IVRT值相比无差异P>0.05,而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左室应变参数GLS、GLS-Avg值相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最后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脐动脉S/D值相比对照组更高,具体水平随血压升高而上升P<0.05。对照组的GLS-Avg与脐动脉S/D存在的负相关性P<0.05,其他各组的LVEDD、LVESD、LVEF、SV、LVMI、IVRT、GLS与脐动脉S/D均无相关性P>0.05。妊娠期高血压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脐动脉 S/D呈正相关P<0.05,与LVEDD、LVESD、LVEF、SV、LVMI、IVRT、GLS、GLS-Avg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2D-STI可作为评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与脐动脉S/D的相关性的手段,正常孕妇的左室收缩功能随血压升高而减弱,同时脐动脉S/D随之升高,GLS-Avg与妊娠期高血压的脐动脉S/D有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sti 妊娠期高血压 左心功能 脐动脉S/D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STI和TDI对左侧乳腺癌患者放化疗相关心脏毒性事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米蕊 郑国红 刘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7期768-771,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对左侧乳腺癌患者放化疗后的相关心脏毒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女性左侧乳腺癌患者3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对左侧乳腺癌患者放化疗后的相关心脏毒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女性左侧乳腺癌患者3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n=20)和放化疗组(n=16)。单纯化疗组患者未接受胸壁放疗,放化疗组患者接受胸壁放疗。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同期经常规体检、心电、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的健康女性20例作为对照组。2D-STI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TDI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二尖瓣环侧壁早期舒张速度(lateral e')及室间隔侧早期舒张速度(septal e')。根据《中国成年人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指南》定义左室功能障碍,分析与左室功能障碍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GLS 17.59%,lateral e'13.53%,septal e'10.02%)相比,单纯化疗组(GLS 15.27%,lateral e'10.55%,septal e'8.25%)和放化疗组患者(GLS 14.34%,lateral e'9.41%,septal e'6.46%)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单纯化疗组(GLS 15.27%和septal e'8.25%)相比,放化疗组患者(GLS 14.34%和septal e'6.46%)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LS异常发生概率<15.10%定义为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单纯化疗组和放化疗组患者中GLS异常发生概率分别为50.0%和37.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服用蒽环类药物剂量与GLS的关系为负相关(r=-0.51,P<0.05),并且GLS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剂量蒽环类药物(>300 mg/m^2)(OR=6.86,95%CI:1.48~40.35,P=0.03)。结论2D-STI以及TDI能够有效检测左侧乳腺癌患者放化疗相关的心脏毒性事件,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剂量蒽环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化疗相关性脏毒性事件 2d-sti T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STI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莫泽来 符少清 +2 位作者 吴汤娜 刘秉彦 廖卫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8期2984-298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估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我科接受治疗的120例DHF患者作为DHF组,以1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利用常规超声对两组人群进行评估,...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估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我科接受治疗的120例DHF患者作为DHF组,以12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利用常规超声对两组人群进行评估,同时应用2D-STI软件自动将各室壁等分为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同法分析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两腔心切面,共得到18个心肌节,分析两组受检者纵向和径向各18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正常组与DHF组患者在舒张末期左心室最大内径分别为(4.75±0.48)d/cm和(5.16±0.64)d/cm,收缩末期左心房最大内径分别为(3.61±0.53)d/cm和(3.99±0.81)d/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室舒张早期,正常组与DHF组患者二尖瓣口血流峰速(E)分别为(76.44±14.11)v·cm-1·s-1和(64.27±14.72)v·cm-1·s-1,E/A比值为(1.18±0.26)和(0.84±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DHF组患者左室18节段的径向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有明显降低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STI可以准确定量评估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舒张性心力衰竭 心肌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D-STI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左室心肌功能变化情况
4
作者 张永娜 冯志瑜 马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5期87-89,共3页
目的: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左室心肌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4月—2023年2月期间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时期70名正常人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 目的:基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左室心肌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4月—2023年2月期间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时期70名正常人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于介入前后、对照组于体检当日行常规超声及2D-STI检查,比较两组常规超声下心功能指标、2D-STI下整体心肌应变指标情况,并分析观察组左室心肌功能与2D-STI指标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介入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介入后LVEF水平均高于介入前,且介入后第3个月高于第1个月(P<0.05);观察组介入后整体纵向应变值、整体周向应变值均低于介入前且介入后第3个月低于第1个月(P<0.05),整体径向应变值均高于介入前且介入后第3个月高于第1个月(P<0.05);LVEF与整体纵向应变值、整体周向应变值指标呈负相关,与整体径向应变值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经介入治疗后冠心病患者左室心肌功能可显著改善,基于2D-STI可获得整体心肌应变指标,对于评估患者前后左室心肌功能变化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sti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左室心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M与2D-STI、3D-STI技术和RT-3DE在评价左室径向非同步化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怡 董云 +3 位作者 陈明 高雅琦 王坚锋 吴明烨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1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究应用动态全景M型(VRM)与二维、三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和3D-STI)技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评估左室径向非同步化一致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医院收治的73例心脏同步(CRT)植入Ⅰ类适应证慢性心衰患者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 目的:探究应用动态全景M型(VRM)与二维、三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和3D-STI)技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评估左室径向非同步化一致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医院收治的73例心脏同步(CRT)植入Ⅰ类适应证慢性心衰患者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进行体检的65名健康者相关检查资料,将其纳入健康对照组。两组均接受VRM、2D-STI、3D-STI及RT-3DE相关检查,并进行其影像资料分析。比较两组VRM、2D-STI、3D-STI、RT-3DE相关参数,评估VRM与2D-STI、3D-STI及RT-3DE对左室径向非同步化定量评价的一致性。结果:心衰患者360°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360-SD)、360°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360-dif)、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dif)、收缩不同步指数(SDI)、左心室16节段容积达到最小值时和R波之间的时间差的标准差(Tmsv-16SD%)、左心室16节段容积达到最小值时和R波之间的时间差的最大差值(Tmsv-16di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71,t=17.862,t=16.758,t=9.532,t=17.893,t=24.505,t=13.050;P<0.05);Bland-Altman检验结果显示,VRM与2D-STI、3D-STI及RT-3DE测得左室径向非同步化参数一致性较好。结论:VRM在与2D-STI、3D-STI和RT-3DE评价左室径向非同步化方面一致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全景M型 二维和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STI)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 左室径向 非同步化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STI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心房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莉敏 程海 谭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左心房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3名设为对照组.研究组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实施超声检查,对...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左心房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3名设为对照组.研究组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实施超声检查,对照组于入院体检时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峰值流速及比值、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平均值、左心房P容积、左心房最小容积、左心房最大容积.结果术后1个月研究组E峰值流速、峰值流速比值、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平均值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A峰值流速、左心房P容积、左心房最小容积、左心房最大容积较术前降低(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各项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有效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左心房功能状态,为临床制定进一步干预方案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左心房功能 左心房储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STI技术在孤立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王嫦华 高白 常亚歌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33-134,145,共3页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孤立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7例孤立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研究组)和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组QRS...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孤立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7例孤立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研究组)和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组QRS波、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长轴收缩期整体应变峰值.比较研究组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患者应变参数(心外膜、心内膜及整体平均左室长轴收缩期整体应变峰值)、同步性(左心室18节段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结果 研究组QRS波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左室长轴收缩期整体应变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患者心外膜、心内膜及整体平均左室长轴收缩期整体应变峰值均显著高于≥50%的患者(P<0.01),左心室18节段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显著长于≥50%的患者(P<0.01).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较准确地评估孤立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情况,能有效反应心肌收缩功能,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孤立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脏疾病 左心室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STI二维斑点追踪在肥厚性心肌病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
8
作者 周圆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70-73,共4页
分析讨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于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的评价价值。方法 选取本医院收治的95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对其进行Morrow手术,并对患者手术前1周,手术后1以及2两个月的相关数据予以分析,具体的指标包括左心室的常... 分析讨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于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的评价价值。方法 选取本医院收治的95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对其进行Morrow手术,并对患者手术前1周,手术后1以及2两个月的相关数据予以分析,具体的指标包括左心室的常规超声方面参数,16 个节段局部及整体纵向方面的应变和圆周方面的应变。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Morrow手术后,经过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可知,肥厚性心肌病患者LVOT 具体的内径和压差改善方面的效果较好。同时收缩末的左房、左房容积具体指数方面均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患者进行Morrow手术后1个月后,16 个节段局部及整体纵向方面的应变和圆周方面的应变相较于手术前1周全部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室壁的纵向方面应变在手术后2个月之后全部出现了较好的改善。然而16 个节段局部及整体纵向方面的应变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变,而16 个节段局部及整体圆周方面的应变则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结论 2D-STI的二维斑点追踪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肥厚性新疾病患者的左心室室壁收缩功能变化的检测中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sti二维斑点追踪 肥厚性心肌病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收缩异常及其与C肽水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振洲 刘倩 +4 位作者 方凡 罗国春 陈胜华 王晶 李泉水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4期213-217,共5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运动异常,检测其血清C肽水平,探讨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异常改变与C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对照组60例,应用经胸二维超声、获取受检者左心室心尖四腔心、两腔心、长轴切面二维图像,测定左心...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运动异常,检测其血清C肽水平,探讨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异常改变与C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对照组60例,应用经胸二维超声、获取受检者左心室心尖四腔心、两腔心、长轴切面二维图像,测定左心室内外膜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清C肽水平。结果:①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的左室长轴内膜心肌纵向峰值应变均明显减低(P<0.05),而外膜心肌只有后壁、下壁及后间隔纵向峰值应变明显减低(P<0.05)。③糖尿病组内膜心肌整体纵向应变峰值与空腹及餐后2h血清C肽水平呈正相关(r=0.45,0.62,P<0.05),外膜心肌整体纵向峰值应变仅与餐后2h血清C肽水平呈正相关(r=0.46,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内径缩短率(FS)等与空腹及餐后2h血清C肽均没有相关性。结论: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能够发现常规超声心动图难以发现的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异常,且与血清C肽尤其是餐后2hC肽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 糖尿病 收缩功能异常 C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STI诊断小儿川崎病左心室心肌功能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吴文莉 张俊红 康泽秀 《西藏医药》 2020年第5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诊断小儿川崎病左心室心肌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川畸病患儿的病例资料,均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与3D-STI技术诊断患儿左心室心肌功能,对比两种诊断...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诊断小儿川崎病左心室心肌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川畸病患儿的病例资料,均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与3D-STI技术诊断患儿左心室心肌功能,对比两种诊断的结果。结果两种诊断方式的LVE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D-STI诊断的EDV、ESV均高于2D-ST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诊断患儿中间段的CS、R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D-STI诊断患儿基底部、心尖部的LS、CS、RS及中间段LS均低于2D-ST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D-STI与3D-STI诊断下患儿的冠状动脉扩张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2D-STI相比,3D-STI诊断不会因心脏运动影响心肌基底部、中间段、心尖部所测峰值应变,可直观反馈患儿左室心功能,优于2D-STI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左心室心肌功能 3d-sti 2d-s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联合多普勒技术评估新生儿心功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辉 丁粤粤 +3 位作者 吕海涛 李晴晴 徐秋琴 侯翠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73-378,共6页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多普勒超声探讨正常及合并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新生儿左室整体及局部功能.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超室检查非CHD的新生儿36例为正常组,另选取同期患左向右分流型... 目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多普勒超声探讨正常及合并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新生儿左室整体及局部功能.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超室检查非CHD的新生儿36例为正常组,另选取同期患左向右分流型CHD的新生儿58例(PDA 14例、VSD 11例、ASD 33例)为CHD组.获取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MAPSE)、TDI-Tei指数,并获得左室心肌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RS)及平均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aRS)、平均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aLS).研究正常新生儿左室整体功能及局部心肌径向、纵向应变的超声表现,并对PDA、ASD、VSD患儿分别建立对照组,使其与对照组之间保持年龄、胎龄、出生体重、BSA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CHD组与其对照组之间心室整体功能及心肌应变的差异.结果(1)左心室心肌aRS、aLS从基底段到心尖段梯度增加,aRS数值变化更大.(2)正常新生儿中足月儿LVDd、LVSd、FS较早产儿高,左心室aRS-bas、aRS-mid、aRS-api较早产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VSD影响新生儿左心室整体功能及局部心肌运动,TDI-Tei及2D-STI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心功能异常的有效手段.(4)该组PDA、ASD对新生儿左室整体心功能及局部心肌应变无明显影响.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多普勒超声在评估新生儿左室整体及局部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sti TDI-Tei指数 新生儿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H型及非H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小红 商鸿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993-995,共3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H型及非H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房功能情况。方法:H型高血压59例,非H型原发性高血压53例、对照组70例,均施予2D-STI检查评估其左心房功能。结果:H型及非H型的左房功能纵向、横向应变与对照组比较,差...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H型及非H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房功能情况。方法:H型高血压59例,非H型原发性高血压53例、对照组70例,均施予2D-STI检查评估其左心房功能。结果:H型及非H型的左房功能纵向、横向应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与非H型比较,部分左房壁的纵向、横向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型及非H型高血压均可引起左心房功能减低,H型高血压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sti H型及非H型原发性高血压 左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超声心动图在检测淋巴瘤化疗所致心脏毒性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薛静 张周龙 +3 位作者 陈胜江 袁小志 段利科 王慧芬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6期2236-224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复合技术在动态监测淋巴瘤化疗所致心脏毒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28例(化疗组),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51.22±10.17)岁;同期选择健康... 目的探讨超声复合技术在动态监测淋巴瘤化疗所致心脏毒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28例(化疗组),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51.22±10.17)岁;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18岁,年龄(50.19±12.06)岁。所有患者在化疗后2周期、4周期、6周期采用实时二维超声心动图(RT-2DE)、组织多普勒成像(TDI)、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检测各心功能指标。观察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前后径(LV)、左心房前后径(LA)、E峰、A峰、E/A值、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血流频谱舒张早期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比值、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LVGCS)、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LVGRS)、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LVPtw)。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化疗组化疗后2周期、4周期LVEF、LV、LA、E峰、A峰、E/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2周期化疗组D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周期化疗组DT为(213.16±21.23)ms,与对照组(181.26±20.23)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化疗后6周期LVEF为(49.01±4.12)%、LV为(56.68±4.32)mm、LA为(43.64±4.02)mm、E峰为(78.36±12.20)cm/s、A峰为(90.96±12.61)cm/s、E/A为(0.76±0.21)、DT为(256.23±32.14)m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组化疗后2周期e’、E/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组化疗后4周期e’为(8.22±1.27)cm/s、E/e’为(18.17±3.12),化疗6周期e’为(4.29±2.17)cm/s、E/e’为(20.17±4.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组化疗后2周期、4周期、6周期LVGRS、LVGCS、LVGLS、LVPtw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肿瘤患者会导致心脏毒性,RT-2DE联合TDI及2D-STI能更早期更敏感地检测到化疗所致的心脏毒性,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2DE TDI 2d-sti 肿瘤 化疗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左心房与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丁岚 刘影 +1 位作者 白传明 姚彦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分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左心房功能水平变化。方法选择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20例,依据《妇产科学》诊断分型标准,入选患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和子痫前期患者40例,取... 目的探讨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不同分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左心房功能水平变化。方法选择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20例,依据《妇产科学》诊断分型标准,入选患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和子痫前期患者40例,取同期门诊检查健康孕产妇40例为对照组。二维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心切面Simpson’s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容积(LVEDV)、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容积,计算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血流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左心房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组织多谱勒测量收缩期二尖瓣环侧壁根部运动速度峰值(Ea值),计算E/A,E/Ea比值。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房整体纵向应变峰值(LA-GLPS)、收缩期左心房应变率(LASRs)、舒张早期左心房应变率(LASRe)、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峰值(LV-GLPS),左心室基底部、心尖部收缩期整体峰值旋转角度(BRmax,ARmax),计算左心室收缩期峰值心肌扭转角度(Twistmax),检测3组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NT-proBNP),Pearson相关分析LAVI、LA-GLPS、LASRs、LASRe与E/Ea、NT-proBNP水平。结果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患者LVEDV、LVESV、LAVI、E/Ea逐渐增加,E/A比值减小,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妊娠高血压组、对照组患者LA-GLPS、LV-GLPS、LASRs、LASRe逐渐增加,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妊娠高血压组患者Twistmax轻度增加,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I、LA-GLPS、LASRs、LASRe与E/Ea、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 E/Ea=0.876,0.604,0.598,0.532,r BNP=0.902,0.766,0.617,0.589,P<0.05)。结论不同临床分期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心脏功能损伤存在差异,其中以子痫前期患者损害较明显,心脏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与左心房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超声心动描计术 二维斑点追踪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房容积及功能的预测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攀 曹慧霞 +1 位作者 刘冰 邵凤民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左房前后径(LAd)和左房长轴径(Lx)对慢性肾病患者左心房容积及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左房前后径(LAd)和左房长轴径(Lx)对慢性肾病患者左心房容积及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并进行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12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2D-STI和RT-3DE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超声指标、左房应变及应变率和容积指数,分析不同严重程度患者容积指数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左室快速充盈峰(e)、二尖瓣环组织的舒张早期波峰(e′)和e/e′均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左房纵向峰值应变(Ss)、舒张晚期峰值应变(Sa)、舒张早期峰值应变(Se)、左房纵向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均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LAVImin、LAVImax、LAd、Lx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不同严重程度慢性肾病患者的LAVImin、LAVImax、LAd、L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2D-STI和RT-3DE测量LAVImax、LAVImin、LAd、Lx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房容积及功能的预测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 左房最大容积指数 左房最小容积指数 左房前后径 左房长轴径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低温条件下兔左室心肌损伤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冬妮 曹军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低温条件下兔左室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其心肌病理变化。方法3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室温20~25℃),低温A组(n=10,低温4 h)及低温B组(N=10,低温8 h),对照组即置于室温22〜25 t...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低温条件下兔左室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其心肌病理变化。方法3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室温20~25℃),低温A组(n=10,低温4 h)及低温B组(N=10,低温8 h),对照组即置于室温22〜25 t,低温A、B组分别置于-25弋的冷冻柜(模拟低温环境)内4 h、8 h。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A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然后采用多普勒心肌显像(TDI)记录二尖瓣环室间隔侧收缩期运动速度(Sm)、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m)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m)。之后应用2D-STI技术获取左心室整体及各水平纵向应变峰值(SL)、收缩期纵向应变率峰值(SrL S)、舒张早期纵向应变率峰值(SrL E)、舒张晚期纵向应变率峰值(SrL A)、圆周应变峰值(SC)、收缩期圆周应变率峰值(SrC S)、舒张早期圆周应变率峰值(SrC E)、舒张晚期圆周应变率峰值(SrC A)。各组随机抽取5只实验兔行静脉血检验并对心肌组织行病理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温B组LAESd、LVEDd、LVEF\Sm、Em、A 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低温B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整体水平SL、SrL S、SrL E、SrL 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温B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整体水平SC、SrC S、SrC E、SrC 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温A组整体水平SL、心尖水平SL、整体水平SrL S、整体水平SrL E、整体水平SrL A、基底水平SrL A、中间水平SrL E、中间水平SrL A、心尖水平SrL S、心尖水平SrL E、心尖水平SrL A、整体水平SC、心尖水平SC、整体水平SrC S、整体水平SrC E、整体水平SiC A、基底水平SrC A、心尖水平SrC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及低温A组比较,低温B组各水平SL、整体水平SrL S、SrL E、SrL A及SrC S、SrC E、SrC A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兔左室心肌受损逐渐加重,2 D-STI技术较常规超声心动图及TD I可以更敏感、更早地发现低温心肌受损情况并可以对低温心肌损伤进行定量评价,为研究低温心肌损伤提供动物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心肌损伤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 左心室(LV) 超声心动图 多普勒心肌显像(T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卢永昭 顿国亮 +4 位作者 李亚峰 麦兴盛 左鹏飞 王娟丽 闫丽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5期3-5,共3页
目的评估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评价左室壁收缩期应变值的变化,并评估2D-STI技术在诊断冠心病(CH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D-STI技术检测和分析60例健康人(对照组)和80例CHD患者(CHD组)左室17节段收缩期二维纵向应变值(... 目的评估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评价左室壁收缩期应变值的变化,并评估2D-STI技术在诊断冠心病(CH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D-STI技术检测和分析60例健康人(对照组)和80例CHD患者(CHD组)左室17节段收缩期二维纵向应变值(LS),并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评价2D-STI技术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LS检出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CHD患者左室壁收缩期径向L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LS为-17.90为截断值诊断CHD的灵敏度为86.31%,特异度为72.59%。2D-STI技术诊断CHD的阳性检出率高于2DE(P<0.05)。结论随着CHD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增加,其左室纵向LS值均减弱,2D-STI技术可以快速、无创地评价左室壁17节段LS,可以作为CHD患者筛查的一种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 冠状动脉狭窄 冠心病(C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前降支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心肌应变及运动研究
18
作者 卢环 叶军 +4 位作者 游宇光 陈卫华 宋建明 邹良英 肖文胜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70-872,875,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探讨前降支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特征。方法:随机收集60例前降支狭窄患者超声心动图,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分组,狭窄<50%分为轻度狭窄组(A1),狭窄≥50%且<70%为中度狭窄组(A2),狭窄≥...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探讨前降支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心肌应变及扭转运动特征。方法:随机收集60例前降支狭窄患者超声心动图,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分组,狭窄<50%分为轻度狭窄组(A1),狭窄≥50%且<70%为中度狭窄组(A2),狭窄≥70%为重度狭窄组(A3),同时收集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超声心动图作为正常组(D组)。分别测量他们的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及扭转峰值(Ptw)。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轻度狭窄组CS及Ptw无明显变化,中度和重度狭窄组CS及Ptw有显著差异,且两组减低值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时CS及Ptw无明显变化;中度和重度狭窄时CS及Ptw减低,且CS及Ptw变化与狭窄程度成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圆周应变 左室扭转 二维斑点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扭转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逊渭 孙兴华 +3 位作者 张晗 肖婷婷 张永为 谢利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29-935,共7页
目的·通过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two-dimension speckle tracking image echocardiography,2D-STI)评价儿童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心室扭转功能及收缩同步性,为临床早期患儿心功能评估提供理... 目的·通过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two-dimension speckle tracking image echocardiography,2D-STI)评价儿童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心室扭转功能及收缩同步性,为临床早期患儿心功能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3月确诊的29例HCM患儿,根据有无症状分为无症状组(17例)和有症状组(12例),同时选取30名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运用2D-STI采集左心室不同切面、节段及左心室整体扭转和收缩同步性的相关数据。结果·左心室应变分析显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的左心室纵向应变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径向及圆周应变率显著升高(均P<0.05);有症状组6个切面的达峰时间最大差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而无症状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扭转功能分析提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和扭转速度正向峰值显著升高(均P<0.05),标化达峰时间显著延长(均P<0.05),扭转速度负向峰值和解旋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儿童HCM患者的左心室扭转功能增强、舒张功能减弱,有症状患儿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儿童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收缩同步性 扭转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右心室功能初探
20
作者 李馨 聂晶 梁伟 《电子测试》 2018年第11期133-133,127,共2页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右心室心肌功能的变化。选取DCM患者35例,在二维右心室心尖四腔观动态图上应用2D-STI测量右室游离壁、室间隔6个节段的平均值作为右室全局纵向应变,评价右心室功能变化。DCM...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右心室心肌功能的变化。选取DCM患者35例,在二维右心室心尖四腔观动态图上应用2D-STI测量右室游离壁、室间隔6个节段的平均值作为右室全局纵向应变,评价右心室功能变化。DCM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右室游离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以及舒张早期、晚期峰值应变率均降低,右室游离壁纵向收缩峰值、纵向收缩峰值位移均降低,全局纵向应变降低。2D-STI技术可准确对DCM患者右心室功能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 扩张型心肌病(DCM) 右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