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9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铁蛋白和25-羟维生素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的相关性
1
作者 雷蕾 胡韵 +2 位作者 张笛 黄鑫宇 彭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25-(OH)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C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128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25-(OH)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C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128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清Ferritin、25-(OH)D水平。根据是否形成颈动脉血管斑块将患者分为斑块组(n=36)和非斑块组(n=9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SF、25-(OH)D、CMI水平,分析影响老年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的多因素及血清Ferritin、25-(OH)D水平与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CMI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S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水平: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25-(OH)D水平: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斑块组BMI、合并糖尿病、高血脂、血清ALT、AST、LDL-C、SF、水平、FPG、FINS、HOMA-IR、CMI、NFS值显著高于非斑块组(P<0.05),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斑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血清LDL-C、SF水平、CMI、NFS值升高是影响老年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25-(OH)D水平升高为保护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F与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及CMI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25-(OH)D水平与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及CMI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SF、25-(OH)D与NAFLD病情进展相关,且可能影响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及心脏代谢,可作为NAFLD患者血管病变的诊治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25-羟维生素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颈部血管斑块 心脏代谢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IgM、25-OH-VD、IL-6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
作者 陈智阳 徐燕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74-77,共4页
目的:探究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抗体(MP-IgM)、25-羟基维生素D(25-OH-VD)、白细胞介素-6(IL-6)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2024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收治的200例MPP患儿的病历资料... 目的:探究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抗体(MP-IgM)、25-羟基维生素D(25-OH-VD)、白细胞介素-6(IL-6)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2024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收治的200例MPP患儿的病历资料和100例无器质性疾病、近1个月内未发生过急性感染的健康儿童的体检报告。200例MPP患儿作为MPP组,将其中120例重症患儿纳入A组,将80例轻症患儿纳入B组,将10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集所有儿童静脉血,检测血清MP-IgM、25-OH-VD、IL-6水平,比较A组、B组、对照组血清MP-IgM、IL-6、25-OH-VD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在临床诊断MPP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B组MP-IgM、IL-6水平更高,25-OH-VD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MP-IgM、IL-6水平更高,25-OH-VD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P-IgM、IL-6、25-OH-D水平诊断轻重症患儿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7、0.772、0.905。结论:MPP患儿血清MP-IgM、IL-6水平显著升高,血清25-OH-VD水平显著下降,上述血清指标均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且25-OH-VD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 抗体 25- 羟维生素D 白细胞介素-6 肺炎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壳多糖酶-3-样蛋白1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相关性
3
作者 杨令芝 王焱 +5 位作者 王烤 黄茂 师权 黄文彬 刘琳丰 李杨梅 《河北医药》 2025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肌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193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肌少症标准分为肌少症组67例和非肌少症126例。化学发光法...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肌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193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肌少症标准分为肌少症组67例和非肌少症126例。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25(OH)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CHI3L1水平。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根据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患者血清25(OH)D、CHI3L1水平预测发生肌少症的诊断效能。结果 患者年龄、血清25(OH)D水平、血清CHI3L1水平为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患者ASMI值呈正相关(P<0.05),年龄、患者血清CHI3L1水平呈负相关(P<0.05)。患者血清CHI3L1水平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年龄(Z=4.136,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患者血清25(OH)D水平、CHI3L1水平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年龄、血清25(OH)D水平、CHI3L1水平(Z=4.989、5.899、2.609,P<0.05)。结论 对于老年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CHI3L1水平可有效预测患者是否发生肌少症,可以作为早期肌少症诊断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肌少症 血清25-羟维生素D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4
作者 王晓丽 于法常 +2 位作者 马洪伟 王远方 徐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3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山东大学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112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观察组,61例血糖正常的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25(OH)D...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山东大学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112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观察组,61例血糖正常的内分泌科门诊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25(OH)D、血糖水平、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β-cell function,HOMA-β)、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糖尿病相关抗体[抗胰岛素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ies,IAA)、抗胰岛细胞抗体(islet cell antibody,IC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等指标,并对血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糖尿病相关抗体及胰腺功能等指标与25(OH)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糖化血红蛋白、IAA、GAD、ICA、HOMA-IR等均呈负相关(P<0.01),血清25(OH)D水平与性别、HOMA-β均呈正相关(P<0.01);观察组患者的25(OH)D水平与HOMA-IR呈负相关(P<0.01),与HOMA-β呈正相关(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免疫损伤可能与体内血清25(OH)D水平不足有关,建议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在早期适当补充维生素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胰岛素抵抗 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 稳态模型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25(OH)D水平与血糖、胰岛功能、季节及节气的关系
5
作者 瞿佳嫣 陆静波 +1 位作者 孟彩萍 荣丽媛 《广东医学》 2025年第1期138-144,共7页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影响因素,分析25(OH)D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β)、胰岛素敏感性(HOMA2-IS)、发病季节及节气的关系。方法选取...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影响因素,分析25(OH)D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β)、胰岛素敏感性(HOMA2-IS)、发病季节及节气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T2DM住院患者871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病程、发病季节及节气。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餐后1 h、餐后2 h的血糖,C肽及胰岛素等实验室指标。采用改良HOMA公式计算HOMA2-IR、HOMA2-β及HOMA2-IS。将T2DM患者根据25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75 nmol/L)、维生素D不足组(50~75 nmol/L)、维生素D缺乏组(25~<50 nmol/L)、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25 nmol/L)。结果BMI、糖化血红蛋白值、餐后1 h血糖值、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HOMA2-IR值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HOMA2-β、HOMA2-IS与25(OH)D水平呈正相关;不同年龄段男性患者、不同BMI女性血清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及女性血清25(OH)D水平在春季均最低;男性患者在白露时血清25(OH)D水平最高,在小寒时血清25(OH)D水平最低;女性患者在立冬时血清25(OH)D水平最高,在大雪时血清25(OH)D水平最低。结论高血糖、低胰岛功能、不同年龄、性别、BMI、季节、节气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25(OH)D水平的因素,为今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 血糖 胰岛功能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体内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
6
作者 彭英明 郑贺 +5 位作者 袁丽杰 张颖根 孔稳 田家悦 常延河 吴云涛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2-8,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体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0至2022年10月,在...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体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0至2022年10月,在开滦总医院心内科进行PCI治疗的首次确诊急性STEMI的患者,按照其在PCI治疗后是否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分为无心力衰竭组和心力衰竭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PCI治疗后首次检测的实验室指标包括心肌酶谱、cTnI-I、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血脂、血糖、血清钙离子、血清磷离子、hs-CRP、Hcy、甲状旁腺素、25(OH)D。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同时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心力衰竭组25(OH)D水平(22.7±13.3) nmol/L显著低于无心力衰竭组(43.9±17.0)nmol/L (P <0.01)。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25(OH)D水平是急性STEMI的患者PCI治疗后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保护因素(OR=0.685, 95%CI:0.528~0.77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25(OH)D水平预测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治疗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为0.78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18%、78.46%,最佳诊断截点为<23.3nmol/L。结论:急性STEMI患者体内25(OH)D处于缺乏水平并且其缺乏程度可作为PCI治疗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 25-羟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irculating vitamin C and 25-hydroxy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and common mental disorders-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7
作者 Yuanyuan Wang Lirong Dong +8 位作者 Meng Zhao Shiyu Yin Pan Da Dengfeng Xu Yifei Lu Jiayue Xia Niannian Wang Shaokang Wang Guiju Sun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877-1885,共9页
Mental disorders seriously affect people’s health and social stability.This 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irculating vitamin C(VC)or 25-hydroxyvitamin D... Mental disorders seriously affect people’s health and social stability.This 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irculating vitamin C(VC)or 25-hydroxyvitamin D(25(OH)D)levels and mental disorders.The data used for the MR analysis were derived from the summary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database for VC and 25(OH)D and from the Finn Gen consortium for fourteen mental disorders.Based on the 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method,we found a potential 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circulating VC and anxiety disorders(IVW:OR=1.139,95%CI:1.023-1.269,P=0.018).However,no causal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VC or 25(OH)D and other mental disorders(P>0.05).In the reverse MR analysis,individual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was causally associated with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circulating VC(P=0.012),while individuals with anxiety disorders had a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25(OH)D(P=0.012).However,the current evidence does not support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VC or 25(OH)D and other mental disorders.In addition,there was no 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circulating VC and 25(OH)D(P>0.05).Future studies are needed to confirm these findings an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of potential caus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ting vitamin C 25-hydroxyvitamin D Mental disorder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25-hydroxyvitamin D status and cataract development:A 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8
作者 Chun-Hui Wang Zhi-Kun Xi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16期2789-2795,共7页
BACKGROUND Vitamin deficiencies are linked to various eye diseases,and the influence of vitamin D on cataract formation has been noted in prior research.However,detailed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 BACKGROUND Vitamin deficiencies are linked to various eye diseases,and the influence of vitamin D on cataract formation has been noted in prior research.However,detailed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25-(OH)D status and cataract development remain scarce.AIM To explore a possible causal link between cataracts and vitamin D.METHODS In this study,we explored the causal link between 25-(OH)D levels and cataract development using Mendelian randomization.Our analytical approach included inverse-variance weighting(IVW),MR-Egger,weighted median,simple mode,and weighted mode methods.The primary analyses utilized IVW with random effects,supplemented by sensitivity and heterogeneity tests using both IVW and MR-Egger.MR-Egger was also applied for pleiotropy testing.Additionally,a leave-one-out analysis helped identify potentially impactful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RESULTS The analysis reveale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25-(OH)D levels and the risk of developing cataracts(OR=1.11,95%CI:1.00-1.22;P=0.032).The heterogeneity test revealed that our IVW analysis exhibited minimal heterogeneity(P>0.05),and the pleiotropy test findings confirmed the absence of pleiotropy within our IVW analysis(P>0.05).Furthermore,a search of the human genotype-phenotype association database failed to identify any potentially relevant risk-factor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CONCLUSION There is a potential causal link between 25-(OH)D leve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taracts,suggesting that greater 25-(OH)D levels may be a contributing risk factor for cataract formation.Further experimental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confirm these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RACT 25-hydroxyvitamin 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Causal relationsh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薛堰方 刘俊祥 《糖尿病新世界》 2025年第2期189-193,198,共6页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呈稳步上升趋势,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不仅参与T1DM的发生发展,并对其并发症也起到预防保护作用。大量研究表...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呈稳步上升趋势,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不仅参与T1DM的发生发展,并对其并发症也起到预防保护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新型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标记物,对T1DM的诊断评估和预后预测具有较大意义。本文旨在分析NLR、血清25(OH)D与T1DM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
10
作者 刘宇 谢继辉 +3 位作者 章萍萍 周迪 赵维克 张居舟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6,共9页
动物源性食品是人体摄入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的重要食物来源。目前我国相关标准限于维生素D的含量测定,使用非衍生化方法进行检测。本研究以4-苯基-1,2,4-三唑啉-3,5-二酮(PTAD)作为衍生试剂,通过Diels-Alder反应,在维生素D和25-羟... 动物源性食品是人体摄入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的重要食物来源。目前我国相关标准限于维生素D的含量测定,使用非衍生化方法进行检测。本研究以4-苯基-1,2,4-三唑啉-3,5-二酮(PTAD)作为衍生试剂,通过Diels-Alder反应,在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上引入易电离基团,提高离子化效率,建立了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对衍生化条件、样品前处理条件、色谱分离条件和质谱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乙腈溶剂中,目标化合物与衍生试剂PTAD质量比为1∶10000的条件下,衍生反应充分;衍生反应1 h后达到稳定;相较于Silica和C 18固相萃取(SPE)柱,HLB SPE柱对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更高,同时可有效降低基质效应的影响;在水-甲醇流动相体系中添加5 mmol/L甲胺,可显著提升目标化合物的检测灵敏度。样品经过均质,加入同位素内标,碱液皂化,萃取浓缩,固相萃取柱净化和化学衍生,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 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上,以0.1%甲酸-5 mmol/L甲胺水溶液和0.1%甲酸-5 mmol/L甲胺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析物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下进行多反应监测(MRM)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在0.2~50μg/L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18~0.066μg/kg,方法定量限为0.06~0.22μg/kg,在0.20、1.0、5.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92.6%~99.4%,相对标准偏差为3.6%~6.2%。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灵敏、准确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维生素D 25-羟基维生素D 衍生化反应 4-苯基-1 2 4-三唑啉-3 5-二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LB、Hb、25(OH)D预测老年肌少症患者预后的价值
11
作者 梁碧娟 沈文娟 +2 位作者 张芸娇 田国仓 李海欣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6期768-772,77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25-羟基维生素D[25(OH)D]预测老年肌少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云南省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老年肌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所有患者的微型营养评估(MNA)评... 目的探讨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25-羟基维生素D[25(OH)D]预测老年肌少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云南省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老年肌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所有患者的微型营养评估(MNA)评分、Fried衰弱量表(FI)评分、握力及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并根据患者随访1年内再住院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血清ALB、Hb、25(OH)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老年肌少症预后不良患者血清ALB、Hb、25(OH)D水平与MNA评分、FI评分、ASMI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重分类改善指标(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分析血清ALB、Hb、25(OH)D预测老年肌少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1)老年肌少症患者随访1年内共有6例失访,最终54例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再住院发生率为46.15%(54/117),剩余63例纳入预后良好组。(2)预后不良组MNA评分、ASMI及血清ALB、Hb、25(OH)D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FI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肌少症预后不良患者血清ALB、Hb、25(OH)D水平均与MNA评分、ASMI呈正相关(P<0.05),与FI评分呈负相关(P<0.05)。(4)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ALB、Hb、25(OH)D联合预测老年肌少症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ALB、Hb、25(OH)D水平在老年肌少症预后不良患者中下调,其水平与MNA评分、FI评分及ASMI密切相关,血清ALB、Hb、25(OH)D联合检测对老年肌少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较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老年 预后 清蛋白 血红蛋白 25-羟基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OH)D、IL-1β水平联合检测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复发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景桃勤 赵荣 +2 位作者 丑青 张皎皎 袁莉莉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6期132-135,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联合检测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78例HSP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78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组... 目的: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联合检测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78例HSP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78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不同病情程度以及复发与未复发HSP患儿血清25(OH)D、IL-1β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对血清25(OH)D、IL-1β水平与HSP患儿病情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IL-1β单项及联合检测对HSP患儿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健康组,IL-1β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患儿血清25(OH)D水平均低于轻度患儿,且重度患儿低于中度患儿,重度、中度患儿IL-1β水平均高于轻度患儿,且重度患儿高于中度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HSP患儿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P<0.05),IL-1β水平与HSP患儿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P<0.05);复发患儿血清25(OH)D水平低于未复发患儿,IL-1β水平高于未复发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IL-1β水平单项及联合预测HSP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6、0.775、0.815,且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血清25(OH)D、IL-1β水平联合检测预测HSP复发的效能高于二者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25-羟维生素D 白细胞介素-1Β 复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白细胞介素-17与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相关性
13
作者 陆凡 赵辉 许亚洲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294-29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IL)-17与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收治的1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发作期86例(急性发...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IL)-17与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收治的16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发作期86例(急性发作期组)、临床缓解期76例(临床缓解期组);根据哮喘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将急性发作期患儿分为轻度组(n=36)、中度组(n=28)和重度组(n=22)。患儿均在治疗前,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7水平;应用呼出气优呼吸BA200一氧化氮检测仪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XS-5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C16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应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机行高分辨率螺旋CT检查,计算气道重塑指标[气道壁厚度占气道外径百分比(T/D)、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截面积百分比(WA)]。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25-(OH)D、IL-17与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指标的关系。结果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组,血清IL-17、FeNO、IL-6、EOS计数、TNF-α、T/D及WA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5)。重度组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17、FeNO、IL-6、EOS计数、TNF-α、T/D及WA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17、FeNO、IL-6、EOS计数、TNF-α、T/D及WA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与FeNO、IL-6、EOS计数、TNF-α、T/D及WA呈负相关(r=-0.410、-0.311、-0.258、-0.325、-0.224、-0.511,P<0.05),血清IL-17与FeNO、IL-6、EOS计数、TNF-α、T/D及WA呈正相关(r=0.511、0.511、0.392、0.405、0.464、0.682,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25-(OH)D与IL-17之间呈负相关(r=-0.592,P<0.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血清25-(OH)D降低、IL-17升高,且血清25-(OH)D、IL-17与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指标存在相关性,其可能参与了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25-羟维生素D 白细胞介素-17 气道炎症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关系
14
作者 陈云云 陶瑞雪 王丽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其炎症因子、妊娠期糖尿病(GDM)、子痫前期(PE)、孕期抑郁、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于本院产前检查孕妇120例,依据检测的25-OH-D水平分组,>30nmol/L为对照组(n... 目的:探讨孕妇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其炎症因子、妊娠期糖尿病(GDM)、子痫前期(PE)、孕期抑郁、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于本院产前检查孕妇120例,依据检测的25-OH-D水平分组,>30nmol/L为对照组(n=58),≤30nmol/L观察组(n=62),对比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孕期抑郁、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Spearman分析孕期25-OH-D水平与炎症因子、GDM、PE、孕期抑郁和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研究期间对照组失访4例,纳入54例;观察组失访5例,纳入57例。观察组血清白介素-6(139.44±20.11pg/ml)、C反应蛋白(11.36±2.39mg/ml)水平高于对照组(89.62±11.36pg/ml、6.74±1.41mg/ml),降钙素原(44.03±3.59pg/ml)水平低于对照组(46.55±4.37pg/ml),GDM(50.9%)、PE(31.6%)、孕期抑郁发病率(35.1%)高于对照组(27.8%、13.0%、16.7%),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21.1%)高于对照组(5.6%)(均P<0.05);孕期25-OH-D水平与PCT呈正相关,与IL-6、CRP、GDM、PE、孕期抑郁和不良妊娠结局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孕期孕妇血清25-OH-D水平与炎症因子、GDM、PE、孕期抑郁、不良妊娠结局均具有相关性,临床需着重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25-羟维生素D 炎症因子 妊娠期糖尿病 子痫前期 不良妊娠结局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IL-10、IL-17检测价值及其关联性研究
15
作者 张艾丽 颜廷凯 +4 位作者 王娟 徐妠 李乾艳 胡德星 方杰 《合肥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维生素D、IL-10及IL-17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关系及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47例作为病例组... 目的分析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维生素D、IL-10及IL-17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关系及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47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体检的37例健康志愿者。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25(OH)D、IL-10、IL-17水平,分析CSU患者活动性评分与血清25(OH)D、IL-10、IL-17的相关性。结果CSU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的25(OH)D水平均低于正常值,CSU组外周血中25(OH)D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外周血IL-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表达水平相对对照组降低(P<0.01)。病例组血清25(OH)D与IL-10、IL-17水平之间均无相关性,而IL-10与IL-17水平呈负相关(r=-0.377,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25(OH)D(r=-0.313,P<0.05)、IL-10(r=-0.459,P<0.01)水平与活动性评分呈负相关,而IL-17水平与活动性评分呈正相关(r=0.749,P<0.01)。结论CSU患者外周血IL-10、IL-17水平与病情进展相关,IL-10、IL-17可作为判断CSU发生发展的辅助指标;25(OH)D可能参与了CSU发生发展,但在本地区CSU患者中外周血25(OH)D的临床检测意义可能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25-羟基维生素D 白介素-10 白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血清骨硬化蛋白、25羟维生素D水平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荆超楠 张冠群 王江波 《实用老年医学》 2025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AD病人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2022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AD病人3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病人30例,以及同期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 目的探讨血清中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AD病人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2022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AD病人3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病人30例,以及同期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3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3组病人血清SOST、25(OH)D水平,分析AD病人血清SOST、25(OH)D水平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D组病人血清SOS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MCI组血清SOST、25(OH)D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D病人血清SOST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875,P<0.05),25(OH)D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783,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及血清SOST水平是AD病人MMSE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清SOST、25(OH)D水平与AD病人的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血清SOST和25(OH)D可能是AD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硬化蛋白 25羟维生素D 阿尔茨海默病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17
作者 孙楠 苏钢 《实用心电与临床诊疗》 2025年第1期57-60,65,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T2DM伴LVDD患者109例,根据血清25-(OH)...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T2DM伴LVDD患者109例,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两组:G1组(不足或缺乏)[25-(OH)D<20 ng/mL,n=64]和G2组(正常)[25-(OH)D≥20 ng/mL,n=4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并分析25-(OH)D水平与其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的关联性。结果G1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水平显著高于G2组,G1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显著低于G2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25-(OH)D与病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TG、LDL-C、HOMA-IR呈负相关,而与HDL-C、eGFR呈正相关。T2DM患者25-(OH)D水平与HOMA-IR的关联性为负相关(P<0.01)。结论25-(OH)D水平与T2DM伴LVDD患者的HOMA-IR具有相关性,通过适量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能改善这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25-羟维生素D 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OH)D3、YKL-40联合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18
作者 杨代豪 程华 袁权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95-298,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几丁质酶样蛋白40(YKL-40)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中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n=280),根据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分为合并... 目的 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几丁质酶样蛋白40(YKL-40)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中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n=280),根据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分为合并组(n=92)和非合并组(n=188);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血液指标和尿液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_(3)、YKL-40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非合并组与合并组的空腹血糖(FPG)、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YKL-40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7%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25-(OH)D_(3)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的FPG、NEUT、病程、YKL-40和HbA1c≥7%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非合并组,25-(OH)D_(3)低于非合并组(P<0.05);高HbA1c、高YKL-40、低25-(OH)D_(3)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与血清25-(OH)D_(3)、YKL-40单独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AUC(0.797、0.799)相比,联合诊断的AUC(0.906)更高(P<0.05)。结论 合并尿路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较低,YKL-40水平较高,血清25-(OH)D_(3)、YKL-40与HbA1c是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联合25-(OH)D_(3)、YKL-40检测可能用于诊断患尿路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路感染 25-羟维生素D3 几丁质酶样蛋白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清FGF21、25(OH)D、ET-1水平及高凝状态的影响
19
作者 邓兰英 蒲林莉 +3 位作者 范良 郑靓 吴佳丽 符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型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25-羟维生素D[25(OH)D]、内皮素1(ET-1)水平和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型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25-羟维生素D[25(OH)D]、内皮素1(ET-1)水平和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4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FGF21、25(OH)D、ET-1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60/62),对照组为83.87%(52/62),组间比较(χ^(2)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肢体疼痛、感觉减退、多食易饥、肢体麻木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血液流变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等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血糖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血清FGF21、25(OH)D、ET-1、IL-6水平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FGF21、ET-1、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25(OH)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FGF21、ET-1、IL-6水平的降低幅度及对血清25(OH)D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型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调节血糖水平,改善神经机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补阳还五汤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气虚血瘀型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内皮素1 25-羟维生素D 高凝状态
原文传递
特发性矮小症与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蔡炜 王娜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矮小症与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于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5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5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比... 目的:分析特发性矮小症与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于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5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50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身高、骨龄以及骨龄指数(BAI)差异,分析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儿童生长发育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身高、骨龄以及BAI均低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身高、骨龄以及BAI呈正相关(P<0.001)。结论:25羟维生素D及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缺乏与特发性矮小症密切相关,可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矮小症 25羟维生素D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