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心力场中电液振动台的振动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董龙雷 杜彦亭 +3 位作者 党开放 闫桂荣 李荣林 牛宝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6,共2页
本文建立了一套与离心振动复合试验有重要关系的轻基础条件下的振动控制实验装置,进行了模型分析及实验研究,分析了系统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振动台激振时对离心机的影响不可忽视,必须在振动台和离心机臂之间采取隔振措施,并为系... 本文建立了一套与离心振动复合试验有重要关系的轻基础条件下的振动控制实验装置,进行了模型分析及实验研究,分析了系统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振动台激振时对离心机的影响不可忽视,必须在振动台和离心机臂之间采取隔振措施,并为系统的隔振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振动台 轻基础 环境试验 离心力场 振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空间综合环境模拟试验设备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滨 武占成 +1 位作者 张沛 吴勇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401-403,共3页
阐述了航天器地面模拟试验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空间综合环境模拟试验设备,并对试验设备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为航天器地面模拟试验研究提供了必要保障。
关键词 航天器 空间综合环境 模拟试验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结合”实验环境的创建 被引量:5
3
作者 孙秋冬 郭维芹 +1 位作者 常大俊 刘琰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223-229,共7页
传统实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受限制的。“仿真实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这种限制,但纯粹的“仿真实验”却有纸上谈兵之嫌。上述情况不利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提... 传统实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受限制的。“仿真实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突破这种限制,但纯粹的“仿真实验”却有纸上谈兵之嫌。上述情况不利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提出了“将实验室搬回家”的观点。结合该观点,介绍了利用PC机中的声卡创建虚拟仪器的途径和方法,并整合具有自主产权的“MSD-1模拟电路实验器”,为电子线路课程创建了一个廉价、实用的“虚实结合”的实验环境,克服了以往“仿真实验”只注重纸上谈兵的缺点,为传统实验室的功能从空间和时间上的延拓,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线路实验 虚拟仪器 实验器 “虚实结合”实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装备用电缆南海海洋环境加速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闫杰 何俊 +1 位作者 黄创绵 欧永 《环境技术》 2017年第2期7-10,共4页
通过自然环境谱设计实验室加速试验谱,对交联聚烯烃护套电缆开展了南海海洋大气环境试验和实验室组合试验,并且根据外观、机械性能检测了护套在西沙户外不同周期大气暴露试验和实验室组合试验后的性能变化规律,并进行相关性计算。结果表... 通过自然环境谱设计实验室加速试验谱,对交联聚烯烃护套电缆开展了南海海洋大气环境试验和实验室组合试验,并且根据外观、机械性能检测了护套在西沙户外不同周期大气暴露试验和实验室组合试验后的性能变化规律,并进行相关性计算。结果表明,由湿热、光老化和盐雾三种试验组成的组合试验与自然环境试验的相关强度是极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南海海洋环境 组合试验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电子技术”虚实结合实验环境的构建 被引量:4
5
作者 宣冶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7-69,共3页
面对高教大众化的新形势,合理构建学科实验教学环境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证.为更新及改变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文章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模拟电子虚实结合实验环境构建.实验环境的构建有利于培养电子、通信等工科... 面对高教大众化的新形势,合理构建学科实验教学环境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证.为更新及改变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文章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模拟电子虚实结合实验环境构建.实验环境的构建有利于培养电子、通信等工科类专业学生的电子应用维护与电子设计创造能力;提高计算机的设计应用水平;完善设计过程;使传统试验测试数据、数据分析与计算机的数据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电子 虚实结合 实验环境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机复合试验环境系统中的多机通讯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军勇 何闻 贾叔仕 《机电工程》 CAS 2001年第5期163-166,共4页
在离心机复合试验环境系统中,下位机(MCS-51单片机)完成温度、转速、振动等测控对象的数据采集与直接控制,而上位机(PC机)进行数据处理并发出控制指令。本文介绍了通过RS-485总线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的多机远程通讯,实现对复合试验环境... 在离心机复合试验环境系统中,下位机(MCS-51单片机)完成温度、转速、振动等测控对象的数据采集与直接控制,而上位机(PC机)进行数据处理并发出控制指令。本文介绍了通过RS-485总线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的多机远程通讯,实现对复合试验环境的控制、测试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通讯 单片机 离心机 复合试验环境系统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知-体验-认同的数字适老化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炬 徐秋莹 张诗墨 《设计》 2023年第11期26-29,共4页
为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弥合数字鸿沟,探索数字适老化产品设计方法。调研了老年人生理心理机能和行为习惯,分析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的应用矛盾,以感知-体验-认同理论探讨数字适老化设计策略,并以日常生活、健康监测、... 为让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弥合数字鸿沟,探索数字适老化产品设计方法。调研了老年人生理心理机能和行为习惯,分析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的应用矛盾,以感知-体验-认同理论探讨数字适老化设计策略,并以日常生活、健康监测、社交互动设计为例验证设计模型。形成感知-体验-认同理论模型的数字适老化设计策略。为数字化设计理论研究和适老化设计创新提供参考;为构建包容、公正和平等的数字化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老化 数字化 感知-体验-认同 设计策略 物境-情景-意境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风环境影响下公铁两用桥公路侧行车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毛优达 周琦 +1 位作者 崔航 涂辉招 《上海公路》 2021年第2期60-66,M0005,共8页
受列车风、自然侧风组成的复杂风环境影响,公铁两用桥公路侧行车存在安全隐患。如何综合工程背景、复杂风环境影响的特性,面向公铁两用桥提出公路侧行车安全性的分析思路与方法,是有效评估桥梁行车安全、采取管控措施的关键。基于数值... 受列车风、自然侧风组成的复杂风环境影响,公铁两用桥公路侧行车存在安全隐患。如何综合工程背景、复杂风环境影响的特性,面向公铁两用桥提出公路侧行车安全性的分析思路与方法,是有效评估桥梁行车安全、采取管控措施的关键。基于数值模拟、驾驶模拟实验,构建不同场景,选取风速、平均速度、横向偏移、方向盘转角、方向盘转角速度指标,分析行车安全性。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与适用性,成果可为保障公铁两用桥安全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安全分析方法 公铁两用桥 复杂风环境 驾驶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艇反导战法内外场联合实验方法研究
9
作者 张宇 韩鹏 +1 位作者 刘丽明 李宏海 《舰船电子工程》 2022年第3期12-16,共5页
反舰导弹是现代战争中水面舰艇最大的威胁,反导战法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舰艇的战场生存能力。目前,国内对于水面舰艇反导战法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论文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艇反导战法检验问题,研究梳理战法检验的基本原理及作战流程,通... 反舰导弹是现代战争中水面舰艇最大的威胁,反导战法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舰艇的战场生存能力。目前,国内对于水面舰艇反导战法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论文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艇反导战法检验问题,研究梳理战法检验的基本原理及作战流程,通过分析复杂电磁环境对战法运用的影响症结,结合装备条件和技术基础,研究提出内场仿真推演与外场实兵验证相融合的联合实验方法。经过仿真验证,提出的方法合理可行,具有良好的可操性,可以为战法实验及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导战法 内外场联合 战法实验 复杂电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安新区两湖一河ppp项目生态与环保建设成效
10
作者 周峰 陈正 《环境与发展》 2017年第10期203-203,205,共2页
本文从贵安新区的特点出发,为充分彰显贵安新区"现代本土、多元融合、清新亮丽、生态智慧"和建设"理性的城市、感性的自然"的规划理念,突出体现新区"注重山地特色和传承历史文脉"的规划建设特点,致力于... 本文从贵安新区的特点出发,为充分彰显贵安新区"现代本土、多元融合、清新亮丽、生态智慧"和建设"理性的城市、感性的自然"的规划理念,突出体现新区"注重山地特色和传承历史文脉"的规划建设特点,致力于将新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从两湖一河ppp项目设计理念、文化内涵、海绵建设中的经验做法与成效等方面全面的阐述了贵安新区两湖一河ppp项目经验做法与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安新区 两湖一河ppp项目 生态与环境建设 规划设计 经验做法 低碳环保 生态与人文完美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牧场组合式无人监测船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俊 李怀进 +2 位作者 汪振华 林军 张锦飞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8-1058,共11页
随着海洋牧场建设向纵深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变得尤为重要,移动式自主监测是可行方案之一。针对现有监测方式效率低、灵活性差、成本高、运输投放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可搭载多类型监测设备的组合式无人监测... 随着海洋牧场建设向纵深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变得尤为重要,移动式自主监测是可行方案之一。针对现有监测方式效率低、灵活性差、成本高、运输投放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可搭载多类型监测设备的组合式无人监测船。进行了船体结构设计和监测仪器安装机构设计,考虑船体吃水载重及平稳性进行了配重机构设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船体阻力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并完成了水下推进器选型,对无人船连接桥结构受到浪高海况的影响,进行了静力学强度有限元分析,船体结构强度能够抵抗4级海浪。对样机开展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无人监测船各机构工作运行稳定无干涉,设计吃水深度0.25 m,航速达2.5 m/s,能够胜任海洋牧场工作海况;监测设备搭载后工作稳定,可实时监控水下渔业资源、勘探水底地形、监测水体pH、温度和溶解氧等数据。该研究为海洋动态、实时监测及数字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海洋牧场组合式无人监测船的设计研究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 无人船 水环境监测 框架结构 设计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