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乡土叙事的空间展开与伦理重塑——论付秀莹“芳村三部曲”的写作谱系 |
刘希哲
|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论新乡土小说的困境与出路——以付秀莹的《陌上》和《野望》为考察点 |
陈嘉慧
张丽军
|
《昭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陌上桑》三重主题及其在美女题材文学史上的意义 |
杜贵晨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4
|
接受与传播——论《陌上桑》的拟作 |
唐会霞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5
|
论元明清时期《陌上桑》的接受状况 |
唐会霞
李巧玲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2
|
|
6
|
社会风尚变迁影响下的《陌上桑》之流变——以明朝《陌上桑》拟作为中心 |
魏露苓
邓冬丽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7
|
唐人与《陌上桑》 |
唐会霞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8
|
千古绝唱 异曲同工——《陌上桑》《木兰辞》艺术特色之比较 |
黄基秉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9
|
“施今墨对药”“吕景山对穴”组方治疗失眠59例临床观察 |
吕玉娥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3 |
12
|
|
10
|
《陌上桑》中的罗敷形象新说 |
张连举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
2001 |
2
|
|
11
|
古朝鲜文化探源 |
张碧波
|
《北方论丛》
|
2000 |
2
|
|
12
|
秦罗敷盛装采桑探因 |
陈如毅
|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8 |
1
|
|
13
|
“反传奇化”写作与“乡土”的消失——关于付秀莹的《陌上》及其他 |
徐勇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20 |
2
|
|
14
|
卫藏蓝面具阿吉拉姆四大流派的历史源流与艺术特征 |
次仁朗杰
|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5
|
《墨子·经说上》中“湿故”的考释——墨家法律逻辑的重构 |
周兴生
|
《唐都学刊》
|
2005 |
1
|
|
16
|
清代内府目连戏《上路魔障》研究 |
王岩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21 |
1
|
|
17
|
史学批评的歧路——从《东坡志林》中的一则笔记谈起 |
宋馥香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8
|
中华书局点校本《郘亭书画经眼录》补正 |
吴鹏
|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
2011 |
1
|
|
19
|
论清代诗文名家彭兆荪的骈文创作 |
路海洋
|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20
|
乡村文学家园图景的裂变与重塑——以《陌上》《圐圙记》等为例 |
赵娜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