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istance Measurements and Interpretations Relating to Flashover of Artificially Contaminated Ceramic Insulator Strings
1
作者 B.SubbaReddy G.R.Nagabhushana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2093-2100,共8页
The flashover of insulator strings occurring at normal working voltages undercontaminated/polluted conditions, obviously deserves serious consideration. Though much researchhas been gone into pollution-induced flashov... The flashover of insulator strings occurring at normal working voltages undercontaminated/polluted conditions, obviously deserves serious consideration. Though much researchhas been gone into pollution-induced flashover phenomena but grey areas still exist in ourknowledge.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study the breakdown (flashover) voltages across gaps oninsulator top surfaces and gaps between sheds (on the underside of an insulator), also the flashoverstudies on a single unit and a 3-unit insulator strings were carried out.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to correlate the values obtained for all the cases. From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it was found thatresistance measurement of individual units of a polluted 3-unit string before and after flashoverindicates that strongly differing resistances could be the cause of flashover of ceramic discinsulator str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ficially contaminated/polluted insulator strings resistancemeasurements insulator flashover breakdown voltages ceramic insulato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long an Artificially Polluted Insulator String 被引量:25
2
作者 B Subba Reddy G R Nagabhushana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15-1720,共6页
Insulator becomes wet partially or completely, and the pollution layer on itbecomes conductive, when collecting pollutants for an extended period during dew, light rain, mist,fog or snow melting. Heavy rain is a compl... Insulator becomes wet partially or completely, and the pollution layer on itbecomes conductive, when collecting pollutants for an extended period during dew, light rain, mist,fog or snow melting. Heavy rain is a complicated factor that it may wash away the pollution layerwithout initiating other stages of breakdown or it may bridge the gaps between sheds to promoteflashover. The insulator with a conducting pollution layer being energized, can cause a surfaceleakage current to flow (also temperature-rise). As the surface conductivity is non-uniform, theconducting pollution layer becomes broken by dry bands (at spots of high current density),interrupting the flow of leakage current. Voltage across insulator gets concentrated across drybands, and causes high electric stress and breakdown (dry band arcing). If the resistance of theinsulator surface is sufficiently low, the dry band arcs can be propagated to bridge the terminalscausing flashover. The present paper concerns the evalu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longthe surface of an energized artificially polluted insulator st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rtificially polluted insulator st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he Suspension Modes on Pollution Flashover Performance for ±800 kV Composite Insulators Under High Altitudes Condi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ZHANG Fuzeng SONG Lei +3 位作者 LI Ruihai WANG Guoli ZENG Xiangjun LI Hao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166-3170,共5页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高海拔地区 悬挂方式 污闪特性 闪络电压 污染问题 字符串 堆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输电线路绝缘子安装质量验收机器人机构设计
4
作者 黎宇 张中杰 +5 位作者 周孝法 陈树藩 孙博洋 夏严峰 范狄庆 方宇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3,共11页
【目的】针对500 kV输电线路中水平玻璃绝缘子安装质量验收工作中存在的作业难题,提出一种绝缘子安装质量验收机器人机构设计方案。【方法】首先,根据作业环境建立了绝缘子验收机器人三维模型,利用D-H参数法对检测机构进行正运动学分析... 【目的】针对500 kV输电线路中水平玻璃绝缘子安装质量验收工作中存在的作业难题,提出一种绝缘子安装质量验收机器人机构设计方案。【方法】首先,根据作业环境建立了绝缘子验收机器人三维模型,利用D-H参数法对检测机构进行正运动学分析;然后,为解决机器人在不同倾斜角绝缘子串上的稳定爬行问题,对机器人驱动机构进行优化,并在5°、10°和15°这3种不同倾斜角绝缘子串上分别进行了运动学仿真;最后,对优化后的履带式机器人分别进行纵向和横向稳定性受力分析,并对减振弹簧进行了受力仿真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和多轮式驱动机构相比,履带式驱动机构的机器人质心在Z轴的速度稳定性分别提升了84.73%、75.76%、73.70%;在X轴的偏移距离稳定性分别提升了40.47%、44.21%、74.14%。优化后机器人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为后续绝缘子机器人整体设计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输电线路 玻璃绝缘子串 D-H参数法 履带式驱动机构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e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Insulators in Power Lines
5
作者 Renato Massoni Capelini Jose Feliciano Adami +2 位作者 Manuel Luis Barreira Martinez Marcel Femando da Costa Parentoni Ithamar Sene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2年第8期1308-1314,共7页
This is an extended version of the same title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1st CIRED. It discusses a new technique for identification and location of defective insulator strings in power lin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ig... This is an extended version of the same title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1st CIRED. It discusses a new technique for identification and location of defective insulator strings in power lin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igh frequency signals generated by corona effect. Damaged insulator strings may lead to loss of insulation and hence to the corona effect, in other words, to partial discharges. These partial discharges can be detected by a system composed of a capacitive coupling device (region between the phase and the metal body of a current transformer), a data acquisition board and a computer. Analyzing the waveform of these partial discharges through a neural network based software,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and locate the defective insulator str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is software analysis works and why its technique is suitable for this application. Hence the results of key tests performed along the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pointing out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i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 effect current transformer insulator string neural network power 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配电线路灭弧防雷间隙装置的设计研究
6
作者 万子扬 付理祥 +2 位作者 杜振川 朱毅 马小新 《自动化仪表》 2025年第2期75-79,共5页
针对10 kV配电线路中可能出现的多个断点和雷击干扰等情况,为提高配电线路的防雷能力,设计了适用于10 kV配电线路的多断点灭弧防雷间隙装置,并测试了该装置的防雷与灭弧性能。该装置由导线侧电极、接地侧电极、灭弧筒等构成。在接地侧... 针对10 kV配电线路中可能出现的多个断点和雷击干扰等情况,为提高配电线路的防雷能力,设计了适用于10 kV配电线路的多断点灭弧防雷间隙装置,并测试了该装置的防雷与灭弧性能。该装置由导线侧电极、接地侧电极、灭弧筒等构成。在接地侧电极上安装灭弧筒,同时将导线侧电极安装在接地侧电极下部,以此形成多个防雷间隙。为提升装置绝缘水平,将薄片固体绝缘材料插在防雷间隙装置中。对装置实物实施冲击电压伏秒特性试验、冲击电流耐受试验与冲击-工频耦合灭弧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所设计装置后:大冲击电流波形的整体趋势放缓;电流峰值变小;灭弧时间约为3.75 ms。测试结果证实了所设计装置的抗雷性能良好。该装置的防雷间隙大小不会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满足了多断点灭弧防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钨铜合金 灭弧筒 灭弧防雷间隙 绝缘子串 气体发生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wer-V诱导的钻柱黏滑振动特征分析
7
作者 王文昌 段浩宇 +2 位作者 李宁 王孝亮 狄勤丰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07,共9页
黏滑是石油钻井过程中影响钻井效率和井下钻柱安全的一种振动形式.垂直钻井系统Power-V在提供有效控斜力的同时,还会诱导钻柱黏滑振动.通过研究垂直钻井系统Power-V与井壁的接触作用及钻头与地层的相互作用模型,基于钻柱动力学有限元方... 黏滑是石油钻井过程中影响钻井效率和井下钻柱安全的一种振动形式.垂直钻井系统Power-V在提供有效控斜力的同时,还会诱导钻柱黏滑振动.通过研究垂直钻井系统Power-V与井壁的接触作用及钻头与地层的相互作用模型,基于钻柱动力学有限元方法,深入分析Power-V的作用机理,研究其对扭转振动的影响,指出Power-V和井壁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钻柱与井壁的摩阻显著增加,进而引起摩阻扭矩的增大,诱导井下黏滑振动.实测振动数据证实,Power-V与井壁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钻柱黏滑振动的关键因素.这对于揭示黏滑振动的成因和更好地发挥Power-V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滑振动 钻柱动力学 振动信号测量 Power-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双联耐张瓷绝缘子串的串间放电现象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洋 夏令志 +4 位作者 牛雷 阮巍 孙昊 曹轩赫 张世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1-237,共7页
以某换流站500 kV出线双联耐张瓷绝缘子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双联瓷绝缘子串串间放电现象的成因。开展了电阻测试、剖面染色等实验,建立了双联瓷绝缘子串电场与放电仿真模型,获得了双联绝缘子串空间电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汽侵入... 以某换流站500 kV出线双联耐张瓷绝缘子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双联瓷绝缘子串串间放电现象的成因。开展了电阻测试、剖面染色等实验,建立了双联瓷绝缘子串电场与放电仿真模型,获得了双联绝缘子串空间电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汽侵入水泥黏合剂缝隙导致多个绝缘子阻值下降形成大量零值绝缘子(西侧20片、东侧4片)。由于两侧零值绝缘子数量差距较大,产生122 kV串间电位差是串间放电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耐张瓷绝缘子串 零值绝缘子 电场分布 串间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4H-silicon carbide 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 structure with Al_2O_3 as the gate dielectric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莉 杨银堂 马晓华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366-372,共7页
A 4H-silicon carbide 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 structure with ultra-thin Al2O3 as the gate dielectric, deposited by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on tile epitaxial layer of a 4H-SiC (0001) 80N-/N+ substrate, has been... A 4H-silicon carbide 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 structure with ultra-thin Al2O3 as the gate dielectric, deposited by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on tile epitaxial layer of a 4H-SiC (0001) 80N-/N+ substrate, has been fabric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pared ultra-thin Al2O3 gate dielectric exhibits good physical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a high breakdown electrical field of 25 MV/cm, excellent interface properties (1 × 10^14 cm^-2) and low gate-leakage current (IG = 1 × 10^-3 A/cm 2@Eox = 8 MV/cm).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onduction mecha- nism on the deposited Al2O3 gate dielectric was also systematically performed. The confirmed conduction mechanisms consisted of Fowler-Nordheim (FN) tuaneling, the Frenkel-Poole mechanism, direct tunneling and Schottky emission, and the dominant current conduction mechanism depends on the applied electrical field. When the gate leakage current mechanism is dominated by FN tunneling, the barrier height of SiC/Al2O3 is 1.4 eV,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ilicon carbide 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 transistor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4H-silicon carbide 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 capacitor gate leakage current C-v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直线塔V型悬垂绝缘子串选型
10
作者 周贺 张家倩 +1 位作者 蒋乐 刘耀中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7-33,共7页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中,直线塔通常采用导线V型悬垂绝缘子串,由于该金具串形式多样,受力复杂,在选型时往往又存在粗放设计的情况,因此会使工程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情况。文章利用受力平衡原理对直线塔V型悬垂绝缘子串选型的数学模...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中,直线塔通常采用导线V型悬垂绝缘子串,由于该金具串形式多样,受力复杂,在选型时往往又存在粗放设计的情况,因此会使工程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情况。文章利用受力平衡原理对直线塔V型悬垂绝缘子串选型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到V型悬垂绝缘子串选型计算方法,给出计算程序编写流程图,将程序应用于某±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线路 直线塔 v型悬垂绝缘子串 强度 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电安装500 kV紧凑型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装置专用工具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斌 王鹏 《云南电力技术》 2024年第5期50-52,56,共4页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遭受覆冰灾害造成倒杆、断线、供电中断带来巨大损失,预防输电线路覆冰灾害,提前做好监测是目前最佳的方法,现阶段主要是通过安装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装置,实时采集现场覆冰数据,分析现场情况,及时采取除冰措施,...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遭受覆冰灾害造成倒杆、断线、供电中断带来巨大损失,预防输电线路覆冰灾害,提前做好监测是目前最佳的方法,现阶段主要是通过安装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装置,实时采集现场覆冰数据,分析现场情况,及时采取除冰措施,保证输电线路在冰冻时期安全稳定运行。而安装500 kV紧凑型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装置核心点在于将该装置的承力数据传感器更换原线路的U型环金具,一般采用专用丝杆、卡具、绝缘拉板连接提线勾收紧导线,转移绝缘子串荷载后取下U型环金具,再换上覆冰监测装置承力数据传感器。500 kV紧凑型输电线路多使用复合绝缘子,采用“V”型方式连接导线。与常规的垂直绝缘子串不同,在安装承力数据传感器时,采用勾住导线转移荷载的方法,不适用,因绝缘子串为“V”型连接,受力转移导线荷载时因受力不均,造成导线翻转,难以完全转移绝缘子串荷载,不能或难以完成安装工作,且该方法需要作业人员进入电场等电位作业,因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的塔窗尺寸小,进入电场安全组合间隙小,等电位进入电场安全风险高,甚至不具备开展带电安装工作。现需研究一种专用工具,用于带电安装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在线覆冰监测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安装 覆冰监测装置 复合绝缘子串 承力数据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电更换500 kV管型母线V型绝缘子串的技术研究
12
作者 何鑫 王献力 《云南电力技术》 2024年第5期46-49,共4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带电作业技术在500 kV输电线路中更换管型母线V型绝缘子串的应用。针对传统停电更换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带电更换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其技术要点、操作步骤及安全措施。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实践验证,该方法在提高... 本文深入探讨了带电作业技术在500 kV输电线路中更换管型母线V型绝缘子串的应用。针对传统停电更换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带电更换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其技术要点、操作步骤及安全措施。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实践验证,该方法在提高作业效率、保障供电可靠性及降低安全风险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 500 kv管型母线 v型绝缘子串 安全性 效率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更换倒V悬垂绝缘子串轻量化作业方法研究
13
作者 覃甘简 王祥祥 甘朝阳 《电力安全技术》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为快速、高效、安全地完成输电线路倒V悬垂绝缘子串的更换作业,针对更换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难题,提出了使用特制机动绞磨机搭配高强度迪尼玛绳及定点限位传递装置的组合装备替代传统工具装备的作业方法,实现了更换工具的轻量化和作业方... 为快速、高效、安全地完成输电线路倒V悬垂绝缘子串的更换作业,针对更换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难题,提出了使用特制机动绞磨机搭配高强度迪尼玛绳及定点限位传递装置的组合装备替代传统工具装备的作业方法,实现了更换工具的轻量化和作业方法的简单化,有效规避了传统更换过程中拆卸、安装作业时存在的弊端,解决了输电线路倒V悬垂绝缘子串导线联板、重锤及绝缘子本体的安装、拆卸等一系列难题,简化了作业步骤,降低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该作业方法可分解组合,同时适用于其他串型的悬垂绝缘子串,是一种轻量化新型更换悬垂整串绝缘子的作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绝缘子串 组合装备 轻量化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kV紧凑型线路V型合成绝缘子的荷载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乐波 候镭 +1 位作者 王黎明 朱普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91-95,共5页
V型合成绝缘子串是紧凑型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量轻、易清洗、抗拉强度高的优点以及稳定的后屈曲抗压能力。文中主要目的是研究330kV紧凑型线路中V型合成绝缘子串的力学荷载特性。首先基于大挠度理论分析了受压V型合成绝缘子的力... V型合成绝缘子串是紧凑型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量轻、易清洗、抗拉强度高的优点以及稳定的后屈曲抗压能力。文中主要目的是研究330kV紧凑型线路中V型合成绝缘子串的力学荷载特性。首先基于大挠度理论分析了受压V型合成绝缘子的力学特性,并根据大屈曲试验确定了合成绝缘子破坏时对应的轴向压缩量以及对应该压缩量的破坏应力,然后进行V型合成绝缘子串的力学荷载试验,研究了夹角变化过程中,位移、轴向压缩量以及最大应力随载荷比的变化关系,确定了紧凑型线路设计时优先选用的V型串夹角,为紧凑型线路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最后,基于文中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确定天成330kV紧凑型线路设计中选用65°作为V型合成绝缘子串夹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绝缘子 紧凑型线路 v型串 荷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绝缘子串的人工雾淞覆冰和放电试验 被引量:37
15
作者 粟福珩 贾逸梅 +1 位作者 王均谭 李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5-78,共4页
叙述在试验室条件下产生雾淞类型覆冰的方法和对500kV线路悬式绝缘子串进行人工雾淞覆冰以及工频电压放电特性试验研究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与雨淞型覆冰绝缘子串相比较,两者在放电现象及绝缘抗电强度上有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 绝缘子串 雾淞 放电试验 覆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均压屏蔽技术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景朝 樊宝珍 +4 位作者 侯继勇 周立宪 李鹏 陈勇 彭宗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13,共5页
1 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较高,需要对绝缘子串进行均压和屏蔽以保证线路能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应用有限元法对1 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各种典型绝缘子串型的电压分布进行了计算。计算考虑了均压环的管径、环径和安装位置对绝... 1 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较高,需要对绝缘子串进行均压和屏蔽以保证线路能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应用有限元法对1 000 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各种典型绝缘子串型的电压分布进行了计算。计算考虑了均压环的管径、环径和安装位置对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绝缘子串型的电压分布、电晕和无线电干扰等真型试验,并对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均压环安装在高压侧第2片和3片绝缘子之间、均压环管径为120 mm时,均压效果较好;管径为120 mm的屏蔽环对高压侧金具具有良好的屏蔽作用,在要求的电压值下绝缘子串未产生可见电晕,无线电干扰值<60 dB,且屏蔽环可改善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可以指导均压环和屏蔽环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绝缘子串 有限元 电压分布 电晕 无线电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倾角下水珠形态量化特征的V串复合绝缘子憎水性判定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维 鲁海亮 +4 位作者 李纯 袁田 苑玉宽 蓝磊 文习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65-1674,共10页
憎水性是表征复合绝缘子老化状况的重要指标,由于V串复合绝缘子伞裙与水平面呈不同的倾角,常规的检测方法无法对其憎水性进行有效的现场检测与判定。首先采用pH值为14、温度为100℃的Na OH溶液对复合绝缘子样片进行老化,在与水平面呈25&... 憎水性是表征复合绝缘子老化状况的重要指标,由于V串复合绝缘子伞裙与水平面呈不同的倾角,常规的检测方法无法对其憎水性进行有效的现场检测与判定。首先采用pH值为14、温度为100℃的Na OH溶液对复合绝缘子样片进行老化,在与水平面呈25°夹角的条件下采用喷水分级法测试获得了各老化后样片的憎水性等级,提出了采用微量进样器在样片表面滴加体积为20μL水珠的方法,排除了喷水分级法中水雾喷射角度、速度以及喷水量等因素对水珠形态特征的影响。针对不同倾角下水珠在不同憎水性等级样片表面的形态特征,研究了7个水珠形态特征参数与倾角和憎水性等级之间的关系,发现内上角、内顶角相关性较强;结合与倾角和憎水性密切相关的最大稳态水珠体积参数,提出了V串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等级的综合判定方法。通过对不同倾角下的伞裙开展水珠形态测试,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实现了V串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检测与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串复合绝缘子 水珠形态 特征参数 老化 憎水性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220kV输电线路绝缘子串与并联间隙雷电冲击绝缘配合研究 被引量:45
18
作者 司马文霞 叶轩 +4 位作者 谭威 杨庆 罗兵 李立浧 高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8-176,168-176,共9页
运行经验表明,并联间隙(parallel gap device,PGD)能有效地降低由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绝缘子损坏故障率,但目前高海拔地区的绝缘子串与并联间隙的绝缘配合研究还很薄弱。因此,在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了负极性标准雷电... 运行经验表明,并联间隙(parallel gap device,PGD)能有效地降低由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绝缘子损坏故障率,但目前高海拔地区的绝缘子串与并联间隙的绝缘配合研究还很薄弱。因此,在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了负极性标准雷电冲击电压下220kV瓷、复合绝缘子串及不同间距的并联间隙雷电冲击闪络及伏秒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绝缘子串对其并联间隙的雷击闪络特性和伏秒特性的影响;并结合并联间隙与绝缘子串的绝缘配合原则和电弧路径,确定了并联间隙保护绝缘子串的最优间距。结果表明:绝缘子串电场分布会影响并联间隙雷电冲击闪络特性;推荐的并联间隙对绝缘子串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串 并联间隙 伏秒特性 绝缘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线路耐张复合绝缘子安全系数的选取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黎明 汪创 +3 位作者 李庆峰 傅观君 侯镭 关志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5,共7页
500kV线路的传统盘形瓷耐张绝缘子过于沉重、抗污闪性能不足、零值和经济性能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复合绝缘子以其重量轻、机械强度高、防污闪性能好等优点,已经在电力线路中的悬垂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其安... 500kV线路的传统盘形瓷耐张绝缘子过于沉重、抗污闪性能不足、零值和经济性能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需要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复合绝缘子以其重量轻、机械强度高、防污闪性能好等优点,已经在电力线路中的悬垂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其安全系数的选取问题是复合绝缘子应用于500kV线路耐张串上的关键问题。为此,从对比研究的思路出发,运用架空导线非线性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分析比较耐张复合绝缘子和悬垂复合绝缘子在动态力下的冲击系数。结果表明在断联、脱冰跳跃、舞动、台风等动态力作用下,耐张复合绝缘子的总体动态力冲击系数不大于悬垂复合绝缘子,得出结论:耐张复合绝缘子的安全系数与悬垂复合绝缘子一样取3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耐张串 悬垂串 断联 脱冰跳跃 舞动 台风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变电站V型串软母线施工中导线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成卫 张军 +3 位作者 张斌 刘华 李黎 詹晖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4-26,共3页
基于双"I"型绝缘子串软母线导线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V"型绝缘子串软母线施工导线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采用算数平均数计算挂点之间的档距,等效投影算法计算金具绝缘子串的长度,编制了相应的算法程序,解... 基于双"I"型绝缘子串软母线导线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V"型绝缘子串软母线施工导线下料长度的计算方法。采用算数平均数计算挂点之间的档距,等效投影算法计算金具绝缘子串的长度,编制了相应的算法程序,解决了特高压变电站"V"型绝缘子串软母线施工导线下料长度难以确定的问题。1000kV南阳开关站的工程实践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较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变电站 导线下料长度 双“I”型绝缘子串 “v”型绝缘子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