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GV与GRSPaV病毒对“阳光玫瑰”葡萄植株生长及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宇 张向昆 +5 位作者 乔月莲 安德志 梁晨 王莉 师校欣 杜国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4,共5页
本研究以经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获得的仅携带灰比诺葡萄病毒(grapevine pinot gris virus,GPGV)、仅携带沙地葡萄茎痘病毒(grapevine rupestris stem pitting associated virus,GRSPaV)、携带GPGV+GRSPaV和不带病毒的“阳光玫瑰”葡萄苗... 本研究以经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获得的仅携带灰比诺葡萄病毒(grapevine pinot gris virus,GPGV)、仅携带沙地葡萄茎痘病毒(grapevine rupestris stem pitting associated virus,GRSPaV)、携带GPGV+GRSPaV和不带病毒的“阳光玫瑰”葡萄苗为试材,探讨不同病毒对“阳光玫瑰”葡萄植株生长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新梢节数外,带病毒试材的其他生长指标均显著低于脱毒苗。仅携带GRSPaV与仅携带GPGV植株的株高、节间长度无显著差异,但GRSPaV+GPGV复合感染后其株高与节间长度显著降低。仅携带GRSPaV的茎粗显著小于仅携带GPGV的植株,GRSPaV和GPGV复合感染后茎粗更小。仅携带GPGV、仅携带GRSPaV和携带GRSPaV+GPGV植株的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均显著低于脱毒苗,3种带病毒植株间无显著差异。3种带病毒植株叶片的Ca、Mn含量均较无病毒植株显著降低,且仅携带GPGV植株不显症叶片的Ca、Mn含量显著高于仅携带GRSPaV不显症叶片。3种带病毒植株叶片K、Zn、B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脱毒苗;仅携带GPGV植株不显症叶片K含量显著高于仅携带GRSPaV植株不显症叶片,两者的Zn和B含量无显著差异。带病毒植株显症叶片的Mg、Fe、Cu含量均显著高于脱毒苗,而不显症叶片显著低于脱毒苗;仅携带GPGV植株不显症叶片的Mg、Fe含量显著低于仅携带GRSPaV植株不显症叶片,两者B含量无显著差异。GPGV或GRSPaV通过影响营养元素含量抑制植株枝条和根系生长,且这两种病毒复合感染加剧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灰比诺葡萄病毒 沙地葡萄茎痘病毒 生长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玫瑰’错季栽培的二次果促花技术研究
2
作者 李胜 曹卓 +5 位作者 张德辉 刘建伟 陈勇 陈文婷 杨国顺 白描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2,共8页
通过二次果进行错季栽培,调控上市时间,是解决目前我国主栽鲜食葡萄品种‘阳光玫瑰’季节性相对过剩的一个重要手段。错季栽培过程中,关键难点在于二次果成花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采用矮壮素(CCC)+苄氨基嘌呤(6-BA)、矮壮素+胺鲜酯... 通过二次果进行错季栽培,调控上市时间,是解决目前我国主栽鲜食葡萄品种‘阳光玫瑰’季节性相对过剩的一个重要手段。错季栽培过程中,关键难点在于二次果成花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采用矮壮素(CCC)+苄氨基嘌呤(6-BA)、矮壮素+胺鲜酯(DA-6)、缩节胺(MC)+苄氨基嘌呤和缩节胺+胺鲜酯等4种处理组合,分别试验了其对主梢和副梢上的冬芽、副梢上的夏芽花芽分化的影响以及促花效果。结果发现,相比于对照,各处理都显著提高了冬芽和夏芽的成花率,其中主梢上冬芽的成花率达到90%以上,副梢上冬芽的成花率达到80%以上,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副梢上夏芽的成花率达到60%以上,以CCC+DA-6处理效果最好,成花率达到94.12%。本研究选择了不同类型的芽萌发后的枝条作为二次果结果枝,应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探索出了有效的二次果促花方案,对‘阳光玫瑰’葡萄的二次果生产和成熟期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阳光玫瑰 错季栽培 二次果 促花 花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采后表皮蜡质与果实贮藏品质的研究
3
作者 苏慧 曾瑶英 +5 位作者 张家铭 熊玉帛 郭航宇 熊雯 龚林 周文化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8-328,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葡萄采后表皮蜡质变化规律及其与耐贮性关系,本研究以夏黑葡萄及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SEM与GC-MS分析葡萄表皮蜡质微观结构与蜡质组分,分析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硬度、MDA、总酚等品质指标变化,研究表皮蜡质... 为探究不同品种葡萄采后表皮蜡质变化规律及其与耐贮性关系,本研究以夏黑葡萄及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SEM与GC-MS分析葡萄表皮蜡质微观结构与蜡质组分,分析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硬度、MDA、总酚等品质指标变化,研究表皮蜡质对葡萄果实营养品质及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葡萄表皮蜡质含量变化规律呈现“W”趋势,夏黑葡萄表皮蜡质含量极显著高于阳光玫瑰葡萄(P<0.01),贮藏末期分别为36.66 mg/100 g和26.90 mg/100 g;SEM结果显示夏黑葡萄表皮蜡质结构呈堆叠片状晶体,孔隙较多,阳光玫瑰葡萄表皮蜡质在贮藏过程中晶体孔径较小或不存在孔径,结构分布均匀;两种葡萄表皮蜡质成分含量与其贮藏品质相关性呈现不同规律,蜡质主要成分为脂肪酸、伯醇、酯类、醛类、烷烃,分别占49.84%~81.00%、0.10%~11.68%、0~9.41%、0.43%~8.83%、0.90%~6.66%。贮藏过程中,果实失重率、脱粒率、MDA含量上升,硬度及还原糖、总酚、维生素C含量下降,贮藏品质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夏黑葡萄表皮蜡质中脂肪酸含量高,可加速果实细胞脂质过氧化,与失重率、MDA含量等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相一致,不利于维持果实营养品质;阳光玫瑰表皮蜡质中酯类含量与维生素C、总酚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显著降低果实抗氧化能力。本研究为葡萄表皮蜡质在不同品种葡萄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阳光玫瑰葡萄 表皮蜡质 贮藏品质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疏果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郑碧霞 李长林 +2 位作者 戢小梅 龚林忠 方林川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疏果处理,包含不疏果、留100粒果、留80粒果、留60粒果,研究疏果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单粒重、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光玫瑰葡萄不疏果和... 以阳光玫瑰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疏果处理,包含不疏果、留100粒果、留80粒果、留60粒果,研究疏果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单粒重、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光玫瑰葡萄不疏果和单穗留果量为100粒时,果穗拥挤、果粒较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留果量为80粒时,果粒大小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留果量为60粒时,果粒均匀,无大小粒现象,单粒重最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效益高。从经济效益考虑,阳光玫瑰葡萄在湖北省的单穗适宜留果量为60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负载量 疏果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部不同砧木对“阳光玫瑰”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梁晓文 陈爱军 +5 位作者 宋雅琴 韩旸 吴京城 庞秋凌 肖卷忠 何建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3,172,共5页
比较了“5BB”“夏黑”“贝达”“白香蕉”“金手指”等5种砧木对“阳光玫瑰”生长与果实品质的生物学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广西桂北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的砧木。结果表明,“白香蕉”与“金手指”砧嫁接树花枝率高、新梢粗度和节间长度最大... 比较了“5BB”“夏黑”“贝达”“白香蕉”“金手指”等5种砧木对“阳光玫瑰”生长与果实品质的生物学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广西桂北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的砧木。结果表明,“白香蕉”与“金手指”砧嫁接树花枝率高、新梢粗度和节间长度最大,果穗较小,产量最低;“5BB”砧单穗质量和产量最大,可溶性固形物与总糖含量仅次于“白香蕉”,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固酸比高;“夏黑”砧产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最低;“贝达”砧的固酸比最高,成熟最早,但花枝率最低。综合各因素得出结论:桂北地区“5BB”嫁接“阳光玫瑰”综合表现优于“夏黑”“白香蕉”“金手指”“贝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 砧木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对甘肃河西走廊阳光玫瑰葡萄光合性能及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戴子博 杨江山 +3 位作者 李斗 陈亚娟 邵璋 王宇航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11,共18页
【目的】研究多巴胺(dopamine)对葡萄光合性能及品质的影响机制,筛选出生产上适宜的调控浓度和方法。【方法】以设施延后栽培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材,使用50μmol·L^(-1)(T1)、100μmol·L^(-1)(T2)、150μmol·L^(-1)(T3)... 【目的】研究多巴胺(dopamine)对葡萄光合性能及品质的影响机制,筛选出生产上适宜的调控浓度和方法。【方法】以设施延后栽培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材,使用50μmol·L^(-1)(T1)、100μmol·L^(-1)(T2)、150μmol·L^(-1)(T3)、200μmol·L^(-1)(T4)多巴胺喷施叶片,以清水为对照。分别于初花期、幼果期(花后30 d)、果实膨大期(花后60 d)、转色期(花后90 d)进行处理。测定了不同时期叶片的光合性能和成熟期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结果】多巴胺处理能够改善设施延后栽培阳光玫瑰葡萄叶片质量,增强其光合性能,以T2处理效果最为显著,T2处理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上表皮、下表皮厚度及栅海比不同时期平均值较对照分别增加了8.72%、13.68%、8.62%、23.18%、12.44%和3.92%。多巴胺处理在不同时期均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其中T2处理不同时期平均值较对照分别增加了48.37%、61.26%、111.72%、53.44%和16.97%。多巴胺处理均提升了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酚、花青素、总类黄酮和糖组分(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和单宁含量,其中T2处理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21.83%和26.35%。【结论】与对照相比,喷施多巴胺可以改善阳光玫瑰葡萄叶片质量,提升其光合性能,进而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其中以100μmol·L^(-1)多巴胺处理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多巴胺 光合特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阳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气候条件分析及适宜性区划
7
作者 李云溪 查养良 +2 位作者 陈木兰 缑耀武 刘泉 《中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77-83,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咸阳市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的气候适宜性,通过分析咸阳市1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日照、天气现象等气象资料,筛选出影响咸阳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的主要气候指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不同气候指标构建隶... 本研究旨在探讨咸阳市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的气候适宜性,通过分析咸阳市12个国家基本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日照、天气现象等气象资料,筛选出影响咸阳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的主要气候指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对不同气候指标构建隶属函数进行评价,同时确定各气候指标权重系数。经模糊合成,得到各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适宜性综合评价。利用GIS技术,获取咸阳市栽培阳光玫瑰葡萄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确定该品种商业性栽培的气候条件。结果表明,咸阳市大部分地区满足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气候条件,但适宜程度存在明显区别。最适宜区主要集中在礼泉中南部、乾县中部、泾阳大部、三原中南部、秦都、渭城北部等地区。适宜区为南部县区其余地区以及永寿南部、淳化南部地区。一般适宜区为长武、永寿中北部、淳化中部、彬州大部、旬邑西部等地区,不适宜区为旬邑东部、淳化北部、彬州西南部地区。阳光玫瑰葡萄的精细化区划结果与当地目前种植情况基本一致,但仍有优化调整空间和较大的提质增产潜力。本研究的方法可为科学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 模糊综合评价 隶属函数 气候指标 GIS技术 适宜性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玫瑰葡萄冬果品质及糖代谢响应光质机理 被引量:1
8
作者 时晓芳 林玲 +7 位作者 黄秋秘 白先进 白扬 黄桂媛 韩佳宇 李洪艳 曹雄军 郭荣荣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86-2294,共9页
【目的】探索光质条件改变对阳光玫瑰葡萄冬果品质及糖类物质代谢变化的影响,为提高葡萄冬季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冬果发育阶段对阳光玫瑰葡萄植株进行LED灯照射补光处理,分别为红光、蓝光和白光,以不补光处理为对照;分别... 【目的】探索光质条件改变对阳光玫瑰葡萄冬果品质及糖类物质代谢变化的影响,为提高葡萄冬季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冬果发育阶段对阳光玫瑰葡萄植株进行LED灯照射补光处理,分别为红光、蓝光和白光,以不补光处理为对照;分别在硬果期(E-L33)、果实膨大期(E-L35)、果实未完全成熟期(E-L37)和果实完全成熟期(E-L38)各采样1次,对果实样品的纵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白光对果粒纵径的伸长影响较大,在E-L38时期较对照显著提高4.94%(P<0.05,下同)。红光处理促进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在E-L38时期较对照显著提高11.26%。蓝光处理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有促进作用,在E-L37时期较对照显著降低15.54%。在E-L37和E-L38时期红光处理促进果实果糖含量增加,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1.14%和22.93%。红光处理对果实葡萄糖含量积累有促进作用,在E-L38时期较对照显著提高17.51%。在E-L35和E-L37时期,红光处理的SS活性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8.50%和13.39%。在E-L38时期,红光、蓝光和白光处理均对果实SS和SPS活性有促进作用,红光处理的NI活性较对照显著降低17.71%。红光处理使VvSS和VvNI基因相对表达量在E-L35和E-L38时期分别较对照降低10.54%、20.90%和11.57%、28.50%。果实成熟期,蓝光处理的VvSPS基因相对表达量较对照显著降低22.74%。【结论】红光显著促进阳光玫瑰葡萄冬果的可溶性固形物、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积累,蓝光有助于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红光、蓝光和白光在果实成熟期对SS和SPS活性均有促进作用。可根据阳光玫瑰葡萄冬果对光照环境及果实品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人工光源进行补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补光处理 果实品质 糖代谢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MYB转录因子基因VvMYB30的克隆及其耐盐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解振强 许桓瑜 +3 位作者 黄金霞 蔡善亚 李刚 赵鹏程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MYB转录因子在响应各类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鉴定了1个盐胁迫响应MYB转录因子基因VvMYB30,并对其特性及功能进行研究。该基因cDNA全长为984 bp,编码32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VvMYB30含... MYB转录因子在响应各类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鉴定了1个盐胁迫响应MYB转录因子基因VvMYB30,并对其特性及功能进行研究。该基因cDNA全长为984 bp,编码32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VvMYB30含有1个保守的R2R3蛋白结构域,与甜橙CsMYB30转录因子的同源性最高,相似度为64.75%,归属于SubgroupⅠ亚类。亚细胞定位及转录激活分析表明,VvMYB30定位于细胞核,且具有转录激活活性。qRT-PCR结果表明,VvMYB30受盐胁迫诱导,处理24 h表达量达到最高,为对照的6.86倍。将VvMYB30基因转化拟南芥,盐胁迫下VvMYB30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表明过表达VvMYB30可增强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 MYB转录因子 盐胁迫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锈程度的阳光玫瑰葡萄果皮的代谢组学分析
10
作者 娄玉穗 尚泓泉 +5 位作者 李政 崔小月 张柯 吴文莹 樊红杰 吕中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56-1769,共14页
【目的】探明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形成的机制,为其有效防治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方法】以6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材,在果实进入软化期后,采集有果锈和无果锈的果粒样品,按照果锈发生程度分成无果锈、轻度果锈和重度果锈3个等级,研究... 【目的】探明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形成的机制,为其有效防治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方法】以6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植株为试材,在果实进入软化期后,采集有果锈和无果锈的果粒样品,按照果锈发生程度分成无果锈、轻度果锈和重度果锈3个等级,研究不同果锈等级的果皮相关物质含量、酶活性及代谢组的变化。【结果】随着果锈程度的增加,阳光玫瑰葡萄果皮的叶绿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总果胶含量逐渐降低,木质素、总黄酮和总酚含量逐渐升高;果皮中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醇脱氢酶和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的活性逐渐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肉桂酸-4-羟基化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不同果锈程度的果皮中共鉴定到1372种代谢物,差异代谢物有485种,3组果锈等级的果皮之间共有的差异代谢物有110种,其中,有105种差异代谢物在3组中均上调表达,占所有差异代谢物的95.45%,包括37种酚酸类、31种黄酮、17种芪类和5种醌类等;2种差异代谢物在3组中均下调表达,包括1种脂质和1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上述差异代谢物质主要分布在17条代谢途径中,包括山柰酚苷元Ⅱ的生物合成、山柰酚苷元Ⅰ的生物合成和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等。【结论】酚酸类和黄酮类物质对阳光玫瑰葡萄果锈的发生影响最大,且山柰酚苷元Ⅱ的生物合成途径可能在果锈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果锈 果皮 代谢组 黄酮 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肃天水阳光玫瑰葡萄品质影响及成本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玉安 朱燕芳 +3 位作者 雷玉奎 郝燕 钱永波 金永锋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2期26-29,33,共5页
【目的】筛选经济、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高品质阳光玫瑰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甘肃天水7年生阳光玫瑰为试验材料,采用两种自配(GA3+CPPU,GA3+TDZ)和两种商品植物生长调节剂(DBY,阳光玫瑰专用)处理果穗,研究各处理对阳光玫瑰... 【目的】筛选经济、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高品质阳光玫瑰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甘肃天水7年生阳光玫瑰为试验材料,采用两种自配(GA3+CPPU,GA3+TDZ)和两种商品植物生长调节剂(DBY,阳光玫瑰专用)处理果穗,研究各处理对阳光玫瑰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分析各处理的成本。【结果】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均有保果、膨大和无核作用,可在甘肃天水及同类型气候区推广使用。其中GA320 mg/kg+CPPU 3 mg/kg处理的果穗最小,为825.19 g;空心率最低,为28.90%;无核化率最高,为93.33%,处理成本最低,为15元/亩(667m2)。GA320 mg/kg+TDZ 2.5 mg/kg处理的单穗质量较大,为1012.29 g;无核化率最高,为93.33%;处理成本较低,为20元/亩(667m2)。DBY处理具有较高的单穗质量(1071.41 g)、较低的空心率(30.12%)和最高的维生素C含量(1.67 mg/100 g)和固酸比(52.29),但处理成本最高,为90元/亩(667m2)。阳光玫瑰专用调节剂处理后具有最高的单穗质量(1141.52 g)和相对较低的空心率(36.67%),处理成本居中,为60元/亩(667m2)。【结论】商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成本较高,但容易推广应用。自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成本较低,但需要熟练掌握调配技术。不同种植者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选择使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阳光玫瑰 品质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玫瑰葡萄感官特征解析与感官轮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祁雅楠 葛谦 +5 位作者 李雅善 郭飞 王玉国 马婷婷 房玉林 孙翔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7-55,共9页
为了明确阳光玫瑰葡萄的感官特征并构建其科学完善的感官轮,本研究通过建立感官品评小组,对不同产区的阳光玫瑰葡萄以及在不同温度下贮藏的阳光玫瑰葡萄进行系统感官评价。研究明确了能够表征阳光玫瑰葡萄感官特点的10个外观轮廓描述语... 为了明确阳光玫瑰葡萄的感官特征并构建其科学完善的感官轮,本研究通过建立感官品评小组,对不同产区的阳光玫瑰葡萄以及在不同温度下贮藏的阳光玫瑰葡萄进行系统感官评价。研究明确了能够表征阳光玫瑰葡萄感官特点的10个外观轮廓描述语,包括饱满、颗粒紧凑、大小均匀、翠绿、黄绿、着色均匀、果皮光滑、果面有光泽感、水滴型、圆球状;11个质地轮廓描述语,包括皮薄、肉厚、硬、脆、嫩、紧实、细腻、有弹性、水分大、无籽、润滑;7个口感轮廓描述语,包括甘甜、清脆、爽口、鲜嫩、水润、清新、回味香甜;和4个香气轮廓描述语,包括玫瑰香、果香、甜香和草本植物香气,并进而构建了阳光玫瑰葡萄感官轮和其在不同贮藏方式下的感官轮。本研究首次解析阳光玫瑰葡萄感官特征并构建感官轮,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感官沟通提供基础,也为阳光玫瑰葡萄贮藏、品质改进和开发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感官特征 感官轮 感官描述语 感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结合低温贮藏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自芹 陈雅 +5 位作者 李文绮 张正红 王纪文 刘成江 赵志永 雷用东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5,共8页
目的为探究1-MCP结合低温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品质的变化。方法以葡萄为试材,分别用0.5、1、1.5、2μL/L 1-MCP进行处理,无1-MCP处理的作为对照(CK)。将试材置于温度为(0±0.5)℃、相对湿度为75%的保鲜库中贮藏,每20 d测定1... 目的为探究1-MCP结合低温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品质的变化。方法以葡萄为试材,分别用0.5、1、1.5、2μL/L 1-MCP进行处理,无1-MCP处理的作为对照(CK)。将试材置于温度为(0±0.5)℃、相对湿度为75%的保鲜库中贮藏,每20 d测定1次葡萄的生理指标。结果较其他浓度处理,1μL/L 1-MCP结合低温处理,抑制了“阳光玫瑰”葡萄的硬度、呼吸强度、MDA含量和PPO活性的升高,减少了落粒率和腐烂率的发生,延缓了SSC、TA含量的下降。结论1μL/L1-MCP结合低温处理,推迟了“阳光玫瑰”葡萄在贮藏期间的后熟衰老进程,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果实的新鲜品质,延长了果实的贮藏期,可作为“阳光玫瑰”葡萄规模化贮运保鲜的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 1-MCP 贮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玫瑰’葡萄黄化现象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明雷 刘三军 +3 位作者 章鹏 李永洲 彭帅帅 贺亮亮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3,共6页
‘阳光玫瑰’葡萄因具有优良的品质和较高的栽培效益,近年来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已成为我国葡萄主栽品种之一。然而在栽培过程中黄化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为此,在生产实践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针对‘阳光玫瑰’葡萄... ‘阳光玫瑰’葡萄因具有优良的品质和较高的栽培效益,近年来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已成为我国葡萄主栽品种之一。然而在栽培过程中黄化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为此,在生产实践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针对‘阳光玫瑰’葡萄黄化的成因和造成的危害,提出了防治黄化现象的技术措施,以期为‘阳光玫瑰’葡萄生产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 黄化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葡萄品种改接的阳光玫瑰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翟文婷 张宗翊 +3 位作者 陈红梅 刘子恒 赵宝龙 孙军利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9-1799,共11页
【目的】研究4个葡萄品种改接的阳光玫瑰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宜新疆石河子地区改接阳光玫瑰的老品种葡萄。【方法】以维多利亚、巨峰、无核紫、克瑞森无核作砧木改接的阳光玫瑰为试验材料,测定并分析4个砧穗组合的光... 【目的】研究4个葡萄品种改接的阳光玫瑰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宜新疆石河子地区改接阳光玫瑰的老品种葡萄。【方法】以维多利亚、巨峰、无核紫、克瑞森无核作砧木改接的阳光玫瑰为试验材料,测定并分析4个砧穗组合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果实品质等生理指标的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砧穗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研究表明,以克瑞森无核作砧木改接阳光玫瑰后,单穗质量达919.1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达21.63%,固酸比达62.08,果实品质较优;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特性指标、PSII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_(v)/F_(m))较高,光合能力较强。以无核紫作砧木改接的阳光玫瑰初始荧光(F_(0))、最大荧光产量(F_(m))较高,光能利用效率较弱,但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能力较强。主成分分析表明,由克瑞森无核改接的阳光玫瑰综合得分最高。【结论】以克瑞森无核作砧木改接的阳光玫瑰光合作用较强,果实品质更优,综合表现较好,克瑞森无核是4个葡萄品种中改接阳光玫瑰的最适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 改接 砧穗组合 光合特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玫瑰葡萄需水量及耗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阳慧 王莉 +2 位作者 乔月莲 师校欣 杜国强 《中国果树》 2024年第2期51-57,共7页
为了明确阳光玫瑰葡萄生长期的需水量,为葡萄园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以阳光玫瑰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生产上有效降雨量,计算水分盈亏量,在水分盈亏量的基础上设计3个灌水量处理(1 500、2 250、3 000 m^(3)/hm^(2)),研究不同灌水量... 为了明确阳光玫瑰葡萄生长期的需水量,为葡萄园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以阳光玫瑰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生产上有效降雨量,计算水分盈亏量,在水分盈亏量的基础上设计3个灌水量处理(1 500、2 250、3 000 m^(3)/hm^(2)),研究不同灌水量对葡萄叶水势、树冠覆盖率、叶面积系数、果实品质和耗水特性的影响,确定葡萄需水量,并揭示其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在2 250、3 000 m^(3)/hm^(2)灌水量处理下,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1 500 m^(3)/hm^(2)灌水量处理;在2 250 m^(3)/hm^(2)灌水量下既不影响果实品质,又能节水;不同灌水量下葡萄耗水规律为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新梢生长期>花期。综上,阳光玫瑰葡萄生长期总需水量为5 539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阳光玫瑰 叶水势 需水量 蒸发量 蒸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架形对阳光玫瑰葡萄叶幕生态和高温下应逆生理的影响
17
作者 罗玲 刘伟 +3 位作者 梁东 马一君 李然 吕秀兰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44-2462,共19页
【目的】探究不同架形栽培的阳光玫瑰葡萄对夏季自然高温热害的生理生态响应。【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设置V形架、飞鸟形架、H形架3种架形处理,监测夏季(6—8月)叶幕温湿度变化情况,于连续自然高温(>38℃)发生前6d及发生后的... 【目的】探究不同架形栽培的阳光玫瑰葡萄对夏季自然高温热害的生理生态响应。【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设置V形架、飞鸟形架、H形架3种架形处理,监测夏季(6—8月)叶幕温湿度变化情况,于连续自然高温(>38℃)发生前6d及发生后的第3、6、9、15天测定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逆基因(热激蛋白基因、热激转录因子基因、GLOS1)的表达量,并分析自然高温发生前后叶片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夏季自然高温天气下,3种架形中飞鸟形架葡萄叶幕温度最低,而湿度最高,V形架次之,葡萄叶片Pn下降。葡萄叶片栅栏组织厚度、Pn、Chla、Chlb、Car含量及Fm、Fv/Fm、Fv/Fo、ΦPSII、qP、ETR值均表现为飞鸟形架>V形架>H形架,而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Gs、Tr、Ci、Fo、NPQ则表现为H形架>V形架>飞鸟形架;飞鸟形架葡萄叶片VvHSP17.9、VvHSP22、VvHSP70、VvHSP90、VvHSP100、VvHSP101、VvHSFA1、VvHSFA2、VvHSFB1和GLOS1等10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中H形架葡萄叶片VvHSP17.9、VvHSP90、Vv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高于V形架,其余7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低于V形架。【结论】夏季自然高温下,3种架形中飞鸟形架阳光玫瑰葡萄叶幕温度较低、湿度较高,叶肉组织紧实、光合色素含量高、Pn较高,抗逆基因表达量较高、PSⅡ反应中心较为稳定是其耐热性较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架形 抗高温 叶幕生态 光合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光玫瑰’葡萄病毒病症状差异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何晶晶 李胜 +5 位作者 王荣 许延帅 陈文婷 王美军 杨国顺 白描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2,共6页
针对‘阳光玫瑰’葡萄病毒病普遍发生的情况,检测了田间植株的病毒种类及其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显症叶片和健康叶片中均检测到葡萄卷叶相关病毒3(GLRaV-3)、葡萄病毒A(GVA)、葡萄病毒B(GVB)和沙地葡萄茎痘病毒(GRSPaV)... 针对‘阳光玫瑰’葡萄病毒病普遍发生的情况,检测了田间植株的病毒种类及其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显症叶片和健康叶片中均检测到葡萄卷叶相关病毒3(GLRaV-3)、葡萄病毒A(GVA)、葡萄病毒B(GVB)和沙地葡萄茎痘病毒(GRSPaV)4种病毒。对重症、轻症和无症植株的产量和果实品质进行分析发现,重症植株的产量显著低于无症和轻症植株。玫瑰香味有关的橙花醇和香叶醇2种香气物质在3类不同症状表现的植株果实中无显著性差异,而重症植株果实中芳樟醇含量显著高于无症和轻症植株果实。针对病毒病对‘阳光玫瑰’生产造成的严重危害,根据生产经验总结出了两种缓解病毒病的方法可用于指导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 病毒检测 果实品质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袋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的影响
19
作者 张鹏 文跃 +3 位作者 周国朝 房玉林 鞠延仑 徐炎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7,共8页
果实套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葡萄栽培管理中,而不同果袋由于透光率和透气性的差异,对果实品质和香气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研究以5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设置9种果袋处理,不套袋作为对照,比较成熟期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结果表... 果实套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葡萄栽培管理中,而不同果袋由于透光率和透气性的差异,对果实品质和香气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研究以5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设置9种果袋处理,不套袋作为对照,比较成熟期果实品质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套袋后果实香气物质总量均有所降低;不同果袋处理中,白无纺布袋的综合表现最好,其果实粒大、饱满,呈黄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7.07%,可滴定酸含量仅2.56 g·L^(-1),果实耐压力和果柄耐拉力较强,果实香气物质总量达782.19 ng·g^(-1),并以醛类、萜烯类和醇类物质为主。因此在生产上建议推广使用白无纺布袋,以改善‘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提高优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 阳光玫瑰 品质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生长动态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仲慧 李秀杰 +2 位作者 王悦 李勃 谢兆森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9-508,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赤霉素处理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生长动态及品质的影响,为筛选较优的赤霉素处理方式及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0年生V形架自根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设拉穗+无核保果+膨大处理(T1)... 【目的】探究不同赤霉素处理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生长动态及品质的影响,为筛选较优的赤霉素处理方式及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0年生V形架自根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设拉穗+无核保果+膨大处理(T1)、无核保果+膨大处理(T2)、膨大处理(T3),清水处理作为对照(CK)。研究4个处理下果实生长动态变化,测量拉穗处理0、12、24 h和3、7 d后的花穗长度;测定成熟期果实纵径、横径,处理20、40、60、80和100 d(成熟期)的单果重、单果体积、果实硬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及糖酸组分等果实品质指标。【结果】T1处理中赤霉素拉穗处理7 d后花穗长度显著高于CK(P<0.05,下同);相较于CK,赤霉素处理(T1、T2和T3)可使阳光玫瑰果实快速生长期提前,处理后20~40 d,T1和T2处理果实单果重和体积增长速度及果实硬度下降速度均为最大值。赤霉素处理显著增加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和体积,能够促进果实膨大,提高阳光玫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果实内糖酸组分及硬度影响较小。其中T2处理的果实纵径较CK显著提高28.1%,单果重和体积峰值分别为11.3 g和10.59 cm~3,均显著高于T3和CK;至成熟期,T2处理果实糖酸比较CK显著提高22.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40%,果实内果糖(63.49 mg/g)和葡萄糖(78.66 mg/g)含量在4个处理中最高,且显著高于T1和T3处理;T2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T1处理和CK。【结论】不同赤霉素处理方式均能明显促进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生长发育,提高果实品质。其中无核保果+膨大处理后的果实生长迅速,能在保证果实膨大生长的同时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品质最佳,适宜在生产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阳光玫瑰葡萄 果实生长发育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