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QSAR Analysis of DDPH Derivatives for α_1-Adrenoceptor Antagonist Activity
1
作者 方浩 卢景芬 夏霖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5年第3期149-153,共5页
Aim and methods The study of 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3D-QSAR) of DDPH and its derivatives has been performed using Apex-3D programme. Result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substit... Aim and methods The study of three-dimensional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3D-QSAR) of DDPH and its derivatives has been performed using Apex-3D programme. Result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substituents of para- and ortho-positions in phenyl ring of aryloxyalkylamine greatly influence the bioactivity. Conclusion The biophore model and 3D-QSAR equation help us not only further understand receptor-ligand interactions, but also design new compounds with better bio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x-3D α^1-adrenoceptor ANTAGONIST 3D-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组织中sIgA、α_1-AR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波 杨进益 +2 位作者 魏伟 杨明洲 王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5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组织中s Ig A、α1-AR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70例患者,根据诊断结果的不同,36例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为BPH组,34例...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组织中s Ig A、α1-AR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70例患者,根据诊断结果的不同,36例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为BPH组,34例并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CP组,取两组病理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比较两组患者s Ig A、α1-AR。结果 CP组s Ig A、α1-AR值明显高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组织中s Ig A、α1-AR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提示慢性前列腺炎可能与BPH可能有一定联系,BPH的一个致病因素之一可能是炎性反应,与BPH的病理发展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慢性前列腺炎 SIGA α1-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吸入伤大鼠肺组织α_1-AR的变化与哌唑嗪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辉 杨宗诚 黎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97-499,共3页
目的 探讨α1肾上腺素受体 (α1-AR)在烟雾吸入伤大鼠肺组织变化与哌唑嗪对烟雾吸入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烟雾吸入伤模型致伤大鼠 ,干湿重法测定肺组织含水量 ,伊文斯蓝法测定肺微量血管通透性 (PMVP) ,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肺... 目的 探讨α1肾上腺素受体 (α1-AR)在烟雾吸入伤大鼠肺组织变化与哌唑嗪对烟雾吸入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烟雾吸入伤模型致伤大鼠 ,干湿重法测定肺组织含水量 ,伊文斯蓝法测定肺微量血管通透性 (PMVP) ,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肺组织α1-AR的变化。结果 烟雾吸入致伤后大鼠PMVP增大 ,2h达显著水平 ,6h达高峰 ,2 4h仍显著高于正常 ;肺含水量伤后 2h明显升高 ,6h达非常显著水平 ,2 4h达高峰 ;肺组织α1-AR密度于烟雾致伤后 2、4、6及 2 4h显著升高 ,但亲和力除伤后 2h升高之外 ,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显示 ,肺组织α1-AR密度的升高与PMVP增大呈显著正相关。腹腔给予α1-AR阻断剂哌唑嗪 0 5、1 5及 3 0mg/kg能明显降低PMVP及肺水含量 ,减轻肺损伤。结论 大鼠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与α1-AR密度升高有关 ,哌唑嗪对烟雾吸入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吸入伤 α1肾上腺素受体 肺微血管通透性 哌唑嗪 保护作用 大鼠 肺组织 吸入性损伤 α1-ar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新生脉散方调控β1-AR/cAMP/PKA/CREB信号通路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宋宇威 张泽宇 +2 位作者 贾壮壮 张璇 毕颖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78-84,共7页
目的 基于β1-AR/cAMP/PKA/CREB信号通路探讨优化新生脉散方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手术组40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 目的 基于β1-AR/cAMP/PKA/CREB信号通路探讨优化新生脉散方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手术组40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和中药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4周。超声心动图测定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测定心、肺质量并计算心、肺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ELISA测定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肌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cAMP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β1-AR/cAMP/PKA/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F、LVFS明显降低(P<0.01),心、肺脏器系数明显升高(P<0.01);心肌细胞数目减少、胶原容积分数升高、Ⅰ/Ⅲ型胶原纤维占比增加(P<0.01),血清NT-ProBNP和心肌组织ColⅠ、ColⅢ含量明显升高,心肌组织cAMP含量明显降低(P<0.01),心肌组织β1-AR和cAMP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β1-AR、腺苷酸环化酶(AC)1、cAMP、p-蛋白激酶A(PKA)、p-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Smad2、ColⅠ、Col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不同程度增加大鼠LVEF、LVFS,降低心、肺脏器系数;增加心肌细胞数目、减少胶原容积分数和Ⅰ/Ⅲ型胶原纤维占比,下调血清NT-ProBNP和心肌组织ColⅠ、ColⅢ含量,上调cAMP含量,增加心肌组织β1-AR和cAMP阳性表达,上调β1-AR、AC1、cAMP、p-PKA、p-CREB蛋白表达,抑制p-Smad2、ColⅠ、ColⅢ、α-SMA蛋白表达,其中中药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作用更明显(P<0.01,P<0.05)。结论 优化新生脉散方能减轻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改善心肌肥厚和重构,增加左心室收缩力,其机制可能与激活β1-AR/cAMP/PKA/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新生脉散方 心肌纤维化 心力衰竭 β1-ar/cAMP/PKA/CREB信号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通道阻断剂对A10细胞α_1-AR介导的Ca^(2+)内流的影响
5
作者 阮红梅 关永源 +1 位作者 贺华 丘钦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 :在胚胎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A10 ) ,探讨Cl- 通道与Ca2 + 内流的关系及酪氨酸磷酸化对Ca2 + 内流的作用。方法 :采用Fura 2荧光探针双波长测定胞浆游离Ca2 + 浓度 ([Ca2 + ]i)。结果 :Ca2 +通道阻断剂nifedipine和SK&F96 3... 目的 :在胚胎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A10 ) ,探讨Cl- 通道与Ca2 + 内流的关系及酪氨酸磷酸化对Ca2 + 内流的作用。方法 :采用Fura 2荧光探针双波长测定胞浆游离Ca2 + 浓度 ([Ca2 + ]i)。结果 :Ca2 +通道阻断剂nifedipine和SK&F96 36 5可阻止肾上腺素 (Adr)触发的Ca2 + 内流 ;氯通道阻断剂niflumicacid(NFA)和furosemide呈浓度依赖性抑制Ca2 + 内流。在Ca2 + 内流被SK&F96 36 5最大限度抑制后 ,NFA和furosemide可进一步抑制Ca2 + 内流 ;而Ca2 +内流被NFA和furosemide分别最大抑制 2 8%和 35 %后 ,SK&F96 36 5也可进一步抑制Ca2 + 内流达 5 3%和5 2 %。genistein呈浓度依赖性抑制Ca2 + 内流 ;vana date浓度依赖性促进Ca2 + 内流。结论 :在A10细胞 ,肾上腺素受体触发的Ca2 + 内流涉及电压依赖性Ca2 + 通道 (VDC)和受体操纵性Ca2 + 通道 (ROC) ;氯通道参与了VDC及ROC介导的Ca2 + 内流 ;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水平影响Ca2 + 内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细胞 CA^2+ 氯通道 Cl^-1通道阻断剂 A10细胞α1-ar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stimation of 1-(benzoxazole-2-yl)piperazine and 4-(benzoxazole-2-yl)piperidine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α_1-AR antagonists 被引量:1
6
作者 Jia Bin Li Lin Xia +2 位作者 Bin Wu Tao Wang Zhen Zhou Ji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93-1195,共3页
Two series of 1-(benzoxazole-2-yl)piperazine (Sa-i) and 4-(benzoxazole-2-yl)piperidine compounds (10a-i)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α1-AR antagonistic activities. Biological assay in v... Two series of 1-(benzoxazole-2-yl)piperazine (Sa-i) and 4-(benzoxazole-2-yl)piperidine compounds (10a-i)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α1-AR antagonistic activities. Biological assay in vitro indicated that 10h showed slightly stronger α1-AR antagonistic activity to that of our lead compound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H α1-ar antagonists Benzoxazole PIPERIDINE PIPERAZ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ovel Aryloxyalkyl-arylpiperazine Derivatives as α_(1A)-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7
作者 HaoFANG MinYongLI +2 位作者 LinXIA ZhenZhouJIANG ZhiZhenL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45-448,共4页
A series of 1-[2-(substituted phenoxy)ethyl]-4-(2-methoxyphenyl)-piperazine deriva- tiv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radioligand receptor binding assay indicated that most of them bind with α1-adrenoceptor specific... A series of 1-[2-(substituted phenoxy)ethyl]-4-(2-methoxyphenyl)-piperazine deriva- tiv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radioligand receptor binding assay indicated that most of them bind with α1-adrenoceptor specifically, and one of the compound possessed subtype A sele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adrenoceptor ANTAGONIST aryloxyalkyl-arylpiperaz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组织中SIgA、α1-AR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15
8
作者 高卫军 王养民 +3 位作者 王长海 杨旭凯 万霖 李卫平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15-320,共6页
目的: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组织中SIgA、α1-A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62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组织标本,根据术前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经直肠前列腺B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 目的: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组织中SIgA、α1-A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62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组织标本,根据术前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经直肠前列腺B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临床症状以及有无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以及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单纯BPH、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两组。采用免疫组化、RT-PCR等实验方法研究两组前列腺组织中SIgA、α1-AR的表达。结果:62例患者中30例为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32例为单纯BPH,通过对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BPH患者SIgA、α1-AR表达显著高于单纯BPH患者(0.380 8±0.144 3 vs 0.295 4±0.008 4;0.440 5±0.104 1 vs 0.383 2±0.013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gA、α1-AR在BPH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表达上调,提示慢性前列腺炎与BPH可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炎症反应可能是BPH的一个致病因素,与BPH的病理发展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慢性前列腺炎 SIGA α1-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心合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淋巴细胞β_1-AR mRNA表达的影响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薛一涛 刘秀娟 +3 位作者 李焱 鲁月凤 李秋实 焦华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3-536,共4页
目的:评价具有温阳复心、活血利水作用的复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阳虚衰证患者淋巴细胞β1-AR mRNA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衰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缬沙坦组)30例、治疗组(复心合剂组)30例,经6... 目的:评价具有温阳复心、活血利水作用的复心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心阳虚衰证患者淋巴细胞β1-AR mRNA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衰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缬沙坦组)30例、治疗组(复心合剂组)30例,经6周治疗后,观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1-AR mRNA表达、6min步行试验(6MWT)、脑钠肽(BNP)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观察复心合剂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心衰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1-AR mRNA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患者6WMT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且6WMT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患者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复心合剂能提高心衰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1-AR mRNA的表达,并有效提高CHF患者运动耐量,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心合剂 心阳虚衰证 Β1-ar MRNA表达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体的合理药物设计在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敏勇 夏霖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7-392,共6页
对近年来基于配体结构的合理药物设计方法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采用定量构效关系和药效团模型进行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分子设计的工作,并就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合理药物设计的未来趋势进行了... 对近年来基于配体结构的合理药物设计方法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采用定量构效关系和药效团模型进行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分子设计的工作,并就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合理药物设计的未来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药物设计 α1-肾上腺素能受体 拮抗剂 定量构效关系 药效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前列腺α_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明强 张幼怡 +2 位作者 吕志珍 薛兆英 韩启德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用离体组织收缩功能实验和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分析大鼠前列腺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三种亚型的分布及其介导的收缩效应.结果显示:标本经用氯乙基可乐定(CEC)预处理后,去氧肾上腺素(PE)介导的最大收缩效应无明显... 用离体组织收缩功能实验和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分析大鼠前列腺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三种亚型的分布及其介导的收缩效应.结果显示:标本经用氯乙基可乐定(CEC)预处理后,去氧肾上腺素(PE)介导的最大收缩效应无明显下降,α1-AR亚型选择性拮抗剂5-MU,WB4101,萘哌地尔,尼古地平,BMY7378抑制PE介导前列腺收缩的pA2值与克隆α1A-AR亚型的Ki值呈高度相关(r=0.91).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中,标本经CEC预处理后,[125I]BE与α1-AR的最大结合容量由1.09±0.32nmol·g-1蛋白质明显下降至0.33±0.08nmol·g-1蛋白质.α1A-,α1B-,α1D-AR密度分别约占总受体密度的15%,65%和20%.结果提示大鼠前列腺中尽管α1-AR三种亚型均有分布,但引起平滑肌收缩的功能性α1-AR以α1A-AR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肾上腺素受体 亚型 α1-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NO合酶上调大鼠血管α_1-肾上腺素受体和三磷酸肌醇受体 被引量:2
12
作者 符民桂 杨军 +2 位作者 庞永政 唐朝枢 刘乃奎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291-295,共5页
探讨NO系统和血管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及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系统在高血压发病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在常规饲食中加入L-NAME喂饲大鼠1或4周制备大鼠高血压模型;应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观察α1-AR及IP... 探讨NO系统和血管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及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系统在高血压发病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在常规饲食中加入L-NAME喂饲大鼠1或4周制备大鼠高血压模型;应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观察α1-AR及IP3R的变化。结果应用L-NAME处理一周,大鼠动脉血压升高30(2mmHg(P<0.05),血浆NOx含量则下降25%(P<0.05)。主动脉肌膜α1-AR及肌浆网IP3R密度分别增加12%和40%。L-NAME处理4周,大鼠血压升高75±8mmHg(P<0.01),血浆NOx含量下降50%(P<0.01),主动脉肌膜α1-AR及肌浆网IP3R密度分别较对照组高73%和137%(P<0.01),此时尾动脉肌膜AR及肌浆网IP3R密度亦较对照组增加55%和56%(P<0.01)。结论提示长期抑制NOS引起大鼠持续性高血压的同时,可致大鼠血管α1-AR及IP3R明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高血压 EDRF α1-ar IP3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别阻断β_1-和β_2-AR对小鼠胰岛素低血糖休克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森 李莉 沈明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48,共3页
分别阻断小鼠 β1 和 β2 AR后进行了加速胰岛素低血糖休克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照组的休克率为 4 7 3 % ,潜伏期为 (1 64 8± 3 1 9)min ;阻断 β1 AR组的休克率增加到 74 % (P <0 0 0 5 ) ,潜伏期减少到(1 4 3 8± 4 ... 分别阻断小鼠 β1 和 β2 AR后进行了加速胰岛素低血糖休克的研究。结果表明 ,对照组的休克率为 4 7 3 % ,潜伏期为 (1 64 8± 3 1 9)min ;阻断 β1 AR组的休克率增加到 74 % (P <0 0 0 5 ) ,潜伏期减少到(1 4 3 8± 4 5 6)min (P <0 0 5 ) ;阻断 β2 AR组的休克率降低到 1 5 3 % (P <0 0 0 5 ) ,潜伏期为 (1 4 9 3±4 9 1 )min (P >0 2 )。证明阻断 β1 AR可加速小鼠的胰岛素低血糖休克 ,而阻断 β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Β1-ar Β2-ar 氨酰心安 心得乐 胰岛素低血糖休克 糖原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与增生前列腺α_1-肾上腺素受体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明强 薛兆英 +1 位作者 张幼怡 韩启德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7年第5期297-298,共2页
为了研究正常和增生前列腺a1-肾上腺素受体(a1-AR)及其差异,用放射配基结合实验的方法定量分析人正常前列腺与增生前列腺a1-AR的含量,结果显示两者最大结合容量(B_(max))没有明显变化.而解离常数即亲和性(Kp;值)发生明显... 为了研究正常和增生前列腺a1-肾上腺素受体(a1-AR)及其差异,用放射配基结合实验的方法定量分析人正常前列腺与增生前列腺a1-AR的含量,结果显示两者最大结合容量(B_(max))没有明显变化.而解离常数即亲和性(Kp;值)发生明显改变,分别为743±223pmol/L和308±64pmol/L(P<0.01)。表明人前列腺增生后.受体亲和性增加,认为这可能与引起增生前列腺平滑肌张力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受体 α1-ar 前列腺增生 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主动脉α_1肾上腺素受体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宫海滨 张幼怡 韩启德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主动脉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及其亚型介导血管收缩反应的改变。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结扎肾动脉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复制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模型,做离体... 目的:观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主动脉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及其亚型介导血管收缩反应的改变。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结扎肾动脉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复制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模型,做离体灌流血管收缩功能实验;在HEK293细胞株分别转染α1A、α1B和α1DARcDNA并稳定表达受体,做放射配体结合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收缩效应曲线pD2值无显著性改变,最大收缩反应显著增加;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收缩效应曲线pD2值显著降低,最大收缩反应无显著改变。在对照组α1AR亚型选择性拮抗剂(5MU,spiperone,BMY7378,WB4101)拮抗去甲肾上腺素介导主动脉收缩的pA2值与克隆的α1DAR的pKI值呈高度相关(r2为0.9),这些拮抗剂的pA2值在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鼠发生糖尿病时主动脉α1AR介导的最大收缩反应增强,当合并高血压时这种增强作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上腺素受体 α1-ar 血管收缩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甲氧基苯乙胺类α_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合成、生物活性研究
16
作者 习保民 江振洲 +1 位作者 王涛 倪沛洲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设计合成苯乙胺类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拮抗剂,并研究它们对大鼠肛尾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以DDPH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11个新化合物,以2,6-二甲基苯酚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得中间体卤代苯氧丙酮,再经还原胺化得目标物。运用大... 目的设计合成苯乙胺类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拮抗剂,并研究它们对大鼠肛尾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以DDPH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11个新化合物,以2,6-二甲基苯酚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得中间体卤代苯氧丙酮,再经还原胺化得目标物。运用大鼠肛尾肌收缩功能实验测定目标物的拮抗活性。结果共合成了11个目的物,其结构经IR、HRMS1、H-NMR确证。结论生物活性测试显示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α1-AR拮抗活性,化合物Ⅲk拮抗作用和DDPH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 α1-ar拮抗剂 DD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AR在大鼠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17
作者 袁芳 宋海平 +2 位作者 樊蔚 侯彬彬 王聪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5期62-65,共4页
观察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的缺失对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探讨β1-AR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用20;只体重300g左右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实验组(β1-AR组);每组各10只;β1-AR组大鼠敲除β1肾上腺素能... 观察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的缺失对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探讨β1-AR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用20;只体重300g左右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实验组(β1-AR组);每组各10只;β1-AR组大鼠敲除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Con组大鼠为同基因野生型(WT)大鼠(β1+/+β2+/+β3+/+);;分别测量Con组和β1-AR组两组大鼠的血压、心率并记录;采用单导管技术对野生型大鼠(Con组)和实验组(β1-AR组)大鼠进行电生理检测;记录Con组和β1-AR组大鼠标准体表心电图、心内电生理参数和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情况;结果:1、与Con组大鼠相比;β1-AR组大鼠平均心率降低;血压下降(p<0.05);2、体表心电图显示;与Con组大鼠相比;β1-AR组大鼠QT间期延长(p<0.05);但QTc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3、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与Con组大鼠相比;β1-AR组大鼠心室有效不应期(VRP)延长;(p<0.05)。4、心律失常诱导结果显示;与Con组大鼠相比;β1-AR组大鼠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显著降低。结论:β1-AR基因缺失可降低大鼠血压及心率;延长心室复极时间和心室有效不应期;同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这表明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为β1受体阻滞剂在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靶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 QT间期 VRP 室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啉类α_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江波 陈国华 +1 位作者 罗小川 吴斐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寻找新的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拮抗剂。方法:以西洛多辛为先导化合物,保留其药效基团吲哚啉母核,依据拼合原理,引入取代苯氧基烷基哌嗪基团,设计合成了12个5-[2-[4-(取代苯氧基烷基)-1-哌嗪基]丙基]吲哚啉类化合物。结果:目标... 目的:寻找新的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拮抗剂。方法:以西洛多辛为先导化合物,保留其药效基团吲哚啉母核,依据拼合原理,引入取代苯氧基烷基哌嗪基团,设计合成了12个5-[2-[4-(取代苯氧基烷基)-1-哌嗪基]丙基]吲哚啉类化合物。结果:目标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初步药理实验结果表明,6个目标化合物的拮抗参数pA2值大于7.50,具有较好的α1-AR拮抗活性。结论:5-[2-[4-(取代苯氧基烷基)-1-哌嗪基]丙基]吲哚啉类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具有潜在价值的α1-AR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洛多辛 取代苯氧基烷基哌嗪 吲哚啉 α1-ar 良性前列腺增生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FAM、GDF-15、淋巴细胞β1-AR的mRNA对近期MACE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占军 马利军 郑莹莹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61-467,共7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淋巴细胞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的mRNA对近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4月~2019年10月CHF患者127例作... 目的探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淋巴细胞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的mRNA对近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4月~2019年10月CHF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外周血指标与心肌重构指标[左心房内径(LAP)、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重构指数(LVRI)]、LVEF相关性及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PBMCs中TFAM、淋巴细胞β1-AR mRNA相对含量与LAP、LVPW、LVEDD、LVMI呈负相关,与LVRI、LVEF呈正相关,GDF-15 mRNA相对含量与LAP、LVPW、LVEDD、LVMI呈正相关,与LVRI、LVEF呈负相关(P<0.05);随访3个月,发生MACE组PBMCs中TFAM、淋巴细胞β1-AR mRNA相对含量低于未发生MACE组,GDF15 mRNA高于未发生MACE组(P<0.05);PBMCs中TFAM、GDF-15、淋巴细胞β1-AR mRNA相对含量联合预测MACE的AUC值为0.889,大于任一指标单独预测。结论CHF患者PBMCs中TFAM、GDF-15、淋巴细胞β1-AR mRNA表达异常,在其病理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表达水平与MACE发生关系密切,可能成为CHF新的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个核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线粒体转录因子A 生长分化因子-15 淋巴细胞β1-ar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1肾上腺素受体非经典信号转导途径
20
作者 黄岩 张幼怡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93-796,共4页
目的:介绍α1 肾上腺素受体(α1AR) 非经典信号转导途径研究的进展。方法:以国外发表的研究论文为基础,对α1AR激活细胞内多种非经典信号转导途径进行综述。结果:α1AR 可激活磷脂酶A2花生四烯酸信号系统,... 目的:介绍α1 肾上腺素受体(α1AR) 非经典信号转导途径研究的进展。方法:以国外发表的研究论文为基础,对α1AR激活细胞内多种非经典信号转导途径进行综述。结果:α1AR 可激活磷脂酶A2花生四烯酸信号系统,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系统,腺苷酸环化酶cAMP信号系统以及PI3 激酶和磷脂酶D等信号转导途径。结论:α1AR 通过这些复杂的、多元的、网络化的信号转导过程来实现对心血管、神经体液等多系统的生理活动的精细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途径 α1-ar G蛋白 酷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