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高洁 陈洋 +6 位作者 祝永越 赵巧丹 杨事欣 蒋立军 李可心 芦小单 祁冰雪 《甘肃医药》 2025年第1期29-32,40,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DFU)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吉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收治的120名DFU患者,按照Wagner标准分为...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DFU)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吉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收治的120名DFU患者,按照Wagner标准分为DFU 2级组(n=40)、DFU 3级组(n=40)、DFU 4级组(n=40),并选取同期40名单纯T2DM不伴DFU患者作为对照组(n=40)。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α1-MG、β2-MG等相关临床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评价DFU严重程度与一般资料、生化指标、α1-MG、β2-MG及各项炎症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DFU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四组间α1-MG和β2-MG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FU各组α1-MG、β2-MG水平均高于单纯T2DM;DFU严重程度与血肌酐(r=0.244)、尿素氮(r=0.186)、α1-MG(r=0.425)、β2-MG(r=0.375)、白细胞数(r=0.362)、中性粒细胞数(r=0.386)、C反应蛋白(r=0.299)、降钙素原(r=0.220)均呈正相关(P<0.05);DFU严重程度与肾小球滤过率(r=-0.338)、血清白蛋白(r=-0.563)、三酰甘油(r=-0.163)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α1-MG与降钙素原呈正相关(r=0.411),β2-MG与降钙素原呈正相关(r=0.3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是DFU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α1-MG、β2-MG水平在DFU患者中显著升高,与DFU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α1微球蛋白 血清Β2微球蛋白 糖尿病足溃疡 Wagner分级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2
作者 周跃 李莹 +2 位作者 陶运娟 赵其浩 朱勇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3期28-31,共4页
目的: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CR)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ED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2月在盐城市中医院住院的2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4 h尿蛋... 目的: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CR)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ED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2月在盐城市中医院住院的2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UAER),将单纯糖尿病(DM)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43例同期在盐城市中医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尿α1-MG、β2-MG和ACR检测结果差异,比较研究组的尿α1-MG、β2-MG和ACR检测结果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3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EKI)的诊断意义。结果:研究组的尿α1-MG、β2-MG和A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DN组的尿α1-MG、β2-MG和ACR水平均明显高于较DM组,DN组的3项指标均较EDN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尿α1-MG、β2-MG和ACR单独与联合检测预测2型糖尿病发生早期肾损伤的AUC分别为0.833、0.870、0.981、0.993,其中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更高。结论:尿α1-MG、β2-MG和ACR联合检测在诊断EDN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肾病 尿α1-MG 尿Β2-MG 尿A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尿α1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康伦雅 林毅辉 +1 位作者 苏劲波 张雅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3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肌酐比(microalbuminuria/creatatine,mALB/Cr)、尿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在早期2型糖尿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泉州市第一医院于2021年1月—202... 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肌酐比(microalbuminuria/creatatine,mALB/Cr)、尿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在早期2型糖尿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泉州市第一医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组)、47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蛋白尿组)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mALB/Cr、α1-MG、β2-MG检验结果展开分析,对比单一检验和联合检验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的mALB/Cr、α1-MG、β2-MG均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mALB/Cr、α1-MG、β2-MG单一检验。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检验mALB/Cr、α1-MG、β2-MG,能尽早明确早期糖尿病肾病,而且联合检验与单一检验相比,诊断效能更高,能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肌酐比 尿α1微球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早期糖尿病肾病 诊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耳颗粒联合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辅助性T细胞1型/2型平衡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世国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槐耳颗粒联合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辅助性T细胞1型/2型(Th1/Th2)平衡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 目的:分析槐耳颗粒联合胸腺肽α1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辅助性T细胞1型/2型(Th1/Th2)平衡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槐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7 d,两组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两组CD3^(+),CD4^(+)及CD4^(+)/CD8^(+)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两组CD8^(+)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7 d,两组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白蛋白(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两组AST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两组ALT,TBIL及ALB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后采用槐耳颗粒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颗粒 胸腺肽α1 原发性肝癌 TH1/TH2平衡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干预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Ⅱ型胶原纤维α1基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miR20b的表达 被引量:15
5
作者 谢平金 余翔 +4 位作者 柴生颋 曹学伟 孙赫 陈群群 梁桂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46-1851,共6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川芎嗪能明显降低骨关节炎关节液中NO、前列腺素E2水平,对减轻骨性关节炎的炎症有一定作用,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中Ⅱ型胶原纤维α1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miR...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川芎嗪能明显降低骨关节炎关节液中NO、前列腺素E2水平,对减轻骨性关节炎的炎症有一定作用,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中Ⅱ型胶原纤维α1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miR20b表达水平,并探讨川芎嗪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川芎嗪高剂量组、川芎嗪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后4组通过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制作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后川芎嗪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川芎嗪100 mg/kg和50 mg/kg,阳性对照组灌服塞来昔布24 mg/kg;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干预6周后取材,分别行鼠软骨大体组织学评分、qR T-PCR检测软骨Ⅱ型胶原纤维α1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miR20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软骨Mankin评分:川芎嗪高、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较正常组高(P<0.05),较模型组低(P<0.05),且川芎嗪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低剂量组;(2)川芎嗪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Ⅱ型胶原纤维α1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较正常组上调(P<0.05),较模型组下调(P<0.05),且川芎嗪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低剂量组;(3)川芎嗪各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及正常组的miR20b表达均较模型组上调(P<0.05),其中川芎嗪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高剂量组;(4)提示:川芎嗪对早期膝骨关节炎大鼠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可能通过上调软骨中miR20b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促进软骨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膝骨关节炎 miR20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ol2α1 Ⅱ型胶原纤维α1 大鼠 软骨 骨关节炎 软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纤维胶原类 模型 动物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尿α1微球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6
作者 李倩 刘东岭 张爱霞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23期56-59,共4页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lbumin creatinine ratio, ACR)、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 α1-MG)及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6...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lbumin creatinine ratio, ACR)、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 α1-MG)及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6月-2024年8月商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探究组,并收集同期收治的8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ACR、α1-MG、β2-MG的水平。比较两组ACR、α1-MG、β2-MG水平的差异,并评估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探究组ACR、α1-MG、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ACR、α1-MG、β2-MG单一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CR、α1-MG、β2-MG检测在早期DN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且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检测,有助于提高早期DN的诊断准确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 尿α1微球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A1c联合血清α1-MG、β2-MG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20
7
作者 沈漪萍 昌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11期1875-1877,共3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在糖尿病(DM)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88例2型DM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H...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在糖尿病(DM)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88例2型DM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HbA1c、α1-MG、β2-MG、肌酐(SCr)和尿素(SUrea)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DM组中检测HbA1c、α1-MG和β2-MG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早期DN组检测HbA1c、α1-MG和β2-MG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DM组(P<0.01),单纯DM组和早期DN组检测SCr和SUre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bA1c检测水平与α1-MG和β2-MG检测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95,0.415,P<0.05),早期DN组HbA1c、α1-MG和β2-2MG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3.02%高于三项指标单项检测的阳性检出率81.40%、69.77%、76.74%(P<0.05),并高于单纯DM组联合阳性检出率75.56%和三项指标单项检测的阳性检出率71.11%、46.67%、40.00%(P<0.05)。结论 HbA1c、α1-MG和β2-MG与DM早期肾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利于及时筛查出DM早期肾功能损害病例,提高DM早期肾功能损害检出率,为基层医院医生对DN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以及病情监测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α1-微球蛋白 β2-2微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神补脑液对失眠大鼠模型海马组织内GABA_ARα1、GABA_ARγ2、NKCC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于智莘 吕宏亮 +3 位作者 李晶 宋琳琳 粟栗 于江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508-3511,共4页
目的观察安神补脑液(ASBN)对失眠大鼠海马体γ-氨基丁酸受体(GABA)、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催眠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复制大鼠失眠模型,将复制成功的失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氟西汀(Fluoxetine)组,... 目的观察安神补脑液(ASBN)对失眠大鼠海马体γ-氨基丁酸受体(GABA)、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催眠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复制大鼠失眠模型,将复制成功的失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氟西汀(Fluoxetine)组,模型组,ASBN高、中、低剂量(ASBN-H、M、L)组,另取15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各给药组连续7 d给予相应药物口服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连续灌胃7 d 0.9%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活动状态。采用qPCR检测海马体中GABA_ARγ2和Na+-K+-Cl-协同转运蛋白(NKCC1)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IHC)-P检测大鼠海马体中GABA_ARα1的表达。结果ASBN可提高海马体中GABA_ARα1、GABA_ARγ2表达,降低NKCC1表达。结论ASBN可以通过调节失眠大鼠海马体中GABA_ARα1、GABA_ARγ2和NKCC1表达量来改善大鼠的睡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补脑液 失眠 GABA_ARα1 GABA_ARγ2 NKC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sC、α1-MG和β2-MG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朝菊 赵海利 +2 位作者 谭鹤 唐志鹏 赵晓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4期3328-332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多指标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DM)患者188例和健康对照者90例,检测各组血CysC、α1-MG、β2-MG、BUN和Cr的含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多指标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糖尿病(DM)患者188例和健康对照者90例,检测各组血CysC、α1-MG、β2-MG、BUN和Cr的含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单纯DM组血清CysC、α1-MG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β2-MG、BUN和Cr水平无明显差异;早期DN组血清CysC、α1-MG和β2-MG水平较单纯DM组显著升高(P<0.01),但两组血清BUN、Cr水平无明显差异;188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α1-MG和β2-MG均与BUN、Cr水平呈正相关;早期DN组中3个指标的异常率较单纯DM组显著升高;3个指标联合检测早期肾损伤的异常率较单指标检测明显升高;用ROC曲线进行诊断效能评价,以CysC最优。结论血清CysC、α1-MG和β2-MG联合检测可发现糖尿病病程中的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胱抑素C α1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 早期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G、α1-MG、β2-MG测定对亚临床肝肾综合征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吕春艳 齐铮琴 +2 位作者 韩俊岭 李莉 郝殿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glucosaminase,NAG)、尿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血β2-MG对肝硬化患者亚临床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glucosaminase,NAG)、尿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血β2-MG对肝硬化患者亚临床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的诊断意义。方法:将3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和3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以及30例体检正常者分3组,检测尿NAG、α1-MG、β2-MG及血β2-MG。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尿NAG、α1-MG、β2-MG和血β2-MG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肝硬化失代偿组尿NAG、α1-MG、β2-MG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肝硬化失代偿组的血β2-MG也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组(P<0.05)。结论:尿NAG、α1-MG、β2-MG和血β2-MG有助于发现肝硬化患者早期肾损害,并可反映随肝功能下降而加重的损害程度,对预测HRS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亚临床肝肾综合征 NAG α1-MG Β2-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国顺 尚华 +3 位作者 马利转 张超 王玉兰 李玉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2818-2820,共3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PEG-IFN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B组单独使用PEG-IFNα-2a,对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血清HBsAg、HBeAg、HBVDN...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PEG-IFN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B组单独使用PEG-IFNα-2a,对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血清HBsAg、HBeAg、HBVDNA等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6个月时的血清ALT、AST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6、9、12个月时HBsAg、HBeAg及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两组比较HBsAg、HBVDNA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组织病理肝细胞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IFNα-2a联合胸腺肽α1治疗CHB疗效优于单一使用PEG-IFNα-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胸腺肽α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α1微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对2-4期慢性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向代军 张洪瑞 +5 位作者 白洁 王璐 马飞 彭文红 马骏龙 王成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8期1011-1012,1015,共3页
目的:探讨尿α1、β2微球蛋白在2~4期慢性肾病患者中诊断价值。方法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肾内科的134例住院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尿α1、β2微球蛋白和其他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分析,采用MDRD公式进行肾小球滤过率计算... 目的:探讨尿α1、β2微球蛋白在2~4期慢性肾病患者中诊断价值。方法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肾内科的134例住院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尿α1、β2微球蛋白和其他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分析,采用MDRD公式进行肾小球滤过率计算。结果慢性肾病组尿α1、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期慢性肾病患者中尿α1、β2微球蛋白结果呈明显升高趋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α1、β2微球蛋白在3a和3b期中结果有明显差异,3a期尿α1微球蛋白(20.00±18.9)mg/L、3b期(40.5±28.5)mg/L ;3a期β2微球蛋白(4.1±4.0)mg/L、3b期(10.0±8.7)mg/L。相关分析显示,尿α1、β2微球蛋白与肌酐呈显著正相关,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尿α1、β2微球蛋白是用于评价慢性肾脏疾病肾功能较好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α1微球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慢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抗AT1、α1、β1及M2受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燕 梁利波 +2 位作者 李俊梅 王翠 段勇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0期1714-1719,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 1-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及M 2胆碱能受体(M 2-受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DN患者115例(DN组)、2型糖尿病(T2DM)...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 1-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及M 2胆碱能受体(M 2-受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DN患者115例(DN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65例(T2DM组)和健康体检者46例(NC组),检测DN组、T2DM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和NC组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和自身抗体阳性率,分析两者相关性及不同疗效对自身抗体阳性率的影响,并将治疗前AT 1、α1、β1及M 2受体水平诊断DN做ROC曲线分析。结果治疗后,DN组、T2DM组的尿素氮(BUN)、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rea)值显著降低(P<0.05),肾小球过滤率(GFR)显著提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N组AT 1、α1、β1及M 2受体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2DM组治疗后(P<0.05)和N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患者中,AT 1受体、α1受体、β1受体、M 2受体与血BUN、血Scr、尿Urea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GFR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DN治疗有效组的AT 1、α1、β1及M 2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治疗前AT 1、α1、β1及M 2受体水平诊断DN做ROC曲线分析发现,四者受体和其联合诊断DN的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669、0.676、0.711、0.675和0.724,灵敏度分别为87.7%、90.8%、89.2%及92.3%和92.3%,特异性分别为53.9%、55.7%、47.0%及57.4%和50.4%。结论AT 1、α1、β1及M 2受体不仅可反映DN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情况,还可预测DN疗效,临床诊断价值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 α1-肾上腺素受体 Β1肾上腺素受体 M 2胆碱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骨髓腔内PPARγ和Cbfα1 mRNA的表达与骨折愈合障碍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诣 陈先礼 +3 位作者 刘宝恒 丑克 刘振东 邓俭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57-964,共8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骨髓腔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和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 alpha 1,Cbfα1)表达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骨折愈合障碍之间的关系。方...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骨髓腔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和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 alpha 1,Cbfα1)表达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骨折愈合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摘眼球取血,两组分别腹腔注射枸橼酸盐缓冲液和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2周后再次摘眼球取血,并建立大鼠左胫骨牵引成骨模型,牵引14 d后处死动物,收集血液及左胫骨,无菌分离双侧股骨。X线摄片比较两组胫骨牵引间隙内骨痂的形成情况。组织学观察牵引骨痂内微骨柱(MCF)与初始基质前沿(PMF)及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的形成情况,并计算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与骨髓腔面积百分比。RT-PCR法检测两组动物股骨骨髓腔内PPARγ和Cbfα1mRNA的表达。结果:8周后实验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总胆固醇较正常组升高(P<0.05),空腹血糖、血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10周后实验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总胆固醇较正常组升高(P<0.05),血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大鼠X线摄片显示骨折断端之间牵引骨痂形成明显减少,骨痂组织学检查表现为MCF排列紊乱,PMF浅染;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及脂肪细胞占骨髓腔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RT-PCR法检测显示双侧股骨骨髓腔内PPARγmRNA表达上调(P<0.05),而Cbfα1mRNA的表达下调(P<0.05),而对照组则相反。2型糖尿病对早期骨折愈合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障碍可能与2型糖尿病条件下骨髓腔内PPARγmRNA表达增加而Cbfα1mRNA的表达受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折愈合 间充质干细胞 PPARΓ Cbfα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诱导MUC1特异性Th2型免疫应答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敏英 周红月 +5 位作者 接晶 谢飞 翟瑞萍 陈潭秀 袁红艳 台桂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9-304,共6页
目的:采用黏蛋白与麦芽糖结合蛋白融合蛋白(MUC1-MBP)作为特异性抗原,研究胸腺肽α1(Tα1)加强诱导MUC1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探讨其作为佐剂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MUC1-MBP+BCG组(注射MU... 目的:采用黏蛋白与麦芽糖结合蛋白融合蛋白(MUC1-MBP)作为特异性抗原,研究胸腺肽α1(Tα1)加强诱导MUC1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探讨其作为佐剂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MUC1-MBP+BCG组(注射MUC1-MBP+BCG)和MUC1-MBP和Tα1组(注射MUC1-MBP+Tα1),分别进行T细胞免疫活性、MUC1特异性抗体效价及亚类、Tα1联合MUC1-MBP抗肿瘤作用检测。第3次免疫后4~7d无菌取脾脏组织,测定脾指数;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测定各组小鼠的刺激指数(SI);ELISA法测定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及小鼠血清中MUC1特异性抗体水平;第3次免疫后7d,注射黑色素瘤细胞B16-MUC1,观察各组小鼠生存期。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UC1-MBP+BCG组和MUC1-MBP+Tα1组小鼠脾指数与SI均升高(P<0.05或P<0.01),MUC1特异性SI明显升高(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UC1-MBP+BCG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L-4和IL-10水平均略微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UC1-MBP+Tα1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水平明显升高(P<0.01);IFN-γ、IL-2和IL-10水平均略微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1-MBP+Tα1免疫小鼠能够产生抗MUC1特异性抗体且效价随浓度升高而升高。抗体亚型检测,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UC1-MBP+Tα1组IgG1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IgG2a水平无明显变化。肿瘤预防实验,与生理盐水组比较,MUC1-MBP+BCG组和MUC1-MBP+Tα1组小鼠生存期未见明显差异。结论:MUC1-MBP联合Tα1更倾向于Th2型免疫应答,Tα1可以作为预防性疫苗佐剂使用,不适合治疗性疫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黏蛋白与麦芽糖结合蛋白融合蛋白 Th2型免疫应答 佐剂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刺激单核细胞上清对成骨细胞Runx2/Cbfα1表达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叶洁 邓辉 +2 位作者 徐春燕 王海燕 胡荣党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菌脂多糖(Pg-LPS)刺激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上清对成骨细胞Runx2/Cbfα1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经100 ng/ml Pg-LPS刺激的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24 h后上清,以20%的稀释浓度的分别作用于MC3T3-E1细胞1、6、1...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菌脂多糖(Pg-LPS)刺激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上清对成骨细胞Runx2/Cbfα1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经100 ng/ml Pg-LPS刺激的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24 h后上清,以20%的稀释浓度的分别作用于MC3T3-E1细胞1、6、12、24、48、72 h后,采用半定量RT-PCR与Western-Blot检测细胞Runx2/Cbfα1在基因与蛋白水平上的差异性表达。结果成骨细胞MC3T3-E1在20%稀释浓度的培养上清刺激后,半定量RT-PCR法发现Runx2/Cbfα1基因表达显著受抑制,且呈时间依赖性,72 h降到最低;Western-Blot检测显示细胞Runx2/Cbfαa1蛋白表达6 h后开始下降,72 h降至最低。结论 Pg-LPS刺激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上清能抑制小鼠成骨细胞Runx2/Cbfα1的表达且与时间呈一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单核细胞 成骨细胞 Runx2/Cbfα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胸腺素α1 pMAL-C2x-Tα1/TB1工程菌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中禄 陶翠兰 +1 位作者 莘旭妮 李树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3-16,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重组胸腺素α1(Tα1)的pMAL-C2x-Tα1/TB1工程菌。方法将人工合成的Tα1序列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的片段和pMAL-C2x质粒载体分别经BamHI和EcoR I双酶切后,用T4 DNA快速连接酶连接构建pMAL-C2x-Tα1融合表达质粒,再经测序正确... 目的构建表达重组胸腺素α1(Tα1)的pMAL-C2x-Tα1/TB1工程菌。方法将人工合成的Tα1序列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的片段和pMAL-C2x质粒载体分别经BamHI和EcoR I双酶切后,用T4 DNA快速连接酶连接构建pMAL-C2x-Tα1融合表达质粒,再经测序正确后,将重组体转化至大肠埃希菌TB1菌中,pMAL-C2x-Tα1/TB1菌在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经IPTG诱导表达麦芽糖结合蛋白与Tα1的融合蛋白(MBP-Tα1),采用Westernblot对MBP-Tα1进行鉴定。结果 pMAL-C2x-Tα1/TB1工程菌能有效表达MBP-Tα1,融合蛋白占菌体蛋白的33.6%,分子量约为45×103。结论工程菌的成功构建和表达为重组Tα1的纯化、生物学活性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胸腺素α1 基因克隆 质粒pMAL-C2x 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祛瘀汤联合胸腺素α1治疗肺结核并糖尿病疗效及对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栋 张磊 +1 位作者 刘凡平 张素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668-673,共6页
目的:观察养阴祛瘀汤口服联合胸腺素α1皮下注射治疗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并观察其对血清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及IL-4、IL-6]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治疗机制。方法:选择同期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并糖... 目的:观察养阴祛瘀汤口服联合胸腺素α1皮下注射治疗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并观察其对血清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及IL-4、IL-6]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治疗机制。方法:选择同期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降糖、抗结核治疗及胸腺素α1皮下注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服用养阴祛瘀汤,均连续治疗6~8个月。比较两组病灶吸收率、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IFN-γ、IL-2、IL-4、IL-6水平变化;判定临床疗效,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病灶吸收率、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和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两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FN-γ、IL-2、IL-4、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血清Th1细胞因子IFN-γ、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h2细胞因子IL-4、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h1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Th2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Th1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h2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养阴祛瘀汤联合胸腺素α1治疗肺结核并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机制可能与两药联用可以调节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祛瘀汤 胸腺素α1 肺结核 糖尿病 TH1/TH2细胞因子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α1-抗胰蛋白酶、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水平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婧雯 王秋颖 徐建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0-511,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α1-抗胰蛋白酶(AT)、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NE)水平及其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门诊或住院患者120名,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单纯CODP稳定期组、COPD稳定期合并糖尿病组,每组3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α1-抗胰蛋白酶(AT)、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NE)水平及其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门诊或住院患者120名,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单纯CODP稳定期组、COPD稳定期合并糖尿病组,每组30人,检查肺功能、血α1-AT、NE、HbA1c。结果 COPD稳定期合并糖尿病患者血α1-AT、NE较COPD稳定期及单纯糖尿病者明显升高。结论α1-AT、NE对COPD合并2型糖尿病发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2型糖尿病 中性粒细胞弹力蛋白酶 α1-抗胰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红红 李玉 +3 位作者 刘逸寒 王尧 梁晓梅 路福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5-190,共6页
利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基因组DNA中获得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uco-syltransferase,α1,2-fuct)基因,得到大小为906 bp的目的基因,将其定向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ET-fuc... 利用PCR方法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基因组DNA中获得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α1,2-fuco-syltransferase,α1,2-fuct)基因,得到大小为906 bp的目的基因,将其定向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ET-fuct。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25℃,0.1 mmol/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4 h,并用SDS-PAGE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可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33 kD的蛋白,与预期分子量一致,说明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表达,应用HPLC法进行酶活检验,酶活达到了13.21 pmol/(mgPr.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