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北隆起X区白垩系舒善河组层序格架内沉积特征及砂体分布规律
1
作者 胡忠贵 杨帅奇 +1 位作者 蔡全升 邓庆杰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塔北隆起X区白垩系舒善河组基础地质研究总体较弱,为明确区内储集砂体的分布规律,指导岩性油气藏勘探,有必要深化沉积特征等基础地质研究。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频谱属性趋势分析(INPEFA)和小波变换技术,建立了舒善河组层序地层... 塔北隆起X区白垩系舒善河组基础地质研究总体较弱,为明确区内储集砂体的分布规律,指导岩性油气藏勘探,有必要深化沉积特征等基础地质研究。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频谱属性趋势分析(INPEFA)和小波变换技术,建立了舒善河组层序地层格架,将其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Q1、SQ2、SQ3)。通过岩相特征、测井相和地震相特征综合分析,识别出白垩系舒善河组发育三角洲和湖泊2种沉积相类型。在顺物源方向SQ1时期发育三角洲平原到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SQ2时期湖平面波动频繁,在南部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中部到北部三角洲前缘砂体在高速频繁的湖浪改造作用下形成滨浅湖砂坝沉积;SQ3时期湖平面下降,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研究区总体上沉积水体较浅,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随着湖平面先上升、后下降以及物源供给的逐渐减少,先退积后进积。砂体分布规律主要受到河道迁移以及湖平面升降的控制,砂体发育规模在纵向上先减小再增大,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等储集砂体主要发育在南部的舒一段、舒三段底部,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北隆起 白垩系舒善河组 沉积特征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英买力地区陆相原油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1
2
作者 昌伦杰 赵海涛 +5 位作者 李文浩 易珍丽 李斌 王民 卢双舫 应俊锋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尽管塔北隆起英买力地区陆相油气获得了重要突破,但油气成因类型及油源尚存在争议,根据分子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参数,通过油源对比研究,明确了原油成因类型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原油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其中第Ⅰ类原油广泛分布在除YM2... 尽管塔北隆起英买力地区陆相油气获得了重要突破,但油气成因类型及油源尚存在争议,根据分子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参数,通过油源对比研究,明确了原油成因类型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原油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其中第Ⅰ类原油广泛分布在除YM21井和YM46井外的其他地区,三环萜烷多以C_(21)为主峰,C_(24)四环萜烷含量相对较高,C_(24)Tet/C_(26)TT介于1.0~2.0,重排藿烷含量相对较低,该类原油与库车坳陷黄山街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类似;第Ⅱ类原油分布在YM21井和YM46井,原油中三环萜烷通常以C_(19)为主峰,C_(24)四环萜烷含量较高,明显高于第Ⅰ类原油,C_(24)Tet/C_(26)TT约为3,C_(30)重排藿烷/C_(30)藿烷约为0.5,该类原油与恰克马克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较为接近。此外,第Ⅰ类原油具有相对较轻碳同位素值,主要分布在-29.6‰~-28.2‰,第Ⅱ类原油具有相对偏重的碳同位素值,其同位素值约为-27‰,同位素特征也揭示第Ⅰ类原油和第Ⅱ类原油分别来源于黄山街组和恰克马克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原油碳同位素 英买力地区 塔北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隆起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次生油气藏形成条件分析
3
作者 石放 王铸坤 +5 位作者 李建浪 孙琦 易珍丽 李斌 刘柳 尹太举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6,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带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面积超3万km^(2),处于大型单斜背景,油气显示活跃,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多年来未有勘探突破。邻区中石化矿区的发现使得该区的勘探再次提上了日程。基于新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在分析区域...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带哈拉哈塘-哈得地区中生界面积超3万km^(2),处于大型单斜背景,油气显示活跃,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多年来未有勘探突破。邻区中石化矿区的发现使得该区的勘探再次提上了日程。基于新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在分析区域地质概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油源条件、走滑断裂的构造及演化特征和岩性圈闭的形成及封堵条件,明确了该区的成藏模式及有利勘探方向。研究区中生界发育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三叠系发育NE-SW向条带状三角洲砂体,侏罗系和白垩系下部发育SE-NW向展布的叠覆浅水三角洲砂体,白垩系上部发育大面积连片状的辫状河砂体。该区经历了3期隆升,发育5期断层,其中中生界的三叠系-侏罗系断层是古生界断层的伴生断层,受古生界断层的发育控制,雁列状NE-SW向展布。白垩系和侏罗系浅水三角洲前缘单一朵体或多个朵体披覆泥岩拼接形成了侧向遮挡,与上倾方向断层联合形成岩性-断层圈闭,三叠系条带状SE方向展布的三角洲砂体和大型河道弯曲部位河道外泥岩遮挡形成岩性圈闭。油气源于古生界古油藏,通过古生界奥陶系断层泄漏后,经中生界伴生断层直接进入中生界圈闭或经中生界断层接替输运进入圈闭而成藏。基于此,认为本区勘探潜力区主要有北部走滑带的侏罗系-白垩系舒善河组三角洲前缘岩性油气藏、三叠系北侧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和南部河道砂体岩性油气藏和三叠系北部隆起区披覆小型扇体岩性油气藏。断裂组合、砂体展布及披覆泥岩遮挡3个关键控藏要素及其有效配置是塔北隆起带大型斜坡区形成有利岩性、岩性-断层复合圈闭油气藏的重要前提,该认识为该区油气的深化勘探指明了方向,对其他地区岩性、岩性-断层复合圈闭油气藏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油气藏 岩性圈闭 中生界 哈拉哈塘-哈得地区 塔北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天山南地区古隆起周缘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4
作者 夏永涛 王任 +5 位作者 杨红彩 石万忠 巴合提亚尔·艾尼瓦尔 覃硕 张晓 徐壮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7,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天山南地区古隆起周缘砂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及致密化成因一直制约着该区的增储上产。综合利用薄片和阴极发光观察、物性测试、压汞分析等方法对下白垩统舒善河组-巴西盖组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制约储层物性发育的... 塔里木盆地天山南地区古隆起周缘砂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及致密化成因一直制约着该区的增储上产。综合利用薄片和阴极发光观察、物性测试、压汞分析等方法对下白垩统舒善河组-巴西盖组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制约储层物性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研究区目的层的孔隙度φ多<10%,渗透率k<1×10^(-3)μm^(2),是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其中辫状河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的物性和孔隙结构均最好(φ=12.3%,k=60.4×10^(-3)μm^(2)),扇三角洲相砂岩次之(φ=6.9%,k=1.9×10^(-3)μm^(2)),滩坝相砂岩最差(φ=6.7%,k=0.34×10^(-3)μm^(2));古隆起的演化控制了沉积相的差异,同时也影响了砂岩的成岩作用,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沉积环境水动力较强,砂岩颗粒较粗,受胶结作用弱,因此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滩坝相砂岩沉积时远离陆源输入,颗粒较细,水下古隆起的发育在成岩阶段控制了其较高含量的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堵塞孔喉,显著降低砂岩储层物性,导致砂岩呈现致密化。研究成果可以为天山南地区下白垩统致密油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古隆起 下白垩统 塔北隆起 致密砂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5
作者 黄阳鸿 王振宇 +1 位作者 杨海军 马青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2期11-23,共13页
新疆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是塔北隆起下古生界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厘清该区寒武系沉积演化过程和相带分布可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更加可靠的地质依据。在对岩心、薄片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和野外剖面特征分析,对... 新疆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是塔北隆起下古生界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厘清该区寒武系沉积演化过程和相带分布可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更加可靠的地质依据。在对岩心、薄片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和野外剖面特征分析,对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纪处于塔北大型碳酸盐岩台地内部,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半局限台地2种台地相。②局限台地主要发育于上、中寒武统,包含潮坪、潟湖、障壁滩坝3种亚相,其中可见有冲刷面、层状层理等构造,剖面中GR曲线跳跃剧烈,呈锯齿状,视电阻率整体偏高。③半局限台地在上、中、下寒武统均有分布,主要包括台内滩、滩间海2种亚相,宏观上可见水平层理、韵律层理,剖面中GR曲线总体较平直,呈箱型,视电阻率整体偏低。④沉积演化特点上,从早寒武世-晚寒武世,其沉积环境在纵向上呈现为:局限台地-半局限台地,随着海平面升降的变化,出现开阔-闭塞-开阔-闭塞的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隆起 牙哈-英买力地区 寒武纪 碳酸盐岩 沉积相 台地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地区构造和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110
6
作者 安海亭 李海银 +1 位作者 王建忠 都小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147,共6页
塔北隆起为塔里木盆地最富有油气的构造单元之一,其纵向上可分为中新生界和古生界两大构造层,上下特征有较大的差异性:古生界受到六条基底逆断层及其伴生断裂控制,构造格局可以划分为"四隆两凹"的构造单元:英买力低凸起、轮... 塔北隆起为塔里木盆地最富有油气的构造单元之一,其纵向上可分为中新生界和古生界两大构造层,上下特征有较大的差异性:古生界受到六条基底逆断层及其伴生断裂控制,构造格局可以划分为"四隆两凹"的构造单元:英买力低凸起、轮台低凸起、哈拉哈塘凹陷、轮南低凸起、草湖凹陷以及库尔勒鼻隆,该格局长期继承性发育,并逐层遭受剥蚀形成整个塔北残余古隆起,其上构造圈闭十分发育,同时由于暴露时间长,碳酸盐岩储层非常发育;中新生界整体上表现为南高北低的北倾斜坡形态,受到下伏古生界断层的后期活化影响,发育局部圈闭。塔北当前的构造格局在演化过程中主要形成于海西期,后期变化较小。研究表明,塔北地区构造演化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稳定抬升剥蚀期,塔北在南倾的大斜坡背景上形成了北东-南西走向的轮南大型背斜,英买力低凸起初具雏形;晚海西-印支期的挤压抬升期,塔北隆起在原背景之上继承发展;燕山-喜山期为调整定型期,形成现今塔北地区构造格局。整体古生界构造格局形成早,稳定时间长,是库车油气和满加尔油气的长期指向区,控制了塔北地区油气分布,而多期的构造演化则控制了塔北地区油气藏不同时期的破坏和形成,也造就了目前塔北地区同时存在沥青、稠油、轻质油和天然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格局 断裂 构造演化 油气 塔北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隆起北部中新生界张扭性断裂系统特征 被引量:52
7
作者 魏国齐 贾承造 +2 位作者 施央申 卢华复 李亚红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24,共6页
晚第三纪塔北隆起北部地区有规律地发育一套与区域挤压构造应力场不协调的中新生界张扭性断裂系统 ,且控制了中新生界 ,特别是白垩第三系油气聚集与分布。通过塔北隆起北部地区地震资料解释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 ,研究了这一特殊断裂系统... 晚第三纪塔北隆起北部地区有规律地发育一套与区域挤压构造应力场不协调的中新生界张扭性断裂系统 ,且控制了中新生界 ,特别是白垩第三系油气聚集与分布。通过塔北隆起北部地区地震资料解释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 ,研究了这一特殊断裂系统的主要构造特征、成因机制以及对油聚集的控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隆起北部 中新生界 张扭性断裂系统 成因机制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奥陶系——侏罗系泥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沛 郑建平 +1 位作者 张瑞生 余淳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0-746,共7页
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奥陶系、三叠系和侏罗系泥岩的稀土元素丰度。不同时代泥岩都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含量均一和具有Eu负异常特征;但它们∑LREE/∑HREE、LaN/YbN、(La/Yb)UCC、Eu/Eu和Ce/Ce等参数则显示这些泥岩形成时的物... 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奥陶系、三叠系和侏罗系泥岩的稀土元素丰度。不同时代泥岩都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含量均一和具有Eu负异常特征;但它们∑LREE/∑HREE、LaN/YbN、(La/Yb)UCC、Eu/Eu和Ce/Ce等参数则显示这些泥岩形成时的物源和环境有差别。奥陶纪时,研究区处于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物源为成熟度高的大陆上地壳;二叠纪到三叠纪构造—火山活动强烈,部分沉积物来自火山岩的风化;侏罗纪塔北隆起区则进入稳定构造沉降阶段。这一差别对认识塔里木盆地及周边造山带形成演化研究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稀土元素 物源 沉积环境 塔北隆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隆起西部复式油气区原油成因与成藏意义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斌 崔洁 +2 位作者 顾乔元 朱光有 苏劲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60,67,共7页
塔北隆起西部地质构造复杂,含油气层系多,是一个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在该区原油物理性质、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碳同位素综合分析基础上,将该地区原油划分为海相原油和陆相原油,其中陆相原油又包含湖相原油和煤系原油两种类... 塔北隆起西部地质构造复杂,含油气层系多,是一个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在该区原油物理性质、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碳同位素综合分析基础上,将该地区原油划分为海相原油和陆相原油,其中陆相原油又包含湖相原油和煤系原油两种类型。与陆相原油相比,海相原油密度大,重排系列含量低,二苯并噻吩含量高,碳同位素轻。海相原油主要来自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分布于奥陶系内幕岩溶储层中,与哈拉哈塘周缘的原油相近。湖相原油主要分布在白垩系卡普沙良群之下的风化壳中,而煤系原油主要分布于新近系—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中。油源精细对比为油气来源、充注期次、运移方向的判识奠定了基础,是复式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环节,同时还可有效地识别油气输导体系,为油气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分析提供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隆起 复式油气藏 油气成因 油源对比 油气输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顶部不整合面结构层及控油意义 被引量:76
10
作者 张克银 艾华国 吴亚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6-19,共4页
塔北隆起碳酸盐岩顶部不整合面的上、下普遍发育残积层、渗流层和潜流层。残积层广泛分布于不整合面上、下,是区域性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渗流层主要分布于古隆起高部位,有利于形成溶蚀性大油气田;潜流层主要分布于隆坳过渡斜坡区,... 塔北隆起碳酸盐岩顶部不整合面的上、下普遍发育残积层、渗流层和潜流层。残积层广泛分布于不整合面上、下,是区域性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渗流层主要分布于古隆起高部位,有利于形成溶蚀性大油气田;潜流层主要分布于隆坳过渡斜坡区,有利于内幕油气藏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面 地层 结构 油气藏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部火山岩^(40)Ar-^(39)Ar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亚雷 胡秀芳 +5 位作者 黄智斌 吴根耀 郑多明 申银民 赵岩 李曰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23-2434,共12页
本文对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部钻井的火山岩岩心样品进行了40Ar-39Ar定年,五件样品的年龄值在248.75±6.5Ma至267.44±3.01Ma之间,样品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火山岩为具有大陆裂谷性质的板内火山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 本文对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部钻井的火山岩岩心样品进行了40Ar-39Ar定年,五件样品的年龄值在248.75±6.5Ma至267.44±3.01Ma之间,样品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火山岩为具有大陆裂谷性质的板内火山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塔里木盆地火山活动不仅发生在早二叠世,塔北隆起西部地区在中-晚二叠世仍有强烈的火山活动,该火山活动是塔里木盆地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后期热事件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定年 地球化学 中-晚二叠世 塔北隆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哈6区块奥陶系油藏地质与成藏特征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丽娟 范秋海 +7 位作者 朱永峰 朱光有 李国会 尹峰林 邹克元 左小军 孙琦 张超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3年第2期7-12,共6页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通过在隆起的围斜部位和斜坡区域开展三维地震和综合研究以及钻探工作,获得重大发现。通过采样分析以及对哈6区块构造演化、地层发育特征及碳酸盐岩油藏的石油地质条件的深入研究,认为围斜区域奥陶系裂缝—孔...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通过在隆起的围斜部位和斜坡区域开展三维地震和综合研究以及钻探工作,获得重大发现。通过采样分析以及对哈6区块构造演化、地层发育特征及碳酸盐岩油藏的石油地质条件的深入研究,认为围斜区域奥陶系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与上覆志留系和奥陶系吐木休克组泥岩组形成储盖组合,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通过油源对比、区域构造演化、生烃史及储层流体包裹体等分析,认为哈6区块奥陶系原油来自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在晚海西期充注成藏;燕山期以来,油藏进入调整和保存阶段。哈6区块储盖组合配置良好、优势通道和充足的油气在时空耦合关系良好,奥陶系具广阔的勘探前景。该区目前处于油气发现的初期阶段,相关地质认识较为浅显,对目前的认识进行梳理,有利于各项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油气成藏 碳酸盐岩 哈6区块 塔北隆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隆起中部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永福 赵建华 +4 位作者 范秋海 林畅松 叶茂林 范倩倩 张荣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3-1122,共10页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井震联合标定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震、测井、钻井、岩芯及野外露头资料,建立了塔北隆起哈拉哈塘地区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层序地层格架。将卡普沙良群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并在层序格架内进行了沉积相识别及沉积体...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在井震联合标定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震、测井、钻井、岩芯及野外露头资料,建立了塔北隆起哈拉哈塘地区白垩系卡普沙良群层序地层格架。将卡普沙良群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并在层序格架内进行了沉积相识别及沉积体系研究,识别出了河流、三角洲及湖泊等沉积体系。结合前陆盆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分析,认识了沉积体系展布规律。指出油气勘探应围绕SQ1、SQ2、SQ5层序低位及高位体系域的储集砂体开展,在平面上研究区中部三角洲前缘相带为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隆起 白垩系 层序格架 沉积体系 有利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天然气轻烃地球化学特征及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践发 苗忠英 +1 位作者 张晨 陈鸿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1-276,共6页
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天然气中轻烃组分的特征,认为塔北隆起油型气、煤型气和混合型3类天然气藏中轻烃的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分布在英买力低凸起和哈拉哈塘凹陷的油型气,其轻烃组分中正构烷烃和正庚烷的相对含量较高;分... 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天然气中轻烃组分的特征,认为塔北隆起油型气、煤型气和混合型3类天然气藏中轻烃的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分布在英买力低凸起和哈拉哈塘凹陷的油型气,其轻烃组分中正构烷烃和正庚烷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布在轮台断隆的煤型气,其轻烃组分中异构烷烃、甲基环己烷和苯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布在东河塘断裂带附近的混源气,其轻烃组分中苯、甲基环己烷和正庚烷的相对含量均较高。根据甲烷碳同位素和轻烃成熟度参数估算的成熟度特征,认为提尔根、羊塔克断裂带和英买32潜山构造带天然气至少应存在两期成藏;英买7、东河塘断裂带和英买2潜山构造带天然气为一期成藏。天然气中轻烃参数显示,轮台断隆西段的天然气具有自库车坳陷向塔北前缘隆起带运移充注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烷值 异庚烷值 Mango参数 运移方向 轻烃 天然气 塔北隆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隆起深层海相油藏中原油及族组分碳同位素组成的纵向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中宁 刘文汇 +3 位作者 王作栋 郑建京 王琪 陈国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9-714,共6页
利用MAT252同位素质谱仪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深层海相油藏中原油及族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该区深层海相油藏中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组成主要受生源控制,受热力作用影响较小;而在继承生源的碳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热力作用将... 利用MAT252同位素质谱仪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深层海相油藏中原油及族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该区深层海相油藏中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组成主要受生源控制,受热力作用影响较小;而在继承生源的碳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热力作用将对原油族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及其逆转和分馏产生重要影响。总的趋势是随着油藏埋藏深度的增大和热力作用的加强,饱和烃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逐渐变重,而沥青质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不断变轻,族组分碳同位素逆转程度和分馏程度有所加强,并出现饱和烃(芳烃(非烃(沥青质的整体逆转现象。塔北隆起深层海相原油族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的纵向变化特征,可以反映出热力作用对原油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隆起 深层 海相原油族组分 碳同位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隆起中西部新近纪末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延欣 侯贵廷 +1 位作者 李江海 潘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2-908,共7页
The plane and profile geological models at the end of Neocene in the midwest of Tabei uplift ar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seismic data of oil field and tectonic analysis,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tect... The plane and profile geological models at the end of Neocene in the midwest of Tabei uplift ar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seismic data of oil field and tectonic analysis,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the area are obtained using linear e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Model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N-S regional compressive stress dominates the stress field of the whole area at that time,as well as that all faults of Yaha,Luntai,Hongqi,Yingmai 7 are compresso-shear structures with sinistral strike slip,while Kalayuergun fault is right lateral,and Yangtake fault is pure compressive thrust.In the condition of regional compressive stress,local stress field is formed,and affected by the main faults,which controlles the generation of secondary structures.In the modeling results of profile stress field,the orientation of the major principal stress change from horizon to incline in the middle of the uplifting area and the vertical stress component becomes bigger,which is the main factor to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ressional and subtuberant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构造应力场 断裂构造 塔北隆起中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隆起区一间房组礁滩沉积体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国强 邵大力 +4 位作者 刘树根 李国蓉 武恒志 阎相宾 于海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19,共4页
塔北隆起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礁滩沉积体是目前塔河油田油气勘探向南扩展的重要目标,但由于礁滩沉积体通常隐伏于台地相大套石灰岩地层中,长期以来难以通过地震资料及已有的认识进行预测。文章利用钻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通过礁滩层地震标定... 塔北隆起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礁滩沉积体是目前塔河油田油气勘探向南扩展的重要目标,但由于礁滩沉积体通常隐伏于台地相大套石灰岩地层中,长期以来难以通过地震资料及已有的认识进行预测。文章利用钻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通过礁滩层地震标定,一间房组及其上下地层的地震相及沉积相分析,建立了坡折带、礁滩沉积体发育带的地震识别标志,阐明了古隆起与坡折带及礁滩沉积体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关地质模式。结果表明,对应于中奥陶世塔北古隆起的构造转折带发育的一间房组台内坡折带控制了礁滩沉积体的发育分布,位于该坡折带以北环绕古隆起呈带状分布的8个礁滩沉积体发育区块,将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优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北隆起区 奥陶纪 坡折带 礁滩沉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隆起X型走滑断裂成因机制的新解释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少英 宋兴国 +4 位作者 罗彩明 能源 马小丹 漆家福 陈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97-1808,1829,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发育两组呈小角度相交(40°)的透入性X型走滑断裂,分别沿着NNE走向和NNW延伸。在对塔北哈拉哈塘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走滑断层的几何展布特征以及断层的剖面变形特征进行研究;同时重点解析了RP6断裂和...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发育两组呈小角度相交(40°)的透入性X型走滑断裂,分别沿着NNE走向和NNW延伸。在对塔北哈拉哈塘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走滑断层的几何展布特征以及断层的剖面变形特征进行研究;同时重点解析了RP6断裂和HA13断裂,分析比较NNW向与NNE向断层的变形及发育特征差异;结合盆地重磁资料以及周缘造山带的活动特征,对塔北隆起小角度的X型走滑断层的发育机制以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塔北隆起走滑断层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变形特征,分为三个构造层:震旦系-中寒武统下构造层(TH_(3)界面以下)、上寒武统-中奥陶统中构造层(TH_(3)-TO_(3)t界面)和上奥陶统-石炭系上构造层(TO_(3)t-TP界面)。断层在下构造层和中构造层中整体处于压扭环境,多发育正花状构造;上构造层中断层主要发育负花状构造或正断层,整体处于张扭环境。两组断裂比较,NNW向断裂活动性强,在各构造层中均有显著的断裂特征发育,垂向连通性强,发育先存基底断裂,而NE向断层主要发育在中构造层,在下构造层和上构造层中断层发育不明显。活动性分析表明,断层的形成与演化具有多期性,走滑断层的形成经历了三期主要活动:中寒武世末、中晚奥陶世和志留纪-石炭纪。塔北隆起X型走滑断裂的形成受到了NNW向基底断裂和薄弱带的控制,NNW向先存基底断裂带或薄弱带优先发育走滑断裂,基底断裂与主挤压应力方向的夹角小于45°-Φ/2,NNE断层的发育受NNW向先存断裂限制,最终形成小角度相交的X型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隆起 共轭走滑断裂 分层分期变形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隆起轮西地区奥陶系潜山油藏油气来源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孟军 秦胜飞 +5 位作者 潘文庆 宋岩 王招明 韩剑发 柳少波 张宝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8-481,共4页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西地区重油具有低饱和烃(或低饱和烃与芳香烃比值)和高含蜡、高含硫、高胶质、沥青质的特征,说明该地区原油经历了大量的轻烃散失和降解过程。通过对该区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分析和储集层沥青研究,认为该地区原油主...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西地区重油具有低饱和烃(或低饱和烃与芳香烃比值)和高含蜡、高含硫、高胶质、沥青质的特征,说明该地区原油经历了大量的轻烃散失和降解过程。通过对该区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分析和储集层沥青研究,认为该地区原油主要为中下寒武统和中下奥陶统烃源岩的混源油。同时,从烃源岩发育及油气充注的时期分析,也可以得出中下寒武统和中下奥陶统烃源岩是轮西奥陶系潜山油藏的主要油源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北隆起 奥陶系 潜山油藏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凝析气藏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37
20
作者 梁狄刚 顾乔元 皮学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9,共5页
塔北隆起凝析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探明储量占全盆地的70%以上。天然气中凝析油含量高。凝析气藏在成因上分海相和陆相两类,各有自己的分布规律。塔北隆起被轮台断隆顶部“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个海、陆相凝析油气系统。陆相中新... 塔北隆起凝析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探明储量占全盆地的70%以上。天然气中凝析油含量高。凝析气藏在成因上分海相和陆相两类,各有自己的分布规律。塔北隆起被轮台断隆顶部“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个海、陆相凝析油气系统。陆相中新生界凝析气藏的分布受两组南掉正断层控制;海相凝析气藏的分布受寒武、奥陶系断垒潜山及其上的中生界披覆背斜、断背斜控制。两类凝析气藏都属“下生上储”式“次生”油气藏,气源断层的存在至关重要。沿断裂带寻找凝析气藏是一个重要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分布 凝析气藏 盆地 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