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Nursing Care on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Severed Finger Reimplantation
1
作者 Yan Zhu Chao Huang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4年第6期322-327,共6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intensive nursing o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evered finger reimplant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sleep quality.Methods:6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evered fing...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intensive nursing o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evered finger reimplant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sleep quality.Methods:6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evered finger reimplantation between January 2023 and December 2023 were includ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n=31)and the control group(n=31).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basic nursing interventions,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tensive nursing care.The comparison parameters included visual analog pain score(VAS),incidence of vascular crises,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Hamilton Depression Score(HAM-D),Hamilton Anxiety Score(HAM-A),and patient satisfaction.Results:Postoperative VAS score,incidence of vascular crisis,hospitalization time,PSQI score,and HAM-A and HAM-D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Meanwhile,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Perioperative intensive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severed finger reimplantation demonstrates significant benefits.It reduces postoperative pain,lowers the incidence of vascular crises,shortens hospitalization durations,enhances sleep quality,alleviates negative emotions,and improves nursing satisfaction.These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and applicability of such care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nsive nursing care replantation of severed fingers Perioperative period Sleep qu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转位与静脉移植在血管缺损性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晨 夏璇 +2 位作者 于伟超 范存帅 段敬瑞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指动脉转位与静脉移植在血管缺损性断指再植术中应用效果及对断指血运、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断指再植术治疗的62例血管缺损性断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指动脉转位与静脉移植在血管缺损性断指再植术中应用效果及对断指血运、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断指再植术治疗的62例血管缺损性断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静脉移植,观察组则应用指动脉转位。比较两组随访1个月后的断指血运情况、断指存活情况,术前、随访1 a后生活质量、运动功能,随访1 a后感觉评级,研究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患肢微循环障碍血管/总血管低于对照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皮氧分压、氧饱和度水平、断指颜色正常率、断指张力正常率及断指成活率高于对照组;随访1 a后,观察组感觉评级为S3、S4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较,随访1 a后两组生活质量、肌力、灵巧度、活动度各项评分及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动脉转位可有效提高血管缺损性断指再植术治疗患者的断指成活率,改善患者断指血运情况、感觉功能及手指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缺损性 断指再植术 指动脉转位 静脉移植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在微血管吻合术后患者血运监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谢芬 金环 +4 位作者 张媛媛 陈洁 刘茜 古玉霞 刘玉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在微血管吻合术后患者血运监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住院时间,将2023年2-6月行游离皮瓣或单指断指再植的11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临床血运监测法评估血运。2023年7-1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设为... 目的 探讨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在微血管吻合术后患者血运监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住院时间,将2023年2-6月行游离皮瓣或单指断指再植的11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传统的临床血运监测法评估血运。2023年7-11月收治的11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应用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辅助评估血运。比较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时发现率、误判率、漏诊率;并调查医护人员对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108例、干预组105例完成研究。干预组血管危象及时发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危象误诊率及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医护人员对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的满意度均分为4.89~5.00分。结论 无创可穿戴表皮系统能为医护人员提供客观、准确的血运评判依据,有利于及时准确发现微血管吻合术后患者血管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游离皮瓣 微血管吻合术 血管危象 血运监测 表皮电子系统 智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蔡正强 陈建辉 +4 位作者 林小富 王家林 蒋仲松 张可可 赵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与疼痛程度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5月收治的行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按照规范手术治疗,术后进行1周随访,统计术后断指再植成活与坏死情况。手术前后均采...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与疼痛程度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5月收治的行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按照规范手术治疗,术后进行1周随访,统计术后断指再植成活与坏死情况。手术前后均采集静脉血液并离心分离血清,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手术前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对手术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检测结果、VAS评分进行比较。对比手术前后不同VAS评分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检测情况,并应用Pearson分析术后炎性因子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52例患者术后断指成活49例(94.23%),坏死3例(5.77%)。术后的血清IL-6、hs-CRP、PCT水平低于术前(P<0.05),不同的VAS评分者评分越高手术前后血清各项炎性因子水平越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后血清IL-6、hs-CRP、PCT水平与VAS评分均成正相关(r=0.715,0.755,0.734,P<0.05)。结论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疼痛评分较术前降低,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疼痛程度联系紧密,炎性的控制可减轻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 炎性因子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指缺血时间与保存温度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效果的影响因素
5
作者 李高建 《临床研究》 2025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在断指再植过程中,断指缺血时间以及保存温度对再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商丘仁和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收集术后2个月断指再植... 目的分析在断指再植过程中,断指缺血时间以及保存温度对再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商丘仁和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收集术后2个月断指再植评估功能情况,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断指缺血时间、保存温度与断指再植后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经评估,本次纳入研究的患者中,断指恢复情况优22例,良27例,差18例,劣5例;按照评估情况进行分组,四组患者断指再植功能评估各维度得分以及总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手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糖尿病、离断性质、离断平面、断指缺血时间以及保存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差、劣四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55%、7.41%、27.78%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可知断指缺血时间、保存温度均与感觉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血液循环状态、恢复工作情况之间呈负相关,断指缺血时间与运动功能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且除断指外观,其余功能恢复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断指的缺血时间及保存温度与断指再植效果有关,尤其与断指再植后感觉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血液循环状态以及恢复工作情况之间密切相关,应重视加强相关科普宣传,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缺血时间 保存温度 断指再植功能评估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与背侧静脉血管吻合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曹浩 李政 +1 位作者 唐加波 王鹏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8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与背侧静脉血管吻合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末节断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A组行掌侧动脉静... 目的探讨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与背侧静脉血管吻合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末节断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A组行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B组行背侧静脉血管吻合。比较两组断指成活率、断指功能、断指血运、疼痛程度、并发症。结果两组断指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断指功能优良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植指经皮氧分压(TcPO_(2))、氧饱和度高于B组,断指微循环检测值低于B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12、24 h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节断指再植使用两种吻合方式均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且安全性相似,但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可更好改善断指血运,提高断指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节断指 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 断指再植 断指功能 背侧静脉血管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断指再植术在末节手指离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祝光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断指再植术在末节手指离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对其血流循环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收治的末节手指离断患者6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采用常规断指再植术治疗的21例为常规组,采用显微...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断指再植术在末节手指离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对其血流循环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收治的末节手指离断患者6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采用常规断指再植术治疗的21例为常规组,采用显微镜下断指再植术的39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断指恢复情况、断指血液循环和应激反应,随访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断指指甲长度和远端关节活动度高于常规组(P<0.05),两点分辨觉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第4 w、12 w,研究组断指动脉血流速度和温度高于常规组(P<0.05),血流阻力指数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第1 d、第5 d,研究组皮质醇(cortisol,Cor)、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多巴胺(dopamine,DA)和β内啡肽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断指再植术在末节手指离断患者治疗中效果确切,可促进断指功能恢复,改善断指血液循环及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节手指离断 显微镜 断指再植术 应用效果 指血液循环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
8
作者 董延晨 程保国 解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调查老年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与纵向研究结合的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对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126例行断指再植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展开调查... 目的调查老年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与纵向研究结合的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对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126例行断指再植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展开调查,在术后当日采用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及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不良情绪进行调查,观察术后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并以此分为血管危象组与非血管危象组,术后对患者跟踪随访,记录末次随访再植断指功能。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老年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结果126例患者在手术当日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21份,有效回收率96.03%。121例行断指再植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25.62%(31/1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OR=2.540,95%CI 1.206~5.347)、完全离断(OR=2.782,95%CI 1.383~5.596)、离断平面为末节(OR=3.456,95%CI 1.948~6.130)、断指缺血时间≥10 h(OR=3.071,95%CI 1.622~5.815)、术后红外线热成像仪提示微循环障碍(OR=8.432,95%CI 5.708~12.455)均为老年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P<0.05)。血管危象组末次随访再植断指功能明显较非血管危象组更差(P<0.05)。结论老年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可能较青壮年患者更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功能恢复,吸烟史及断指离断、缺血严重是血管危象的高危因素,红外线热成像仪能客观评估术区皮温变化,辅助判断术后血管危象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断指再植术 血管危象 影响因素 红外线热成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经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途径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陈本法 张广蒙 +5 位作者 马玉峰 李玉见 邱彦明 翁洪亮 张雷 李兴达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7期5-10,共6页
目的:观察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在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沂市中心医院2023年1—12月手足外科的60例急诊行单指离断指再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在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沂市中心医院2023年1—12月手足外科的60例急诊行单指离断指再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采用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途径,对照组给予盐酸罂粟碱注射液,采用肌肉注射途径。专人负责连续观察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两组断指再植指术后2、4、8、12、16、24、36、48 h再植指毛细血管充盈程度、末梢皮肤温度、末梢皮肤颜色,以及血管危象和1周的成活率,并记录断指再植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8、12、16、24、36、48 h再植指毛细血管充盈程度、末梢皮肤温度及末梢皮肤颜色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断肢再植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皮肤瘙痒、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经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途径给予能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还能够持续有效地发挥扩血管作用,减少再植指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再植指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断指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延彬 于亚东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3149-3152,共4页
目的分析断指再植术后的成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行断指再植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382例断指再植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受伤相关指标及手术相关变量,分析断指再植术后的成活率及影响再植断指成活的因素。结果38... 目的分析断指再植术后的成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行断指再植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382例断指再植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受伤相关指标及手术相关变量,分析断指再植术后的成活率及影响再植断指成活的因素。结果382例断指再植患者中男295例,女87例;平均年龄(36.4±4.7)岁,左侧多于右侧。切割伤305例,挤压伤54例,撕脱伤23例;完全离断者157例,不全离断者225例。离断平面分布中,中节指骨最多,近节指骨最少。其中成活349例,成活率为9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14,95%CI:1.19~4.03,P=0.003)、受伤机制(Or=3.31,95%CI:2.87~6.50,P=0.000)、断指保存方式(Or=1.82,95%CI:1.12~3.77,P=0.012)、动静脉吻合比例(Or=6.83,95%CI:2.94~11.32,P=0.000)与再植术后断指是否存活相助相关。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率约为91.4%,吸烟会增加再植术失败的风险,不同受伤机制下断指再植成活率亦不同,断指的低温干燥保存和高的动静脉吻合数量会显著增加再植断指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 断指再植 LOGISTIC回归分析 吸烟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植指功能恢复效果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1
作者 李建强 靳宇 +1 位作者 赵文献 孙虹斐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00-403,437,共5页
目的探讨再植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建立患指功能恢复差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行断指再植术的309例(断指376个)手指离断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231例断指274个,女性78例断指102个;年龄19~67岁... 目的探讨再植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建立患指功能恢复差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行断指再植术的309例(断指376个)手指离断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231例断指274个,女性78例断指102个;年龄19~67岁,平均(41.57±8.59)岁。术后1年对患指功能的恢复效果进行判定,并分成恢复差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人口特征、病情信息、手术信息、术前血常规指标行单变量筛查,通过多因素分析确定患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以森林图展现各指标效应大小。依据预测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检验其效能。结果309例(断指376个)患者中,有68例(断指81个)术后功能恢复差,占比21.54%。两组吸烟史、损伤性质、离断程度、离断平面、断指暴露时间、断指保存方式、是否遵医开展康复锻炼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患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有吸烟史、撕脱伤、离断平面为非末节指骨、断指暴露时间≥8 h、未遵医开展康复锻炼。内部验证显示,AUC为0.819(95%CI:0.762~0.875),模型预测患指功能恢复差的概率与实际概率高度吻合,拟合优度HL检验χ^(2)=7.389,P=0.286。DCA显示模型在风险阈值12%~75%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结论根据有吸烟史、损伤性质、离断平面、断指暴露时间、是否遵医开展康复锻炼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断指再植术后患指功能恢复差的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 再植指功能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患儿家属精神和情绪改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高飞 曹建华 胡永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分析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患儿家属精神状态和情绪改变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22年12月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患儿家属80例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患儿及其家属人口学特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患儿... 目的分析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患儿家属精神状态和情绪改变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22年12月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患儿家属80例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患儿及其家属人口学特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儿家属不良心理状况影响因素。结果剔除量表及问卷填写内容缺失的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患儿家属6名,其余74名家属中精神、情绪良好者31名,精神、情绪不良者43名;患儿家属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5);患儿是否独生子女及家属学历、婚姻状况、心理坚韧性、心理乐观性、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患儿家属精神、情绪有关(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独生子女及家属中专及以下学历、再婚/离婚单亲均是患儿家属精神、情绪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心理坚韧性>39分及心理乐观性>12分是患儿家属精神、情绪变化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精神不佳及负面情绪水平较高是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患儿家属常见问题,临床需给予足够重视,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缓解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精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 患儿 家属 精神 情绪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当归四逆汤的临床疗效观察
13
作者 张宁 贺椿媛 +2 位作者 周可佳 李统 赵建勇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18,21,共4页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当归四逆汤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手指离断行断指再植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炎、抗凝、抗痉挛等经典西药3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颗粒剂,1剂&...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当归四逆汤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手指离断行断指再植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炎、抗凝、抗痉挛等经典西药3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颗粒剂,1剂·d^(-1),分2次水冲服,1疗程10 d。1疗程后观察患者再植指成活率、感染率、血运情况、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再植指成活率、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运情况、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有抗凝、抗血栓形成、扩张末梢血管、增加血管灌流量及镇痛、抗炎、解痉作用,可明显改善再植指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疼痛,符合断指再植术后的3抗治疗原则,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科 断指再植 当归四逆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仅吻合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甲根离断断指再植10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贤万 李卫 +5 位作者 刘东波 何藻鹏 韦春荣 曾迪藩 郑玉东 周湘桂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末节甲根部平面以远的离断指应用无需吻合静脉回流的再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19-2022年对10例于末节甲根部平面离断的手指,仅作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吻合而不需吻合静脉的再植修复。结果10例甲根部平面离断手指再植后,全部成活,再... 目的探讨末节甲根部平面以远的离断指应用无需吻合静脉回流的再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19-2022年对10例于末节甲根部平面离断的手指,仅作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吻合而不需吻合静脉的再植修复。结果10例甲根部平面离断手指再植后,全部成活,再植成活率为100%。出院后1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再植后成活指体的功能与外观恢复良好,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结论手指甲根部及以远的指体离断,基本无静脉可吻合。在再植时只吻合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而不吻合静脉的情况下,早期血流及供血通过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达到供血压力平衡、不会导致供血过多,而后重建动静脉网达到正常静脉血液回流,使其成活,术后断指成活情况较好,此方法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根部离断断指 指尖再植 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芬 张媛媛 +3 位作者 张春丽 蔡莹 刘茜 胡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43,47,共5页
目的构建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构建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将200例单指断指再植或皮瓣移植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 目的构建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构建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将200例单指断指再植或皮瓣移植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构建的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护理。结果构建的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及47项三级指标。质量评价指标应用后,观察组血管危象及时发现率、断指再植或移植皮瓣成活率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构建并应用手外科血管危象预防护理质量指标有利于及时发现血管危象,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再植手指或移植皮瓣成活率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科 血管危象 断指再植 皮瓣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指再植康复期病人手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英群 何平平 +3 位作者 陈莉 刘梦琪 刘雅婷 田丹丹 《全科护理》 2024年第4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康复期病人手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断指再植术的154例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取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骨科病人功能...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康复期病人手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断指再植术的154例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取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骨科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断指再植康复期病人手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为(45.09±11.2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疼痛程度、运动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是断指再植康复期病人手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断指再植康复期病人手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需结合病人的个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功能锻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功能锻炼 手功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侧动脉静脉化和背侧静脉吻合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7
作者 邴登炜 秦雯 张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究掌侧动脉静脉化和背侧静脉吻合再植对末节断指再植患者手指功能、术后并发症及外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主体为2019年1月-2022年10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探究掌侧动脉静脉化和背侧静脉吻合再植对末节断指再植患者手指功能、术后并发症及外观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主体为2019年1月-2022年10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54指)患者给予背侧静脉吻合再植术,观察组53例患者(56指)给予掌侧动脉静脉化,统计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再植指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外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掌侧动脉静脉化和背侧静脉吻合再植在末节断指再植患者中均有确切效果,但前者对促进手指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恢复更具优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动脉静脉化 背侧静脉吻合 末节断指再植 手指功能 并发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金应 黄高峰 +4 位作者 谢钦赐 黄林 郑俊杰 卓世强 李泳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1期23-26,共4页
目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断指再植后出现血管危象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断指再植总共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结束后有无血管危象归纳成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及临床资料差异... 目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断指再植后出现血管危象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断指再植总共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结束后有无血管危象归纳成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及临床资料差异,对存在差异的项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68例患者中12例发生血管危象(包含动脉危象7例和静脉危象5例),总发生率是17.65%。旋转撕脱伤、完全离断、末节离断、吸烟史、动脉修复1根、静脉未吻合、就医时间>1.5 h、缺血时间>1.5 h、焦虑为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OR值均>1。结论旋转撕脱伤、完全离断、末节离断、吸烟史、动脉修复1根、静脉未吻合、就医时间或缺血时间>1.5 h、焦虑是术后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对有以上危险因素者应尽量缩短术前时间,同时术中操作需更细致,尽量达到多根血管修复,对患者加强宣教及心理干预,并警惕吸烟给血管危象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危象 断指再植术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末节手指不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手指离断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琦 祝海峰 朱东亮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显微镜下末节手指不缩短断指再植术在手指离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优势,以期为此类患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150例末节手指离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78例)和常规组(72例)。研究组采... 目的显微镜下末节手指不缩短断指再植术在手指离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优势,以期为此类患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150例末节手指离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78例)和常规组(72例)。研究组采用显微镜下末节手指不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常规组行常规断指再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断指血液循环[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断指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优良率94.87%、皮瓣成活率98.72%,均高于常规组的76.39%、88.89%(P<0.05);术后3d、7d研究组Cor、NE、ACTH浓度均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研究组血流速度高于常规组,RI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断指长度、两点辨别觉、指尖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显微镜下末节手指不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末节手指离断效果确切,能减轻应激反应,改善断指血流,提高皮瓣成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离断 末节手指 不缩短断指再植术 显微镜 应激反应 血液循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健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3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手指末节离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背侧静脉血管吻合方式实... 目的:研究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手指末节离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背侧静脉血管吻合方式实施断指再植治疗,观察组采用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方式实施断指再植治疗。比较两组断指成活情况、断指功能、疼痛程度、并发症、断指血运。结果:两组断指成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饱和度、经皮氧分压均大于对照组,断指微循环检测值、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24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和背侧静脉血管吻合均可以获得较高的成活率,但相比较而言,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断指的血运情况,促进断指功能的恢复,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动脉静脉化血管吻合 背侧静脉血管吻合 末节断指 断指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