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播5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西辽河平原灌区的生产性能评价
1
作者 刘泽宇 刘欢 +4 位作者 张玉霞 张庆昕 王振国 崔凤娟 王显国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0,共6页
试验旨在评价夏播5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西辽河平原灌区的生产性能。为筛选适宜西辽河平原灌区种植的饲用甜高粱品种,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5个饲用甜高粱(Sorghum saccharatum Moench)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品质等指标,利用相... 试验旨在评价夏播5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西辽河平原灌区的生产性能。为筛选适宜西辽河平原灌区种植的饲用甜高粱品种,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5个饲用甜高粱(Sorghum saccharatum Moench)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品质等指标,利用相关性、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5个饲用甜高粱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显示,辽甜1号的茎粗、叶面积、鲜草产量显著高于晋牧1号、晋牧4号和通甜1号(P<0.05),与北甜C4差异不显著(P>0.05)。北甜C4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辽甜1号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显著低于北甜C4 (P<0.05),北甜C4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为14.54%(P<0.05),晋牧1号、晋牧4号和辽甜1号的相对饲喂价值显著高于通甜1号和北甜C4 (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鲜草产量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将株高、茎粗等12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转化为3个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96.95%,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参试品种进行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辽甜1号>北甜C4>通甜1号>晋牧4号>晋牧1号。研究表明,辽甜1号具有较高的饲草产量和饲草品质,适宜在西辽河平原灌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甜高粱 品种筛选 生产性能 隶属函数 西辽河平原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叶面积校正值(K 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雁鸣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36,共6页
通过对两个高粱品种叶面积校正值(K 值)的初步研究,提出了在高粱叶面积测算中采用叶面积校正值K=0.72的建议,并对K 值在应用中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粱 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锥菊中烷基酰胺抗神经炎症活性研究
3
作者 邓少欢 刘婕 +3 位作者 王敬赫 张文成 程耀波 惠爱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111,共8页
为了探究天然植物紫锥菊中烷基酰胺(AADs)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神经炎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文章以紫锥菊醇水粗提物为原料,通过石油醚萃取、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LH-20分离纯化获得AADs;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 为了探究天然植物紫锥菊中烷基酰胺(AADs)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神经炎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文章以紫锥菊醇水粗提物为原料,通过石油醚萃取、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LH-20分离纯化获得AADs;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1周构建PD神经炎症小鼠模型,研究灌胃给予AADs(0.75、3.00 mg/kg)或多巴胺片(3.00 mg/kg,阳性药)3周后对小鼠3种行为学、血清多巴胺和炎症因子质量浓度、纹状体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比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纯化物中的AADs质量比较醇水粗提物提高了36.3倍,达到(5.30±0.25)mg/g;AADs给药(3.00 mg/kg)7 d使PD神经炎症小鼠爬杆时长缩短、悬挂和游泳评分得到明显改善(P<0.01);与给药7 d相比,延长给药周期(21 d)可进一步改善小鼠行为学指标;AADs给药(3.00 mg/kg)21 d,小鼠血清中多巴胺质量浓度提高了43.9%;而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4种炎症因子水平分别降低了12.3%、10.9%、15.3%、17.8%;纹状体内TH阳性细胞比率增加了94.1%。总之,AADs能够显著改善PD神经炎症小鼠的运动灵敏性、握力和协调性,该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维持多巴胺正常水平、增加TH阳性细胞比率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锥菊 烷基酰胺(AADs) 神经炎症 帕金森病(PD)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和酸浆果提取物对烤鸡胸肉丙烯酰胺含量变化的影响
4
作者 邓雅文 董同力嘎 云雪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8-174,共7页
为了揭示沙棘和酸浆果提取物处理的烤鸡胸贮藏过程中丙烯酰胺及外观品质的变化规律,以维生素C和槲皮素为对照,通过应用HPLC和手持式色差仪检测丙烯酰胺含量及样品色泽变化,研究沙棘和酸浆果提取物及不同贮藏温度、时间和包装抽气时间对... 为了揭示沙棘和酸浆果提取物处理的烤鸡胸贮藏过程中丙烯酰胺及外观品质的变化规律,以维生素C和槲皮素为对照,通过应用HPLC和手持式色差仪检测丙烯酰胺含量及样品色泽变化,研究沙棘和酸浆果提取物及不同贮藏温度、时间和包装抽气时间对烤鸡胸肉外观品质和丙烯酰胺含量变化的影响。随着沙棘和酸浆果提取物质量浓度由0.05 g/L增加至0.5 g/L,沙棘果处理组丙烯酰胺含量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酸浆果处理组则相反。质量浓度为0.2 g/L时,沙棘和酸浆果提取物对丙烯酰胺的抑制率已经达到25.9%,此外,延长包装抽气时间和降低贮藏温度都有助于抑制丙烯酰胺的产生,从而维持样品中更低的丙烯酰胺含量。真空抽气结合4℃冷藏的酸浆果处理组,其丙烯酰胺含量在整个30 d贮藏期内仅从50.54 mg/kg增加至78.93 mg/kg。沙棘果和酸浆提取物的浸渍处理皆有助于减低烤鸡胸肉中丙烯酰胺含量,提高烤鸡胸肉外观品质,其中酸浆果提取物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胸肉 沙棘果提取物 酸浆果提取物 丙烯酰胺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含水量对重瓣松果菊生长、生理特性和菊苣酸含量的影响
5
作者 张丽丽 田丹青 +2 位作者 万晓 曹群阳 葛亚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6,共13页
为探究重瓣松果菊在不同土壤含水量下的生理变化规律及其药用栽培适宜土壤含水量,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的实验方法,设置了对照[饱和含水量的(70±5)%]、轻度干旱[饱和含水量的(55±5)%]、重度干旱[饱和含水量的(40±5)%]、轻... 为探究重瓣松果菊在不同土壤含水量下的生理变化规律及其药用栽培适宜土壤含水量,本研究采用盆栽控水的实验方法,设置了对照[饱和含水量的(70±5)%]、轻度干旱[饱和含水量的(55±5)%]、重度干旱[饱和含水量的(40±5)%]、轻度水涝[饱和含水量的(85±5)%]和水淹(持续浸盆)5种土壤含水量处理,比较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松果菊的生长、生理及菊苣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会抑制松果菊的生长,导致植物株高、冠幅、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光合色素积累量显著降低,30 d的水淹胁迫虽然导致植株严重损伤,但未能致死。重度干旱和水淹处理下,松果菊通过提高叶片内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来降低水分胁迫损伤。水分胁迫虽然抑制了松果菊的生长,但提升了叶片菊苣酸的积累量,在处理第30天时,重度干旱和水淹处理下叶片菊苣酸的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389倍和1.650倍。相关性分析显示,菊苣酸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等多个胁迫反应相关的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菊苣酸的积累与抗逆反应相关。综上所述,重瓣松果菊具有较强的耐旱和耐水涝性,药用采收前可通过短期的水分胁迫来提高叶片菊苣酸含量,其中重度干旱处理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为药用和观赏两用的重瓣松果菊规范化栽培,以及通过控水法提高叶片菊苣酸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 水分胁迫 菊苣酸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ro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ree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nch] Varieties from Zinder (Niger) for Yield and Other Variability Components
6
作者 Rabiou Abdou Oumarou Zango +2 位作者 Abdoul Karim Toudou Timothée Kouassi Agbo So Yacoubou Bakasso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2年第3期321-329,共9页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nch), is grown as a sole crop and as a field crop in Niger. In the present study, three okra varieties from Zinder region in Niger Republic have been assessed for their agronomic ...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nch), is grown as a sole crop and as a field crop in Niger. In the present study, three okra varieties from Zinder region in Niger Republic have been assessed for their agronomic performance traits.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during the dry season 2018-2019. The following characters were evaluated: emergence;germination;boutonization flowering;fructificaion;height at flowering;height at maturity;length of the petiole;diameter of leaves;diameter of plants;number of fruits;number of fruit per branch;total number of fruits;number of branch, number of leaves;length of fruits;diameter of fruits;number of arrets;weight of fruits;weight of seed, number of seeds.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subjected to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using XlStat version 7.1 and the means separated by using Turkey’s Method. Analysis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PCA) using R software was also performed on the variabl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all characters except emergence, germination, diameter of plants, number of fruits, total number of fruits and diameter of fruits.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by the ACP showed a grouping of the varieties in three groups. The three okra varieties have revealed good performances and could be useful for a breeding program. The study of the water needs of the varieties will be very interesting to make a better selection of the coll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nomic Performance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nch Multivariate Analysis Niger Republ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份甜荞种质萌发期耐盐资源评价与筛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春花 加央多拉 +8 位作者 吴晗 孙墨可 马飞跃 梁秀雪 李晗 张曼 田娟 王艳青 任长忠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8,共7页
盐渍化土壤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土壤资源,而筛选耐盐种质是盐渍化农业应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用浓度18‰的NaCl溶液对46份萌发期甜荞种子进行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相对盐害率指标,对甜荞种质进行萌发期... 盐渍化土壤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土壤资源,而筛选耐盐种质是盐渍化农业应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用浓度18‰的NaCl溶液对46份萌发期甜荞种子进行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相对盐害率指标,对甜荞种质进行萌发期耐盐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甜荞萌发期指标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在48.95%~75.01%之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6份甜荞种质可划分为耐盐、中耐盐、不耐盐(敏感、高敏感)三大类群,同时筛选出耐盐种质3份、高敏感种质2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 萌发期 耐盐性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紫锥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白慧媛 张文珍 +6 位作者 陈凤 杨平林 穆素杰 徐进 张跃进 杨建东 马亚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6,共13页
[目的]探究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L.)Moench)在陕西省凤县的应用潜力及栽培技术。[方法]于2022-2023年开展大田试验,采用二裂式裂区试验设计,以施肥量为主区,共设5个处理F0~F4(施肥量依次为酵母源烟茎生物有机肥:0、1200、2100、3... [目的]探究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L.)Moench)在陕西省凤县的应用潜力及栽培技术。[方法]于2022-2023年开展大田试验,采用二裂式裂区试验设计,以施肥量为主区,共设5个处理F0~F4(施肥量依次为酵母源烟茎生物有机肥:0、1200、2100、3000、3900 kg·hm^(-2);酵母源有机无机复混肥:0、360、630、900、1170 kg·hm^(-2));移栽密度为裂区,设置2个水平,D1(63000窝·hm^(-2))和D2(31500窝·hm^(-2)),平均每窝种植3株,分别在2022年10月、2023年7月和2023年10月采样,测定不同处理紫锥菊株高、茎粗、开花枝条数、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分干重、根干重等生物学性状,以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菊苣酸、单咖啡酰酒石酸、黄酮、多糖含量和紫锥菊药材产量等指标。[结果]在同一施肥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紫锥菊的各生物学性状指标降低,除多糖含量以外其它有效成分含量及药材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栽培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各生物学性状指标、有效成分含量及药材产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肥量、种植密度以及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的互作效应对紫锥菊菊苣酸、单咖啡酰酒石酸、黄酮、多糖含量和紫锥菊药材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紫锥菊地上部分菊苣酸、单咖啡酰酒石酸、黄酮含量高于地下部分,而地下部分多糖含量高于地上部分,并且以2023年7月采收的紫锥菊质量及产量最佳。其中F1D1、F2D1处理组有较高的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结论]推荐紫锥菊种植时施1200~2100kg·hm^(-2)酵母源烟茎生物有机肥和360~630kg·hm^(-2)酵母源有机无机复混肥,种植密度为每公顷63000窝(种植株距为30 cm,行距为60 cm),以获得较高品质和产量的紫锥菊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锥菊 种植密度 施肥量 菊苣酸 单咖啡酰酒石酸 多糖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黄色籽粒基因Yellow Seed 2的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9
作者 高梽鑫 刚爽 +4 位作者 陆晓春 王平 李政君 王艺威 李金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65-1572,共8页
高粱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酿酒行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籽粒颜色是高粱重要的性状之一,但有关高粱籽粒颜色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观察了高粱黄色籽粒材料GLB41的籽粒发育过程,花后1~16 d为快速生长期,17~24 d进入缓慢膨大期,第25天开始进... 高粱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酿酒行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籽粒颜色是高粱重要的性状之一,但有关高粱籽粒颜色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观察了高粱黄色籽粒材料GLB41的籽粒发育过程,花后1~16 d为快速生长期,17~24 d进入缓慢膨大期,第25天开始进入转色期,绿色逐渐褪去,籽粒颜色由乳白色或苍白色逐渐变成浅黄色,随后颜色加深,40 d后籽粒颜色变为深黄色。利用黄色籽粒GLB41和白色籽粒6E16两个材料构建的群体,使用重测序BSA方法,将控制黄色籽粒性状的基因初定位在1号染色体15.6 Mb区间内,利用3215株分离个体将该基因定位在BR13和P2两个标记之间,区间内有7个候选基因,对这些基因的功能注释进行分析并测序,结果表明GLB41、6E16两个材料中未被报道过的基因Yellow Seed 2(Sobic.001G397900)的编码区内第619~621位插入CTG 3个碱基,导致增加了1个Leu(亮氨酸),第819位C突变为G,导致Cys(半胱氨酸)突变为Trp(色氨酸);第912位C突变为T,但氨基酸序列无变化。因此推测Yellow Seed 2可能参与这两份亲本材料籽粒颜色的形成。本研究为高粱籽粒颜色性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籽粒颜色 精细定位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两步法厌氧发酵产己酸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星成 任志强 +4 位作者 曾波 卫春会 邓杰 谢军 黄治国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6,共13页
研究以富含淀粉的高粱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厌氧发酵提高己酸生成效率,即第一步分别接种己酸复合菌液、接种嗜酸乳杆菌TYCA06、添加酿酒酵母制得丁酸发酵液、乳酸发酵液、乙醇发酵液,第二步将丁酸发酵液、乳酸发酵液、乙醇发酵液等3种发酵... 研究以富含淀粉的高粱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厌氧发酵提高己酸生成效率,即第一步分别接种己酸复合菌液、接种嗜酸乳杆菌TYCA06、添加酿酒酵母制得丁酸发酵液、乳酸发酵液、乙醇发酵液,第二步将丁酸发酵液、乳酸发酵液、乙醇发酵液等3种发酵液混合,并接种己酸复合菌液,厌氧发酵制得己酸。研究发现:通过优化丁酸发酵液、乳酸发酵液、乙醇发酵液的发酵工艺,丁酸发酵液中的丁酸、乙酸产量达到20.16 g/L和8.47 g/L,淀粉转化率达到76.02%;乳酸发酵液中的乳酸产量和乳酸产率分别达到11.41 g/L和42.48%;乙醇发酵液中的乙醇产率可达95.06%。继续优化己酸发酵工艺,发现当乙醇发酵液和乳酸发酵液同时作为电子供体时,己酸产量和产率均显著提升,分别达到4.15 g/L和75.2 mg/g,且当乙醇发酵液和乳酸发酵液中乙醇与乳酸添加的质量浓度比为2∶1时,己酸产量和产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6.65 g/L和99.78 mg/g。对己酸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与己酸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发酵过程中和己酸含量呈正相关的微生物有产己酸菌属(Caproiciproducens)、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Pseudoclavibacter。其中Caproiciproducens随着发酵进行不断富集,到发酵后期相对丰度达到37.81%,是己酸形成的主要贡献者。希望研究可为无外源电子供体添加条件下,实现高粱两步法厌氧发酵生产己酸提供理论基础,为拓展高粱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两步法厌氧发酵 己酸 微生物群落 产己酸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Planting Date 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Grain Sorghum Hybrids
11
作者 Bandiougou Diawara Sory Diallo +2 位作者 Brahima Traore Scott Staggenbord Vara Prasad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CAS 2024年第5期387-402,共16页
In Kansas, productivity of grain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is affected by weather conditions at planting and during pollination. Planting date management and selection of hybrid maturity group can help to ... In Kansas, productivity of grain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is affected by weather conditions at planting and during pollination. Planting date management and selection of hybrid maturity group can help to avoid severe environmental stresses during these sensitive stages. The hypothesis of the study was that late May planting improves grain sorghum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compared with late June planting. The objectiv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lanting dates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different grain sorghum hybrids, an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lanting date and hybrid combination for maximum biomass and grains production. Three sorghum hybrids (early, medium, and late maturing) were planted in late May and late June without irrigation in Kansas at Manhattan/Ashland Bottom Research Station, and Hutchinson in 2010;and at Manhattan/North Farm and Hutchinson in 2011. Data on dry matter producti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were collected. Grai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were influenced by planting date depending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t Manhattan (2010), greater grain yield, number of heads per plant, were obtained with late-June planting compared with late May planting, while at Hutchinson (2010) greater yield was obtained with late May planting for all hybrids. The yield component most affected at Hutchinson was the number of kernels∙panicle<sup>−1</sup> and plant density. Late-May planting was favorable for late maturing hybrid (P84G62) in all locations. However, the yield of early maturing hybrid (DKS 28-05) and medium maturing hybrid (DKS 37-07) was less affected by delayed planting. The effects of planting dates 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grain sorghum hybrids were found to be variable among hybrid maturity groups and lo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Grain Yield Yield Compon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铵钙对加拿大杨和小叶杨扦插苗生长和碳氮代谢的影响
12
作者 常素玲 韩欣洋 《河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研究硝酸铵钙施用量对加拿大杨和小叶杨扦插苗生长和碳氮代谢的影响规律,可以为其育苗中科学施用硝酸铵钙提供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以当年生扦插苗为试材,硝酸铵钙施用量分别设置为0、2.0、4.5、7.0、9.5 g/株分析比较了各处理... 通过研究硝酸铵钙施用量对加拿大杨和小叶杨扦插苗生长和碳氮代谢的影响规律,可以为其育苗中科学施用硝酸铵钙提供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以当年生扦插苗为试材,硝酸铵钙施用量分别设置为0、2.0、4.5、7.0、9.5 g/株分析比较了各处理苗木生长及碳氮代谢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加拿大杨和小叶杨7.0 g/株处理株高分别较0 g/株(CK)提高了39.22%、32.91%,地径分别提高了75.22%、39.95%,根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了27.98%、17.75%,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了36.24%、33.11%,叶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了28.58%、44.60%;7.0 g/株处理与CK相比显著提高了两种杨树木质部和树皮内总碳和总氮含量,9.5 g/株与7.0 g/株处理差异不显著;7.0 g/株与4.5 g/株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两种杨树树皮内淀粉和NSC含量,木质部差异不显著;2.0 g/株与CK相比不能显著提高两种杨树总碳、总氮、淀粉和NSC含量。综合分析认为,两种杨树扦插苗硝酸铵钙的适宜施用量为7.0 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铵钙 加拿大杨 小叶杨 碳代谢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有机酸对荞麦幼苗铝毒害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朝苏 刘鹏 +3 位作者 徐根娣 张晓燕 何文彬 周迪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2-539,共8页
研究了外源有机酸对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Moench)幼苗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0.4 mmol.L-1的铝溶液能够显著抑制荞麦根的伸长,降低根系活力,增加叶细胞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铝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2、0.4、0.8和1.2 mmo... 研究了外源有机酸对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Moench)幼苗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0.4 mmol.L-1的铝溶液能够显著抑制荞麦根的伸长,降低根系活力,增加叶细胞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铝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2、0.4、0.8和1.2 mmol.L-1)的草酸、柠檬酸或苹果酸后,以上伤害均减轻。用羊毛铬青R比色法检测表明,外源有机酸可以降低植物体各部位铝的含量。推测外源有机酸通过络合作用可以减少了根际和植物体内的铝数量,以达缓解铝毒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有机酸 荞麦 铝毒害 缓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海莲 管延安 +2 位作者 张华文 杨延兵 秦岭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9-556,共8页
高粱是世界上主要的谷物作物之一,是越来越重要的生物燃料作物,是恶性杂草约翰逊草的祖先,同时也是很多具有复杂基因组的热带禾本科植物的植物学模型。因此高粱成为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高粱基因组学研究的丰富历史随着重... 高粱是世界上主要的谷物作物之一,是越来越重要的生物燃料作物,是恶性杂草约翰逊草的祖先,同时也是很多具有复杂基因组的热带禾本科植物的植物学模型。因此高粱成为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高粱基因组学研究的丰富历史随着重要的自交系材料BT×623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而达到顶峰,这为更好研究高粱基因及其相关功能打下了基础。对甘蔗亚族谷类植物以外的植物的更进一步的基因组特征分析,将有利于发现基因组大小和结构进化的机制,水平和模式,为进一步研究甘蔗和其它重要的经济作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基因组学 后基因组学 进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和甜荞萌发后脂肪酸营养评价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美莉 吴继红 +1 位作者 赵镭 胡小松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47,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苦荞和甜荞在萌发后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苦荞和甜荞在萌发72h后其EFA含量分别增加了5.4和5.8个百分点,与PUFA含量变化相同。苦荞萌发前SFA∶MUFA∶PUFA为1∶2.2∶2.0,萌发后为1∶1.8∶2.2...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苦荞和甜荞在萌发后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苦荞和甜荞在萌发72h后其EFA含量分别增加了5.4和5.8个百分点,与PUFA含量变化相同。苦荞萌发前SFA∶MUFA∶PUFA为1∶2.2∶2.0,萌发后为1∶1.8∶2.2。甜荞萌发前SFA∶MUFA∶PUFA为1∶1.8∶1.6,萌发后为1∶1.5∶1.8。荞麦萌发后脂肪酸总量无明显变化,而MUFA含量下降,PUFA含量增加,因此荞麦萌发后脂肪酸营养价值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萌发 甜荞 苦荞 营养评价 PUFA 气相色谱法 系统研究 含量变化 营养价值 SFA EFA 荞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诱变高粱突变体的研究 被引量:54
16
作者 赵玉锦 赵琦 +3 位作者 白志良 王呈祥 李占录 崔庆玲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89,共9页
1996年经返回式卫星搭载处理的纯系高粱品种晋粮 5号 (CK)的种子经次年播种后 ,获得少量矮秆早熟突变体 (SP3)。此后连续二年播种 ,该突变体矮秆早熟性状稳定。该突变体与未经搭载的对照相比 ,有如下不同之处 :(1 )成熟期缩短 1 5d左右 ... 1996年经返回式卫星搭载处理的纯系高粱品种晋粮 5号 (CK)的种子经次年播种后 ,获得少量矮秆早熟突变体 (SP3)。此后连续二年播种 ,该突变体矮秆早熟性状稳定。该突变体与未经搭载的对照相比 ,有如下不同之处 :(1 )成熟期缩短 1 5d左右 ,株高降低 40cm。 (2 )穗长增加 3.9cm ,每穗籽粒数比对照多 40 0粒。 (3)SP3平均千粒重为 34g ,对照为 2 7g。 (4)SP3叶片变窄 ,变短 ,增厚 ,叶面积减少了 43%~ 2 2 %。 (5)SP3穗轴长度比对照增加 30 % ,各节间长度比对照缩短了 67%~ 1 5%。 (6)SP3种子中亮氨酸含量比对照增加 1 5% ,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增加 2 5% ,单宁含量降低了 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诱变 高粱 突变体 矮秆 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属3种植物的理化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弘 王雪薇 +2 位作者 陈世忠 李念 艾铁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34-936,共3页
目的 对松果菊属紫花松果菊、狭叶松果菊 ,淡紫松果菊 3个种进行了理化分析研究。方法 采用 HPL C、TL C法对 3种松果菊的松果菊苷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采用紫外扫描仪 ,对 3种松果菊进行了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结果  3种松果菊根... 目的 对松果菊属紫花松果菊、狭叶松果菊 ,淡紫松果菊 3个种进行了理化分析研究。方法 采用 HPL C、TL C法对 3种松果菊的松果菊苷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采用紫外扫描仪 ,对 3种松果菊进行了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结果  3种松果菊根和茎叶中均含松果菊苷成分 ,但紫花松果菊的含量最低。结论 通过理化分析表明 ,3种松果菊之间的成分组成存在着差异 ,特别是紫花松果菊根与另两种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 薄层色谱 HPLC 紫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中生物类黄酮的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39
18
作者 张萍 王玉珠 +1 位作者 李红宁 谭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47,共3页
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荞麦中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荞麦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了荞麦总黄酮提取的优化条件,并测定了10种荞麦种子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荞麦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水浴温度为65℃,乙醇浓度为7... 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荞麦中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荞麦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了荞麦总黄酮提取的优化条件,并测定了10种荞麦种子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荞麦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水浴温度为65℃,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1.5h,固液比为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和甜荞萌发后氨基酸含量变化及其营养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美莉 吴继红 +1 位作者 赵镭 胡小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5-118,共4页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苦荞和甜荞在萌发后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苦荞和甜荞氨基酸总量在萌发36h内均无显著变化,萌发72h时苦荞氨基酸总量有所下降,而甜荞则比萌发前提高了11 2 % (P <0 0 ...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苦荞和甜荞在萌发后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苦荞和甜荞氨基酸总量在萌发36h内均无显著变化,萌发72h时苦荞氨基酸总量有所下降,而甜荞则比萌发前提高了11 2 % (P <0 0 5 )。甜荞在萌发72h时苯丙氨酸等5种必需氨基酸AAS值有所增加,必需氨基酸总量明显升高。苦荞除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在萌发72h时的AAS值有所下降外,其余氨基酸的AAS值均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发 甜荞 苦荞 营养评价 含量变化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氨基酸总量 高效液相色谱仪 苯丙氨酸 氨基酸组成 必需氨基酸 S值 AA 蛋氨酸 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纯化黄秋葵黄酮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爱敬 廖争争 +3 位作者 郭琳 赵旭 毕开顺 贾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84-288,共5页
以黄秋葵为原料,以总黄酮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总黄酮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实验对8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进行筛选,以吸附、解析效果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纯化黄酮的工艺参数,并利用DPPH、ABTS、Fe3+法... 以黄秋葵为原料,以总黄酮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总黄酮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实验对8种不同型号大孔树脂进行筛选,以吸附、解析效果为指标,考察大孔树脂纯化黄酮的工艺参数,并利用DPPH、ABTS、Fe3+法测定黄秋葵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效果最好,最佳工艺条件如下: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927 mg/m L,上样量为50 m L,用5 BV的30%乙醇作为解吸剂,以1.0 m L/min的洗脱速度进行解吸。抗氧化结果显示黄酮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0.440 mg/m L和0.256 mg/m L),并对Fe3+表现出了较高的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黄酮 大孔树脂 最佳工艺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