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地区早白垩世正长花岗岩成因及构造启示: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证据
1
作者 顾玉超 陈仁义 +1 位作者 杜继宇 鞠楠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16,共26页
【研究目的】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发育大面积花岗岩类,加强其成岩时代、岩石成因类型、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等研究,有利于探究该区成岩与成矿关系和早白垩世碰撞造山机制。【研究方法】采集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 【研究目的】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发育大面积花岗岩类,加强其成岩时代、岩石成因类型、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等研究,有利于探究该区成岩与成矿关系和早白垩世碰撞造山机制。【研究方法】采集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样品,进行岩相学、锆石U−Pb测年、岩石地球化学及Rb−Sr、Sm−Nd、Pb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获得岩浆结晶年龄为141.9~139.1 Ma,较成矿年龄早约3 Ma,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具有高硅、低铝、低镁、富钾少钠特征,为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87)Sr/^(86)Sr)_(i)和^(143)Nd/^(144)Nd值分别介于0.70031~0.70543和0.512572~0.512636之间,ε_(Nd)(t)值为0.07~1.18,Nd同位素模式年龄T_(DM2)为926~838 Ma。【结论】黄岗梁矽卡岩型锡铁矿床成岩物质于新元古代从亏损地幔分离,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大兴安岭南段地区在早白垩世经历了蒙古–鄂霍次克洋碰撞闭合伸展作用和古太平洋高角度俯冲作用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nd−Pb同位素 花岗岩 碰撞后伸展环境 锆石U−Pb年龄 黄岗梁地区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紫云山花岗岩和暗色包体的源区及其地质意义:来自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的证据
2
作者 鲁玉龙 肖荣 +5 位作者 彭建堂 黄建中 李欢 王鹏 冷家豪 刘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50,共16页
湘中紫云山花岗质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近年来因其周边众多金属矿床的发现而备受关注。岩体内含有丰富的暗色包体(MMEs),为研究其源区和形成过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本文对紫云山暗色包体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并对紫云山花岗... 湘中紫云山花岗质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近年来因其周边众多金属矿床的发现而备受关注。岩体内含有丰富的暗色包体(MMEs),为研究其源区和形成过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本文对紫云山暗色包体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并对紫云山花岗岩和暗色包体进行了Sr-Nd同位素分析。暗色包体主要为闪长质-花岗闪长质,SiO_(2)含量在55.24%~68.72%(平均为63.758%),K_(2)O含量为1.22%~6.33%(平均值为2.76%),属于钙碱性系列至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暗色包体的(^(87)Sr/^(86)Sr)i值为0.714943~0.720623,ε_(Nd)(t)值为-9.53~-6.5,t DM2为1.53~1.78 Ga;主体花岗岩的(^(87)Sr/^(86)Sr)_(i)值为0.718160~0.724384,ε_(Nd)(t)值为-7.4~-8.2,二阶段模式年龄t DM2为1.60~1.67Ga;补体花岗岩的(^(87)Sr/^(86)Sr)_(i)值为0.735888~0.745734,ε_(Nd)(t)值为-10.1~-10.9,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值为1.82~1.89Ga。研究表明:紫云山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变杂砂岩熔融的壳源岩浆,并混合了部分富集幔源岩浆;其中主体花岗岩相较补体花岗岩含有较多的幔源组分,而紫云山暗色包体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紫云山花岗岩和暗色包体可能是印支期华南板块受周缘板块碰撞挤压后岩石圈伸展减薄,底侵的高温幔源岩浆注入到壳源长英质岩浆房后,两者混合不均的产物。在湘中地区,印支晚期花岗岩与其附近的金(锑)、钨等矿床存在密切的时、空联系,可能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该区印支晚期花岗岩的成岩-成矿作用的强度远超传统认识,在找矿过程中需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nd同位素 岩浆源区 成矿效应 暗色包体 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淋滤方法对沉积物碎屑组分中REE和Sr-Nd同位素测试的影响
3
作者 赖伟波 李超 +5 位作者 马松阳 郭玉龙 岳伟 贺茂勇 万世明 杨守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4,共12页
沉积物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不同地学研究往往需要提取沉积物中不同的化学组分。顺序淋滤是区分沉积物不同组分较为常用的方法,但目前开展的顺序淋滤实验往往只针对单一类型沉积物样品开展探索,其淋滤效果是否也广泛适用其他类型沉... 沉积物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不同地学研究往往需要提取沉积物中不同的化学组分。顺序淋滤是区分沉积物不同组分较为常用的方法,但目前开展的顺序淋滤实验往往只针对单一类型沉积物样品开展探索,其淋滤效果是否也广泛适用其他类型沉积物样品并不清楚。本研究选取了来自长江、黄土高原以及南海的3种不同类型沉积物样品,借鉴目前应用较多的两种顺序淋滤流程以及本文改进的流程共计3种方法对样品进行淋洗,评估不同淋洗方法对样品中碎屑组分REE和Sr-Nd同位素测试的影响。研究证实1.5 mol/L盐酸会过度去除样品中的碳酸盐组分,导致部分主量元素(Mn、Fe和Mg)和REE元素的损失达50%以上,还可能会造成包括黏土矿物在内的部分硅酸盐碎屑组分溶解;酸性较适中的1 mol/L醋酸钠缓冲溶液更利于准确去除沉积物中的碳酸盐组分。非碎屑组分的去除会导致沉积物Sr同位素升高,影响碎屑组分Sr同位素组成的主要是碳酸盐组分。对Nd同位素,非碎屑组分的去除会导致沉积物碎屑组分ɛNd降低1—2个单位,但是Nd的淋失率与碎屑组分ɛNd的变化关系更加复杂,过度的震荡和延长反应时间对不同类型沉积物ɛNd的影响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淋洗 非碎屑组分 REE SR-nd同位素 方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Mg-8Gd-2Nd-1Sm-0.5Zr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代跃飞 李全安 +1 位作者 陈晓亚 陈培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5,共9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拉伸实验机等研究了热处理对Mg-8Gd-2Nd-1Sm-0.5Zr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强化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组织主要由α-Mg基体和偏析在晶界处的半连续网状共晶相组成;...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拉伸实验机等研究了热处理对Mg-8Gd-2Nd-1Sm-0.5Zr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强化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组织主要由α-Mg基体和偏析在晶界处的半连续网状共晶相组成;固溶处理后,共晶相溶入基体中,合金组织主要由α-Mg基体和Mg_(41)RE_(5)相组成;时效处理后,合金组织主要由α-Mg基体、Mg_(5)RE相和Mg_(41)RE_(5)相组成。固溶时效处理后,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248 MPa、295 MPa和6.2%,与铸态合金相比分别提高了55%、38.5%和26.5%,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合金的断裂方式主要为脆性断裂。分析并计算了不同热处理状态合金中各强化机制的贡献,时效态合金中析出强化对屈服强度拥有较高的贡献比,贡献强度为169.8 MPa,占比6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nd-Sm-Zr合金 热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原文传递
甘肃庙庙井南铍钨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Sr-Nd-Pb-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5
作者 楚克磊 王佳鑫 +3 位作者 方向 郭东宝 黄世军 祁永恒 《地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9-320,共22页
庙庙井南铍钨矿区位于甘肃新疆交界的北山山系,地处塔里木板块敦煌地块柳园裂谷活动带北缘。该区域关于岩浆成岩成矿的报道较少,为了查明庙庙井南矿床的矿化特征、花岗岩类型、成因和源区特征,厘清成岩成矿时代,探究成岩与成矿的关系,... 庙庙井南铍钨矿区位于甘肃新疆交界的北山山系,地处塔里木板块敦煌地块柳园裂谷活动带北缘。该区域关于岩浆成岩成矿的报道较少,为了查明庙庙井南矿床的矿化特征、花岗岩类型、成因和源区特征,厘清成岩成矿时代,探究成岩与成矿的关系,揭示成矿动力学背景,本文对庙庙井南矿区的花岗岩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u-Hf、Sr-Nd-Pb同位素等研究。结果表明,庙庙井南矿区出露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介于411~404 Ma,为晚古生代早泥盆世岩浆岩;富Si、Al,A/CNK介于0.89~0.99,为准铝质岩石,里特曼指数2~2.6,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富集Rb、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不同程度亏损Nb、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右倾,即轻稀土富集(LREE),重稀土亏损(HREE),具有较强的负Eu异常;锆石(^(176)Hf/^(177)Hf)i为0.282452~0.282891,εHf(t)介于-2.78~+12.78,平均值6.35,中值6.40,TDM2为559~1544 Ma,全岩(^(143)Nd/^(144)Nd)i为0.512092~0.512210,εNd(t)值为-0.5~+1.8,平均值0.37,(^(206)Pb/^(204)Pb)i=16.793~18.516,(^(207)Pb/^(204)Pb)i=15.540~15.642,(^(208)Pb/^(204)Pb)i=36.882~38.484。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花岗岩可能来源于具有亏损地幔特征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在上升过程中与古元古界北山岩群古老地壳混染。综合研究表明,庙庙井南矿区花岗岩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其成因可能与晚古生代早-中泥盆世Zoolen大洋与中亚造山带南部北山造山带俯冲-碰撞有关,由于Zoolen大洋与柳园微陆块俯冲-碰撞,产生大量弧后裂谷及弧后盆地,区域上整体处于弧后伸展构造背景,软流圈上涌,提供大量热量,导致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基-中性岩浆沿断裂不断上侵,与碳酸盐岩围岩接触交代形成矽卡岩型铍钨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 Sr-nd-Pb-Hf同位素 庙庙井南 铍钨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束质量平-凸谐振腔Nd∶YVO_(4)激光器
6
作者 栾智杰 崔建丰 +3 位作者 王浪 邬小娇 李福玖 岱钦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采用一种由878.6 nm激光二极管(LD)端面抽运Nd∶YVO_(4)晶体,获得高光束质量的1064 nm脉冲激光输出。使用Matlab软件对晶体热透镜焦距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软件计算选取合适的平-凸谐振腔腔型,缓解热效应的同时获得最佳输出状态。泵浦功... 采用一种由878.6 nm激光二极管(LD)端面抽运Nd∶YVO_(4)晶体,获得高光束质量的1064 nm脉冲激光输出。使用Matlab软件对晶体热透镜焦距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软件计算选取合适的平-凸谐振腔腔型,缓解热效应的同时获得最佳输出状态。泵浦功率为48 W时获得平均输出功率15.03 W的1064 nm连续光输出。通过磷酸钛氧铷(RTP)电光调Q的方式,在重复频率为10 kHz时获得了稳定的1064 nm脉冲激光输出,最大输出平均功率为8.78 W,动-静转化比为72.9%,脉宽为8.70 ns,光束质量因子为1.2。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波长878.6 nm作为泵浦源并采用平-凸谐振腔的方式,有利于缓解晶体的热效应、提高光束质量、获得基模脉冲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透镜焦距 nd∶YVO_(4)晶体 平-凸谐振腔 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形Nd-Fe-B磁体Pr_(68)Cu_(32)合金的晶界扩散研究
7
作者 汪洋 黄有林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8-71,共4页
以低熔点Pr_(68)Cu_(32)合金薄带为扩散剂,研究了晶界扩散对热变形Nd-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对其矫顽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变形Nd-Fe-B磁体与Pr_(68)Cu_(32)合金条带在500℃下扩散1 h,可获得最佳综合磁性能,磁体的矫顽力、剩... 以低熔点Pr_(68)Cu_(32)合金薄带为扩散剂,研究了晶界扩散对热变形Nd-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对其矫顽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变形Nd-Fe-B磁体与Pr_(68)Cu_(32)合金条带在500℃下扩散1 h,可获得最佳综合磁性能,磁体的矫顽力、剩磁和磁能积分别为1336 kA·m^(-1)、1.26 T、286 kJ·m^(-3);580℃下扩散3 h后,可获得最高矫顽力1746 kA·m^(-1),较原始磁体增幅80%;晶界扩散后,磁体温度稳定性得到改善,矫顽力机制认为是钉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界扩散 热变形nd-Fe-B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印度洋底层水组成:来自表层沉积物Nd同位素和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证据
8
作者 黄子钊 乔淑卿 +4 位作者 金丽娜 李小艳 陈亮 刘强 殷征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8,共11页
作为全球大洋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洋底层水是当前深水物质循环与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主要由南极底层水(AABW)和北大西洋深层水(NADW)组成。本研究通过对西北印度洋表层沉积物Nd同位素、氧化还原敏感元素、TOC等指标的分析,探讨了底... 作为全球大洋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洋底层水是当前深水物质循环与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主要由南极底层水(AABW)和北大西洋深层水(NADW)组成。本研究通过对西北印度洋表层沉积物Nd同位素、氧化还原敏感元素、TOC等指标的分析,探讨了底层水的氧化还原状态与水团组成。结果表明Mn、Mo和Ni等敏感元素的富集指示研究区整体为氧化环境,在洋脊南部存在强氧化区域。εNd的分布范围为-7.16~-8,指示该区底层水团主要由AABW组成。与邻近区域的Nd同位素记录相比更重,这主要是受到一定风尘输入的影响。研究区南部较重的εNd指示了AABW贡献的增加,这可能是受到了索马里盆地内赤道强东向流的影响。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区域氧化还原状态和εNd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后续对底层水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nd同位素 南极底层水 西北印度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黄水庵地区碳酸岩中方解石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9
作者 李肖龙 申硕果 +3 位作者 李山坡 吕国营 茹朋 郭强 《矿产勘查》 2025年第1期34-43,共10页
黄水庵地区处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在该地区沿北西向的木头沟—黄水庵背斜的轴部发育碳酸岩脉。本文在详细的矿物学、岩石学研究基础上,研究了黄水庵地区碳酸岩中方解石Sr-Nd-Pb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黄水庵碳酸岩中方解石的^(87)Sr/^(86)S... 黄水庵地区处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在该地区沿北西向的木头沟—黄水庵背斜的轴部发育碳酸岩脉。本文在详细的矿物学、岩石学研究基础上,研究了黄水庵地区碳酸岩中方解石Sr-Nd-Pb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黄水庵碳酸岩中方解石的^(87)Sr/^(86)Sr为0.705749~0.706085,平均为0.705894;^(143)Nd/^(144)Nd为0.511619~0.512076,平均为0.511801;^(208)Pb/^(204)Pb为36.351~37.534,平均为37.443;^(207)Pb/^(204)Pb为15.413~15.471,平均为15.443;^(206)Pb/^(204)Pb为17.228~17.319,平均为17.258;μ值(^(238)U/^(204)Pb)为9.25~9.37,平均为9.31。方解石SrNd-Pb同位素组成表明,黄水庵碳酸岩可能来源于富集地幔EMI,在岩浆侵入过程中,可能有少量的壳源物质混染。综合分析该地区发育的稀土和铀地球化学异常,以及秦岭造山带已发现多处印支期形成的矿床,认为黄水庵地区具有寻找与碳酸岩相关矿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 SR-nd-PB 富集地幔 地球化学 黄水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冷溻联合1064 nm Q开关Nd∶YAG激光及透明质酸治疗玫瑰痤疮
10
作者 李姗姗 王瑞丽 +1 位作者 王晓云 王丽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究中药冷溻联合1064 nm Q开关Nd∶YAG激光及外涂透明质酸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玫瑰痤疮患者129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064 nmQ开关Nd∶YAG激光及外涂透明质酸治疗)65例和治... 目的:探究中药冷溻联合1064 nm Q开关Nd∶YAG激光及外涂透明质酸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玫瑰痤疮患者129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064 nmQ开关Nd∶YAG激光及外涂透明质酸治疗)65例和治疗组(中药冷溻+1064 nm Q开关Nd∶YAG激光及外涂透明质酸治疗)6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持续性红斑评估量表(CEA)、丘疹脓疱评估量表(IGA)、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皮肤屏障指标[经表皮水分流失率、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pH值、乳酸刺激实验阳性率]、血清炎症指标[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和不良反应。结果:最终纳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2例,共124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12周时,治疗组CEA、IGA、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12周时,治疗组经表皮水分流失率低于对照组(P<0.05),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乳酸刺激实验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时,治疗组pH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12周时,治疗组血清IFN-γ、TNF-α、IL-6、IL-17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冷溻联合1064 nm Q开关Nd∶YAG激光及外涂透明质酸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皮肤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1064 nm Q开关nd∶YAG激光 中药冷溻 透明质酸 皮肤屏障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碱性杂岩体中辉石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春涛 李五福 +12 位作者 王秉璋 王强 张新远 王涛 郑英 金婷婷 刘建栋 袁博武 韩晓龙 曹锦山 王泰山 谭运鸿 李玉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43,I0008-I0011,共23页
近年团队在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发现了Nb、P矿化碱性杂岩体,并对杂岩体的岩石组合、岩石学特征及含矿性开展了研究,初步圈定了Nb、P矿化体,显示东昆仑具有寻找与碱性岩-碳酸岩型稀有稀土矿潜力。对碱性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组成、矿物成... 近年团队在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发现了Nb、P矿化碱性杂岩体,并对杂岩体的岩石组合、岩石学特征及含矿性开展了研究,初步圈定了Nb、P矿化体,显示东昆仑具有寻找与碱性岩-碳酸岩型稀有稀土矿潜力。对碱性岩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组成、矿物成分以及形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不仅对重建东昆仑古构造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还可推动东昆仑稀有金属成矿规律研究与找矿突破。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杂岩体中重要的含矿辉石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单矿物电子探针原位分析、磷灰石和榍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东昆仑大格勒地区辉石岩的形成时代为418 Ma。辉石岩主要矿物中存在似长石(霞石)、碱性暗色矿物(富铁黑云母),单斜辉石为透辉石,角闪石为钙质角闪石(铁韭闪石),黑云母为铁质黑云母和镁质黑云母。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辉石岩具有富K(K_(2)O>Na_(2)O)、CaO含量高、轻稀土元素强烈富集、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不亏损Nb、Ta元素,亏损Zr、U、Ti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全岩的(87Sr/86Sr)i为0.704058~0.704278,ε_(Nd)(t)为-0.4~-0.2。矿物组成、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指示大格勒辉石岩为钾质碱性岩,具有与OIB相似的特征,岩浆源区为EMⅠ型地幔端元。岩石的形成过程为母岩浆在相对较深的地幔源区经历了1%~3%较低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在上侵过程中经历了较强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微弱的同化混染作用,其形成时代为该地区岩浆活动最强烈的时期,可能与碰撞后软流圈地幔的上涌和岩石圈的强烈伸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石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 大格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富铌橄榄岩矿物学、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积清 王涛 +7 位作者 王秉璋 李五福 王泰山 薛万文 李玉龙 李青 金婷婷 袁博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碳酸岩-碱性杂岩富铌稀土矿化的发现,对青海省优质稀有稀土矿产的勘查及综合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以大格勒杂岩体中蛇纹石化富铌橄榄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矿物学分析显示,富... 东昆仑大格勒地区碳酸岩-碱性杂岩富铌稀土矿化的发现,对青海省优质稀有稀土矿产的勘查及综合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以大格勒杂岩体中蛇纹石化富铌橄榄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矿物学分析显示,富铌橄榄岩中铌矿物主要为铌易解石(Nb_(2)O_(5)=50.33%~52.50%)、铌钙矿(Nb_(2)O_(5)=48.20%~50.27%)、褐铈铌矿(Nb_(2)O_(5)=42.80%~43.45%)、Stefanweissite矿(Nb_(2)O_(5)=33.14%~34.78%),次为钛铁矿(Nb_(2)O_(5)=3.45%~4.89%)。样品具低SiO_(2)(20.16%~29.20%)和K_(2)O+Na_(2)O(0.02%~2.47%)含量,高Mg O(22.88%~27.69%)含量和Mg^(#)值(74~82),稀土元素总量较高(∑REE=772~1807μg/g),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强烈富集LREE、亏损HREE,Eu异常不明显(δEu=0.87~1.17)。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样品富集Nb、Ta、Th、U、Sr、Pb,Nb含量高,为981~1753μg/g,平均1378μg/g,可能与晚阶段碳酸岩侵入流体交代作用有关。样品的(87Sr/86Sr)i值为0.70378~0.70396,ε_(Nd)(t)值为-0.49~0.31,岩浆源区可能为EMⅠ型地幔端元。综合区域构造背景,大格勒岩体中富铌橄榄岩的形成可能与该地区拉张环境下岩石圈的强烈伸展和软流圈地幔的上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铌橄榄岩 矿物化学 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 大格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GdYAG激光晶体的光谱分析及热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窦仁勤 刘耀 +3 位作者 罗建乔 王小飞 刘文鹏 张庆礼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04-1511,共8页
本文对所生长的Nd∶GdYAG晶体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试,采用Judd-Ofelt理论对振子强度和线强、强度参数Ω_(t)、4 F_(3/2)→4 I_(J)能级间的跃迁概率、能级辐射寿命、荧光分支比等光谱参数进行了计算,相关数据与YAG、LuAG、YVO4... 本文对所生长的Nd∶GdYAG晶体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试,采用Judd-Ofelt理论对振子强度和线强、强度参数Ω_(t)、4 F_(3/2)→4 I_(J)能级间的跃迁概率、能级辐射寿命、荧光分支比等光谱参数进行了计算,相关数据与YAG、LuAG、YVO4等晶体进行了对比。Ωt计算得出Ω2=(0.813±0.200)×10^(-20)cm^(2),Ω4=(3.381±0.187)×10^(-20)cm^(2),Ω6=(5.135±0.278)×10^(-20)cm^(2),相比YAG、LuAG、YVO4等晶体,Nd∶GdYAG晶体的强度参数Ω2较大,表明Gd^(3+)的掺入增大了基质的无序度。计算并拟合了300~1200 nm的吸收截面和折射率,其中808 nm处的吸收截面为5.0×10^(-20)cm^(2),1064 nm处的折射率为1.80。实测4 F3/2能级的荧光寿命为228μs,与计算的能级辐射寿命240μs接近;1064 nm处的发射截面为1.23×10^(-19)cm^(2),接近Nd∶YAG晶体的发射截面。室温下Nd∶GdYAG晶体的热导率为5.992 W/(m·K),略小于Nd∶YAG和Nd∶GGG,但大于Nd∶YVO4晶体。研究表明,Nd∶GdYAG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激光晶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晶体 nd∶GdYAG 光谱分析 JUDD-OFELT理论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TSAG晶体的生长及性能研究
14
作者 窦仁勤 黄磊 +4 位作者 王小飞 高进云 刘文鹏 罗建乔 张庆礼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36-1943,共8页
本文采用提拉法首次生长了晶体尺寸为∅50 mm×100 mm的Nd∶TSAG磁光晶体,对其结构、光谱、磁光及热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振子强度和线强、强度参数Ωt、^(4)F_(3/2)→^(4)I_(J)能级间的跃迁概率、能级辐射寿命、荧光分支比等光谱... 本文采用提拉法首次生长了晶体尺寸为∅50 mm×100 mm的Nd∶TSAG磁光晶体,对其结构、光谱、磁光及热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振子强度和线强、强度参数Ωt、^(4)F_(3/2)→^(4)I_(J)能级间的跃迁概率、能级辐射寿命、荧光分支比等光谱参数进行了计算。对Nd∶TSAG多晶样品掺杂浓度进行了优化,Nd^(3+)的最佳掺杂浓度(原子数分数)为1%。晶体及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晶体为纯相且结晶质量较好,Nd^(3+)在TSAG晶体中的分凝系数为0.64。Nd∶TSAG晶体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除了Tb^(3+)和Nd^(3+)的特征吸收,透过率达到80%以上。在808 nm激发下,Nd∶TSAG的最强荧光峰在1070 nm附近。Nd∶TSAG晶体在473、532、632.8、1064 nm波长处的折射率分别为1.9259、1.9153、1.9038和1.8852,拟合了四参数Sellmeier折射率方程。采用消光法测试了Nd∶TSAG晶体在405、532、635、1064 nm波长处的Verdet常数分别为599.8、202.8、152.3、46.8 rad·m^(-1)·T^(-1)。室温下,Nd∶TSAG晶体的热导率为3.95 W/(m·K)。研究结果表明,Nd∶TSAG是优异的磁光晶体,也是潜在的优异激光晶体,有望同时实现磁光和激光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TSAG 磁光晶体 晶体生长 光谱分析 磁光性能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相和主相微观结构对多主相(Nd,Ce)-Fe-B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崔熙贵 梁文接 +2 位作者 程玲玲 张红劲 舒刚易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42-147,154,共7页
采用微磁学方法研究了多主相(Nd,Ce)-Fe-B磁体的晶界相结构、主相晶粒尺度、主相成分等因素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晶界相为非磁性时,沿晶界分布的晶界相厚度越大,对磁体的矫顽力H_(cj)改善越有利;随着晶界相磁性的提高,磁... 采用微磁学方法研究了多主相(Nd,Ce)-Fe-B磁体的晶界相结构、主相晶粒尺度、主相成分等因素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晶界相为非磁性时,沿晶界分布的晶界相厚度越大,对磁体的矫顽力H_(cj)改善越有利;随着晶界相磁性的提高,磁体矫顽力H_(cj)明显降低。同时,主相晶粒细化也有助于改善磁体矫顽力H_(cj),随着晶粒尺度减小,磁体的矫顽力H_(cj)逐渐增大;经Pr、Dy扩散后在主相晶粒表面形成的((Nd,Ce)_(1-x)RE_(x))_(2)Fe_(14)B(RE=Pr/Dy)硬磁壳层,使形核场提高,矫顽力H_(cj)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相(nd Ce)-Fe-B磁体 微磁学模拟 微观结构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观察
16
作者 王姿 秦宗碧 蔡翔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 1064... 目的:探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采用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和对照组38例(采用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皮肤状况,黄褐斑面积及颜色,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2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情绪低落、胸胁胀痛、经行乳胀、口苦咽干等上述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黑素指数、红斑指数及皱纹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褐斑面积及颜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联合Q开关Nd∶YAG1064 nm激光能够提高黄褐斑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皮肤状况,减少黄褐斑面积及颜色,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补气活血养颜汤 Q开关nd∶YAG激光 黄褐斑 美学效果 皮肤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界改性热变形(Nd,Ce)-Fe-B磁体耐腐蚀性能研究
17
作者 崔熙贵 赵志航 +3 位作者 舒刚易 梁文接 黄欣 葛鑫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4年第12期112-116,共5页
针对(Nd,Ce)-Fe-B磁体耐腐蚀性能差的问题,采用低熔点Y-Gd基合金对其进行晶界改性,结合微观形貌及元素成分分析,研究了不同比例Y-Gd基合金添加量下磁体在3.5wt%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Y-Gd基合金添加比例的增加,磁体的... 针对(Nd,Ce)-Fe-B磁体耐腐蚀性能差的问题,采用低熔点Y-Gd基合金对其进行晶界改性,结合微观形貌及元素成分分析,研究了不同比例Y-Gd基合金添加量下磁体在3.5wt%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Y-Gd基合金添加比例的增加,磁体的开路电位升高,阻抗谱半径增大,同时腐蚀电位增加,腐蚀电流密度减小,在添加量为2wt%时,磁体的耐腐蚀性能最佳;与未添加Y-Gd基合金的磁体相比,Y-Gd基合金的添加提高了磁体晶界相的电极电位,降低了其与主相的电位差,而且磁体的进一步致密化减少了晶间腐蚀的通道,进而提升了磁体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变形(nd Ce)-Fe-B磁体 晶界改性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沙地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对区域粉尘物源的指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珮瑶 迟云平 +4 位作者 谢远云 康春国 孙磊 吴鹏 魏振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9-561,共13页
松嫩沙地位于欧亚黄土带最东端,其物质组成的研究有利于重建松嫩平原冰期—间冰期粉尘传输路径。为此,系统采集了松嫩沙地123个河流沙和风成沙样品,对其进行分粒级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以及Sr-Nd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分析,并利用Frequ... 松嫩沙地位于欧亚黄土带最东端,其物质组成的研究有利于重建松嫩平原冰期—间冰期粉尘传输路径。为此,系统采集了松嫩沙地123个河流沙和风成沙样品,对其进行分粒级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以及Sr-Nd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分析,并利用Frequentist模型进行风尘物源定量重建,探讨松嫩沙地不同区域、不同粒级组分对哈尔滨黄土的贡献及搬运路径。结果表明,松嫩沙地经历了初级的化学风化过程(<63μm、<30μm、<10μm组分CIA平均值分别为55.20、57.46、57.51),有较低的再循环历史(<63μm、<30μm、<10μm组分CIA/WIP比值的平均值为0.98、1.08、1.04)。根据不同粒度组分的元素地球化学与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将松嫩沙地划分为西北部和西南部两个地球化学分区。不同粒度组分地球化学组成的定量重建结果表明,这两个分区不同粒级组分(<63μm、<30μm、<10μm)对哈尔滨黄土的贡献度分别为:75.7%~88.5%、73.4%~84.9%、61.0%~89.7%(西南部)和11.5%~24.3%、15.1%~26.6%、10.3%~39%(西北部)。本研究揭示了末次冰期以来松嫩平原粉尘传输路径以西南方向为主,与冰期以西北风为主导的环流模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沙地 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组成 物源定量重建 哈尔滨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白山泉铁矿床矿物学和Nd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国威 何志国 +4 位作者 杨秀清 赵超 李立兴 陈宝赟 张建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3-1029,共17页
中国东天山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中产出有众多大-中型铁矿床,白山泉铁矿为其中重要代表,前人对其成因研究薄弱。文章主要对白山泉铁矿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学和Nd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铁矿体主要呈层状产出,矿石显示浸染状和条带状构造... 中国东天山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中产出有众多大-中型铁矿床,白山泉铁矿为其中重要代表,前人对其成因研究薄弱。文章主要对白山泉铁矿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学和Nd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铁矿体主要呈层状产出,矿石显示浸染状和条带状构造,主要由磁铁矿、石英和铁硅酸盐矿物组成,可见少量斜长石和磷灰石。磁铁矿较纯净,主要由TFeO组成,其他氧化物含量大多不足0.1%,显示化学沉积成因的特征,但受到了海底火山作用的显著影响。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角闪石为阳起石、镁角闪石以及透闪石,黑云母为镁黑云母,斜长石主要为钠长石,这些矿物均为变质成因,暗示白山泉铁矿经历了绿片岩相变质作用,根据Hbl-Pl地质温度计以及黑云母Ti地质温度计(根据平均值计算)获得变质温度为412~488°C。铁矿石ε_(Nd)(t)范围-2.44~-6.11,暗示铁质来源于海底热液,但受到了碎屑物质的混染。通过与前寒武纪铁建造和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开展详细对比,笔者提出白山泉铁矿与其他类型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具有相同的火山机构,可能为前寒武纪铁建造类似物,进一步建立了前寒武纪铁建造和海相火山岩型铁矿之间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同位素 火山作用铁矿 海相火山岩型铁矿 铁建造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克里雅地区晚三叠世S型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Hf-Nd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振宏 王核 +3 位作者 白洪阳 黄亮 王堃宇 刘金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15-2428,共14页
锂是当今中国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近年来,在西昆仑稀有金属成矿带中陆续发现卡拉瓦拉、牧林场、康西瓦、白龙山、雪凤岭等中大型高品位伟晶岩型锂矿。为了在具有锂铍化探异常圈定区域寻找新的稀有金属矿床,本次研究以西昆仑造山带东缘... 锂是当今中国重要的战略金属资源。近年来,在西昆仑稀有金属成矿带中陆续发现卡拉瓦拉、牧林场、康西瓦、白龙山、雪凤岭等中大型高品位伟晶岩型锂矿。为了在具有锂铍化探异常圈定区域寻找新的稀有金属矿床,本次研究以西昆仑造山带东缘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集区的白龙山矿床为模型,建立“晚三叠世S型花岗岩-伟晶岩+巴颜喀拉群地层+韧性剪切带的薄弱地段就位+锂铍化探异常”的组合找矿模型。为了探究位于大红柳滩东缘的克里雅地区是否具有发现稀有金属矿床的潜力,本文以这套组合找矿模型为指导思想,结合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Nd同位素等方法对克里雅花岗岩体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区域地层及其构造背景与白龙山矿床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克里雅岩体属于S型二长花岗岩,平均年龄为207±1.1Ma,与白龙山矿床母岩S型二云母花岗岩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此外,尽管克里雅区域锂铍化探异常较高,出露地层相同,且出露伟晶岩,构造形成环境同为后碰撞,但两者岩浆源区不一致。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克里雅地区不适合运用以白龙山伟晶岩型锂矿床为模型的找矿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雅二长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Hf-nd同位素 稀有金属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