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的QuEChERS样本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猪肉中四环素类兽药的残留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飞 宓捷波 +2 位作者 李淑静 陈其勇 吴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2-275,共4页
采用Agilent公司的增强型脂质去除产品Bond Elut EMR-Lipid,建立了针对猪肉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的更快更高效的Qu ECh ERS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Bond Elut EMR-Lipid Qu ECh ERS净化后,采用HPLC-MS/MS检测,方法检出限可达... 采用Agilent公司的增强型脂质去除产品Bond Elut EMR-Lipid,建立了针对猪肉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的更快更高效的Qu ECh ERS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Bond Elut EMR-Lipid Qu ECh ERS净化后,采用HPLC-MS/MS检测,方法检出限可达5.0μg/kg;四环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的回收率为75.6%~89.4%,土霉素的回收率为53.4%~61.0%,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R-Lipid QUechERS 四环素类 兽药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GC/μECD法测定土壤中毒死蜱与氯氰菊酯残留 被引量:7
2
作者 刘腾飞 张丽 +3 位作者 钱辉 谢修庆 杨代凤 董明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95-1500,共6页
为同时准确定量检测土壤中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残留量,建立了一种通过Qu ECh ERS样品预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μECD)快速测定土壤中这2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用含0.1%乙酸的乙腈超声提取,适量N-丙基乙二胺(Prima... 为同时准确定量检测土壤中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残留量,建立了一种通过Qu ECh ERS样品预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μECD)快速测定土壤中这2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用含0.1%乙酸的乙腈超声提取,适量N-丙基乙二胺(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和C18填料净化,GC/μ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毒死蜱和氯氰菊酯的响应分别在0.005~5.000 mg/L、0.01~5.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在0.01~0.5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79.52%至96.3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2.03%~7.67%,检出限(信噪比大于3)分别为0.000 4 mg/kg、0.007 0 mg/kg,定量限(信噪比大于10)分别为0.005 mg/kg、0.010 mg/kg。基质效应对定量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干扰少,分析成本低,节省溶剂,适合于毒死蜱与氯氰菊酯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 ech ERS GC/μECD 土壤 毒死蜱 氯氰菊酯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酒中26种除草剂残留量 被引量:5
3
作者 谢建军 曾广丰 +4 位作者 丁博 席静 卢丽 陈文锐 林小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3692-3700,共9页
目的建立固相分散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快速测定葡萄酒中莠去津、枯草隆、绿麦隆等26种除草剂残留量。方法样品用1%醋酸乙腈快速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盐析后,经C18粉、NH2粉和PSA粉组合吸附剂净化,LC/MS-MS外... 目的建立固相分散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快速测定葡萄酒中莠去津、枯草隆、绿麦隆等26种除草剂残留量。方法样品用1%醋酸乙腈快速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盐析后,经C18粉、NH2粉和PSA粉组合吸附剂净化,LC/MS-MS外标法定性定量。结果 26种除草剂在5~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在0.9919~0.9998范围内,空白添加浓度在10~50μg/kg时,其回收率在78.9%~103.9%之间,相对标准差(n=6)小于5.98%,方法的测定下限(LOD)介于0.2~10μg/kg之间。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快速,适用于葡萄酒中26种除草剂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葡萄酒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果蔬中1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被引量:13
4
作者 姜楠 刘思洁 +3 位作者 马杰 杨大鹏 崔勇 齐燕飞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1867-1871,共5页
目的采用先进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1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4-氯苯氧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α-萘乙酸、β-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2,4-D乙酯、2,4-D丁酯、萘乙酰胺、整形素、多效唑、烯效唑、激动素、6-... 目的采用先进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利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1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4-氯苯氧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α-萘乙酸、β-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2,4-D乙酯、2,4-D丁酯、萘乙酰胺、整形素、多效唑、烯效唑、激动素、6-苄基腺嘌呤)的高通量检测技术。方法样品经前处理后采用DB-5 MS(30 m×0.25 mm,0.25μm)色谱柱程序升温分离,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1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 8),各组分检出限在0.02μg/kg^10.00μg/kg。1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加标回收率为54.8%~131.6%,相对标准偏差为2.39%~6.38%。结论建立了1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方法快速、准确,检出限、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均符合国内外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QUechERS
原文传递
QuEChERS法在果蔬食品农残检测中的优化改进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洋 田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66-69,共4页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传统Qu ECh ERS前处理方法的基本步骤和特点,果蔬食品农残检测中Qu ECh ERS方法在取样、提取、净化及检测步骤的优化改进研究,对其发展趋势作一展望.
关键词 QU ech ERS法 果蔬 农药残留 优化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结合HPLC-MS/MS法测定鲜烟叶中的2种抑芽剂 被引量:4
6
作者 艾小勇 任志芹 +4 位作者 袁飞 李伟青 张元 原保忠 张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2888-2891,2920,共5页
建立鲜烟叶中二甲戊乐灵、仲丁灵2种抑芽剂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以乙腈为提取溶剂,对鲜烟叶中2种抑芽剂进行提取,采用新型复合吸附剂的Qu ECh ERS净化方法,用N-丙基乙二胺(PSA)、C18和石墨化碳黑(GCB)3... 建立鲜烟叶中二甲戊乐灵、仲丁灵2种抑芽剂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以乙腈为提取溶剂,对鲜烟叶中2种抑芽剂进行提取,采用新型复合吸附剂的Qu ECh ERS净化方法,用N-丙基乙二胺(PSA)、C18和石墨化碳黑(GCB)3种复合吸附剂净化,HPLC-MS/MS测定,以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i Funnel离子聚焦,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通过优化条件,在10~500μg/kg范围内,二甲戊乐灵、仲丁灵的检测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检出限(LOD)为1.5~2.4μg/kg,定量限(LOQ)为5.0~7.9μg/kg,在3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范围88.1%~96.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9.3%。试验方法可用于鲜烟叶中二甲戊乐灵、仲丁灵抑芽剂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复合吸附剂 抑芽剂 鲜烟叶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盐染色助剂HBP-ECH对蚕丝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包润妍 王成龙 +1 位作者 沈志斌 余志成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0,共5页
采用无盐染色助剂HBP-ECH对蚕丝织物进行改性,研究了HBP-ECH质量浓度、Na2CO3质量浓度、温度和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及改性蚕丝织物无盐染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HBP-ECH改性蚕丝织物用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可达到常规染色的K/S值,且染色后... 采用无盐染色助剂HBP-ECH对蚕丝织物进行改性,研究了HBP-ECH质量浓度、Na2CO3质量浓度、温度和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及改性蚕丝织物无盐染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HBP-ECH改性蚕丝织物用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可达到常规染色的K/S值,且染色后色牢度较好,色光变化小。HBP-ECH对蚕丝织物合适的改性工艺为:HBP-ECH质量浓度为8 g/L、Na2CO3质量浓度为1.5 g/L、改性温度为60℃,时间60 min,浴比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P-ech 改性蚕丝 无盐染色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诱导氧化应激反应机制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周颖 陈忠伟 +14 位作者 段群棚 程珂 林昌华 许艺兰 张胜斌 覃国喜 许心婷 杨讯业 秦毅斌 赵硕 全琛宇 陈婷婷 徐悦 何颖 卢冰霞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为了明确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体外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是否会诱导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并初步揭示相关机制,试验分别用5×10^(6),1×10^(7),2×10^(7),5×10^(7)CCU/mL Mhp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 为了明确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体外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是否会诱导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并初步揭示相关机制,试验分别用5×10^(6),1×10^(7),2×10^(7),5×10^(7)CCU/mL Mhp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以未感染Mhp的细胞为对照,并分别于第6,12,18,24,36小时收集细胞,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还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性];根据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选择氧化应激水平最明显的感染浓度和时间点,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氧化应激通路相关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磷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oneoxidoreductase-1,NQO1]、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上述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正常细胞比较,4个浓度的Mhp感染细胞中ROS水平在第6,12,18,24,36小时均显著升高(P<0.05);5×10^(6)CCU/mL Mhp感染细胞的NO浓度仅在第24小时显著升高(P<0.05),1×10^(7)CCU/mL Mhp感染细胞的NO浓度在第6,12,18小时显著升高(P<0.05),2×10^(7)CCU/mL和5×10^(7)CCU/mL Mhp感染细胞的NO浓度在第6,12,18,24小时显著升高(P<0.05);5×10~(6)CCU/mL Mhp感染细胞的MDA含量仅在第36小时显著升高(P<0.05),1×10^(7)CCU/mL Mhp感染细胞的MDA含量在第24,36小时显著升高(P<0.05),2×10^(7)CCU/mL Mhp感染细胞的MDA含量在第6,12,18,36小时显著升高(P<0.05),5×10^(7)CCU/mL Mhp感染细胞的MDA含量在第6,18,24小时显著升高(P<0.05);5×10^(6)CCU/mL Mhp感染细胞的iNOS活性在第6,12,24,36小时显著升高(P<0.05),1×10^(7)CCU/mL Mhp感染细胞iNOS活性在第6,12,18,24,36小时均显著升高,2×10^(7),5×10^(7)CCU/mL Mhp感染细胞iNOS活性在第12,18,24,36小时显著升高(P<0.05);4个浓度Mhp感染细胞的T-SOD活性在第6,12,24,36小时均差异不显著(P>0.05);2×10^(7)CCU/mL Mhp感染细胞第18小时Nrf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Keap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NQO1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但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HO-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说明Mhp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后可能激活Nrf2-Keap1信号通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炎支原体 氧化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活性氧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 血红素加氧酶-1
原文传递
QuEChERS-UPLC-HR-MS法测定蔬菜大棚土壤中农药残留 被引量:1
9
作者 宫小明 王洪涛 +1 位作者 华萌萌 王玲 《检验检疫学刊》 2017年第3期24-30,共7页
采用Qu ECh 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建立了蔬菜大棚土壤中百余种常见农药残留的同时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含体积分数为2%的甲酸)提取,ODS粉净化,经Agilent ZORBAX SB-C18柱(3.0 mm×100 mm,1.8μm)色谱柱分离,高... 采用Qu ECh 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建立了蔬菜大棚土壤中百余种常见农药残留的同时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含体积分数为2%的甲酸)提取,ODS粉净化,经Agilent ZORBAX SB-C18柱(3.0 mm×100 mm,1.8μm)色谱柱分离,高分辨质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0.01-1.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农药仪器响应值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添加水平在0.01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68.7%-101.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2%-14.1%,定量限均小于0.005 mg/kg。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优点,能充分满足蔬菜大棚土壤中农药残留的高通量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农药残留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QU ech 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H-AGE共聚氯醚橡胶室温硫化的研究
10
作者 杨济活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3-85,82,共4页
由环氧氯丙烷(ECH)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共聚的氯醚橡胶,分子链侧基上含有不饱和双键.选用硫代乙酸胺/促进剂TMTD、过氧化物/双马来酰亚胺、三乙烯四胺/促进剂NA-22、三乙烯四胺/促进剂TMTD等4种硫化... 由环氧氯丙烷(ECH)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共聚的氯醚橡胶,分子链侧基上含有不饱和双键.选用硫代乙酸胺/促进剂TMTD、过氧化物/双马来酰亚胺、三乙烯四胺/促进剂NA-22、三乙烯四胺/促进剂TMTD等4种硫化体系在室温下自然硫化,都得到较好效果。其中以硫代乙酸胺/促进剂TMTD体系室温硫化效果最好.过氧化物/双马来酰亚胺体系硫化速率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 环氧氯丙烷 共聚氯醚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LC-MS/MS测定芹菜中吡虫啉和唑螨酯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英 李韵之 +7 位作者 陈列忠 王彦华 许振岚 蒋金花 汤涛 陈文学 王强 张昌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1-267,共7页
为建立芹菜根、茎、叶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的Qu ECh ERS-LC-MS/MS分析方法,采用Qu ECh ERS方法对样品进行提取和净化,通过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LC-MS/MS)测定样品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0.05~1.0... 为建立芹菜根、茎、叶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的Qu ECh ERS-LC-MS/MS分析方法,采用Qu ECh ERS方法对样品进行提取和净化,通过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LC-MS/MS)测定样品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0.05~1.00 mg·kg^(-1)时,吡虫啉在芹菜根、茎、叶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7.15%~103.48%,RSDs为1.40%~9.97%;唑螨酯在芹菜根、茎、叶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7.35%~100.42%,RSDs为2.01%~6.95%。吡虫啉、唑螨酯的检出限(LODs)分别是0.120、0.015μg·kg^(-1);吡虫啉在芹菜根、茎、叶的定量限(LOQs)分别为1.65、0.87、1.08μg·kg^(-1);唑螨酯在芹菜根、茎、叶的LOQs分别是1.24、0.75、0.78μg·kg^(-1)。该方法操作简单,回收率、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适合实验室大量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吡虫啉 唑螨酯 QU ech ERS 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测定食用贝类产品中4种脂溶性贝类毒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曾广丰 刘青 +6 位作者 王志元 丁博 陈文锐 韦晓群 李文斌 胡志玲 韩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89-294,共6页
建立了Qu ECh ERS净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食用贝类产品中4种脂溶性贝类毒素(Okadaic Acid,OA、Spirolides1,SPX1、Dinophysistoxin1,DTX1、Azaspiracid1,AZA1)的快速方法。以Qu ECh ERS净化技术对食用贝... 建立了Qu ECh ERS净化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食用贝类产品中4种脂溶性贝类毒素(Okadaic Acid,OA、Spirolides1,SPX1、Dinophysistoxin1,DTX1、Azaspiracid1,AZA1)的快速方法。以Qu ECh ERS净化技术对食用贝类样品进行提取与净化后,经C18色谱柱分离,用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ESI源)进行测定。用Peak View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全智能分析,对照每个样品与标准品的TOF-MS质量精度及同位素分布情况、保留时间以及TOF-MS/MS谱图,对化合物作出定性判断。同时利用Multi Quant软件对四种毒素进行外标法定量,OA和DTX1的线性范围为2.0~100μg/L,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AZA1和SPX1的线性范围为0.5~20μg/L,方法检出限为2.0μg/kg,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高、中、低三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75.6%~94.1%之间,RSD小于10%。应用该方法对进出口的贻贝、北极贝、象拔蚌、牡蛎等20个样品进行检测,发现8个样品的SPX1和2个AZA1测定结果为阳性。该方法操作简便、高效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贝类产品中脂溶性贝类毒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 QU ech ERS 脂溶性贝类毒素 食用贝类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纯洁 赵博 +2 位作者 吴丹 邓美林 黄思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4-98,110,共6页
为提高高沸点极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验效率,建立同时测定蔬菜中6种羧酸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3-乙酸、吲哚-3-丁酸、2,4-D、α-萘乙酸、赤霉酸、4-氯苯氧乙酸)残留量的Qu ECh 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样品... 为提高高沸点极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验效率,建立同时测定蔬菜中6种羧酸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3-乙酸、吲哚-3-丁酸、2,4-D、α-萘乙酸、赤霉酸、4-氯苯氧乙酸)残留量的Qu ECh 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样品采用含1%乙酸的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氯化钠盐析,无水硫酸镁-石墨化炭黑(GCB)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液相色谱以BEH C18柱(50 mm×2.1 mm,1.7μm)为分析色谱柱,乙腈和0.01%乙酸水溶液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负离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以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以黄瓜和番茄为代表性基质进行3个水平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1.6%~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3%~8.4%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5~6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灵敏度和准确性好,可满足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快速测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蔬菜 QU ech 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谷物中的8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慧菲 朱天仪 +1 位作者 陈凤香 刘晓斌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70,共4页
建立了谷物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共8种真菌毒素的测定方法。样品采用改良的Qu ECh ERS方法进行提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 建立了谷物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共8种真菌毒素的测定方法。样品采用改良的Qu ECh ERS方法进行提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测定。8种毒素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8,检出限为0.3~1.0μg/kg,加标回收率为76.5%~113.4%,相对标准偏差为0.78%~5.03%。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中多种真菌素的同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QU ech 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ation of Low Aspect Ratio Torus Equilibria by ECH in the LATE Device 被引量:1
15
作者 Takashi MAEKAWA Hitoshi TANAKA +1 位作者 Masaki UCHIDA Tomokazu YOSHINAGA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5-98,共4页
By ECH under a steady By field, a closed field equilibrium of a low aspect ratio as low as R/a = 1.4 is spontaneously formed in the LATE device. After the spontaneous formation, the plasma current has increased furthe... By ECH under a steady By field, a closed field equilibrium of a low aspect ratio as low as R/a = 1.4 is spontaneously formed in the LATE device. After the spontaneous formation, the plasma current has increased further up to Ip = 7.2 kA by 2.45 GHz, 30 kW and Ip = 11 kA by 5 GHz, 120 kW, by increasing the microwave power with a slow ramp of By for the equilibrium of the plasma loop at larger currents. Both amount to 12% of the total toroidai coil current. ECH/ECCD at 2nd harmonic resonance of EBW supports the plasma. An outline of th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the formation process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 spherical tokamaks non-inductive start-u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EO和ECH的残留量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云婷 杨慧萍 +3 位作者 钱菁 吕泽斌 章媛媛 倪慧慧 《化工管理》 2022年第13期47-50,共4页
文章建立了同时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环氧乙烷、氯乙醇残留量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顶空进样,顶空平... 文章建立了同时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环氧乙烷、氯乙醇残留量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顶空进样,顶空平衡温度90℃,进样量为3mL。环氧乙烷的检测限、定量限分别为0.03μg/mL和0.1μg/mL,氯乙醇的检测限、定量限分别为0.6μg/mL和2μg/mL;环氧乙烷在0.1~1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氯乙醇在2~2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精密度结果中环氧乙烷含量、氯乙醇含量的RSD均小于2%;初始柱温、炉温、平衡时间发生较小变动对检测环氧乙烷含量、氯乙醇含量几乎没有影响。该方法前处理简单,色谱方法专属性强、检测灵敏度高、精密度良好、环氧乙烷和氯乙醇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可用于明胶空心胶囊中环氧乙烷和氯乙醇残留量的同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氯乙醇 明胶空心胶囊 顶空进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法测定4种有机氯农药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璐 罗诗泳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8期269-270,289,共3页
本文使用Qu ECh ERS法前处理,气相色谱仪测定,通过改变气相色谱仪测定条件,对腐霉利、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4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相关系数(r2)0.99以上;最小检出限0.00014~0.001,符合NY/T 761-2008... 本文使用Qu ECh ERS法前处理,气相色谱仪测定,通过改变气相色谱仪测定条件,对腐霉利、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4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相关系数(r2)0.99以上;最小检出限0.00014~0.001,符合NY/T 761-2008检出限要求;在添加浓度为0.05 mg/kg,0.10 mg/kg,0.50 mg/kg时,回收率在88.8%~109.8%;每水平的6个平行实验室内变异系数(CV)在1.5~9.6,满足GB/T27404-2008精密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Qu ech ERS法 气相色谱法 方法验证 升温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Electron Orbits for Formation of Toroidal Closed Flux Surface by ECH
18
作者 Tak,ushi MAEKAWA Tomokazu YOSHINAGA +2 位作者 Hitoshi TANAKA Masaki UCHIDA Fumitake WATANABE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42-346,共5页
Electron orbits under the external vertical field (Bv) and the self poloidal field of the toroidal plasma current in a toroidal geometry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analytic model fields in order to search for the con... Electron orbits under the external vertical field (Bv) and the self poloidal field of the toroidal plasma current in a toroidal geometry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analytic model fields in order to search for the conditions of occurence of appropriate confinement asymmetry of fast electrons along the field lines. This asymmetry efficiently and quickly generates a toroidal current, which may close the field lines in ECH-started plasmas. It is analytically shown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finement asymmetry depend on the product of the major radius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external vertical fiel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large devices By should be lowered and also some artificial means to speed up the pitch angle scattering for the fast electrons at a higher energy range are beneficial to generate the toroidal current in order to close the fi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 closed flux surface electron orb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the Electron Bernstein Wave Emission with One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for ECH in LHD
19
作者 Hiroe IGAMI Hiroshi IDEI +3 位作者 Shin KUBO Yasuo YOSHIMURA Takashi SHIMOZUMA Hiromi TAKAHASHI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405-409,共5页
Possibility of the measurement of radiated waves derived from the thermally emitted electron Bernstein wave (EBW) is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the super dense core (SDC) plasma generated ... Possibility of the measurement of radiated waves derived from the thermally emitted electron Bernstein wave (EBW) is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the super dense core (SDC) plasma generated in LHD. EBW that is thermally emitted in the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ECR) layer may couple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and be emitted to the vacuum via the EBW-extraordinary-ordinary (B-X-O) mode conversion process. We consider the use of one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s for electron cyclotron heating (ECH) in LHD as a receiving system of the emission. It is derived that the waves in the fundamental cyclotron frequency range are emitted as the EBW near their upper hybrid resonance (UHR) layer outside the last close flux surface (LCFS). On the other hand, waves in the second harmonics cyclotron frequency range are emitted in the core region. It means that successful measurement of waves of the second harmonic frequency range emitted from extremely high dense core plasma with setting an aim angle for receiving indicates a possibility of the second harmonic ECH by EBW in the core region with setting the same aim angle and the same polarization for laun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D electron cyclotron heating ech electron Bernstein wave (EBW) high density pla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环氧氯丙烷(ECH)生产工艺中氯化反应自动化控制
20
作者 吴义德 《化工管理》 2014年第24期196-196,共1页
本文介绍采用甘油皂化法生产ECH的工艺流程,辨识分析ECH生产工艺中涉及的氯化反应的危险有害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氯化反应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同时说明采用的自动化控制方式,有助于ECH生产装置提升本质安全度。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ech) 氯化 自动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