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东方岸外海底沙波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夏东兴 吴桑云 +7 位作者 刘振夏 印萍 亓发庆 叶银灿 谢钦春 陈锡土 来向华 陈小玲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24,共8页
对海南东方岸外 2 0~ 50 m水深海底沙波形成的动力环境、形态特征、剖面结构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根据环境参数 ,对其活动性进行了计算 ,并将计算结果与发育环境相类似的 Surtainville沙波进行了类比。认为研究区沙波主要系... 对海南东方岸外 2 0~ 50 m水深海底沙波形成的动力环境、形态特征、剖面结构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根据环境参数 ,对其活动性进行了计算 ,并将计算结果与发育环境相类似的 Surtainville沙波进行了类比。认为研究区沙波主要系在潮流作用下形成。研究区沙波迁移速率为每年数米。东区 (水深 2 0~ 40 m)是沙波发育的主体 ,受落潮流作用 ,沙波自北向南迁移 ;西区 (水深 36~ 52 m)沙波受涨潮流控制自南向北迁移 ;中区为过渡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对称形 潮流作用 海底沙波 动力环境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D方法和Hilbert谱分析法的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124
2
作者 熊学军 郭炳火 +1 位作者 胡筱敏 刘建军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21,共10页
利用EMD方法对海浪观测资料进行处理 ,通过在数据两端的“平衡位置”处分别附加平行直线段的方法进行端点抑制 ,分解出 1 0个内在模函数和 1个剩余趋势项 ,再对各内在模函数进行Hilbert变换 ,得到波浪的Hilbert谱。对所得结果的分析表... 利用EMD方法对海浪观测资料进行处理 ,通过在数据两端的“平衡位置”处分别附加平行直线段的方法进行端点抑制 ,分解出 1 0个内在模函数和 1个剩余趋势项 ,再对各内在模函数进行Hilbert变换 ,得到波浪的Hilbert谱。对所得结果的分析表明 ,各模态在Hilbert谱中的分布趋势和Fourier谱中谱线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第一模态的中心频率与Fourier谱的谱峰频率相对应 ;EMD方法是对非线性、非平稳过程数据进行距平化的好方法 ,距平化的过程和消除趋势项的处理是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方法 海浪观测 端点抑制 Hilbert谱 距平化 经验模分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海面溢油轨迹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4
3
作者 娄安刚 王学昌 +1 位作者 孙长青 奚盘根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共8页
对胶州湾湾口两侧——团岛和薛家岛 1个月的潮位观测资料进行调和分析 ,得出湾口两侧 M2 ,S2 ,O1,K1分潮的调和常数 ,进而建立了胶州湾内的预报潮流场。考虑风场对海面溢油的影响 ,给出了预测胶州湾溢油飘移轨迹的数值模型 ,对 1 983年 ... 对胶州湾湾口两侧——团岛和薛家岛 1个月的潮位观测资料进行调和分析 ,得出湾口两侧 M2 ,S2 ,O1,K1分潮的调和常数 ,进而建立了胶州湾内的预报潮流场。考虑风场对海面溢油的影响 ,给出了预测胶州湾溢油飘移轨迹的数值模型 ,对 1 983年 1 1月 2 5日“东方大使”号油轮在中砂礁触礁后的溢油的油膜漂移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与事故后观测到的结果相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调和分析 海面溢油 漂移轨迹 数值模拟 潮汐 潮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东海温盐跃层的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44
4
作者 邹娥梅 熊学军 +1 位作者 郭炳火 林葵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8,共11页
利用“中韩水循环动力学合作研究”和“中国近海海洋环境综合调查”( 1 996年 4月 -1 999年 1月 )期间各季节 1 2 8°E以西的校正后的 CTD现场水文调查资料 ,对黄、东海温、盐跃层在 4个不同时期 (成长、强盛、消衰和无跃期 )的各... 利用“中韩水循环动力学合作研究”和“中国近海海洋环境综合调查”( 1 996年 4月 -1 999年 1月 )期间各季节 1 2 8°E以西的校正后的 CTD现场水文调查资料 ,对黄、东海温、盐跃层在 4个不同时期 (成长、强盛、消衰和无跃期 )的各特征值的分布特性及其季节变化作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 :( 1 )黄海底层显著冷水团的存在 ,使黄海以温跃层占绝对主导地位 ;东海的沿岸海区因受长江径流的影响则以盐跃层为主导。 ( 2 )温跃层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与其相联的上、下层水团的强弱。冷水团的存在是产生强跃层的根本原因。( 3)夏季东海区双温跃层从浙江近海到济州岛以南水域连成片 ,其分布范围恰好与冬季入侵陆架的黑潮水相一致。 ( 4 )长江冲淡水舌状盐跃层强度等值线在各季节的伸展情况反映了长江冲淡水在各季节的扩散情况 ,一年当中 ,其轴向先从南往北转 ,再从北往南转。 (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盐跃层 特征值 季节变化 黄海 温跃层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年7月胶州湾东部赤潮生消过程生态环境要素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卢敏 张龙军 +2 位作者 李超 邹立 张经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50,共8页
根据 1 999年 7月 2 3 - 2 4日胶州湾东部赤潮发生海区的观测资料 ,结合同年 6 ,7,8月3个航次的数据 ,分析了赤潮前后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叶绿素 a和营养盐等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 ,本次赤潮为短角弯角藻 (Eucampia Zoodiacus)赤潮 ... 根据 1 999年 7月 2 3 - 2 4日胶州湾东部赤潮发生海区的观测资料 ,结合同年 6 ,7,8月3个航次的数据 ,分析了赤潮前后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叶绿素 a和营养盐等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 ,本次赤潮为短角弯角藻 (Eucampia Zoodiacus)赤潮 ,总生物密度高达 1 .6× 1 0 10个 /m L。赤潮发生时 ,叶绿素 a浓度范围为 2 8.8~ 3 6 .0 mg/m3 ;温度、盐度变化不大 ,DO,p H值升高 ,营养盐浓度处于较低水平 ,其中 P降幅最大 ,N/P值则急剧上升 ,峰值为 2 4 7,P被认为是本次赤潮的限制因子 ;NO2 - N/NO3 - N的值变化很大 ,高于正常值。赤潮消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赤潮 叶绿素A 浮游植物 营养盐 生态环境 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30年胶州湾自然形态和冲淤演变探讨 被引量:25
6
作者 边淑华 胡泽建 +1 位作者 丰爱平 夏东兴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53,共8页
以胶州湾不同时代的海图为依据 ,采用人机交互方式 ,利用数字化板和地学软件 ,对胶州湾海底冲淤态势进行了半定量 (精确到量级 )分析 ,划分了湾内淤积区、侵蚀区 ,并给出了历史变迁趋势。结果表明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胶州湾基本处于... 以胶州湾不同时代的海图为依据 ,采用人机交互方式 ,利用数字化板和地学软件 ,对胶州湾海底冲淤态势进行了半定量 (精确到量级 )分析 ,划分了湾内淤积区、侵蚀区 ,并给出了历史变迁趋势。结果表明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 ,胶州湾基本处于淤积缩小状态 ,沧口水道和环流中心的海湾中部及沿岸各小湾为淤积区 ,湾口部分和外湾侵蚀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 ,胶州湾反向发展 ,转为侵蚀 ,侵蚀区从湾口向内湾经各水道辐射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胶州湾 自然形态 冲淤变化 数字化板 地学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海槽中段沉积岩芯碳酸盐和烧失量的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世迎 刘焱光 +2 位作者 王湘芹 白黎明 吴军瑞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24,共8页
对冲绳海槽中段 3个沉积岩芯碳酸盐和烧失量的系统分析得知 ,岩芯沉积物的CaCO3含量一般 >1 0 % ,最高含量接近 30 % ,烧失量大都在 1 0 %~ 30 %之间变化 ,反映了该海区处于溶跃面之上钙质生物极为发育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结合δ1... 对冲绳海槽中段 3个沉积岩芯碳酸盐和烧失量的系统分析得知 ,岩芯沉积物的CaCO3含量一般 >1 0 % ,最高含量接近 30 % ,烧失量大都在 1 0 %~ 30 %之间变化 ,反映了该海区处于溶跃面之上钙质生物极为发育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结合δ1 8O曲线所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 ,探讨了 1 2 0kaB .P .以来碳酸盐旋回的“大西洋型”演变特点 ,同时对该区沉积地层中的火山热液活动印记作了一定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碳酸盐 烧失量 火山热液活动 古环境 沉积岩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网箱养殖鲈鱼皮肤溃疡病及其病原菌的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王国良 金珊 +1 位作者 薛良义 钱云霞 黄渤海海洋 CAS CSCD 2000年第3期85-89,共5页
报道了在浙江省发生的海水网箱养殖鲈鱼皮肤溃疡病的症状和病原菌特征。以 4株分离菌作代表 ,显示人工感染结果为 1 0 0 %的试验鲈鱼死亡 ,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经形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测试 ,9691 5- 1等菌株应归属于弧菌属中的哈... 报道了在浙江省发生的海水网箱养殖鲈鱼皮肤溃疡病的症状和病原菌特征。以 4株分离菌作代表 ,显示人工感染结果为 1 0 0 %的试验鲈鱼死亡 ,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经形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测试 ,9691 5- 1等菌株应归属于弧菌属中的哈氏弧菌 ( Vibio harveyi )。这些菌株对氯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磺胺甲基异恶唑等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鲈鱼 皮肤溃疡病 哈氏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海洋浮游植物定量研究分析方法——Utermhl方法的介绍及其改进 被引量:108
9
作者 孙军 刘东艳 钱树本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对国际上通用的浮游植物定量生物学基础研究方法———Uterm¨ohl方法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并对此方法的不足之处和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对误差的统计方法提出进一步改进。同时 ,指出了我国现有海洋调查中浮游植物定量研... 对国际上通用的浮游植物定量生物学基础研究方法———Uterm¨ohl方法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并对此方法的不足之处和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 ,对误差的统计方法提出进一步改进。同时 ,指出了我国现有海洋调查中浮游植物定量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浮游植物 Utermoehl方法 调查规范 统计方法 网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湾内湾贝类养殖海区水环境特征及营养状况初探 被引量:28
10
作者 韦蔓新 童万平 +1 位作者 赖廷和 何本茂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5,共5页
根据 1 998年 1 0月和 1 999年 5月的调查资料 ,阐述了钦州湾内湾水环境特征及 N/P的变化 ,以 DIN、DIP、COD和 Chl- a为富营养化指标 ,用营养状态质量指数 (NQI )分析探讨了该湾的营养状态 。
关键词 钦州湾内湾 水环境特征 营养状态 贝类养殖海区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秋季黄、东海典型海区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及其粒径组成特征 被引量:30
11
作者 夏滨 吕瑞华 孙丕喜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42,共6页
分析了 2 0 0 0年秋季黄、东海几个典型海区的叶绿素 a调查资料 ,结果表明 :在没有温跃层存在的海区 ,叶绿素 a的垂直分布是均匀的 ,昼夜 (2 4 h)变化的幅度也很小 ,且上、下层不同粒径的浮游植物所含叶绿素 a的比例变化也不大。但在明... 分析了 2 0 0 0年秋季黄、东海几个典型海区的叶绿素 a调查资料 ,结果表明 :在没有温跃层存在的海区 ,叶绿素 a的垂直分布是均匀的 ,昼夜 (2 4 h)变化的幅度也很小 ,且上、下层不同粒径的浮游植物所含叶绿素 a的比例变化也不大。但在明显存在温跃层的海区中 ,叶绿素 a的垂直变化明显 ,昼夜变化的幅度较大 ,且在温跃层的上、下方显示相反的变化规律 ;不同粒径浮游植物叶绿素 a的比例组成在温跃层上、下方明显不同 ,在温跃层的下方 ,较大粒径 (2~ 2 0μm,>2 0μm)的叶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昼夜变化 垂直分布 粒径结构 黄海东部 长江口外 秋季 海洋浮游植物 海洋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长江冲淡水转向机制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廖启煜 郭炳火 刘赞沛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25,共7页
利用 1 95 9,1 975 - 1 982年及 1 998年夏季各月黄、东海盐度分布和相应风场资料 ,分析讨论了长江冲淡水夏季的扩展路径。指出 :除海底坡降外 ,由 S向的苏北沿岸流和 N,NE向的浙东沿岸流及台湾暖流构成的“力偶”,是使冲淡水向左扭转... 利用 1 95 9,1 975 - 1 982年及 1 998年夏季各月黄、东海盐度分布和相应风场资料 ,分析讨论了长江冲淡水夏季的扩展路径。指出 :除海底坡降外 ,由 S向的苏北沿岸流和 N,NE向的浙东沿岸流及台湾暖流构成的“力偶”,是使冲淡水向左扭转的重要外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冲淡水 涡度方程 背景沿岸流 夏季 转向机制 盐度分布 风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评述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保栋 刘峰 战闰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6,共8页
根据黄海化学海洋学的调查和研究结果 ,概括并评述了生源要素 (包括溶解氧、pH、营养盐、CO2 与碳化学、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等 )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最新进展。提出了今后的探索方向和研究的侧重点。
关键词 生源要素 生物地球化学 黄海 溶解氧 PH值 营养盐 二氧化碳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HCO_3浓度对塔胞藻、小球藻和新月菱形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梁英 麦康森 +1 位作者 孙世春 梁广尧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76,共6页
在温度为 ( 2 2± 1 )℃ ,盐度为 2 8的条件下 ,用不同浓度的NaHCO3( 0 ,1 0 0 ,2 0 0 ,40 0 ,80 0 ,1 2 0 0和 1 60 0mg/L)对青岛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塔胞藻 (Pyramidomonassp.)、小球藻 (Chlorellaspp .)和新月菱形藻 (Nitzs... 在温度为 ( 2 2± 1 )℃ ,盐度为 2 8的条件下 ,用不同浓度的NaHCO3( 0 ,1 0 0 ,2 0 0 ,40 0 ,80 0 ,1 2 0 0和 1 60 0mg/L)对青岛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塔胞藻 (Pyramidomonassp.)、小球藻 (Chlorellaspp .)和新月菱形藻 (Nitzschiaclosterium )进行培养。实验结果表明 ,NaHCO3浓度对 3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 ,经过 6d的培养 ,塔胞藻和小球藻的细胞浓度都在NaHCO3浓度为 1 2 0 0mg/L时达到最大值 ;新月菱形藻的细胞浓度在NaHCO3浓度为 40 0mg/L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胞藻 小球藻 新月菱形藻 碳酸氢钠 温度 盐度 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里亚纳海槽热液区岩石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世迎 刘焱光 +5 位作者 李泽林 张德玉 张道建 王湘芹 白黎明 吴军瑞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29,共8页
马里亚纳海槽中央轴裂谷中的小扩张脊部位 ,广布火山喷发的玄武岩体 ,海底热液硫化物就是从这些岩体的裂隙中喷溢堆积起来的。利用我国“大洋一号”船拖网所获岩样进行了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研究 ,认定为高铝低钾的大洋底玄武岩或拉斑... 马里亚纳海槽中央轴裂谷中的小扩张脊部位 ,广布火山喷发的玄武岩体 ,海底热液硫化物就是从这些岩体的裂隙中喷溢堆积起来的。利用我国“大洋一号”船拖网所获岩样进行了矿物学和岩石化学特征研究 ,认定为高铝低钾的大洋底玄武岩或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 -碱玄武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亚纳海槽 玄武岩 矿物学 岩石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花鲈鳗弧菌感染 被引量:17
16
作者 余俊红 陈吉祥 +3 位作者 厉云 苟万里 纪伟尚 徐怀恕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64,共5页
从海洋鱼类重要病原菌———鳗弧菌基因库中选择金属蛋白酶基因为目标检测基因 ,以此设计一对引物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鳗弧菌的方法 ,并对此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鳗弧菌的检测快速、灵敏。对人工... 从海洋鱼类重要病原菌———鳗弧菌基因库中选择金属蛋白酶基因为目标检测基因 ,以此设计一对引物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鳗弧菌的方法 ,并对此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鳗弧菌的检测快速、灵敏。对人工感染鳗弧菌的花鲈组织样品进行检测 ,该方法能识别组织样品中极微量的鳗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鳗弧菌 金属蛋白酶基因 花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水域初级生产力10年间的变化 被引量:41
17
作者 吕瑞华 夏滨 +1 位作者 李宝华 费尊乐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9年第3期80-86,共7页
根据 1982~1983 年和 1992~1993 年对渤海水域生产力调查资料的分析对比,探讨了渤海水域浮游植物现存量(叶绿素 a)及其初级生产力 10a 间的变化, 发现叶绿素 a 由105m g/m 3 减少到 061m g/m 3 ,初级生产力由 312m g/m 2d 下降... 根据 1982~1983 年和 1992~1993 年对渤海水域生产力调查资料的分析对比,探讨了渤海水域浮游植物现存量(叶绿素 a)及其初级生产力 10a 间的变化, 发现叶绿素 a 由105m g/m 3 减少到 061m g/m 3 ,初级生产力由 312m g/m 2d 下降到 216m g/m 2d,下降的幅度大约为(30~40)×10- 2 .但叶绿素 a 与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生产力 叶绿素A 渤海水域 浮游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矿物油荧光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夏达英 张士魁 +4 位作者 李宝华 王振先 孙培光 史锦珊 尚丽平 黄渤海海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98,共8页
为了实现现场测量地表水中矿物油含量的全光纤荧光计的研制。采用荧光光谱测量分析方法 ,于 1 999年 1 0月— 2 0 0 0年 5月 ,采集了国内外不同的地区原油和成品油共 2 3种 ,用1 4种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激励 ,进行荧光光谱特性测量实验研... 为了实现现场测量地表水中矿物油含量的全光纤荧光计的研制。采用荧光光谱测量分析方法 ,于 1 999年 1 0月— 2 0 0 0年 5月 ,采集了国内外不同的地区原油和成品油共 2 3种 ,用1 4种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激励 ,进行荧光光谱特性测量实验研究。同时 ,对不同浓度的矿物油、水混合液也进行了测量实验 ,得出其最低检测浓度为 0 .0 0 5mg/L ;测量了青岛近岸海域表层受油污染海水的含油量为 0 .0 1~ 0 .2 2mg/L ;此外对水中矿物油受激荧光发射原理也作了简述。并对水中矿物油荧光光谱特性、浓度与荧光强度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油 荧光特性 激发光谱 荧光光谱 水质污染 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类养殖对海湾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76
19
作者 季如宝 毛兴华 朱明远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8年第1期21-27,共7页
本文描述了海水养殖贝类生态的主要特点,重点讨论了高密度贝类生物沉降过程以及对浮游植物的摄食控制等过程的生态效应。通过文献综述和个例分析,论述了贝类养殖对海湾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对贝类养殖业持续发展及沿海环境的保护均... 本文描述了海水养殖贝类生态的主要特点,重点讨论了高密度贝类生物沉降过程以及对浮游植物的摄食控制等过程的生态效应。通过文献综述和个例分析,论述了贝类养殖对海湾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对贝类养殖业持续发展及沿海环境的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还就今后的研究及方法学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养殖 生物沉降过程 摄食控制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虾蛄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人工苗种生产技术 被引量:59
20
作者 王波 张锡烈 孙丕喜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8年第2期64-73,共10页
本文综述了口虾蛄形态与生态习性,摄食与生长,交尾繁殖等生物学特性。介绍了亲虾蛄的选择和培育技术,产卵及其护理行为,口虾蛄幼体发育特征,幼体培养等有关苗种技术。
关键词 口虾蛄 生物学 苗种培育 人工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