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8,7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关矩阵Toeplitz特性的5G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设计
1
作者 冯雪林 石晶林 +1 位作者 戴曼 刘林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共11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对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移动通信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对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的高性能和低复杂度设计、矩阵处理动态范围提出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对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移动通信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对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的高性能和低复杂度设计、矩阵处理动态范围提出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关矩阵托普利兹(Toeplitz)特性的信道估计算法。依据信道的相干带宽特性计算信道相关矩阵并保留必要的较低矩阵阶数;基于相关矩阵的Toeplitz特性设计低复杂度的递归求逆算法,并针对加权矩阵乘法的元素重复性将矩阵乘法化简为矩阵点乘,简化加权矩阵运算;同时引入跟踪信噪比变化的缩放补偿因子对计算过程和结果分别进行缩放和补偿。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所提算法可在达到优异的信道估计性能条件下,有效降低运算复杂度,并极大降低算法矩阵处理的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终端基带 信道估计 均方根 托普利兹 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触位置状态识别的充电枪寻孔策略
2
作者 徐建明 胡浩海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6,共11页
针对机器人携带充电枪进行充电任务中的寻孔过程,研究一种基于接触位置状态识别的机器人寻孔策略。将机器人寻孔时充电枪头与充电插座接触位置分为平面、倒角和内壁接触状态,分析不同接触位置状态的接触力和力矩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sup... 针对机器人携带充电枪进行充电任务中的寻孔过程,研究一种基于接触位置状态识别的机器人寻孔策略。将机器人寻孔时充电枪头与充电插座接触位置分为平面、倒角和内壁接触状态,分析不同接触位置状态的接触力和力矩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与投票法,提出了一种寻孔接触位置状态识别方法。针对平面接触状态、倒角接触状态和内壁接触状态,分别提出相应的寻孔轨迹规划方法,并采用力/位混合控制将寻孔轨迹规划与力跟踪导纳控制相结合。最后基于机器人充电实验平台,通过寻孔实验证明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充电 机器人 寻孔策略 支持向量机 力/位混合控制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rd2vec-LSTM与聚类修正的海上风电出力预测方法
3
作者 潘国兵 余方吉 +1 位作者 陈坚 欧阳静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针对目前海上风电出力预测方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词向量化和长短期记忆网络(word to vector long short-term memory,Word2vec-LSTM)与聚类修正的海上风电出力预测方法。对Word2vec方法进行改进来提取时间序列数据特征,实现... 针对目前海上风电出力预测方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词向量化和长短期记忆网络(word to vector long short-term memory,Word2vec-LSTM)与聚类修正的海上风电出力预测方法。对Word2vec方法进行改进来提取时间序列数据特征,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利用;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k-shape聚类结果的预测结果修正算法,对预测结果距离聚类中心超过阈值的数值判定为预测误差偏大的数据并向簇中心进行修正。最后,基于江苏某海上风电场的真实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Word2vec-LSTM与聚类修正的海上风电出力预测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达到5.04和5.42,相比传统LSTM预测模型的误差平均降低了11.10%和12.25%,为海上风电并网与电网调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功率预测 特征提取 聚类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多深度电阻率天线系研究与设计
4
作者 李丰波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针对油气勘探开发对随钻电阻率探测的实际需求和国产随钻电阻率仪器装备自主研发的迫切需要,本文对随钻电阻率多深度天线系结构开展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补偿式的多深度多频率的随钻电阻率天线系结构设计方案。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仪器探测... 针对油气勘探开发对随钻电阻率探测的实际需求和国产随钻电阻率仪器装备自主研发的迫切需要,本文对随钻电阻率多深度天线系结构开展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补偿式的多深度多频率的随钻电阻率天线系结构设计方案。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仪器探测特性进行了考察及参数优化,该设计可实现多种深度的井下地层电阻率测量,同时能进行对称性电阻率补偿测量,消除井眼和工况影响。基于不同源距和不同频率测量组合,可提供更为丰富、准确的地层电阻率信息;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地层纵向分辨率,对薄互层具有较高的探测能力。本研究对我国随钻电阻率仪器的自主研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我国复杂地层尤其是薄互层的油气资源开发也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电阻率 天线结构 随钻测井 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滤波优化算法及其在路线优化中的应用
5
作者 黄国兴 郭靖 +3 位作者 张泓栩 袁韬雅 王静文 卢为党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路线优化即路径规划问题是指在环境信息已知的情况下,找到一条路程最短且避免与障碍物碰撞的有效路线。该问题的求解算法由于环境信息的复杂多变存在很多局限性,目前用于求解路径长度最小化的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且... 路线优化即路径规划问题是指在环境信息已知的情况下,找到一条路程最短且避免与障碍物碰撞的有效路线。该问题的求解算法由于环境信息的复杂多变存在很多局限性,目前用于求解路径长度最小化的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且收敛速度也较慢。针对这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优化方法的求解思路。首先,在环境信息已知的情况下,确定了其起点与终点的位置信息,其最优路径就是固定的,可以把求解路径最优问题看成是一个对路径长度的优化问题;然后,利用粒子滤波的方法对其进行最优求解估计;同时,引用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思想进一步改进其优化过程,使优化更快地进行收敛,找到其最优解。仿真实验表明,采用粒子滤波优化方法能够精确找到路径最优路线,并且其收敛速度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滤波 路径规划 局部最优 优化算法 信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A感知的云平台负载调度系统
6
作者 娄杰 段宏键 +1 位作者 曹华伟 叶笑春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6,共17页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云计算逐渐走向了云原生时代。在云原生领域中,对容器进行调度与编排的标准系统是Kubernetes。Kubernetes有着开源、可扩展、部署难度低等诸多优点,然而,随着容器化应用的多样化和底层资源的多元化,Kubernetes在...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云计算逐渐走向了云原生时代。在云原生领域中,对容器进行调度与编排的标准系统是Kubernetes。Kubernetes有着开源、可扩展、部署难度低等诸多优点,然而,随着容器化应用的多样化和底层资源的多元化,Kubernetes在以非统一存储访问(non-uniform memory access,NUMA)资源为代表的细粒度资源调度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集群中计算资源利用率低、使用不均衡、系统关键资源争用等情况常常发生。本文以Kubernetes系统为基础,探究以NUMA为代表的细粒度资源的优化调度机制,具体研究点如下:(1)建立缓存管理器,对集群中基于容器的典型应用进行性能的建模与特征分析;(2)设计NUMA管理器,实现细粒度资源划分;(3)优化面向细粒度资源调度的算法,细粒度分配NUMA资源。通过NUMA感知的调度优化,本文所提方案提高了系统的关键资源利用率,提升了应用的运行速度,减少了集群中资源的争用以及资源使用上不均衡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容器云平台 负载调度 非统一存储访问 资源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VH的气动调节阀气室漏气在线故障诊断
7
作者 丁栋杰 尚群立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气室漏气是气动调节阀常见故障之一,虽然已有许多故障诊断方法,但大多是基于操作条件不变的稳态情况下进行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操作条件随着工况需求而改变,而这些方法无法满足在线故障诊断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变量直方图(multiv... 气室漏气是气动调节阀常见故障之一,虽然已有许多故障诊断方法,但大多是基于操作条件不变的稳态情况下进行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操作条件随着工况需求而改变,而这些方法无法满足在线故障诊断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变量直方图(multivariable histogram,MVH)的气动调节阀气室漏气在线故障诊断方法,将阀位设定值作为解释变量,气室气压作为观察变量,建立MVH参考模型和实时模型,模型的输出为解释变量所对应观察变量的分布,此时故障可以看作观察变量分布的变化,通过比较参考模型和实时模型输出分布差异的阈值,对气室漏气故障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实时诊断。Simulink仿真平台数据和实验台架真实数据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调节阀 气室漏气 在线故障诊断 多变量直方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图卷积网络的骨架行为识别方法
8
作者 安文志 冯宇平 +2 位作者 李云文 赵军 董金宇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6,共10页
针对现有基于骨架行为识别的方法缺乏对远距离节点之间关系的建模从而导致识别准确率低和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图卷积网络(multi-scale graph convolutional metwork,MS-GCN)的行为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多跳邻接矩阵实现... 针对现有基于骨架行为识别的方法缺乏对远距离节点之间关系的建模从而导致识别准确率低和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图卷积网络(multi-scale graph convolutional metwork,MS-GCN)的行为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多跳邻接矩阵实现扩张图卷积的构建,并结合不同跳数的扩张图卷积构建多尺度空间图卷积;其次,提出空间通道注意力(spatial channel attention,SCA)以激发空间敏感通道进一步增强空间特征;最后,采用均匀采样的数据增强方式生成多样化的训练样本,增强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所提方法在数据集NTU-RGB+D 60、NTU-RGB+D 120和Northwestern-UCLA上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24%(X-View)、90.43%(X-Set)和96.34%,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行为识别 多尺度 图卷积 空间通道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分类的中继卫星系统增量式软件工程方法
9
作者 单长胜 尹斌 +2 位作者 同兰娟 郝静 李婉钰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中继卫星系统为中低轨航天器、火箭等提供数据中继服务,应用十分广泛。由于所服务的目标技术特点不同,中继卫星系统必须不断开展增量式软件开发以适应这种变化性。增量式软件开发采用瀑布模型,该方法逐步暴露出自动化手段不足、效率低... 中继卫星系统为中低轨航天器、火箭等提供数据中继服务,应用十分广泛。由于所服务的目标技术特点不同,中继卫星系统必须不断开展增量式软件开发以适应这种变化性。增量式软件开发采用瀑布模型,该方法逐步暴露出自动化手段不足、效率低等问题,在长期的实践应用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快速高效的软件工程方法来完成增量式开发。该方法以传统瀑布模型为基础,结合中继卫星系统软件增量式开发特点,按照描述方式不同将软件需求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型的软件需求,定制化开展软件设计、软件更动和软件测试。具体包括:一是针对参数型软件需求,设计了需求形式化方法,实现了从需求描述到软件实现的自动化;二是针对需求分类,定制化构建4类软件更动的方式,提出了软件更动的量化评价方法,降低了软件设计过程对于人员经验的依赖;三是面向不同类型的软件更动,设计了软件更动和软件测试的并行方法,突破了瀑布模型的效能瓶颈。应用数据表明,在中继卫星系统增量式软件开发上,该方法可以大幅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系统 中继卫星系统 增量式软件开发 软件工程 需求工程 软件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和马田系统的工业缝纫机故障诊断方法
10
作者 周中华 刘祖斌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4,共12页
针对工业缝纫机出厂质检的人耳听音传统方式准确率不高、耗时耗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马田系统(Mahalanobis-Taguchi system,MTS)的工业缝纫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樽... 针对工业缝纫机出厂质检的人耳听音传统方式准确率不高、耗时耗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马田系统(Mahalanobis-Taguchi system,MTS)的工业缝纫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樽海鞘群算法(salp swarm algorithm,SSA)对变分模态分解的相关参数进行迭代寻优,并利用获得最优参数的VMD对工业缝纫机声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不同中心频率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然后,分别对IMF分量进行多域特征融合,并且采用正常样本构建了MTS的基准空间,进一步利用了少量故障样本来验证和优化基准空间;最后,结合马氏距离的阈值实现了准确的故障识别分类。通过仿真信号的对比分析,证明了SSA-VMD算法分解信号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实验数据和实测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缝纫机 故障诊断 变分模态分解 马田系统 多域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刚度软体抓手的建模分析与抓取实验
11
作者 戴军跃 冯宇 朱明珠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1,共9页
在处理脆弱或易碎物品时,软体抓手由于其柔顺性,是比刚性抓手更好的末端执行器。然而,高速运输过程中软体抓手会产生振动,导致物体损坏或者抓取失败,因此可变刚度的软体抓手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层干扰结构设计了一种变刚度软... 在处理脆弱或易碎物品时,软体抓手由于其柔顺性,是比刚性抓手更好的末端执行器。然而,高速运输过程中软体抓手会产生振动,导致物体损坏或者抓取失败,因此可变刚度的软体抓手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层干扰结构设计了一种变刚度软体抓手,并建立了其在气压影响下的弯曲模型,同时利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设计并搭建了变刚度软体抓手控制平台,基于此平台开展实验验证软体手指弯曲形态与充气气压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仿真分析相吻合,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在对物体的高速抓取实验中,变刚度软体抓手的抓取性能得以验证,在应变限制单元的帮助下,当机械臂以高达8 m·s^(-2)的加速度运动时,软体抓手依然可以进行稳健抓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 软体机器人 旋转干扰层单元 高速抓取实验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路视觉系统的自适应轮廓检测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宪保 陈斌 +2 位作者 项圣 陈德富 姚明海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4,共10页
在轮廓检测领域,背景纹理的干扰容易造成轮廓提取不完整。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通路视觉系统的自适应轮廓检测模型。首先从皮层下通路的信息采集与评估过程出发,对图像整体的显著性进行评估,以此获得轮廓信息的可能性分布... 在轮廓检测领域,背景纹理的干扰容易造成轮廓提取不完整。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通路视觉系统的自适应轮廓检测模型。首先从皮层下通路的信息采集与评估过程出发,对图像整体的显著性进行评估,以此获得轮廓信息的可能性分布;然后采用自适应尺度的高斯导函数对经典视觉通路中感受野的动态特性进行模拟,加强了模型对轮廓细节的捕获;最后在外周抑制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像素的空间分布对所有边缘的稀疏性进行度量,更加准确地区分了轮廓和纹理边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以有效抑制背景纹理,提升轮廓连续性,具有较好的轮廓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检测 视觉机制 显著评估 感受野 稀疏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性能计算环境的多维自适应授权访问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和荣 王小宁 +3 位作者 肖海力 卢莎莎 赵一宁 迟学斌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1-341,共11页
高性能计算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支撑我国科技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高性能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多领域的科研人员开始关注并使用高性能计算环境。高性能计算环境目前面临资源有限、用户数目增多等挑战。为保... 高性能计算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支撑我国科技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高性能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多领域的科研人员开始关注并使用高性能计算环境。高性能计算环境目前面临资源有限、用户数目增多等挑战。为保证环境的安全性、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需设置一定的授权访问策略来约束用户的访问行为。本文针对高性能计算环境服务对象用户和应用社区或业务平台,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获取相关属性,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多维自适应授权访问策略(MAAC)。实验表明,MAAC可实现对环境资源有效和灵活访问控制,同时该策略的决策时间可控制在1 ms内,与策略响应时间相比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环境 授权 属性 用户行为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期望核密度离群因子的离群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忠平 孙光旭 +2 位作者 姚春辰 刘硕 齐文旭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8,共12页
针对基于密度的离群点检测方法在不同分布的数据集上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核密度离群因子的离群点检测算法。首先,引入k近邻和反向k近邻扩展邻域空间(ENS)代替传统的k邻域范围,更加全面地考虑数据对象的邻域信息;其次,... 针对基于密度的离群点检测方法在不同分布的数据集上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核密度离群因子的离群点检测算法。首先,引入k近邻和反向k近邻扩展邻域空间(ENS)代替传统的k邻域范围,更加全面地考虑数据对象的邻域信息;其次,在传统核密度估计(KDE)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多元高斯函数,在扩展邻域空间内估计数据对象的密度,同时借鉴自适应核带宽的思想,更好地适应不同数据集的数据分布;然后,给出期望距离的概念,进一步区分局部离群点和位于低密度区域的正常点;最后,定义了期望核密度离群因子刻画数据对象离群程度。在人工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对所提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并与部分传统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离群点 核密度估计(KDE) 期望距离 期望核密度离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ck型变换器预设时间自适应反演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强 王满意 南余荣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11,共10页
针对存在负载变化和外界干扰的Buck型变换器系统,提出一种预设时间自适应反演控制方法,给出系统调节时间最小上界值与控制参数的直接关系,减少调参复杂度。构造二次分式型虚拟控制器,避免虚拟控制器微分引起的奇异性问题,并确保输出电... 针对存在负载变化和外界干扰的Buck型变换器系统,提出一种预设时间自适应反演控制方法,给出系统调节时间最小上界值与控制参数的直接关系,减少调参复杂度。构造二次分式型虚拟控制器,避免虚拟控制器微分引起的奇异性问题,并确保输出电压在预设时间内收敛至参考电压附近邻域。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设时间 自适应控制 反演控制 二次分式型 虚拟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域残差注意力网络的滚动轴承智能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立新 陈永毅 +1 位作者 倪洪杰 张丹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机械设备正朝着大型化、精密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机械系统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考虑到机械系统可能会发生无特征的灾难性故障,因此机械故障的自动检测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现有的故障检测方法在对高度复杂的工业系统进行故障类... 机械设备正朝着大型化、精密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机械系统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复杂。考虑到机械系统可能会发生无特征的灾难性故障,因此机械故障的自动检测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现有的故障检测方法在对高度复杂的工业系统进行故障类型识别时,误诊率较高,无法给出准确的故障诊断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滚动轴承这一机械设备关键部件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域残差注意力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旨在结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自动学习表示的优点,并配合通道注意力机制和空间注意力机制的关键特征提取能力,提高故障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轴承故障类型,在准确度指标方面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通道注意力机制 空间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订阅2024年《高技术通讯》(中文版)(英文版)
17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高技术通讯》(中文版)和《高技术通讯》(英文版)是由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联合办公室创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国内高技术领域的高层次学术刊物之一。其宗旨是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人员及时发表其... 《高技术通讯》(中文版)和《高技术通讯》(英文版)是由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联合办公室创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国内高技术领域的高层次学术刊物之一。其宗旨是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人员及时发表其研究成果和进行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提供园地,促进我国高技术研究的发展和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刊物 高技术研究 高技术通讯 国际学术交流 技术研究人员 联合办公室 863计划 英文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通讯》作者投稿指南
18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1刊物简介1.1《高技术通讯》是由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联系办公室创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2本刊内容涉及计算机、现代通信、先进制造与自动化、能源及资源环境等高技术领域。其宗旨是为我国研究人... 1刊物简介1.1《高技术通讯》是由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联系办公室创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2本刊内容涉及计算机、现代通信、先进制造与自动化、能源及资源环境等高技术领域。其宗旨是为我国研究人员及时发表其研究成果和进行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提供园地,促进我国高技术研究的发展和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研究 综合性学术期刊 高技术通讯 国际学术交流 刊物简介 作者投稿指南 863计划 现代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订阅2025年《高技术通讯》(中文版)(英文版)
19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高技术通讯》(中文版)和《高技术通讯》(英文版)是由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联合办公室创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国内高技术领域的高层次学术刊物之一。其宗旨是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人员及时发表其... 《高技术通讯》(中文版)和《高技术通讯》(英文版)是由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联合办公室创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国内高技术领域的高层次学术刊物之一。其宗旨是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人员及时发表其研究成果和进行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提供园地,促进我国高技术研究的发展和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刊物 高技术研究 高技术通讯 国际学术交流 技术研究人员 联合办公室 863计划 英文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通讯》作者投稿指南
20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1刊物简介1.1《高技术通讯》是由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联系办公室创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2本刊内容涉及计算机、现代通信、先进制造与自动化、能源及资源环境等高技术领域。其宗旨是为我国研究人... 1刊物简介1.1《高技术通讯》是由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联系办公室创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2本刊内容涉及计算机、现代通信、先进制造与自动化、能源及资源环境等高技术领域。其宗旨是为我国研究人员及时发表其研究成果和进行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提供园地,促进我国高技术研究的发展和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1.3中文版为月刊,每月25日出版;英文版为季刊,每季季中出版。两刊论文内容不重复,英文版为EI收录源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研究 综合性学术期刊 高技术通讯 国际学术交流 刊物简介 作者投稿指南 论文内容 863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