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0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被引量:121
1
作者 彭建 蒋依依 +3 位作者 李正国 张小飞 李卫锋 岳隽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4-309,共6页
作为衡量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度,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土地研究的热点之一。从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四方面建立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各效益子系统的... 作为衡量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标度,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土地研究的热点之一。从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四方面建立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各效益子系统的协调度评价模型。并对南京市江宁区2003年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区总体土地利用效益适中且基本协调,但各乡镇间土地利用效益及其协调性的区域差异显著。依据各乡镇土地利用总效益及其协调度的聚类分级,可将全区划分为土地利用高效协调区、高效基本协调区、高效不协调区、中效协调区、中效基本协调区、中效不协调区与低效基本协调区等七大土地利用效益类型区,并分析了其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地区 土地利用 效益评价 江宁区 南京市 利用效益 协调区 层次分析法 2003年 可持续性 城市土地 指标体系 指标权重 评价模型 综合评价 差异显著 空间特征 区域差异 协调度 国内外 子系统 协调性 高效 类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被引量:74
2
作者 章波 濮励杰 +3 位作者 黄贤金 周青 吕敏眸 李宪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3,共6页
以正处于一个新的成长期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及内在驱动机理。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区域各地类面积比例的动态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面是建设用... 以正处于一个新的成长期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及内在驱动机理。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区域各地类面积比例的动态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面是建设用地比例的增加以及耕地和水域面积比例的减少。在此基础上建立驱动因素体系,利用相关分析和主因子分析方法,并构建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得出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的增长和非农化、经济总量的增加以及劳动力的非农化。但是不同的时期,主要驱动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土地利用的特点不断变化:人口的非农化(城市化率)的作用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增长的作用明显的减弱;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建设用地比例增加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区域 土地利用变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 非农化 增加 建设用地 驱动机制 地类 比例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明北滩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初探 被引量:45
3
作者 刘凯 徐东坡 +2 位作者 张敏莹 段金荣 施炜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8-421,共4页
对1994~2003年崇明北滩鱼类群落进行了研究,用多种指数对该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描述.该群落共有鱼类33种,分别隶属于10目19科29属.生态类型为江海洄游鱼类、河口鱼类和海水鱼类,小型鱼类占绝对优势.群落优势种为凤鲚、棘头梅童鱼和小... 对1994~2003年崇明北滩鱼类群落进行了研究,用多种指数对该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描述.该群落共有鱼类33种,分别隶属于10目19科29属.生态类型为江海洄游鱼类、河口鱼类和海水鱼类,小型鱼类占绝对优势.群落优势种为凤鲚、棘头梅童鱼和小黄鱼.多样性特征值年间平均指标为:Margalef指数0.84,Wilhm改进指数1.51,Pielou指数0.63,McNaughton指数0.67.崇明北滩鱼类群落经济鱼类趋于小型化,生物多样性呈下降趋势.水环境污染及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应得到重视,无选择性网具的使用应受到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鱼类群落 崇明 2003年 水环境污染 生态类型 海水鱼类 河口鱼类 小型鱼类 平均指标 经济鱼类 工程建设 指数对 优势种 小黄鱼 梅童鱼 特征值 小型化 网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及潜在生态效应评价 被引量:77
4
作者 乔胜英 蒋敬业 +1 位作者 向武 唐俊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357,共5页
对武汉地区6个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元素Hg、Cd、Cu、Pb、Zn、As、Cr、Ni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效应进行研究。调查区的湖泊底泥重金属含量表现出市区内湖泊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郊区湖泊,其中墨水湖中重金属含量最高;湖泊沉积... 对武汉地区6个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元素Hg、Cd、Cu、Pb、Zn、As、Cr、Ni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效应进行研究。调查区的湖泊底泥重金属含量表现出市区内湖泊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郊区湖泊,其中墨水湖中重金属含量最高;湖泊沉积物柱重金属元素垂向分布表现为城区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的湖泊某些元素表现出表层沉积物显著高于底部沉积物含量的特征,而郊区湖泊除Cd外其它元素垂向含量变化不大,说明郊区湖泊受到人为影响较小。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湖泊沉积物进行生态危害评价,显示武汉地区湖泊元素生态危害排序为:Cd>Hg>As>Cu>Pb>Zn;墨水湖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相对最高,其次是金银湖;其它湖泊重金属生态危害都比较轻,总体而言武汉湖泊重金属生态危害还是较小的。但参照国外沉积物基准的生态数据库阈值,市区受到人为污染较严重的湖泊沉积物可能会对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武汉地区 生态效应 生态危害 重金属元素 重金属含量 空间分布特征 底泥重金属 表层沉积物 含量变化 人为影响 危害评价 人为污染 墨水湖 郊区 分布表 指数法 数据库 Cd 市区 垂向 Hg Zn 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典型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71
5
作者 张孝飞 林玉锁 +1 位作者 俞飞 李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2-515,共4页
城市土壤既直接影响密集的城市人群,涉及众多的生命健康与安全,还通过水体、大气间接地影响城市环境的质量,因此对城市土壤污染的研究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解南京市典型工业企业对其所在地周围住宅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及其... 城市土壤既直接影响密集的城市人群,涉及众多的生命健康与安全,还通过水体、大气间接地影响城市环境的质量,因此对城市土壤污染的研究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解南京市典型工业企业对其所在地周围住宅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及其污染现状,选择南京梅山炼焦厂、南化磷肥厂、南京炼油厂、扬子芳烃厂、南京钢铁厂等5个典型工业区进行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南京市典型工业区厂区土壤中Cu、Zn、Pb、Cd、Hg和As元素的含量都明显高于附近住宅区土壤中含量,Cr和Ni两种元素含量与其附近住宅区土壤中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分析各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发现,炼焦厂主要异常元素为锌;磷肥厂主要为铜、铅、镉、汞、砷;炼油厂主要为镍;扬子芳烃厂主要为铅;南京钢铁厂主要为铅、镉、汞。本次调查发现,对照南京市土壤背景值,典型工业用地土壤中除Cr元素外,其他7个重金属元素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工业区 污染状况 重金属含量 南京炼油厂 土壤背景值 重金属元素 住宅区 南京市 直接影响 城市土壤 生命健康 城市环境 土壤污染 污染现状 工业企业 监测调查 元素含量 污染特征 工业用地 富集现象 炼焦厂 磷肥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郊畜禽粪便的污染负荷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215
6
作者 刘培芳 陈振楼 +1 位作者 许世远 刘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6-460,共5页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随着本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区内地表水环境迅速趋于恶化。研究发现 ,畜禽粪便流失污染地表水的现象已成为本区郊县 (区 )最大的有机污染源和最引人注目的非点源污染问题之一。以地处长江三角洲地...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随着本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区内地表水环境迅速趋于恶化。研究发现 ,畜禽粪便流失污染地表水的现象已成为本区郊县 (区 )最大的有机污染源和最引人注目的非点源污染问题之一。以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苏锡常、杭嘉湖和宁绍地区为例 ,结合当地畜禽饲养量 ,采用各类畜禽的粪便及其污染物的排泄系数 ,估算了畜禽粪便的污染负荷当量。从现行的政策法规、饲养基地的布局和利用情况等方面分析了近年来本区畜禽污染严重的原因。提出要加强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力度 ,制订畜牧业污染防治法 ,完善和配套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设施 ,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和生态化 ,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清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畜禽粪便 污染物 污染负荷 防治对策 地表水污染 非点源污染 有机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土环境及其水生维管束植物重金属污染 被引量:54
7
作者 简敏菲 弓晓峰 +2 位作者 游海 黄志中 朱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9-593,共5页
位于鄱阳湖流域乐安河中下游的德兴铜矿,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铜业基地,是鄱阳湖流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2003年7月至8月对鄱阳湖部分流域的水质、沉积物、底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等样品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研究调查,采用原子吸收分光... 位于鄱阳湖流域乐安河中下游的德兴铜矿,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铜业基地,是鄱阳湖流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2003年7月至8月对鄱阳湖部分流域的水质、沉积物、底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等样品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研究调查,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对样品中的Cu、Zn、Pb、Cd等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地表水评价标准中的Ⅰ类标准,底泥、土壤等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而水生植物对重金属元素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富集能力,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与土壤背景值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中重金属的背景值越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量也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鄱阳湖流域 底泥 湖水 土壤背景值 水土环境 富集能力 水生 重金属含量 维管束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5
8
作者 蔡述明 殷鸿福 +2 位作者 杜耘 吴胜军 李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9-412,共4页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中下游地区是湖北省经济基础最强的地区。同时汉江流域也存在着洪涝灾害威胁大、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不够、传统的工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加重环境的恶化、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中下游地区是湖北省经济基础最强的地区。同时汉江流域也存在着洪涝灾害威胁大、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不够、传统的工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加重环境的恶化、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配套工程的实施,对汉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将起推动作用,同时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调水,将改变汉江中下游的水资源分配,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将会出现新的矛盾。要解决好流域经济发展问题,必须把握好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机遇,更新观念,加强前期研究和规划,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示范工程的建设,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流域管理体制,全面保证汉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中下游地区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开发利用 农业生产方式 社会经济发展 流域管理体制 汉江流域 生态环境 丹江口水库 水资源分配 汉江中下游 经济基础 洪涝灾害 生态保护 环境建设 产业结构 配套工程 推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城市扩展的遥感研究 被引量:70
9
作者 王茜 张增祥 +2 位作者 易玲 谭文彬 王长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4-559,共6页
以Landsat MSS/TM/ETM+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GIS为制图和数据提取的分析手段,通过引入城市扩展强度、重心坐标、紧凑度、弹性系数等指标,研究了南京城市扩展的时空规律、形态特征以及与人口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应用回归分析,筛选... 以Landsat MSS/TM/ETM+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GIS为制图和数据提取的分析手段,通过引入城市扩展强度、重心坐标、紧凑度、弹性系数等指标,研究了南京城市扩展的时空规律、形态特征以及与人口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应用回归分析,筛选了能够解释城市扩张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结果表明:①南京城市扩展的时空分异特征明显,江南主城的东北—西南轴向和东南的江宁一带成为城市扩展最活跃的地区;②城市扩展过程中,紧凑度降低,空间形态向着趋于不稳定状态发展;③21世纪以来.城市扩展的弹性系数向着逐渐合理化的方向转变,但在1988~2001年,该指数与合理数值有一定差距,城市扩展与人口增长速度之间出现了不和谐现象;④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引导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对于南京城市扩展起了重要作用,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增长和非农业人口的增加也是影响南京城市扩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城市扩展 遥感 GIS 时空分异特征 形态演变 紧凑度 弹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资源污染与饮用水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1
10
作者 肖羽堂 张晶晶 +3 位作者 吴鸣 刘辉 张东 许建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9,共9页
对我国水资源状况和饮用水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我国水资源贫乏 ,水资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许多水厂不得不面临着使用更多的水质不符合要求的受污染水源原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水污染主要是有机物和氨氮污染 ,常规净水工... 对我国水资源状况和饮用水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我国水资源贫乏 ,水资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许多水厂不得不面临着使用更多的水质不符合要求的受污染水源原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水污染主要是有机物和氨氮污染 ,常规净水工艺系统难以将这些污染物有效除去 ,降低了饮用水水质 ,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 ,对饮用水水质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从受污染的水源原水中除去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 ,提高饮用水的安全可靠性 ,强化传统工艺、替换传统的消毒剂、吸附、膜过滤和生物预处理等净水技术得到了国内外广泛重视和关注 ,尤其是经济、高效的生物除污染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水资源 水污染 饮用水 安全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96
11
作者 曾勇 沈根祥 +1 位作者 黄沈发 王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8-212,共5页
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出发,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机制构建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框架;运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出主要指标及权重;针对目前此类研究中指标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模糊优选评价模型,从时间纵向上判断城市生态系... 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出发,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机制构建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框架;运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出主要指标及权重;针对目前此类研究中指标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模糊优选评价模型,从时间纵向上判断城市生态系统的走势;利用所建立的评价方法,以上海城市生态系统为例,最终筛选出3大类25项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996-2002年,上海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标由0.37缓慢上升至0.46,表明上海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逐渐加强,但健康改善的程度并不显著,部分指标有所恶化,与2005年城市规划目标值0.72相比,系统现阶段离社会期望值还有很大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经济发展 海城市 走势 主要指标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健康指标 中指 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刀鲚生物学及最大持续产量研究 被引量:111
12
作者 张敏莹 徐东坡 +1 位作者 刘凯 施炜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4-698,共5页
对1993~2002年长江下游刀鲚的生物学特征、单船产量变化及最大持续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汛期刀鲚平均体长为29.19 cm,平均体重为94.33 g;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相关,拟和方程为Y= 0.004 8X2.906 9,丰满度系数为0.379.绝对怀卵量平均为... 对1993~2002年长江下游刀鲚的生物学特征、单船产量变化及最大持续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汛期刀鲚平均体长为29.19 cm,平均体重为94.33 g;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相关,拟和方程为Y= 0.004 8X2.906 9,丰满度系数为0.379.绝对怀卵量平均为23 695粒,相对怀卵量平均为229粒/g体重,成熟卵卵径平均为0.77毫米;绝对怀卵量与体长的关系式为Y= 0.017 2X4.101,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 305X-5 410.1.汛期种群以2冬龄为主.研究期内刀鲚平均汛期单船总产为393.14 kg;长江下游刀鲚年均捕捞量为891.51 t,应用Schaefer模式估算最大持续产量为2 061.81 t.与历史资料相比,刀鲚个体小型化明显,种群结构简单化、低龄化,资源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刀鲚 生物学特征 最大持续产量 最大持续产量 生物学特征 长江下游 刀鲚 相对怀卵量 平均体重 种群结构 个体小型化 历史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农村公众环境意识案例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赵磊 邓维 +2 位作者 朱继业 陆根法 孔维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环境意识属上层建筑范畴,对环境行为具有指导意义。针对太湖流域日益严重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提高农村公众环境意识是控制该区水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首次选取无锡市大浦镇14个行政村2.7万人为抽样框进行农村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表明:... 环境意识属上层建筑范畴,对环境行为具有指导意义。针对太湖流域日益严重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提高农村公众环境意识是控制该区水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首次选取无锡市大浦镇14个行政村2.7万人为抽样框进行农村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表明:①居民对水环境污染的原因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与实际有明显偏差;②浅层次的局部的“日常生活环保型”环境意识依然存在;③居民在环保行为上为“政府依赖型”,整体参与环保意识不强;④居民获取环保信息渠道单一,政府对主要的信息发布渠道重视不足;⑤2003年该镇居民总支付意愿为55.3~98.2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环境意识 太湖流域 案例研究 农村 农业非点源污染 水环境污染 2003年 上层建筑 环境行为 环保行为 环保意识 信息渠道 信息发布 支付意愿 居民 水污染 抽样框 行政村 无锡市 环保型 依赖型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95
14
作者 欧名豪 李武艳 +1 位作者 刘向南 谌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8-412,共5页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多维概念 ,而目前城市化水平常用的单一评价指标只能从某个方面反映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城市化的丰富内涵。以江苏省 1 3个地级市为例 ,通过经济、空...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多维概念 ,而目前城市化水平常用的单一评价指标只能从某个方面反映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城市化的丰富内涵。以江苏省 1 3个地级市为例 ,通过经济、空间、人口以及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体现城市化内涵的四个方面构造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 1 3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大致分为 5个层次 ,南京、无锡和苏州城市化水平最高 ,常州和镇江居第二层次 ,扬州、南通和泰州属第三层次 ,徐州、盐城和连云港列第四层次 ,淮安和宿迁最低 ,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 ,从南向北 ,城市化水平呈梯度下降趋势 ;从东向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区域城市化 江苏省 省城 经济 测度 综合发展 三层次 科学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铜尾矿废弃地定居植物及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43
15
作者 田胜尼 孙庆业 +2 位作者 王铮峰 彭少麟 夏汉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93,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铜陵铜尾矿废弃地上可定居的植物及几种优势植物群落基质的理化性质。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在铜陵各尾矿(库)场上,共有 30 科 96 属 122 种植物。禾本科、菊科与豆科中的草本植物,是铜陵铜尾矿废弃地自然定...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铜陵铜尾矿废弃地上可定居的植物及几种优势植物群落基质的理化性质。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在铜陵各尾矿(库)场上,共有 30 科 96 属 122 种植物。禾本科、菊科与豆科中的草本植物,是铜陵铜尾矿废弃地自然定居的先锋植物,具匍匐茎或地下茎的植物或具固氮能力或具种子小、易传播的特性植物,适宜在铜尾矿废弃地定居成活;几种优势植物群落基质的理化性质较未复垦区及酸化区得到明显的改善,其 pH值得到缓和,N、P、有机质营养成份含量增加,重金属铜的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植物 理化性质 固氮能力 匍匐茎 定居 群落 铜尾矿 铜陵 废弃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上游四大家鱼资源监测与渔业管理 被引量:53
16
作者 刘绍平 陈大庆 +2 位作者 段辛斌 邱顺林 黄木桂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根据1994~2001年的监测结果,结合历史资料对长江中上游四大家鱼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中上游四大家鱼在渔获物中的比列呈下降趋势;(2)四大家鱼群体结构中低龄鱼比重上升,高龄鱼比重下降;(3)1997~2001年监利江段四大家... 根据1994~2001年的监测结果,结合历史资料对长江中上游四大家鱼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中上游四大家鱼在渔获物中的比列呈下降趋势;(2)四大家鱼群体结构中低龄鱼比重上升,高龄鱼比重下降;(3)1997~2001年监利江段四大家鱼鱼苗径流量分别为35.87亿尾、27.47亿尾、21.54亿尾、28.54亿尾和19.04亿尾,与1981年该江段67亿尾相比,分别下降46.5%、59.0%、67.9%、57.4%、71.6%。针对影响长江四大家鱼资源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保护长江四大家鱼繁殖和栖息地,保持天然水域的相对稳定,降低长江四大家鱼捕捞强度,加强渔政管理等一系列保护长江四大家鱼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上游 青鱼 草鱼 鲢鱼 鳙鱼 渔业管理 管理模式 水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湿地冬季水鸟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胡鸿兴 康洪莉 +6 位作者 贡国鸿 朱觅辉 郑文勤 吴法清 何定富 李振文 耿栋5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2-428,共7页
报道了2004年1~4月湖北冬季水鸟调查结果,记录水鸟 66 种,种群数量 59 613 只,分属8目15科,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级鸟类 4 种,115 只,国家二级 7 种,2 968 只.分析了冬季水鸟群落结构、分布和种群变动,并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丰... 报道了2004年1~4月湖北冬季水鸟调查结果,记录水鸟 66 种,种群数量 59 613 只,分属8目15科,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级鸟类 4 种,115 只,国家二级 7 种,2 968 只.分析了冬季水鸟群落结构、分布和种群变动,并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与生物量3个不同的测度指标对其中12个湖泊的水鸟群落进行了评价,认为沉湖、梁子湖、龙感湖和网湖是较为成熟稳定的群落;并从沉湖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龙感湖白头鹤(Grus monacha)、洪湖鸭科水鸟近40年的种群动态探讨了湿地水鸟现状,认为种群衰退趋势明显、湿地干扰和威胁严重.对此提出了加强湿地保护区的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合理规划与发展湿地产业和保护湿地资源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研究 冬季 湖北省 生物多样性指数 国家重点保护 2004年 物种丰富度 湿地保护区 调查结果 种群数量 群落结构 种群变动 测度指标 东方白鹳 湿地水鸟 种群动态 种群衰退 管理体制 湿地资源 合理规划 龙感湖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土壤质量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比较 被引量:43
18
作者 刘世梁 傅伯杰 +2 位作者 陈利顶 丘君 吕一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2-426,共5页
土地利用和管理在时空尺度上影响着土壤质量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了解土壤的变化非常重要,不同方法的比较分析可以了解方法本身的差异和优缺点。选取卧龙自然保护区6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以空间代替时间序... 土地利用和管理在时空尺度上影响着土壤质量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了解土壤的变化非常重要,不同方法的比较分析可以了解方法本身的差异和优缺点。选取卧龙自然保护区6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以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式,研究森林次生演替,人工林种植及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采用了综合土壤质量指数法(QI)与土壤退化指数法(DI)两种定量研究方法。结果皆揭示灌丛有着较高的土壤质量值,依次为灌丛→自然林,次生林→撂荒地→人工林→坡耕地,坡耕地土壤质量值较低。为更好的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提出了QI的相对指数值(QI’),结果显示QI’和DI有着非常好的线性相关,退化指数法的方法简单,比较易用,而综合质量指数法有着较好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质量 定量评价 管理 土地 开发利用 中国 生态学 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山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被引量:76
19
作者 喻建华 高中贵 +1 位作者 张露 彭补拙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3-217,共5页
在Con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基础上,计算了1994-2002年江苏省昆山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建设用地对耕地和水域面积的占用,引起了昆山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下降。9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总量下降了8.9%,人均占有量(... 在Con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基础上,计算了1994-2002年江苏省昆山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建设用地对耕地和水域面积的占用,引起了昆山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下降。9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总量下降了8.9%,人均占有量(Ave(ESV))下降了13.0%。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弹性系数都小于1。水域面积的变化则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起到放大作用。耕地面积的变化主要是影响昆山市的粮食安全问题,而水域的变化则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山市 耕地面积 粮食安全问题 人均占有量 建设用地 下降 占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水域 土地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八里江江段江豚种群数量、行为及其活动规律与保护 被引量:43
20
作者 魏卓 王丁 +3 位作者 张先锋 赵庆中 王克雄 匡新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7-432,共6页
198 9~ 1999年 ,在长江八里江江段对江豚进行了 2 8次往返观察和 8次定点观察。结果表明 ,近 10年八里江江段江豚种群数量逐年呈明显递减趋势 ,平均每年以 7.3%速率递减 ;1996年后 ,枯水季节江豚不再进行江—湖迁移 ,其活动范围仅限于 ... 198 9~ 1999年 ,在长江八里江江段对江豚进行了 2 8次往返观察和 8次定点观察。结果表明 ,近 10年八里江江段江豚种群数量逐年呈明显递减趋势 ,平均每年以 7.3%速率递减 ;1996年后 ,枯水季节江豚不再进行江—湖迁移 ,其活动范围仅限于 2 0km的长江八里江江段 ,较 1993年以前缩短了约 40km。江豚在八里江江段的行为多种多样 ,通过对江豚种群在八里江江段的集群、摄食、逃避、发情与交配、抚幼、歇息和玩耍行为的描述、比较和分析 ,认为长江八里江江段是江豚典型的摄食和抚幼场所 ,同时也是江豚大规模集群的适宜栖居地。提出加强八里江江段江豚种群常年监测的必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江豚 种群 行为 活动规律 八里江江段 数量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