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397篇文章
< 1 2 1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时期福建中医药文化向东南亚的播迁
1
作者 陈巧 罗宝珍 福建史志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明清时期,在地理、政治、经济等诸多原因下,许多福建人纷纷涌入东南亚,中医药随之传播到东南亚。福建中医药文化向东南亚播迁的方式主要有中药材贸易、开设药房和药铺、医药信仰传播三种。通过中医药文化播迁,改变了东南亚地区“病无医... 明清时期,在地理、政治、经济等诸多原因下,许多福建人纷纷涌入东南亚,中医药随之传播到东南亚。福建中医药文化向东南亚播迁的方式主要有中药材贸易、开设药房和药铺、医药信仰传播三种。通过中医药文化播迁,改变了东南亚地区“病无医药”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福建 东南亚 中医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籍移台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吴杨敏 陈荣祥 +2 位作者 卢姗 郑泽彬 陈顺和 福建史志 2025年第1期11-20,91,共11页
本研究选取台湾省957个涉漳聚落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量化分析漳州人移垦台湾地区后形成的聚落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揭示漳州移民对台湾地区开发与发展的历史规律。研究中运用Arc GIS软件,对聚落的空间密度、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并探... 本研究选取台湾省957个涉漳聚落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量化分析漳州人移垦台湾地区后形成的聚落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揭示漳州移民对台湾地区开发与发展的历史规律。研究中运用Arc GIS软件,对聚落的空间密度、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因素与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结果显示:台湾地区涉漳聚落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聚型模式,总体上表现为“整体集聚,局部分散且分布不均”的空间格局。聚落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理环境方面,聚落多位于海拔200至500米、坡度小于30°且临近水系的平坦地区;社会环境因素方面,政治、经济以及地方械斗等均推动了聚落从移垦到稳定发展的过程;族群文化因素方面,宗族联系对聚落形成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漳州人移垦台湾地区的历史过程中,聚落空间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族群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台湾地区涉漳聚落独特的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籍移民 聚落 空间分布 闽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福建
3
作者 李路昊 福建史志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是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指数居全国第一,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参与、亲自推动了福建... 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是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指数居全国第一,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参与、亲自推动了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早在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就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2001年,他亲任福建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2002年,他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生态省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先进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 领导小组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福建省省长 生态省建设 生态文明发展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福州外国人借据地与西人建筑的兴起
4
作者 胡家保 福建史志 2025年第1期1-10,91,共11页
借据地是开埠通商后中西方强弱对比下不平等的产物,并在近代中国沿海城市及重要口岸遍地开花,是西方资本主义对近代中国殖民侵略的历史例证。西人在福州仓山外国人居留地和鼓岭避暑地兴建领事馆、修建教堂、创办洋行、开办医院和学校以... 借据地是开埠通商后中西方强弱对比下不平等的产物,并在近代中国沿海城市及重要口岸遍地开花,是西方资本主义对近代中国殖民侵略的历史例证。西人在福州仓山外国人居留地和鼓岭避暑地兴建领事馆、修建教堂、创办洋行、开办医院和学校以及建造洋房,是近代福州城市“空间生产”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纵观近代福州史,开埠通商、西人、西人建筑以及外国人居留地等共同构筑了一种渐进的关系,共同推进近代福州西人建筑的产生。这些不同类型的西人建筑是西方列强以及来华西人复杂、多样的功能价值诉求的“物质形态呈现”,并在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中不断调适和修正,深刻影响福州城市社会发展系统的各个层面和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 借据地 西人建筑 城市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振岱年谱简编
5
作者 刘荣平 王璐瑾 福建史志 2025年第1期61-81,92,共22页
清末民国福建大儒何振岱有丰富的诗坛交游和教学活动,门下弟子众多,各有成就。本文利用新发现的民间收藏资料,并博访何振岱后裔,力求对许多事迹进行切实的编年。如对众多人物的生卒年月日的考订,对何振岱参加三生会、寿香社活动的编年,... 清末民国福建大儒何振岱有丰富的诗坛交游和教学活动,门下弟子众多,各有成就。本文利用新发现的民间收藏资料,并博访何振岱后裔,力求对许多事迹进行切实的编年。如对众多人物的生卒年月日的考订,对何振岱参加三生会、寿香社活动的编年,对何振岱弟子及师从时间的酌定,都提出了新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振岱 弟子 事迹 寿香社 三生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福州方志中的“建城故事”新探
6
作者 刘用盛 福建史志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庆历《闽中记》、淳熙《三山志》所载建城故事,对后世福州地方史志书写影响深远。故事中有关福州城市复兴的预言,源于晚唐五代福州地方政权正当性的论述。故事中的首任晋安郡守“严高”是虚构人物,其姓名取材自唐末割据福州的观察使陈... 庆历《闽中记》、淳熙《三山志》所载建城故事,对后世福州地方史志书写影响深远。故事中有关福州城市复兴的预言,源于晚唐五代福州地方政权正当性的论述。故事中的首任晋安郡守“严高”是虚构人物,其姓名取材自唐末割据福州的观察使陈岩之“岩”,及其僚属林嵩之“嵩”。城址“初在白田渡”的传闻,可能同北宋福州武官“巡辖马递铺”驻地的迁移有关。此类故事应当视为间接反映唐宋福州地方史事及志书编纂的材料,而非研究福州城市起源、选址问题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 闽中记 三山志 严高 晋安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子论“诚意”与“自欺”——从《朱子语类》“诚意”章之变动出发
7
作者 魏姝 福建史志 2025年第1期36-43,60,91,92,共11页
朱熹于《大学章句集注》中极重“诚意”,取“诚意”为“自修之首”,可用之以区分人鬼、善恶、君子与小人,更说《大学》次序,“诚意”最要,并一贯对“诚意”章多有缮校,尤在晚年《朱子语类》中对《“诚意”章》进行诸多修订,而其修改又... 朱熹于《大学章句集注》中极重“诚意”,取“诚意”为“自修之首”,可用之以区分人鬼、善恶、君子与小人,更说《大学》次序,“诚意”最要,并一贯对“诚意”章多有缮校,尤在晚年《朱子语类》中对《“诚意”章》进行诸多修订,而其修改又多以“自欺”为要端并错综复杂。诚然,学界对朱子“诚意”“自欺”之说推重较甚,亦关注朱子于这二者之处的繁杂修缮,然则对其最终定见仍存众多辩说。故对此问题可做更多深入与爬梳,尤可从朱子晚年于《朱子语类》之《“诚意”章》中对“诚意”与“自欺”的细微变动出发,探究其思想转变始末。遂主要从《“诚意”章》中二处趋向指陈这一变化,一为《“诚意”章》中“自欺”之注由旧注到新注的转变,二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这一文本之注的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诚意” “自欺” 《朱子语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藏明代孤本《陆福安实政录》的史料价值及其政治文化意义
8
作者 裴家亮 福建史志 2025年第1期21-28,91,共9页
日本藏孤本《陆福安实政录》是颂扬万历中期福建福安知县陆以载事迹的“德政册”,主要以申文的形式呈现陆以载在福安的多项理政措施。它与万历《福安县志》的刊刻时间和编纂团队有着高度的相近,主要内容在《福安县志》中也有详略不同的... 日本藏孤本《陆福安实政录》是颂扬万历中期福建福安知县陆以载事迹的“德政册”,主要以申文的形式呈现陆以载在福安的多项理政措施。它与万历《福安县志》的刊刻时间和编纂团队有着高度的相近,主要内容在《福安县志》中也有详略不同的记述。考证《陆福安实政录》的刊刻时间,可知其不仅是士民歌颂陆以载政绩的产物,同时也掺杂了陆以载的意识,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文化意义。此书的重要目的是在三年一次的考核之际,为陆以载树立良好的政治形象,展现其良好的行政能力,继而在官场升迁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政录 福安县志 政治文化意义 地方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之奇年谱简编
9
作者 吴帆 福建史志 2025年第1期82-90,92,共10页
林之奇,南宋前期经学家。作为宋代《书》学承上启下的人物,他上接吕本中,下启吕祖谦,乃二者连接之纽带。其《书》学著作《尚书全解》在宋代具有重要地位,朱熹、蔡沉《书集传》所采四家之一便是此著。目前学界对其生平的全面整理尚有缺漏... 林之奇,南宋前期经学家。作为宋代《书》学承上启下的人物,他上接吕本中,下启吕祖谦,乃二者连接之纽带。其《书》学著作《尚书全解》在宋代具有重要地位,朱熹、蔡沉《书集传》所采四家之一便是此著。目前学界对其生平的全面整理尚有缺漏,本年谱即参照正史、文集、交游等资料进行梳理,希冀能助益于林之奇相关研究。与其年谱所载林氏一生行迹对读,可印证今所见其《拙斋文集》之诗文部分乃后人窜入乱编,非林氏原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之奇 年谱 《尚书全解》 《拙斋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和”思想探析朱熹的心性论——以《中庸》“中和”思想为例
10
作者 张文杰 福建史志 2025年第1期44-52,92,共10页
《中庸》中和思想关乎心性问题,汉唐诸儒很少加以形而上的关注。理学家借助《中庸》建构本体论,对其中心性问题加以系统阐发。北宋诸儒多认可“凡言心者皆指已发”,提倡“体验未发”的气象。朱子遵循这一理路,在李侗和张栻等影响下形成... 《中庸》中和思想关乎心性问题,汉唐诸儒很少加以形而上的关注。理学家借助《中庸》建构本体论,对其中心性问题加以系统阐发。北宋诸儒多认可“凡言心者皆指已发”,提倡“体验未发”的气象。朱子遵循这一理路,在李侗和张栻等影响下形成“中和旧说”即丙戌之悟,其认为心为已发、性为未发,提倡在人伦日用中察识涵养,体认天理、良心。旧说未能很好解决心性问题,朱子在修订二程文集及自身体悟中,发展出“中和新说”即己丑之悟。朱子“中和新说”认为情为已发、性为未发,心贯乎其间换言之心统摄性情,倡导于未发之时主敬涵养,于已发之后主敬察识,可谓内外兼备、动静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中和 朱熹 心性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史志》2025年选题参考
11
福建史志 2024年第6期38-38,共1页
1.闽台历史文化研究2.福建地域文化特色研究3.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4.红色文化研究5.两岸融合发展研究6.提升福建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研究7.弘扬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8.方志学、年鉴学、方志馆研究。
关键词 《福建史志》 文化遗产 红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得缅怀学思的首任校长--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
12
作者 王义遒 福建史志 2024年第1期39-48,共10页
我在以前文章中曾称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1898年成立时的首长孙家鼐和1904年京师大学堂失去了统管全国各级学堂事务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职责成为单纯“大学堂”的首长张亨嘉为“首任校长”。实际上,当年孙家鼐的正式称呼是“管理大学... 我在以前文章中曾称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1898年成立时的首长孙家鼐和1904年京师大学堂失去了统管全国各级学堂事务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职责成为单纯“大学堂”的首长张亨嘉为“首任校长”。实际上,当年孙家鼐的正式称呼是“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简称“官学大臣”),张亨嘉的正式称呼是“总监督”,他俩并不是“校长”。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其首长才称为“校长”,严复出任第一任校长。本文缅怀学思的首任校长正是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大学堂 教育行政机构 北京大学 孙家鼐 张亨 严复 总监督 校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精品年鉴工程质量控制探析——以《厦门年鉴》《龙岩年鉴》《集美年鉴》《马尾年鉴》为例
13
作者 阳晓儒 福建史志 2024年第5期57-59,共3页
福建省通过实施精品年鉴工程,全省年鉴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在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选中,福建省推荐的33部年鉴全部获奖,其中12部获评特等年鉴。截至2024年3月,福建省共有11部年鉴获全国精品年鉴,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福建省通过实施精品年鉴工程,全省年鉴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在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选中,福建省推荐的33部年鉴全部获奖,其中12部获评特等年鉴。截至2024年3月,福建省共有11部年鉴获全国精品年鉴,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本文以福建省精品年鉴《厦门年鉴》《龙岩年鉴》《集美年鉴》《马尾年鉴》为例,探讨福建省实施精品年鉴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对推动福建全省年鉴编纂出版质量的整体提升,实现年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鉴精品工程 编纂出版 质量控制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纯青与《台湾省通志稿》
14
作者 褚静涛 福建史志 2024年第4期52-59,共8页
台湾地区光复后,为保存台湾地区文献、传承台湾地区历史,台湾省参议员黄纯青于1946年12月向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建议设立台湾省通志馆、尽快纂修台湾省通志。1948年4月,台湾省通志馆设立;1949年7月,改组为台湾省文献委员会,黄纯青先后任... 台湾地区光复后,为保存台湾地区文献、传承台湾地区历史,台湾省参议员黄纯青于1946年12月向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建议设立台湾省通志馆、尽快纂修台湾省通志。1948年4月,台湾省通志馆设立;1949年7月,改组为台湾省文献委员会,黄纯青先后任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黄纯青等人不畏各种困难,集思广益,尽力推进台湾省通志的纂修。1951年3月起,《台湾省通志稿》陆续分册出版。该志具有鲜明的台海特色与时代特征,是一部充满中华民族精神的台湾省通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纯青 《台湾省通志稿》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运共同体教育理论视野下的宁德畲族教育史
15
作者 陈夏临 福建史志 2024年第4期1-11,91,共12页
畲族是福建省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畲族教育作为宁德畲族文化传承的历史性工程,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先进思想。畲族教育史凝聚畲族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借鉴国内外民族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以地方民族院校为基地的... 畲族是福建省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畲族教育作为宁德畲族文化传承的历史性工程,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先进思想。畲族教育史凝聚畲族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借鉴国内外民族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以地方民族院校为基地的课程建设体系。新中国成立前后,宁德畲族教育历经了从无到有、从简到丰的发展进程。现今,宁德畲族教育的学科平台设置,主要集中在以政治理论逻辑思维引领宁德畲族教育的发展层面,和以畲汉共赢双向思维推进宁德畲族教育的实施层面。以史为鉴,为了实现民族教育的理论高度与实践效能的提升,地方将依托思政教育与重拾历史记忆两点,展开宁德畲族教育课程建设,为当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教育史书写地域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宁德 畲族 教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荷波的审计监察思想和启示
16
作者 谢冬慧 福建史志 2024年第2期1-8,91,共9页
王荷波的经济审计和政治监察思想,源自于他的家庭成长经历和革命实践经历。他认为筹集革命经费需要审计监督,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专门的监察机构,抓好审计监察工作需要深入调研。王荷波的审计监察思想启示我们,党内监督应做到经济审计与政... 王荷波的经济审计和政治监察思想,源自于他的家庭成长经历和革命实践经历。他认为筹集革命经费需要审计监督,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专门的监察机构,抓好审计监察工作需要深入调研。王荷波的审计监察思想启示我们,党内监督应做到经济审计与政治监察的合一,党的领导干部要有自我监督的自觉,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尽忠职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荷波 经济审计 政治监察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海疆军籍进士的仕路探究——以福建高浦千户所郑陞为例
17
作者 李晓 福建史志 2024年第3期23-31,91,92,共11页
海疆军籍进士是明代进士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中后期东南沿海倭患加剧,海疆防御至关重要,海疆军籍进士崛起,被委以重任。在众多海疆军籍进士中,福建高浦千户所郑陞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具有笃定志向、锲而不舍,不忘本籍、认同军籍... 海疆军籍进士是明代进士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中后期东南沿海倭患加剧,海疆防御至关重要,海疆军籍进士崛起,被委以重任。在众多海疆军籍进士中,福建高浦千户所郑陞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具有笃定志向、锲而不舍,不忘本籍、认同军籍,扎根基层,百经试炼,兢兢业业、无敢懈怠等品质,取得了突出的政绩,不断获得擢升。基于家谱等资料,能够看出明代海疆军籍进士的福建特色,如重视科举风水、忠贞不二、以《诗》传家、突出家族组织的教育性等,这些特色对台湾地区或南洋郑氏后裔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海疆军籍进士 福建 仕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慎独思想的创造性及其廉政意义
18
作者 肖满省 福建史志 2024年第2期64-68,92,共6页
慎独是儒家人生修养的重要方法。以郑玄、孔颖达为代表的汉唐经学家,强调个体在闲居、独处的生活情境下,保持自律和克制;朱熹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遏人欲于将萌”,实现慎独由外而内的转化。朱熹的慎独思想,对廉政建设具有现实警示... 慎独是儒家人生修养的重要方法。以郑玄、孔颖达为代表的汉唐经学家,强调个体在闲居、独处的生活情境下,保持自律和克制;朱熹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遏人欲于将萌”,实现慎独由外而内的转化。朱熹的慎独思想,对廉政建设具有现实警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慎独 廉政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家族史事考——以婺源《韩溪程氏梅山支谱》所见朱槔佚信为中心
19
作者 黄太勇 福建史志 2024年第2期56-63,共8页
今上海图书馆藏婺源《韩溪程氏梅山支谱》中发现朱槔佚信三通,是朱槔随朱熹家族从婺源迁居福建后写给婺源表弟程鼎的,其中较为详细地反映出朱熹家族入闽初期的生活状况、学术转向以及与婺源韩溪程氏家族的关系等史事,可以与其它相关记... 今上海图书馆藏婺源《韩溪程氏梅山支谱》中发现朱槔佚信三通,是朱槔随朱熹家族从婺源迁居福建后写给婺源表弟程鼎的,其中较为详细地反映出朱熹家族入闽初期的生活状况、学术转向以及与婺源韩溪程氏家族的关系等史事,可以与其它相关记载互补互证,对朱熹家族史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家族 《韩溪程氏梅山支谱》 朱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芗剧在战时戏剧改编环境下“娱乐性”的呈现
20
作者 杨婷婷 福建史志 2024年第4期65-72,92,共9页
20世纪初期,文艺界惯于将乡村歌谣、小戏等文艺作品,放置在“旧瓶装新酒”的改造路径当中,战时更是偏重于将戏剧改编放置在家国情怀和抗日热情这类具有主流情感的价值观中。以邵江海为代表的闽南芗剧,曾在抗战文艺改造的时代浪潮中,沿... 20世纪初期,文艺界惯于将乡村歌谣、小戏等文艺作品,放置在“旧瓶装新酒”的改造路径当中,战时更是偏重于将戏剧改编放置在家国情怀和抗日热情这类具有主流情感的价值观中。以邵江海为代表的闽南芗剧,曾在抗战文艺改造的时代浪潮中,沿袭以往改编惯性的同时,呈现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质。尽管闽南芗剧亦有其改编限度,但是芗剧独特的“娱乐性”生命力,最大程度呈现了民间的朴素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艺 芗剧 文艺改造 《六月雪》 小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