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恕在癌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朱锫瑶 杨群 癌症 2024年第8期374-380,共7页
受益于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宽恕在患者心理护理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更多的关注,相关干预研究也显示出其在临床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从宽恕概念、宽恕现状、测评工具、影响因素以及应用策略等方面介绍宽恕在癌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旨... 受益于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宽恕在患者心理护理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更多的关注,相关干预研究也显示出其在临床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从宽恕概念、宽恕现状、测评工具、影响因素以及应用策略等方面介绍宽恕在癌症患者中的研究进展,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癌症患者宽恕相关知识的认识,为临床正确评估并制订最佳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心理护理 宽恕 自我宽恕 负性情绪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杂志投稿须知(稿约)
2
癌症 CAS 2024年第2期88-88,共1页
《癌症》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主办。主要刊载肿瘤学及其相关学科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设置栏目有述评、综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研究、技术与方法、个案研究等。1... 《癌症》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主办。主要刊载肿瘤学及其相关学科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设置栏目有述评、综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研究、技术与方法、个案研究等。1投稿前准备作者在投稿前首先检查稿件选题范围和撰写格式是否符合《癌症》杂志要求。文章选题应与肿瘤基础研究或临床治疗相关,力求新颖、有创新性或独特视角。全文应论点鲜明,论据(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层次清楚,文句简练,用字规范,标点符号使用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研究 肿瘤学 用字规范 选题范围 文章选题 肿瘤基础研究 肿瘤防治中心 撰写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杂志投稿须知(稿约)
3
癌症 CAS 2024年第5期260-260,共1页
《癌症》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主办。主要刊载肿瘤学及其相关学科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设置栏目有述评、综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研究、技术与方法、个案研究等。
关键词 癌症研究 肿瘤学 肿瘤防治中心 相关学科 世界卫生组织 研究成果 技术与方法 中山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质TGM2依赖GTP抑制TRIM21介导的STAT1泛素化降解促进胃癌恶性进展
4
作者 张璐 李清雅 +4 位作者 杨静 徐鹏晖 宣哲 徐江浩 徐泽宽 癌症 CAS 2024年第4期150-176,共27页
背景与目的既往研究提示谷氨酰胺转胺酶2(transglutaminase 2,TGM2)是多种肿瘤的潜在治疗靶点,但其在胃癌中的作用及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中,我们试图揭示TGM2在胃癌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分析TGM2在胃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 背景与目的既往研究提示谷氨酰胺转胺酶2(transglutaminase 2,TGM2)是多种肿瘤的潜在治疗靶点,但其在胃癌中的作用及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中,我们试图揭示TGM2在胃癌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分析TGM2在胃癌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分析TGM2在胃癌中的功能,包括蛋白质印迹、免疫组化、CCK8、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异种移植瘤模型和转移瘤模型。通过基因富集分析、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筛选TGM2在胃癌中潜在的作用靶标。通过功能损益实验和挽救实验验证TGM2对STAT1的调控作用。通过免疫共沉淀、质谱分析、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筛选STAT1互作蛋白,并阐明其调控机制。最后,通过突变TGM2和使用TGM2的酶活性调节剂(ZM39923和A23187)以明确TGM2通过何种酶活性促进胃癌恶性进展,并阐明其潜在机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TGM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其高表达预示患者不良预后。TGM2过表达/敲低能够促进/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而敲低/过表达STAT1能够逆转TGM2在胃癌细胞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提示TGM2通过抑制STAT1泛素化/降解促进胃癌恶性进展。TRIM21被鉴定为胃癌中STAT1的E3泛素连接酶。TGM2通过与GTP结合的酶活性促进TRIM21和STAT1解离。A23187能够抑制TGM2对STAT1的作用,并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逆转TGM2的促肿瘤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在胃癌中TGM2调控STAT1的作用和机制,提示TGM2可作为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了解TGM2与GTP结合的酶活性有助于开发靶向药物,优化现有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M2 STAT1 TRIM21 泛素化 降解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往合并肺栓塞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科治疗手术时机的探讨
5
作者 章智荣 陈硕 +1 位作者 陈其瑞 胡滨 癌症 CAS 2024年第4期177-188,共12页
背景和目的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手术仍然是可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具有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可能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因此,... 背景和目的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手术仍然是可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具有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可能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面临巨大挑战,目前对手术时机选择仍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具有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具有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组患者术前均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 y angiography,CTPA)用于PE的评估,进行双下肢静脉超声评估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术后常规行双下肢超声,并视具体情况行CTPA。根据PE发生日期与手术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两组:短期PE组(short-term PE,SPE;PE发生在2个月内)和长期PE组(long-term PE,LPE;PE发生超过2个月)。术前根据入院时抗凝情况和Caprini评分决定抗凝方案,术后常规进行抗凝治疗。结果共有34例符合入排标准的具有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5(44.1%)例为SPE组,19(55.9%)例为LPE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吸烟史方面无显着差异。与LPE组相比,SPE组患者腺癌比例(80.0%vs 42.1%)、Ⅱ–Ⅲ期比例(46.7%vs 31.6%)更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SPE组患者术后胸管引流量较多(P=0.039),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或转入重症监护室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5(14.7%)例患者发生DVT的复发,其中SPE组有2(13.3%)例,LPE组有3(15.8%)例。PE复发率为8.8%,其中SPE组有1(6.7%)例,LPE组有2(10.5%)例。两组均有1例(6.7%vs 5.3%)患者出现围手术期30天内死亡。结论PE发生在2个月内,如果PE病情稳定,合并PE病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术前需全面认真评估既往有PE病史的肺癌患者的获益和风险,术后应加强抗凝治疗和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治疗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和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徐一栋 俞甲子 +8 位作者 张佳健 章梅武 冯丹丹 曹跃鹏 李通 张明元 郑舒淳 戴晓宇 刘忠臣 癌症 CAS 2024年第2期76-87,共12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CLM)切除术后肝内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行手术或(和)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瘤的258例结直肠癌伴肝... 背景与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CLM)切除术后肝内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行手术或(和)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瘤的258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Cox回归、LASSO回归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导致早期肝内复发的危险临床病理因素,并构建累计事件发生概率线图,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早期肝内复发风险,并采用一致性指数(index of concordance,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校准曲线及决策分析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全方位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Cox分析显示,肝转移瘤数量[风险比(hazard ratio,HR)=1.30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65-1.461,P<0.001]、肝转移瘤最大直径(HR=1.664,95%CI:1.154-2.397,P=0.006)、原发肿瘤N1分期(HR=1.531,95%CI:0.974-2.406,P=0.065)、原发肿瘤有远处转移(HR=1.429,95%CI:0.965-2.115,P=0.075)、原发肿瘤位置为右半结肠(HR=1.759,95%CI:1.213-2.551,P=0.003)、CRS评分大于3分(HR=1.616,95%CI:1.126-2.319,P=0.009)、KRAS基因突变(HR=2.845,95%CI:1.97-4.108,P<0.001)、未行新辅助化疗(HR=1.415,95%CI:0.966-2.073,P=0.074)是肝内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而原发肿瘤T4分期(HR=0.426,95%CI:0.169-1.071,P=0.070)、未行靶向治疗(HR=0.713,95%CI:0.497-1.023,P=0.066)是复发的预防因素,上述变量继续用LASSO回归分析发现有7个变量与患者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相关,危险因素为术中输血(系数0.012)、肝转移瘤数量(系数0.149)、肝转移瘤最大直径(系数0.173)、原发肿瘤为右半结肠(系数0.366)、KRAS基因突变型(系数0.765)、未行新辅助化疗(系数0.174),保护因素为原发肿瘤T4分期(系数-0.09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右半结肠癌(HR=1.828,95%CI:1.232-2.712,P=0.003)、肝转移瘤数量(HR=1.203,95%CI:1.030-1.406,P=0.020)、KRAS基因突变(HR=2.761,95%CI:1.878-4.058,P<0.001)、未行新辅助化疗(HR=1.709,95%CI:1.122-2.603,P=0.013)是CCLM肝转移瘤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CCLM患者术后1年肝内早期复发的列线图模型,其C-index为0.703(95%CI:0.678-0.727),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64,校准曲线显示与对角线较接近,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曲线离“None线”和“All线”均最远。结论右半结肠癌、肝转移瘤数量、KRAS基因突变、未行新辅助化疗是CCLM患者肝转移瘤切除术后肝内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转移 复发 LASSO回归 列线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杂志投稿须知(稿约)
7
癌症 2024年第8期402-402,共1页
《癌症》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主办。主要刊载肿瘤学及其相关学科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设置栏目有述评、综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研究、技术与方法、个案研究等。
关键词 癌症研究 肿瘤学 肿瘤防治中心 相关学科 世界卫生组织 研究成果 技术与方法 中山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应用于肺癌筛查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静 王承恩 +3 位作者 刘雨欣 胡利明 胡瑛 王聪 癌症 CAS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呼出气中可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一类新型肺癌诊断的标识物,是一种无创、便捷的肺癌筛查理想介质。基于VOCs的检测方法已成为无创检测的新手段。本文针对...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呼出气中可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一类新型肺癌诊断的标识物,是一种无创、便捷的肺癌筛查理想介质。基于VOCs的检测方法已成为无创检测的新手段。本文针对肺癌患者呼出气体中VOCs的主要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表面增强拉曼(surface enhancement of raman scattering,SERS)检测、电化学检测、质谱检测等方法,并介绍了这些不同检测方法在肺癌诊疗方面的各自特点及应用前景。科学研究发现新标志物的方法应以高精密质谱为主,而床旁检测的应用场景需要以更便携的光谱或小型化质谱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可挥发性有机物 表面增强拉曼 电化学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TKI联合安罗替尼用于晚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KI缓慢进展后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3
9
作者 许子宜 郝学志 +2 位作者 汪麟 邢镨元 李峻岭 癌症 CAS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背景与目的靶向治疗是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后不可避免会... 背景与目的靶向治疗是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后不可避免会出现耐药。本研究旨在探索真实世界中EGFR-TKI联合小分子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治疗TKI缓慢进展的晚期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自2019年8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晚期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纳入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病例资料和随访数据。缓慢进展定义为:(1)EGFR-TKI对疾病的控制时间≥6个月;(2)原有的肿瘤病灶略有增大,或出现1–2处新的非靶病灶;(3)无症状或症状无变化。进展后生存时间(post-progression survival,PPS)定义为从再挑战TKI和安罗替尼联合治疗开始时间至进展或出现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间隔;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定义为完全缓解(completer response,CR)和部分缓解(progression disease,PR)率的总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定义为CR率、PR率和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率的总和。结果共有20例患者在接受TKI治疗出现缓慢进展后,继续TKI治疗同时接受安罗替尼治疗。在中位随访时间9.7个月后,共有13(65.0%)例患者经TKI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后再进展,6(30.0%)例患者死亡,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中位PPS为6.5个月(95%可置信区间:3.799–9.281),分别有1(5.0%)例患者达到PR,16(80.0%)例达SD,另外3(15.0%)例最佳疗效为疾病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ORR为5.0%,DCR为85.0%。50.0%的患者出现各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胃肠道反应(8/20,40.0%)。3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包括3级乏力、呼吸困难、脑血管事件及腹泻。导致停药的不良反应共4(20.0%)例,包括1(5.0%)例3级腹泻、1(5.0%)例3级乏力和2级呼吸困难、1(5.0%)例3级脑血管血栓栓塞,以及1(5.0%)例2级口腔内出血。结论在晚期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中,EGFR-TKI治疗出现缓慢进展后,继续TKI联合安罗替尼有一定的可行性,尤其对于三代TKI治疗的患者可能疗效更佳,并且耐受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CLC EGFR-TKI 安罗替尼 缓慢进展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挑战与机遇
10
作者 胡邓迪 李召卿 +9 位作者 郑彬 林茜茜 潘月虹 龚沛榕 卓文莹 胡余杰 陈聪 陈丽妮 周济春 王林波 癌症 CAS 2024年第5期199-237,共39页
肿瘤微环境被认为在肿瘤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对于乳腺癌等肿瘤。其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作为肿瘤微环境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乳腺癌中的CAFs起源复杂,涉及多种细胞类... 肿瘤微环境被认为在肿瘤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对于乳腺癌等肿瘤。其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作为肿瘤微环境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乳腺癌中的CAFs起源复杂,涉及多种细胞类型。它们通过分泌因子、产生外泌体、释放营养物质、重塑细胞外基质以及抑制免疫细胞功能等途径,促进乳腺癌的进展。由于CAFs在肿瘤组织中具有特异性分布,并表达相对独特的生物标志物,因此被认为是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目前,已开发出多种干扰CAFs对周围细胞产生影响的药物,并在临床试验中得到应用。本文总结了CAFs在乳腺癌中的异质性,以及不同亚型乳腺癌中CAF标志物的表达模式。通过历史回顾CAFs相关研究,有望加速CAFs作为治疗靶点的乳腺癌治疗策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乳腺癌 治疗靶点 肿瘤微环境 生物标志物 肿瘤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标志物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郑迈克 赵艳 +1 位作者 王桂荣 胡明明 癌症 CAS 2024年第5期238-245,共8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然而,ICI的治疗响应率仍较低,受益患者比例有限。目前,临床实践中...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然而,ICI的治疗响应率仍较低,受益患者比例有限。目前,临床实践中多采用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和肿瘤基因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等指标筛选ICI的潜在获益者。但基于组织样本的检测方法不仅具有侵入性,且受限于肿瘤异质性,难以实现动态监测。相比之下,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有望克服这些缺点,其在预测ICI疗效及预后方面的价值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血液生物标志物、T淋巴细胞相关标志物、肠道微生物及影像组学特征等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在预测NSCLC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免疫治疗NSCLC获益人群的筛选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疗效预测 非侵入性 预测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荣伟东 白文静 +6 位作者 顾文彬 朱从伟 张元元 许永 唐士兵 陈国良 孔祥谦 癌症 CAS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全部肺癌病例的85%。大量证据表明,启动子区域异常DNA高甲基化修饰导致多种抑癌基因表达沉默,进而促进NSCLC的发生和发展。DNA去甲基...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全部肺癌病例的85%。大量证据表明,启动子区域异常DNA高甲基化修饰导致多种抑癌基因表达沉默,进而促进NSCLC的发生和发展。DNA去甲基化药物可以逆转肿瘤特异性DNA高甲基化,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NSCLC治疗药物联用具有协同效应,在NSCLC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循环肿瘤DNA的甲基化检测可作为NSCLC早期诊断的辅助手段,并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DNA甲基化修饰在NSCLC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NSCLC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等策略的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DNA甲基化 肿瘤治疗 早期诊断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肺结节诊断、定位及治疗技术专家共识
13
作者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呼吸介入专业委员会 孙加源 +3 位作者 陈恩国 徐冬阳 谢芳芳 张冀松 癌症 CAS 2024年第3期89-105,共17页
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系统可以在术中便捷地实时生成目标区域的3D影像、透视图像,部分甚至可以提供增强透视与穿刺引导。近年来,CBCT系统在肺介入诊疗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较快发展,该技术在肺... 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系统可以在术中便捷地实时生成目标区域的3D影像、透视图像,部分甚至可以提供增强透视与穿刺引导。近年来,CBCT系统在肺介入诊疗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较快发展,该技术在肺结节诊断、定位和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优势已得到众多临床证据的支持。为了优化和标准化CBCT系统技术操作规范,指导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呼吸介入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制订本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 定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事件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马培煜 郑小卫 +1 位作者 张轶雯 陈素红 癌症 CAS 2024年第1期19-26,共8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癌症治疗的革命性突破被广泛用于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影响患者用药安全,严重时甚至危及患...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癌症治疗的革命性突破被广泛用于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影响患者用药安全,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探索irAEs预测标志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现有irAEs预测标志物的研究,可为临床中ICIs的安全应用及irAEs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不良事件 预测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期KEYNOTE-006研究的7年随访:帕博利珠单抗与伊匹木单抗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比较
15
作者 Caroline Robert Matteo S Carlino +18 位作者 Catriona McNeil Antoni Ribas Jean-Jacques Grob Jacob Schachter Marta Nyakas Damien Kee Teresa M Petrella Arnold Blaustein Michal Lotem Ana Arance Adil I Daud Omid Hamid James Larkin James Anderson Clemens Krepler Dmitri Grebennik Georgina V Long 丁娅(翻译/校对) 张晓实(点评) 癌症 2024年第8期355-363,共9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可使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显著延长。KEYNOTE-006研究的5年随访结果显示,与伊匹木单抗治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本研究报道了对患者随访7年的疗效。至数据截止日期(...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可使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显著延长。KEYNOTE-006研究的5年随访结果显示,与伊匹木单抗治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本研究报道了对患者随访7年的疗效。至数据截止日期(2021年4月19日),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85.3个月(0.03–90.8个月)。帕博利珠单抗组患者的中位OS为32.7个月,伊匹木单抗组为15.9个月[危险比(hazard ratio,HR)=0.70;95%CI:0.58–0.83];两组7年OS率分别为37.8%和25.3%。HR分析显示,无论B-Raf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 proto-oncogene serine/threonine kinase,BRAF)状态、既往是否接受过B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EK)抑制剂治疗及患者的预后特征(乳酸脱氢酶升高、肿瘤体积较大和脑转移)如何,帕博利珠单抗组患者在OS方面均具有优势。帕博利珠单抗组患者的中位调整后无进展生存期(modifie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9.4个月,伊匹木单抗组为3.8个月;两组7年mPFS率分别为23.8%和13.3%。在完成≥94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5年OS率为92.9%,5年mPFS率为70.1%。接受第二程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患者(n=16)的客观缓解率为56%(95%CI:30–80),2年mPFS率为62.5%。本研究结果提示,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可使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获得长期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黑色素瘤 帕博利珠单抗 伊匹木单抗 PD-1 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三种评分工具对肺癌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预测效能
16
作者 孙瑞 唐蒙 +4 位作者 黄嘉欣 张苗苗 朱闻捷 丛明华 杨敏 癌症 CAS 2024年第5期246-252,共7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癌症患者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发病率逐年增加,但尚缺乏专门针对CRT的预测工具。本研究比较Khorana评分、Michigan评分和COMPASS-CAT评分这三种工具对肺癌患者发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癌症患者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发病率逐年增加,但尚缺乏专门针对CRT的预测工具。本研究比较Khorana评分、Michigan评分和COMPASS-CAT评分这三种工具对肺癌患者发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related upp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PICC-UEVT)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344例经PICC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PICC-UEVT组(86例)和对照组(258例)。分别使用Khorana评分、Michigan评分和COMPASS-CAT评分对患者进行评分,绘制不同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算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比较三种评分对肺癌患者发生PICC-UEVT的预测效能。结果Khorana评分、Michigan评分和COMPASS-CAT评分预测肺癌患者PICC-UEVT的AUC值分别为0.505(95%CI:0.435–0.575)、0.509(95%CI:0.438–0.580)和0.566(95%CI:0.498–0.633);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5和7分;灵敏度分别为0.302、0.035和0.884;特异度分别为0.717、0.996和0.24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5.5%、75.0%和28.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6%、75.6%和86.5%。结论COMPASS-CAT评分对肺癌患者发生PICC-UEVT的预测效能高于Khorana评分和Michigan评分,但三种评分的整体预测效能均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 Khorana评分 Michigan评分 COMPASS-CAT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技术分析GINS1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7
作者 余国雄 伍丹丹 +1 位作者 王有娜 黄毅 癌症 CAS 2024年第3期118-130,共13页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初次诊断时已发生转移,因此寻找肺癌新的诊断标志物并探索其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具有重要价值。基于生物信息数据探讨分析肺癌中GINS1基因与肺癌预后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检索On...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初次诊断时已发生转移,因此寻找肺癌新的诊断标志物并探索其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具有重要价值。基于生物信息数据探讨分析肺癌中GINS1基因与肺癌预后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检索Oncomine、EGPIA、TCGA、Human protein atlas等基因数据库,分析GINS1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差异。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记法检测肺癌及癌旁组织中GINS1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Kaplan-Meier进行患者生存分析,并利用String-DB数据库分析GINS1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 对Oncomine、GEPIA和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中肺癌与癌旁组织蛋白表达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发现GINS1蛋白在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特别以肺腺癌、肺鳞癌中表达明显增加;通过生存分析发现高表达GINS1肺腺癌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者,高表达患者预后更差;利用String-DB数据库发现与GINS1蛋白关联最为密切的为GINS蛋白家族(GINS2、GINS3、GINS4),其次为CDC45、MCM蛋白家族(MCM2、MCM3、MCM4、MCM5、MCM6、MCM7),富集分析发现互作蛋白主要参与DNA复制和细胞周期。结论GINS1基因在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其有可能成为肺癌诊断及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GINS1 Oncomine数据库 TCGA数据库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 String-DB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E2L2基因突变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鲁敏仪 从计 +2 位作者 于永军 陈洪岩 李勇 癌症 CAS 2024年第2期65-75,共11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我国主要的食管癌病理类型,大量研究表明ESCC的发生主要与抑癌基因的失活相关。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like2,NFE2L2)在多种肿瘤中发... 背景与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我国主要的食管癌病理类型,大量研究表明ESCC的发生主要与抑癌基因的失活相关。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like2,NFE2L2)在多种肿瘤中发生功能增强性突变,但少有研究关注NFE2L2在ESCC中的功能机制。本研究旨在探究NFE2L2在ESCC中的突变情况及其功能分子机制。方法从组学原始数据归档库(Genome Sequence Archive,GSA)中下载获取课题组前期研究中663例ESCC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NFE2L2基因在ESCC中的突变频率,基于突变情况将ESCC患者分为NFE2L2突变组和NFE2L2未突变组。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方法分析ESCC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过表达空载、野生型NFE2L2和突变型NFE2L2食管鳞癌细胞株,通过体外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NFE2L2突变对肿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从全转录组学测序数据中鉴定NFE2L2突变组和NFE2L2未突变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同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SEA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在663例ESCC中,有43例发生NFE2L2基因突变,突变总频率为6.5%。NFE2L2突变组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NFE2L2未突变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FE2L2基因突变是ESC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与空载对照相比,过表达野生型NFE2L2株抑制了肿瘤细胞转移侵袭能力(P<0.01),过表达突变型NFE2L2株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抑制作用,R569H突变类型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P<0.05)。结合全转录组测序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NFE2L2突变通过促进细胞周期运转、抑制干扰素反应、增强谷胱甘肽代谢等信号通路促进ESCC的发生和发展,其中影响谷胱甘肽合成相关基因GCLM、G6PD、PGD和SLC7A11等在NFE2L2突变患者组的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NFE2L2未突变组(P<0.05)。结论NFE2L2基因突变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抑制干扰素反应和增强谷胱甘肽代谢促进ESCC的发生与转移,NFE2L2基因突变是ESC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NFE2L2突变 氧化应激 代谢重编程 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8预测胃癌进展的潜在基因
19
作者 商佳荣 郑侠 +3 位作者 栗源 朱瑾 章宜芬 钱军 癌症 CAS 2024年第4期189-198,共10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已有多种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和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的预后预测,但仅有少数胃癌患者从中获益,仍有大量患者需要更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索预测胃癌疾病进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 背景与目的目前已有多种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和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的预后预测,但仅有少数胃癌患者从中获益,仍有大量患者需要更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索预测胃癌疾病进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确定胃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接受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数据,并随访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收集患者肿瘤病理切片,评估肿瘤组织中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CXCL8表达水平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病理特征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比较患者的OS及DFS,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影响OS及DFS的预后因子。结果鉴定出10个差异表达的基因作为核心基因,CXCL8在胃癌组织中相对于癌旁组织显著上调,其高表达预示着更差的预后。本研究共纳入198例患者,其中133例患者存在CXCL8阳性表达,这些患者具有更高的体重指数。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CXCL8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具有更短的OS(P<0.001)及DFS(P=0.013)。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XCL8表达是影响OS(HR=3.214,95%CI:1.560–6.620,P=0.008)和DFS(HR=1.875,95%CI:1.098–3.202,P=0.043)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XCL8是预测胃癌进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XCL8 预后 TCGA B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抗体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20
作者 罗爽 宋歌 +2 位作者 高玉骞 田晓玲 华云旗 癌症 CAS 2024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背景与目的 胃癌是消化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试验表明,晚期胃癌患者可以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抗体治疗中获益,本文通过回顾性观察,分析... 背景与目的 胃癌是消化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试验表明,晚期胃癌患者可以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抗体治疗中获益,本文通过回顾性观察,分析了PD-1抗体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在真实世界中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包头市肿瘤医院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78例,一线XELOX方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每21天一个周期)或SOX方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每21天一个周期)的患者为化疗组(40例);在上述化疗方案基础联合应用PD-1抑制剂的患者为联合组(38例)。两组的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性,评估及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疗效的影响因素、生存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应用SPSS 2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α=0.05作为组间比较的检验水准。分类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应用Logranktest进行进展率差异性检验。结果 化疗组与联合组相比,客观缓解率(objectiveresponserate,ORR;10.0%vs. 28.9%,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65.0%vs. 78.9%,P=0.1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PFS;6.9个月vs. 9.1个月,P=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功能异常2(5.3%)例及间质性肺炎1(2.6%)例为免疫治疗中潜在的风险。在整个队列中,年龄、前白蛋白和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PD-1抗体联合化疗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P <0.05)。且年龄、HP感染与PD-1抗体联合化疗疗效呈负相关,前白蛋白与PD-1抗体联合化疗疗效呈正相关。结论 在真实世界中PD-1抗体联合化疗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中表现出良好的生存结局和可管理的安全性,较单纯化疗具有较好的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免疫治疗 化疗 PD-1抗体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