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0,4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凤翔泥塑色彩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探析
1
作者 孙英丽 莫可欣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1期182-184,共3页
装饰色彩是凤翔泥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色彩不仅反映了凤翔泥塑不同的审美意蕴,同时还反映了关中人民的风俗习惯、民族信仰、地理环境等相关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凤翔泥塑色彩成因、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发现凤翔泥塑色彩与泥塑发源的... 装饰色彩是凤翔泥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色彩不仅反映了凤翔泥塑不同的审美意蕴,同时还反映了关中人民的风俗习惯、民族信仰、地理环境等相关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凤翔泥塑色彩成因、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发现凤翔泥塑色彩与泥塑发源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凤翔泥塑装饰色彩文化所蕴含的地域特色将成为重要的资源。本文通过分析凤翔泥塑色彩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希望能够传承凤翔泥塑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凤翔泥塑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翔泥塑 色彩 艺术特征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美学视域下雪景题材花鸟画的意境营造与表达
2
作者 孟德鸿 郭玉萌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1期116-118,共3页
雪景题材花鸟画所营造的意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表达。通过深入探究宋代和明代雪景花鸟画作品,分析画家展现雪景独特韵味和花鸟生动姿态的艺术手法,同时剖析画面中所蕴含的深邃意境与精神内核,我们能够洞... 雪景题材花鸟画所营造的意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表达。通过深入探究宋代和明代雪景花鸟画作品,分析画家展现雪景独特韵味和花鸟生动姿态的艺术手法,同时剖析画面中所蕴含的深邃意境与精神内核,我们能够洞悉当代雪景花鸟画是怎样在传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之上实现创新的,从而揭示雪景题材花鸟画所蕴含的生态意识和审美价值,为当代绘画创作和欣赏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雪景题材 花鸟画 意境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竹年画中女性形象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
3
作者 王霞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是世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民族风尚。绵竹年画中的女性形象总是呈现恣意活... 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是世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民族风尚。绵竹年画中的女性形象总是呈现恣意活泼的姿态,在色彩图形上也有更为丰富的表达,不像其他地区年画那么端庄拘谨,更有女将军角色如穆桂英和秦良玉等,在绵竹年画中也受到人们的追捧。本文以绵竹年画这一非遗艺术为研究对象,聚焦于其中女性形象的配饰表现,深入剖析其在设计领域中的现代化潜力,通过对比分析传统与现代设计元素揭示绵竹年画中女性形象配饰的创新价值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潜力。研究发现,其不仅在形式上具备独特的艺术美感,其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更是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本文通过深入探讨绵竹年画中女性形象配饰的现代化潜力为传统艺术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也为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竹年画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跷碛天鹅抱蛋传统杂技的保护与传承
4
作者 陆盈 杨杰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2期194-196,共3页
跷碛藏族乡天鹅抱蛋传统杂技是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一项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本文基于对传承人的访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深入探讨了跷碛天鹅抱蛋传统杂技的传承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传承建议。研... 跷碛藏族乡天鹅抱蛋传统杂技是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一项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本文基于对传承人的访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深入探讨了跷碛天鹅抱蛋传统杂技的传承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传承建议。研究发现该技艺正面临传承人老龄化、后继无人、传承方式单一、传承环境受限、社会认知度不高、影响力有限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瑰宝,本文提出加强人才培养、创新传承方式、拓展传承空间、推动文旅融合以及加强宣传推广等建议。同时,本文还探讨了跷碛天鹅抱蛋传统杂技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跷碛天鹅抱蛋 传统杂技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工笔人物中“线”的艺术魅力
5
作者 毕友丽 张欣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2期87-89,共3页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重要的一类传统绘画形式,线条成为构成工笔人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变迁,绘画形式变得多种多样,线条不再那么受重视,因此,本文就线条在中国画工笔人物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多角度出发,对中国画工笔...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重要的一类传统绘画形式,线条成为构成工笔人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变迁,绘画形式变得多种多样,线条不再那么受重视,因此,本文就线条在中国画工笔人物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多角度出发,对中国画工笔人物中线条的艺术魅力与功能、多样性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引发人们重新审视线条在工笔人物中的魅力,并引起欣赏者的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人物 重要性 线条魅力 艺术特点 功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古为师——吴昌硕艺术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
6
作者 李蕊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2期15-17,共3页
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和画家,在清末民初的文化艺术界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继承者与创新者,吴昌硕以“与古为徒”为创作理念,通过深入研究古代经典作品,融汇秦汉篆书、明清文人画以及金石篆刻等艺术... 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和画家,在清末民初的文化艺术界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继承者与创新者,吴昌硕以“与古为徒”为创作理念,通过深入研究古代经典作品,融汇秦汉篆书、明清文人画以及金石篆刻等艺术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开创了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本文将通过分析吴昌硕的书法、绘画和篆刻三大艺术领域,探讨他在艺术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之路,详细介绍他如何通过“与古为徒”的理念,在继承古代经典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昌硕 书法 篆刻 绘画 与古为徒 文人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特色传统家具研究
7
作者 张玉 李汇龙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1期188-190,共3页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目前保存了较多传统家具,这是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家具文化艺术的难得资料。根据调查,笔者将其家具分为坐具、卧具、承具三类述之,通过描述它们的表征,解释背后的文化,进一步诠释了这些家具反映的民风民俗、少数民族起居...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目前保存了较多传统家具,这是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家具文化艺术的难得资料。根据调查,笔者将其家具分为坐具、卧具、承具三类述之,通过描述它们的表征,解释背后的文化,进一步诠释了这些家具反映的民风民俗、少数民族起居状态和变化、延续传统与创新发展等深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 传统家具 坐具 卧具 承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玉器纹样的设计语义解读
8
作者 庄刘丽 王美艳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1期64-66,共3页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玉器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汉代玉器不仅种类丰富,造型精美,玉器的纹样也更加多样,凝聚了汉代独特的审美文化观念。本文主要通过汉代玉器的纹样的发展背景、设计题材的语义解读及其表...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玉器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汉代玉器不仅种类丰富,造型精美,玉器的纹样也更加多样,凝聚了汉代独特的审美文化观念。本文主要通过汉代玉器的纹样的发展背景、设计题材的语义解读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探寻其背后所呈现的审美观念与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玉器 纹样设计 语义解读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佛教石窟艺术视角审视当代玉雕艺术创作
9
作者 王仲达 秦宏宇 崔小华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1期119-121,共3页
中国传统玉雕技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无数的玉雕流派及艺术名家。玉文明被视为中华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它承载着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从佛教石窟艺术视角提炼艺术元素,并将其运用于当代玉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翡翠雕刻 玉雕技艺 石窟艺术 敦煌飞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民间宗祠建筑的空间营造研究
10
作者 史璐璐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
河南民间宗祠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实物见证。宗祠建筑以独特的形式,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示了古人对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每座祠堂都是一部生动的历史书,展现了家族的兴衰、民族的变迁以及人们对... 河南民间宗祠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实物见证。宗祠建筑以独特的形式,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示了古人对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每座祠堂都是一部生动的历史书,展现了家族的兴衰、民族的变迁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祠堂不仅是祭祀祖先、凝聚家族精神的场所,更被视为与天地沟通的神圣空间。河南省的民间祠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生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宗祠 建筑 河南 空间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对比研究
11
作者 郭品含 胡秀峰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2期95-97,共3页
本文对隋唐时期青绿与水墨山水画的区别进行分析,从山水画发展历程时间顺序出发,首先阐述隋唐青绿山水的发展脉络,其次阐述与青绿山水形成对比的水墨山水的发展脉络,再次深入研究青绿与水墨山水在技法、风格等方面的差别对比,最后说明... 本文对隋唐时期青绿与水墨山水画的区别进行分析,从山水画发展历程时间顺序出发,首先阐述隋唐青绿山水的发展脉络,其次阐述与青绿山水形成对比的水墨山水的发展脉络,再次深入研究青绿与水墨山水在技法、风格等方面的差别对比,最后说明水墨画在艺术、生活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绿山水 水墨山水 隋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中国瓷器:外销瓷
12
作者 谷欣蕊 王美艳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1期149-151,共3页
在跨文化交流的视野下,中国瓷器承担着经济角色和文化角色,中国瓷器中的外销瓷,作为专门出售给外国的瓷器种类,在中外文化联系与发展中十分重要。因此,在研究中国陶瓷艺术的交流和传播时,外销瓷就有其独特意义。本文将对外销瓷的起源与... 在跨文化交流的视野下,中国瓷器承担着经济角色和文化角色,中国瓷器中的外销瓷,作为专门出售给外国的瓷器种类,在中外文化联系与发展中十分重要。因此,在研究中国陶瓷艺术的交流和传播时,外销瓷就有其独特意义。本文将对外销瓷的起源与发展、样式变化与中外交流的意义展开一定的阐述,以期通过本文加深对外销瓷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上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中国瓷器 外销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徵明雪景山水中的文人形象探析
13
作者 刘传富 赵永远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2期4-6,共3页
明代吴门画派文徵明踏上仕途之路前后,创作了《溪山深雪图》与《关山积雪图》两幅作品,展现了不同的山水画境,通过分析这两幅画中的点景和人物,我们可以探讨画作中文人形象的身份体征以及山水空间中所描绘的情节,结合史料与题跋分析山... 明代吴门画派文徵明踏上仕途之路前后,创作了《溪山深雪图》与《关山积雪图》两幅作品,展现了不同的山水画境,通过分析这两幅画中的点景和人物,我们可以探讨画作中文人形象的身份体征以及山水空间中所描绘的情节,结合史料与题跋分析山水情景中文徵明内在精神的外在显化,将明洁之意融入山水之中,实现“物我相融”的艺术理念,同时这两幅图隐喻了文徵明在此期间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景山水画 点景 文人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木里的国韵之美·建筑中的和合承德
14
作者 武方宁 李梓菡 +1 位作者 王佳慧 武佳文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2期138-138,共1页
作品简介:这是一系列文化创意积木玩具设计图,作品选取了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万法归一殿、权衡三界、五塔门和琉璃牌坊四个建筑进行积木设计。作品通过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体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审美情趣。作品旨在以积... 作品简介:这是一系列文化创意积木玩具设计图,作品选取了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万法归一殿、权衡三界、五塔门和琉璃牌坊四个建筑进行积木设计。作品通过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体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审美情趣。作品旨在以积木为载体,展现承德独具民族融合特色的建筑之美,体现承德的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陀宗乘之庙 作品简介 现代设计理念 文化创意 传统建筑元素 积木 民族融合 韵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踏浪逐沙》
15
作者 杨雯雯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1期I0004-I0004,共1页
作品介绍:本幅作品描绘了假日沙滩上两种不同人群的的活动状态与生活方式,表现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根据不同的生活体验所得到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无论是热爱运动的人群,还是休闲放松的人们,我试图在画面中捕捉并传达这些表象背后更的情感... 作品介绍:本幅作品描绘了假日沙滩上两种不同人群的的活动状态与生活方式,表现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根据不同的生活体验所得到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无论是热爱运动的人群,还是休闲放松的人们,我试图在画面中捕捉并传达这些表象背后更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观者对于自身生活幸福感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状态 生活体验 自然环境 情感体验 幸福感 休闲放松 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韵新风的奇幻交织——以《寒山子庞居士诗帖》为例
16
作者 谷佳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1期1-3,共3页
一、黄庭坚生平及经历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又号涪翁。他不仅在文学上成就颇丰,更以书法成就闻名于世,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和苏轼齐名,被誉为“苏黄”。在书坛上,黄庭坚的造诣极深,被视为“尚意”书风的代表之一,与苏轼、米芾... 一、黄庭坚生平及经历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又号涪翁。他不仅在文学上成就颇丰,更以书法成就闻名于世,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和苏轼齐名,被誉为“苏黄”。在书坛上,黄庭坚的造诣极深,被视为“尚意”书风的代表之一,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诗派 黄庭坚 寒山子 涪翁 苏轼 苏黄 宋四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迹象——欧洲素描历史发展的视觉变局
17
作者 华凌宇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1期176-178,共3页
素描作为绘画最原始的脉络与门类之一,承担着画家“建立秩序”“满足视觉”的绘画诉求。素描发展的历史,经历文艺复兴到威尼斯画派,走过19世纪艺术大变革时代,继而走向现代艺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欧洲绘画从人走向客观真实,又从客观真实... 素描作为绘画最原始的脉络与门类之一,承担着画家“建立秩序”“满足视觉”的绘画诉求。素描发展的历史,经历文艺复兴到威尼斯画派,走过19世纪艺术大变革时代,继而走向现代艺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欧洲绘画从人走向客观真实,又从客观真实走回人的一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描 文艺复兴 丢勒 威尼斯画派 伦勃朗 塞尚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翡翠雕刻中形意结合的美学探讨
18
作者 卢峰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2期131-133,共3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翡翠雕刻艺术的精髓,聚焦于“形”与“意”的完美结合,揭示了这一传统工艺如何在材料选择与工艺技法上展现自然之美,又如何通过情感与思想的寄托达到艺术境界的升华。通过对翡翠雕刻中“形”的细致分析,包括原材料的选择... 本文深入探讨了翡翠雕刻艺术的精髓,聚焦于“形”与“意”的完美结合,揭示了这一传统工艺如何在材料选择与工艺技法上展现自然之美,又如何通过情感与思想的寄托达到艺术境界的升华。通过对翡翠雕刻中“形”的细致分析,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布局设计以及雕刻技法的多样性,本文展示了翡翠雕刻在视觉上的独特魅力,同时,探讨了“意”在翡翠雕刻中的抽象表达,强调其表现艺术家内心世界,引发观赏者情感共鸣的作用。文章强调了形意结合对于翡翠雕刻艺术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其成为不朽之作的灵魂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翡翠雕刻 形意结合 材料选择 工艺技法 情感寄托 艺术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明瓶花艺术的美学研究
19
作者 陈千叶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1期61-63,共3页
“瓶花”自宋代以后成为中国插花的代名词。它集器、物、观念和美为一体的特征成为晚明文人的重要审美实践,同时也为当代生活美学提供中国经验。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图像学研究法,以中国古代造物思想为切入点,探究瓶花在演变过程中从... “瓶花”自宋代以后成为中国插花的代名词。它集器、物、观念和美为一体的特征成为晚明文人的重要审美实践,同时也为当代生活美学提供中国经验。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图像学研究法,以中国古代造物思想为切入点,探究瓶花在演变过程中从早期的功能性在“移情”作用下萌生的观念内涵,进而理解晚明文人在瓶花中蕴含的精神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瓶花 观念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非遗”的超文化现象——以“非遗朋克”为例
20
作者 舒燕萍 收藏与投资 2025年第2期190-193,共4页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传播结合非遗碰撞出了新的文化现象。本文从超文化视角,以“非遗朋克”为例,研究“非遗朋克”出现的原因、发展现状,以及对非遗传播的价值和意义。“非遗朋克”是主要针对年轻群体的一种传播方式,是年轻人对非...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传播结合非遗碰撞出了新的文化现象。本文从超文化视角,以“非遗朋克”为例,研究“非遗朋克”出现的原因、发展现状,以及对非遗传播的价值和意义。“非遗朋克”是主要针对年轻群体的一种传播方式,是年轻人对非遗需求的表达,也是非遗顺应时代发展的结果。“非遗朋克”不仅有利于年轻人认识和接受非遗,让非遗实现现代化转型,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注入新的生命力,还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塑造新的国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非遗 “非遗朋克” 超文化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