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3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合试管结鳞茎的研究 被引量:69
1
作者 王爱勤 周歧伟 +2 位作者 何龙飞 许鸿源 杨美纯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1-75,共5页
在试管内诱导百合形成大量小鳞茎,并探讨了影响百合试管结鳞茎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蔗糖是主要因子,当其浓度过低(3%)时,没有小鳞茎形成;浓度较高时,均能形成小鳞茎,鳞茎较粗,10%蔗糖效果最好。多效唑对百合根、叶有明显... 在试管内诱导百合形成大量小鳞茎,并探讨了影响百合试管结鳞茎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蔗糖是主要因子,当其浓度过低(3%)时,没有小鳞茎形成;浓度较高时,均能形成小鳞茎,鳞茎较粗,10%蔗糖效果最好。多效唑对百合根、叶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鳞茎的形成起促进作用,以10mg.L-1时结鳞茎率最高,效果最佳;芽和叶片基部结鳞茎的效果差异较大,叶片基部结鳞茎率高,但所形成的小鳞茎比芽来源的小鳞茎略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试管结鳞茎 多效唑 花卉 组织培养
原文传递
现行牛IVF程序在水牛体外受精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谭世俭 阳年生 +1 位作者 石德顺 卢克焕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2-317,共6页
本研究对我所现行的牛体外受精程序 ( IVF)应用于水牛体外受精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水牛卵巢生长卵泡少 ,平均仅可回收 5枚卵母细胞 ,只相当于黄牛 ( 14.3个 )的1/ 3。水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为 51.7% ,体外受精卵裂率为 58... 本研究对我所现行的牛体外受精程序 ( IVF)应用于水牛体外受精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水牛卵巢生长卵泡少 ,平均仅可回收 5枚卵母细胞 ,只相当于黄牛 ( 14.3个 )的1/ 3。水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为 51.7% ,体外受精卵裂率为 58.7% ,均极显著地低于黄牛(分别为 87.3%和 69.6% ,P<0 .0 1)。水牛卵母细胞经体外受精后 ,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速度较黄牛快 ,体外受精后的第 6d囊胚发育率占 36.4 % ,累计到第 7d时占 80 .7% ,极显著地高于黄牛 ( 57.6% ,P<0 .0 0 1)。水牛早期胚胎的体外囊胚发育率为 31.5% ,与黄牛的 ( 39.2 % )差异不显著 ;孵化囊胚率为 73.8% ,也与黄牛的相仿。实验结果表明 ,我所现行的牛 IVF程序应用于水牛的体外受精研究是有效、可行的 ,特别是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系统 ,已接近于黄牛的水平。但尚需设法提高水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卵母细胞 体外受精 早期胚胎 体外培养
原文传递
大明山退化生态系统群落的外貌特征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温远光 赖家业 +2 位作者 梁宏温 和太平 黄志辉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4-159,共6页
对大明山退化生态系统群落的生长型、生活型谱以及叶片的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大明山森林的外貌是以常绿高位芽、中型叶、单叶、革质和全缘叶为特征 ,反映了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性质。轻度或中度退化的植被群落 ,其物种组成产... 对大明山退化生态系统群落的生长型、生活型谱以及叶片的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大明山森林的外貌是以常绿高位芽、中型叶、单叶、革质和全缘叶为特征 ,反映了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性质。轻度或中度退化的植被群落 ,其物种组成产生了较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外貌 生长型 生活型谱 大明山 广西 群落
原文传递
新式旱育秧苗根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林鉴钊 陶春娘 +4 位作者 何礼健 江立庾 徐建云 韦善清 何龙飞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5-19,共5页
对杂交稻汕优桂99新式旱育、传统旱育和半水育3种秧苗的根数、根长、根毛长度、宽度、密度进行考察,并对根的解剖结构,如根半径、皮层厚度、中柱大小、导管数、导管直径等进行观察、测量。经计算发现:根的总吸收面积、输水组织的横... 对杂交稻汕优桂99新式旱育、传统旱育和半水育3种秧苗的根数、根长、根毛长度、宽度、密度进行考察,并对根的解剖结构,如根半径、皮层厚度、中柱大小、导管数、导管直径等进行观察、测量。经计算发现:根的总吸收面积、输水组织的横切面是新式旱育秧的最大,但皮层厚度则反之。表明新式旱育秧苗根系具有自身调节能力以适应环境变化,能够通过生长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实现水分的高效吸收和快速运输,这是新式旱育秧苗素质好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旱育秧苗 解剖学 籼稻
原文传递
银杏磷素营养及其营养诊断方法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0
5
作者 韦翔华 蒋代华 +3 位作者 白晓清 唐新莲 罗献宝 陈佩琼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47-253,共7页
通过对施磷量和银杏植株不同叶位叶片全磷量及单叶重的测定 ,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银杏上位叶的全磷含量比下位叶的高 ;单叶重则相反 ,下位叶的比上位叶的高 ;施磷量对叶片全磷量和单叶重有着明显的影响 ,供磷偏低或过高 ,都使叶... 通过对施磷量和银杏植株不同叶位叶片全磷量及单叶重的测定 ,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银杏上位叶的全磷含量比下位叶的高 ;单叶重则相反 ,下位叶的比上位叶的高 ;施磷量对叶片全磷量和单叶重有着明显的影响 ,供磷偏低或过高 ,都使叶片全磷含量和单叶重下降 ;长枝条 8、 12位叶的全磷量与施磷量的回归关系达极显著者或显著水平 ,其叶片全磷量能反映供磷水平 ;8位叶的单叶重与施磷量间的回归关系达显著水平 ,其单叶重能反映供磷水平 ;长枝条 8、12位叶可以作磷素营养诊断部位 ,而 8位叶则是最佳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磷素 营养诊断 叶位
原文传递
桂东北某矿区复垦水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初探 被引量:8
6
作者 何勇强 陆申年 +4 位作者 白厚义 余章机 庞承彰 陈惠和 陈佩琼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41-246,共6页
在对桂东北某矿复垦区土壤进行全面田间调查的基础上 ,对该区域水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初步评价。主要评价因子有汞、镉、铅、铬、锌、铜、锡、锰等 ,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评价田块进行污染程度分级。结果表明 ,该复垦区水田土壤均不... 在对桂东北某矿复垦区土壤进行全面田间调查的基础上 ,对该区域水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初步评价。主要评价因子有汞、镉、铅、铬、锌、铜、锡、锰等 ,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评价田块进行污染程度分级。结果表明 ,该复垦区水田土壤均不同程度地受锰和镉两种元素的污染 ,评价区田块有轻度污染土壤 ( PN 在 1~ 2之间 ) ,中度污染土壤 ( PN 在 2~ 4之间 )和重度污染土壤 ( PN 在 4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复垦 重金属污染 现状评价 水田 土壤
原文传递
人类活动对大明山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温远光 赖家业 +6 位作者 和太平 梁宏温 黄志辉 覃朝忠 黄棉 农绍岳 周继忠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89-194,共6页
人类经济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具有正负效应。强度干扰 ,包括大面积采伐森林、物种的过度利用、大面积的森林火灾和炼山造林、毁林开荒和大规模引入新的物种、农药的施用和环境污染、林区采矿等经济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低强度... 人类经济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具有正负效应。强度干扰 ,包括大面积采伐森林、物种的过度利用、大面积的森林火灾和炼山造林、毁林开荒和大规模引入新的物种、农药的施用和环境污染、林区采矿等经济活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低强度干扰 (小面积皆伐、择伐和小面积火灾 )增加生物多样性 ,尤其在增加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方面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经济活动 生物多样性 正负效应 大明山 广西
原文传递
低温胁迫下自由基清除剂对香蕉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歧伟 杨美纯 +1 位作者 许鸿源 黎兆安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用抗坏血酸、半胱氨酸和二苯胺为外源自由基清除剂 ,喷施于有 5张展开叶威廉斯香蕉组培苗的叶片 ,经 4~ 5℃处理 12 h后 ,研究自由基清除剂对香蕉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外源自由基清除剂预处理降低了低温胁迫下香蕉叶片细胞膜脂过氧... 用抗坏血酸、半胱氨酸和二苯胺为外源自由基清除剂 ,喷施于有 5张展开叶威廉斯香蕉组培苗的叶片 ,经 4~ 5℃处理 12 h后 ,研究自由基清除剂对香蕉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外源自由基清除剂预处理降低了低温胁迫下香蕉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和膜透性增加的程度 ,减小了超氧歧化酶活性的下降幅度 ,并延缓了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 ,证明外源自由基清除剂对减轻低温胁迫引起的自由基伤害 ,提高香蕉的抗冷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自由基清除剂 低温胁迫 膜脂过氧化
原文传递
大明山退化生态系统群落光照的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温远光 梁宏温 +6 位作者 和太平 赖家业 黄承标 李信贤 黄志辉 黄棉 周继忠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99-203,共5页
对大明山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的光照强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 :1.随着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群落内的光照强度明显减弱。 2年恢复期的群落 ,其光照强度是空旷地的 60 %~ 66% ,2 0年的群落为 14%~ 18% ,50年的群落只是... 对大明山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的光照强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 :1.随着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群落内的光照强度明显减弱。 2年恢复期的群落 ,其光照强度是空旷地的 60 %~ 66% ,2 0年的群落为 14%~ 18% ,50年的群落只是 3%~ 9%。 2 .群落的光照强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但在不同恢复阶段的群落中是不同的。森林阶段光照强度的日和季节波动比灌丛阶段的平缓。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生态系统 群落 光照强度 大明山 广西
原文传递
广西浦北六万山椎林的红菇及其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韦仕岩 莫天砚 +2 位作者 刘斌 黄福常 姚晓华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5-32,共8页
对广西浦北六万山椎林出产的主要商品红菇(Russulasp)进行了调查,描述了其形态特征,考察了其生态环境。经鉴定,被当地群众称为“红椎菌”的应为葡酒红菇(Russula,vinosaLindbl),属于菌根性食用菌(EdibleMycorrhizalFungi)。
关键词 形态特征 生态环境 葡酒红菇 菌根性食用菌
原文传递
杂交早稻旱育秧生育特性及增产途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江立庚 徐建云 +3 位作者 韦善清 何礼健 林鉴钊 何龙飞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80-185,共6页
水稻三种育秧方式比较结果表明:(1)旱秧1和旱秧2分别较半水秧增产9.5%和5.9%,增产极显著,增产途径是穗多。(2)旱秧1和旱秧2生物学产量分别比半水秧高11.61%和5.83%。旱育秧干物质生产优势主要表现在生育前期,生育后期次之,生育中期不具... 水稻三种育秧方式比较结果表明:(1)旱秧1和旱秧2分别较半水秧增产9.5%和5.9%,增产极显著,增产途径是穗多。(2)旱秧1和旱秧2生物学产量分别比半水秧高11.61%和5.83%。旱育秧干物质生产优势主要表现在生育前期,生育后期次之,生育中期不具备优势。(3)旱育秧生长前期生长较快,株高比半水秧略高,主茎叶片数较半水秧少1片叶,幼穗分化较半水秧早2d,发育过程较半水秧短2d,因而较半水秧提早4d 抽穗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旱育秧 生育特性 物质生产
原文传递
家兔超数排卵结果报道 被引量:20
12
作者 谭世俭 李雪峰 +1 位作者 谭丽玲 A.M.AbuBaker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93-98,共6页
在1991~1993年间,应用国产和进口的促卵泡素(FSH)及国产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136只母兔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试验。结果显示,国产的高活性FSH对母兔有良好的超排作用... 在1991~1993年间,应用国产和进口的促卵泡素(FSH)及国产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136只母兔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试验。结果显示,国产的高活性FSH对母兔有良好的超排作用。试验母兔中有85%表现超排效应,平均每只母兔可回收到31.1个卵,几乎相当于对照组(自然发情组,8.5个/只)的4倍。母兔对超排的反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春季时的处理效果极显著地优于秋季。其中FSH组在春、秋季的回收卵数分别为35.0个/只与11.9个/只,差异十分显著(P<0.001);PMSG组也表现类似效果。另外,注射HCG后不同回收时间对卵回收数的影响也很大。在注射了HCG13.5h后卵母细胞的回收数非常显著地比13.5h前高,两者几乎相差1倍(36.0:18.3)。同时,母兔左、右侧卵巢排卵数也表现出明显差异,不论是自然发情或人工超排,母兔右侧卵巢的排卵数均显著地高于左侧卵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 超数排卵 排卵数
原文传递
甘蔗专用高效液肥“蔗丰灵”的喷施效果试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韦善清 叶燕萍 +1 位作者 梁和 马汉宝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经1995年和1996年两个年度的试验证明,甘蔗专用高效液肥“蔗丰灵”具有显著的增产增糖双重效果。在甘蔗生长期间喷施两次“蔗丰灵”,能促进蔗茎伸长增粗,降低黑穗病发病率,提高甘蔗产量12.14%~17.03%;而且还... 经1995年和1996年两个年度的试验证明,甘蔗专用高效液肥“蔗丰灵”具有显著的增产增糖双重效果。在甘蔗生长期间喷施两次“蔗丰灵”,能促进蔗茎伸长增粗,降低黑穗病发病率,提高甘蔗产量12.14%~17.03%;而且还明显改善甘蔗品质,提高甘蔗蔗糖分0.79%~1.88%(绝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喷施 液肥 产量 蔗糖分 生长 蔗丰灵
原文传递
小麦苗期和孕穗期涝渍的某些生理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董登峰 骆炳山 陈大清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51-355,共5页
对两个不同耐涝性的小麦品种华麦 8号和鄂恩 1号在苗期和孕穗期遭受涝渍后的生理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叶片叶绿素 ( chl)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 ( S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和根系活力均下降 ,而丙二醛 ( MDA)含量上升 ,变化幅度... 对两个不同耐涝性的小麦品种华麦 8号和鄂恩 1号在苗期和孕穗期遭受涝渍后的生理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叶片叶绿素 ( chl)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 ( S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和根系活力均下降 ,而丙二醛 ( MDA)含量上升 ,变化幅度为耐涝的华麦 8号低于不耐涝的鄂恩 1号 ,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叶片脯氨酸 ( pro)含量上升 ,但华麦 8号的上升幅度极显著地高于鄂恩 1号 ;两个品种的过氧化物酶 ( POD)活性变化的差异也较大 ,其中华麦8号稳定而缓慢上升 ,而鄂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涝渍逆培 生理效应 苗期 孕穗
原文传递
干旱胁迫对甘薯叶片质膜透性及抗氧化酶类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何冰 许鸿源 陈京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用0,15%,25%,35%聚乙二醇(PEG)溶液处理甘薯叶圆片模拟干旱胁迫,导致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累积量的增加,且都与PEG浓度呈正相关。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 用0,15%,25%,35%聚乙二醇(PEG)溶液处理甘薯叶圆片模拟干旱胁迫,导致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累积量的增加,且都与PEG浓度呈正相关。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类的活性在不同品种中有不同表现。这些酶类的活性在渝薯20中始终高于农大红。在相同的干旱胁迫下,渝薯20膜结构的破坏程度及MDA的累积量都低于后者,因此被认为是更耐旱的品种。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POD活性无论在耐旱的渝薯20,还是不耐旱的农大红中都呈下降趋势;SOD活性在渝薯20中呈波浪式变化,在农大红中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则在两个品种中都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干旱胁迫 甘薯
原文传递
三种催熟剂对甘蔗成熟期光合及糖分积累的生理生化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廖江雄 武金榜 +1 位作者 林炎坤 李杨瑞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04-209,共6页
用草甘膦、乙烯利和增糖增产剂处理伸长后期的甘蔗桂糖11号。试验结果表明:1)草甘膦、增糖增产剂均能降低叶绿素含量,抑制 NADP-苹果酸酶、PEP 羧化酶活性和光合强度,乙烯利对 NADP 苹果酸酶影响不大,但对叶绿素含量,PEP 羧化酶活性和... 用草甘膦、乙烯利和增糖增产剂处理伸长后期的甘蔗桂糖11号。试验结果表明:1)草甘膦、增糖增产剂均能降低叶绿素含量,抑制 NADP-苹果酸酶、PEP 羧化酶活性和光合强度,乙烯利对 NADP 苹果酸酶影响不大,但对叶绿素含量,PEP 羧化酶活性和光合强度均是先降低,随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补偿效应;2)三种催熟剂均能抑制酸性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而增强中性转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3)三种催熟剂均能降低叶含水量和还原糖含量,增加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乙烯利还有增加纤维素含量的作用;4)草甘膦、乙烯利增加蔗茎含糖量,但降低甘蔗的小区产量。增糖增产剂能提高蔗茎早期含糖量而不影响甘蔗的小区产量。本研究表明,草甘膦、乙烯利和增糖增产剂的增糖作用并不相同,在甘蔗生产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催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催熟剂 生理 生化 光合作用 糖分积累
原文传递
正红菇纯培养的营养生理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黄福常 莫天砚 刘斌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3-39,共7页
对正红菇纯培养RL1菌株做了多种营养生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碳源为蔗糖、甘露糖、葡萄糖,不能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适宜的氮源为酵母膏、牛肉膏和蛋白陈,硫酸铵也能被较好地利用;适宜的C/N为20/1;矿质元素P,K,Mg对菌丝... 对正红菇纯培养RL1菌株做了多种营养生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碳源为蔗糖、甘露糖、葡萄糖,不能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适宜的氮源为酵母膏、牛肉膏和蛋白陈,硫酸铵也能被较好地利用;适宜的C/N为20/1;矿质元素P,K,Mg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很大,其中P的影响最显著,Ca和Na的影响很小;维生素肌醇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红菇 纯培养 营养生理
原文传递
鳞盖红菇与正红菇成分分析及毒性实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姚晓华 莫天砚 刘斌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1-53,共3页
对鳞盖红菇(RussulalepidaFr)与正红菇(RussulavinosaLindbl)子实体的粗蛋白、水溶性粗多糖、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以正红苗为对照,对鳞盖红菇进行了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菇所测成分相近,且均属于... 对鳞盖红菇(RussulalepidaFr)与正红菇(RussulavinosaLindbl)子实体的粗蛋白、水溶性粗多糖、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以正红苗为对照,对鳞盖红菇进行了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菇所测成分相近,且均属于安全食用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盖红菇 正红菇 成分 急性毒性
原文传递
甘蔗分蘖期喷施乙烯利对甘蔗生长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潘有强 林炎坤 李杨瑞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8-203,共6页
在甘蔗分蘖期,用0(CK),100,200mg·L^(-1)3个浓度的乙烯利对中熟品种桂糖84/332、特早熟品种新台糖1号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1.乙烯利处理后,甘蔗叶片和茎的生长表现出先受抑制后恢复的生长规律,浓度越大,受抑制程度越大。叶片生... 在甘蔗分蘖期,用0(CK),100,200mg·L^(-1)3个浓度的乙烯利对中熟品种桂糖84/332、特早熟品种新台糖1号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1.乙烯利处理后,甘蔗叶片和茎的生长表现出先受抑制后恢复的生长规律,浓度越大,受抑制程度越大。叶片生长受抑制的时间约为2~3个月,茎伸长生长受抑制的时间为15d 左右。2.乙烯利处理对甘蔗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乙烯利在抑制甘蔗地上部分生长的同时促进地下蔗芽的萌发和生长;乙烯利处理使茎长有所下降,但能增加有效茎数。3.乙烯利处理对甘蔗产量、品质的影响因不同品种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甘蔗 生长 农艺性状 分蘖期
原文传递
GUS基因概述 被引量:10
20
作者 韦莉莉 樊妙姬 陈丽梅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99-301,共3页
GUS( β 葡糖苷酸酶 )基因是从大肠杆菌中克隆的 ,作为基因融合系统中的报告基因广泛应用于细菌、植物 ,甚至动物的基因调控、表达等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中。本文简要介绍 GUS基因产物 (酶 )的特性、化学分析 。
关键词 GUS 基因 报告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