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2篇文章
< 1 2 1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MTI人才培养面临的伦理挑战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大琴 刘慧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蓬勃发展,应用广泛,极大地改变了翻译实践方式和产业发展格局,同时也引发了译者主体地位遭到破坏、自身翻译能力遭到矮化、价值遭到贬值、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等系列伦理问题。文章从翻译技术伦理视域出发,在分析上... 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蓬勃发展,应用广泛,极大地改变了翻译实践方式和产业发展格局,同时也引发了译者主体地位遭到破坏、自身翻译能力遭到矮化、价值遭到贬值、知识产权受到侵犯等系列伦理问题。文章从翻译技术伦理视域出发,在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缘由的同时,提出增强学生翻译主体能动性、优化学生自身翻译能力、加强翻译技术伦理教育、增强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等对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技术伦理观,为进一步完善MTI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技术 翻译技术伦理 伦理教育 MTI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内部巡察工作问题分析及增强实效策略研究——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静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背景下,为始终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文章基于安徽理工大学内部巡察工作实践,对高校内部巡察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制约高校内部巡察工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增强实效策略进行了问卷调研,提炼出...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背景下,为始终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文章基于安徽理工大学内部巡察工作实践,对高校内部巡察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制约高校内部巡察工作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增强实效策略进行了问卷调研,提炼出增强高校内部巡察工作实效的针对性策略:提高政治站位、健全制度机制、创新巡察方式方法、推动整改与成果运用,以及加强巡察干部队伍建设等,为其他高校有效开展内部巡察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巡察 问题分析 实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发展路径探索——以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
3
作者 赵光明 常聚才 李兵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是地方高校需要思考的重大命题。我国的行业特色高校经过多年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形态。高水平优势学科建设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安徽理...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是地方高校需要思考的重大命题。我国的行业特色高校经过多年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形态。高水平优势学科建设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对地方特色高水平高校如何高质量发展优势学科进行了探讨,提出应实施引育学科人才、促进学科交叉、构建创新平台、创新产学研机制等策略,优化特色优势学科发展,依托优势学科促进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地方特色 高水平大学 优势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管窥
4
作者 蔡俊 邢丽坤 +1 位作者 郭来功 董猛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新工科背景下,将工程教育理念融入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对于地方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工程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也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和价值观。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和总结了地方高校... 新工科背景下,将工程教育理念融入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对于地方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工程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也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和价值观。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和总结了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不匹配、人才培养质量缺乏竞争力、缺乏创新实践环境以及校企协作缺乏长久机制;在明确传统工科教育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对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建设所遇问题的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教学理念因循守旧、专业建设目标定位不明晰、师资队伍建设不足以及校企协同缺乏深度等;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设性举措: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培育、建设创新型多学科交叉培养平台、积极贯彻OBE教育理念、持续推进产教协同平台建设以及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建设 工程教育 新工科 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与标准研究
5
作者 刘启蒙 鲁海峰 陈孝杨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7-102,共6页
信息时代,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在线教学具有更为开放灵活且自主性较强、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学习兴趣更易激发等优势,但也存在信息技术保障不足、教学效果难以保障、教学评价相对困... 信息时代,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在线教学具有更为开放灵活且自主性较强、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学习兴趣更易激发等优势,但也存在信息技术保障不足、教学效果难以保障、教学评价相对困难、教学质量监管有待完善等问题。文章以问题为导向,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教学督导、监控、评价和反馈4个方面出发的“双主体,四环节”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基于在线教学优势和高校实施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其质量标准进行探讨,为提升在线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 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传播视域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困境与实践进路
6
作者 周美霞 张岚 +1 位作者 肖叶飞 张瑞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在技术赋权作用下大学生表达情绪的特征、途径都有了新的变化,这也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情绪传播理论,发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情绪唤醒、情绪分享、情绪共鸣、情绪纾解等环节存在现实困...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在技术赋权作用下大学生表达情绪的特征、途径都有了新的变化,这也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情绪传播理论,发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情绪唤醒、情绪分享、情绪共鸣、情绪纾解等环节存在现实困境。为此,高校有必要加快构建“知情意行”四维一体的教育体系:以“知”为基,在情绪唤醒中把准爱国认知;以“情”为纽,在情绪分享中厚植家国情怀;以“意”为引,在情绪共鸣中砥砺强国志向;以“行”为本,在情绪纾解中实践报国之行。四个环节相互传导、相互作用,不断影响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传播 爱国主义 青年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协同研究生基地建设构想——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
7
作者 李重情 聂士斌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在分析当前研究生招生形势基础上,从研究生内在成长、高校联动发展、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协同培养基地成立内生动力来源,并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介绍了协同培养基地在人才协同培养、平台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长效... 在分析当前研究生招生形势基础上,从研究生内在成长、高校联动发展、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协同培养基地成立内生动力来源,并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介绍了协同培养基地在人才协同培养、平台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长效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建设构想,旨在通过“1+2”培养模式和“2+3+N”建设模式进行研究生协同培养,构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高质量培养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培养 基地建设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安全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题材黄梅戏赓续红色血脉的场景化进路
8
作者 樊帅领 张岚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7-22,共6页
红色题材黄梅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性表征得以特性化呈现,与赓续红色血脉的目标高度契合。红色题材黄梅戏赓续红色血脉,要以“感官式”全方位参与主渠道激发爱国情,以“沉浸式”全程参与实践主阵地激励强国志,以“通关式”全员参... 红色题材黄梅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性表征得以特性化呈现,与赓续红色血脉的目标高度契合。红色题材黄梅戏赓续红色血脉,要以“感官式”全方位参与主渠道激发爱国情,以“沉浸式”全程参与实践主阵地激励强国志,以“通关式”全员参与数字矩阵砥砺报国行。同时,要在增强主体素养、优化场景叙事、确保“高位运行”、打造传播矩阵等层面协同推进,畅通红色题材黄梅戏赓续红色血脉的场景化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红色题材 赓续红色血脉 数字党建 场景化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9
作者 胡笑梅 刘凡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利用2012—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从全国整体以及东中西3大地区的角度考察二者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收敛性。研究运用了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和收敛模型。研究发现,全国... 利用2012—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从全国整体以及东中西3大地区的角度考察二者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收敛性。研究运用了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和收敛模型。研究发现,全国整体以及3大地区内部的耦合协调度在逐年提高,差距也在逐渐变小;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在整体上大于东部地区;3大地区内部尚未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极化特征,但从全国整体来看,耦合协调度的极化现象明显;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在空间上分布集中,较低水平的地区能受到高水平地区的辐射效应;全国整体和3大地区的耦合协调度不存在σ收敛,全国整体、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存在β收敛,东部地区仅存在条件β收敛。因此,未来要继续重视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完善区域发展机制,协调推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区域差异 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障碍因子及耦合性分析
10
作者 苗成林 刘利玲 张傲翔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22,共10页
黄河流域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协调,才能实现良性互动,发挥协同效应。选取黄河流域各省2010—2020年的数据,构建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BM模型和熵权-TOPSIS法测算两者的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 黄河流域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协调,才能实现良性互动,发挥协同效应。选取黄河流域各省2010—2020年的数据,构建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BM模型和熵权-TOPSIS法测算两者的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黄河流域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表明,在研究期内各省绿色金融发展效率水平变化存在差异,部分地区发展效率水平较低,各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增高;绿色信贷和创新等指标制约了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黄河流域整体的绿色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由协调上升到中等协调,两者间的良性互动逐渐增强。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耦合协调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正义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维探赜
11
作者 李才华 朱红晨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沃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底色,更基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权责共担的生态价值旨趣,展现出深厚的生态正义伦理向度。从生成理路看,生态正义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折射出深刻的学理厚度... 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沃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底色,更基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权责共担的生态价值旨趣,展现出深厚的生态正义伦理向度。从生成理路看,生态正义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折射出深刻的学理厚度、现实意蕴、实践支撑与世界情怀;从核心内涵看,在生态正义视域下,理想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应包括和谐、自由、公平、合作等理念特质;从路径指向看,要从发展正义、民本正义、权责正义、国际正义等维度推动人类文明向全面、包容、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范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正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成理路 核心内涵 路径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旅游涉入与价值共创行为关系研究——以大运河安徽段为例
12
作者 刘博 赵金金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16,共8页
游客价值共创行为对于延续和创新非遗文化价值,提升非遗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为了深入探索游客价值共创行为的产生机制,将大运河安徽段作为案例地,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做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旅游涉入对游客价... 游客价值共创行为对于延续和创新非遗文化价值,提升非遗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为了深入探索游客价值共创行为的产生机制,将大运河安徽段作为案例地,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做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旅游涉入对游客价值共创行为具有正向影响;(2)感知价值在主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3)文化氛围调节了旅游涉入与感知价值的关系,其中的中介效应也得到调节。研究完善了旅游涉入作用机制的讨论,诠释了游客价值共创行为的产生原因,也为非遗旅游目的地管理者采取高质量精准营销与管理措施提供了决策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涉入 价值共创行为 感知价值 文化氛围 非遗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菜菜子,恋爱吧》中的风景、动物与民俗叙事
13
作者 张益伟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黑孩的长篇小说《菜菜子,恋爱吧》聚焦日本华人的现实生存,讲述华人女性菜菜子的求学、爱情和婚姻故事,观照新一代华人在地化生存的融入程度,着力凸显华人女性情感经验和伦理的生成过程,并从内在视角呈现华人女性如何完成情感的异域锻... 黑孩的长篇小说《菜菜子,恋爱吧》聚焦日本华人的现实生存,讲述华人女性菜菜子的求学、爱情和婚姻故事,观照新一代华人在地化生存的融入程度,着力凸显华人女性情感经验和伦理的生成过程,并从内在视角呈现华人女性如何完成情感的异域锻造。小说构建了“比萨斜塔”式情感隐喻结构和美学框架,并从动物叙事、人物的艺术旨趣、民俗信仰三个层面呈现华人女性对所在国文化的适应。小说注重提取不同文化结构中的相通性和相似性元素,着意于情感共同体的打造,提供了一个理解海外华人如何融入世界的有意义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菜子 恋爱吧》 “比萨斜塔”式风景 动物叙事 日常欢宴 民俗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五育并举”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14
作者 葛涛 王宇洋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6-102,共7页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年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高等教育“五育并举”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我国高等教育“五育并举”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促进新时代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年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高等教育“五育并举”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我国高等教育“五育并举”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促进新时代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高等教育“五育并举”研究群体和核心发文机构群,但发文机构间的联系与合作不够紧密;研究热点主要有劳动教育促进德智体美教育协同发展、“三全育人”与“五育并举”融合发展两个方面;热点关键词包括思政课程、创新创业、劳动教育、立德树人、对策等;研究热点逐渐从理念向实践与目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五育并举 CNKI数据库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下理雅各《庄子》内篇英译本解读
15
作者 张林影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1-65,共5页
《庄子》是一部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典名著之一,其英译版本众多。以理雅各《庄子》内篇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出发,探讨理雅各在翻译标题、基本哲学概念以及代表性修辞手法时为实现原文与译文文化功能... 《庄子》是一部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典名著之一,其英译版本众多。以理雅各《庄子》内篇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出发,探讨理雅各在翻译标题、基本哲学概念以及代表性修辞手法时为实现原文与译文文化功能对等所运用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研究发现:理雅各《庄子》内篇英译本中,音译意译结合、音译加注等翻译方式较为常见;其对原语文化信息的处理方法符合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对译者所提出的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作的文化元素,产出了可读性强、符合目的语读者需求的译文。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视角研究理雅各《庄子》内篇英译本中的语言现象与问题,探寻西方译者在英译中国文化典籍中采取的策略与方法,有助于还原中华经典文化外译风貌,助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理雅各 文化翻译观 道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明斯诗歌的“表演性”研究
16
作者 许庆红 王睿玉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9-35,共7页
卡明斯诗歌具有三个核心要素——诗画乐三位一体的跨艺术特点、源艺术内容的跨媒介演绎与文学事件性。前两个要素涉及了诗歌内部的表演性,文学事件性则是从文学事件的角度探究诗歌模式所具有的表演性及其对现实的作用力。文章借助跨艺... 卡明斯诗歌具有三个核心要素——诗画乐三位一体的跨艺术特点、源艺术内容的跨媒介演绎与文学事件性。前两个要素涉及了诗歌内部的表演性,文学事件性则是从文学事件的角度探究诗歌模式所具有的表演性及其对现实的作用力。文章借助跨艺术、跨媒介诗学理论,通过前两个要素论证卡明斯诗歌内在的“表演性”,并从文学事件的角度指出卡明斯独特诗歌模式表演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明斯 跨艺术诗学 表演性 文学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传播环境下广告向内容转变的逻辑进路
17
作者 费利君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6-72,共7页
随着传统营销向数字营销转型,在技术、用户和品牌等多方力量推动下,广告正在以一种多元化和去广告化的态势向内容转变。这种态势首先表现为品牌价值信息向用户价值信息转变,其次表现为广而告之的告知叙事向广而玩之的游戏叙事转变,最后... 随着传统营销向数字营销转型,在技术、用户和品牌等多方力量推动下,广告正在以一种多元化和去广告化的态势向内容转变。这种态势首先表现为品牌价值信息向用户价值信息转变,其次表现为广而告之的告知叙事向广而玩之的游戏叙事转变,最后表现为作品单一形态向多元复合形态转变。广告向内容的转变不仅有助于打破传统广告与内容边界分明的做法,也有助于促成传统广告向内容营销的转型,开创数字传播环境下广告内容化发展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营销传播 广告 内容 逻辑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译境视域下朱湘变通译法价值考——以《鲁拜集·希望》三个汉译版本的比较为例
18
作者 叶红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9-54,共6页
翻译家朱湘主张以变通译法再现诗歌优美意境,译出许多诗味隽永的佳作,译诗鲁拜便是典范之一。以朱湘、胡适、郭沫若《鲁拜集·希望》汉译版本比较为例,分析朱湘如何匠心独运地再现原作的神韵与意境,提升译作的接受效果。对比发现,... 翻译家朱湘主张以变通译法再现诗歌优美意境,译出许多诗味隽永的佳作,译诗鲁拜便是典范之一。以朱湘、胡适、郭沫若《鲁拜集·希望》汉译版本比较为例,分析朱湘如何匠心独运地再现原作的神韵与意境,提升译作的接受效果。对比发现,不同于胡适的自由意译和郭沫若的字面直译,朱湘以变通译境的方式,形神兼备地译活了原诗的神韵。其秘诀是以意境再现为宗旨,以意境的构造肌理为准则,根据中西文学的共性与差异进行变通,文质兼善地译出诗意盎然的意境。朱湘的变通译法将诗歌翻译的文学性、科学性和接受性融为一体,不仅为西诗汉译研究提供了重要路径,也为中国诗歌译介与传播提供了良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湘 诗歌翻译 译境 变通译法 《鲁拜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道德经》哲理类翻译
19
作者 张艳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0-55,共6页
《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体现在“道”“德”“无为”“自然”等概念之中,这些概念网络构成了老子的哲学体系。在对外传播的历史进程中,《道德经》的哲理类解读已成为多元化解读语境中的重要类别,但由于中西方话语权不平等和思维差异等原... 《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体现在“道”“德”“无为”“自然”等概念之中,这些概念网络构成了老子的哲学体系。在对外传播的历史进程中,《道德经》的哲理类解读已成为多元化解读语境中的重要类别,但由于中西方话语权不平等和思维差异等原因,未来《道德经》的哲理类释译仍需摆脱宗教哲学类解读的窠臼,一些误解、曲解和漏译原典内涵的现象也有待消除。概念整合理论体系中的参照点和默认值等理论主张,为纾解《道德经》哲学内涵的挖掘及其对外传播中创造性误读之间的冲突,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和方法路径。研究认为,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指引《道德经》哲理类翻译,译者需找到能够激活与原文相似的认知框架下的语言表达,才能实现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在认知框架内范畴域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哲学翻译 方法论 概念整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对物流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杨力 陈齐萌 朱俊奇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26,共8页
传统物流业在订单处理、仓储管理、货物运输配送和客户服务等环节存在污染排放量大、成本高昂及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可有效帮助物流行业各环节解决现存问题,如释放生产力潜能、重塑生产关系框架、推动行业转型升... 传统物流业在订单处理、仓储管理、货物运输配送和客户服务等环节存在污染排放量大、成本高昂及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可有效帮助物流行业各环节解决现存问题,如释放生产力潜能、重塑生产关系框架、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模式创新,但也会带来失业、人员结构和经营模式变革、法律纠纷、行业竞争壁垒增加等多项挑战。对此,文章提出,未来物流行业发展应在企业层面坚持自主技术研发与组织结构优化并行,在政府层面坚持政策支持与法规约束并行,在个体层面坚持融入浪潮与明确风险并行,并充分发挥各条路径间的协同效应来加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物流行业 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