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6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赋能新农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茵 张宏鸣 +2 位作者 王美丽 张晶 王宇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6期143-148,共6页
随着新农科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以及其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豁然开朗。然而,相关研究在师生创意激发、课程流程、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校企生态等方面仍面临挑战。文章提出了整合在线课程、知识图谱技术和校企合... 随着新农科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以及其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豁然开朗。然而,相关研究在师生创意激发、课程流程、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校企生态等方面仍面临挑战。文章提出了整合在线课程、知识图谱技术和校企合作的机制,以培养跨学科创新创业人才。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并支持创业各阶段的活动,从创意发现到市场调研,再到技术匹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农科院校将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 人工智能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被引量:3
2
作者 焦万铭 徐妍 李金英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实践课,课程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项目,解决具体机械设计问题。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按照教师安排逐步操作,完成相应教学任务,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实践课,课程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项目,解决具体机械设计问题。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按照教师安排逐步操作,完成相应教学任务,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文章将OBE成果导向教育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教学中,通过更好地设计和规划教学过程和内容,规避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性欠缺问题,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从而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层次化教学 课程目标 考核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环境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玉英 张君 +1 位作者 马霄航 彭建彪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3期147-150,共4页
新时代,高校环境类专业面临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当前在高校环境类专业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专业课程脱节、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缺乏实践机会以及教育资源短缺等。为了适应产科教融合的趋势,高校迫切需要在环境类专业中... 新时代,高校环境类专业面临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当前在高校环境类专业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专业课程脱节、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缺乏实践机会以及教育资源短缺等。为了适应产科教融合的趋势,高校迫切需要在环境类专业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文章将从产科教融合的视角出发,探讨高校环境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实践策略,旨在为高校环境类专业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教融合 高校 环境类 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混合教学模式及有效性研究——以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宋荣杰 孙健敏 杨沛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7期90-93,共4页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针对目前混合教学存在的问题,应以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基于OBE理念的混合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优质资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创设丰富教学活动以及开展过...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针对目前混合教学存在的问题,应以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基于OBE理念的混合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优质资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创设丰富教学活动以及开展过程性考核评价等教学策略,多方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价值目标有效达成。实践证明,以高校计算机公共课为例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高校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混合教学 计算机公共课 有效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课程思政双评价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陈慧 杨甲奇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7期7-10,共4页
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有助于引领大学生思想脉动,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能增强新时代话语自信。文章分别从课程思政“培养供给侧”“学生需求侧”,构建“3+3”供需双侧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人才培养输出达成度、人才培养... 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有助于引领大学生思想脉动,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能增强新时代话语自信。文章分别从课程思政“培养供给侧”“学生需求侧”,构建“3+3”供需双侧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人才培养输出达成度、人才培养输入支撑度,评价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工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综合评价体系 评价主体 评价方法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美育“四标三维三路径”教学模式探究--以“会计学原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竹梅 张艳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加强美育工作已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美育是以专业课程为中心,以知识为载体,将美学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以美育的感性方式有效促进知识、能力和思政目标的达成。课程美育是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应与新时代发展、“四新”建设... 加强美育工作已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美育是以专业课程为中心,以知识为载体,将美学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以美育的感性方式有效促进知识、能力和思政目标的达成。课程美育是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应与新时代发展、“四新”建设、课程思政和数字化教育改革密切结合,通过“课程美、教学美、环境美”三个维度和“课堂、线上、实践”三条路径,将美育融入专业教学,实现“感知、鉴赏、践行、创造”四个层次的目标。文章以“会计学原理”课程为例,以知识点为基础探索课程美育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美育 课程思政 会计学原理 情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丽容 陈宇航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8期181-184,共4页
智能制造是全球工业关注的重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为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战略制高点,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因此更新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文章针对智能制... 智能制造是全球工业关注的重点,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为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战略制高点,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因此更新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文章针对智能制造专业建设存在的跨学科体系相对缺乏、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滞后、学生和教师的视野不够开阔、毕业生综合能力缺乏和教师自身知识能力与智能制造专业存在差距等问题,探讨了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相关课程边界、开设工程导论和前沿课程、融合一批突出知识点的相关性的课程以形成“大课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师队伍适应智能制造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企业、行业、高校多方资源优势,实践“主体协同、过程融通、动态监控”的高素质智能制造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依靠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共同建设课程、共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合作培养培训师资、合作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课程体系 课程边界 大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地域特色产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楠 牛淼淼 张斌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结合地域特色产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可推进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为地方构建高质量人才体系做出贡献,培养出学校和国家共同需要的人才。文章结合地域经济及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攻关难... 结合地域特色产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可推进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为地方构建高质量人才体系做出贡献,培养出学校和国家共同需要的人才。文章结合地域经济及企业发展面临的技术攻关难题,分析了结合地域特色产业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性,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参与对象和研究生培养环节,针对如何结合地域特色产业、如何培养研究生这两个具体问题,提出了研究地方发展政策,凝聚产业力量;发展校企横向合作,建立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通道;发展纵向合作,落实双导师责任制;加快传统专业改革,融入地域发展的需求中;开设特色课程,提高课程质量;配备与地域特色产业相适应的科教资源六项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 特色产业 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的实践类课程设计教学创新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晓青 王刚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1期161-165,共5页
实践类课程设计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课程设计对手算要求过高,而对电算的要求较低,并且存在两者联系不足的缺点。文章基于工程认证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提出一种实践类课程设计教学新思路。以框架结构课程设... 实践类课程设计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课程设计对手算要求过高,而对电算的要求较低,并且存在两者联系不足的缺点。文章基于工程认证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提出一种实践类课程设计教学新思路。以框架结构课程设计为载体,在原有手算的基础上,增加商业软件电算和有限元编程计算,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电算和手算在基本假定和计算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对有限元软件的编程兴趣。新思路既能满足用人单位对电算的较高要求,也保证了学生对结构知识和结构概念的掌握。该指导方法已在深圳大学土木工程系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成果导向 课程设计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科研实训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晓辉 张智 屈锋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6期12-15,共4页
科研实训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通过对新农科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团队等进行的定位与分析,文章认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是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 科研实训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通过对新农科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团队等进行的定位与分析,文章认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是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为导向,通过明晰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专业教学团队打造、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等手段,着力培养具有“三农”情怀的、可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专业人才,为一流专业的建设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 科研实训 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性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晓兰 邹君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9期91-94,共4页
文章在借鉴国际教育评价经验和分析我国其他类型教育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高校增值评估进行探讨,提出了一套以增值评估为基础的学生评估系统。以电子工程专业“电子工艺与技术”课程评价为例,把增值评估作为一条主线,分析学生的评价方法... 文章在借鉴国际教育评价经验和分析我国其他类型教育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高校增值评估进行探讨,提出了一套以增值评估为基础的学生评估系统。以电子工程专业“电子工艺与技术”课程评价为例,把增值评估作为一条主线,分析学生的评价方法,旨在为增值性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增值性评价是一种利用统计数据评价学习效果的教学评价方法,以学生为评价主体,以量化的数据为基础,因此文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文章结果显示,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增值评价,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产出效能,促进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性评价 高校课程 高校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生协同视域下“三段四维六步”参与式教学法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海燕 秦海丽 李婧玉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3期111-114,共4页
参与式教学法体现的是现代教学的理念,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法能有效解决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问题,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参与式教学法,从线上线下、显性... 参与式教学法体现的是现代教学的理念,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法能有效解决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的问题,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参与式教学法,从线上线下、显性隐性、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四个维度展开,通过创新课前参与教学准备、课中“播—导—展—讲—动—引”六步参与教学实施、课后参与教学实践,形成师生协同发展的“三段四维六步”教学模式。该教学法的实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协同发展 参与式教学法 创新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的“园林艺术”教学模式与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静 乔秀娟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园林艺术”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基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园林艺术”课程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找准痛点,构建特色鲜明的“三化+两阶+两省+多考核”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园林艺术”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基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园林艺术”课程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找准痛点,构建特色鲜明的“三化+两阶+两省+多考核”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内容、策略、效果和反思”四个具体的课程建设路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扎实建设一流课程和专业,培养一流人才,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为相关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艺术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融合视域下高校美育培养体系的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揭敏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4期24-27,共4页
美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给高等教育领域带来深刻变革,如何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美育有效融合,仍值得探索。在深入分析美育内涵和作... 美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给高等教育领域带来深刻变革,如何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美育有效融合,仍值得探索。在深入分析美育内涵和作用的基础上,从构建分层化课程体系、建设多融合美育实践体系、探索智能化培养模式、加强优质资源共享、打造智慧教育新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探讨,为高校美育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融合 高校美育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拥抱数字经济时代与时俱进培养经济学人才 被引量:1
15
作者 纪建悦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3期1-2,共2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对社会各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对经济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对社会各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对经济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数字化人才缺口正逐渐增大,传统教育方式培养的人才已不能满足数字经济的发展需求。为此,要立足数字经济时代应对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探索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新路径,助力数字经济的持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育方式 经济学人才 数字化人才 高技能人才 数字经济时代 驱动力 持久发展 经济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微波成像理论教学与课程实习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书祝 严颂华 董杰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6期106-110,共5页
针对全链路遥感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本研究梳理了微波成像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微波成像课程在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二版“遥感科学与技术大类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之上,将思政教育、国内... 针对全链路遥感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本研究梳理了微波成像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微波成像课程在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二版“遥感科学与技术大类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之上,将思政教育、国内外微波成像新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为微波成像课程分别设计了合适的理论教学内容与课程实习内容,最后对改进微波成像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学研协同、实践创新”的新时期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成像 理论教学设计 课程实习设计 遥感科学与技术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优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霞 李雅琼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1期174-178,共5页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理论性,在党和国家发展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各种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因此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当前高校大...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理论性,在党和国家发展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各种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因此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当前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还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对此必须予以重视。高校要按照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相关任务要求,结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一步优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与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献计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专业群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实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海晔 汪丽娟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1期137-140,共4页
专业群的建设需要将原有各专业的教学团队、实训基地、课程体系等基本教学环境和要素进行整合、重组。针对如何重组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这一问题,文章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高水平专业群为... 专业群的建设需要将原有各专业的教学团队、实训基地、课程体系等基本教学环境和要素进行整合、重组。针对如何重组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这一问题,文章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高水平专业群为例,提出建设以产业链岗位需求、专业群知识体系、技能竞赛、技能等级证书等建议,构建了专业群多元化、跨学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 专业群 产业链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校企共育”背景下“新媒体制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榕玲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制作技术”的课程教学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人才培养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推进企业参与课程教学改革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制作技术”的课程教学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人才培养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共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推进企业参与课程教学改革也是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文章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共育”背景下“新媒体制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分析课程改革的需求,构建企业全程参与的“四模块渐进式”新媒体运营实践课程,总结课程改革实施的成效与不足,以期为新媒体运营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校企共育 新媒体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医学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辉 刘鑫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4期49-52,共4页
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根基。为顺应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服务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转变传统的实践教学观,构建新型的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界的共识。文章以吉林大学为例,从科学创新赋能第一课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根基。为顺应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服务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转变传统的实践教学观,构建新型的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界的共识。文章以吉林大学为例,从科学创新赋能第一课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科教协同促进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发展,构建多维度课程思政体系三个方面阐述了基础医学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路径,提出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模式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