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713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无忌译者行为嬗变研究
1
作者 李正栓 田雅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17-24,I0001,共9页
本文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对柳无忌1946年前后两时期翻译活动进行人本与文本研究。在人本层面上,柳无忌的翻译活动基于不同的学术经历,其翻译选材受不同时代背景影响,其翻译思想也有所不同。在文本层面上,柳无忌对文化负载词大多... 本文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对柳无忌1946年前后两时期翻译活动进行人本与文本研究。在人本层面上,柳无忌的翻译活动基于不同的学术经历,其翻译选材受不同时代背景影响,其翻译思想也有所不同。在文本层面上,柳无忌对文化负载词大多采取音译加注的形式,在形式上比较求真于原诗,前期的诗歌押韵在后期逐渐消失。柳无忌作为早期离散译者,在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互鉴上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对其进行研究在今天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无忌 译者行为 嬗变 合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机器翻译对文学文本译后编辑的影响——汉英小说译文词汇与句法对比研究
2
作者 卢植 李珂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1-9,I0001,共10页
机器翻译在信息型文本翻译中接受度良好,但其应用于创造性的文本翻译时存在争议。本文聚焦文学文本的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在词汇与句子层面对比了学生译者在神经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和人工翻译模式下的汉语小说英译译文。研究发现,在词汇层面... 机器翻译在信息型文本翻译中接受度良好,但其应用于创造性的文本翻译时存在争议。本文聚焦文学文本的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在词汇与句子层面对比了学生译者在神经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和人工翻译模式下的汉语小说英译译文。研究发现,在词汇层面,人工翻译比译后编辑采用了更为多样的词汇解决方案,词语翻译熵更高,译者的创造性空间更大,机器翻译译文对译后编辑具有语义上的引导和限制。在句子层面,两种模式下的译文均较原文缩短了平均句长,译后编辑比人工翻译拆译更多、合译更少,与机器翻译输出的拆译频率接近。最后,从译后编辑认知过程的角度对结果进行解释,探讨研究结果对翻译技术教育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后编辑 神经机器翻译 文学翻译 汉英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识解视角下中国维和白皮书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3
作者 梁晓波 涂维 李浩楠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10-16,I0001,共8页
本文以认知识解理论为指导,重点分析中国维和白皮书汉英翻译的认知识解特点和翻译策略。结果发现,译者从四个维度对源语和译语进行识解,形成了以下翻译策略:(1)语义细化和抽象化以及借用语言形式显化小句间的逻辑语义;(2)汉语的概念A聚... 本文以认知识解理论为指导,重点分析中国维和白皮书汉英翻译的认知识解特点和翻译策略。结果发现,译者从四个维度对源语和译语进行识解,形成了以下翻译策略:(1)语义细化和抽象化以及借用语言形式显化小句间的逻辑语义;(2)汉语的概念A聚焦于英语的概念B和汉语的定语前置式聚焦到英语的定语后置式聚焦;(3)汉语的“突显起因”到英语的“突显结果”和汉语部分射体识解为目标语强调射体;(4)主客体视角转化、主语显化、使用形式主语it,以及视角扫描方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和白皮书 汉英翻译 认知识解 识解转换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合翻译学视角下《千家诗》英译对比研究
4
作者 吴迪龙 朱慧雯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
《千家诗》是一部反映唐宋诗歌创作成就的蒙学经典诗歌集,诗歌韵律优美,文化意蕴丰富,其英译实践要求译者平衡意象、音韵与文化之美。和合翻译学强调原文本与目标文本在语言与文化层面的和谐统一,故本文基于和合翻译学理论,从“往古”... 《千家诗》是一部反映唐宋诗歌创作成就的蒙学经典诗歌集,诗歌韵律优美,文化意蕴丰富,其英译实践要求译者平衡意象、音韵与文化之美。和合翻译学强调原文本与目标文本在语言与文化层面的和谐统一,故本文基于和合翻译学理论,从“往古”“现今”“将来”三个历时序态对《千家诗》的许渊冲、许明译本及比尔·波特译本展开对比研究。研究发现,许译多用意译,重视原文意境再现,忠于隐含作者的话语,注重文化元素的可接受性,迎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波译则倾向于直译,还原真实作者的创作意图,保持原文独有的语言韵味和文化特征。文章讨论不同译本和合翻译观核心范畴的实现情况,以期为未来蒙学经典英译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家诗》 英译 和合翻译学 翻译主体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英美气候小说研究可视化分析
5
作者 吴琳 司金杰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气候小说是一种以“人为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新的文学类型。2010年至2024年间,国内学界对英美气候小说研究的成果日渐丰富。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近15年的英美气候小说研究文献进行年度发文量、期刊发文量以及关键词的可视... 气候小说是一种以“人为气候变化”为主题的新的文学类型。2010年至2024年间,国内学界对英美气候小说研究的成果日渐丰富。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近15年的英美气候小说研究文献进行年度发文量、期刊发文量以及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以此展现英美气候小说研究的基本格局,显示其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的英美气候小说研究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研究内容主要关涉小说文本解读与西方气候小说批评话语的述评。其中文本解读方面出现了伦理、科学、共同体等研究热点,气候小说批评话语的述评凸显了对尺度的关注。借助可视化工具,对国内英美气候小说研究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揭示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发掘亟待拓展的空间,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新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气候小说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递科学真知,改良国民精神——任鸿隽于《科学》月刊的译事活动考察
6
作者 蔡佳宏 屠国元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任鸿隽是中国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20世纪前半叶“开创科学传播新时代的旗手”。本文聚焦任鸿隽参与《科学》月刊的译事活动,分析发现,他在译材选择方面注重传播的时效性与内容的可接受性;在译文呈现方面通过节略原文、补充信... 任鸿隽是中国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20世纪前半叶“开创科学传播新时代的旗手”。本文聚焦任鸿隽参与《科学》月刊的译事活动,分析发现,他在译材选择方面注重传播的时效性与内容的可接受性;在译文呈现方面通过节略原文、补充信息、规范译名和转变文体的方式贴近读者,充分展现出对读者的关照。借由翻译,任鸿隽彰显了“归纳”的科学方法与“求真”的科学精神,为改良国民精神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鸿隽 科学翻译 《科学》 知识传播 国民精神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求国家叙事——杨译《王贵与李香香》翻译修改研究
7
作者 赵效雨 任东升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25-31,I0001,共8页
国家叙事具有对内引导国家认知、凝聚国家共识,对外塑造国家形象、传播国家意志的功能,作为交流模式的一种元符号参与建构现实生活。创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新诗《王贵与李香香》以革命爱情主题彰显着国家叙事建构特征。如何在译... 国家叙事具有对内引导国家认知、凝聚国家共识,对外塑造国家形象、传播国家意志的功能,作为交流模式的一种元符号参与建构现实生活。创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新诗《王贵与李香香》以革命爱情主题彰显着国家叙事建构特征。如何在译语中正确诠释并建构原文内嵌的国家叙事,给译者造成了认知上的挑战。鉴于此,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王贵与李香香》的三次修订稿为切入点,检视其译文修改,剖析译者在重构叙事框架、再定位人物身份、跨时空建构体裁三方面作出探求国家叙事的不断努力。本文认为译文修改本倚借国家翻译实践实现国家叙事的异域再生,而数次翻译修改既是译者不断探求国家叙事的具体表征,也是其得以实现的必然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叙事 《王贵与李香香》译本 国家翻译实践 翻译修改 杨宪益-戴乃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视角下纪录片对外传播研究——以《美丽中国·自然》张家界系列纪录片为例
8
作者 张钰瑛 陈晞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56-62,共7页
多模态话语通过整合语言、图像、音频等多种符号资源,构建了复杂的交际体系。《美丽中国·自然》张家界系列作为一部多模态纪录片,融合了文字、图像和音频元素,其字幕翻译体现了跨越语言与符号边界的创新实践。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 多模态话语通过整合语言、图像、音频等多种符号资源,构建了复杂的交际体系。《美丽中国·自然》张家界系列作为一部多模态纪录片,融合了文字、图像和音频元素,其字幕翻译体现了跨越语言与符号边界的创新实践。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探讨该片在文字模态、图像模态和声音模态方面的对外传播过程。研究发现,纪录片通过象征性翻译方式,在时间和空间限制下精准传递中华生态文明的意涵,融合文化传播与视觉表达,从而提升跨文化传播效果。通过结合视觉语法和符号学理论,本文揭示了多模态语篇与字幕翻译之间的动态关联,为多模态翻译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自然》张家界系列纪录片 字幕翻译 多模态 视觉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对比分析(2018—2022)——多平台可视化研究
9
作者 唐灵杰 张长安 崔雨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79-88,共10页
基于CiteSpace、Bicomb和gCLUTO文献计量软件,本研究对2018—2022年国内外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系统可视化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国内研究数量呈上升态势,所涉学科以语言和教育学为主,跨学科领域融合发展有待加强;2)相较国外... 基于CiteSpace、Bicomb和gCLUTO文献计量软件,本研究对2018—2022年国内外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系统可视化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国内研究数量呈上升态势,所涉学科以语言和教育学为主,跨学科领域融合发展有待加强;2)相较国外以实证为主导的研究,国内研究以非实证思辨型为主,且实证手段较为单一,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3)国外研究聚焦跨文化交际和公民身份、外语教育和跨学科发展、教师教育与学习者教育经历等议题,国内重点关注跨文化和思辨能力培养、外语教学体系改革与课程思政、全球治理与国际传播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外语教学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式所言”问题考辨厘定
10
作者 孙毅 王磊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63-70,I0001,共9页
本文基于详细阐述和升级完善“所言”体系,提出“隐喻式所言”是识解隐喻话语的核心要件。据此引介“隐喻内容”,耙梳“所言”与字面意义的近疏关联,熔炼“系统跨域”“隐喻内容的涌现空间”“主体认知结构”作为“所言”类型划分标准,... 本文基于详细阐述和升级完善“所言”体系,提出“隐喻式所言”是识解隐喻话语的核心要件。据此引介“隐喻内容”,耙梳“所言”与字面意义的近疏关联,熔炼“系统跨域”“隐喻内容的涌现空间”“主体认知结构”作为“所言”类型划分标准,将“所言”辖域细分为普通“所言”和“隐喻式所言”。考辨厘定“隐喻式所言”有助于弥补以往文献中对隐喻话语认识的偏狭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言 隐喻内容 常规性和凸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学森之问
11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钱学森(1911年12月一2009年10月),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等多领域取得出色研究成果,著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等,为中国航... 钱学森(1911年12月一2009年10月),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等多领域取得出色研究成果,著有《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讲义》《星际航行概论》《论系统工程》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198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工程控制论 中国航天事业 应用力学 钱学森之问 星际航行 两弹一星 论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应用翻译研究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人工智能时代下应用翻译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二号通知)
12
作者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70-70,共1页
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应用翻译研究,促进翻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翻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能力,助力应用翻译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应用翻译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工业大... 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应用翻译研究,促进翻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翻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能力,助力应用翻译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应用翻译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工业大学承办的2025年年会暨“人工智能时代下应用翻译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将于2025年7月19—21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诚邀我国翻译界专家学者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翻译研究 翻译学科建设 内蒙古工业大学 英汉语比较研究 翻译界 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时代 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与翻译》稿件格式
13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1标题1.1标题(中文)1.2提要(中文:100—200字;提要应是全文的要点,力求客观,避免自我评价性语言。)1.3关键词(中文:3—5个,词之间使用顿号“、”)1.4对标题的注释(如基金项目)或对全文的说明以脚注形式处理,于标题右上角注“*”号,列在... 1标题1.1标题(中文)1.2提要(中文:100—200字;提要应是全文的要点,力求客观,避免自我评价性语言。)1.3关键词(中文:3—5个,词之间使用顿号“、”)1.4对标题的注释(如基金项目)或对全文的说明以脚注形式处理,于标题右上角注“*”号,列在当页正文下,正文与脚注之间加以横线。2正文2.1正文章节标题占两行,章节小标题独占一行,且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性语言 基金项目 阿拉伯数字 脚注 稿件格式 章节标题 提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接受的视听翻译研究:内涵、特征与前景
14
作者 王益莉 Yves Gambier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数字人文时代,面向接受和结果导向的视听翻译研究已然成为新消费形态下的翻译探索的热点。本文聚焦于欧盟翻译硕士项目专家团主席伊夫·甘比尔在视听翻译技术和理论探索方面的新论。文章以甘比尔的研究为核心,探究了新媒体时代下视... 数字人文时代,面向接受和结果导向的视听翻译研究已然成为新消费形态下的翻译探索的热点。本文聚焦于欧盟翻译硕士项目专家团主席伊夫·甘比尔在视听翻译技术和理论探索方面的新论。文章以甘比尔的研究为核心,探究了新媒体时代下视听翻译研究的内涵、特征与前景,肯定了该项研究在方法协同和学科协同方面的倡议以及对当下数字人文时代视听信息传播和世界知识交换与再生产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翻译 接受研究 内涵 特征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书评的《最后的情人》海内外接受差异研究
15
作者 胡圆圆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49-55,共7页
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读者在线评论,探讨《最后的情人》在大众读者层面的接受差异。研究发现,该书英译本在专业领域和普通读者中的接受度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一现象与译介成果和译介结果的交叉以及译介受众主要局限于专业读者群体密切... 本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读者在线评论,探讨《最后的情人》在大众读者层面的接受差异。研究发现,该书英译本在专业领域和普通读者中的接受度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一现象与译介成果和译介结果的交叉以及译介受众主要局限于专业读者群体密切相关。同时,原文作者独特的叙事风格、文化背景与语言表达在吸引专业读者的同时,也对普通读者的接受构成了挑战。本研究呼吁中国文学外译研究应关注译介过程的多层次评估,重视专业与大众读者的平衡反馈,从而在提升中国文学国际影响力的同时,构建更加全面、多元的全球接受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外译 接受研究 《最后的情人》 在线书评 大众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动元话语的中外语言学期刊论文摘要对比研究
16
作者 何健 外语与翻译 2025年第1期71-78,共8页
论文摘要是学术成果的凝练再现,承担着吸引读者与推广论文的重要作用。本文收集中外语言学期刊的2000篇英文摘要,从总体分布与语言实践层面考察两者使用的互动元话语资源,以期为学术摘要写作与翻译提供新的参考。研究发现,中文期刊作者... 论文摘要是学术成果的凝练再现,承担着吸引读者与推广论文的重要作用。本文收集中外语言学期刊的2000篇英文摘要,从总体分布与语言实践层面考察两者使用的互动元话语资源,以期为学术摘要写作与翻译提供新的参考。研究发现,中文期刊作者倾向于权威客观地呈现研究内容,而英文期刊作者更多使用互动元话语资源来引导读者介入语篇。进一步分析显示,受英语文化影响,部分作者在翻译中文摘要时会增强语篇的商讨性特征,使译文更符合英文学术写作的论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语篇 元话语 人际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与翻译》稿件格式
17
外语与翻译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1标题1.1标题(中文)1.2提要(中文:100-200字;提要应是全文的要点,力求客观,避免自我评价性语言。)1.3关键词(中文:3-5个,词之间使用顿号“、”)1.4对标题的注释(如基金项目)或对全文的说明以脚注形式处理,于标题右上角注“*”号,列在当... 1标题1.1标题(中文)1.2提要(中文:100-200字;提要应是全文的要点,力求客观,避免自我评价性语言。)1.3关键词(中文:3-5个,词之间使用顿号“、”)1.4对标题的注释(如基金项目)或对全文的说明以脚注形式处理,于标题右上角注“*”号,列在当页正文下,正文与脚注之间加以横线。2正文2.1正文章节标题占两行,章节小标题独占一行,且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表示。示例:1 1.1 1.2……2 2.1 2.2……2.2正文注释有夹注、附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与翻译》 标题 提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英译自改和他改研究——基于《海上花列传》句法复杂度的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秋荣 程娟婷 刘敏霞 外语与翻译 2024年第2期1-8,I0001,共9页
本文基于张爱玲《海上花列传》英译手稿、发表稿和孔慧怡修改稿语料库,以14个句法复杂度指标为切入点,探索中国文学英译自改和他改的特征和规律。结果显示,张爱玲自改中呈现一定的简化趋势,孔慧怡他改中简化趋势增强,主要体现在句子整... 本文基于张爱玲《海上花列传》英译手稿、发表稿和孔慧怡修改稿语料库,以14个句法复杂度指标为切入点,探索中国文学英译自改和他改的特征和规律。结果显示,张爱玲自改中呈现一定的简化趋势,孔慧怡他改中简化趋势增强,主要体现在句子整体复杂度下降、单位长度缩短等。修改过程中的简化现象提高了文本可读性,有助于更加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本文旨在为中国文学英译以及翻译修改共性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改 他改 《海上花列传》 句法复杂度 修改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术语翻译的中医体系重构:知识生产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媛 外语与翻译 2024年第3期47-54,共8页
翻译是跨语言的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中医术语翻译是译者跨语际生产中医学知识,是在译语世界重构中医学体系的基本要素。本文聚焦中医基本术语翻译的历时流变,从知识生产视角剖析中医译者对中医基本术语的认知变化和中医学在译语世... 翻译是跨语言的知识加工、重构和再传播。中医术语翻译是译者跨语际生产中医学知识,是在译语世界重构中医学体系的基本要素。本文聚焦中医基本术语翻译的历时流变,从知识生产视角剖析中医译者对中医基本术语的认知变化和中医学在译语世界的建构过程,总结以术语翻译为基础的中医体系重构方式。基于中医术语翻译生产中医知识,须充分考虑中医术语的概念意义和知识语境;同时,中医学体系的跨文化重构需一定的信息补偿手段,以完善其知识体系。通过对比中医基本术语国际标准的历时变化发现:随着中医文化的广泛传播,中医基本术语翻译日趋回归原意,中医学体系的重构也逐渐反映其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术语 翻译 重构 知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视角下语素意识研究评述(2000—2023)——基于国际期刊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文慧 顾易安 外语与翻译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随着21世纪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素意识逐渐成为全球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语素意识为主题,从Scopus数据库中选取2000—2023年收录的826份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4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语素意识研究在21世纪发展迅速,研究... 随着21世纪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素意识逐渐成为全球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语素意识为主题,从Scopus数据库中选取2000—2023年收录的826份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4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语素意识研究在21世纪发展迅速,研究主题涵盖不同阅读能力和各年龄段语言学习者的语素意识水平,语素意识干预对语言能力的影响及语素意识跨语言迁移现象,目前研究热点相对集中,但也逐步呈现出多地域、多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素意识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